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人口结构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doc 32页)
浙江省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浙江省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e759b2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e.png)
浙江省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大省之一,其外贸发展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浙江省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市场机遇。
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和先行者,浙江省在市场竞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外贸的发展使得浙江省的企业面对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商机。
这种市场机遇推动了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力度,促进了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
例如,浙江省的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等,通过不断引进新的科技和提高产品质量,成功实现了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品牌的转型升级。
其次,浙江省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入。
外贸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先进技术引进,为浙江省的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外资的投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的流入,还带来了更高水平的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
同时,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也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这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入,为浙江省的企业提供了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
最后,浙江省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市场的风险。
外贸的发展使得浙江省的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这种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同时,外贸的发展也带来了市场风险,例如市场需求的波动、国际贸易壁垒的增加等,这些风险也迫使浙江省的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和市场预判能力,实现更快速、更灵活的产业结构调整。
总之,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市场机遇、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入以及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市场风险,都是推动浙江省产业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的重要因素。
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才能实现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发展。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6fae00581b6bd97f19ea8a.png)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很多,如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非国有化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体制的变动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影响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影响因素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资料显示,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96.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221元,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仅为2275.2元,且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即城乡居民收入比仅为2.86。
然而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而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仅为5919元,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扩大为13190元,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扩大为3.23倍。
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近十几年里有了不断扩大的趋势。
此外,有专家称,如果将城镇居民收入和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如医疗、教育、补贴等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用于生产资料的部分成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将扩大至4倍甚至6倍。
(二)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居民收入主要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资料显示,2010年,城镇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44元,其中,工薪收入为12443.04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5.2%;转移性收入为4633.6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4.2%;而经营性收入为1559.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1%;财产性收入为473.5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5%,可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依赖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农村居民纯收入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主。
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年鉴》的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为5919.0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2431.05元,占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41.1%;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为2832.8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7.9%;而财产性纯收入仅为202.25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4%;转移性纯收入为452.92元,占农民年均纯收入的7.6%。
我国对外贸易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dcc3e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7.png)
我国对外贸易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熊晓轶【摘要】本文引入了SS理论研究工人收入与对外贸易的关系,阐述了SS理论的基本内涵,并以广东、江苏、浙江三省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的对外经济依存度与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的关系,以及我国现实的情况与SS理论的推论相符合的程度,并就对外贸易对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3(012)005【总页数】2页(P12-13)【关键词】SS理论;居民收入;对外贸易;影响因素【作者】熊晓轶【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正文语种】中文一、研究背景我国从建国初期到1978年的整个时期经历了经典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那个时期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之外鲜有其他所有制成分。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直到1999年,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我国从此走向了富强之路。
