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组织管理心理学”听课笔记(完整)
2021年自考北大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22
2021年自考北大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22111、动机:是引起个体的行为,维持已引起的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必然目标的一种内在历程。
112、动机作为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可以在(强度)和(标的目的)二个维度上发生变化。
113、与动机相关的术语包罗:(动机与兴趣)、(动机与需要、内驱力)、(动机与期望、诱因)、(动机与态度)。
114、抱负水平:指的是个体在行动之前对本身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不雅估价。
115、抱负水平高,即个体设定的成就目标高;抱负水平低,即个体设定的成就目标低。
抱负水平的凹凸影响着个体此后从事该项活动的动机。
116、对当前教学有较大影响的四种动机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
117、强化理论:动机的概念与这样一种原则紧密地连在一起,即过去曾经受过强化的行为比那些没有受过强化或受过惩罚的行为更有可能重复出现。
118、强化物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是(实物、符号),也可以是(语言、活动)等。
119、奖赏的强化价值(并不是绝对的),它依赖于很多因素。
120、马斯洛认为,人有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121、缺失需要:这些需要必需得到满足,个体才会身心健康地发展,而一旦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个体的满足该需要的动机便随之减弱。
122、成长需要:这些需要永远不会完全得到满足。
123、(自我实现)位于需要层梯之颠。
124、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竭实现,是其自身内在本性的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
自我实现就是使本身越来越成为本身所斯望的人物,完成与本身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从而达到个人潜能之颠。
125、大约仅有不足(1%)的成人能够达到自我实现,而大多数人则停留在其他的需要层次上,不再向上发展。
2021年自考北大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16
2021年自考北大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1661、品德是一种个表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示,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62、品德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63、品德的心结构包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4个心理成分。
64、学习策略: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梅耶的不雅点,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65、(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学习技巧)等内容都划入了学习策略的范围。
66、通常,心理学家把(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看成是学习策略的(核心)。
67、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以支配个体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策略。
68、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认知到本身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策略,它反映着个体对本身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哪些策略、如何运用这些策略、这些策略的效果如何以及何时运用何种策略的清醒意识。
69、学习策略的获得与运用受制于个体内部和外部的许多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体的(发展水平、能力差异动机差异)以及个体所接受的(学习策略的训练)。
70、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的使用。
答:学习策略的训练虽然对提高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学习效率十分有效,但值得注意的是,简单地给学生提供一般化的学习策略信息常常是不够的,只有在既给学生提供陈述性知识,也给学生提供程序性知识,还给学生提供条件性知识的情况下,学习策略的训练效果才最佳。
71、研究结果提示人们,(表象编码)是促进学习和记忆的一种有效方法。
72、(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中信息编码的主要方式。
73、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方式,按照(双重编码理论),长时记忆的编码既有语义编码,又有表象编码。
74、复述:复述是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一种加工方式。
75、学习者所采用的复述策略有两种,即(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
