一起奶牛炭疽病的诊断与处理

合集下载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家畜炭疽病是一种由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马、猪等家畜。

该病具有屠宰后传染性强、易引发人畜共患病等特点,因此早期诊断及防治十分重要。

一、诊断方法1.病史询问:对于临床表现有炭疽病症状的家畜,应当详细了解其发病时间、接触史、致病菌暴露史、接种史等,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2.临床表现:家畜炭疽病症状常常呈急性发作,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四肢无力、心率加快,同时皮下和黏膜处可见到疮疤、溃烂、皮肤出血等症状。

对于炭疽病的病畜,应当及时进行隔离,尽量避免交叉感染。

3.细菌学检查:采用病料进行炭疽病的细菌学检查,如培养法和直接涂片法等。

患部和死亡畜身上的分泌物、鲜血、组织、器官等均可以用作炭疽病的细菌学检查样本。

细菌学检查在炭疽病的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4.免疫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清学指标,如血清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等,可以对炭疽病进行免疫学诊断,并对炭疽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二、防治方法1.动物检疫:加强家畜炭疽病的动物检疫工作,对于疫区内和疫区外的家畜进行检疫,尽可能消灭隐患,防止疾病传播。

2.消毒措施:在疫点和隔离区,应当对车辆、工具、器材、设施、场地、人员等进行彻底消毒,以消灭病菌,防止病菌扩散。

3.疫苗接种:家畜炭疽病目前已经有相应的疫苗可供接种,可有效控制炭疽病的流行,对于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群体的家畜应当及时接种疫苗。

4.消毒剂治疗:在炭疽病的早期阶段,应当及时进行消毒剂治疗,如磺胺、氟喹诺酮、美洛昔康等。

消毒剂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畜的生存率和治愈率,也可减轻病畜对人畜带来的危害。

总之,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防止病菌扩散,保障家畜免遭病害,降低安全风险,维护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牛的炭疽病该怎么办?如何处理?

牛的炭疽病该怎么办?如何处理?

牛的炭疽病该怎么办?如何处理?牛炭疽病主要是有炭疽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烈性的传染病,可以传染给很多动物,甚至是人。

牛炭疽病发病很急,而且发病期很短,一个星期内便能让一头病牛死亡,传染给其余的牛,如果处理不及时的话,可能整个牛舍的牛都会无一幸免。

那炭疽病的感染症状是什么呢?该怎样去防治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1、发生原因主要病源是已经生病的养殖动物,不管是什么动物感染炭疽病,都能轻而易举的将病传染给附近的动物。

处于菌血症的时候,病菌会通过牛的粪尿甚至是唾液血液等物质被排出牛体外,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病牛,对环境的污染将会特别大。

而且牛进食了霉变的饲料或者是变质的水,受到污染的都会对消化道产生危害,使牛感染到消化道疾病,随之就引起了炭疽的发生。

并且在炭疽比较流行的地方,干旱多雨的天气对炭疽病的发病也非常有利。

2、临床诊断不要看牛都是这么大一只,其实牛是非常容易染病的家畜,炭疽病的潜伏期在一个星期之内,大约分为三种不同的临床。

最急性型:这种症状在看不出病牛的症状的时候就会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呼吸声音极大,特别急促,黏膜发绀,嘴边会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在数分钟就会无法呼吸,窒息而亡。

急性型:病牛的体温会突然升到40度以上,双眼瞪圆,坐立不安,烦躁乱跑,还伴随这嚎叫声,在半个小时内就会虚弱下来,呼吸非常困难。

粪便中户有胶冻物质甚至有血,孕牛会导致流产,在一至两天内就会死亡,尸体天然孔出血,血液无法凝固。

亚急性型:亚急性型是三种症状中发病最缓慢的,病牛在胸前,乳房肛门等地方发生硬肿,初期时按压牛会因为疼痛嚎叫,并且可以感受到较高的热量。

数小时后就会出现急性型的症状,在几天后硬肿的地方就会坏死,但是病程持续时间可以达到一星期。

3、治疗方法发现病牛要立即将病牛或是尸体运输到远离牛舍至少一公里的地方进行深埋或者是烧毁,病牛现在没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防止其余的牛被传染。

将病牛接触过的所有用具(水槽食槽)全部销毁,牛舍进行消毒,用热碱水和漂白粉对牛舍进行全面消毒,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牛类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

牛类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

2023-11-08contents •炭疽病概述•牛类炭疽病的症状•牛类炭疽病的诊断•牛类炭疽病的防治•牛类炭疽病的注意事项目录01炭疽病概述炭疽病的定义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病原体通过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感染,引起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炭疽病变。

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仅影响动物健康,也威胁着人类健康。

与病畜或带菌动物直接接触,或接触污染的畜产品、水源、土壤等,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等途径感染炭疽杆菌。

炭疽病的感染途径接触感染摄入污染的畜产品、水、奶等,或与污染水源接触,通过口腔、食道等途径感染炭疽杆菌。

消化道感染吸入污染的空气或尘埃,其中含有炭疽杆菌的芽孢或菌体,通过呼吸道粘膜感染炭疽杆菌。

呼吸道感染炭疽病的发病机制毒素作用于细胞膜、血管和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引起组织坏死、水肿、出血和炎症反应。

