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
贵州早二叠世梁山组地层对比及含煤特征
![贵州早二叠世梁山组地层对比及含煤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e277a0859eef8c75fbfb35c.png)
贵州早二叠世梁山组地层对比及含煤特征摘要: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是带动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目前贵州煤炭资源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其中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资源情况有待进一步探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对贵州早二叠世梁山组底层对比及含煤特征进行浅析,旨在寻求进一步探明贵州煤炭资源、实现资源节约的途径。
贵州早二叠世梁山组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地层的划分及对比困难,含煤性差异明显,作者收集了大量资料,通过岩性、岩相、古生物特征及其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将梁山组地层划分为2个大区4个小区,并进行了对比,同时分大区对梁山组地层的含煤特征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梁山组地层对比含煤特征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含煤地层主要为晚二叠世龙潭组,但为了全面了解贵州省煤炭资源情况,很有必要对其他地层的含煤性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早二叠世梁山组地层岩性、岩相的划分,对其地层进行对比,以及对早二叠世梁山组含煤性的叙述,使阅者对贵州早二叠世含煤性有一个全面的、概略性的了解。
1、地层特征及对比1.1地层特征贵州早二叠世梁山组地层岩性变化较大,根据岩性、岩相、古生物特征及其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可划分为2个大区4个小区(梁山组含煤地层分区、分布图)。
梁山组含煤地层分区、分布图1.1.1黔中—黔北相区(I)为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含煤沉积,假整合于石炭系—寒武系各时代地层之上,分为2个小区。
桐梓小区(I1):由灰、深灰色泥岩、碳质泥岩及铁铝岩组成,偶夹煤线,产植物化石碎片及根部化石。
厚度薄,通常10米以下,部分地段缺失。
贵阳小区(I2):由灰白色、灰黄色及灰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泥岩、碳质泥岩及煤层(线)组成。
六盘水、威宁一带石英砂岩最为发育,向北部、南东部泥岩增多,厚0-257m,六盘水附近最厚,向北、向东逐渐变薄。
1.1.2黔西南相区(Ⅱ)由灰岩、泥质灰岩和砂泥岩组成,上部偶夹煤线。
分为2个小区。
盘县—郎岱小区(Ⅱ1):该区梁山组相变为洒志组,由石英砂岩、泥岩和灰岩组成,上部三岔路段相当于梁山组,一般以砂泥岩为主,段厚5—190m。
贵州煤炭资源
![贵州煤炭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30879e8aa0116c175f0e4861.png)
黔西北优质无烟煤产区 该产区是贵州低硫优质无烟煤炭最为丰富的集中产地,也是未 来开发潜力大的区域之一。产区位处贵州西北部,优质煤炭主要分 布于金沙、黔西、大方、仁怀、习水等县市。煤层主要产于上二叠 统龙潭组上部或长兴组下部地层中。低硫可采煤层一般2 ~ 4层, 可采厚度多为2 ~ 7.5m。经勘查与研究,产区探明储量加预测资源 量合计可达295.9亿吨。其中含硫小于或等于0.5%的为61亿吨, 0.51 ~ 1.0%的达167.3亿吨,1.01 ~ 1.50%的有67.6亿吨。探明的 储量已达76.9亿吨,通过进一步地质勘查,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 量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以煤质优为特点,兼以交通方便和电力供应 充足、水资源较为丰富等有利条件,该区已成为贵州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采掘煤炭的重点区域。现今正在金沙、习水、黔西等地兴建 大中型火电厂用煤炭以及其它用途的矿井,不仅使产区成为"西电 东送"的又一新能源基地,并将成为化工、冶金等用煤炭和优质无 烟煤炭出口的重要基地。
织纳煤田 织纳煤田是贵州最大的无烟煤产区。位于省西部,主要分布于 织金与纳雍两县地域,包括织金县的文家坝,大冲头,肥田一、二、 三井田和纳雍县的中岭、戴家田等35处探明资源储量的井田(测区 或煤矿)。该区是贵州发现最早的煤田之一,在前清时期已有文字 记载。经不断勘查,尤其是1969年以来的大量普查-勘探,不仅基 本查明了煤炭的赋存状况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 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储量。该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的海陆 交互相沉积矿床。煤田产出均为无烟煤。煤层多,厚度大,煤质较 好。可采煤层2 ~ 16层,可采总厚度多在3 ~ 23m间。煤的可选性 较好,精煤灰份一般6 ~ 12%,全硫多在0.3 ~ 1.5%间。历年累计 探明资源储量逾165亿吨,约占全省总量的31%。以丰富的资源为依 托,在纳雍中岭等地,正兴建"西电东送"大型火电厂用煤矿。该煤 田将成为贵州又一重要的能源基地与化工用煤炭产区。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2280101b52acfc789ebc9f4.png)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源消耗总量大。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一直在70%以上,而且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仍占50%以上。
为节约和保护资源,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基本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的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1、我国的煤炭资源量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除台湾省外,我国垂深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55697.49亿吨,其中探明保有资源量10176.45亿吨,预测资源量45521.04亿吨。
在探明保有资源量中,生产、在建井占用资源量1916.04亿吨,尚未利用资源量8260.41亿吨。
2、我国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布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
大致以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我国北方省区煤炭资源量之和为51842.8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08%;其余各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854.67亿吨,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6.98%。