管理心理学课堂笔记05
3、劳资关系协调缺乏社会基础与规律; 、劳资关系协调缺乏社会基础与规律; 4、其工人观认为工人不能也不必参与管理 、 是错误的。 是错误的。 列宁对泰勒的管理理论的两重性作过精辟 分析:一方面指出泰勒制是资产阶级巧妙的、 分析:一方面指出泰勒制是资产阶级巧妙的、残 酷的剥削工人的手段; 酷的剥削工人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指出它具有管 理方法的科学性。 理方法的科学性。
三、韦伯的组织理论--官僚模型 韦伯的组织理论 官僚模型
(一)人物简介 韦伯于1864年出生在德国爱尔福特的一个 年出生在德国爱尔福特的一个 韦伯于 富裕家庭,后不久迁居柏林, 富裕家庭,后不久迁居柏林,1882年他进入海德 年他进入海德 堡大学工读经济学和法律,后又就读于柏林大学 堡大学工读经济学和法律, 和哥廷根大学。曾在军队服过役, 和哥廷根大学。曾在军队服过役,1891年,他获 年 得博士学位。 年起, 得博士学位。从1892年起,他先后在柏林东西、 年起 他先后在柏林东西、 弗莱宝大学、海德堡大学、 弗莱宝大学、海德堡大学、维也纳和慕尼黑大学 任教。他是一个一流水平的学者。 任教。他是一个一流水平的学者。
五、早期工业心理学家的贡献
(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两个基础 管理心理学的早期发展, 管理心理学的早期发展,除了和科学管理 理论相关外,同工业心理学兴起也是分不开的。 理论相关外,同工业心理学兴起也是分不开的。 1879年心理学的独立,为后来的应用心理学与工 年心理学的独立, 年心理学的独立 业心理学开辟了道路。科学管理理论与工业心理 业心理学开辟了道路。 学结合为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学结合为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8、集权制 、 9、阶层或等级系列(权力路线、“联系 、阶层或等级系列(权力路线、 板”)原则 10、秩序(每人有一位置,都在各自位置 、秩序(每人有一位置, 上) 11、公平(公正与仁慈) 、公平(公正与仁慈) 12、保持职工的稳定 、 13、创造性 、 14、团结与集体精神 、
2021年自考北大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17
2021年自考北大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1776、组块:按照米勒的不雅点,组块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它是单个项目在长时记忆中的组合。
77、(群集)是在组块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组块策略相类似的加工策略。
群集主要有两种方式:(范畴群集、联想群集)。
78、范畴群集:将识记项目按不同类别或范畴进行归类,从而促进了识记项目的识记和保持。
79、组织加工:指利用长时记忆中的已有经验,对学习材料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或再组织,以确立学习材料各部分的彼此联系,使学习材料组织化、结构化和更有意义。
80、记忆的关键(不在于)存储,而(在于)提取。
81、记忆术:运用各种线索提取记忆信息的技术。
82、简述记忆术的具体方法有哪几种?答:(1)位置法,是将学习或记忆项目与本身熟悉的一些地点、位置联系起来进行记忆的方法。
(2)关键词法,最初是为外语单词教学而创立的。
(3)韵律法,是利用压韵词来增强记忆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4)连锁法,是指利用视觉表象将需要识记的各个项目按序连接起来。
(5)首字母策略,是和材料的组织有关的一种记忆策略,这种策略是将识记材料中各个项目的第一个字母抽取出来,组成一个简单的缩略词或词组,便于记忆。
83、记忆术是有助于(长时记忆信息提取)的一种有效策略。
这种策略对(配对联想)学习效果尤为显著。
学习的技巧包罗(生成学习、整体学习与部分学习、过度学习、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
84、生成学习是美国加州大学(维特罗克)于1974年提出的概念。
85、生成学习:学习者按照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地选择注意信息,并主动地构建输入信息意义的过程。
这种学习称为生成学习。
管理心理学课堂笔记26
5、捕捉与应用信息的诀窍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专利文档、追踪调
查、运筹帷幄等;以及闲聊、过滤、跟踪、搜索、
检索、购买、转化、存储、反馈等。
(1)单向沟通的速度比双向沟通快;
(2)双向沟通的准确性比单向沟通高; (3)双向沟通中,接收信息者对自己的判断较有 信心,而发送信息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4)单向沟通安静、规矩,双向混乱、无秩序; (5)双向沟通可以增进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四)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按照沟通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口头沟通和 书面沟通。 1、口头沟通是指通过口头言语进行的沟通。 口头沟通的优点是比较灵活,速度快,可以双向 交流,及时反馈,可以利用手势、体态、表情等 语言辅助手段。其弱点是容易“走样”,不易保 存和复核。 2、书面沟通是指通过书面言语进行的沟通。 书面沟通的优点是比较正式、准确,可以长期保 存,以便重复阅读和使用。其弱点是不够灵活, 不易传递情感信息,对文字能力要求较高。
(三)沟通功能
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认为:沟通有工具 性与满足需要两大功能。 沟通的管理功能: ⑴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
⑵是协调企业内外关系的前提;
⑶取得“利益相关者”理解的基础,支持 的途径; ⑷强化文化建设、教育管理员工、调动积 极性、增强凝聚力与士气的手段。
