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摘要:档案工作是记录历史、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重要工作。我国目前的档案工作,正处于从“封闭型”管理到开放式服务,从人治到法治、重保管到重服务和重利用、传统管理到现代化管理的转型期。近几年,电子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渐趋完善,政府、企、事业部门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代替以往手续繁杂的办公行文、来往函件,许多日常工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办结,文件从产生到处理结案几乎可以不使用纸和笔。随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
关键字:档案信息化档案建设档案管理
1、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目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太杂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2、重点抓好档案数据库建设
目前,档案信息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档案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
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试点,数据库建设中最重要的是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面向应用,建立“活库”,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当前若能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各单位档案目录库建立起来,通过网络连接形成开放的分布式数据库群,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大大提高。
3、信息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根据系统论思想和集成化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应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的节点不可能组成先进的系统。
4、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化管理
电子文件有别于传统的档案文件,它必须通过复杂的编码和解
码过程,才能提供利用,与载体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可以复制并存储于不同介质之中,利用者只要获得允许,就可以随时随地调出查阅所需的档案信息。面对全新的电子文件管理形式,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因此,适应现代管理制度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对电子文件实行档案化管理成为一个可供选择的出路。
那什么是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化管理呢?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在传统档案管理经验和形式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针对性的汲取文件中心、虚拟立卷等前沿档案管理理论,对电子档案实行文件级的管理,对本部门、本地区形成的电子文件实行社会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高效、快捷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并相应的成立地区性、部门性电子文件中心或数字档案馆,本着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原则,发挥档案部门的管理和技术优势,相对集中地保存和管理电子文件,为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提供优质、稳定、安全的存储环境和空间,为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应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以虚拟、开放、灵活的手段来管理电子文件。专业档案部门通过网络、计算机、图文扫描、光盘存储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各个单位产生的电子文件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全宗构成者)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把日常产生的电子文件档案信息,以标准
化的格式通过网络传递给档案部门,由档案部门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分别存储在档案部门主服务器相应的存储空间里,在必要时档案信息还可以脱机存储到其它更安全的介质上,并做多个备份,避免自然因素损坏和非法访问。档案部门对电子文件档案信息采取维护电子文件产生原始性的原则进行管理。档案部门为信息存储单位提供信息查询功能,并进行用户确认,以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5、档案界所应采取的对策
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整理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集中统一管理是任何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方式,档案信息化这一高新技术系统也不例外。人机结合是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方针,其含义是档案专业人员直接使用微机开展工作,这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原则之一。档案信息化系统的管理体制,要能使高度集中管理和方便使用相结合。目前,我国档案信息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主要方面是集中统一管理不力,这与我国档案工作是在各专业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和系统建设从“微机起步”有关。应下决心解决分散现象,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业务及时规范、标准,软硬件的选用,上下各个层次和各专业办公自动化等都应纳入统一的档案信息化系统管理
之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能各行其是自建系统,造成信息分割和资源浪费。也要下决心结合方便实用的问题,如长期将档案部门的“硬任务”集中于一个部门,在档案部门这一信息系统之内再组建一个“档案信息系统”,就很难提高档案工作整体水平。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统,是较理想的模式,但这种高技术结构,必须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不具备这些条件,从集中向分散过渡,反倒有可能退回到分散式。
6、重视人才管理
推进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是人才。加强培养教育,造就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已被社会广泛关注。档案信息化系统的骨干力量是计算机技术队伍,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水平。当前有些单位的队伍不稳,有人才流失现象。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育其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计划有组织进修,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解除其后顾之忧;研究专门人才成长和流动的规律,以形成最佳人才结构等方面都需要给予重视。在管理上,还需要研究如何增强计算机机构和人员的活力,例如引入竞争机制,对某些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