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或核心地位的价值系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是社会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或核心地位的价值系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发挥作用的民族基础。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作用同样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价值取向多元及思想观念复杂的局面而提出的理论体系。
它是在继承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凝练和升华而形成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而中国传统文化源于中国的传统社会。
显然,两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毫不相干,互无联系。
一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毕竟,当代中国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都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剪不断的联系。
我们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无法割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凝练、创新而成。
它紧密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其内容的构建,还是作用的发挥都是直接来源于传统文化。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局限于阶级性和时代性。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涉及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是相通的。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涉及到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在社会主义的框架下,马克思主义和传统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冲突和融合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马克思主义和传统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的冲突与融合。
一、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等手段,推动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它旨在建立一种符合社会主义理念和实践的文化体系,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意识形态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党的意识形态必须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核心。
它通过党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来引导国民的思想方向和行动准则。
这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它塑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和方向。
1.2 价值观的塑造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也需要塑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念。
这包括弘扬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自由平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推动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和谐发展等新时期的时代精神。
这些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的道德和伦理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与传统价值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融合。
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这种冲突和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2.1 冲突:思想观念的冲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与传统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的冲突。
传统的价值观念往往与个人主义、封建观念和旧时代观念相联系,与社会主义的理念有一定的距离。
这种冲突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和文化交流等方式来解决。
2.2 融合:文化传承的融合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显著提升。
在2006年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2011年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部署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因此,理清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按照古文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
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与人及活动有关的所有人类活动及其结果,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连接过去的现在和奔向未来的今天。
而“精髓”就是“精华”,就是“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问题既是事实判断又是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指的是就事论事;价值判断则是根据某种价值标准来判断事实,是基于事实判断的。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貌。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后出现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
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
自汉代儒家思想文化确立它的正统地位,就成为了封建时代主流的统治思想,封建统治者们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不断地发展和改造着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人文精神是儒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其重要内涵之一,也是儒家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表现。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吸取什么、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发展什么,直接决定着中国现代文化的未来走向。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大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
通过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达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相互促进批判的继承创新1.什么是文化?1.1.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
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 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1.2 文化的重要性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
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1. 引言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二者之间既有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又有启示与强化的相互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一系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要求。
这些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义、礼让、谦和等传统美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者在关注个体与集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都体现着和谐共生、相互尊重的核心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集体主义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也有许多相通之处,都强调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都强调了责任与担当。
在当今社会,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也可以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价值追求,既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引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发展。
2. 正文2.1 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智慧和积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等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核心价值,这些价值观念都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发。
中华文化中强调忠诚、孝道、仁爱等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忠诚、友爱、诚信等价值取向有着共通之处。
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包括哪些
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包括哪些
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是中国电影文化的基础,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这是中国电影文化的核心,是中国电影文化的精神财富。
中国电影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记录人民的生活,反映社会发展,传播社会正能量。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素材,电影以其为基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挥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三是革命意识形态。
革命是中国电影的灵魂,电影以革命主题为主线,记录和反映革命历史,传播革命精神,弘扬革命精神。
四是新时代意识形态。
新时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新舞台,电影以新时代为主题,反映新时代的发展,展示新时代的新风貌。
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革命意识形态和新时代意识形态。
它们是中国电影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电影文化的精神财富。
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的保留、重建与发展
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的保留、重建与发展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传统价值观的保留、重建与发展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关键议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传统文化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留和传承传统价值观,成为了我们亟需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是历史积淀和智慧结晶的结晶。
