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精神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精神层
企业文化的精神层
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又叫企业精神文化,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
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
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
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
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
这里所说的价值是一种主观的、可选择的关系范畴。
一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对什么人有意义,而且还取决于谁在做判断。
不同的人很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
如一个把判断作为本位价值的企业,当利润、效率与创新发生矛盾时,它会自然的选择后者,使利润、效率让位。
同样,另一些企业可能认为企业的价值在于致富、企业的价值在于利润、企业的价值在于服务、企业的价值在于育人。
那么,这些企业的价值观分别可称为“致富价值观”、“利润价值观”、“服务价值观”、“育人价值观”。
在西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价值观经历了多种形态的演变,其中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社会互利价值观是比较典型的企业价值观,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企业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最大利润价值观,是指企业全部管理决策和行动都围绕如何获取最大利润这一标准来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
经营管理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规模扩大、组织复杂、投资巨额而投资者分散的条件下,管理者受投资者的委托,从事经营管理而形成的价值观。
一般的说,除了尽可能的为投资者获利以外,还非常注重企业人员的自身价值的实现。
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西方社会的企业价值观,它要求在确定企业利润水平的时候,把员工、企业、社会的利益统筹起来开率,不能失之偏颇。
当代企业的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
过去,企业文化也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内容,但只限于把人才培养作为手段。
西方的一些企业非常强调在职工技术训练和技能训练上投资,以此作为企业提高效率、获得更多利润的途径。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人作为工具来看待,所谓的培养人才,不过是为了改进工具的性能,提高使用效率罢了。
当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把人的发展视为目的,而不是单纯的手段,这是企业价值观的根本性变化。
企业能否给员工提供一个适合人发展的良好环境,能否给人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这是衡量一个当代企业或优或劣、或现金或落后的根本标志。
德国思想家康德曾经指出,在经历种种冲突、牺牲、辛勤斗争和曲折复杂的漫长路程之后,历史将指向一个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才智的美好社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和21世纪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通过主体本质力量的发挥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支配。
这就要求充分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无论对于企业中的人,还是对全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企业经营哲学
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在处理人与人(雇主与雇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消费者与生产者、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企业利益与
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利益)、人与物(产品质量与产品价值、职工操作规范、技术开发与改造、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情报、计划、成本、财务等)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处理这些关系中形成的经营哲学,一方面与民族文化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与特定时期的社会生产,特定的经济形态与国家经济体制有关。
企业经营哲学还与企业文化背景有关。
一个企业在确立自身的经营哲学时,必须考虑到企业文化背景对企业的影响力。
外向型企业、跨国公司、企业跨国经营,更需重视这一点。
东西方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在企业经营中,从方法到理念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产以。
英美国家的企业受其文化传统影响,崇尚个人的价值--聪明的企业家、诺贝尔奖得主、工资收入悬殊,技能培养自我负责、任意辞职或任意解雇,追求利润最大化。
它们崇尚个人奋斗和竞争。
在管理中比较强调理性管理,强调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等。
而东方文化圈的企业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的作用;强调集体的价值--企业集团、社会负责技能训练、团队精神、对公司的忠诚、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
一个是以理性为本,一个是以人为本,以情感为本,两种文化传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也形成两种不同的企业经营哲学。
日本在吸取中国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日本式经营哲学已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种经营哲学也直接影响着日本企业运营的绩效。
日本企业不仅重视硬的方面即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而且更重视企业形成的共同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精神因素。
在东亚文化圈的企业经营哲学中,重视集体精神的价值,每当公司制定发展战略,一定要征求公司集体的意见。
在日本企业内,雇员被放在利益相关集体的首位,客户次之,股东则更次之。
由于雇员的利益最为重要,日本公司总是设法不断提高雇员的工资以培养雇员对公司集体的忠诚。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
每个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通过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的表达出来。
一般的说,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
它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
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内部员工群体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
企业精神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之中。
随着这种实践的发展,企业逐渐提炼出带有经典意义的指导企业运作的哲学思想,成为企业家倡导并以决策和组织实施等手段所强化的主导意识。
企业精神集中反映了企业家的事业追求、主攻方向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指导思想。
企业家常常以各种形式在企业组织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强有力的贯彻。
于是,企业精神又常常成为调节系统功能的精神动力。
企业精神总是要反映企业的特点,它与生产经营不可分割。
企业精神不仅能动的反映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本质特征,而且鲜明的显示企业的经营宗旨和发展方向的。
它能叫深刻的反映企业的个性特征和它在管理上的影响,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将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上去。
