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指尖陀螺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指尖陀螺实验报告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__-2021 学年第二学期《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指尖陀螺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21 年 6 月 19 日实验一三叶指尖陀螺一.实验器材单极性霍尔元件、贴片场效应管、贴片三极管、三极管、拨动开关、电解电容、瓷片电容、电阻、二极管、导线、底座、螺丝、外壳、正负极片、轴承。
二.电路原理图三.电路原理旋陀螺是由一个双向或多向的对称体作为主体,在主体中间嵌入一个轴承的设计组合,整体构成一个可平面转动的装置,也可以在双向或多向的对称体镶嵌上相同重量的配置。
根据离心力的原理当物体在做非直线运动时(非牛顿环境,例如圆周运动),因物体一定有本身的质量存在,质量造成的惯性会强迫物体继续朝着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原来那一瞬间前进的直线方向)前进,使得指旋陀螺在配置的离心力做用下,带动中间轴承高速旋转。
四.电路说明可以拿在手指上旋转的陀螺,旋转起来可以显示文字,可以显示图片。
采用三片 CR1220 纽扣电池串联在一起后供电,经过稳压芯片稳压到 5V 电压后提供给单片机,带有电管理电路。
由单片机控制 24 个贴片 LED 根据字模数据高速闪烁发光,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在 24 个 LED 的旋转范围内呈现出文字或图片的效果。
指尖陀螺采用霍尔元件检查起点和测量指尖陀螺转速,由于在指尖陀螺转动的期间,转速变化较大。
在指尖陀螺显示过程中还加入了显示适配程序,自动根据转速调节显示字体或者图片的宽度。
避免由于转速的变化产生的失真现象。
此套件显示稳定,清晰,功耗低,装配简单,带有程序下载接口。
带有上位机改字软件,对暂时还不熟悉单片机程序的同学可以直接用上位机改字,若已经熟悉单片机使用则可以通过资料中的范例程序编写自己想要显示的内容。
五.操作步骤1.手工贴片 2.焊接电路 3.拷入程序 4.放入电池 5.检查实物是否焊接完好六.实物图七.总结通过这次电子作品的制作使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广东海洋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低频信号发生器班级XX XXXX姓名XXXX学号20121192XXXX成绩日期 16低频信号发生器一、课题名称与技术要求1设计能产生正弦波,矩形波(占空比可调)和锯齿波等多种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a输出信号的工作频率范围10Hz~10KHz,连续可调b输出各种信号波形幅值0~10V,连续可调二、内容摘要信号产生电路有正弦波和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两种形式。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由正反馈网络和放大电路组成。
常见的有RC正弦波振荡电路和LC正弦波振荡电路。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主要有方波、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信号发生电路。
矩形波发生电路由一个可调占空比的迟滞电压比较器组成。
方波是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的一种特殊形式。
锯齿波发生电路由一个同相输入迟滞比较器和一个可调占空比的积分电路组成。
三角波又是占空比为50%的锯齿波的特殊形式。
对于正弦波产生电路,关键就是熟悉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
对于非正弦产生电路,关键是要明确放大电路引入的是正反馈,因为只有正反馈才能使电路产生振荡。
本方案采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迟滞电压比较器和RC积分电路。
将这三个电路连接在一起,会依次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由于矩形波积分后不能产生锯齿波,上述方案不能实现,所以单独设计一个矩形波产生电路。
由于矩形波与方波的不同之处在于矩形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与低电平持续时间不相等,可以在方波产生电路中设法使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不相等来实现,即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实现,这就是一个可调占空比的矩形波发生电路。
三、总体设计方案论证及选择(1)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通过迟滞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再作为输入信号,通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
原理图如下:正弦波方波三角波1.正弦波产生电路a电路图如下:b. 分析上图是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又称文氏桥。
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由RC串并联网络组成,同时加入了一个C007芯片作为放大电路。
(2023)红外线感应开关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
(2023)红外线感应开关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2023)红外线感应开关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背景红外线感应开关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其主要作用是在人或物体接近时感应并触发信号输出,广泛应用于安防、自动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红外线感应开关电路原理、主要参数及应用实例,掌握基础电路设计及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1.红外线感应开关电路原理1.1 红外线原理及应用1.2 红外线感应开关的基本结构2.红外线感应开关主要参数2.1 探测距离的选择与计算2.2 感应时间及灵敏度的调节3.红外线感应开关的应用实例3.1 门禁系统中的应用3.2 智能家居中的应用3.3 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红外线感应开关的电路原理,了解其主要参数及应用实例,并能够独立完成基础电路设计及实际应用。
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考试与实验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其中考试占40%,实验占60%。
