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
生物七下复习提纲20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1)A 液是血浆, B 液是原尿 , C 液是尿液
(2)B 液中蛋白质较少的原因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3)C 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判断方法:
第一步:找到“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为“0”的一组,确定为尿液; 第二步:找到“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组,确定为血浆; 四、血液透析和肾移植
其次是蔬菜、水果(提供维生素 无机盐 水),
再其次是肉类鸡蛋鱼(提供蛋白质 脂肪)
牛奶豆制品(提供蛋白质、钙)
最少是油脂类食品(提供脂肪,热量高);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系统组成:呼吸道和肺
1.呼吸道:鼻 咽 喉 气管 作 用:清洁、湿润、温暖气体
支气管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壁薄,仅一层上皮细胞。 二、呼吸过程:
例:望梅止渴、惊弓之鸟、谈虎色变、鹦鹉学舌、听铃声进教室
三、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图像信息
1.视觉: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视神经→大脑皮层(产生视觉)
视网膜:视觉感受器(把光的刺激转化为图像信息)
眼球结构图:
1 角膜 2 瞳孔
3 睫状体 4 脉络膜
5 视网膜 6 视神经
7 巩膜 8 晶状体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 这一过程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动力来自气体浓度差
气体扩散作用:指气体分子从高浓度方向向低浓度方向运动
3、氧气在体内最终的去处:参与细胞呼吸作用 三 、实际应用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国医师亨利•海姆立克 1974 年发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 的急救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下册地理是生物历史政治四科复习重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是生物历史政治四科复习重点七年级下册地理提纲【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经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根本原因:地球自转)2.中国位于东八区。
3.亚洲的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珠穆朗玛峰——地球之巅。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5.亚洲的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
亚洲的气候以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季风最显著(海陆因素)。
欧洲是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最为显著的。
6.河流落差大-急-水力资源;落差小-慢-航运价值7.亚洲长度和流量首位:长江。
湄公河(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亚洲河网分布的特点:①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奔流入海。
②内流区面积广大,锡尔河和阿姆河都是内流河,注入咸海。
8.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60%。
* 第二节:非洲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非洲的独立国家:埃及、埃塞尔比亚、利比里亚,其他都为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2.非洲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
3.①埃塞尔比亚高原——非洲屋脊②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③非洲最大海湾——几内亚湾④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⑤非洲最大半岛——索马里半岛⑥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⑦东非大裂谷——地球大伤疤4.非洲气候简单,被称为“热带大陆”,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洲。
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非洲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除发展畜牧业外还开垦为耕地。
气候以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5.非洲——富饶大陆。
6.农业是非洲经济的重要部门,玉米种植面积最广,是农村居民的主食。
* 第三节美洲1.白令海峡是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唯一通道,三线: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2.中美地峡: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中美洲)。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地理期中复习资料亚洲(东半球、北半球)1、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
2、亚洲地形特征: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3、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季风气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其中北半球的“寒极”是奥伊米亚康。
4、亚洲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典型。
夏季风的源地是太平洋和印度洋。
5、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向四周流入海洋;6、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一半咸水一半淡水:巴尔喀什湖。
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
湄公河(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7、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欧洲(东半球、北半球)1、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欧洲河网密布,水量丰富但短小。
其中流经国家较多的是多瑙河。
2、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洲。
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非洲(东半球西部)1、非洲地跨赤道南北。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非洲与欧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非洲与亚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2、非洲高原面积广大,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屋脊是埃塞俄比亚高原。
最高峰是的乞力马扎罗山,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4、非洲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称为“热带大陆”。
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5、非洲的气候特点:①气温高;②干旱地区广;③气候类型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分布。
赤道热带雨林气候,雨林的南北两侧是热带草原气候,回归线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南北两端的是地中海气候。
6、非洲物产丰富多样,称为“丰饶大陆”。
初一下册、生物、历史、地理 综合复习提纲
生物7年级下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7下P5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生殖系统:人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
男女生殖系统解剖图:7下P9生殖过程:7下P10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点: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8上P19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
7下P24维生素:7下P26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
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最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复习提纲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1)时间:581年(2)建立者:隋文帝杨坚(3)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1)时间:589年(2)标志:灭陈(3)隋朝实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表现: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开凿时间:隋炀帝时(605—610年)2、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开凿的目的: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本)②加强南北交通③游玩江都(主观原因)4、地位、作用: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时间:618年(2)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3)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1、出现原因(1)吸取隋亡的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戒奢从简”,节制欲望;(4)合并州县,整顿吏治;(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魏征)2、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国力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唐”为“周”问: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答: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初一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复习提纲
