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堂绽放快乐火花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让音乐之花在学生心中绽放

让音乐之花在学生心中绽放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音乐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
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在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体现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立足实践,笔者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化式音乐教学模式,使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具有多元性、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教学评价具有综合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建立多元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纵观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实践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课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
在某些人看来,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这节课学生掌握多少乐理知识,唱会多少歌谱?而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使之定位在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体验表现音乐的主动性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以前,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遵循了统一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多元性,开始把教学目标定为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
基础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向学生提出学习的态度、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的要求;发展目标是在保证达到基础目标的前提下扩展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而设定的。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不乏音乐感觉一般的普通学生,更有“五音不全”者。
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可少,但过分强调这方面的训练,可能会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热情消耗殆尽,对音乐产生厌倦感。
这时,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
如我在音乐欣赏时,同样的音乐往往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联想。
音乐(心得)之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音乐论文之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音乐与相关艺术和文化的融合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
然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了音乐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和接受者,这种“唯教材而教材”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了封闭、狭隘的音乐教学格局,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降低了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压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失去了音乐的“精神价值”。
而现如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它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使师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审美核心”的活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构筑音乐课堂教学,通过音乐作品的音乐美和视像美来完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情智互补的作用。
如:欣赏《春天悄悄来临》时,我抓住了作品音乐美的特征,紧扣音乐主题展开教学,运用听觉感知,视觉感知和情感体验将学生带进音乐作品的意境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情感体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那水波荡漾似的分解和弦为背景贯穿全曲,主题充满歌唱性,乐曲旋律抒情柔美,似有春天来临,冰雪融化,万物复苏之感;中间部分,乐曲显得更为明亮,犹如春光明媚,婆婆起舞的柳丝和着春风在唱歌;最后一段,持续的分解和弦犹如春风给人以遐想。
我和学生都沉浸在这美的音乐和画面中,流连忘返。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让音乐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让音乐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让音乐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 江苏 南通 ●卜晓静 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乐记》也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为此我们可以说音乐是使人心情舒畅、轻松快乐的最佳途径。
所以,乐即是乐。
音乐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简单快乐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是愉快顺畅的,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带给孩子音乐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带给 孩子快乐,让孩子们乐在乐中! 下面以《娃哈哈》这节课中的若干教学设计为案例,谈谈自己是如何 让孩子在音乐课上享受艺术的快乐的。
快乐一在动作游戏中感受音乐 【例 1】玩一玩,感受音乐的强弱 在老师的带领下随《娃哈哈》的音乐,学生边拍手边走进音乐课堂。
感受音乐的强弱。
1 说一说,发现强弱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是怎样跟着音乐拍手的?拍手强,点手心弱 2 做一做,表示强弱 1 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强和弱。
2 变节奏表示强弱强拍跺脚,弱拍拍两次手。
3 唱一唱,表现强弱 复习歌曲《娃哈哈》边唱边拍强弱节奏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对于活泼好动的一 年级孩子来说,学习音乐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戏。
音乐游戏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活动,既 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了他们好动好玩的特点。
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
本课一开始我就带领孩子们在《娃哈哈》欢快、活泼的歌声中用拍手 游戏进入课堂,让课堂伊始就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从仔细聆听感受强弱——大胆创新表示强弱——创编节奏表现强弱, 由易到难对学生逐渐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