考试主要涵盖课程内容的理论部分,实验主要涉及基础电路设计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参考资料1.《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赵xx,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2.《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高xx,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3.《自动控制原理及实践》(第五版),李xx,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总结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电路设计及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掌握红外线感应开关的电路原理、主要参数及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为未来的科技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内容本课程的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红外线感应开关的电路基础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第二部分是应用实验,通过应用实验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红外线感应开关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基础实验1.组装并调试红外线感应开关电路学生需使用给定的元器件,自行组装红外线感应开关电路,并进行电路调试。
2.测量红外线感应开关参数学生需使用示波器等测量仪器,测量红外线感应开关的探测距离、感应时间及灵敏度等参数。
中南大学电工电子专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汇报题目:可编程乐曲演奏器设计学院:信息科学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陈明义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前言伴随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日异,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占据着很关键地位,所以作为二十一世纪自动化专业学生而言,掌握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十分关键。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目标在于深入巩固和加深所学电工电子基础理论知识。
使学生能综合利用相关关课程基础知识,经过本课程设计,培养我们独立思索能力,学会和认识查阅学习我们未学会知识,了解专业工程设计特点、思绪、和具体方法和步骤,掌握专业课程设计中设计计算、软件编制,硬件设计及整体调试。
设计过程中还能树立正确设计思想和严谨工作作风,达成提升我们设计能力目标。
从理论到实践,往往看似简单,实则是有很大差距,经过课程设计,能够培养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不仅能够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知识。
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只有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从而提升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
在次,尤其感谢老师给我们以实践动手机会,让我们对以前知识以复习,整合,并从理论走向实践,相信我们全部会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学到很多!!!目录前言 (2)正文第一章系统概述 (4)系统功效 (4)系统结构 (4)试验原理 (4)整体方案 (5)第二章单元电路设计和分析 (5)2.1 音频发生器设计 (5)2.2 节拍发生器设计 (6)2.3 读取存放器数据 (7)2.4 选择存放器地址 (8)2.5 控制音频电路设计 (8)第三章电路安装和调试 (9)第四章结束语 (9)元器件明细表 (10)参考文件 (10)附录 (11)第一章系统概述系统功效依据要求,我们设计该可编程电子音乐演奏电路能够经过开关选择预先设定好音乐曲目,曲目选定后则自动演奏所选曲目。
歌曲曲目能够暂停,能够重放,还能够依据情况调整歌曲播放速度。
基础达成估计要求,不过最大缺点就是歌曲播放音调不准!系统结构可编程电子音乐自动演奏电路系统结构要求图1-1所表示。
西电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西电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应用基础电子元件的功能与特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并运用数字逻辑电路基础知识,进行简单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并进行仿真测试。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进行电路图绘制和电路仿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项目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科学的兴趣,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和科研态度。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子电路原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课程设计将注重知识深度和实际应用。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础元件的原理与特性,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基本电子电路:分析并实践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数字逻辑电路:讲解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原理,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子电路仿真:运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进行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如音频放大器、数字时钟等,综合应用前三章知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第二周:基本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第三周:数字逻辑电路原理学习;第四周:电子电路仿真训练;第五周: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设计并制作电子电路;第六周:项目展示与评价,总结反馈。
电子电工技术实践课实验报告
