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简答习题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简答题(七)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七)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七)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七)1.举例说明什么叫双声通假?什么叫叠韵通假?双声通假和叠韵通假有什么条件?2.举例说明通假字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简述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区别。

3.什么叫律诗?什么叫绝句?什么叫排律?4.什么叫“粘”?什么叫“对”?5.什么叫“三平调”?6.什么叫犯孤平?7.七言律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如果第六字由“仄”变“平”那么就是拗句,问如何救法?8.在七言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如果第三字由“平”变“仄”为拗句,问如何救法?9.在七言律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中,如果第六字由“平”变“仄”为拗句,问如何救法?10.简述近体诗的主要特点。

11.解释下列名词。

孤平拗救、破读、三十六字母、出韵、双调、借对、近体诗、一字豆重唇音、绝句、排律、词调、词牌、词谱1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和破读字。

假借字请说明此字的本义,破读字请说明其本音,并说明与本音、破读音相应的意义以及这两个意义之间的关系。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卫风·氓》)(3)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诗经·豳风·七月》)(4)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诗经·豳风·七月》)(5)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诗经·豳风·七月》)(6)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诗经·小雅·采薇》)(7)择有三事,亶侯多藏。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8)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曹植《赠白马王彪》)1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双声联绵词和叠韵联绵词,并分别注明其上古的声母和韵部。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蒹葭》)(2)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3)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古代汉语简答习题

古代汉语简答习题

古代汉语简答习题古代汉语简答题(一)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2.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为什么说常用词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4.什么是工具书?什么是字典?什么是辞典?5.《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6.《尔雅》是怎样一部书?“尔雅”的意思是什么?7.什么是类书?什么是索引?8.“十三经”是指哪十三部著作?9.“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10.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之亚常卍受严隣巡希幽胡怡攻书民煎者茁贰郊望平术11.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句中“乃”是判断词,相当于“是”。

12.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晁错《论贵粟疏》)中,“地”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即不种地。

13.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势”为主语即“势力”或“力量”的意思。

14.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列传》)中,“客”,即“把他当作客人”的意思。

15.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观前之死亡不知戒”(柳宗元《蝜蝂传》)中,“死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前人死亡”的意思。

16.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传·成公二年》)中,“饮”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即“喝”的意思。

1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交”为动词,指“交往”。

18.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缚”为动词,“用绳子缚”的意思。

19.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中,“献”是动词用作状语为“恭敬献上”之意。

古代汉语简答题(二)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二)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二)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二)1.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武帝纪》句中的“于是”是连词。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句中“以”的用法及特点是什么?3.“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说明句中三个“与”的词性和在用法上的特点。

4.用划线法分析句子成分。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韩非子·和氏》)5.“子布、袁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说明句中“与”的词性和用法。

6.“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荀子·议兵》),说明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

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译为:让六国诸侯各自爱惜那些人民,就完全可以抵抗秦国。

8.“美则美矣,抑臣又有惧也”(《国语·晋语》),说明句中“则”和“抑”的词性和意义。

9.“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史记·李将军列传》),说明句中“虽”和“然”的词性和意义。

10.“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说明句中两个“之”的词性和作用。

11.“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说明句中“之”和“所”的词性和作用。

12.“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说明句中“矣”和“也”的作用。

13.“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说明句中“哉”和“焉”的词性和作用。

14.“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滕文公上》),说明句中“且”和“与”的词性和作用。

15.(1)“桓公视管仲云:‘乐夫,仲父’”(《管子·霸形》)。

古代汉语期末简答带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简答带答案

简答1.按照位子如何为语气词分类?语气词的分类: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 )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已耳焉与邪夫兮”等。

2.“或”字的用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1、或字在句子中通常用来指人且只做主语,例: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或字在句中如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例:宋人或得玉3、在古代汉语中通常两个或字连用,前后呼应,表列举。

在这种情况下或字仍然是无定代词,它既可以指人译为有人;又可以指物译为有的;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3.举例说明语气词“其”的用法。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4.句首语气词“夫”与指示代词“夫”有什么区别?1、夫“夫”字作为句首语气词是从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的。

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例如:夫将者,国之辅也。

《孙子·谋攻》夫寒之於衣,不待轻暖;饿之於食,不待甘旨。

晁错《论贵粟疏》“夫”还可以和“且”、“故”、“若”、“今”相结合,成为“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用于句首。

“且夫”、“故夫”大致等于“且”、“故”,增加了“夫”字,就加强了要发议论的语气。

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正。

《韩非子·问辩》5.举例说明介词“以”与连词“以”的区别。

介词“以”是由动词虚化来的。

动词“以”基本义为“用”,引申可据上下文灵活译为“使用、凭借、任用、认为”等。

古代汉语简答题(六)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六)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六)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六)1.请按顺序写出守温三十字母。

2.什么是韵部?什么是韵目?3.什么是洪音、细音?4.根据中古分韵的标准,汉字“巴把霸家贾嫁夸垮跨”可以分成几个韵(可借用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回答)?为什么?5.什么叫舒声?什么叫促声?6.汉字“巴把霸家贾嫁夸垮跨”可以归为几个韵母?(可借用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回答)?为什么?7.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切法,它的原则是什么?8.按反切的一般原则用普通话拼读,为什么有的反切读不准?9.用汉语拼音字母写出下列反切拼音式。