严重病例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炭疽杆菌进入人体后,通过不同感染途径进入血液,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02牛类炭疽病的症状牛类炭疽病急性发作时,病牛可能会出现高烧,体温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

高烧呼吸困难全身症状病牛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伴有咳嗽和喘息。

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皮毛粗糙,眼结膜充血。

03急性症状0201在炭疽病亚急性发作的情况下,病牛的病变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皮肤表面发红。

局部肿胀病牛的病变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和压痛,不愿意行走或卧下。

疼痛和压痛病牛精神状态较差,常常表现为沉郁和无力。

精神状态差亚急性症状营养不良慢性炭疽病会导致牛营养不良,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消瘦和虚弱长期患病的牛会逐渐消瘦和虚弱,皮毛失去光泽,步行不稳。

反复发作慢性炭疽病可能会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对牛的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慢性症状03牛类炭疽病的诊断病牛表现出高热、呼吸困难、黏膜发绀、食欲废绝等症状,且在短时间内死亡。

急性败血型病牛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腹泻、呼吸急促等症状,且容易疲劳。

牛传染病炭疽诊断

牛传染病炭疽诊断

牛传染病炭疽诊断
典型病变和重要症状可作为怀疑本病的参考,确诊应进行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①病料采集: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原则上禁止剖检。

患病动物生前于濒死期采集耳静脉血液、水肿液或血便;死后可立即于四肢末梢采集静脉血液,也可切取一耳朵;必要时做腹部局部切口,采集小块脾脏,然后将切口用0.2%升汞或5%石炭酸浸透的棉花或纱布塞好,以防污染环境。

②染色镜检:血液涂片或组织涂片用瑞特氏法或美蓝法染色镜检,若发现带有荚膜的单个、成双或短链的菌端平直的杆菌,链状菌体宛若竹节状,结合临床表现,可做出诊断。

③分离培养、鉴定:采集新鲜血液、水肿液和组织病料,直接用于分离培养。

如病料为毛发、骨粉等污染材料,70℃加热30min杀灭杂菌后再进行分离培养。

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或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挑选可疑菌落进行荚膜及运动力测定,必要时进行串珠试验和Y噬菌体试验以对其作出鉴定。

④动物接种试验:用培养物或病料悬液,皮下接种豚鼠或小鼠数只,接种动物一般于1-2d死亡,取病料染色镜检、分离培养,可作出判断。

(2)免疫学试验炭疽沉淀试验(Ascoli氏反应)是诊断炭疽简便而快速的方法,但炭疽杆菌与蜡样芽孢杆菌等近缘菌有共同抗原,结果判定时须注意。

此外,荧光抗体技术、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也可用于炭疽病的诊断。

牛炭疽与牛出血性败血病、牛气肿疽、羊炭疽与
羊巴氏杆菌病、恶性水肿等疾病在症状、病变方面相似,应注意鉴别。

牛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牛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点; 因机体缺氧 、 脱水和溶血 , 故血液黑红 、 浓稠 、 凝 固呈煤焦油样 ; 剥开皮肤可见皮下 、 肉及浆膜下有 肌
按每千克体重 40 0 8 0 — 0国际单位肌 肉注射 0 0 青霉素 , 每天 2 3次 , 治疗效果 良好 ; 将青霉素与 若 抗炭疽血清或链霉素合并应用 , 则效果更好 ; 土霉素 疗效亦较理想。
封 锁 区 内 牛 舍 用 2 %漂 白粉 或 1 %氢 氧 化 钠 0 0
4 病理 变化
败血型 ( 全身型 ) 炭疽尸僵不全或缺失 , 尸体极
溶液消毒 , 病牛粪便及垫草应焚烧 。疫区封锁必须在 最后 1 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 1 天 , 4 经全面大消毒方
能解 除 。
易腐败而致腹部膨大 ;从鼻孔和肛门等天然孔流 出 不凝固的暗红色血液 ; 可视黏膜发绀 , 并有散在 出血
为最好 ; 首次 剂
l 2次 。 一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009 『 疽有效 , 对炭 以磺胺 嘧啶
出血性胶样浸润 ; 脾脏显著肿大 , 较正常大 2 3 , —倍 脾体呈暗红色 , 软如泥状 ; 全身淋巴结肿大 、 出血 , 切
面呈 黑 红色 。
重 02克 , . 以后 减半 , 天 每
成 芽孢 。本 菌抵抗 力 不强 , 夏 季腐 败情 况 下 2 ~6 在 4 9
炭疽痈常发部位为肠和皮肤 ,即出现肠痈和皮 肤 痈 ;肠 痈 多见 于 十二 指 肠 和空肠 ,皮 肤 痈常 见 于
颈、 胸前 、 肩胛 或腹 下 、 阴囊 与乳房 等处 。
/ B死亡 ; J ̄ , 煮沸 2 5 ~ 分钟立 即死亡 ; 对青霉素敏感 。
死 呈 黑 褐 色 , 密 、 实 ; 死 区周 围 出血 、 红 ; 致 坚 坏 色 再 向外则 是大 面积 淡黄 色或 黄红 色胶样 浸润 。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家畜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牛、羊、猪等家畜身上。

炭疽病对家畜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进行浅析,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炭疽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 临床表现家畜炭疽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发热、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粘膜苍白、乳汁减少等。