传统价值观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品格、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我们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弘扬社会正气,传承美德,更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
其次,我们需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建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一味地停留在传统中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革。
因此,我们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使之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与时俱进。
比如,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现代科技手段,使之更具吸引力和亲和力;在传统价值观念中注重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的渗透,使之更富有包容性和时代感。
另外,我们也需要在全社会层面积极倡导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建立和完善相关和制度,保障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比如,在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品格培养;在文化产业中引导和支持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最后,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观念和信仰系统,而传统文化则是一种价值观念和文化体系。
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文化价值观往往被意识形态所渗透和操纵,我们需要警惕和防范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的扭曲和利用,保护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和独立性。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议题。
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保留、重建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中国建国时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中国建国时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指在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推动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导全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倡导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重要工作。
1. 传统意识形态的挑战建国初期,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传统意识形态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而复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传统思想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克服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真正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相契合。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应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挑战,中国在建国初期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理念,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法治精神、诚信等核心价值观念。
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基本框架和理论基础。
3. 教育与宣传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建国时期,教育和宣传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和宣传,广大人民群众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形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共识。
同时,党和政府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教育课程和宣传媒体,通过各类教材、报纸、电视等传媒形式,向民众传播和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4. 文化建设促进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还需要有力的文化建设来支撑和促进。
在建国初期,中国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精神风貌。
这包括推动社会主义文艺批评、加强文艺创作,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学、音乐、电影等文化艺术事业。
通过文化建设,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果。
5.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与历史进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多种挑战与历史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迅速,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在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国必须与时俱进,注重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与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培育的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各类相辅相成的关系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而我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对几所高校的大学生的采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到他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进一步提出了学校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思想该进行怎样的培育和促进工作。
关键:高校;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社会生活后,能够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的传统文化,所以从中华文明成果的角度来看,它发挥着最根本的创造性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不仅引领了伟大中华民族复兴梦想实现的价值,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理论等各个方面的价值都表现出来;作为其内核,代表的内容也能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具体时间方面的要求和具体涵盖的内容。
提出了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建设的具体要求,不仅要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更要与时俱进,对于祖国和社会还有公民都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发展目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发展相伴随。
文化就是既结合政治又链接经济最后融合体现在精神层面的活动和产品。
它包括人们的基本三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性质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语言以及其他非意识形态方面。
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可以激励人们了解世界并改变世界。
其自身的社会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深远而广泛地影响了全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些国家的民族文化正在实施强权政治,进一步提高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甚至想要为所有国家作出决定。
社会主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中是作为根本内容的,任何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都会有助于该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发展。
因此,一个想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国家不应该再无意国家的培养,渗透也离不开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不同的人、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拥有的经济基础、政治利益、社会环境不同,意识形态也会有所差别。
中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意识形态趋于多元化。
坚定不移地维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反对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整体安全的意识形态保证。
①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它是当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主要阵地。
②从杜勒斯“和平演变”政策的提出到美国“西化分化”战略的实施;从纸介传媒、电台、电视台的仇共、反共、丑共宣传到互联网的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恶意炒作;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煽动“颜色革命”;从西藏打、砸、抢、烧事件到启东占领市政府事件;从台湾的“太阳花”学潮到香港的违法“占中”……某些西方政治势力,无不倾力发动意识形态战。
他们在意识形态战中的常用手法是,炫耀西方价值观,颠覆传统思想体系,抹黑当局的历史和现状,混淆是非判断标准,造成意识形态纷争,扰乱社会心理平衡,最后达到制造政治动乱的目的,以推翻他们不喜欢的政权或其认为是自身潜在对手的政权。
③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指导性作用,同时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意识形态的根本使命。
④鉴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我们的共产党自建党以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毛泽东曾说过:“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⑤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他通过对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反思,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新确立了科学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说“‘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八章加入WT0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
作为历史上存在过的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加入WrO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既是资本扩张与增值的经济过程,又是思想文化激荡·与碰撞的政治过程。
作为经济和政治过程的统一,经济全球化在产生经济整合的同时衍生出文化冲突,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同时引发民族及地区间的摩擦。
加入W10势必加剧这些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是人类为厂满足自己的欲求和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方式、能力和结果,文化既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存在,又表现为内在的精神状态。
为了物质上的满足,针对自然界,人类创造了物质文化;为了精神上的满足,针对人类自身,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