初一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复习提纲初一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复习提纲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地理位置:①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②亚洲的纬度位置:热带、温带和寒带。
③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
④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⑤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⑥是跨纬度最厂的大洲。
2.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3.地形:①地形特点: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向四周分流。
②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二、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第七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1日本的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3、多优良港湾:海岸海曲折,多优良港湾。
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要的对外贸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
6、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
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7、“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
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8、是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装: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10、日本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人教版七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地理1.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2.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它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5.亚洲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
6.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7.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8.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9.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特点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多集中夏季,冬季降水少。
1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炎热,干燥区面积广。
共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12.亚洲人口的特点:有众多的人口、人口增长快。
13.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
初一下政史地生期中总复习
地理第七单元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第1课世界第一大洲1、亚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2、范围:西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3、分区与国家:48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个地区。
中国在东亚。
4、地形特点:一是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二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三是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
5、地形与河流的关系:亚洲的许多大河均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并呈发射状流向海洋。
第2课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1、亚洲气候的特征: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三是大陆性气候强。
2、亚洲的季风气候: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生长。
但是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使得亚洲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第3课人口最大的大洲1、各大洲人口数量: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2、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亚)、印度(亚)、美国、印度尼西亚(亚)、巴西、巴基斯坦(亚)、俄罗斯、孟加拉国(亚)、日本(亚)、尼日利亚,六国在亚洲。
3、各大洲人口增长率: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与大洋洲(并列)、北美洲、欧洲。
4、亚洲人口分布:分布不均,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北部、西部、中部,人口较为稀疏。
5、亚洲人口问题:亚洲人口多,增长快,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带来压力。
第4课经济发展的差异1、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大:日本是唯一发达国家,其它为发展中国家。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总结提纲1.doc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总结提纲1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地理1.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2.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它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5.亚洲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
6.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7.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8.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9.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特点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多集中夏季,冬季降水少。
1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炎热,干燥区面积广。
共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12.亚洲人口的特点:有众多的人口、人口增长快。
(最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复习提纲大全
人教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 ★★★★ 1、隋朝的建立(1)时间:581年 (2)建立者:隋文帝 杨坚 (3)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1)时间:589年 (2)标志:灭陈 (3)隋朝实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表现: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开凿时间:隋炀帝时(605—610年)2、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开凿的目的: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本)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游玩江都(主观原因)4、地位、作用: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第2课 “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时间:618年 (2)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3)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1、出现原因(1)吸取隋亡的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戒奢从简” ,节制欲望; (4)合并州县,整顿吏治;(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 、魏征)2、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国力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唐”为“周” 问: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答: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总结提纲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地理1.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2.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它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5.亚洲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