以体验表现强弱为切入口,将听、唱、动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 听觉感知、动觉感知、视觉感知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聆听,在 游戏中发现,在游戏中表现。
这种方式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有效,并使音乐课堂充满了 生命的活力。
快乐二在舞蹈创编中表现音乐【例 2】动一动,学习新疆舞 1 简介新疆。
用音乐点击学生智慧火花论文

用音乐点击学生智慧的火花人类全部历史的经验表明,无论哪一社会、哪一社会组织,甚至哪一正常个人都不能没有音乐。
可见,音乐在客观上是人们所必不可缺的,也就是说人类有对音乐的需求。
音乐无异于空气和水一般的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正反映了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
为此在教学中我深深感悟到,音乐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会唱几首歌曲和欣赏一些中外名曲,更应该以这些内容为基石,使他们文学、史地、思品、军事、科学文明的想像空间折射出智慧的火花。
一、点击思想道德,寓德育教育于音乐之中。
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未来的课程改革也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
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
因此,无论是在欣赏课、歌曲学唱课、舞蹈编排上还是大型团体操的编排中乃至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我都在点击着”德”这个理念。
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其成为具有音乐审美分辨能力的人。
通过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德育,而不是枯燥地讲解哲学道理、美学道理、社会道理。
例如:在教唱《接过雷锋的枪》时,刚好是3月5日雷锋纪念日。
我抓住音乐课的有利时机,在初二年级全面教唱,一会儿两个声部的歌曲,学生一气呵成唱了下来。
但我话题一转,用讨论的形式出题”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如何学雷锋”?有的学生举手说:”我去扶盲人过马路。
”其他学生哄堂大笑,因为不太实际,为此讨论激烈起来,有的说到大街上搞清扫,为灾区人民献爱心,为失学儿童献爱心,同学之间礼让友爱。
是啊!雷锋生活的年代和现在不同,现在我们生活有了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那么我们处处想他人所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也是向雷锋叔叔学习。
让音乐课堂洋溢着快乐

让音乐课堂洋溢着快乐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和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笔者采取课堂教学多样化来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音乐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快乐。
关键词:音乐;快乐;教学;自由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
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
我经常采用课堂音乐教学多样化,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让音乐课堂洋溢着快乐。
一、做,让学生品尝音乐的幸福和快乐在上《跳绳》这课时,我让同学们把自己喜爱的跳绳带到音乐课上,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组做跳绳表演,让他们把自己平时的跳绳游戏与这首乐曲联系起来,在玩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并随着音乐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乐曲编配不同形式的游戏方式。
如有的小组围成圆圈集体跳;有的大家轮流进行单腿、双腿、正绳、反绳、编花等特技表演;还有的两个人摇一根绳,其他同学一个跟一个地跳等等,真是花样百出、形式各异。
在聆听“三个和尚”这首乐曲时,我先请学生自己讲“三个和尚”的故事,再请三位同学扮演和尚的角色,一位同学扮演老鼠角色,教师做导演。
在表演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我是不敢比的,在表演中学生品尝着音乐带给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氛围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听,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意境音乐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理所当然,“听”应该是音乐学习的主要途径。
古今中外,很多专业音乐家、著名音乐大师都是因“听”而走上音乐之路的,如我国的民间艺人最早的学习方式就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地“听”,又如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的“铃木教学法”,其核心就是强调“听”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摘要】流行音乐在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通过欣赏流行音乐,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提升,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
流行音乐也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演唱或演奏流行歌曲,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流行音乐成为课堂的一部分是有益的。
学校和老师可以将流行音乐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音乐的美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创造力。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让学生在音乐中快乐学习,感受音乐的力量。
【关键词】流行音乐、课堂、学习兴趣、氛围、学习效果、音乐素养、情感表达能力、成为一部分1. 引言1.1 流行音乐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流行音乐在课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将其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展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流行音乐是一种具有大众吸引力的音乐形式,它涵盖了多种风格和流派,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结合流行音乐和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流行音乐还能够提高课堂氛围,使得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让流行音乐成为课堂上的一部分,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乐趣,更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应该珍惜流行音乐这一珍贵资源,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流行音乐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2. 正文2.1 流行音乐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流行音乐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因为它具有活泼、时尚和富有活力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
音乐(心得)之让音乐课“快乐”起来