在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而这一线以南探明保有资源量不足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0%。
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北多南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地区。
大致这一线以西的内蒙古、山西、四川、贵州等11个省区,煤炭资源量为51145.71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1.83%。
这一线以西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89%;而这一线以东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仅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1%。
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西多东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上的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基本生产格局。
3、我国主要省区煤炭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贵州煤炭资源
![贵州煤炭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32a4e86b58fafab069dc02ba.png)
贵州煤炭资源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除东部有的属少煤、缺煤区外,省内各地多有产出。
86个县(市)中有74个产煤。
相对集中于西部的盘县、水城、六枝和织金、纳雍、大方等县,其次在黔北的桐梓、仁怀、习水、遵义与中部的贵阳-安顺一带和黔西南地区也有较多产出分布。
六盘水煤田与织纳煤田分别是贵州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质较好,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其中低硫-特低硫、低中灰-中灰、特高-高热值优质煤占有相当比重。
历年勘查探明的资源储量达535亿吨,经长年开采消耗后保有储量529亿吨,其中炼焦用煤106亿吨,无烟煤354亿吨。
保有资源储量仅少于山西、内蒙、陕西、新疆,排列全国第五,系江南之首,是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源储量总和,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
尤其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质煤资源储量丰富,占全省总量的1/3左右。
而且潜力大,现开采占用不足保有资源储量总数的12%,丰富的资源可以保证贵州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对煤炭的长期需要。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煤炭得到广泛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成为贵州矿业之最。
煤的开发与矿山企业的发展,已使贵州成为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和南方商品煤输出最多的省区,不仅充分满足本省对煤炭的大量需要,而且为支持江南缺煤、少煤省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盘水煤田六盘水是贵州最大的炼焦煤资源产区,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用煤生产基地。
煤田位处省的西部,主要分布于盘县、水城、六枝地域,包括80余处探明储量的井田或煤矿。
该煤田早有发现,明代已有发现和采掘利用的文字记载。
通过长期的勘查与研究,尤其是经1964年以来的大规模普查-勘探,不仅基本查明了煤的赋存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
六盘水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交互相沉积矿床。
贵州省煤炭资源详情
![贵州省煤炭资源详情](https://img.taocdn.com/s3/m/4513860ede80d4d8d15a4f4a.png)
贵州煤炭资源织纳煤田是贵州最大的无烟煤产区。
位于省西部,主要分布于织金与纳雍两县地域,包括织金县的文家坝,大冲头,肥田一、二、三井田和纳雍县的中岭、戴家田等35处探明资源储量的井田(测区或煤矿)。
该区是贵州发现最早的煤田之一,在前清时期已有文字记载。
经不断勘查,尤其是1969年以来的大量普查-勘探,不仅基本查明了煤的赋存状况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储量。
该煤田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矿床。
煤田产出均为无烟煤。
煤层多,厚度大,煤质较好。
可采煤层2-16层,可采总厚度多在3-23m间。
煤的可选性较好,精煤灰份一般6-12%,全硫多在0.3-1.5%间。
历年累计探明资源储量逾165亿吨,约占全省总量的31%。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在纳雍中岭等地,正兴建"西电东送"大型火电厂用煤矿井,该煤田将成为贵州又一重要的能源基地与化工用煤产区。
黔西北优质无烟煤产区该产区是贵州低硫优质无烟煤最为丰富的集中产地,也是未来开发潜力大的区域之一。
产区位处贵州西北部,优质煤主要分布于金沙、黔西、大方、仁怀、习水等县市。
煤层主要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上部或长兴组下部地层中。
低硫可采煤层一般2-4层,可采厚度多为2-7.5m。
经勘查与研究,产区探明储量加预测资源量合计可达295.9亿吨。
其中含硫小于或等于0.5%的为61亿吨,0.51-1.0%的达167.3亿吨,1.01-1.50%的有67.6亿吨。
探明的储量已达76.9亿吨,通过进一步地质勘查,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以煤质优为特点,兼以交通方便和电力供应充足、水资源较为丰富等有利条件,该区已成为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掘煤炭的重点区域。
现今正在金沙、习水、黔西等地兴建大中型火电厂用煤以及其它用途的矿井,不仅使产区成为"西电东送"的又一新能源基地,并将成为化工、冶金等用煤和优质无烟煤出口的重要基地。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中国的能源安全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中国的能源安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cdbc514791711cd7917d4.png)
中国的能源安全下表为浙江省某年份能源消费结构。
完成1、2题。
1.有关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正确的是( )A.甲——水电B.乙——石油C.丙——煤炭D.丁——核电2.下列有关浙江省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挥能源大省优势,发展能源工业B.大力发展山区风能,缓解能源紧张C.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推广节能技术,重点发展钢铁工业【解析】1选B,2选C。