在发病初期,患病家畜可能出现结膜炎、鼻涕增多、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家畜的精神状态会逐渐变差,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炭疽病还会引起家畜体表和内部器官的皮肤和黏膜损害,出现皮肤溃疡、溃疡性淋巴结炎、腹腔积液等症状。

2. 诊断方法针对炭疽病的诊断,首先要进行临床病史询问和症状观察。

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来确定诊断,例如体温检测、血常规检查、病原菌分离鉴定等。

家畜炭疽病的特点是发展迅速,因此诊断时应该及时进行,一旦怀疑病例出现,就应该立即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二、炭疽病的防治措施1. 疫苗预防目前,针对炭疽病的预防主要是依靠疫苗来进行,采用炭疽病疫苗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疫苗接种时,要选择正规的疫苗生产厂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法使用,保证有效的免疫效果。

2. 疫区隔离在炭疽病疫区,应及时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

要对家畜的饲养环境进行加强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细菌传播的可能。

3. 加强饲养管理饲养户应该加强对家畜的饲养管理,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家畜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病例并进行隔离治疗。

4. 合理饲料和饮水合理的饲料和饮水管理可以提高家畜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饲料和饮水中要避免受到污染,保证家畜的饮食健康和安全。

5. 严格消毒在饲养环境中,要经常进行消毒工作,对饲料槽、饮水器、圈舍等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6. 抗生素治疗对已经患病的家畜,可以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帮助家畜恢复健康。

一起初诊为最急性型牛炭疽病的应急处置

一起初诊为最急性型牛炭疽病的应急处置

存 栏 家 畜 限 制 移 动 转 移 ,实 施 监 控 , 以后 1 个 月 没 出 现 新 的类 似 病 例 。
6 体 会 ( 1 )炭 疽 是 由炭 疽 杆 菌 引起 的 多 种 家 畜 、野 生 动 物 和 人
的 一 种 急 性 、热 性 、败 血 性 传 染 病 ,属 国家 规 定 的二 类 动 物 疫 病 。 炭 疽 病 尸 因处 置 不 当 、 宰杀 吃 肉 ,造 成 传 染 ,致人 发
该 屯为 异 地 安 置 屯 ,土 地 少 ,村 民 外 出 务 工 多 ,畜 禽 饲 养 很 少 。全 屯耕 牛存 栏 2头 ,生 猪 存 栏 3头 。 两 天 前 因 连续
对 污 染 场 地 进 行 彻 底 消 毒 。牛 栏 地 面 、 周 围 、 过 道 、用 具 等用 消 毒 威 1 :2 0 0 比例 彻 底 喷 洒 消 毒 ,每 天 1次 , 连 续 喷 洒 3天 。 污染 的饲 料 、垫 草 、粪便 焚烧 处 理 。
从 所 用 消 毒 药 的 种 类 和所 配 制 的 浓 度 以及 象 草 的 饲 喂 量
来 分 析 ,基 本 上 排 除 消 毒 药 中 毒 的 可 能 性 。根 据 临 床所 见 天 然孔 ( 阴户 ) 流 出 酱 油 样 血 液 ,凝 固 不 良 ,结 合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疫 病 突 发 于 洪 涝 之 后 .该 村 为 牛 炭 疽 病 疫 源 地 ,因 此 初 步 诊 断 为 最 急 性 型 牛 炭疽 病 。
5 . 5 限 制 移动
暴 雨 ,导 致 洪涝 灾 害 ,洪 水 淹 进 房 屋 及 牛 栏 约 有 膝 盖 深 ( 牛
尚在 牛 栏 内 ) 。 7月 2 5 日上 午 洪 水 退 后 ,为 防 止 疫 病 流 行 , 县疾病 预防控 制中心 即派工作组 到该屯开展 消毒 灭源工作 , 用O - 2 %二 氯 异氰 尿 酸钠 消毒 液 对 村 道 两 旁 喷 雾 消 毒 ,给 村 民 发 放 二 氯 异 氰 尿 酸 钠 泡 腾 片 对 自家 房 屋 进 行 消 毒 。 当 H下 午 ,畜 主 即 采 割 路 边 消 毒 过 的象 草 约 5 k g饲 喂 两 头 黄 牛 , 当 时 两 头 牛 食 欲 、精 神 很 好 。 但 到 下 午 6点 钟 左 右 即 发 现 牛 精 神 不 振 ,食 欲 、反 刍 停 止 、 呼 吸 困 难 ,最 后 全 身 抽 搐 , 晚上 约 9点 钟 。两 头 牛 相 继 死 亡 。 畜 主 怀 疑 是 因象 草 内 消 毒 药 致

牛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牛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牛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急性、烈性传染病,各种动物均可感染,其中以草食动物最易感。

炭疽病对牛养殖业危害巨大,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炭疽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到养殖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疫,确保牛群处于一个无毒、卫生且舒适的环境中。

笔者采用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牛场疑似患有炭疽病的病牛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某奶牛场共饲养奶牛38头,2022年9月15日,其中4头12月龄、体重160千克左右的奶牛出现不食不动、鼻孔出血症状,并于1周内先后死亡。

该奶牛场其他奶牛通过观察、测温,未见异常。

经调查了解,该奶牛场以前未发现过奶牛感染炭疽病。

笔者检查发现,该奶牛场给奶牛饲喂了从疫区收割的干草,因奶牛炭疽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所以怀疑病死奶牛可能食用了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干草而致病。