电子电工技术实践课实验报告电子电工技术实践课实验报告电子电工技术实践课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焊接技术知识2、了解表面贴装技术3、学习使用万用表4、学习电子元件识别方法并应用5、了解收音机工作原理6、学习收音机组装调试技术一、实验工具:内热式电烙铁、万用表、电阻器、瓷片电容器、电解电容器、三极管、耳机插座、中枢本振、输入变压器、双联电容器、磁棒架、磁棒、电位器、发光二极管、线圈、扬声器、电源正负极、印刷电路板、焊锡、导线、万用表等二、实验具体内容:1、焊接技术知识:(1)、焊接要求:①材料必须具有充分的可焊性②焊点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③焊点可靠,保证导电性能④焊面表面必须保持清洁⑤使用合适的助焊剂⑥焊接时温度要适当⑦焊接时间适当(2)、好坏区分:焊料适量,焊接点光亮平滑,焊料布满焊盘并成裙装展开,剪脚后“露骨”长度适中。
(3)、助焊剂作用:辅助热传导、去除氧化物、降低被焊接材质表面张力、去除被焊接材质表面油污、增大焊接面积、防止再氧化。
(4)、焊接质量检查:P212、表面贴装技术:(1)工业工艺流程:①焊锡膏再流焊工艺:印刷焊膏→贴装元件→再流焊→清洗②贴片波峰焊工艺3、万用表的使用:(1)电压的测量。
(2)电流的测量。
(3)电阻的测量。
(4)二极管的测量(5)电容的测量(6)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测量4、元件识别(1)电阻:①主要参数:电阻值②标识方法:直标法、文字符号法、色标法③读法:直接读出数值④测量方法:万用表用欧姆档直接测量(2)电容:①主要参数:容量②标识方法:直接法、数码表示法、色标法③读法:直接读出数值④测量方法:万用表用电容档直接测量(3)二极管:①主要参数:最大正向电流(IFM)、反向击穿电压(UB)、反向漏电流(IR)、死区电压、正向压降②标识方法:字母数字标识法③读法:直接读取万用表数值④测量方法:万用表用蜂鸣档直接测量5、收音机原理。
(1)功能框图(2)单元电路作用6、收音机调试步骤与故障判别(1)连接好收音机电源线(2)把电位器开关拨到“通”的位置上,用万用表测收音机整机电阻值正反向电阻(450Ω左右)。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通过课程设计实验,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电子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本实验报告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总结。
1. 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通讯、电力等领域的基础,通过开展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来验证和分析设计的合理性。
2.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任务:设计一个LED流水灯电路。
该电路由多个LED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流水灯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我们将使用以下组件和元件:Arduino开发板、蜂鸣器、电阻、电容、开关等。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包括Arduino开发板、LED灯、蜂鸣器等电子元件,以及杜邦线、面包板等实验工具。
3.2 电路连接将所需的元件根据电路图连接在面包板上。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3.3 编程使用Arduino开发板的编程软件,编写相应的代码,控制LED灯的亮灭顺序,实现流水灯效果。
3.4 调试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上,并通过调试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灯的亮灭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备的LED流水灯电路。
该电路可以使多个LED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流水灯效果。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电路的亮灭顺序与我们预期的设计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5. 实验总结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使我们对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实践巩固了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第1章技术指标 21.1系统功能要求 21.2 系统结构要求21.3电气指标 21.4设计条件 21.5 元器件介绍 31.5.1 数码管 31.5.2 发光二极管 31.5.3 排阻 41.5.4 4511译码器 41.5.5 八位拨号开关 41.5.6 74174芯片 51.5.7 74283芯片 5 第2章整体方案设计 62.1 算法设计 62.2 整体方案72.2.1 预期效果72.2.2 设计内容72.2.3 整体布局92.3整体方案图及原理10 第3章单元电路设计113.1 十进制显示电路设计113.2 8421BCD码控制电路设计113.3 二进制显示电路设计123.4 整体电路图143.5 实验实物图143.6 整机元件清单15 第4章测试与调整164.1十进制显示电路调测164.2 8421BCD码控制电路调测164.3二进制显示电路调测174.4 整体指标测试174.5 测试数据18 第5章设计小结195.1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195.2 问题及解决195.3 心得体会20 附录1:参考文献22 附录2:预习报告附录3:设计图第1章 技术指标1.1 系统功能要求人们在向计算机输送数据时,首先把十进制数变成二—十进制码,即 BCD 码, 运算器将接收到的二一十进制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后才能进行运算。
这种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过程称为“十翻二”运算。
1.2 系统结构要求系统结构方框图如下:系统复位 十进制数输入(0-9共10个数)1.3 电气指标(1)具有十翻二功能。
(2)实现三位十进制数到二进制数的转换。
(3)能自动显示十进制数及对应的二进制数。
(4)具有手动清零功能。
1.4 设计条件(1)电源条件:直流稳压电源提供+5V 电压。
(2)实验仪器:十翻二运算电路RESET二进制数显示十进制数显示名称备注稳压电源实验室配备万用表一个面包板1块剪刀一把镊子一把导线若干1.5 元器件介绍1.5.1 数码管规定用1 表示数码管a—g线段中的点亮状态,用0表示a—g线段中的熄灭状态。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时钟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学院:信息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刘柳指导教师:楚岩课设时间:2009年6月21日—2009年6月26日一摘要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诸如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启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的自动启用等。
这些都是以数字时钟作为时钟源的。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目前,数字钟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