第1题,全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消费总量是最大的,甲表示的是煤炭;石油资源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消费能源,乙表示的是石油。
第2题,浙江省的能源主要靠外地调入;浙江省的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最合理的做法;重点发展钢铁工业,不是浙江省产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1 204.2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12年的2 735.2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图中外圆表示2012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能源消费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D.核电和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最慢4.下列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①减少灰霾天气②减少紫外线辐射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④加剧能源供应紧缺程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3选B,4选C。
第3题,由材料可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度增加,煤炭消费比重变化不大,但是煤炭消费量大增;原油消费比重变化不大,在能源消费量大增前提下,消费量增加明显;水电比重增加;核电和可再生能源消费发展速度快。
第4题,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加,排放的粉尘等颗粒物增多,灰霾天气增多,①错;紫外线辐射多少与能源消费无关,②错;能源消费量增加,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状况,③④对。
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72a2c0014431b90d6c85c7cc.png)
二、水资源
一般用多年江河平均径流总量衡量
1、水资源特点
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华北地区为什么成为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 夏秋季节常常洪水泛滥,大量淡水白白流入大海, 冬春季节淡水供应严重不足。 1)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
中国地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分区(7个)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 中南地区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和海南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海洋资源 2、分类: 可再生 资 源 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非可再 —— 矿产资源 —— 珍惜和节约 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指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 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注意保护和培育
自然 性质 资源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 一、中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 材料一:中国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160多种, 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材料二:中国的部分资源数据
四、中国的水能资源 •1、我国的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 世界第一位
•2、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70%分布在 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 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与 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
•3、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 和珠江的上游。但开发利用率较低 •4、主要水电站
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
![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https://img.taocdn.com/s3/m/0fc9a36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a.png)
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除东部有的属少煤、缺煤区外,省内各地多有产出。
六盘水煤田与织纳煤田分别是贵州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质较好,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其中低硫-特低硫、低中灰-中灰、特高-高热值优质煤占有相当比重。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加大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力度,新发现一批大中型矿产地,全省查明保有资源量549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50亿吨、资源量399亿吨。
煤炭生产大幅增长,2010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1.5亿吨,“十一五”原煤总产量超过6.3亿吨,比“十五”期间增长70.3%。
大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70%,比“十五”初期提高22.6个百分点。
贵州省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煤炭得到广泛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成为贵州矿业之最。
煤的开发与矿山企业的发展,已使贵州成为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和南方商品煤输出最多的省区。
2011年,贵州省原煤产量累计完成1.56亿吨,累计销售煤炭1.52亿吨。
其中省内销量煤炭总计12434.12万吨,省外销量为2814.8万吨。