二、实验室检验1.镜检。

当病牛临床中出现体温升高和败血症等症状,可通过采集病牛组织或血液进行分析,通过取末梢血液或其他材质制成涂片,用瑞士染色,会发现大量的菌体连接排成短链,还发现竹节状有夹膜的粗大杆菌,即可确定是炭疽杆菌引起的。

2.分离培养。

通过采集动物新鲜病料,直接用于普通琼脂进行培养,同时将受污染的病料制成悬液,通过70℃加热30分钟后杀死非芽孢菌后再进行接种培养。

对分离的可疑菌株做噬菌体裂解试验,即可判断是否为炭疽杆菌。

此种实验方法简单、快速且准确性较高。

3.炭疽沉淀反应。

取病死牛体组织进行切片,将5~10倍生理盐水煮沸15分钟,自然冷却后过滤出的滤液为沉淀原,使用移液枪取适量沉淀原加入装有沉淀血清试管中,5分钟内便会出现白色沉淀物,即可确定为炭疽杆菌。

此种方法简单方便、快捷且检出率高。

三、剖检变化牛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天然孔出血,脾肿大几倍,血不凝固,脾髓及血如煤焦油样,切片小有大量炭疽杆菌;内脏浆膜有出血斑点;皮下胶样浸润;肺充血、水肿;心肌松软,心内外膜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水肿等。

一起被误诊为牛炭疽病的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一起被误诊为牛炭疽病的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和 安 乃 近 ,次 日病 牛 恢 复 了 正 常 ,同 时 又 发 现 新 增 一 头 病
牛 ,至 1 8 日早 上 突 然 步 E 亡 了 两 头 牛 ,结 合 近 期 牛 场 曾 到 市 场 收 购 玉 米 壳 和 菜 叶 投 喂 的 情 况 .饲 养 员 和 当地 兽 医 站 以 及 本 中心 技 术 员 起 初 都 误 以为 药 物 残 留 中毒 ,考 虑 到 司 法 鉴 定
病 死 牛 尸 僵 完 全 ,个 别 肛 ¨ 外 翻 ,有 少 量 血 液 渗 出 。粪 便 有 粘 膜 带 血 ,两 眼突 ,腹 部 鼓 胀 。 舌 头 吊 m .嘴 鼻 外 有
泡 沫 和少 量 的 胃 内容 物 。 内脏 器 官 广 泛性 血 .浆 膜 及 粘 膜
有 针 尖 状 出血 点 和 m血 斑 。肠 系膜 淋 巴结 充 血 、 血 异 常 肿
防 疫 、消 毒 T作 重 视 不 够 ,大 小 车 辆 及 行 人 随 便 人 牛 场 . 牛 栏 周 围堆 满牛 粪和制 作有 机化肥 的生产 车 间 ,环 境卫 生恶 劣 。 发 病前 几天牛 场 曾从 市场 收购 了几车 的玉米 壳和菜 叶投 喂。
2 发病 过程
4 治疗 、诊 断 及 其 过 程 5月 1 6日 ,牛 场 的第 一 头 病 牛 ,老 兽 医 注 射 用 了青 霉 素
草 ,经 过 近 十 年 的 发 展 , 由于 受 到 市 场 经济 的影 响 ,牛 场 逐
渐 改 变 经 营 方 式 ,逐 渐 生 产 有 机 肥 ,牧 草 的 种 植 也 随 之 减
大 。脾 脏 正 常 。心 脏 肿 大 、心 尖 有 出血 点 ,心包 与 胸膜 粘 连 伴 有 干酪 样 坏 死 ,胸 腔 和腹 腔 有 胶 冻 样 浸 润 ,肺 脏 充 血 、 } { - j

牛炭疽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炭疽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养牛业的危害较为严重8生产上该病的特征为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传染性强8该病是人畜共患病,不仅感染牛,还可以传染给其他动物和人8炭疽病发病急,病程短8—旦出现牛群感染,对养殖户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8!病原炭疽杆菌为是一种需氧型或兼性厌氧型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有荚膜,与其他细菌容易区别8养菌一或,动物体后该菌体可形成8本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38.5',最适宜P H7.0-7.6。

炭疽杆菌的抵抗力较弱,强光照射下生存时间10h左右,对高温感,可以高温死该菌8对物的力较,短死该菌8该病菌的抵抗力较强,88的能生1~38高温,lh不将其死8经发现死20%的和10%的氧化的82流行特点种畜有可感染炭疽病易感染的是牛、和8其他动物有感染,其的感染性8牛炭疽病程短,发病急8患病动物的、物和是大的传染源8该病菌感染的是动物的,经和感染的较8炭疽病的发生,有的性,一发生83临床表现现可以为急性、急性和急性种8牛感染炭疽病的为1~3d,为14d8见的现出急性,染病病牛的温高414,,膨胀,精神亢奋,步态摇摆8炭疽病通常表现在颈、胸腰等部位,有口腔会出现感染8发病严重现出困难终造成死亡84症状炭疽病的潜伏期短,生产上较为常见的是1~3d,根据病程,为急性、急性和急性8发病突然且迅速,病牛无法站立,全身颤抖,困难,粘膜发B,发病1h内死亡,死亡率可达95%以上°发病温高41:,精神不振,身体战栗,呼吸急促,体表粘膜呈现蓝紫色,食欲废绝8且伴有腹泻症8排泄物带血8妊娠母牛易出现流产,产牛表现出泌乳8死亡率高达8018患病牛温达39;,伴有腹泻,粪便带血,呼吸急促8发病部位疼痛发热、溃疡直至坏死85临床诊断牛炭疽病发病急,病程短8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需结合其流行病学、微生物及血清检查等进行析诊断8作者简介:漆江龙(1989~),甘肃漳县人,本科,初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基层畜牧兽医方面的工作。