从1999年到如今,国家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中部地区”等战略性措施,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928亿美元,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2,837亿美元,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更是达到58,78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
但是,我们该理性地看到即便是在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我国2012年的人均GDP也仅为大约4,000美元,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如果再按照人均1美元/天收入的贫困线标准,中国还有约1.5亿的贫困人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研究员在2010年早已说过,早在2004年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就已经达到0.44,这一数字已超过国际上公认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
由此说明在2004年的时候我国收入的差距早已是非常不平等的状态。
对外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对外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fdc58f267ec102de3bd8942.png)
对外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斯多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S-S定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逐步增多时,国内对资本要素的需求上升,这会导致市场上的利息率升高,资本所有者获得比以前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随着该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的扩大,国内对于劳动要素的需求下降,从而工资水平会降低。
当然,这是从完全静态分析中推导出来的结论。
即使从动态角度来考虑,进出口贸易总是会使一个国家某些种类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增加较快,而其他一些要素所有者的增加相对较慢,国民收入分配的相对结构必然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有较明显的改变。
这也就是说,对外贸易在使一个国家作为整体有可能得益的同时,也会产生收入分配影响。
更具体地说,如果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资本,则一个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贸易开放后,劳动者的收入会增加,而资本所有者的收入会相对减少,反之亦然。
二、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从上述理论分析中,我们发现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都是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和途径实现的。
纵观国内外观点,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可以大体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商品价格机制,技术进步机制,政府政策机制。
(一)商品价格机制基于前面的斯多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S-S定理):一个国家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逐步增多时,国内对资本要素的需求上升,这会导致市场上的利息率升高,资本所有者获得比以前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随着该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的扩大,国内对于劳动要素的需求下降,从而工资水平会降低。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作为一个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贸易开放后,随着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多,国内对劳动要素的需求增大,导致工资水平上升,从而劳动者的收入会增加。
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数量相对较小,而且基于技术,专利等方面的原因,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导致国内对资本要素的需求下降,从而资本所有者的收入会相对减少。
(二)技术转移机制贸易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技术扩散影响收入分配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方面在对外贸易和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下,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从而人均收入提高,但每个人实际所得还取决于分配状况;另一方面,贸易带来非中性的技术进步,如偏向部门的技术进步,则会增加各部门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并导致技术工人工资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扩大。
论对外贸易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
![论对外贸易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175641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8.png)
论对外贸易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郎好运(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摘要: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外贸进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控制变量人均GDP、城镇化比率第一产业GDP贡献率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存在一定的影响。
首先本文阐述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回顾了现有的国内研究现状,对对外贸易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进行概述;其次,本文运用2002-2017年在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设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因变量,外贸进出口总额与外贸依存度为自变量,人均GDP、城镇化比率、第一产业GDP贡献率为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并得出实证结论;最后,本文针对回归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城乡收入差距;多元回归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9.03.009引言社会和谐的核心即经济和谐,经济和谐的本质就是经济发展的所有成果可以受益整个社会。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的经济令世界各国感到震惊,对外贸易也取得巨大成就。
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参与了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对解决国际大交易有着积极的影响。
多年来,中国贸易的全面深入开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撑,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
但与此同时,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经贸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居民与城乡之间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利益差距很大。
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会对整体社会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的方式,使改革开放的成果带给广大人民群众更大的受益,改变利益分配的格局,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也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中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在中国经济与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学者们相当重视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
对外贸易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对外贸易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69293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5.png)
对外贸易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在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1998年-202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对外贸易扩大了浙江城乡收入差距。