6.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7.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8.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9.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特点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多集中夏季,冬季降水少。
1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炎热,干燥区面积广。
共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12.亚洲人口的特点:有众多的人口、人口增长快。
13.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地理 生物 历史)
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地理生物历史)1.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地理生物历史)篇一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气温较差: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好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3.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气温分布特征。
纬度因素: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海陆因素: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2.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地理生物历史)篇二日本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岸的岛国。
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等国相望。
最大的岛是本州岛。
2.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
4.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最大的港口是横滨。
俄罗斯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
2.俄罗斯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地势南高北低,西低东高。
3.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
4.俄罗斯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其拥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25%的淡水的湖泊。
5.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
欧洲西部1.欧洲西部地区。
狭义的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广义是自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半岛到意大利。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展发业商于利有�生产 的 币 纸 。 币 纸 的 早 最 上 界 世 是 这 � 子 交 现 出 区 地 川 四 � 期 前 宋 北 、5 。理管以加�司舶市立 设 口 港 要 主 在 � 易 贸 外 海 励 鼓 府 政。 港 商 大 的 界 世 名 闻 是 州 泉、 州 广 � 达 发 很 易 贸 外 海 的 朝 宋。 � 州 杭 �安 临 — — 是 市 城 业 商 的 大 最 宋 南、 4 。位首界世时当居业船造的朝宋。都瓷的名著是镇德 景。 代 时 煌 辉 的 上 史 器 瓷 国 中 是 代 宋。 展 发 的 业 船 造 和 就 成 的 业 瓷 制 、 起 兴 的 业 织 棉 、 高 提 的 平 水 业 织 丝 括 包� 展 发 的 业 工 手 方 南 朝 宋、 3 。植种泛广南江 在 也 叶 茶 和 花 棉。 仓 粮 的 要 重 为 成 州 湖 、 州 苏。 广 推 到 得 快 很 南 江 在 � 稻 城 占 — — 种 品 良 优 了 进 引 南 越 从� 量 产 食 粮 高 提 了 为 府 政 朝 宋、 2 。南江了发开同共 �动劳勤辛民人动劳方北南、⑤�展发业农视重者治统南江、④�越 优 较 比 件 条 然 自 和 件 条 产 生 方 南、 ③ � 力 动 劳 的 南 江 了 充 补 并 � 具 工 和 术 技 产 生 的 进 先 了 去 带� 迁 南 人 方 北、 ②� 定 稳 平 和 对 相 方 南� 多 较 乱 战 方 北 、 ① � 因 原 的 展 发 济 经 南 江� 期 时 朝 宋、 国 十 代 五 ★ 、 1 � 课 01 第 。成形面局峙对金宋。线界分定划线一关散大至水淮以 方 双 � 币 岁 金 给 并 � 臣 称 金 向 宋 南 � 议 和 成 达 金 宋 � 后 害 被 飞 岳 、8 。的 义 正 是 这� 益 利 的 民 人 大 广 合 符� 平 水 展 发 化 文 济 经 的 高 较 区 地 原 中 卫 保� 产 财 命 生 的 民 人 了 卫 保� 金 抗 飞 岳。 坏 破 的 重 严 成 造 济 经 方 北 对 �杀残掠掳中争战的宋南对在族贵真女——�飞岳价评何如★ .飞岳了害杀罪”反谋“谓所以桧秦来后�地失多许复收 � 军 金 败 大� 敌 杀 勇 英 军 家 岳 的 领 带 他� 飞 岳 领 将 金 抗 的 名 著 宋 南、 7 。 �州杭�安临在城都�宋南立 建 构 赵 � 年 7211 。 宋 北 掉 灭 年 7211 于 又 后 � 辽 灭 先 � 后 立 建 金 、6 。祖太金是就 打 骨 阿 � 金 号 国 � 帝 称 宁 会 在 � 打 骨 阿 领 首 的 族 真 女 � 初 纪 世 21 、5 。币岁夏西给宋北�臣称 宋 北 向 昊 元� 和 议 方 双� 来 后。 大 很 失 损 方 双� 战 交 宋 北 与 年 连� 后 帝 称 昊 元 。 庆 兴 在 城 都 � 夏 西 立 建 昊 元 领 首 族 项 党 � 期 前 纪 世 11 、4 。面局平和持保间之宋辽�间时长很后此。盟之渊澶称史 � 币 岁 辽 给 朝 宋� 兵 退 朝 辽� 和 议 宋 辽。 军 辽 退 打� 振 大 气 士 军 宋� 战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
七年级下册政史地生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一)亚洲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亚洲依据方位划分为6个区,分别是: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
2、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七年级下册第2页-图7.13、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第二亚马逊河,第三长江。
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期。
适宜水稻种植。
季风分为:夏季风(7月):风向,海洋(太平洋、印度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降水,夏季风影响的区域称为季风区,降水多。
冬季风(1月):风向,陆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吹向海洋,气候寒冷,冬季风影响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受夏季风影响,夏季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地广人多,约有36.8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等6个国家。
其中人口最多中国,第二印度。
5、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6、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二)南极洲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范围: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多、气候最寒冷。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干燥、烈风、严寒。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稀少。
【VIP专享】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政治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地理1.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2.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它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5.亚洲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
6.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7.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8.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9.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特点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多集中夏季,冬季降水少。
1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炎热,干燥区面积广。
共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12.亚洲人口的特点:有众多的人口、人口增长快。
13.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
【复习提纲】七年级下期中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期中复习温馨提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复习贵在及时。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复习必须要主动。
通过复习,梳理清楚已经学过的知识,使它条理化、系统化。
通过复习,查漏补缺,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补上遗漏和未掌握好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能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使我们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第六章亚洲地理位置描述地理位置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加以描述。