奶牛口蹄疫与炭疽的诊断与防疫

奶牛口蹄疫与炭疽的诊断与防疫
1 . 4 防 疫 发生 口蹄疫 时 , 要 及时向上级报告 疫情 , 严格
呼吸道接 触感 染 。因为病毒类型 、 防疫制度和牛 的健康状况
不同, 其流行形式也 不同。当病毒的毒力强 , 防疫消毒差时 , 则 流行广泛 , 反之呈散发式流行。 它 主要在冬季发病 , 春季减
缓, 夏季平息 , 潜伏期一般为 2—4 d , 有 的长达 7 d 。
小时 内死亡 。急性病 例 , 体温升高至 3 9~ 4 2 %, 呼吸困难 , 脉 搏弱 而快 , 粘膜 上有出血点 , 粪 尿带血 , 部分病 畜在颈 、 胸及 外 阴部发生浮肿。多数于发病后 2—5 d内死亡。
1 . 3 诊

是发热 、 流涎 、 出现水疱和烂斑 , 可作初步诊断 。( 2 )实验室 诊断: 考 虑本病病毒 具有多 型性 特点 , 为 了解本地 区流行 的 口蹄疫 类型 , 可 以无 菌操作采 取病牛 舌 、 乳 房和蹄部 出现 的 新鲜水疱皮 5 ~1 0 g或水疱液装入灭菌瓶 内,加入 5 0 %甘油 生理盐水 , 低温保存 , 报送 国家试 验室作毒型鉴定。 其 目的是 确诊和鉴定 毒型 , 尽快扑灭疫情 和及时使用相应毒型 的疫苗 进行预 防免疫 。如果 感染毒型与疫苗毒型不符 , 就不能收到 防疫效果 。 ( 3 )鉴别诊 断 : 牛瘟有腹泻 , 口腔粘膜 出现粟粒状 灰 白色小结节 , 以后形成溃疡 面不 规则 。 乳头和蹄部无病变 。 传染性 口炎 , 常在夏季和初秋发生 。流行范 围小 , 发病率低 。
草 食 动 物
奶牛 口蹄疫与炭疽 的诊 断与防疫
吕 杰
( 吉林省蛟河市乌林朝鲜族乡畜牧兽医站 。吉林 蛟河 1 3 2 5 1 4)
DO l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 1 7 . 0 6 . 0 6 4

牛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牛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牛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炭疽为各种家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特征是病牛的皮下和浆膜下组织呈出血性浆液浸润、血凝不全,脾脏肿大,常呈最急性和急性经过。

炭疽可传染给人。

一、病原病原是炭疽杆菌。

菌体长、直、呈竹节状。

人工培养的菌体呈长链状,在病畜血液及组织中呈单个或短链,能产生荚膜。

在有氧条件下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一端,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在病畜体内未与空气接触的细菌不会产生芽孢,故凡患炭疽病的动物尸体,严禁解剖,以防止菌体形成芽孢后污染环境。

炭疽在外界环境分布很广,发生炭疽病的地区,其土壤中分布较多炭疽的繁殖体抵抗力不强,60℃经30分钟即可被杀死。

但当炭疽形成芽孢后,抵抗力则增强,如在干燥环境中可生存10年,在粪便和水中也可长期存活。

温热的10%福尔马林、含0.5%盐酸的0.1%升汞和5%氢氧化钠或将芽孢杀死,石炭酸及来苏儿对炭疽作用甚微。

二、流行病学病牛是炭疽病的主要传染源,濒死病牛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菌。

尸体处理不当,形成大量芽孢会污染环境、土壤、水源,成为永久的疫源地。

每当洪水泛滥时,就有可能将炭疽病菌冲刷至地面,引发动物或人的感染,造成疫情流行。

炭疽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皮肤、伤口及吸血昆虫感染。

三、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1-5天。

1、最急性型发病急剧,无典型症状而突然死亡,全身肌肉震颤,步态蹒跚,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困难,大声鸣叫而死亡,濒死期天然孔出血、血凝不全。

病程数分钟至数小时。

2、急性型体温急剧升高到41-42℃,心跳每分钟100次以上,反刍停止,食欲废绝,伴发瘤胃鼓胀,泌乳停止。

病初兴奋不安,惊恐、鸣叫、横冲直撞,后期精神浓郁,呼吸困难,步态不稳,可视黏膜发绀,并有针尖到米粒大小的出血点。

有的病牛先便秘后腹泻,便中带血。

病程1-2天。

濒死期全身战栗,呈痉挛状,体温下降,呼吸极度困难。

孕牛流产,颈、胸部水肿。

3、亚急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为2-3天,且病情较缓和。

奶牛炭疽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奶牛炭疽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奶牛炭疽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作者:李鹏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5期摘要:炭疽是一种烈性和急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炭疽芽胞杆菌而导致,各种动物都能够感染,尤其是食草动物比较容易发生。