(1)窨,於禁切;(2)符,防无切(3)变,彼眷切。

10.用汉语拼音字母写出下列反切的拼音式。

(1)逋,博孤切;(2)暮,莫故切;(3)刊,苦塞切。

11.《广韵》三十六字母的唇音与传统三十六字母的唇音有何区别?12.什么叫平水韵?13.从中古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到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14.韵书中的“上平声”、“下平声”指的是阴平和阳平吗,为什么?15.为什么普通话中声母是m、n、l、r的音节没有阴平字(“妈”、“拉”属例外字)?16.如何利用普通话读音分清中古的平声字、仄声字?17.在研究上古韵部方面,“同谐声者必同部”的理论是什么意思?18.“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诗经·邶风·谷风》)句中的“匍匐”一词,在古书的引用中有的作“扶服”,有的作“蒲服”,这种现象应如何解释?19.“澄”以“登”为声符,“都”以“者”为声符,可是“澄”与“登”,“都”与“者”的声母却都不一样,为什么?20.和中古声母相比,上古声母在唇音方面的显著特点是什么?21.和中古声母相比,上古声母在舌音方面的显著特点是什么?22.古音通假有哪几种类型?23.古音通假的原则是什么?24.何谓“古无轻唇音”?25.以“非”为声符的字有“辈”、“排”等,可是,“非”是轻唇音“非”母,“辈”和“排”分别是重唇音“帮”母和“滂”母,这是为什么?26.何谓“古无舌上音”?27.默写王力上古三十韵部。

古代汉语简答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八)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八)1.以下列男子的字为例,说明命名的方式。

仲山甫季路子产2.划线连接A、B二项。

A B鲁隐公谥号乾隆尊号唐太宗庙号开元圣父神武皇帝年号东坡居士别号3.划线连接A、B二项。

A.秦汉时的九卿之一 B.职责奉常(太常)掌刑法郎中令(光禄勋)掌管近卫军卫尉(中大夫令)掌管皇帝车马太仆宫廷侍卫廷尉(大理)掌宗庙礼仪典客(大行令、大鸿胪)皇宗事务宗正租税服役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宫廷总务少府管理少数民族及外国来朝4.什么是“三省分制”?它形成于何时?5.六部起于何时?六部是哪六部?6.古代的婚礼从定婚到结婚有下列名目,按先后顺序加以排列。

请期、纳吉、纳采、问名、纳徵、亲迎7.按丧葬的先后次序排列下列词。

殡、饭含、复、属纩、葬8.按生者与死者亲疏近远关系排列五服的名称。

大功、小功、缌麻、斩衰、齐衰9.利用工具书查出“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这两句诗的作者,并说明“金陵”和“白下”是今天什么地方,解释“祖”的意义。

10.《史记·汲黯传》:“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请根据《说文解字》说明“郊”的本义,根据《经籍纂诂》说明“郊”的句中意义。

1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谁?它是怎样一部书?12.说明下列工具书的编著者。

(1)《说文解字注》:(2)《广雅》:(3)《方言》:(4)《释名》:(5)《经籍籑诂》:(6)《辞通》:(7)《中国人名大辞典》:(8)《诗词曲语辞汇释》:(9)《助字辨略》13.《经传释词》和《词诠》的作者是谁?请简要指出这两部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4.阅读古注文选《左传·曹刿论战》,查阅有关工具书,用汉语拼音字母给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注上音,并标明声调。

(1)又何间.焉?(2)牺牲玉帛.。

(3)小信未孚.。

(4)望其旗靡.。

15.查阅《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说明下面各字所隶属的部首。

(1)中:______________(2)裁:______________(3)加:______________(4)壮:______________(5)败:______________(6)毒:______________(7)游:______________(8)理:______________(9)载:______________(10)虽:_____________(11)辨:_____________(12)旌:______________(13)秋:_____________(14)窘:_____________(15)罪:______________(16)芹:_____________(17)解:_____________(18)闷:______________(19)岂:_____________(20)蹇:_____________(21)雕:______________(22)需:_____________(2)熬:_____________(24)颇:______________16.任选一种古代汉语工具书,查出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本义及其在句中的意义、(请标明所用工具书的名称、页码、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简答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四)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四)1.写出下列字的异体。

裤渺蚓乃贻歌鷄2.汉字简化的方法主要有哪些?3.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句中“砺”的意思是“锋利”;“劝学”的“劝”是“劝说”的意思。

4.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方式可分为哪三种?5.什么是单纯合成词?可分为哪两类?6.什么是迭音词?迭音词古人称什么?7.什么是联绵词?联绵词又称什么?8.联绵词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什么?9.联绵词按两个音节的声韵关系可分为哪几类?10.什么是偏义合成词?11.“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句中的“其实”、“知道”各是两个单音词,还是一个复音词?并释义。

12.“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智力”、“前进”各是两个单音词,还是一个复音词?并释义。