今后几年,贵州省将大力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大型骨干煤矿建设,着力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大力推进推广先进的采掘技术、安全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机械化综采设备,促进煤炭工业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预计到2015年,贵州省原煤产量有望突破2亿吨。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贵州省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八章。
首先介绍了中国煤炭工业的总体概况,接着分析了贵州省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行业发展现状,并对贵州省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
贵州煤炭资源
![贵州煤炭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0951e9ee48d7c1c708a145b8.png)
(修文) ~ 439米(格目底)。除黔东南一隅外均有分布,为一套
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地含煤地层。由北向南厚度为:桐梓113
米,息峰229米,贵阳320米,紫云852米,册享332米;大致有薄-
厚-薄的变化。自西向东分为三个相区,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含
煤0 ~ 60余层,一般可采1层(天柱) ~ 41层(格目底),煤厚
1
2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理坐标:东京104°-109°北纬 25°-29°,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由乌蒙山、大娄山、苗岭、武 陵山构成全省地势骨架,西高东低。主要有乌江、北盘江两流域, 分属长江、珠江水系。以贵阳为中心有滇黔、川黔、黔桂等四条铁 路及公路与邻省相连,各县及公社多通公路。贵州省煤炭资源分布 较广,全省86个县、市、区中,产煤县、市、区有74个,含煤面积 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以上,划分为20个煤田。但 在 全省9个煤田中,六盘水、织金、纳雍和黔北三大煤田煤炭资源 约占已探明储量的86%。
9
织纳煤田 织纳煤田是贵州最大的无烟煤产区。位于省西部,主要分布于 织金与纳雍两县地域,包括织金县的文家坝,大冲头,肥田一、二、 三井田和纳雍县的中岭、戴家田等35处探明资源储量的井田(测区 或煤矿)。该区是贵州发现最早的煤田之一,在前清时期已有文字 记载。经不断勘查,尤其是1969年以来的大量普查-勘探,不仅基 本查明了煤炭的赋存状况与产出特征,而且有众多新的发现,探明 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储量。该煤田为产于上二,厚度大,煤质较 好。可采煤层2 ~ 16层,可采总厚度多在3 ~ 23m间。煤的可选性 较好,精煤灰份一般6 ~ 12%,全硫多在0.3 ~ 1.5%间。历年累计 探明资源储量逾165亿吨,约占全省总量的31%。以丰富的资源为依 托,在纳雍中岭等地,正兴建"西电东送"大型火电厂用煤矿。该煤 田将成为贵州又一重要的能源基地与化工用煤炭产区。
贵州省煤炭资源现状及其潜力评价
![贵州省煤炭资源现状及其潜力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c2a1ed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0.png)
贵州省煤炭资源现状及其潜力评价唐显贵;张伟;孔维敏【摘要】基于贵州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的成果和认识,对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上二叠统煤层作为重点预测对象,根据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将潜在资源量划分了3个级别、3个类别、3个等别,对全省9大煤田、3个成煤时代埋深2000m 以浅的煤炭资源进行了潜力预测.划分预测单元135个,圈定预测区411个,预测煤炭资源量约1880亿t.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煤炭资源勘查部署建议及方案,规划了新一轮煤炭勘查区.%Based on the resul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Coal ReG 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xploration and mining of the colal resource and its existed problem,taking the upper Permian series coal bed as the important prediction obj ect,according to the technology requirement of the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the coal resources,the potential resource was divided 3 grades,3 categories and 3 Classes,predict the poG tential resource on 9 coalfield and 3 coal forming periods of the whole provice which above beried 2000m depth,partitioned 135 prediction units,circled 411 prediction areas,predicted about 188 billion tons of the amount coal resources�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uggested the advice and plan of the exploration deployment of the coal resource,designed a new round of coal exploration area.【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煤炭资源;勘查现状;潜力评价;勘查部署【作者】唐显贵;张伟;孔维敏【作者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贵州省贵阳市,550081;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贵州省贵阳市,550081;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贵州省贵阳市,5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贵州省是中国煤炭资源大省之一,煤炭资源丰富,截至2009年年底,探获资源量707.61亿t,2000m以浅潜在资源量1880.94亿t,总资源量2588.55亿t,居全国第五位,煤炭资源具有持久开发优势,为当前贵州省的主要能源资源,目前已具备年生产原煤1.3亿t以上的能力,是江南最大的煤炭调出省。
☆☆☆☆☆中国的矿产资源
![☆☆☆☆☆中国的矿产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a9c1870acc17552707220848.png)
1、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中国有色金属矿分布
白云鄂博
铁矿中伴生稀土
招远
镍矿中伴生多种金属
金昌
锡矿山
铜仁
德兴 大余 水口山
铁矿中伴生钒、钛 个旧
平果
分布广泛 吗? 南方与北 方比,哪 里更多?