奶牛在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最容易在夏季发生,尤其是雨水较多时,冲洗病死牛尸体而导致该病在一定范围内散发或者流行。

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供广大养牛户参考。

关键词:奶牛;炭疽病;病原特性;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免疫预防;应急处理;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 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5-0140-011 病原特性炭疽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也是体型最大的一种致病菌,长度为3~8t_Lm,宽度为1~1.5 tLm,无法运动。

该菌可以短链状的形式即一个或者几对排列在一起出现在血液中,导致菌体比较粗大,两端平截,并形成明显的荚膜;还可以长链状排列,如同竹节状,较难形成荚膜。

该菌具有较差的抵抗能力,放在培养皿中经过2~5 min煮沸就会立即死亡,如果在夏季发生腐烂情况下会在24~96 h内发生死亡。

另外,菌体形成芽胞后会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其直接在太阳光进行照射能够存活4天,在干燥条件下能够存活长达10年,而在土壤中能够生存30年之久。

在实验中,该菌经过th煮沸只能够检出少量芽胞,在100℃温度经过2h加热才能够被完全杀死。

此外,菌体形成芽胞后在不同消毒液中的生存时间不同,如乙醇无法将其杀死,在3%~5%石炭酸中作用1~3天可被杀死,在3%~5%来苏儿中作用12 h或者24 h可被杀死,在4%碘酊中作用2h可被杀死,在0. 1%升汞、2%福尔马林中作用大约20 min就可被杀死,尤其是在添加有0.5%盐酸的0.l%升汞中只需要1~5 min就可被杀死。

2 临床症状最急性型,主要特征是潜伏期非常短,一般感染后经过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就会表现出症状,往往会在放牧过程中突然昏厥、呼吸困难,并会伴有天然孔出血和黏膜呈紫青色等症状,接着快速倒地死亡。

奶牛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之炭疽病

奶牛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之炭疽病
五、病理变化
1、炭疽病或疑为炭疽病牛禁止解剖。
2、病牛死后呈败血型病变,尸体尸僵不全,瘤胃臌气,肛门突出,天然孔出血,粘膜发紫并有出血点。皮下、肌肉及浆膜有绿色或黄色胶样浸润,血液呈黑红色,不易凝固。黏稠如酱油状,脾脏肿大2~5倍,胃肠道呈出血性炎症。
六、诊断方法
对原因不明突然死亡或死后天然孔出血,临床诊断发现痈性肿胀、腹痛、高热,病情发展急剧的病牛,应首先怀疑为炭疽病。
七、防制措施
(一)防疫
1、常发地区定期进行炭疽预防接种
2、受威胁地区的牛,每年春秋两季预防接种
3、发生炭疽时,要立即上报疫情,及时采取扑灭措施
4、全场要彻底消毒
(二)治疗
应及早治疗,用血清和药物治疗。抗炭疽血清和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第五节炭疽病
一、什么是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和败血型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生高热、可视粘膜发绀,天然孔出血
2、形态、特点
菌成单个或成对或短链排列
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需氧,有荚膜
3、常用药物
一般消毒药即可杀灭
但在空气中能形成芽孢,芽孢的抵抗力很强,干燥环境下能存活数十年,病死牛的皮毛和掩埋尸体的土壤中能保持活力数十年。在高压蒸汽下(120℃),10min才能杀死。
本病最常见急性型,病牛表现为体温升高42℃,呼吸和心跳次数增多,病初兴奋不安,鸣叫,食欲、反刍停止,可视粘膜呈蓝紫色,口鼻流血,濒死前体温下降,气喘,窒息而亡。
(3)亚急性型
症状类似急性型。但病情较缓和,病程较长,常在喉、颈、胸、腰、胸前、腹下、肩胛或乳房部位皮肤发生水肿,有时形成溃疡,也成为炭疽痈。
芽孢对碘敏感,常用5%碘酊、20%漂白粉、10%氢氧化钠等进行消毒。

牛炭疽病的病因 牛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 养牛技术

牛炭疽病的病因 牛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 养牛技术

牛炭疽病的病因牛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养牛技术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其病理变化的特点是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

需氧芽孢杆菌属包括200多种芽孢菌,其中可对人类致病的为炭疽芽孢杆菌和蜡状杆菌,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牛炭疽病的病因和牛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1、病原牛炭疽病是由于动物体内携带炭疽杆菌引起的,是一种不运动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也是体型最大的致病菌。

在动物体内多呈短链状,但在培养基中能形成数个或数十个的长链。

该致病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置于培养皿中煮沸3~6 min 即会死亡。

夏季高温腐烂的情况下,24~96 h内死亡。

但该菌芽胞的抵抗力却非常强,阳光直接照射下可生存4天,干燥环境下可保存10年,在土壤里能存活30年。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牛炭疽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

病畜、带菌动物处于菌血症阶段时,其分泌物、排泄物、破溃部位的渗出液等都含有致病菌。

病死的动物尸体内也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因此,对病死尸体要处理得当,避免污染环境,从源头减少传染源。

病菌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呼吸道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空气感染。

人类也可感染炭疽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而感染,如接触了被污染的皮毛、病畜产品等。