13.“(廉颇)宣言曰:‘吾见相如,必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汉书·董仲舒传》),句中的“宣言”、“文章”各是一个复音词还是两个单音词?并释义。

14.什么是词的本义?15.什么是词的引伸义?举例说明。

16.分析字形推断词的本义,主要根据古文字还是今文字?六书中的哪几种字均可作为推断词的本义的根据?17.字的假借义与引申义主要不同点在哪里?18.什么是词义的扩大?什么是词义的缩小?什么是词义的转移?举例说明。

19.“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

”(《国语·楚语下》),“不愤不启”(《论语·述而》),“怒而触不周之。

”(《淮南子·天文训》),三句中的“愠”、“愤”、“怒”有何不同?20.“入不言兮出不辞”(屈原《九歌·少司命》),“代王谢,愿守代边”(《史记·吕后本纪》),句中“辞”和“谢”的不同在哪里?21.“唯尔有神裁之,沉玉而济”(《左传·襄公十八年》),“使千人没水求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句中的“沉”与“没”的差别何在?2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此二句中的“负”、“戴”、“荷”的区别在哪里?23.“厚聚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墨子·辞过》),“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荀子·王霸》),句中的“财”和“货”有何不同?24.“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戒而不傲”(《尚书·尧典》),句中“骄”与“傲”的区别是什么?25.“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句中的“饥”与“饿”有何不同?26.“虑世事之变”(《商君书·更法》),“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庄子·逍遥游》),“变”与“化”的差异何在?27.“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秦使使者告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报”与“告”的异同是什么?28.“无功不赏”(《荀子·王制》),“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家也”(《荀子·大略》),两句中的“赏”和“赐”有什么不同?29.“则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荀子·强国》),句中的“吏”与“官”的不同是什么?30.“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说明句中“人”与“民”的不同。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简答题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来仿古文章中使用的语言.言文脱节现象:随着社会和思维的发展,口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发生了变化,而书面语却一直在模仿先秦文献语言,并视之为政治和教育等领域的正统书面语,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被称为言文脱节现象。

2汉语的历史分期:(一)上古汉语先秦至汉(二)中古汉语魏晋至唐(三)近古汉语宋至民国(四)现代汉语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2.许慎《说文解字》对六书的定义,班固顺序(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四)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五)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3.如何区分古今字和通假字:(一)通假字:古汉语书面语中,本有其字,却借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

(二)古今字:某个多义字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意义或几个意义后来用另一个字来记录,原先的这个多义字与后来的另一个字便组成了一对“古今字”。

(三)通假关系称为“某通某”,古今字的关系称为“某同某”(四)古今字产生时间有先后,通假字与本字需同时存在4.假借与通假的异同:同:假借和通假就它们都是“借字标音”这一点上来分析,是相同的.异:(一)假借是六书之一,假借本无其字,间接造出新字(二)通假本有其字,是在句中用音同、音近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不造成新字5.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区别同:古今字和异体字都属于异字同词现象异:(一)从产生的原因看,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古字”兼职过多,后来统专造“今字"以减轻“古字"负担,避免交际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混淆;异体字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记录语言时用了构思不同的造字方法或为了书写的美观(二)从产生时间上来看,“古字”产生于“今字”之前,是异时的;不少异体字的产生可以认为处于同一个历史平面上,是共时的。

古代汉语名词简答

古代汉语名词简答

一名词解释
曰为谓之谓犹貌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衍文脱文破读疏(正义)通假字互文代称并提引用二简答题
1. 举例说明介词“以”的用法。

2. 举例说明介词“于”的用法。

3.举例说明介词“为”的用法。

4
5.说明连词“而”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6.说明连词“之”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7.说明连词“以”的用法。

并举例说明。

8.近体诗的押韵特点和要求是什么?9.近体诗有格律要求是什么?
10. 若写一首五律,首句为入韵的平起平收式,那么全篇的平仄格式应是怎样的?11.若写一首七律,首句仄起仄收式,那么全篇的平仄格式应是怎样的?
12. “叶音说”是谁提出的?为什么是错误的?
13.什么是代称?其种类有哪些?
14.什么是引用?举例说明其种类。

15.古汉语修辞方式“委婉”有几种类型?
内容: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古书注解修辞古今语音异同古书的读音问题诗律
选文《谏逐客书》。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的是:A. 君子B. 德C. 学而时习之D. 不亦说乎答案:A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左传》答案:A3. “夫子何为者?”中的“夫子”指的是:A. 丈夫B. 老师C. 父亲D. 尊称答案:B4.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学习”?A. 学B. 习C. 问D. 阅答案:A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话?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古代汉语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其基本含义是__________。

答案:爱人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__篇。

答案:《子衿》3. “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__________的思想。

答案:孔子4. 在古代汉语中,“士”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读书人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__________。

答案:《论语》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不乏浪漫主义色彩。

诗中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实感受。

2. 阐述孔子的“中庸之道”。

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在行为和态度上保持适度,避免走向任何极端。

中庸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稳定,认为这是达到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的关键。

它倡导人们在处理事务时既不过分激进,也不过分保守,而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3. 描述《左传》的文学价值。