音乐(心得)之让音乐课“快乐”起来音乐论文之让音乐课欢乐起来近几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究的实践当中,构建了主动唱演的学校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变过去由老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加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美、孕育美、领悟美和制造美,满意同学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进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同学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同学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幻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一、在情境中感受美----以美激趣。
孩子们在紧急的文化课之后,迈进音乐课堂的一刹那,被美丽而富有艺术情境的教学环境所感染,如同进入音乐的殿堂。
心感到欢快与美妙,激起他们剧烈的学习欲望,使其自觉、开心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二、在教学中孕育美----以美润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假如老师一味注意课堂纪律,只重视学问的灌输,这样不利于同学共性进展和自信念的形成。
同学带着厌恶、压抑的心情去上音乐课,试问同学怎么会欢乐呢?怎么会对音乐课感爱好呢?所以首先要消退同学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老师应保持良好的自身心情,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欢乐心情传染给同学。
学校音乐教材大多是文情并茂的作品,具有鲜亮的美的形象,每一首曲子都能展现一副美的图画,给人以视觉美和听觉美。
教唱歌曲决不能单纯教孩子唱会一首歌,还要让同学在学习音乐中感受到美,受到艺术上良好的熏陶,以培育同学的审美力量。
例如教学《春天来了》这首歌,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美,课前,我让同学观看生活,观看大自然。
上课时,我导言入题都说春天是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季节,那么,春天究竟美在哪儿?小伴侣,你们找到春天了吗?由于有过切身体验,孩子们发言踊跃,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找到的春天。
接着,用多媒体展现春天的景象,并富有激情地朗诵山青了,树绿了,小草偷偷的探出小脑袋,柳树吐出了新芽,小鸟在枝头上唱着悦耳的歌,春姑娘把鲜花撒向大地。
春天再次映入孩子们的眼帘,他们被这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近年来,流行音乐成为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节奏感强、易于接受的特点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年轻人的心,也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宣泄的出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流行音乐却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常常被边缘化。
我认为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是有必要的,并且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多益处。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发光发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流行音乐可以给学生带来更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流行歌曲,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思考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们可以通过欣赏流行音乐来放松心情,减轻学习压力,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把流行音乐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流行音乐在课堂中的作用。
教师需要认真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学习的辅助工具,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娱乐活动。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流行音乐的学习中,通过分析、讨论和分享自己对音乐的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当前快节奏和多媒体的社会环境下,流行音乐在课堂上展现光彩已经成为了时代的需求。
通过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教育界能够给予流行音乐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
让音乐课堂充满激情和魅力论文

让音乐课堂充满激情和魅力摘要:音乐,其独特的形式对人的素质有着全方位的影响,对我们会悄然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我国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也充分体现音乐教育史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学应该作为一种自由和欢乐来努力追求和尽情享受,我们也尽力让学生能在自由和欢乐的天地中享受音乐。
我真诚渴望我对音乐教学课堂的拓宽与丰富,能使我的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孩子们走进音乐课堂就开始享受音乐之旅。
关键词: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拓展音乐;展示才华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12-01古人云:“耳聪而目明,乐行则伦清。
”作为“人类第二语言”的音乐,其独特的形式对人的素质有着全方位的影响,对我们会悄然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我国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也充分体现音乐教育史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让音乐课堂充满激情和魅力呢?每位音乐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学习通俗歌曲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但面对老师课堂上所教歌曲却不乐意去学,我们有必要仔细分析其中之因:通俗歌曲易学易懂,现实生活中无处不有,大到春节晚会,小到家庭ktv,随处可见,端正对通俗歌曲的态度,发挥其对音乐教育的积极的作用,已是当务之急。
音乐本是人们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几乎所有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它,而对部分学生不喜欢上自己的音乐课,应该做出深刻检讨的,恐怕首先还是教师——教学中是否照本宣“唱”,是否只顾自己的表演,没有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教学手段和内容是否单调陈旧……一、打开音乐世界,用心倾听音乐音乐教育若只是教会学生唱歌,过分强调学生掌握音乐的理论知识,就会降低学生感受音乐的乐趣和魅力的兴趣。
我觉得,学生学习音乐就像学习语文一样,在学习“语法”之前就应该让学生有充分倾听音乐的权利。
常常听见老师这样对学生说:“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乐曲。
让音乐成为快乐源泉,浅析小学音乐快乐教学

让音乐成为快乐源泉,浅析小学音乐快乐教学【摘要】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从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浅析小学音乐快乐教学。
通过这些途径,让音乐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和乐趣。