由于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通常对文化作出较为狭义的解释,而特指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分为知识型文化和心理型文化两大类。
知识型文化往往以相对稳定的形态表现在人们面前,它包括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心理型文化则潜在地蕴涵于人们的风俗习惯之中,它包括民族精神、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等。
概而言之,精神文化主要指人类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之上,通过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心理定式和行为准则。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生存方式,如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亦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就精神文化的现象而言,其内在蕴涵和外在形式极其复杂,它是社会因素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每一种文化的形成均涉及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对文化特性的形成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都不是惟一的。
儒家传统文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儒家传统文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之一,其中儒家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儒家文化以孔子的思想为核心,强调道德、礼仪、仁爱、忠诚等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开放,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处理儒家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儒家文化的强调道德、礼仪、仁爱、忠诚等观念符合中国传统美德,也有利于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仍然很有价值。
例如,中国政府在新时代国家治理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就包括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这就体现了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价值观的结合。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思想也需要更新与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文化自信的号召下,现代儒学家们开始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等结合起来,推广“儒学思维”,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当下的社会变革与挑战。
这就是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是儒家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良性互动的一个体现。
以下将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探讨儒家传统文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1. 中国梦与儒家思想“中国梦”是近年来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和追求。
然而,“中国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整个国家及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和付出,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信仰及道德建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仰体系,它与中国梦的实现直接相关,也是中国梦实现的思想基础之一。
儒家思想重视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这与中国梦中“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理念不谋而合。
儒家思想中人伦关系的重要性,也与推动“人文地球”的愿景相符合。
因此,儒家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影响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以及实施机制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非正式约束的一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制度选择的影响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文化传统,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资本主义发展十分缓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而社会主义一传入中国就能迅速在中国生根发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契合。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大同世界”之理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是古代中国哲学家们描述社会制度的最高理想。
因而马克思主义一传入中国,其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就能马上得到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
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在形式上构成了社会主义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合理性、合法性的基础。
此外,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兼容,也大大减少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和运行成本,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就体现出优越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中国照搬苏联模式。
但由于苏联经济模式无法适应中国具体的国情,使得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总结了失败教训后,中国毅然踏上了制度创新的道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际上,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联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所有制结构的创新中国的改革是在农村率先突破并首战告捷的,而突破就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创新,即: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集体所有,家庭经营。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长期传统的小农自然经济为主,这造成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封闭性,使得中国人缺乏对公共事物的兴趣,“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是这种性格的典型写照。
“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固然从表面上满足了人们“耕者有其田”的愿望,但这种体制超越了农村生产力水平,实际上大大损伤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形成了以家本位为中心的家族观念和家庭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 副本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1.什么是文化?1.1.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
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1.2 文化的重要性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
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
这也就是六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文化还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准。
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
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要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
曾经有位政治家讲过一句话,输出产品的是三流国家,输出技术的是二流国家,输出文化的才是一流的国家。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研究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日益深入、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重要标识。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之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相结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视域出发,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问题。
我们将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挖掘,梳理其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当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现状与挑战,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进而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深化与拓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更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自信。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其内涵博大精深,价值深远持久。
它包括了哲学、伦理、艺术、科技、历史等诸多方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纽带。
内涵: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互助,以及人与社会的责任担当。
在哲学上,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礼制”和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理念,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
在伦理道德上,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尊老爱幼、诚信友爱、勤劳节俭等美德,这些美德是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元素。
在艺术领域,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价值: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传承和文化认同,更在于其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意识形态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强化国家安全教育。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 强化网络安全教育。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风险和网络犯罪。
5. 强化法治教育。
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意识,促进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6. 强化科学素养教育。