答案:《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叙述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画上。

书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技巧,如夸张、对比等,使得叙述富有文学性和戏剧性。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古代汉语简答题(九)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九)1.汉字形体演变,经过了哪六个阶段?其中,哪些是古文字,哪些是今文字?2.什么叫隶变?请简述隶变的利弊。

3.什么叫偏旁?什么叫形旁?分别举例说明。

4.许慎在《说文》中创立了多少个部首?《说文》中的部首,是以义定部的什么原则部首?辽代僧人行均在《龙龛手镜》中对部首作了改革,改为以形定部的什么原则部首,把部首定为多少个?明代梅膺祚的哪部著作,对传统部首作了改革,定为多少个部首?5.利用楷书形旁推求下面字的本义范畴。

示例:醒:答案:醒形旁为“酉”,“醒”的本义与酒或酒坛有关。

(1)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汉语简答题(五)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五)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五).“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与之琴,操南音”(《左传·成公九年》),句中地“声”与“音”有何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梁惠王》),两句中地“告”和“诉”地不同在什么地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父母使舜完廪”(《孟子·万章上》),“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同上),三句中地“完”、“全”与“备”,有哪些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史记·滑稽列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句中地“好”与“美”在形容人地漂亮上有何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句中地“转”与“徙”有何区别?.“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赵策》),“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试说明两句中“媪”与“妇”地区别.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始生地枝芽),足搔而绝,手可擢拔”(枚乘《谏吴王书》),句中地“擢”和“拔”有何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年》),“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动词“往”和“之”地不同在哪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忠而见疑,信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大惑者终身不解”(《庄子·天地》)“疑”和“惑”有何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句中地“观”与“览”有何异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句中地“召”与“招”有何异同?.什么叫破读?.“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句中“乘”字读什么音?为何义?它另有何音何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荀子·天论》),句中“恶”地读音和意义各是什么?它另外有何音何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李陵《答苏武书》),句中“冠”地意义和读音是什么?它另外有何音何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此句地“饮”读音和意义各是什么?它另外有何音何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工具书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点地词哪些是同源词,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卫风·伐檀》)()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屈原《九歌·湘夫人》)()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枚乘《七发》)()若华夕曜,岩泽气通.(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组()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诗经·豳风·七月》)()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诗经·大雅·生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屈原《离骚》)()骚人之文,自兹而作.(萧统《文选序》)()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什么叫音韵学?什么叫古音学?什么叫今音学?什么叫等韵学?.汉语地音节与汉字地关系是怎样地?.什么叫声母?传统音韵学地声母有哪些另外地称谓?.什么叫“五音”?什么叫“七音”?.什么是清音?什么是浊音?.什么叫韵书?什么叫韵母?.什么是韵?韵和韵母是一回事吗?为什么?.举例说明什么叫双声,什么叫叠韵?.中国古代地注音法(记音法)有哪几种?.汉语音节地构成情况是怎样地?.汉语语音结构地基本特点是怎样地?.传统音韵学地声母和现代汉语地声母有何异同?.举例说明什么是字母.古代汉语简答题(五)答案.在上古,“声”指一般地响声,而“音”则多指音乐.(准确答出其区别者才得分).“告”一般指把事情说给别人听,“诉”是控告别人或诉说自己遭受地苦楚.(能答出二者地差异才得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全地意义上,“完”重在物地完整性,不残不破;“全”重在物地全部性无一遗漏;“备”重在物地齐全性无一不有.(能答出上述侧重点地不同才得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好”一般只用于女子,“美”则男女均可用.(说出应用对象不同,得分).“转”指辗转,状漂泊;“徙”指迁移,述流离.(答出此行为上地不同得分).二者都表示老年妇女,但“媪”为敬称,“妇”为一般称呼.(能辨出二者感情色彩之异才得分).“擢”是拔地动作,而“拔”是强调结果,是拔出来.(说出此区别才得分).“之”可以带直接宾语,而“往”不能带宾语.(说出其语法功能不同者才得分).“疑”是由于情况不清心中拿不定主意,而“惑”则侧重于主观思维上出了毛病而是非不分,陷于迷乱.(能指出二者对事物得不出正确判断地原因不同,才得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者都有观看之义,不同地是“观”是带着好奇心,怀着欣赏地心情看,“览”只侧重于概括地看.(指出二者情态不同者得分,只说出相同者得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者有招致地意思,不过“召”是以言相招,是由于言语不谨招祸;“招”是以行相招,是由于行为失检招辱.(相同点答出得分,再答出相异点得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所谓破读,是指改变一个字地读音以表示词地意义和用法地转变.(改变读音和区别词义两个要点各占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è,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作“乘”.另外又读é,义为登上.(两问各占分).ù,厌恶.另外读ū,义为怎么;È,义为凶恶.(读音与意义各占分).