小学音乐快乐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让音乐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还能够增进他们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合作能力。
通过音乐快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从而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关键词】音乐教育, 小学阶段, 学生兴趣, 身心健康, 团队协作能力, 创造力, 快乐教学, 实践经验, 意义, 快乐源泉1. 引言1.1 音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音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能够传达情感、启发思维、激发灵感。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找到共鸣,感受到心灵的共振。
音乐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欢乐时刻还是在悲伤时刻,音乐都能给人们带来安慰和力量。
音乐还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和沟通。
在音乐的陪伴下,人们能够更加容易地建立起情感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音乐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音乐表达方式。
音乐还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通过欣赏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人们可以开阔视野,提升个人修养,丰富人生阅历。
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带来快乐和愉悦,还能够促进人际交往、提升审美情趣,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让音乐成为他们快乐的源泉。
1.2 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而音乐教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在当今的社会中,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以其动感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关注。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音乐教育往往将重点放在古典音乐上,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的地位并不高。
我认为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对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流行音乐作为时代的代表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文化。
流行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了社会变革和文化多样性。
通过学习流行音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流行音乐中融入了大量的社会话题,如爱情、友情、环保等,通过学习流行音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话题,并且对于社会问题有更多的思考。
流行音乐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流行音乐通常具有简单易学的旋律和歌词,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创作流行音乐来培养自己的音乐才华。
通过学习流行音乐,学生可以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流行音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激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流行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由于流行音乐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时尚感,学生对于学习流行音乐的兴趣通常较高。
通过学习流行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流行音乐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通过听歌词、理解歌曲意义,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知识点。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文化,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教育更加与时俱进。
我们应该重视流行音乐在课堂中的地位,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巧用音乐游戏——让音乐课堂绽放精彩

巧用音乐游戏——让音乐课堂绽放精彩摘要:“音乐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乐之目的”。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音乐教师应该遵循音乐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符合音乐的特殊规律来进行音乐教学活动。
本文结合音乐的内在本质是审美的,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我们就可以采用音乐游戏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效果,让音乐课堂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设音乐游戏;精彩引言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参与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好。
通过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
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开展符合音乐课堂的游戏,让学生体验音乐艺术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音乐课堂绽放出不一样的精彩。
一、明确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中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
”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
孩子们在参与游戏所能获得的开心和快乐,相信所有的老师都能在教学中感受到。
小学生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会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
在游戏中,孩子们的运动器官得到唤醒,感知力、记忆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开发。
这种在音乐教学中开展的游戏,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
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所在,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老师通过音乐游戏的互动带领学生领略音乐的神奇与伟大,让学生爱上音乐。
这样做既很好的满足了孩童阶段对一切的好奇心,又能成功的达到了音乐教学的最终教育目标。
二、创设音乐游戏,让学生乐于参加音乐活动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由此可见,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喜欢游戏,更喜欢自己参与游戏中所获得的快乐和满足。
我们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中要开展音乐游戏的时候,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音乐游戏要围绕教材,促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其次创设的游戏难度要由浅入深,要考虑游戏的安全性,孩子们对游戏的感兴趣程度,通过创设适合孩子们的音乐游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让“流行”在音乐课堂绽放最美的花朵