经过了数字电路设计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特别经过了关于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部分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设计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能力,借由本次设计的机会,充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二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一个有时、分、秒(23小时59分59秒)显示的电子钟2.该电子钟具有手动校时功能三方案论证与选择要想构成数字钟,首先应选择一个脉冲源——能自动地产生稳定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
而脉冲源产生的脉冲信号的频率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分频,使高频脉冲信号变成适合于计时的低频脉冲信号,即“秒脉冲信号”(频率为1HZ)。
经过分频器输出的秒脉冲信号到计数器中进行计数。
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
“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24小时的累计。
此时需要分别设计60进制,24进制计数器,各计数器输出信号经译码器到数字显示器,使“时”、“分”、“秒”得以数字显示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计时装置都有误差,因此应考虑校准时间电路。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了解电子电路的仿真与实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问题,具备电子电路组装、调试和测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电子电路图的绘制、电子电路的仿真与实验。
具体安排如下:1.电子元件:介绍半导体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电子电路图:教授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元件符号、线路连接、信号 flowchart 等。
3.电子电路仿真:学习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观察电路性能。
4.实验操作:进行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测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电子电路图的绘制方法等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电路设计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测试,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进行实验。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川大模电实验14-15秋)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过程为了设计三角波电路,我们参考了模电教材,在第十章中找寻所要求的电路图,根据P464图锯齿波产生电路设计了三角波产生电路;而Ui1直接由函数发生器产生。
中间滤波电路参考了节四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电路(P425),最后比较器参考了P458图的反相输入迟滞比较器电路。
二、电路完整图三、计算过程1.加法器的输出电压,我们选择了一个R1=1K欧姆,R2=10K欧姆,R3=10K欧姆,由求和运算的公式V0=-(R3/R1*Vi1+R3/R2*Vi2),可以算得V0=-(10vi1+vi2)。
2.锯齿波的频率:T=4*R14*R1*C1/R7=4*20K*12K*10^(-8)/20K=,相对误差为:()/=4%<5%.3.滤波电路的特征角频率:f=1/2**RC=482HZ 四、调试及测量参数预留1i u 、2i u 、1o u 、2o u 和3o u 的测试端子,记录实验中1i u 、2i u 、1o u 、2o u 和3o u 波形图。
测试端子波形记录可手绘描出大致形状或者截图粘贴参数记录1i u频率f 0=500Hz 峰-峰值= ~ + V2i u1o u频率f 1=1850Hz 峰-峰值=~+2o u频率f 2= 460 Hz峰-峰值=~+3o u频率f 3= 460 Hz峰-峰值=~+五、仿真测试波形图(锯齿波电路)(正弦波电路)(加法电路)(滤波电路)(门限电压电路)六、总结电路优缺点及收获设计电路优点:使用了四阶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故所要求的幅频特性向理想特性逼近。
设计了反相输入迟滞比较器,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
设计电路缺点:开环增益低,共模抑制比小。
收获:在这次模电设计课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使自己更加熟练地运用了电子仪器,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了起来。
这次实验是我和我的搭档一起完成的,在实验前我们就参考资料,设计好了要组装的电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课程设计1. 引言作为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深入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个完整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2. 实验介绍2.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如下基础电子知识:•电路基础知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性质和使用方法;•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们将对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后期学习和研究电子技术奠定基础。
2.2 实验设备本实验需要使用如下实验设备:•模拟电路实验箱;•数字电路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示数电压表。
2.3 实验报告要求完成本次实验后,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
报告要求清晰明了,图表清晰,文字表述准确,代码规范。
3. 实验内容3.1 电路实验在电路实验中,学生需完成如下几个实验项目:3.1.1 电路基础实验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如下电路基础实验内容:•稳压电源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比较器电路;3.1.2 电路设计实验学生将进行以下电路设计实验:•数字译码器电路设计;•时序电路设计;•计数电路设计;•存储器电路设计。