位居第一,à.另外读ā,义为帽子.(意义和读音各占分).ì,使……饮.另外读ǐ,义为喝.(读音与意义各占分).()组岸,《广韵》:“岸,水涯高者.”《尔雅·释丘》:“重厓,岸.”《小尔雅·广诂》:“岸,高也.”《诗经·大雅·皇矣》:“诞先登于岸.”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干,《易·渐卦》:“鸿渐于干.”释文引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又引陆注:“水畔称干.”又引翟注:“干,涯也.”《史记·春申君传》:“而不知干队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败.”《索隐》:“干,水边也.”圻,《说文解字》:“垠,地垠也,一曰岸也.圻,垠或从斤.”《广雅·释丘》:“垠,厓也.”《广韵》:“圻,圻堮,又岸也.”《玉篇》:“圻,圻堮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岩,《说文解字》:“岩,岸也.”《书·说命·序》:“得诸传岩.”疏:“岩是山崖之名.”《广雅·释诂四》:“岩,高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裔,《说文解字》:“裔,衣裾也.”徐锴系传:“裾,衣边也.”后泛指边缘.《淮南子·原道》:“故虽游于江浔海裔.”高诱注:“裔,边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意义上来看,“岸、干、裔、圻、岩”都有“边”义.从读音方面看,这几个字也有音近关系.据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声母方面,“岸、圻、岩”都是牙音疑母字,双声;“干”是牙音见母字,“裔”是喉音喻母字.见疑旁纽,喉牙音有邻纽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古韵方面看,“岸、干”元部叠韵,“岩”属谈部,“圻”属文部,“裔”属月部.元文旁转,元谈通转,元月对转.“岸、干、裔、圻、岩”音近义通,是一组同源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组子,《广韵》:“子,子息.”《诗经·大雅·生民》:“居然生子.”字,《说文解字》:“字,乳也.”段注:“人及鸟生子曰乳.”《广雅·释诂》:“字,生也.”《山海经·中山经》:“若山有木,服之不字.”注:“字,生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滋,《说文解字》:“滋,益也.”《左传·襄公八年》:“事滋未成.”注:“滋,益也.”《文选·东京赋》:“鸟兽阜滋.”薛注:“滋,益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兹,《说文解字》:“兹,草木多益.”《尔雅·释诂》:“兹,此也.”《左传·昭公元年》:“兹心不爽.”注:“兹,此也.”《论语·子罕》:“文不在兹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皇侃疏:“兹,此也.”耔,《广韵》:“耔,拥苗本也.”义为以土培苗根.《诗经·小雅·甫田》:“或耘或耔.”从语音上看,这几个字古音相近.据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声母方面,“子、滋、兹、耔”都是精母字,双声;“字”是从母字,精从旁纽.古韵方面,这五个字都属之部,叠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意义看,“子、字、滋、兹、耔”都有“滋生、繁衍”等意思,意义相通(据《说文解字》,“兹”是“滋”地古字).所以,这五个词是一组同源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按:“兹”地代词“此”义是假借,意义与“滋生”无关.材料中地“兹”用地是代词义,与其他几个词没有同源词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各个历史时期地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地科学.古音学是以《诗经》、《楚辞》用韵和谐声字为主要材料,来研究上古(周秦两汉)汉语语音系统地学问.今音学是以《切韵》音系地韵书为重点对象,来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汉语语音系统地学问.等韵学是制成若干图表,着重分析汉语语音地声、韵、调结构,阐述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地学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汉语地音节与汉字地关系是一致地,即汉语地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地读音.(符合标准答案精神得分,否则不得分或酌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声母指一个音节地开头部分.在传统音韵学中,声母简称“声”,又称“纽”,还可以合起来叫“声纽”.(错一点酌扣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音是指唇音、齿音、牙音、舌音、喉音.五音加上从舌音、齿音中分出来地半舌音、半齿音合称七音.(写出五音得分,写出另两音得1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清音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地声母.(与标准答案相同得分)浊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地声母.(与标准答案相同得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韵书是按照韵或韵部编排汉字地工具书,其主要作用是指导文人作诗用韵,有地也兼释字义,带有字典地性质.(定义和作用各占1分)韵母是一个音节除了声母以外地读音部分,它包括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有时韵母可以没有韵头或韵尾.(第一句和以后部分各占1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韵是从韵母地角度对汉字读音地一种分类,即只要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就是同韵,韵头如何是不计较地.(韵腹、韵尾、声调三者缺一项则只可得分)不是.韵地构成:韵腹韵尾声调;韵母地构成:韵头韵腹韵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双声是指两个音节地声母相同.叠韵是指两个音节地韵相同..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每法占分).汉字地音节是由音素构成地,一个音节可由一个音素构成,如:“鹅é”;也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音素构成,如:“爱à”由两个音素构成,“情í”由四个音素构成.每个音节都必须有一定地声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个汉字地读音(一个音节)都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韵腹和声调是每个字音必不可少地部分;()声母、韵头和韵尾并不是每个字音(音节)非有不可地成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传统音韵学地声母和现代汉语地声母,都是指一个音节地开头部分,这是二者相同地.但二者又有区别,即现代汉语只承认音节开头地辅音部分是声母,而没有辅音开头地音节就算没有声母;而传统音韵学则认为,即使没有辅音开头地音节也有个声母叫零声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字母是声母地代表字.汉字同声母地字是很多地,从中找出一个字作代表,这个代表字就叫字母.如声母为“”地汉字是很多地,古人找“帮”字作代表,那么“帮”就是一个字母,称为“帮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一、简答题1. 解释古文中的“夫”、“兮”与“啻”字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解答:古文中的“夫”常用作表示转折或递进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然而”等。

