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0年最具武术影响力人物资料
那些叱咤风云的武术大师

那些叱咤风云的武术大师作者:浩辰来源:《求学·素材版》2016年第11期每当奥运会结束之时,我们总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到底中国武术什么时候才能作为比赛项目正式进入奥运会?其实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武术就曾以正式比赛项目被加到其中。
最近几年,中国武术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开枝散叶”。
那么,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武术文化究竟是如何的呢?【标榜人物·杨露禅】杨露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太极拳家。
他第一个深入推广太极拳文化,在中国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古时冷兵器时代,武术的格斗技术一直作为机密被各家各派严密保护着。
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也不例外,它一直被作为独家之秘珍藏不彰。
杨露禅自幼好武,因家贫,迫于生计,在一家“太和堂”中药铺中干活。
杨露禅趁店家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用心记下某些招式,无人时便私下练习。
后被店主陈长兴发现。
店主不但没有怪罪他偷学,反而大胆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陈家沟拳术。
杨露禅正式拜师后,十八年中勤学苦练,深得陈式太极拳之精髓。
艺成时,他已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人了。
杨露禅以毕生精力钻研武学,醉心拳道,讷于言而敏于行,成就威名后仍淡泊名利,不为浮华虚荣所累。
【悟】杨露禅之所以受到无数人的敬重仰慕,究其原因,除了其刻苦自强的精神、艺业精绝的功夫等,更重要的是他谦逊明德、坚持专注的重要品质。
一辈子,杨露禅只做一件事情。
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适用话题】精益求精/刻苦自强/专注【标榜人物·叶问】真实生活中年轻时的叶问曾是个好勇斗狠的家伙。
就像萧峰也会遇上少林寺的扫地僧一样,叶问在香港求学期间也同样遇上了一位高人,那就是他的世伯。
两人过招时,世伯只用一招“漏手琵琶”就制服了年少刚猛的叶问。
遭受如此挫折,终让叶问开始反思真正的咏春之道以及武术真谛,也终于懂得用潜隐坚韧、为善不争的处世态度去面对自己周遭的一切。
在那些大名鼎鼎的武术家中,叶问算是长寿的一个。
历史趣谈:中国20位功夫巨星排行榜 李小龙第二谁第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20位功夫巨星排行榜李小龙第二谁第一!导语:想必大伙在小时候都有过一段热衷于武打片的时间吧,幻想自己拥有绝世武功,浪迹于江湖。
确实,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但是武是没有止境的。
而影想必大伙在小时候都有过一段热衷于武打片的时间吧,幻想自己拥有绝世武功,浪迹于江湖。
确实,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但是武是没有止境的。
而影视作品中的功夫高手虽然有很大的演戏成分在其中,但是他们大多也是有功夫底子的。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网友盘点的二十位中国功夫巨星,一起去瞧瞧这些大侠吧!20:计春华计春华比较有名的电影角色是《少林寺》的秃鹰。
其实他武艺相当高,并出演过许多电影、电视剧,经常与李连杰演对手戏,如《方世玉2》《新少林五祖》等等,以反面人物为主,反正小编从来没看见过他演好人。
从小爱好武术,有一年生了场大病,头发掉光。
从浙江省武术队退役后的一天回队里找以前的队友们玩耍。
恰巧被正在队里为《少林寺》选演员的导演张鑫炎一眼发现。
张鑫炎让他打一套拳,他打的时候,张鑫炎看得很仔细。
看完后,张鑫炎对他说:“就是你了。
”于是就有了影片里秃鹰形象,于是他就阴差阳错的做起了演员。
一演就演了二十年坏蛋。
以扮演影片《少林寺》中的秃鹰一角而名声大噪。
他武艺相当高,并出演过许多电影、电视剧,经常与李连杰演对手戏,如《方世玉续集》等。
计春华认为自己不是演戏的料,但热爱武术,为了武术梦才坚持不懈的做起大坏蛋。
在影视圈那么久,他只演过两、三次好人和“一个不算太坏的人”,就是《红高粱》里的土匪秃三炮。
在《僵尸大时代》中演一个捉鬼的生活常识分享。
中华武术的历史传承人物