3.2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如下:1.理论知识学习:学生们需要在实验前通过教材、网络等资源辅助理解电子技术基础知识;2.实验前准备:学生进行实验前,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操作说明书的熟悉及实验电路的设计;3.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4.数据处理和分析:学生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总结;5.报告撰写:按照报告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撰写。
4.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为后续的电子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
5. 参考文献•[1] 李峻峰.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朱晓虎. 电子技术实验与设计.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设计任务:根据原理图,焊接收音机,并调试,使收音机实现首台功能。
设计原理:1、收音机及超外差收音机的电路原理收音机的焊接和组装:焊接前电阻要看清阻值大小,并用万用表校核。
电容、三极管要看清极性。
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如中周、变压器),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
棒线圈的四根引线头可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上锡。
由于调谐用的双联拨盘安装时离电路板很进,所以在它的圆周内的高出部分的元件脚在焊锡前先用斜口钳剪去,以免安装或调协时有障碍,影响拨盘调谐的元件有T2和T4的引脚及接地焊片、双联的三个引出脚、电位器的开关脚和一个引脚脚。
2.4调试及故障排除用万用表测量各通路是否接通,a,b;c,d是否分别接通。
将电位器开关关掉,装上电池用万用表的50mA档来测量,表笔跨接在电位器开关的两端(黑色表笔接电池负极,红色表笔接开关的另一端)若电流指示小于10mA,则说明可以通电,将电位器开关打开(音量旋至最小即测量静态电流)用万用表分别依次测量D,C,B,A四个电流缺口,若被测量电流的数字在规定的参考值的左右即可用电烙铁将四个缺口依次连通,再把音量开到最大,调双连拨盘即可收到电台。
心得体会:通过焊接电路提高了焊接技巧。
通过对原理图的理解,了解了一些原件的作用,及一些特定功能电路所需原件及其连接方法。
此次实习中,按原理图焊好电路后,通过调试发现a,b及c,d之间没有接通,将各个端口刮数下后,用万用表测量发现已导通。
然后发现无误后,接电源闭合开关,调节双联拨盘发现收音机已实现收台功能。
通过此次实习,我学习到焊接要小心,焊接前要检查器件是否正确。
焊接后一步一步认真调试。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设计任务:设计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要求截止频率f0=3000H Z;通带内电压放大倍数A0=2,品质因数Q=1。
分析电路工作原理,设计电路图,列出电路的传递函数,正确选择电路中的参数设计原理:传输函数为:)()()(i o s V s V s A = 2F F )()-(31sCR sCR A A V V ++=令 F 0V A A = 称为通带增益F31V A Q -=称为等效品质因数 RC 1c =ω 称为特征角频率 则2c n22c 0)(ωωω++=s Q s A s A 上式为二节低通滤波电路传递函数的典型表达式注: 时,即当 3 03 F F <>-V V A A 滤波电路才能稳定工作。
南邮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南邮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年第 1 学期课程设计II 实验报告模块名称八只数码管动态显示单个数字专业通信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学生班级 1000学生学号 1000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报告内容摘要功能简介:1内容:利用动态扫描让八位数码管稳定的显示1、2、3、4、5、6、7、82目标:(1)掌握单片机控制八位数码管的动态扫描技术,包括程序设计和电路设计,本任务的效果是让八位数码管稳定的显示12345678。
(2)用PROTEUS进行电路设计和实时仿真3知识点链接(1)数码管动态扫描(动态扫描的定义以及与静态显示的区别)动态显示的特点是将所有位数码管的段选线s一位数码管有效。
选亮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显示。
所谓动态扫描显示即轮流向各位数码管送出字形码和相应的位选,利用发光管的余辉和人眼视觉暂留作用,使人的感觉仿佛各位数码管同时都在显示。
(2)总线的应用元器件与总线的连线P0口的接线采用总线方式,详细如图------所示。
①选择总线按钮②绘制总线:与普通电线的绘制方法一样,选择合适的起点、终点单击。
如果终点在空白处,左键双击结束连线。
画总线的时候为了和一般的导线区分,我们一般喜欢画斜线来表示分支线。
此时我们需要自己决定走线路径,只需在想要拐点处单击鼠标左键即可。
在画斜线时,需要关闭线路自动路径功能才好绘制。
Proteus的线路自动路径功能简称WAR,当选中两个连接点后,WAR将选择一个合适的路径连线。
WAR可经过使用标准工具栏里的“WAR”命令按钮来关闭或打开,也能够在菜单栏的“Tools”下找到这个图标。
③给与总线连接的导线贴标签PART LABELS与P0口相连的线标签名依次为P00—P06,本电路中的P0口的上拉电阻经过总线与P0口相连,数码管也是经过总线与P0口相连,这些都需要标注,以表明正确的电气连接。
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导线标签按钮,使之处于选中状态。
将鼠标置于图形编辑窗口的欲标标签的导线上,跟着鼠标的指针就会出现一个“×”号,表明找到了能够标注的导线,单击鼠标左键,弹出编辑导线标签窗口,如图---所示。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docx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运用已基本掌握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在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不同用途和一定工程意义的电子装置。
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增强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和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初步基础。
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线路的试验、设计方法。
即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使电路达到性能指标。
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同时,课程设计报告的书写,为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撰写科技报告和技术资料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1、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包括反相比例,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是其他各种运算电路的基础,我们在此把它们的公式列出:反相比例放大器同相比例放大器式中为开环电压放大倍数为差模输入电阻当或时,这种电路称为电压跟随器2、求和电路的输出量反映多个模拟输入量相加的结果,用运算实现求和运算时,可以采用反相输入方式,也可以采用同相输入或双端输入的方式,下面列出他们的计算公式。