企业精神恰好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难把握的因素。
现代管理学特别强调人的因素和人本管理,其最终目标就是试图寻找一种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共同理想,将全体员工团结在企业精神的旗帜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企业精神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各方面和各个环节,给人以理想、以信念,给人以鼓励、以荣誉,也给人以约束。
企业精神一旦形成群体心理定势,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
其信念化的结果,会大大提高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和修正个人行为的自觉性,从而主动的关注企业的前途,维护企业声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从企业运行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精神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它是企业现实状况的客观反映。
企业生产力状况是企业精神产生和存在的依据,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及其由此带来员工、企业家素质对企业精神的内容有着根本的影响。
很难想象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企业会产生表现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观念的企业精神。
同样,也只有正确反映现实的企业精神,才能起到指导企业实践活动的作用。
企业精神是企业现实状况、现存生产经营方式、员工生活方式的反映,这是它最根本的特征,离开了这一点,企业精神就不会具有生命力,也发挥不了它的应有的作用。
2、它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普遍掌握的理念。
只有当一种精神成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群体意识时,才可认作是企业精神。
企业的绩效不仅取决于它自身有一种独特的、具有生命力的企业精神,而且还取决于这种企业精神在企业内部的普及程度,取决于是否具有群体性。
3、它是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企业精神一旦确立,就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它就一成不变了,它还是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企业精神是对员工中存在的现代生产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以及企业理想、目标、思想都具有稳定性。
但同时,形势又不允许企业以一个固定的标准为目标,竞争的激化、时空的变迁、技术的飞跃、观念的更新、企业的重组,都要求企业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反应,这就反映出企业精神的动态性。
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使企业精神不断趋于完善。
4、它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
每个企业的企业精神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和创造精神,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具有针对性,让企业精神充分发挥它的统帅作用。
企业财富的源泉蕴藏在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中,企业家的创新体现在它的战略决策上,中层管理人员的创新体现在他怎样调动下属的劳动热情上,工人的创新体现在他对操作的改进、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上。
任何企业的成功,无不是其创新精神的结果,因而从企业发展的未来看,独创和创新精神应当成为每个企业的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
5、要求务实和求精精神。
企业精神的确立,旨在为企业员工指出方向和目标。
所谓务实,就是应当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注意实际意义,切忌凭空设想和照搬照抄。
求精精神就是要求企业经营上高标准、严要求,不断致力于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提高。
在现代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质量和信誉是关系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个企业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发扬求精精神。
6、具有时代性。
企业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企业个性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具体化。
优秀的企业精神应当能够让人从中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赋予企业的勃勃生机。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精神应当渗透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确立消费者第一的观念、灵活经营的观念、市场竞争的观念、经济效益的观念等。
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应成为每个企业培育自身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
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企业跨国经营。
在这一领域中,企业经营哲学与企业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西方国家早已开始了跨文化经营哲学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化趋势不断明显。
企业的跨国经营是工业发达国家利用国际资源,壮大经济实力的必由之路。
企业跨国经营、跨文化管理孕育了企业跨国经营哲学。
管理学大师彼得。
德鲁克说过,跨国经营的企业是一种多文化的机构,其经营管理思想基本上是一个把政治、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哲学思想体系。
跨国经营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诸多差异之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的跨文化差异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现实背景。
一般的说,跨国经营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
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全系统、全过程的。
在跨国经营企业内部,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结合,东道国和所在国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经理职员之间的文化传统差距越大,所需求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
在跨文化管理中,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哲学是至关重要的。
成功的跨国经营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中国惠普公司探索了一种建立在东西方文化结合基础上的人本管理新模式,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背景的相互交融中,不断提高外部适应性和内部和谐性。
共同的长期战略、互利、相互信任和共同管理是跨国经营哲学的基础。
在新形势下,企业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进行全球的投资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海外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不同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中,不但要通晓东道国、所在国、当地国情、民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各不相同的风俗、文化习惯,而且还要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将上述跨国经营、跨文化经营的理念灵活的运用于企业运营、企业谈判、企业涉外交往的各个领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