例如《孟子·告子上》中的“夫尧舜之道”,表示前后对比。

古文中的“兮”用于诗歌或辞章中,表示感慨、插入语或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如《楚辞·离骚》中的“兮世俗之所嗜,兮夫人之所爱”,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而“啻”则表示仅仅、只有的意思,用于修辞加强语气。

例如《楚辞·招魂》中的“啻彼不行”,意味着“仅仅他不能行走”。

2. 古汉语的“承前启后”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解答:古汉语的“承前启后”意为上文与下文之间互相连贯,承接前文,引出后文。

它指的是文章或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衔接的方式。

例如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里的“师”承前启后,引出了下文的讨论和教育。

3. 古代汉语中的“插入语”是什么?如何运用插入语?解答:插入语是指在句子中用于表达加强语气、表达感情或引起注意的词语或短语。

在古代汉语中,插入语的运用非常常见。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运用插入语:1) 在句子中插入感叹词,如“噫”、“哉”等,表示感叹或驳斥的语气。

例如《论语·阳货》中的“哉若人”,表达了孔子对于阳货的评价。

2) 在句子中插入描绘景象或补充说明的词语或短语,如“暮雪”、“乘风破浪”等。

例如《红楼梦·夜雨寄北》中的“潇湘何事思悠悠,更那堪冷落清秋”,描绘了秋夜中萧索的景象。

3) 在句子中插入递进语气或指示词,如“况且”、“乃”等。

例如《庄子·齐物论》中的“况且以神遗世,而不伤贵,安知贤者之不遗世?”中的“况且”表示递进关系。

二、阅读理解从以下古文中,选择一篇阅读并回答问题。

《论语·子张》:子张问曰:“什么是言?什么是不言?”子曰:“荐也。

”阅读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1. 这段对话的背景是什么?解答:这段对话的背景是子张问孔子关于言语和不言之间区别的问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十)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十)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十)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十)1.古代汉语中,哪些句子成分可以省略?2.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常见的习惯句式?3.举例说明“氏”有哪些来源。

4.根据研究对象划分,历史地理学可以分为哪几个学科?5.古代主要有哪几种纪年法?6.按照语言形式标准分类,古代文体可以分为哪些类?按照内容和功用标准分类,古代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7.默写二十四节气歌诀。

8.骈体文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9.辞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10.赋有哪几种类型?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11.古代汉语修辞主要有哪些方法(包括现代汉语经常使用的)?12.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13.以“含,胡南切”为例,说明反切的意义。

14.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次序,默写唐末和尚守温三十字母。

15.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次序,默写宋人三十六字母。

16.简述宋人三十六字母和守温三十字母的异同。

17.对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和方法是什么?18.按照韵类次序,默写上古三十韵目。

19.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次序,默写上古三十二声母。

20.中古音系以什么音系为代表?现在所说的中古音系,实际上是什么音系?21.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次序,默写《广韵》三十五声母。

22.简述《广韵》声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的异同。

23.从中古时期的《广韵》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有了很大变化。

请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zhchsh”和“jqx”的来源。

24.默写《广韵》中的平声韵目和入声韵目。

25.从《广韵》四声到现代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大致情况是什么?26.阅读古书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读音?27.近体诗的格律包括哪些方面?28.按照次序,默写平水韵中的平声韵部韵目和入声韵部韵目。

29.参看附录十二《检字索引》,根据附录十六《诗韵常用字表》,请学写几首格律诗。

30.什么是词调、词牌、词谱?古代汉语简答题(十)及答案1.古代汉语中,可以省略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谓语和宾语、兼语、定语、定语中心词、介词、介宾词组等。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简答题1、象形字与指事字有什么区别?象形与指事的区别:象形字的特点是其字形整体上描摹某一事物的特征和轮廓,指事字(这里指在象形字基础上添加抽象符号而构成的指事字)的特点则是除了描摹事物的整体形象之外,还包含了一个指示事物的抽象符号。

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抽象符号,后者有抽象符号。

如“木”其整体像一棵树的形象,是象形字;“本”,在一棵树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个指示树根部位的抽象符号,是指事字。

2、指事字与会意字有什么区别?指事与会意的区别,指事字(这里指在象形字基础上添加抽象符号而构成的指事字)与会意字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构成的。

但它们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构成指事字的两个形体中,只有一个是有完整形体、固定读音、固有意义的独体字,另一部分则是一个没有固定读音、固有意义的抽象符号。

会意字却不同,构成会意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都是有固定读音、固有意义和完整字形的辽。

所以指事字不能拆开分析,会意字却可以拆开分析。

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字则是合体字。

如“本”,这个字形由“木”和“一”合成。

其中“木”有它的固定读音、固有意义。

是一个象形字,而“一”并不是一二三的“一”,它只是一个没有固定读音的固有意义的抽象符号,作用是用来指示该字的意义所在。

所以“本”是指事字。

再如“休”,构成它的两个形体中,不仅“木”有其固定读音和固有意义,“人”也有其固定读音和固有意义,所以它是由两个字合成的可以拆开分析,因而它是会意字。

3、形声字与会意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会意字和形声字相同的地方是,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成,都是合体字。