让“流行”在音乐课堂绽放最美的花朵摘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引流行音乐辅助歌曲教学,深化欣赏教学,夯实“双基”教学,开展专题鉴赏的综合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创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流行音乐教学学生对传统经典音乐的嘘声四起与对流行音乐的过分崇拜,课上的无精打采与课后的想唱就唱,是因为流行音乐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个细节,而经典的以及教育类音乐教师只能用课堂40分钟学习和强化。
对于没有足够辨别能力的小学生来说,觉得别人在唱的那就是好听的,而且一学就会,心情很愉快。
而且流行艺人酷酷的形象更吸引了爱好模仿的小学生,小学生崇拜他们的表演、模仿他们的穿着,很多就是喜欢他们的形象才唱他们的歌,却不懂得思考是否适合自己。
不难看出,不是孩子们不爱音乐,只是他们对流行音乐更为偏爱,面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这一现象,音乐老师该如何处理音乐教学中的雅与俗的关系呢?一、引流行音乐辅助歌曲教学流行音乐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中,它们短小通俗、活泼真挚,并被群众广泛传唱和欣赏。
在其广泛被传播的背景下,教师要借助与学生“朝夕相处”且对孩子身心有益的流行音乐,带孩子走进传统的经典音乐殿堂,让学生对传统的经典音乐感兴趣,使其乐在其中,益在其中,最终能主动了解经典音乐。
六年级第二单元学唱的泰国歌曲《故乡恋情》,与我国流行歌坛的经典《相思河畔》、红极一时的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中李大嘴与杨慧兰演唱的插曲,三者旋律相似。
学唱前教师由《武林外传》中幽默搞笑的插曲导入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会之后再欣赏蔡琴演唱的《相思河畔》,学生深深地被音乐所打动,所吸引,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学生体会到同样的旋律给予编配不同的歌词所表达的情感与情境也有所不同,这样开放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喜欢? 二、引流行音乐深化欣赏教学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里面融入了许多不同的音乐元素。
五年级音乐教材歌曲《浏阳河》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周笔畅演唱的流行曲风的《浏阳河》,学生直呼“太惊喜了”“太意外了”。
构建快乐音乐课堂论文

构建快乐音乐课堂论文摘要:在音乐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帮助学生在音乐艺术和活动中建立起以艺术创造力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心理素质,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音乐文化又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高而提高,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愉快,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在趣味横生的教学过程中爱上音乐、感受音乐,从而学会简单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这才是音乐教学的关键。
要使受教育者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
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就需要构建快乐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应该怎样理解快乐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呢?首先,“快乐”是从学生心里流淌出来的一种自然健康的生活态度;其次,音乐课堂的“快乐”应该是一种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快乐,欢笑是快乐,被忧伤的乐曲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是快乐;再次,快乐音乐课堂教学是一系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组合而成的教学过程;最后,快乐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更应该是在师生共同创设的快乐音乐课堂情境中唤醒求知欲,激活创造欲,获取审美体验,增强自信心的一种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
总之,快乐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是在重视快乐情感品质的同时,以最高效率获取知识的一种“知情并进”的教学模式。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快乐音乐课堂呢?一、创造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也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声音形象和风韵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精神力量去激励学生,逐渐培养学生欣赏美、审视美、创造美的素质和能力。
而传承式的音乐模式往往只重视知识传授,忽略了必要的情境设置和兴趣的培养,结果是学生学习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因此,打破传统音乐教学的常规,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由之路。
让你的音乐课堂教学快乐起来

让你的音乐课堂教学快乐起来【摘要】目前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时期,由于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一些学校领导对音乐课程的本质和价值了解不深,认识不足,关注不够,往往将学校音乐课视为可有可无的课,这无疑会给音乐教师带来不被重视的压力,让师生和家长对学校音乐教育丧失信心、失去憧憬。
【关键词】音乐课堂素质教育快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唯一能做的是化压力为动力,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素养。
下面我说说近年来自己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受,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
一、结合学生的生理特征,适时调整音乐教学内容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基本上要完成变声过程,所以七年级的教学内容以唱歌为主,辅以游戏、舞蹈教学。
八年级教学内容以综合课为主。
即有听、有唱、有演。
九年级学生以欣赏为主(适当减少在一节课中的歌唱时间)。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显著特征。
针对变声期嗓音的变化,我会对教材中的歌曲进行降调,这样在歌唱教学中让男生能够参与其中,让整堂教唱课顺利完整地进行。
如《十送红军》这首歌曲,曲调较高,特别对于男生就觉得没有积极性,我把原调c大调降到a大调,歌曲中最高音为小字二组#c,歌曲音域在学生最佳发声区,演唱效果就明显轻松了许多。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适时转变音乐教学方式1.用成熟、大方的声音,朋友的口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初中阶段学生从儿童走向成熟,对老师更愿看成朋友。
我们应注意对于初中生再不能用儿童化的语气,不然学生会觉得老师幼稚可笑。
我觉得初中学生喜欢音乐老师讲课声音亲切、柔和,能带些共鸣就更好了。
2.用有深度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音乐欣赏。
初中阶段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艺术。
一段音乐欣赏后,千篇一律问情绪怎么样?学生很习惯地知道老师的教学流程从而失去求新的兴趣。
我觉得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深刻挖掘音乐作品中让学生好奇、感兴趣的东西。