南方 南方
金属矿产—有色金属
.金属矿产—有色金属
南方的有色金属 比北方更丰富
铜仁的汞
平果的铝土
大余的钨
我国有色金属的分布
稀土
镍
内蒙古
白云鄂博
山东
金
甘肃 四川
金昌
锑 汞 湖南
锡矿山
招远
铅锌 铜
德兴
贵州
攀枝花 个旧
我国有色金属中 的钨、锑、钛、 钒、稀土等储量 居世界首位。
钒钛
铜仁 水口山 大余 平果
江西
广西 钨
云南
锡
铝土
(4)有色金属矿:主要集中于我国南方。
⑤ 江 西 德 兴 ⑥ 甘 肃 金 昌 ⑦ 山 东 招 远 ⑧ 湖 南 水 口 山 ⑨内 蒙古 白云 鄂博 ⑩ 广 西 平 果
2.利用矿产资源 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石油、 电力不足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采易弃难、乱采滥挖, 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贯彻《矿产管理法》, 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矿 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 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我国某些矿种贫矿多, 富矿少,伴生矿多, 加重开采运输负担和 分选冶炼困难。 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和 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 研究、利用新材料。 用以代替非可再生 的金属矿产材料。
贵州省是南方煤炭最多的省,有“江南煤海”之 山西,中国煤炭最丰富的省,号称“煤海” 称
2014年贵州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贵州煤炭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5fd512a76e58fafab003b6.png)
2014年贵州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西南煤海储量全国第五、乡镇煤矿占比高达75% (3)1、储量全国第五,无烟煤和炼焦煤为主 (3)2、产量全国第四,乡镇煤矿占比高 (4)二、资源整合目标:100家800处产量2.1亿吨 (5)1、2011版整合目标:200家产量2.5亿吨 (5)2、十二五规划整合目标:200家产量2.1亿吨 (6)3、2012年兼并重组目标:100家1000处 (7)4、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成兼并重组,煤矿800处 (7)三、贵州煤炭产量仍然维持较高增速 (8)1、十二五目标产量2.1亿吨 (8)2、贵州煤炭产量仍然维持较高增速 (9)四、省内消费平稳增长,调出量大幅提升 (10)1、十二五规划自用量1.7亿吨,调出量0.4亿吨 (10)2、电力发展较快 (11)3、省内消费低于规划数,调出量高于规划数 (12)五、贵州煤炭供求平衡表 (13)一、西南煤海储量全国第五、乡镇煤矿占比高达75%1、储量全国第五,无烟煤和炼焦煤为主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源储量总和,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
有“西南煤海”之称。
贵州煤炭资源查明储量52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国资源储量(2007年底全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1804亿吨)的4.5%。
贵州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17万平方公里的40%左右,全省86个县区中,有74个县区储存煤炭资源。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于西部的盘县、水城、六枝、织金、纳雍、大方、其次集中在黔北的桐梓、怀仁、习水、遵义、中部的贵阳、安顺一带。
贵州省划分为20个煤田:六枝煤田、盘县煤田、水城煤田、贵阳煤田、织金煤田、遵义煤田、毕节煤田、桐梓煤田、道真煤田、凤冈煤田、思南煤田、兴仁煤田、紫云煤田、惠水煤田、贵定煤田、都匀煤田、荔波煤田、凯里煤田、天柱煤田、威宁煤田。
贵州煤炭资源分布集中,其中织纳、六盘水、黔北三大煤田占总储量的95%左右。
贵州煤炭资源
![贵州煤炭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98a2f1ed4afe04a1b071deea.png)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理坐标:东京104° 109°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理坐标:东京104°-109°北纬 104 25° 29° 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由乌蒙山、大娄山、苗岭、 17万平方公里 25°-29°,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由乌蒙山、大娄山、苗岭、武 陵山构成全省地势骨架,西高东低。主要有乌江、北盘江两流域, 陵山构成全省地势骨架,西高东低。主要有乌江、北盘江两流域, 分属长江、珠江水系。以贵阳为中心有滇黔、川黔、 分属长江、珠江水系。以贵阳为中心有滇黔、川黔、黔桂等四条铁 路及公路与邻省相连,各县及公社多通公路。 路及公路与邻省相连,各县及公社多通公路。贵州省煤炭资源分布 较广,全省86个县、市、区中,产煤县、市、区有74个,含煤面积 较广,全省86个县、 区中,产煤县、 区有74个 86个县 74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以上,划分为20个煤田。 40%以上 20个煤田 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以上,划分为20个煤田。但 全省9个煤田中,六盘水、织金、 在 全省9个煤田中,六盘水、织金、纳雍和黔北三大煤田煤炭资源 约占已探明储量的86% 86%。 约占已探明储量的86%。 贵州省煤炭资源总量2419亿吨, 2419亿吨 贵州省煤炭资源总量2419亿吨,至一九九三年底止全省保有储 4983017万吨 预测储量(可靠级)864亿吨 其中探明储量499 万吨; 亿吨。 量4983017万吨;预测储量(可靠级)864亿吨。其中探明储量499 亿吨(2003年省矿产储量简表),预测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量 年省矿产储量简表),预测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量1920 亿吨(2003年省矿产储量简表),预测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量1920 亿吨。截至2004年末,贵州省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587.29亿吨。 2004年末 587.29亿吨 亿吨。截至2004年末,贵州省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587.29亿吨。包 括在建生产矿井在内,贵州省已利用的煤炭资源量为83.68亿吨, 83.68亿吨 括在建生产矿井在内,贵州省已利用的煤炭资源量为83.68亿吨, 已利用资源量占累计探明储量的比例仅为14.25%,尚未利用的资 已利用资源量占累计探明储量的比例仅为14.25%,尚未利用的资 14.25%, 源储量为503.61亿吨,占累计探明储量的85.75 503.61亿吨 85.75%。 源储量为503.61亿吨,占累计探明储量的85.75%。