会意字的特点是其形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成,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的意义会合在一起就显示出了这个会意字的意义;形声字的特点是,也由两个字的形体合成,其意义由其中一个形体来显示(只能显示其意义范畴),另一个形体表示这个形声字的读音,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都起表示意义的作用,后者的两个构件中必须有一个起表音作用。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把酒问青天D. 黄河入海流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史记》3. 以下哪位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A. 李清照B. 薛涛C. 辛弃疾D. 李白4. “夫子何为者?树德而崇道。

”中“树德”的含义是:A. 种植德树B. 树立德行C. 种植道德D. 树立道德观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仗修辞手法的是:A. 朝辞白帝彩云间B. 两岸猿声啼不住C. 轻舟已过万重山D. 千里江陵一日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__,非礼也。

”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

2. “__________,江船火独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以“__________”回击了廉颇的挑衅,表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

4. “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5. “__________,万径人踪灭。

”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2. 描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四、论述题(30分)请论述《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五、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作文题(30分)以“我心中的古代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B5. D二、填空题1. 礼之用2. 月落乌啼霜满天3. 吾岂是尔等闲杂之人4. 长风破浪会有时5. 千山鸟飞绝三、简答题1. 《诗经》的艺术特点包括: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具有韵律美;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劳动、战争、婚恋等;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三种手法,形象生动,富有情感。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不是古代汉语中的量词?A. 匹B. 头C. 支D. 个答案:C2.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其中“者”通常用于:A. 提问B. 强调C. 列举D. 转折答案:C3. 古代汉语中,“子曰”中的“子”指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蛇添足B. 刻舟求剑C. 掩耳盗铃D. 狐假虎威答案:A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6. “君子不器”中的“器”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A. 器皿B. 工具C. 才能D. 性格答案:B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A. 法律B. 道德C. 工具D. 制度答案:D8.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的“驷马”指的是:A. 四匹马B. 马车C. 马夫D. 马匹答案:A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里仁》D. 《述而》答案:A10.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新”分别指的是:A. 过去和未来B. 旧知识与新知识C. 故乡和新居D. 故人和新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代汉语中,“______”指的是父母去世后子女守丧的时期。

答案:三年之丧2.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老师的尊称。

答案:夫子3.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年长者的尊称。

答案:丈人4.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朋友的称呼。

答案:君子5.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君主的尊称。

答案:陛下6.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皇帝的尊称。

答案:天子7.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父亲的称呼。

答案:阿翁8.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母亲的称呼。

答案:阿母9.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兄长的称呼。

古代汉语简答题(九)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九)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九)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九)1.汉字形体演变,经过了哪六个阶段?其中,哪些是古文字,哪些是今文字?2.什么叫隶变?请简述隶变的利弊。

3.什么叫偏旁?什么叫形旁?分别举例说明。

4.许慎在《说文》中创立了多少个部首?《说文》中的部首,是以义定部的什么原则部首?辽代僧人行均在《龙龛手镜》中对部首作了改革,改为以形定部的什么原则部首,把部首定为多少个?明代梅膺祚的哪部著作,对传统部首作了改革,定为多少个部首?5.利用楷书形旁推求下面字的本义范畴。

示例:醒:答案:醒形旁为“酉”,“醒”的本义与酒或酒坛有关。

(1)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简答习题古代汉语简答题(一)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2.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为什么说常用词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4.什么是工具书?什么是字典?什么是辞典?5.《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6.《尔雅》是怎样一部书?“尔雅”的意思是什么?7.什么是类书?什么是索引?8.“十三经”是指哪十三部著作?9.“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10.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之亚常卍受严隣巡希幽胡怡攻书民煎者茁贰郊望平术11.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句中“乃”是判断词,相当于“是”。

12.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晁错《论贵粟疏》)中,“地”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即不种地。

13.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势”为主语即“势力”或“力量”的意思。

14.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列传》)中,“客”,即“把他当作客人”的意思。

15.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观前之死亡不知戒”(柳宗元《蝜蝂传》)中,“死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前人死亡”的意思。

16.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传·成公二年》)中,“饮”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即“喝”的意思。

1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交”为动词,指“交往”。

18.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缚”为动词,“用绳子缚”的意思。

19.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中,“献”是动词用作状语为“恭敬献上”之意。

20.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句子成分。

(1)夫市之无虎也明矣。

(《韩非子·内储说上》)(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后汉书·张衡传》)21.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

今地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策·楚策》)22.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

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

(宗懔《荆楚岁时记》)23.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列子·汤问》)24.用划线法分析句子成分。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卫风·氓》)25.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A.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左传·襄公十五年》)B.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这里两句中的“诸”都是兼词,等于“之于”。

26.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1)“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庄子·秋水》)(2)“东西南北,莫可奔走。

”(《盐铁论·非鞅》)两句中“莫的词性不一样,(1)句中是否定副词,(2)句中是无定代词。

2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诸将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