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商品价格、产业结构、就业和对外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浙江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对外贸易;收入差距;影响机制一、浙江省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的基本现状分析1.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1)历年对外贸易总额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外贸出口的持续进步,与消费和投资一起,极大的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
对外贸易,不仅为浙江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对我省的经济模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如图1,1998年-2022年浙江对外贸易总额一直处于平稳的上升阶段,2022年浙江进出口总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奠定了浙江贸易大省的坚实地位,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由于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22年外贸总额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再次回落到2000亿美元以下。
之后两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2022年,对外贸易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
但由于金融危机余音未袅,欧洲市场又陷入了欧债危机的泥淖,使得2022年至2022年,浙江对外贸易总额几乎停滞不前。
(2)历年对外贸易依存程度情况。
对外贸易依存度,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程度。
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及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共同决定了外贸依存度的高低,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表示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如图2所示,1998年-2022年浙江省外贸依存度走势,浙江外贸依存度从1998年到2007年一直处于平稳的上升阶段,由2004的0.24一路升至2007年的0.70。
超高的外贸依存度不仅给浙江带来了大好的经济局势和急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同时也附带着对对外经济的超强依赖性。
国际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doc
![国际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doc](https://img.taocdn.com/s3/m/ec14f4b57fd5360cbb1adb7f.png)
国际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摘要]利用我国近几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以及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数据,以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对其差距的影响作用为研究目标,首先从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两个方面对我国国际贸易进行探究,其次根据这一分析提出缩小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我国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就是国际贸易,尤其是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化的不断深入,这一推动力表现得更加明显。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区域城乡收入的差距正在迅速扩大,而国际贸易与区域城乡收入差距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联系,是本文即将进行的研究。
本文以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国际贸易对其的影响作用,从而为更好地发挥国际贸易的作用提供支持,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逐步缩小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1国际贸易对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1.1基于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国际贸易对其的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在改革开放之后就逐渐趋向于稳定,虽然在个别年份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小幅度的下降现象,但从整体上来说仍然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这一发展趋势能够从我国进出口相关数据上看出来,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数据能够明显看出,我国在改革开放第一年,即1978年的进出口总额仅仅有206.4亿美元,30年之后就增长到25632.6亿美元,而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则上升到43030.3亿美元,比之于1978年,已经翻了约208倍,而且我国的贸易从整体上来看一直保持着顺差局面。
我国国民人均收入在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处于增长的趋势。
但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却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而越来越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而且这种趋势到目前为止都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和扭转,这给我国社会的稳定及发展带来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1.2基于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国际贸易对其的影响基于区域的因素,本文将对比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以及这三个地区的城乡收入,深入探究国际贸易对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
对外贸易、FDI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研究
![对外贸易、FDI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be6a3867ec102de2bd89ea.png)
我 国对 外开 放 以来 , 在 居 民收入 稳 步增 长 的 同时 , 地区 、 行业 、 城 乡间居 民之 间的收 入分 配差 距 也越 来 越 凸 显, 其 中以城 乡居 民收入差 距 尤为 突 出。 据 国家 统计 局公 布 的数据 显示 , 2 0 1 1 年我 国城镇 居 民人 均可 支 配 收 入 2 1 8 1 0元 , 农 村 居 民人 均 纯 收 入6 9 7 7 , 全年 城 乡居 民收 入 比为 3 . 1 3: 1 , 城 乡 居 民收 入差 距 的扩 大 已影 响到 我 国和谐社 会 的建设 进 程 。因此 , 对 于处 于经济 全 球化 背景 下 的 中国 , 分析 对外 贸 易 、 F D I 对 城 乡居 民收入 差距 的 影响 , 从 对外 贸 易 、 F D I 的角度 研究 城 乡居 民收入 差距 具有 现实 意义 。
2 FD J
+ z ( 2) l n F DI + u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一 I 1 — 1 2 【 作者简 介 】 滕 颍( 1 9 7 5 一 ) , 女, 浙江宁波人,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讲师 , 研究方 向: 国际经济学。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 l n O P E N 、 l n F D I 、 l n Y做回归 : 其中£ 、 ( 1 ) 、 ( 2 ) 为待定参数 , 估计得 t = O . 1 7 7 0 0 4 , t ( 1 ) = O . 0 0 3 4 7 8, t ( 2) = 0 . 1 3 3 8 9 2, 则 所得 方程 为 : l n Y = O . 1 7 7 0 0 4 + * 0 . 1 3 3 8 9 2 1 n O P E N + 0 . O 0 3 4 7 8 * l n F D I + u 设 厂为 回归 模型 的残 差 , 表 5为厂单 位根 检验 结果 : 表5 变量 ! : ! 塑 以上 可 知 : 残 差 ,为 平 稳 序 列 ( 在 5 %临 界 值 水 平 f 一 1 9 7 5 9 ( 0,0 .1) 一 1 9 6 4 4 下) , 这表 明 l n O P E N、 l n F D I 、 l n Y存 在 长期 稳 定关 系 。 根 据 模 型数 据 , l 9 9 5 —2 0 1 1年对 外 贸 易额 增 长 l %, 带 动 我 国城 乡 居 民收 入 差距 平 均 扩 大 0 . 1 3 3 8 %, 外 商 直接投资增长l %, 带 动城 乡 居 民收入 差 距 平均 扩 大 0 . 0 0 3 4 %, 由此 可见 , 对 外 贸易 的扩 大能 拉 大城 乡居 民收 入 差距 , 另 外商 直接 投 资对 城 乡居 民 收入差 距扩 大也 是具 有一 定 的作 用 , 但 作用 不 如前者 显 著 。
最新整理对外贸易结构与浙江经济增长关系的.docx
![最新整理对外贸易结构与浙江经济增长关系的.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7f2ea9b4afe04a1b171de30.png)