沟通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1、沟通能为团体提供努力工作的方向、资
引力;
(2)意义要明确,不要拖泥带水,不要模棱
两可; (3)努力做到措辞得当,通俗易懂; (4)借助手势语言和表情动作, (5)尽量使用短句,有利于意见的沟通;
(6)力求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富于逻辑性;
(7)注意语言文字净化,努力做到语言美,
管理心理学课堂笔记36
第二节
领导理论
第一阶段:从三四十年代开始, 第一阶段:从三四十年代开始,领导特质 理论。 理论。 第二阶段:开始于四五十年代, 第二阶段:开始于四五十年代,领导行为 理论。 理论。 第三阶段:指从六七十年代至 年代的权 第三阶段:指从六七十年代至90年代的权 变理论阶段。 变理论阶段。 第四阶段:是从70年代末开始提出的有关 第四阶段:是从 年代末开始提出的有关 领导者动机和激励下属方面的理论。 领导者动机和激励下属方面的理论。
⑵层次制与机能制 层次制:直线管理; 层次制:直线管理; 机能制:职能管理,纵向分层管理, 机能制:职能管理,纵向分层管理,横向 职能辅助管理。 职能辅助管理。 ⑶一元化与多元化:指上下级单位的关系。 一元化与多元化:指上下级单位的关系。 ⑷集权制与分权制:指领导决策权力的特点。 集权制与分权制:指领导决策权力的特点。 集权制:决策权只有上级无下级。 集权制:决策权只有上级无下级。 分权制:决策权分散到下级,上级架空。 分权制:决策权分散到下级,上级架空。
吉普( 吉普(1969)研究认为,天才的领导者应 )研究认为, 该是:善良、外表英俊潇洒;智力过人; 该是:善良、外表英俊潇洒;智力过人;具有自 信心;心理健康;有支配他人的倾向; 信心;心理健康;有支配他人的倾向;外向而敏 感。 美心理学家吉赛利在《管理才能探索》 美心理学家吉赛利在《管理才能探索》一 书提出8种个性特征和 种激励特征 书提出 种个性特征和5种激励特征 种个性特征和
一、领导者素质理论
(一)早期理论
"伟人说 理论 伟人说"理论 伟人说
拉尔夫斯托格迪尔提出了27个反复出现的 拉尔夫 斯托格迪尔提出了 个反复出现的 斯托格迪尔提出了 领导特性:有良心、可靠、勇敢、责任心强、 领导特性:有良心、可靠、勇敢、责任心强、有 特性 胆略、力求革新进取、直率、自律、有理想、 胆略、力求革新进取、直率、自律、有理想、良 好的人际关系、风度优雅、自信愉快、身体健壮、 好的人际关系、风度优雅、自信愉快、身体健壮、 智力过人、有组织力、有判断力。 智力过人、有组织力、有判断力。
管理心理学 学习笔记
管理心理学学习笔记:1. 心理由哪几部分构成?人的心理基础分为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其中的自然属性指的是由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进而形成一个人的中枢系统;其中的社会基础指的是社会属性,它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社会影响决定着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属性影响和制约着自然属性。
答案要点:心理构成包括三部分内容:动力系统、指向系统和特征系统,动力系统和指向系统属于个性倾向性特征,特征系统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个人的动机、需要、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内容;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
气质的概念与类型及各类气质的行为特征。
能力的概念和能力差异与类型。
性格的概念、性格差异与类型。
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的不同,其次是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2. 如何评价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模式?"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但"经济人"假设及X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1、"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这是20世纪初个人主义价值观点统治思想的反映,泰勒从企业家与工人都有的营利心来录求提高效率的根源,把人看成机器.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2、"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他们认为由于人是天性懒惰的,因此必须用强迫、控制、奖励与惩罚等措施,以便促使他们达到组织目标.3、"经济"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答案要点:“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
北大组织管理心理学听课笔记
北大“组织管理心理学”听课笔记填空、选择、判断题:1、组织是管理的(对象),管理是组织生存的(手段)。
2、针对组织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职能包括(组织的计划、指导、激励、控制、协调)等过程。
3、(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理论)。
4、现代管理的特点是:主导思想上更注重(人的因素,重视领导行为;)管理手段上强调(科学化、定量化)。
5、组织管理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6、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维特)首次提出了管理心理学概念。
7、构成组织管理心理学理论系统的相关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
8、评价中心是用于(评价、考核和选拔管理人员)的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手段是(情影模拟测验)。