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我是这样提问的:①你听到哪几种合唱形式?②你联想到关于黄河与抗战哪些相似的画面?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认真地听,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便会提升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让音乐课散发美的活力

让音乐课散发美的活力音乐是一种能够让人心灵愉悦、情感得以舒展的艺术形式。
在音乐课上,我们不仅能学习到音乐知识,更能通过音乐课散发美的活力,让心灵得到滋养。
让音乐课散发美的活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音乐课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文化、历史、美学等多个领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情感。
课堂上的音乐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欣赏、演奏、创作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音乐课散发美的活力需要教师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音乐教学与音乐创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音乐知识,更要在音乐表演、温馨对话、音乐作品分享等环节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在课堂上,可以播放音乐,通过反复听、观察、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和力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音乐课散发美的活力需要注重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选择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的力量。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音乐的创作过程、音乐的演奏技巧等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内涵和美。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让学生在创作和表演中体验音乐的美和活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作和表演的兴趣和热情。
音乐课散发美的活力需要教师加强音乐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音乐游戏、音乐欣赏会、音乐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美和活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音乐视频、音乐动画等形式,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特点;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体验音乐的魅力;教师还可以组织音乐欣赏会、音乐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和魅力。
小学音乐论文-让音乐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让音乐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通用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扩大视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催化剂,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强大动力。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们常常因抽象的音乐知识,单调的技能训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丧失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质量。
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
那么,该如何进行兴趣教学呢?重点就在怎样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要使学生进入歌曲意境用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教师仅一遍又一遍地教唱歌谱、歌词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导和感染学生;要注重让学生关注歌曲的歌词、背景、旋律、速度、力度、情绪、情感;要注重把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尽可能融入一体,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人物、词语等来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并鼓励和帮助他们大胆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们便会喜欢唱歌并且可以感受到旋律美、音质美、歌词美、意境美。
二、乐器伴奏,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审美能力。
在歌曲演唱或欣赏作品活动中选择性地利用各种小乐器(如:铃鼓、三角铁、串铃、沙锤、钹等)进行教学,可以渲染气氛,活跃课堂氛围。
三、引导学生表演,增强学习兴趣表演与音乐是紧密相连的,它不仅能启发情感还能表现情感。
因此,有时我会有意识地和学生一起根据歌词内容设计一些有助于记忆歌词和表达情感的动作,配合歌曲演唱。
有时会准备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模仿。
其中还可适当加入一些道具。
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音乐的旋律感,还了解和体验了多种舞蹈风格,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音乐形象。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即兴表演,再进行讲解、纠正或示范练习,最后让全体或部分学生展示成果。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1. 引言1.1 流行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流行音乐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欣赏流行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流行音乐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将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
流行音乐不仅是娱乐的载体,更是教育的助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 正文2.1 流行音乐的教育功能流行音乐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轻松,还能够拓展他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流行音乐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流行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在课堂上播放流行音乐,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而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会逐渐培养出对音乐的敏感性和审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流行音乐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分析流行音乐歌词和音乐风格,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在学习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合作演唱或舞蹈等形式,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流行音乐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合理运用流行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2.2 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的应用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的应用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通过播放流行音乐来烘托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专注和投入。