最新整理对外贸易结构与xxxx经济增长关系的对外贸易结构与xxxx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1.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概述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学者们认为,贸易结构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另外,贸易结构相比较于贸易总额而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目前我国贸易结构升级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可以通过改善贸易结构来改善产业结构,来实现对资源更加有效的配置,最终达到经济增长目的。
1.1对外贸易结构的基本定义较为确切的关于对外贸易结构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对外贸易中,凝结在商品和服务中的要素比例关系和经济关系,包含了贸易双方商品和服务流通中的比例关系。
具体而言,对外贸易结构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单种商品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的比例,内容涵盖了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和区域结构。
1.2对外贸易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1.2.1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互动协调关系。
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也就是商品生产投入的要素变化,要素投入的变化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化。
无政府干预的状态下,一国或地区会依据其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对外贸易,根据克鲁德曼的产业内分工理论,一国或地区在生产中会进行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进行专业化生产。
当然,当一国或地区在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对外贸易的时候,出于对福利效应的追求,会逐渐改变产业生产的结构,以此来适应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最终达到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从中可以看出,对外贸易结构对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并指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1.2.2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合理化、高度化的产业结构会促进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又会反过来刺激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使稀缺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经济总量便会步入平稳的提升路径,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增长必然受到遏制。
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abc7d958f5f61fb736665a.png)
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作者:袁尚草刘金浩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34期摘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经济实力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点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国际贸易广泛开展下,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进一步扩大。
国际经济贸易的开展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国际经济贸易对对东部沿海区域和中西部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找出产生影响的背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
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前言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多种产业相结合的优势并且能够从外部引入资本和能源,更好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产业模式较为单一,传统的经济模式影响深远,这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商品、服务及技术的进出口给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也使得城乡收入的差距日益扩大。
由此可以看出,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必须对这种影响进行细化分析,才能更好的寻找解决的措施办法,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促进整体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原因分析1.从全国范围来看,国际经济贸易加剧了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长期处于超差状态,大量的资本进入国内,拉动了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使城市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式的进步时期。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地区且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进行,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农村地区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对国际贸易中的资源、技术、信息等掌握水平十分低下,使得农村地区得自国际贸易的收入十分短缺,往往局限于劳动力的出口等形式。
国际贸易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国际贸易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6bc9d2f111f18582d05abd.png)
国际贸易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就不同区域而言,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部明显高于西部。
通过对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东部最小,但呈增大的趋势;中部次之,也呈增大趋势;西部最大,但基本维持不变。
国际贸易在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并正确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国际贸易的作用,实现国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标签:国际贸易;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城乡同步发展;信息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却出现了二元化的局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若不得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公正,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所以,政府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对相关专家学者也应该充分重视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查研究,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为国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的视角,分析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
一、文献综述当前,针对国际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研究的文献比较少,研究者也比较匮乏。
针对国际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的研究,可概括为三种:第一,在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国际贸易有着促进的作用;第二,在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国际贸易起着抑制的作用;第三,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
国内学者魏尚进通过对众多城市展开调查,得出结论:一个城市越开放,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速度也就越快。
袁冬梅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了贸易的开放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扩大城市的贸易开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城乡收入差距。
孙永强着重研究了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最终发现:通过开展对外贸易,就总体而言,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增大的趋势,然而,在不同区域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