9、评价中心最重要的方法是模拟情境测验,其中又包括(公文包测验、角色扮演、小组相互作用测验)。
看一下书能用自己的话说上来就可以了!10、用评中心评价、考核、选拔人才(科学性强,可靠性高,经济效益明显,便于挖掘人才,避免盲目用人和任人唯亲)。
11、管理的核心心就是(盈利)12、(泰勒)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13、泰勒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14、集权式的组织结构,是一个(高度结构化、规范化、不受个人支配的组织)。
15、泰勒为代表的是X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为代表的是“Y”理论。
16、管理科学学派有几个方面的特征:(以运筹学为基础、以系统分析为手段、以决策为主要着眼点)。
17、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莫尔斯、洛希)他们发表了《超Y理论》一文。
18、关于人性的假设,就成了组织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出发点。
(√)19、有关人性的假设有四种:(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20、以X理论的人性假设为指导思想,必然导致(严密控制)和(监督式)的管理方式,采取所谓(任务管理)的措施。
21、(泰勒制)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体现,(任务管理)的主张就是在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下炮制出来的。
2021年自考北大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18
2021年自考北大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1886、生成学习不仅需要学习者在头脑内部积极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同时也需要学习者运用(划线、做摘要、列提纲、画网络框图)等多种具体的做笔记技术来促进这一构建过程。
87、简述学习者常用的旨在促进学习的一系列做笔记的具体技术有哪些?答:(1)划线;这是大学生常用的一种阅读技术。
划线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习材料中的重要内容,帮忙学生把握学习要点。
(2)做摘要;这是一种既可以用于听课,也可以用于阅读材料的常见做笔记技术。
做摘要需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主要不雅点或中心意思进行概括总结并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3)列提纲与画网络框图;这是为了辅助学生确立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内容的彼此联系。
88、过度学习:如果学习者在刚能回忆出学习内容以后,继续进行额外的或附加的学习,那么他对所学内容的保持量便会显著增加。
89、当过度学习量比刚能达到背诵的学习量增加(50%-100%)时,学习效果最佳。
90、试述PQ4R技术。
答:PQ4R技术源于(罗宾逊)1961年创立的SQ3R技术。
所谓SQ3R,是(浏览、提问、阅读、背诵和复习)五个英文词的首字母缩写。
后来托马斯和罗宾逊对SQ3R技术加以修正,SQ3R技术就变成了由(预习、提问、阅读、思考、背诵和复习)六个步骤所组成的PQ4R技术。
第一步,预习。
预习主要是通过快速浏览材料,形成对所学材料的组织结构、主要论点及子论点的初步认识。
第二步,提问。
在对材料有一大致了解以后,学习者进行自我提问,所提问题均应是阅读材料所涉及并能解答的一些问题。
第三步,阅读。
学习者完成了预习和提问两个步骤,也就做好了学习准备,此时便可以开始阅读材料了。
阅读的速度可由学习者按照材料的难度、任务要求以及自身的情况进行自我调整。
第四步,思考。
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应积极思考学习材料的内涵,努力理解并构建学习材料的意义。
学习者应该(1)设法将阅读内容与本身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2)设法将子论点与主要概念或原理联系起来;(3)设法解决材料中的彼此矛盾;(4)设法运用材料解答本身提出的问题。
管理心理学课堂笔记28讲解
(三)科学决策的原则与技术
1、原则: ⑴目标方向原则、⑵信息原则、⑶系统原则、 ⑷可行性原则、⑸选优原则、⑹民主性原则。 2、技术: ⑴脑力激荡法;⑵名义群体法(群体会议、写 自己观点、说明观点、讨论每人观点独自排序、选 择);⑶德尔裴法(群体不见面,其他同名义群体 法);⑷电子会议法(匿名、电子投票、公正)。 3、做法:决策民主、结构健全、程序科学、方 法技术多样
三、决策效用分析
(一)决策效用理论与效用分析 在管理科学中,将领导者对于利益和损失 的独特看法、感觉、反应或兴趣,称为“效用”。 效用就是代表了决策者对于风险的态度,
高风险一般伴随着高收益。对待数个方案,不同
的领导者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抉择。
(二)决策的效用曲线
1、首先根据决策者的效用值画出成本——效
(二)非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准则
1、乐观法也叫大中取大法。决策者认为未 来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任何经营方案均可能 取最好效果。 2、悲观法也称小中取大法。决策者对未来 悲观,认为不论何种经营方案,均只能取得最小 效果值。然后通过比较确定,选择带来“最大效 果”的经营方案。
3、后悔值法也叫最大最小后悔值法。
中的一、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拍板”的行动。 ⑵从广义上来说,决策几乎等同于管理, 决策贯串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二)决策过程