中华武术的历史传承人物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拥有众多传承人物,其中一些人物对中华武术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各自在不同的时代,以自己的智慧、勇气和才华,为中华武术的传统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这些杰出的人物中,有一些名字如雷贯耳,至今仍然被后人传颂,他们被誉为中华武术的历史传承人物。
其中一位传承人物是张三丰。
张三丰是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的一代宗师,被誉为太极拳之祖。
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武术,探求内外合一的武学理念,创立了太极拳等多种拳法。
张三丰不仅在武学上有深厚造诣,同时还注重道德修养,提倡“以柔克刚”的理念,强调武术的内涵和气质。
他的思想观念和武学技艺深深影响了后人,成为中华武术传承的重要人物。
另一位传承人物是岳飞。
岳飞是宋代的著名抗金将领,同时也是一位极具武艺的武术家。
岳飞擅长用兵打仗,他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而且还擅长兵法和武学。
岳飞曾在《武经总要》中总结了自己的战斗经验和理念,强调了忠义、勇敢和智慧在武艺中的重要性。
他的战斗经验和武学理念被后人奉为经典,对中华武术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还有关于陈王庭、杨露禅、杨铁心等传承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技艺,为中华武术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有着卓越成就,对中华武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武术的传承人物们不仅在技艺上造诣深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代表的武术精神和文化底蕴。
他们以其悉心传承的武术智慧,引领后人不断探索、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使中华武术得以薪火相传,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历史传承人物们是中华武术传统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精神和技艺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通过继承和发扬传统,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华武术将继续传承下去,展现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让我们一同铭记这些传承人物,用心感悟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共同传承发展中华武术的历史文化传统。
现代武功高手外号大全

现代武功高手外号大全第一名:孙禄堂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
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3岁时孙禄堂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同时文武兼学。
后又前往北京苦练数年,习得八卦掌精髓。
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太极名家郝为真,习得其太极拳精髓。
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卓然自成一家。
同年徐世昌请孙禄堂入总统府,任武宣官。
1915年到1932期间,孙禄堂除撰写了《太极拳学》外、还先后著述《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论拳术内外家之别》等重要专著和文章。
第二名:李景林生于清光绪十年,河北省枣强县人。
幼承父艺,从学技击,在家乡习燕青门及二郎门等武术。
少年入奉天的“育字军”(清朝办在沈阳的学生军校)。
因他聪颖及武术基础好,受到军中“管带”(清朝军官的职称)宋唯一的喜爱。
宋唯一是武当丹派一位剑侠,对李景林单传秘授了武当剑法。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育字军”解散,师徒从此各奔前程。
于塞外得皖北异人陈世钧(1821年—1932年)授以剑术。
民国时期建立了中央国术馆和山东国术馆。
是当代著名的武术大师和军事将领,也是武当剑术的传人。
第三名:李书文幼时首拜八极四世传人张景星为师,习练八极拳三年。
后拜在师伯黄士海门下习练大枪六载。
黄士海是李大忠、张克明亲传弟子,曾以卓越武功受六品顶戴。
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
他以登峰造极的精技纯功,镇邪恶,御外侮,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
更因其枪法、拳术天下无双而得“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美誉。
第四名:杨露禅河北省永年县人。
年轻时家里很穷。
10岁的时候去了河南省文县陈家沟陈德瑚的家里为仆。
从那时起,开始接触拳击技巧,并获得启发。
在一段时间里,陈家的许多其他弟子都被他打败了。
中国十大武术名人