另外被吸血性昆虫叮咬后也可传染;被污染的土壤、水源及牧场会成为长久的疫源地。

3、流行特点牛炭疽病在炎热的夏季发病率较高,盛夏季节吸血昆虫多、雨水较多、江河泛滥时易发生传播。

牛、羊等家畜感染后,呈现出发病急、病程短的发病特点。

杂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受感染的几率虽然较小,但也是病菌的主要携带者、传播者。

牛炭疽病可呈地方流行,在老疫区一般呈散发。

4、发病症状牛染病后多为急性型,病程1~2天。

病牛体温升高至41~42℃,并伴有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呼吸困难,可视黏膜有出血点,瘤胃臌气,腹疼,全身战栗等症状,严重时昏迷,1~2天死亡,死前鼻口耳孔等出血。

牛炭疽病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牛炭疽病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牛炭疽病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牛炭疽病的症状表现颇多,其病变特点是局部突发肿胀,初热痛,后凉,而后无痛,最后形成楔形坏死(即疔);脾脏显著肿大,皮下结缔组织及浆膜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状,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

牛炭疽病的流行特点
(1)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当处于菌血症时,可通过粪尿唾液及天然孔流出的血液等途径排菌。

若病尸处理不当,便可引起环境污染。

(2)采食被污染的饲草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的机会最多;通过吸入被污染的尘埃,也可经过呼吸道感染;吸血昆虫引起感染,也不能排除其可能性。

(3)在流行地区,往往在干旱多雨,尤其是洪水暴发、大范围积涝时,引起本病的暴发。

牛炭疽病的临床诊断
牛属本病的极易感动物之一,一般潜伏期1-5天,临床表现不一,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l)最急性型:病牛外表看不出症状突然倒地,全身战栗、抽动,昏迷、磨牙、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天然孔流出带泡沫的暗红色血液,数分钟内窒息而死。

(2)急性型:病牛体温突然升高至42℃,惊恐不安,前冲后撤,双眼圆睁,目光凝视,吼叫,踢腹,很快虚弱。

此时眼结膜发绀,呼吸困
1。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家畜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征为在体内形成许多瘤胞,导致器官和组织的广泛病变。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无国界性,可感染多种家畜,包括牛、羊、马、猪等。

本文将针对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进行浅析。

1.病史询问家畜炭疽病诊断的第一步是病史询问,询问家畜是否有过接触感染源的情况,如有接触,则需进一步观察症状。

2.临床症状家畜炭疽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厌食、脱水、腹泻等,必要时可进行体温和脉搏的测定。

3.病原学检测家畜炭疽病的确诊需要通过病原学检测来确认。

一般采用血清学方法来进行检测。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炭疽杆菌特异性抗体水平,以确定家畜是否被感染。

当病畜体内抗体滴度≥1:160时,即可以确诊。

4.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家畜炭疽病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检查家畜的组织标本来确定是否有病变。

家畜炭疽病的病理特点是产生多发性、囊性、瘤样的病变,通过肝、脾、肺、淋巴结等的组织切片检查,可以观察到特异性的炭疽杆菌。

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家畜炭疽病的首选方法,经过疫苗接种后,家畜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针对不同家畜的炭疽病疫苗,家畜饲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2.疾病控制炭疽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病原体存在于土壤、草地、水源等多种生物中,因此,疾病的控制和预防也是不可或缺的。

家畜饲养者应注意定期清理粪便和废弃物,保持畜舍清洁卫生,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3.药物治疗家畜炭疽病的治疗主要是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治疗时需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的时长。

4.个体隔离当家畜疑似或确诊为炭疽病时,需要进行个体隔离,避免病原菌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减少疾病的风险和扩散。

综上所述,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和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等诊断方法,以及疫苗接种、疾病控制、药物治疗和个体隔离等预防措施。

奶牛暴发炭疽的诊断与防治

奶牛暴发炭疽的诊断与防治

奶牛暴发炭疽的诊断与防治
杨文元;杨如松;陈刚;汪森富;俞献泽
【期刊名称】《浙江畜牧兽医》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1989年6月2日至7月10日,我区某奶牛场暴发一起奶牛炭疽,全场87头奶牛发病14头,死亡5头,治愈9头,2名屠工因宰杀病死牛,伤口感染,发生皮肤炭疽。

奶牛炭疽在我区首次发生,为今后引起重视,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该奶牛场原存栏奶牛87头,其中成乳牛42头、培育牛45头。