加强科学素养教育,提高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7. 强化公民意识教育。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公民参与和社会进步。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国家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法治意识、科学素质和公民意识等,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共产主义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共产主义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共产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在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思想理念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的关注和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现代共产主义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理念和实践。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社会制度和思想理念与现代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展开探讨,并以此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现代共产主义的关联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家庭观念、孝道、忠诚、廉洁等传统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与现代共产主义的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注重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这与现代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现代共产主义提倡的平等、公正、公平等价值观念正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其次,传统文化的家庭观念、孝道、忠诚等价值观念与现代共产主义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有着相似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互助,这与现代共产主义强调家庭和社会责任相一致。
共产主义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公平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享有基本的生活权利。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对廉洁、忠诚等品德的追求与现代共产主义对廉洁政治和公正执政的要求相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对廉洁、忠诚等品德的追求积淀了中国人民的品德和精神风貌,同时也为现代共产主义提出了廉政建设和勤政廉政的要求,这有助于现代社会建设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制度的影响一直是深远的,传统的家长制和宗法制度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现代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首先,传统的家长制和宗法制度为中国社会奠定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这对现代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代共产主义在政治上提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注重人民群众的自治和民主权利,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家长制度和宗法制度的启示有异曲同工之妙。
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涵养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涵养作用发布时间:2023-02-23T06:00:55.94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0月第19期作者:严晓岭[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严晓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201418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涵养作用,就是其中一个前提性的重要问题。
一、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从广义上说,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作为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演化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产物,文化往往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而意识形态作为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经济政治利益的思想观念体系,则有着自觉性、系统性的特点,它往往构成一定阶级或阶层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思想基础。
犹如美国学者鲍·斯特拉斯所言:“意识形态与文化紧密相连,二者有相当多的重复。
”任何意识形态的形成都是在其文化传统基础上得以产生。
然而,意识形态也不是虚无飘渺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有其明显的选择性,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传统都能成为意识形态的内容,只有那些经过理论化、系统化、凝炼升华并能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文化理念才能融汇成为意识形态的内容。
一方面,传统文化构成意识形态产生与发展的前提与条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与本国传统文化脱节,只能在特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生根发芽。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是意识形态存续的价值资源和心理基础。
文化传统通过历史的积淀造就社会个体的语言、心理、思维等结构,进而塑造社会群体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心理基础,否则任何意识形态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或空中楼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保证和理论维护力量,也是新时代武装人民群众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着崇高性、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特征。
以传统文化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以传统文化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张文敏摘要:传统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和文化土壤,它的亲民、融合和创新给当代中国人带来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也在具体实践中使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更具有“中国特色”。
因此,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意识形态自信社会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或者说是文化体系的一个部分。
十九大报告把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议题中来讨论,原因就在于此。
意识形态首先体现为一种思想观念体系以及思想理论体系,比如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与规律,比如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法的方法论等等,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思想理论体系抽象而遥不可及。
所以意识形态要巩固其主流地位,进入百姓日常生活,必须借助一定的桥梁或者载体,这就非文化莫属了。
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精神的根基所在,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是日用而不知的普遍性社会意识、习惯与风俗。
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立密切相关。
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构成中,本身就吸取了传统文化的因素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宏观层面是国家层面,从宏观上论证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构建关于政治正确的语言体系。
中观层面是社会层面,要建构和阐释一套用于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那是所有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发源地,如爱国、诚信、敬业等,都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即可。
微觀层面是为社会个体成员提供精神皈依地和归宿地的,也即为个体提供加强人性修养和提升精神境界的方法与途径。
在意识形态建构的三个层面中,中观层面社和微观层面诠释文化的兴盛繁荣程度,决定了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和个人中的巩固程度。
因为有传统文化的涵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具有中国画特色,更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基础,更具有现实的适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加入WT0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
作为历史上存在过的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加入WrO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既是资本扩张与增值的经济过程,又是思想文化激荡·与碰撞的政治过程。
作为经济和政治过程的统一,经济全球化在产生经济整合的同时衍生出文化冲突,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同时引发民族及地区间的摩擦。
加入W10势必加剧这些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是人类为厂满足自己的欲求和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方式、能力和结果,文化既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存在,又表现为内在的精神状态。
为了物质上的满足,针对自然界,人类创造了物质文化;为了精神上的满足,针对人类自身,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
由于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通常对文化作出较为狭义的解释,而特指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分为知识型文化和心理型文化两大类。
知识型文化往往以相对稳定的形态表现在人们面前,它包括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心理型文化则潜在地蕴涵于人们的风俗习惯之中,它包括民族精神、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等。
概而言之,精神文化主要指人类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之上,通过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心理定式和行为准则。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生存方式,如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亦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就精神文化的现象而言,其内在蕴涵和外在形式极其复杂,它是社会因素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每一种文化的形成均涉及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对文化特性的形成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都不是惟一的。
虽然“经济与文化其他方面的关系要比地理环境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更为密切,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生活的每个·特征都由经济状态所决定。