而且,通过对比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可知,后者的影响比前者更大。
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6dfb5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9.png)
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文献综
述
《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是一篇关于浙江
省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文,通过实证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结
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
本文综述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三个方面对《浙江省对外
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进行综述。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收集浙江省的对
外贸易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
证研究。
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引入对外贸易结构变量,分析其中的相
关因素和关系。
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主要研究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对外贸易结构的特点和变
化趋势,以及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等。
在研究结果方面,本文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
首先,浙江省对
外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在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上
的变化较为明显。
其次,对外贸易结构对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
特别是在产品结构上,不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差异。
同时,对外贸
易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即当前的对外贸易结构
对未来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是一
篇对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的论文。
通过实
证分析,得出了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一些重要结论。
本文的研究方法较为科学,研究内容丰富,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FDI与对外贸易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FDI与对外贸易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2879f5fab069dc50220150.png)
FDI与对外贸易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选取1980—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对FDI、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和进出口是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因素。
FDI流入的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不合理会扩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出口贸易发展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口贸易则有相反作用。
对外开放中必须采取优化外资产业和地区结构,推动落后地区承接出口贸易转移等措施,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FDI;对外贸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流入中国的FDI数量快速增长,但其分布呈现非均衡性。
在地域分布上,主要投资于经济发达的城镇地区,产业分布上,重点投资于工业制造业部门,而发达的城镇是工业制造业的集群地带。
FDI分布特点使其就业效应与收入增长效应表现为城镇地区受益高于农村,进而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不同比例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发生变化。
FDI流入与对外贸易共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地区就业水平和居民收入,进一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1980—2012年,中国FDI由0.57亿美元增长到1117.2亿美元,外贸总额由381.4亿美元增长到38667.6亿美元。
同期,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86.27元扩大到14069元,城乡收入比由2.496拉大为3.10。
可见,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与FDI、对外贸易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
现有研究收入差距问题的文献数量丰富,但较少有融合FDI和对外贸易两个变量研究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多是从FDI或者对外贸易其中一个因素来探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研究FDI和对外贸易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FDI流入、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描述性分析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FDI流入,1980年中国FDI流入仅为0.57亿美元,2012年达到1117.2亿美元。
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9e841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6.png)
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关键词〕对外贸易;城乡收入差距;VAR模型一、引言辽宁省对外贸易在不断发展,开放程度也在日益提高,在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收入分配是众多社会矛盾中一直悬而未解的焦点问题,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是收入分配矛盾的重中之重,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还会对整个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构成威胁,必须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本文从两者的关系出发,研究它们之间内在的因果联系,从中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最终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近些年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不均衡,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引起国内外学者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极大关注,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因素。
其中有一部分学者就注意到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研究。
二、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分析S-S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认为,一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交换,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对外开放程度,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会增加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收入,最终会达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也就是说,一国密集使用要素的价格会逐步上升,而相对稀缺要素的价格会降低。
中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则相对稀缺,所以根据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原理,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在中国通常农村居民大部分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而城镇居民大部分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着产业报酬的差异和波动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实施对外开放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带动本国经济发展,但进出口贸易对不同产业报酬的影响不同,导致不同产业的劳动者产生收入差距。