1、搜集情况阶段:问题的识别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问题,提出决策目标 和确定价值准则。 2、拟定计划阶段:问题的诊断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探索和拟定各种可 能的行动方案,并对方案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 最后作出决策。
决策时应首先计算出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然后找 出每种经营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并据此对不同经营方案进行
比较,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经营方案作为决策方案。
2021年自考北大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10
2021年自考北大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1013、程序教学:以课本或教学机器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程序的教材,以使学生按规定的程序自学教材内容。
14、简答经典条件作用与*作性条件作用的不同。
答:(1)在强化程序上,经典条件作用是US伴随着CS先于CR出现;*作性条件作用是R先于积极强化物的呈现或消极强化物的撤除。
(2)在刺激的作用上,经典条件作用是特定S产生R;*作性条件作用是无特定S产生R.(3)在反应的特点上,经典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诱发的;*作性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自发的。
15、简述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答:认知派是美国教育心理学中与联结派相对立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从学习的内部过程着眼,对学习做出了与联结派完成不同的解释。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的;(3)学习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刺激情境,并且也依赖于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
16、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主要以(格式塔心理学派的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为主要代表。
17、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18、(苛勒)于1913年-1917年间,曾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相对立的第一(认知学习理论—学习的顿悟说)。
19、苛勒的顿悟说主要的两个基本不雅点是什么?答:第一,学习的本色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所谓完形,亦称“格式塔”,指的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彼此联系和彼此作用的整体。
一切学习,其本色均在于通过对情境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而构造完形,学习并非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第二,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顿悟是指对情境的突然理解。
学习的顿悟说,又称完形说,它与桑代克的联结说针锋相对。
顿悟说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系,强调二者以意识为中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组织管理心理学”听课笔记填空、选择、判断题:1、组织是管理的(对象),管理是组织生存的(手段)。
2、针对组织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职能包括(组织的计划、指导、激励、控制、协调)等过程。
3、(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理论)。
4、现代管理的特点是:主导思想上更注重(人的因素,重视领导行为;)管理手段上强调(科学化、定量化)。
5、组织管理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6、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维特)首次提出了管理心理学概念。
7、构成组织管理心理学理论系统的相关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
8、评价中心是用于(评价、考核和选拔管理人员)的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手段是(情影模拟测验)。
9、评价中心最重要的方法是模拟情境测验,其中又包括(公文包测验、角色扮演、小组相互作用测验)。
看一下书能用自己的话说上来就可以了!10、用评中心评价、考核、选拔人才(科学性强,可靠性高,经济效益明显,便于挖掘人才,避免盲目用人和任人唯亲)。
11、管理的核心心就是(盈利)12、(泰勒)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13、泰勒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14、集权式的组织结构,是一个(高度结构化、规范化、不受个人支配的组织)。
15、泰勒为代表的是X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为代表的是“Y”理论。
16、管理科学学派有几个方面的特征:(以运筹学为基础、以系统分析为手段、以决策为主要着眼点)。