贵州省矿产资源概况
![贵州省矿产资源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592fd91c1c708a1294a443e.png)
贵州省矿产资源概况贵州省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
简称黔、贵。
北邻四川,西连云南,南接广西,东接湖南,是一个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距沿海港口较近的内陆省区。
东西长570 公里,南北宽510公里,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地占87%,丘陵占10%,盆地和河谷平原占3%。
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境内山峦起伏,自然景观奇特,风光秀丽,气候宜人1990年人口3239.1066万,其中少数民族约占31.48%。
辖4地区、3自治州、2地级市、7县级市、59县、11自治县、3县级特区。
矿产资源贵州是中国自然资源富绕的省份。
尤以能源、矿产、生物资源最具优势,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
丰富的水能和煤炭资源使贵州能源工业具有水煤并举、水火互济的特点,为其进一步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已发现的矿产有110种以上,其中76种程度不同地探明了储量。
有4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排名中国前十位,列第一至第三位的有22种。
其中煤、磷、汞、铝土矿、锰、锑、金、重晶石、硫铁矿、水泥与砖瓦原料以及各种用途的白云岩、砂岩、石灰岩等优势明显,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储量丰富、组合良好的能源、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绚丽多姿的旅游资源,构成了贵州独特的资源优势,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贵州水力、煤炭资源丰富。
全省煤炭保有储量507亿吨,远景储量2419亿吨,居全国第五位,为江南各省区之冠(煤炭储量大于江南各省区储量之和);煤质良好,煤种齐全,分布集中,有利于建设大中型矿区。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874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1635万千瓦。
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电站规模适中,距负荷中心近,开发条件优越。
水、煤兼备的能源资源格局,加上紧靠经济发达、能源短缺的华中华南地区的区位条件,使贵州成为中国南方适宜的能源供应基地。
除煤炭外,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73种,其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27种。
煤炭贸易常识
![煤炭贸易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2c12dd87c1cfad6195fa75d.png)
1.煤炭主要产地:在各大陆、大洋岛屿都有煤分布,但煤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各个国家煤的储量也很不相同。
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是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其中中国是世界上煤产量最高的国家。
中国的煤炭资源在世界居于前列,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
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2.煤的种类1 烟煤(末) 6000大卡,硫:0.8,挥发分:27,灰分:182 动力煤 7000大卡,硫:1,挥发分:13-15左右3 无烟煤 7000大卡,硫:0.34 主焦精煤硫:0.6,挥发分18-23,粘结指数>855 肥精煤硫:0.6,挥发分:32,粘结指数>856 1/3焦精煤硫:0.6,挥发分:28,粘结指数>807 无烟煤(中) 6800-7200大卡,硫:0.6-1,挥发分:9-108 无烟煤(小) 6800-7200大卡,硫:0.6-1,挥发分:9-109 无烟煤(末) 5500-6200大卡,硫:0.6-1.2,挥发分:9-1210 电煤 5500大卡,硫:1,挥发分:283.煤炭消费用途: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1)动力煤从世界范围来看,动力煤产量占煤炭总产量的80%以上。
世界10 大煤炭公司主要生产动力煤,其比重约占该10 大公司煤炭总产量的82%;美国动力煤产量占其总产量的90%以上;我国动力煤产量也占到煤炭总产量的80%以上。
煤炭应用历史
![煤炭应用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061d022cfc789eb172dc86f.png)
煤炭应用历史煤炭现在虽然煤炭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代替,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石油的日渐枯竭,必然走向衰败,而煤炭因为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汽化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煤炭必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
根据成煤的原始物质和条件不同,自然界的煤可分为三大类,即腐植煤、残植煤和腐泥煤。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
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
《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
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编辑本段煤炭形成原因煤炭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
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
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腐泥的过程。
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的淤泥状物质。
冰川过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遗体汇集和保存。
煤的形成年代煤炭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全球范围内有三个大的成煤期:(1)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
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