辽宁省作为中国较早开放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有了巨大的发展,进出口贸易也拉动了本省的经济,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却在逐渐扩大。
可以说在研究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方面辽宁省是很典型的一个省份,所以本文针对辽宁省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对外贸易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对外贸易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a0b5dec1c708a1284a44d5.png)
( 责任编辑: 刘明)
2 8・
我 国收人差 距 的影响 路径进 行 探讨 ,并在 此基 础上 再 进行 实证 检验 。 同时 ,为避免 区域 不平 衡对 研究
非技术工人工资水平的相对上升和技术工人工资水 平的相对下降 ,从而缩小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本 文将遵循这一影响路径 , 贸易 自由化对我国城镇 对
・
于G P D 的增 长速度 ;
・
其中的重要因素。长期来看 ,以上因素仍会持续 , 因此 ,这 些产 业部 门对港 口吞量 的影 响作用 可能会
进一步减 小 。
其 中第三产 业 和制造业 是重要 的因素 ;
・
广东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
参考 文 献
2另 外一些 部 门 ,如 0 一冶 金 、0 一建 筑业对 . 3 7 港 口吞 吐量有很 大 的影 响 ,这些 产业 部 门的产 出变
居 民收入 差距 的影 响进 行逐 步实 证检 验 。如 果上 述 推 理成立 ,则 通过 对 我 国实 证数 据 的分析 ,应该 可
结论 的影响 ,本文将更 多地使用 区域数据进行分
析。 著名 的S定 理 为研究 国际贸易 对一 国内部居 民 S 收入 差距 的影 响奠定 了理论 基 础 。S定 理认 为 ,在 S 承认H一 定 理认 为 的一 国应 当出 口其相 对 丰裕 和便 0
更进 一 步 的较 为详细 的理论 论证 。或者 说 ,现有 的
研 究还 没有完 整地揭 示 出贸易 自由化对 收入差 距 的
影 响路 径 。已有研究 基本 上是基 于全 国 的数 据进行 的 ,而 考虑 到我 国贸易 自由化 程度在 区域 间存在很 大 的不 平衡 ,这种 研究在 一定程 度上是 缺乏说 服力 的 。因此 ,本 文试 图首先从 理论 上对 贸易 自由化对 态 势 。下面这 些正 面影 响将抵 消产 品附加值 提高 给
人口结构变化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
![人口结构变化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79f52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e.png)
人口结构变化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人口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在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分布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这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结构变化对国际贸易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对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促使了医药和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带动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
以中国为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医疗器械和养老产业的国际贸易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样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模式更加注重服务性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
其次,人口结构变化也对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产生了影响。
随着人口结构中青年人口的减少,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减少,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这迫使这些国家不得不寻求外部劳动力,通过引进外来人口填补劳动力缺口。
例如,欧洲国家由于人口结构问题,逐渐放开了对外来移民的限制,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这样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中涉及人员流动的服务业(如旅游、娱乐和教育等)更加繁荣,拉动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
除此之外,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消费结构和需求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对国际贸易格局带来积极作用。
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使得城市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和多样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贸易中变得更加有竞争力。
例如,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的消费品和奢侈品需求的增加,使得国际市场上的奢侈品贸易逐年增长。
此外,人口结构的变化还对国际贸易中的人力资源配置产生了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压力。
许多国家开始面临着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重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些国家选择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更多的财富,以填补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
例如,中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吸引外商投资和扩大对外贸易,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为人口老龄化时期的社会保障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贸易、人口结构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doc 32页)对外贸易、人口结构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浙江财经学院金樟峰、斯亮、刘彧茜摘要:本文以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对外贸易和人口结构的现状描述,探究对外贸易、人口结构与地区城乡收入差异之间的变动规律,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研究对外贸易和人口结构变动对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1、对外进出口贸易能缩小地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异;2、60周岁以下人口比例的增加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其中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的人口比例变动影响最为明显,而60周岁以上人口比例的增加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尽管各地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异逐年下降,但全省的城乡收入差异并未明显下降,且东北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明显小于西南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异;对外贸易;人口结构;面板数据模型The Effect of Trade and Age Structure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of Zhejiang ProvinceAbstract: The paper documents the effect of trade and age structure up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with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econometric model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firstly,the trade has an negative effect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of reg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secondly ,the increase of the age below 60 will broade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among which the effect of the age above 35 and below 60 appear to be the most significant. Besides, the age above 60 tend to decrease the gap; thirdly, the incom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of Zhejiang Province tends to be larger