17、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莫尔斯、洛希)他们发表了《超Y理论》一文。
18、关于人性的假设,就成了组织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出发点。
(√)19、有关人性的假设有四种:(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20、以X理论的人性假设为指导思想,必然导致(严密控制)和(监督式)的管理方式,采取所谓(任务管理)的措施。
21、(泰勒制)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体现,(任务管理)的主张就是在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下炮制出来的。
22、科学管理的一些方法,诸如(标准动作、标准工具、计件工资、劳动定衡原理、计划控制原理)等等,一直被沿用至今。
23、梅约指导的霍桑实验系列中有几个著名的实验分为:(照明度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
根据这些发现,梅约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内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24、梅约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管理者不应只注意工作、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上。
(√);管理者不应只注意(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而应更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在奖惩方面,提倡实行(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实行(个人奖励制度)。
管理者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仅要负起组织生产的责任,还应职工与上级之间充当(联络人)。
25、在美国,(参与管理)的典型所谓(斯肯化计划)。
26、从“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出发,管理者的主要角色既不是生产指挥者,也不是单纯的人际关系调节者,而是一个(采访者)。
27、“复杂人”的假设只强调了人之间存在差异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性中共性的一面,忽视了普遍性,所以也是有失偏颇的。
(√)28、性格的一种特性反映为(控制取向)。
认为自己是自身命运的主宰的人,是(内控型的),认为自己受命运摆布,受上天安排的人,是(外控型的)。
29、内控者更适合从事(开创性的和行为不受约束的工作),而外控者则较适合从事(常规化的、按规行事的工作)。
30、成就需要强的人会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追求更佳的工作业绩。
(√)接受挑战,但又不过于艰难而无法成功,他们需要从这成功中看到自身的价值。
(√)他们喜欢(难度适中)的工作。
31、受冒风险的人在人事决策上所用时间(较少),且用以进行判断抉择的资料(较少)。
32、性格与职业相适应时,工作可取得最佳绩效,而人也获得最大满足,使组织人事状况相对稳定。
(√)33、行为塑造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正面强化、反正强化、惩罚、消退)。
34、强化手段可以有不同的时间组织模式:(连续强化又叫完全强化)、(间歇强化)。
35、人在解释行为时,要看行为是由自由意志控制所致——内在归因或个人归因;还是由外部力量所驱使——外在归因或情境归因。
36、归因理论揭示了一些意味深长的现象——归因误差。
常见的归因误差有:(1)由于人们对行为的解释受到对行为者习惯风格的认识的影响。
(2)对自己的行为和对别人的行为的判断不同,具体表现为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倾向的不同。
37、刻板印象反映了共性,有利于迅速从总体上把握人的概貌。
但刻板印象也有很僵化、不灵活的缺点,抹煞人的个性,因而并不能保证适用于同类中的每一个人。
(√)38、月晕效应是因被知觉对象的个别特质左右了判断,而投射作用是知觉者的主观特征支配了判断。
但结果都一样,都会歪曲知觉。
(√)39、因为价值观能左右人的知觉,能决定人的态度,能影响行为的动机。
(√)40、许多组织管理的研究焦点都放在了三种态度上:(对工作的满足、对工作的投入、对组织的认同)41、工作满足与工作态度通常是对同一内容的不同称谓(常被替换使用)。
42、社会压力既可以使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也可能使态度与行为(相分离)。
43、认知失调越大,压力就越大,相消除不平衡的欲念就越强。
(√)44、“行为-态度”模式。
自我觉得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45、自我觉知理论认为,在有了事实之后,“态度”是用来使自己的过去行为合理化而不是用来指引未来的行为。
(√)46、激励-保健理论是由(赫兹伯格)提出的。
47、三重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
48、杰出的经理们往往都有较高的权力欲望。
(√)需要较强烈的人往往在组织中充当被管理的角色。
(√)49、在人感到不公平时会有如下几种表现:(改变自己的努力水平、改变自己得到的报偿、歪曲自己的认知、歪曲对他人的认知、改变参考对象、改变眼前的工作)P12750、动机激励水平=效价(效果的价值)×期望(效果的可能性)51、目标管理与目标设置理论唯一有分歧的地方在于,目标管理主张参与决策,而目标设置则认为应由上级指派任务。
(√)52、在工作场合中,角色期望反映为(心理契约)。
53、团体规模越大,每个人多付出的努力相对越小。
有人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学名,叫作(社会性虚度效应)。
54、团体动力过程存在两个对立的方面,一个方面产生(增值效果),另一个方面产生(贬值效果)。
55、P162(上表)凝聚力同绩效有(循环依存)的关系。