在一些启发思考的课程中,老师可以选择播放一些含有哲理的流行歌曲,激发学生思考和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音乐课堂绽放快乐的火花
摘要:现代教学体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起到这个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呢?我的观点是:让音乐课堂绽放快乐的火花。
既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在有趣的游戏中、在影像中以及在生活中学唱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接受音乐的熏陶。
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让音乐课堂绽放快乐的火花,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快乐,生活之美好。
关键词:音乐课堂激发兴趣绽放快乐火花
小学音乐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审美教育,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是少年儿童流露情感、表现自我及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现代教学体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起到这个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呢?我的观点是:让音乐课堂绽放快乐的火花。
一、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唱歌。
一堂课如果有好的开端,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上好这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就须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把学生那疲惫的心理抛开脑后。
变而注意集中,情绪饱满,气氛热烈,使学生都沉浸在音乐当中。
如学习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师先让学生享受自由的快乐:自由画画心中美丽的春天;自由说说对春天的
有关认识。
学生都喜好表现自己,在这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挥笔作画,畅所欲言。
然后再播放一首欣赏歌曲《春》,让学生沉浸在优美动人的旋律中,感受到春天景象的美妙。
此时此刻,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昂然,他们的注意力和心思不就都在音乐课上了吗?这时,教师就乘机播放新歌,熟悉歌词,一首新歌教学就这样展开了,老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乐意。
二、在有趣的游戏中学唱歌。
好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如果一节音乐课从头唱到尾,生硬呆板,毫无新意,学生即使有学习兴趣与热情,也会逐渐减弱或消失,从而导致怠倦厌学。
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创设融合生活节奏和生活情趣的音乐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游戏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这样的一节音乐课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教学新歌《顽皮的杜鹃》,教师先给学生展示手中各种动物,鼓励学生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然后进行各种节奏练习:用小狗”汪汪”来唱x x x x ︱ x x ‖;用小猫”喵喵”来唱x x ︱x x ‖;用小鸡”唧唧”来唱x x x x ︱ x x x x ‖;用小羊”咩咩”来唱x -︱ x - ‖等等。
在这么有趣的音乐游戏中,学生无一不乐于参与的。
然后,学生才学唱歌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其它动物来创编歌词。
如此一来,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学生兴趣大增,积极学唱,快乐无比。
三、在影像中学唱歌。
以往学生上音乐课,就是一本书,再加一部录音机,想唱就唱,不唱就趴在桌子上,无聊透顶,毫无兴趣。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它那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演示,在音乐课堂上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如在学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时,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出一幅感人的画面:繁星点点,月儿高挂,所有人都进入了梦乡,此刻,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师正坐在窗前,在那微黄的灯下认真地批改着同学们的作业。
同学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如临其境,感同身受,饱含深地情投入到学习中,歌曲演唱得更加动人。
再如学习歌曲《闪闪红星》时,老师播放了这首曲的故事短片:小主人公潘东子,在饱受失去母亲的痛苦下,怎样帮党做地下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小战士......这个小英雄的故事激励了同学们,使他们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富有激情地歌唱,歌声中充满了对小英雄的敬佩,充满了作为一个共产主义小接班人的自豪感。
多媒体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空间,还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燃起了学习的热情,尽情歌唱。
四、在生活中学唱歌。
“音乐就是生活”,学习音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只有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生活中的事情才会提起他们的兴趣。
因此,音乐课不能只束缚在音乐课本中,除了教授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歌曲之外,
还可以选择一些有意义的、饱含人文情怀的流行歌曲进行教学。
如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和主题曲《我和你》,都是学生们特别留意并喜欢的歌曲,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收集这两首歌的歌词,利用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奥运会的一些精彩片段,并播放不同版本的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歌曲。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并通过表演的形式在全
班同学面前展示。
学生唱自己喜欢的歌曲,何乐而不为呢?所以音乐不仅可以让自己身心愉悦,还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自己的情操。
如一首《感恩的心》让学生懂得对父母感恩,对老师感恩,对社会感恩。
一首《爱的奉献》教育学生们学会奉献,积极捐款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总之,要上好一节音乐课,不是一招一式,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让音乐课堂绽放快乐的火花,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快乐,生活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