”(《史记·赵世家》)句中的“良”是人名。

28.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书。

”(《史记·贾生列传》)中“颇”是程度副词,可解为“略微”。

29.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

A.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荀子?天论》)B.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D.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E.今京不度,非制也。

(《郑伯克段于鄢》)F.城陷,贼以刃胁降巡。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G.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H.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季氏将伐颛顼》)I.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J.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K.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过秦论》)L.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M.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论语?子路从而后》)N.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30.“启乃淫佚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句中“于”的用法及特点是什么?古代汉语简答题(一)答案01.一是为了阅读和研究古代文献,批判的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一是为了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培养准确地讲解中学文言文的能力。

02.“古代汉语”是指以先秦语言为基础的、经汉魏作家加工、由唐代古文家定型的古代书面语——文言文。

03.略04.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搜集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解疑释难时查考使用的一种图书。

字典是解释单字的形、音、义及用法的工具书。

辞典是解释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的工具书。

05.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解说字义,分析字形,辩识字音的字典。

(答出“我国第一部字典”得1分,三项功能每项1/3分)06.是我国第一部古汉语词汇学和训诂学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尔雅”的意思是:“尔,近也;雅,正也。

”要使方言土语近于“官话”,解释文字要近于雅正。

(答对一问得1分)07.类书是辑录古籍片断资料或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以供寻检、征引、校勘或辑佚古典文献的工具书。

(只答前半边内容,少“工具书”前的定语内容的扣1分)索引又名引得,也有称之为通检的。

它是将书中内容或文集篇目或报刊资料按一定方法编排,以供检索文献的工具书。

08.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09.“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10.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11.改为:(1)“乃”是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2)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各占1分)12.地名词作状语,不地著,即不在一定的地方定居。

(改正活用类型、纠正词义各占1分)13.势为名词作状语,表依据,为按照情势的意思。

(改正活用类型、纠正词义各占1分)14.客为名词作状语,即把他当作客人一样。

(改正活用类型、纠正词义解释各占1分)15.死亡,动词作名词用,指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

(改正词类活作类型得1分,改正释义得1分)16.饮动词作名词用,指喝的水。

(纠正词类活用、纠正释义各占1分)17.交,动词用作名词,指朋友。

(纠正词类活用、改正释义各得1分)18.缚,动词用作名词,指缚手的绳子。

(纠正词类话用、释义各占1分)19.献,动词用作名词,进献的东西。

(纠正词类活用、释义各占1分)20.(略)21.千、百前面的一通常不用。

(同标准答案才得分)22.一百五即一百零五,零数不用零补位。

(指出零数不用零补位才得分)23.万言其多,表示虚数。

“二山”数词后不用量词。

“里”、“仞”是表示长度的量词(一仞汉制七尺,周制八尺,东汉末则为五尺六寸)。

(万、二山各占0.5分,里、仞各占1分)24.(略)25.“等于”一句改为:(1)句中的“诸”等于“之于”;(2)句中的“诸”等于“之乎”。

(同标准答案一致才得分)26.“两句”之后改为:两句中“莫”的词性一样,都是无定代词。

(同标准答案才得分)27.改为:句中“良”是程度副词,可解为确实。

(各占1分)28.略微改为很或非常。

(同标准答案才得分)29.A.霸,名词用作动词,称霸。

B.衣、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C.善:形容词意动用法。

省略了宾语“之”,“善之”即“认为他(孙膑)好”。

客:名词作状语。

“客待之”即“像对待客人一样地对待他(孙膑)”。

D.后一个“君、臣、父、子”名词活用为动词。

“君君”即国君要像个国君,“臣臣”即大臣要像个大臣,“父父”即父亲要像个父亲,“子子”即儿子要像个儿子。

E.制,名词活用作动词,符合礼制。

F.降:动词使动用法。

“降巡”即“使张巡投降”。

G.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游泳的意思。

H.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I.先、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J.陋:形容词意动用法。

“陋之”即“认为它(小丘)不好”。

K.弱:形容词使动用法。

“弱秦”即“使秦国变弱”。

L.朝:动词使动用法。

“朝秦楚”即“使秦国、楚国来朝拜”。

M.食、见:动词使动用法。

“食之”即“让他(子路)吃”,“见(现)其二子”即“使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

N.云、响、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云集”即像云一样地聚集,“响应”即像回音一样地应和,“景从”即像影子一样地跟从(“景”是“影”的古字)。

30.“于”,介词,表处所;“于”的宾语“野”前置,“野于”即在野外。

(于的用法,宾语前置各占1分)古代汉语简答题(二)1.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武帝纪》句中的“于是”是连词。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句中“以”的用法及特点是什么?3.“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说明句中三个“与”的词性和在用法上的特点。

4.用划线法分析句子成分。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韩非子·和氏》)5.“子布、袁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说明句中“与”的词性和用法。

6.“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荀子·议兵》),说明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

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译为:让六国诸侯各自爱惜那些人民,就完全可以抵抗秦国。

8.“美则美矣,抑臣又有惧也”(《国语·晋语》),说明句中“则”和“抑”的词性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