亚洲面积约为_________,几乎占了世界陆地的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_________的大洲。
亚洲也是世界上_________最广、_________最长的大洲。
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个地区。
⑴半球位置:亚洲绝大多数的领土在_____半球和_____半球。
⑵纬度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_(温度带)。
⑶海陆位置:亚洲东面有_____洋,南面有_____洋,北面有_____洋;西面有_____洲。
地形⑷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主要的高原、山脉和平原:亚洲中部有________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北部有亚洲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_平原。
_______________山脉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它的主峰____________,海拔__________米。
请你说出其它的高原、山脉和平原。
⑹主要的半岛、岛屿、群岛:西亚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__________半岛,东南亚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群岛_______________。
⑺主要的边缘海、海峡、海湾:亚洲有称为“海”,但却不是海,他们分别是_____海,还有_____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而当时最着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
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1、科举制的产生: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2、科举制的完善:①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3、★科举制对隋唐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3、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其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4、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第6课: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都称中国人为“唐人”。
2、“天竺”指今印度半岛;“大食”指今阿拉伯半岛;“波斯”指今伊朗。
3、隋唐,中日两国交往非常频繁。
日本为了学习我们唐朝先进的文化,派遣了许多使者来到中国,这些使者被称为“遣唐使”。
4、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
5、唐朝时,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
第7课: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李白盛唐时期诗歌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诗仙”杜甫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期诗歌深刻放映历史时代“诗圣”白居易辉煌不在的唐中期直如白话,通俗易懂第8课:1、唐朝着名书法家有:颜真卿和柳公权。
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
柳公权自创“柳体”,后人把他们并称为“颜筋柳骨”。
2、唐朝着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
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
3、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因为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其内容主要是宣扬佛教。
第9课:1、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都城在上京。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3、北宋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宋真宗来到澶州城亲自作战,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4、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
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北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北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
5、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6、金建立后,先灭辽,后又于1127年灭掉北宋。
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都城在临安(杭州)。
7、南宋着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来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如何评价岳飞——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8、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1、★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④、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
2、宋朝政府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很快得到推广。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棉花和茶叶也在江南广泛种植。
3、宋朝南方手工业的发展,包括丝织业水平的提高、棉织业的兴起、制瓷业的成就和造船业的发展。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景德镇是着名的瓷都。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4、南宋最大的商业城市是——临安(杭州)。
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第11课:1、宋朝人的衣:宋初崇尚节俭,后来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宋朝人的食:饮食非常丰富,夜市的小吃很多,有冷饮,肉食以羊肉、鱼为主;宋朝人的住:住四合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院内还种有花草;宋朝人的行:有牛车、马车、轿,还可骑驴、骡,出门有旅店;宋朝人的娱乐:北宋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瓦子的盛行主要是因为当时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宋朝人的节日: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元旦,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春节。
七年级下册地理1.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2.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它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邻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5.亚洲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
6.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7.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着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8.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9.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
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特点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多集中夏季,冬季降水少。
1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炎热,干燥区面积广。
共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12.亚洲人口的特点:有众多的人口、人口增长快。
13.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
14.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原因是本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湿、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又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居住历史悠久。
北亚、中亚、西亚人口稀疏,原因是北亚气候寒冷,中亚和西亚气候干旱.。
亚洲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在里头;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东西长,纬度多,世界最大洲;分中亚,东南亚,东西南北亚;山地多,高原大,亚洲地形杂;中间高,四周低,江河放射流;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最复杂。
日本东邻邦,日本国,四面是海波连波; 富士山下樱花落, 火山地震特别多;原料燃料靠进口,加工贸易市场阔; 临海临洋布工厂,“精品屋”里大神港;投资海外产日货,外汇储备数他多; 穿西装,着和服,东西文化两参合。
东南亚十字路口东南亚,坐收渔利马六甲;优越位置图发展,华人华侨贡献大;热带风光真美丽,季风雨林把雨下;山河相间列半岛,群岛火山地震胁;人多地少光热足,传统作物是稻米;气候湿热条件好,热带作物主产地;马棕太象律麻子,印尼椰子泰国米。
印度文明古国有印度,工业发展很迅速;北部边境喜山驻,恒河平原中间铺;西南季风送雨露,早来晚走水灾苦;因地制宜种作物,绿色革命改技术;孟买大港产棉布,黄麻织物疙瘩粗;班加罗尔在南部,信息高速通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