while that of the region tends to be smaller, what’s more , the incom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is more obvious in the region of southwest than that of northeast.Key words: incom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trade; structure of age ; panel data目录1 引言 (1)2 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现状 (2)2.1 城乡收入差异 (2)2.2 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现状 (3)2.2.1 全省城乡收入差异现状 (3)2.2.2 各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现状 (4)3 浙江省对外贸易和人口结构现状 (7)3.1 全省对外贸易和人口结构现状 (7)3.2 各地区对外贸易和人口结构的现状 (8)3.2.1 对外贸易 (8)3.2.3 人口结构 (11)4 对外贸易、人口结构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 (13)4.1 面板模型介绍 (14)4.2 实证分析 (16)4.3 模型小结 (18)5 结论与建议 (20)5.1 结论 (20)5.2 建议 (21)6 模型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6)1 引言“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趋于缩小,其中舟山和丽水两地的城乡收入比分别从2006年的2.1和3.61下降为2009年的1.91和3.33①。
然而,表2.2中地区间的横向比较也表明,浙江省城乡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问题依旧突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城乡收入分配并未呈现明显的趋同效应②。
与此同时,近日浙江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文,这意味着浙江在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拥有先行先试权[1],同时也为浙江由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的转变提供新的契机,那么这一新的契机对浙江省“十二五”期间的城乡收入差异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目前,关于地区收入分配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研究地区收入分配差异的基本趋势;二是探究影响地区收入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
这些成果有:张平(1998)[2],Dwayne Benjamin(2004)[3],王小鲁和樊纲(2004,2005)[4-5],万广华和周章越(2005)[6],陶涛(2010)[7]等文章。
关于对外贸易对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魏尚进(2002)[8]、徐水安(2003)[9]等人认为对外贸易能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而Bourguignon 和Morrisson(1990)[10]、万广华(2005)[11]、赵莹(2003)[12]、王少瑾(2007)[13]、李汉君(2010)[14]等人则认为对外贸易会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
关于人口结构变动对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Bryan L和Boulier(1975)[15],Irma Adelman 和Sherman Robinson(1977)[16],Angus S. Deaton 和Christina H. Paxson (1995,1997,1998)[17],曲兆鹏(2008)[18]等人认为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会影响地区收入分配差异。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本文以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对外贸易和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探究对外贸易、人口结构与地区城乡收入差异之间的变动规律,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研究对外贸易和人口结构的变动对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从而正确认识浙江省的城乡收入差异问题,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比分析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的变动趋势;其次,分别从浙江省对外贸易及人口结构的变动来分析①详见表2.2。
②国际上关于地区之间发展趋势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
该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
另一种观点是,当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时,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呈现“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
其现状;再次,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对外贸易、人口结构变动对浙江省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最后,总结本文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现状本章研究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现状:首先,对城乡收入差异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确定其衡量指标;其次,分析浙江省整体及各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的变动趋势;最后,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现状进行小结。
2.1 城乡收入差异城乡收入差异[19]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差异,包括绝对收入差异和相对收入差异。
绝对收入差异是指不同群体或个人的收入差距的绝对数;相对收入差异是指用收入比重或收入相对份额来表示不同群体或个人2.2 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现状2.2.1 全省城乡收入差异现状以下根据浙江省城乡居民整体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比两组数据,分析浙江省城乡收入差异的现状。
表2.1浙江省整体的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差异第5、6列数据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年鉴》,而第7、8列数据由前两列数据计算得到。
由表2.1可知,浙江省的城镇基尼系数从1982年的0.1396上升到2005年的0.3198,其中1993年和2003年为两个关键点,分别突破0.2和0.3两条基准线③;相比之下,农村基尼系数从1982年的0.1876上升到2005年的0.3678,且相继在1983年和1988年突破以上两条基准线。
而总体基尼系数则从1982年的0.1926扩大到2005年的0.3870,并分别在1983年和1992年突破以上两条基准线。
就三者进一步比较发现:城镇基尼系数始终小于农村基尼系数和总体基尼系数;而总体基尼系数和农村基尼系数在20世纪末并没有稳定的大小关系,但进入21世纪以来,总体基尼系数一直领先于农村基尼系数。
此外,浙江省的城乡收入比值从1985年的1.65上升到2009年的2.46,但从2007年开始有略微下降。
③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小于0.2为收入绝对平均;基尼系数在0.2~0.3为比较平均;基尼系数在0.3~0.4为相对合理;基尼系数在0.4~0.5为收入差距较大。
图2.1浙江省整体的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比为更直观的分析全省的城乡收入差异状况,表2.1中的总体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比用时序图2.1来描述。
由图2.1可知,浙江省的基尼系数自1982以来,期间有少许波动,但增长趋势明显;而浙江省的城乡收入比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在整个时期除1994年出现的一个显著波动外上升趋势明显。
因此,无论是基尼系数还是城乡收入比,都反映出浙江省总体的城乡收入差距在“十一五”前呈扩大趋势,而“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的城乡收入差距虽有所缩小,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2.2.2 各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现状为进一步了解浙江省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状况,以下计算出浙江省11个地级市(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和丽水)2003年至2009年的城乡收入比。
原始数据见附表A1和A2。
表2.2 浙江省各地级市2003年至2009年的城乡收入比地区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而表中城乡收入比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的比值。
由表2.2可知,从2003年至2009年期间,各地区的城乡收入比呈下降趋势,如杭州的城乡收入从2003年的2.25下降为2009年的2.21,而宁波也从原先的2.29降为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