(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
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
(3)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
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烟煤。
煤矿稀薄程度的形成一座煤矿的煤层厚薄与这地区的地壳下降速度及植物遗骸堆积的多少有关。
地壳下降的速度快,植物遗骸堆积得厚,这座煤矿的煤层就厚,反之,地壳下降的速度缓慢,植物遗骸堆积的薄,这座煤矿的煤层就薄。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e7145be8700abb68a982fb2e.png)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我国资源的概况特征及现状:总量丰富,种类多样,人均占有资源量少,分布不均。
破坏和浪费严重。
措施:科学合理地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寻找新的替代品。
二、我国土地资源有利:总量丰富,类型齐全耕地: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南方为水田、北方为旱地林地:东北、西南、东南山地丘陵区草地: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利::人均占有量小,比例构成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分布不均,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污染和板结)三、我国森林资源中国现有森林面积总量大,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2.98%(世界均值30%)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西南林区——第二大的天然林区、横断山区,垂直差异性明显、物种资源最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东南丘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四、我国水资源水资源总量: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水资源现状:人均不足,污染浪费严重,时空分布不均,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土地资源北方多,南方少,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人口增多、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量增加措施:开源、节约,治理、保护,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适应,调结构,种耐旱作物五、我国水能资源特点1、总量大,利用率低,水能蕴藏量世界第一2、分布不均(1)70%分布在西南地区(2)长江水系最丰富,雅鲁藏布江水系其次我国水能地区丰富程度: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六、矿产资源:1、中国主要能源矿产分布:(1)煤炭:山西,中国煤炭最丰富的省,号称“煤海”贵州,南方煤炭最多的省,煤炭资源南多北少看图识记:黑龙江:鸡西、鹤岗辽宁:阜新河北:开滦、峰峰山西:大同、西山、阳泉陕西:神府内蒙古:东胜、霍林河宁夏:石嘴山江苏:徐州安徽:淮北河南:平顶山贵州:六盘水四川:攀枝花(2)油气资源:油田胜利油田,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玉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天然气:塔里木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3)铁矿: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内蒙古白云鄂博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四川攀枝花海南石碌我国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铁矿储量最多。
煤炭贸易常识归纳
![煤炭贸易常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6ccc4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f.png)
煤炭贸易常识归纳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
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一、煤炭种类识别煤炭是一种化石燃料,主要由古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高压和化学作用形成。
根据形成过程和特点,煤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烟煤:烟煤是煤炭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较高的热值和较低的含硫量。
根据挥发分含量的不同,烟煤又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等。
2. 无烟煤:无烟煤是一种高密度、高硬度、低挥发分的煤炭,具有较高的热值和较低的含硫量。
主要用于制造碳化物、蒸汽发电等。
3. 褐煤:褐煤是一种低级煤炭,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和较低的发热量。
主要用于发电和制造肥料等。
4. 泥煤:泥煤是一种低级煤炭,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和较低的发热量。
主要用于制造砖瓦、水泥等建筑材料。
二、煤炭质量标准煤炭质量标准是衡量煤炭品质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含碳量:煤炭中含碳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发热量,含碳量越高,发热量越低。
2. 挥发分:挥发分是指煤炭在高温下加热时释放出来的可燃气体,挥发分含量越高,煤炭越容易燃烧。
3. 灰分:灰分是指煤炭中不可燃的部分,灰分含量越高,煤炭的热值越低。
4. 硫分:硫分是指煤炭中含硫元素的量,硫分含量过高会导致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5. 水分:水分是指煤炭中含水分的量,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煤炭的燃烧效果。
三、煤炭价格构成煤炭价格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 成本:包括采掘成本、运输成本、加工成本等。
贵州省资源性国有资产现状
![贵州省资源性国有资产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574cee3f8c75fbfc77db273.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除东部有的属少煤、缺煤区外,省内各地多有产出。