反相求和电路若,则双端输入求和电路式中:Aud=UoUd=(1 R1R2)UoU三、实验内容和步骤开环差模放大倍数Avd集成运放在没有外部反馈是的直流差模放大倍数称为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用Avd表示。
它定义为开环输出电压Uo与两个差分输入端之间所加信号电压Ud之比:Avd=Ud按定义Avd应是信号频率为零时的直流放大倍数,但是为了测试方便,通常采用低频正弦交流信号进行。
由于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很高,难以直接进行测量,故一般采用闭环测量方法。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我是一名学习电子技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实训。
这次实训让我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我们的实训中,我们首先学会了使用各种电子元器件,例如LED灯、电阻和电容等。
这些基础的元器件是电子技术的基石,我们不仅了解了它们的使用方法,还学会了它们的特性和性能。
接着,我们学习了各种电路,从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到复杂的数字电路,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电路中的每一个元器件都是重要的,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电路中相互作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电路设计的重要性,我们通过仿真软件和实际电路构建来进行实验,了解了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解决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如何调整电路参数等。
此外,在实训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各种测试仪器,
例如示波器和万用表等。
这些测试仪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
路的性能,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电路设计。
在实训中的经验和知识对我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确信我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需要电子技术的知识。
其次,通过实验实践,我也会更加了解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并
且可以更好地仿真、设计和调试电路。
总的来说,这次电子技术实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不仅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电子技术的知识,而且也为我未来的学
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
会运用这些经验和知识,做得更好。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2网络工程(2)本**:**学号:***********课题:OTL功率放大器一、设计任务书1、应用意义音频功率放大器是音响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以推动外接负载,如扬声器、音响等。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要求是获得不失真或较小失真的输出功率,讨论的主要指标是输出功率、电源提供的功率。
本课题主要设计一个OCL功率放大器,来满足设计要求。
OCL功率放大器即为无输出电容功率放大器。
采用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
使放大器低频特性得到扩展。
OC功放电路也是定压式输出电路,其电路由于性能比较好,所以广泛地应用在高保真扩音设备中。
OTL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非线性失真小,频率响应宽,电路性能指标较高等优点,也是目前OTL 电路在各种高保真放大器应用电路中较为广泛采用的电路之一。
2、设计要求(1)分析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分析单元电路设计计算。
(3)采用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
(4)说明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5)画出完整电路图。
(6)小结和讨论。
3、音频放大器的共组原理4、极限参数5、功率的计算6、具体实现7、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输出信号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失真,对此我调解了电阻的阻值,经过多次调解输出波形的失真度渐渐减小;同时还应更改二极管的型号以及三极管的型号已达到减小失真度的目的。
最好是事先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各个电阻的大小以及各个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型号,这样会使用仿真软件仿真的时候会方便快捷的多。
在焊接电路板时往往会和电路图不一样,由于平时一直都在看电路图,对电路板接触较少,不能及时转换思维,造成焊接时错误频繁发生。
对此我多次试验,积极分析,把电路图与电路板有效的联系起来,最终发现电路图和电路板其实是一样的。
不过在焊接电路板时把电路图中的元件符号换成实际的原件而已。
最新《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指尖陀螺实验报告
最新《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指尖陀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习使用电子元器件搭建实际电路。
3. 理解指尖陀螺的工作原理及其稳定性。
实验原理:指尖陀螺是一种利用角动量守恒原理保持稳定的小型玩具。
当指尖陀螺在手指上旋转时,其内部的飞轮产生足够的角动量,使得陀螺保持稳定。
本实验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来驱动指尖陀螺的电机,并通过调节电路参数来优化陀螺的稳定性和旋转时间。
实验设备:1. 微控制器开发板(如Arduino)2. 直流电机3. 锂电池及充电模块4. 指尖陀螺外壳和轴承5. 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6. 焊接工具和导线7. 电源适配器实验步骤:1. 设计电子电路:根据指尖陀螺的工作原理,设计一个能够提供稳定电压和电流的电源电路,以及一个用于控制电机转速的驱动电路。