56、在团体中,沟通的作用主要有四种:(控制、激励、情感表达、信息流通。
)57、P168-169(二)沟通网络,图与文字。
58、传言是不可能杜绝的。
重要的是如何避免或减少传言带来的负性作用。
(√)59、领导的理论有:(特质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60、传统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具有某些固有的特质。
(√)这些特质是人与生俱来的。
只有先天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可能成为领导。
(√)61、密西根的研究也得到两个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62、布莱克和莫顿研究认为:类型(9,9)——团队管理——的领导风险的(管理绩效最好)。
名词解释:1、组织: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以一定方式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按一定规则从事活动的群体或社会单位。
2、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一起工作并通过别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3、情影模拟测验:把被试置于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让他们进行某些规定的工作或活动,对他们的行为表现作出观察和评价,以此作为鉴定、选拔、培训管理人员的依据。
4、行为科学: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探讨如何对人的行为进行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或管理的一门科学。
5、决策:管理就是决策。
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6、经济人:直译为“理性—经济人”,又称“实利人”。
“经济人”的假设实际上是从享乐主义的观点出发,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一己之私利,都想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则是为了获得经济报报酬。
7、社会人:人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群体成员。
8、参与管理: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职工和下级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实行共同管理。
9、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10、复杂人:人类的最大需求并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不可能有纯粹的经济人,也不可能有纯粹的社会人或成就人,实际存在的,只是在各种情况下采取不同反应的“复杂人”。
11、“应变”或“权变”:在管理措施上要根据具体的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而不能千篇一律。
换言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去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
12、行为塑造:采用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出所需要的行为并使之固化的过程,就叫作行为塑造。
行为塑造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13、社会知觉: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有时又称作人际知觉。
14、自利性偏差:对自己的成功往往做个人归因,对失败做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失败做个人归因。
15、选择性知觉:是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的内容。
16、刻板印象:是指根据一个人属于哪一类社会团体或阶层,根据这一社会团体或阶层的人的典型行为方式来判断这个人的行为。
17、第一印象:是指在最初的接触中给别人留下的印象。
18、月晕效应:当我们了解一个人时,可能被他的某种突出的特点所吸引,以至忽视了其他特点或品质,就好像明亮的月光使周围的星斗失色一样。
月晕效应的特点:(1)遮掩性;(2)定势性;(3)弥散性。
19、投射作用:是指把别人假想成和自己一样,认为自己有的特质别人也有。
20、价值观:是一套关于事物、行为之优劣、好坏的最基本的信念或判断。
21、态度:是对人、客体、事物所持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反映了对人、客体、事物的感受。
22、工作满足: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23、工作投入:是指心理上对工作认同,并将工作绩效被为个人价值观的反映。
24、组织认同:是指员工接受组织和组织目标,并希望保持自己作为该组织之成员的身分。
25、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菲斯廷格提出的。
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
26、激励动机:是指一个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7、目标管理:是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以此激励人们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它既是一种激励技术,又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