六盘水煤田与织纳煤田分别是贵州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质较好,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其中低硫-特低硫、低中灰-中灰、特高-高热值优质煤占有相当比重。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加大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力度,新发现一批大中型矿产地,全省查明保有资源量549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50亿吨、资源量399亿吨。
煤炭生产大幅增长,2010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1.5亿吨,“十一五”原煤总产量超过6.3亿吨,比“十五”期间增长70.3%。
大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70%,比“十五”初期提高22.6个百分点。
贵州省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煤炭得到广泛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成为贵州矿业之最。
煤的开发与矿山企业的发展,已使贵州成为江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和南方商品煤输出最多的省区。
2011年,贵州省原煤产量累计完成1.56亿吨,累计销售煤炭1.52亿吨。
其中省内销量煤炭总计12434.12万吨,省外销量为2814.8万吨。
今后几年,贵州省将大力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大型骨干煤矿建设,着力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大力推进推广先进的采掘技术、安全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机械化综采设备,促进煤炭工业发展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预计到2015年,贵州省原煤产量有望突破2亿吨。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贵州省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八章。
首先介绍了中国煤炭工业的总体概况,接着分析了贵州省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行业发展现状,并对贵州省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
随后,报告对贵州煤炭工业做了主要区域发展分析、综合开发利用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贵州省煤炭工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趋势。
您若想对贵州省煤炭工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贵州煤炭相关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丰富,在煤层中蕴藏有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煤层气。
全省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达3.15万亿立方米,总量居全国前列,其中富甲烷的煤层气占贵州省总资源量的90%以上。
全省煤层气的分布,基本与煤矿的分布一致,相对集中于西部,以六盘水煤田最丰富,次为织纳煤田与黔北煤田。
早在20世纪70年代,贵州省煤层气的初步开发利用已经开始,贵州省内国有重点煤矿相继在六枝与水城、盘县地区建立了煤层气抽取利用系统,供民用、发电等。
随着地质勘查与开发试验研究的深入进行,贵州煤层气大规模商业性地面开发也逐步展开。
煤层气成为贵州又一重要的洁净新能源。
它的有效开发,有助于改变贵州省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近年来,贵州煤层气开发利用在一些大型煤炭企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煤层气抽采和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在煤层气资源集中分布区的贵州水城矿业集团、盘江煤电集团公司等相继建起瓦斯民用工程,井下抽采的煤矿瓦斯(煤层气)除主要用作民用燃气外,在煤矿瓦斯发电领域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供求日益紧张,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煤炭安全生产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贵州省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壮大。
从贵州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开采条件和资源品质分析,贵州煤层气资源有着储量大、分布集中、品位较高等特点,具备大规模开发的资源优势,煤层气发电、煤层气液化等开发项目开发前景广阔。
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在进一步实施节能优先战略的基础上,实行能源多元化、清洁化发展,有效保障能源供给。
贵州省是中国能源较为丰富的省区,资源优势显著,其中丰富的煤炭、煤层气、电力及水能,具有持久开发优势,成为当前贵州省的主要能源资源。
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西电东送”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省能源产业突飞猛进,形成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煤炭为主和“水火互济”发展电能
的主要能源结构。
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相对集中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水能是贵州仅次于煤炭的重要能源资源,丰富水能与大量煤炭资源的双优势,使贵州成为中国少有的“水火互济”发展电力的最优省区之一。
“水火互济”的电力能源优势,为贵州建成南方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确定西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接替区,为贵州省发挥资源优势、发挥特色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
现阶段,贵州正处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
能源工业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以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始终的能源发展思路,继续以“西电东送”和资源就地转化为重点,在建设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和开发煤炭深加工等优势产业上实现重点突破,力争把贵州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