我们看不到经济力量如何决定艺术风:格、礼仪和特殊的宗教信仰的形式。
相反,我们看到的是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①。
文化呈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它是特定社会和特定时代的产物。
文化拥有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它是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必须直视的历史遗产。
我们每一代人都面临着一定的、不容选择的文化环境,同时,我们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继承下来的文化加以改造,抛弃过时的理念,注人新的内容。
有鉴于此,众多历史交织的同一社会里,先前文化的某些特征总会以各种方式存在于后续的文化现象中,民族国家的历史越是悠久,民族文化的积淀就越是深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文化是固化的过去,凝聚着古代思想理论之精华,体现着全部历史活动之表征。
文化传统则是动态的现实,并不代表传统文化的全部,而是经过选择和积淀的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本身,它是人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对所获成果的一种强调,体现出人主体性所特有的能动与创造。
作为人特殊劳动过程的一种结果,文化传统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织之中,得到了重新筛选和沿传。
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创造性的历史活动,文化传统不断获新的生命与活力,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力量与生机。
因此,一定的文化总是历史的、时代的、民族的,由民族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环境中创造,由民族成员在共同的历史传承中保持、完善和弘扬。
它植根于民族群体的土壤,反映民族群体的本质,折射民族群体的特征,维系着民族群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独立性、稳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
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经济政治利益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
作为意识形态一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意识形态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是千百年来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伦理思想、心理情感、风俗习惯、交往方式与现代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所倡导的、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以政治法律思想为核心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
它渗透在人们日常的生活行为方式之中,既奠基于历史的传统,又受制于现实生活中的统治思想,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文化传统是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源泉。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意识形态的承继与演进,反映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不可割裂性。
思想意识独特的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惯性,为任何一个社会形态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过去历史时代的思想烙印。
在现实小挖掘历史的轨迹,在历史中寻找现实的脉络,以古明今,以史鉴后,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流程,凸显出思想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一定时期的思想意识具有时代性的同时并蓄了历史的延续性。
与此相适应,某种意识形态一方面总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物质经济关系,另——方面则往往保留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物质经济关系的思想观念。
民族的从来都是世界的,传统的历来也是时代的。
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表现为民族文化,显示出世界文明的斑斓和多彩;同一个民族不同时代的差异,显示出历史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生存条件下进行生存的表现,文化同组成社会的民族群体相关,同民族群体的社会变迁相续,这正是文化传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就意识形态的思想源泉而言,文化传统是特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对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整合作用。
因此,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既不能离开现实社会的物质经济关系,也不能与该社会的文化传统脱节。
在这甩,历史和现实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协调。
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种新的思想观念,无论产生于本土:,还是来源于外在,最终都只有在民族国家既有的文化传统山口以阐释和升华,方能生根发芽。
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形态小断选择、改造着特定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亦在不断变化着的意识形态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文化传统是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支撑。
价值观是文化传统的核心,个人和群体行为受思想观念的激励,归根结底来源于价值观的支配。
作为人类历史所创造的精神成果,文化传统通过遗传和继承决定了社会个体的语言、心理、思维等结构,进而决定丁社会群体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并潜移默化地积淀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发挥着价值导向莉t精神激励的功能。
在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中,文化传统以其特有的运行机制通过影响社会成员的心理定式和价值判断来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以此对社会团体的行为准则发生作用,影响和制约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凝聚和提升。
思想观念的历史特质和现实规范往往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这是历史发展的积淀与现实需要的彰显交织的结果。
历史特质内含文化传统,构成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内在继承性;行为规范外现时代要求,反映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时代特征。
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来源于社会群体对文化传统的认同,这种认同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民族意识,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先在的、作为民族生存方式的文化模式的肯定和礼拜。
任何一个民族、群体、个人,不仅包括了以特定遗传基因为内容的血肉之躯,而且包括了以特定文化遗传为内核的心理积淀。
换言之,以一定文化心理为基础的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必须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的陶冶,并按照一定的文化准则形成社会的群体行为,作为社会存在思想反映的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这样的文化定式。
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社会化的强制力除了统治阶级的因素之外,还表现为文化传统所提供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认同一种文化传统意味着信仰和遵循这一文化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统治阶级亦不例外。
尽管在某些情形下,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可以推崇与文化传统相异的价值观、选择另类的行为方式,然而,无论是推崇还是选择,归根到底仍然要与特定的文化历史传统相结合,与社会成员俗定成规的心理定式相一致。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观念体系。
社会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艺理论、艺术形式、道德风貌、行为方式、思维取向、风俗习惯等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意向性或阶级性。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体,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在母体文化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不例外,其基石的构建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铺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是历史上形成的,以维护祖国利益为最高职则,并反映了历史进步趋势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模式。
爱国主义是世界上各个民族普遍推崇的思想情感,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以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团结御侮的不屈精神为特征,为历代中国人所注重和传承。
“易之兴也,其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①中国主流文化体系的儒家学说本身就渗透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生存与发展前途的关注,以及对视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感的高扬。
“君子忧道不忧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④;“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位卑未敢忘忧国,,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Q)。
综观中国历史,爱国主义如同一根红线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
中华爱国传统的思想基础是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其核心是祖国的利益与尊严,其原则是维护祖国的利益。
中华爱国传统的特点在于它的历史性和进步性,即历史上所形成的、反映历史进步趋势的“祖国利益”才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中华爱国传统的形成经历了从感性上升为思想观点、再转变为行为模式,由浅人深、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作为思想观点,中华爱国传统表达了爱国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即为祖国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风貌,献身祖国的价值取向,以及自觉维护祖国利益与尊严的民族气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僵卧孤村不自衰,尚思为国戍轮台”③等诗章就是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种行为模式,中华爱国传统在国家和民族利益上,反对侵略,捍卫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安全,实现民族间的平等与联合;在群体与国家的关系上,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地方拥护中央,个别民族支持整体民族;在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上,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必要时为祖国的统一和繁荣贡献生命。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邓世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就是这种行为模式的突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