2. 搭建电路:按照设计图,使用焊接工具和导线将电子元器件焊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电路。
3. 调试电机转速:通过调节微控制器的PWM输出,控制电机的转速,直至找到使指尖陀螺最稳定的转速。
4. 组装指尖陀螺:将电机安装在指尖陀螺的外壳中,并确保轴承的顺畅旋转。
5. 测试稳定性:在手指上测试指尖陀螺的稳定性,观察其旋转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搭建了一个指尖陀螺的电子电路。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电机的转速对指尖陀螺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经过多次调整,我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转速范围,使得指尖陀螺能够在手指上稳定旋转较长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和指尖陀螺结构能够有效地保持旋转稳定。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电子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加深了对电子课程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指尖陀螺的成功制作和稳定旋转验证了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电路图的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节点电压法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科学、规范的操作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认知: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结构、原理、符号及参数,使学生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电路原理及分析方法:讲解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引导学生掌握等效电路、节点电压法等电路分析方法。
3. 电子电路设计: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4. 电路搭建与调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学会调试和排故,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电子技术应用:分析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调试过程:
本电路的调试过程较为顺利。在电路板的安装完成后,初次接电源后接收端不能控制继电器吸合。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我们开始从发射电路测量检查。
发射电路中作为指示遥控开关的开关状态的发光二极管工作正常,说明编码芯片BA5104的工作状态正常。于是我们使用示波器从BA5104的输出端15管脚测量输出波形,输出信号频率为37.9KHz,较为稳定,发射电路的指令编码器单元和调制器单元工作正常。
2)BA5104采用按键起振的省电模式,具有功耗小的特点;
3)BA5104具有8个输入通道工用户选择,因此,它有32种不同的组合,可生产32种不同的编码输出供用户选择,具有功能强大的特点。
4)采用先进的CMOS工艺,既有工作电压范围宽的特点。
5)设计了防静电(ESD)电路,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5、电路工作原理:
在此次安装焊接电路的过程中各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随着电路的复杂化,电路焊接时对于布线的难度和细心程度的考验都明显增大。与摸电实验中语音放大器电路的焊接相比,这次的电路复杂许多,元件间所需连线的的数目增加不少,稍不注意便可能焊错或缺焊某根线,这将直接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此次安装电路过程中我们就出现过由于焊接错误而导致整个上午无法继续测试的情况,减缓了我们的进度。在今后的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及时对所焊电路进行检查,并且在电路图上对已焊部分进行标记,以防止错误发生。此外,在焊接前对于使用元件的检查也非常重要,元件质量不一定都好,将原本就已坏的元件安装在电路中,差错的难度很大,而且非常耗费时间。
在刚开始设计电路时,由于对于红外遥控电路、数字电路的了解几乎为零,加之急于求成的心理,我们想直接找一参考电路作为设计。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和设计过程的进展,我们发现这一想法基本不可行,原因有三:其一,无论是网上还是相关资料上的电路,大都存在较多错误,有的是由于印刷造成的,更多则是由于参考电路基本没有经过实际验证,很多元件的选取以及元件数值都存在各种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根本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另外由于部分书籍编者并没认真校对所有电路,导致一些电路设计本来就存在严重的理论错误,完全没有可行性。其二,由于书籍资料的产生时间不一,很多参考电路虽然没有理论问题,但其中部分元件可能因为使用不广泛或早已停产等原因,在市场上相当难得买到,从而造成设计无法实现。以上两点原因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消耗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造成设计电路的多次更换。在以后的电路设计过程中,完全避免这两点应该比较困难,但此次设计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如对参考电路的认真查正,相信一定会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很多帮助。最后一点原因是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慢慢得出的。原来我对课设的认识就是做一次大实验,因此并没想多花精力,但事实证明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收获的远远比按书上的设计做一次实验所得到的多得多。从中可以了解到各方面的很多知识,不光是对于本课程设计有用,更是对于我们所学专业的知识的很好普及。虽然一次课设也许并不能使自己在某方面的知识非常系统,但其对于各方面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的锻炼却正是我所需要和缺少的,也是在其他课程中很难遇到的。所以如果简单的抄袭,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完成课程设计,无疑是对大学四年中难得的综合运用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机会的巨大浪费。我是不会让自己错过这种机会的。
1、实验目的:
(1)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各种红外收发器件;
(3)掌握红外遥控的收发方式;
(4)掌握红外遥控的编码解码方式;
(5)掌握开关量信号对强电设备的控制方式。
2、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基础部分:
(1)红外遥控器采用现成的家用电器的红外遥控器;
(2)遥控距离不小于5米;遥控开关接收端的工作电源为220V交流电;
图(11)
接收电路:
接收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IC2的工作电压为5V。13脚为内部振荡器定时端,外接R4和C1网络;③~⑩脚为控制输出端。其③~⑧脚的6个端口为非保持端,IC3电路的红外接收头(三端),它接收放大和解调信号,把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还原成解码BA5204能识别的脉冲码。BA5204的③~⑨脚输出的信号分别经三极管V2~V8放大,驱动相应的继电器,实现控制功能。
红外接收,译码由红外接收器,前置放大器、解调器、指令译码器、记忆和驱动级等组成。红外光电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脉冲信号,再经高倍电压放大后加至解调器进行解调,然后由指令译码器解码出指令信号。指令译码器是与指令编码器相对应的译码器,用于脉冲指令信号译出。译出的指令信号加至相应的记忆和驱动级,驱动执行机件(如继电器、可控硅、音频电路等)动作,实现红外光遥控。
我们又将示波器接在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地之间测量发射信号,信号通过作为驱动电路单元的三极管8050,已被放大,频率为发生变化。由此我们确定发射电路部分工作正常。
接下来我们检查接收电路。首先用示波器测量光电三极管接受的信号,所使用的光电三极管具有信号接收、放大、解调的功能。将测得的脉冲信号与发射端编码芯片所发出的脉冲信号进行比对,脉冲码完全一致,红外接收单元工作正常。
由此可以说明我们制作的红外遥控开关发射和接收电路已可以实能稳定,安全。我们的设计已达到实验设计要求。
五、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
李雨键
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参考借鉴了大量从老师那里、网上以及参考书籍中获得的电路设计。通过仔细分析比较,市场调研和实验测试,我们最终设计制作了这一电路。从开始查找资料,学习了解有关红外控制电路的相关知识,到初步制订设计方案,再到不断实验调试改进方案,到最终完成设计,制作完成最终的电路,我们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二、设计框图及电路系统概述
根据设计要求及制作目的,我们确定了设计总体方案。由于频分制红外遥控电路在控制通道数目较多时电路过于复杂,且各频道间容易相互干扰造成误控,我们决定使用码分制红外遥控系统。系统框图如下: 指令编码器由基本脉冲发射电路和指令编码开关组成。当按下某个指令按键时,指令编码器将产生不同编码的指令信号。该编码信号经调制器调制后变为编码脉冲调制信号,再经驱动电路功率放大后加至红外发射级,驱动红外发射管发出红外编码脉冲光信号。
在接收端,红外接收头(三端)接收由发射电路发射的光信号并将把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解调还原成解码器BA5204能够识别的脉冲码。由光电三极管OUT端出来的脉冲码(信号)经过功率三极管(3DG6C)放大足够的倍数(60~80)使原来微弱的脉冲信号能够被BA5204识别并进行解码过程。
被放大的脉冲信号经2管脚DI输入,经BA5204解码使得与发射电路已按按键相应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得双稳态触发器CD4013。当CD4013的CP端加一正向脉冲时,则输出端Q1端输出宽度一定的整形脉冲。当CD4013的CP端有数据输入且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或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CD4013的输出状态发生翻转,其Q端由低电平转呈高电平(低电平),使得功率三极管3DG12D(此时起到开关作用)饱和导通,继电器K1通电,吸合,其触点将相应电器或时序控制节点接通(实验中用发光二极管替代),则用电器开始工作(发光二极管亮光)。再按一下按键,CD4013又接收到一正向脉冲,此时其Q端由高电平转呈低电平,功率三极管3DG12D截止断开,继电器断开,用电器不工作(发光二极管熄灭)。从而达到控制的效果,且各路的用电器相互独立,类似自锁效果。
将示波器接在芯片BA5204的信号输入端2管脚,测得脉冲编码。在给芯片输入脉冲信号的同时我们用万用表分别接在BA5204的输出端3~7、9~11管脚,但均未测得一高电平的跳变,由此我们推断电路未能正常工作是因为解码芯片没有正常解码造成的。我们估计可能的原因有两个:1、解码芯片已损坏;2、接收电路的前置放大单元的电流传输系数不够,造成芯片无法正常解码。
我们的三路控制电路从分别从BA5204的4,6,9管脚引出,分别对应遥控电路中的1,3,5号按键。实验结果显示,在距离6.5米处分别按下遥控电路的1,3,5号按键时,4,9管脚通道所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和6管脚通道所控制的台灯分别点亮,再次按下同一按键时相应机件熄灭。对于未接控制电路的其他各通道,在发射端按下相应按键时可在解码芯片的对应输出管脚检测到一高电频跳变,且各控制通道工作稳定,无相互干扰。
一、设计任务书
红外线是在人的正常视觉范围之外的光线,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信息的传输。红外线的常见用途之一就是近距离遥控,像许多家电,例如电视机,VCD机,空调等都是使用红外线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本设计要求采用红外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组件,加上触发器电路以及大功率电子开关或继电气开关实现对家用电器的电源控制。在给定直流电源电压和交流电源电压条件下,设计并制作一个红外遥控开关。
(3)遥控开关使用发光二极管指示有无220V交流电源及遥控开关的开关状态;
(4)遥控开关能够控制台灯、电扇等家用电器,输出功率不超过200W。
发挥部分:
(1)自制红外遥控器,包括至少8路遥控按键;
(2)遥控开关能够控制至少8路家用电器。
3、设计任务:
(1)设计,安装、调试所设计的电路;
(2)画出完整的电路图,详细说明电路原理,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发射电路:
它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电BA5104(IC1)专用编码IC。IC1的①、②脚为客户码选择端,此两端要求和接收电路的BA5204(IC2)解码IC的11、12脚对应悬空或接地。IC1的12、13脚外路组成,发射电路(如图1)采用接455kHz的陶瓷晶振,③~⑦脚、⑨~11脚接8个控制按键,按某一键,可使IC2相应脚电平发生变化。14脚为发射指示端。编码信号从15脚输出,经2Vl和2V2组成的复合管放大后由2VD2红外发射管变成光信号发射出去。
6、具体工作流程:
当按下8个控制按键的任一键时(例如K1)即3管脚,则3管脚的电平由原来的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BA5104开始进行工作,即发射相应的编码信号制接收电路,当端子为高电平时,则发射停止;K7,K8为单次电平控制端,接低时,BA5104能够发射一次信号。OSC1与OSC2接出来的晶振电路可使红外遥控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则BA5104编的码可载在38KHZ的载波上通过15管脚DO(编码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从DO出来的编码信号经过NPN三极管(8050)放大后,可将编码信号经由集电极的红外发射管转变成光信号发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