6月2日凌晨3时,一头培育牛突然发病,至早晨7时死亡,6月12日和22日有二头培育牛突然发病,4—6小时后死亡,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杨文元;杨如松;陈刚;汪森富;俞献泽
【作者单位】西湖区农业局;转塘镇兽牧兽医站;转塘镇兽牧兽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宰杀炭疽牛羊时人感染皮肤炭疽的诊断与防治 [J], 杨永孝;姬学谦
2.宰杀炭疽病牛引发人皮肤炭疽的诊断与防治 [J], 姬学谦
3.某奶牛场奶牛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J], 周政
4.青海乐都牦牛暴发炭疽疫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 [J], 林元清; 蔡金山; 王
谢忠; 沈艳丽; 胡广卫; 阚威; 崔海龙; 蔡全珍; 何炜; 杨毅青
5.奶牛冬痢暴发流行的诊断与防治 [J], 刘建柱;高继胜;刘振华;崔玉东;朴范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小 结
2 临 床 症 状 与诊 断 病 奶 牛 体 温 升高 、 神 沉郁 、 食 、 吸 困难 、 精 停 呼 咽 部 明显肿 胀 , 且皮 肤 呈紫 红 色 , 孔 流血 , 鼻 口鼻黏
膜 呈 蓝 紫色 , 角有 分 泌 物 ; 眼 病死 后 的奶 牛 腹部 膨
41 奶牛对 炭疽 杆菌有 较强 的抵抗 力 , . 常限 于局部
毒、 紧急 免疫接 种等综 合性 防制措 施 。 20 0 7年 9月初 , 农九 师辖 区某奶 牛 场有 3头奶
牛 发病 死 亡 , 临 床诊 断和 实验 室 菌体 检查 确诊 为 经 31 病死 奶牛 的处理 : 3 病死奶 牛 焚烧 深埋 。 . 将 头
32 奶牛场 的消 毒 : 被病死 奶 牛污染 的地 面除 去 . 对
土层 1 ̄ 0 r,与 2 %漂 白粉溶 液 混 合后 深埋 ; 5 2e a 0 对 受 污染 的奶 牛舍 地 面 、 壁 和用 具等 全部 用 2 %漂 墙 0
白粉溶 液每 隔 1 h喷洒 1次 , 连续 3次 ; 用饲 料全 所
奶 牛炭疽病 。现 将诊 断与处理 的情 况报告 如下 : 1 发病 情 况 及 病 因
3 处理 情 况
动 物炭 疽 病 属 二类 动物 疫 病 , 根据 《 物 防疫 动
收 稿 日期 :0 9 0 一】 20—3 1
作 者 简介 : 江林 (9 3 , 汉 , 闫 16 一) 男, 大专 学 历 , 牧 师 , 畜 长期 从
疽 芽胞是 关键 。在购人 饲草料 时不 仅要考虑 饲料 的
畜尸 体或染 有炭疽 病原 体的畜 产 品而感 染 的。所 以
动 物检 疫员 一定 要 对屠 宰场 把好 检疫 关 , 宰后 检 在 验 时注 意颌下 淋 巴结 、 桃体 和肠 系 膜淋 巴结 的异 扁 常 变化 , 似 炭疽 病 时要 先 做 血 液涂 片 镜 检 , 疑 防止 扩大 污染 , 同时做 好个 人 防护 。待 确 诊后 及 时进 行 消毒 和无害 化处理 。 42 要 防止奶 牛感染 炭疽杆 菌 , 证 饲料安 全无 炭 . 保
该奶 牛场 饲 养 _ 3 r 0多头奶 牛 ,于 9月 8 日发
现 3头 1 月 龄 、 1 体重 10 g的奶 牛有 不食 不 动 、 5k 鼻
孑 出血症 状 , 于一 周 内先后 死亡 。该奶 牛 场其 它 L 并
部焚烧 深埋 。 33 免疫接 种 : . 对疫 区 和受威 胁 区的易感 动物用 无 毒炭疽 芽胞疫 苗 紧急预 防接种
34 药 物预 防 : . 对该 奶牛场所 有 奶牛 群用 青霉素 按
体重 2万 I /g 注 , 日 4次 , Uk 肌 每 连用 3 , d 首次加倍 。 35 医学监测 : . 对该奶 牛场 的饲 养员 及与病 奶牛 有 直接 接触 的人 员到农 九 师防疫 站做 医 学检 查 , 结果 未 见感 染 。
奶牛群 通过 观察 、 温未见 异 常。经 调查 ^ , 奶 测 r解 该 牛场 以前未 发现过奶 牛感 染炭 疽病 。笔者 看到该 奶
牛场 给奶 牛饲 喂 了从疫 区收割 的 干草 , 因奶 牛炭疽
主要 通过 消化 道感 染 , 以怀 疑病 死奶 牛 可 能食 用 所 了被炭疽 芽 胞污染 的干草 而致病 。
感 染 , 常为慢 性 经过 , 不表 现任 何 临床症 状 , 通 常 病 死率 在 2 往往在 宰后 检验时被 发现 。炭疽病 是一 %, 种 人畜 共患 病 , 主要通 过 破损 的皮 肤 直接 接 触病 人
大 、 门外 翻 、 肛 口鼻 流 出粘 稠黑红 色血液 , 部 和前 颈 脚部 皮下呈 暗红 色出血 性胶样 浸润 。根 据流行 病学 调查 和临床 症状初 步 诊断为奶 牛炭疽 病 。取病死 奶 牛 的耳 尖 血 涂 片 , 过 涂 片 镜 检 、 清学 检查 进 一 经 血 步确诊 该奶 牛死 = 炭疽病 。 】 =
好 坏 和价格 , 要考 虑 当地 是否发 生过某 种疫病 。 还
事 畜牧 生产 和 兽 师 防控 3 作。 7 -

嚣 畜牧 业



中 图分 类 号 :5 .3 文 献 标 识码 : 88 2 B 文章 编 号 :0 3 4 8 ( 0 0 0 — 0 2 O 10 — 8, 时上报农 九师动 物 防疫监督 及 所 , 定疫 点 、 区 和受威 胁 区 , 取 隔离 、 杀 、 划 疫 采 扑 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