门惠丰,1937年出生于天津静海县。
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十大名教授、中国武术九段、东岳太极拳的创始人、担任北京国际商务学院体育系技术顾问兼名誉系主任,国际级武术裁判。
曾担任中国武术学会委员、中国武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主任等职。
1956-1958年,参加全国武术表演大会获优秀奖。
1959年,获第十一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对练第一名。
1963年,从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5-1966年,在中共中央警卫处教擒拿术。
1979年,任全国武术调研组副组长。
先后数十次出国讲学和任裁判工作,并多次担任国内、国际武术比赛总裁判长。
1992年,应中央电视台之邀任太极拳、剑系列电视主讲人。
着有《少林武术教材》《中国武术》《戳脚》《48式太极拳入门》等,并参加编写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等。
1995年,在“中华武林百杰”系列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武术名教授”。
2.陈正雷陈正雷,男,1949年6月出生,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人,他是陈家沟陈氏十九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八岁随伯父陈照丕练习家传太极拳术、刀、枪、剑、棍等器械及推手。
1984年开始步入理论研究与写作的领域,主要著作有《十段功法论》、《陈氏太极拳械汇宗》、《陈氏太极拳养生功》、《陈氏太极拳术》等,是学习研究太极拳的珍贵资料。
陈正雷用心地练拳,每招每式,他都要揣摩良久,反复练习,因此进步神速,最终成为集太极之大成的一代宗师。
3.蔡鸿祥蔡鸿祥,武术运动员。
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
1958年入上海队。
历任上海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练、上海体育宫教练、国家级武术裁判员。
以豁、划拳、剑、双枪见长。
1953年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上获优秀奖。
1957年在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获一等奖。
1958年在全国武术运动会上获拳术冠军及评奖项目一等奖。
第一届全运会上获长拳亚军、表演项目一等奖。
1983年赴日本讲授武术。
著有《十二路连环拳》。
武术课件第二讲-武术名人

多重身份 铁血柔情 挑战自我
吴京片人,他在电影制作的各个领域都有 出色的表现。
吴京在电影中塑造了众多威猛而有温度的角色, 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京善于挑战自我,在每一部新作品中都能够 带来不同的突破和惊喜。
成龙——国际武打巨星
成龙是中国武术电影的代表性人物,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通过独特的动作风格和幽默的 表演风格征服了观众。
传承与教学
张三丰通过传承和教学,将太 极剑的技术传播给后代,使之 成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流派。
内外结合
太极剑强调内外相合的原则, 通过修炼内功和优雅的剑法, 使身心得到全面的提升。
李小龙——世界著名的武术家和电影明星
李小龙是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功夫明星之一,他在电影中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武术技巧和灵活的身手。
武术课件第二讲-武术名 人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功夫界的知名人物,他们的贡献对于武术的 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三丰——太极剑的创始人
张三丰是中国武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被誉为太极剑的创始人。他将内家拳和剑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 而优雅的剑法。
太极剑
张三丰所创造的太极剑以优雅 而流畅的动作闻名,被视为中 国武术的瑰宝。
截拳道
李小龙创建的截拳道以迅 猛、直接的攻击技巧而闻 名,强调高效率和实用性。
哲学思想
李小龙的哲学思想是“无招 胜有招”,鼓励人们在面对 困难时保持灵活和自由。
全球影响
李小龙的电影作品受到全 球观众的喜爱,他成为了 功夫电影的代表性人物之 一。
甄子丹——华人武打电影的代表人物
甄子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香港演员和武打明星,他在电影中展现了出色的武术技巧和精湛的演技。
出色演技
李连杰的出色演技使他能够在 电影中塑造不同的角色,展示 出多样的魅力和才华。
中国武术谁厉害

中国武术谁厉害中国武术最厉害的人中国武功最厉害的排名第一名——张礼义:大成拳研究会会长。
大成拳第一高手。
绝技:浑圆整变。
第二名——廖白:孙式内家拳传人,台湾第一高手.绝技:两园一针。
第三名——张志俊:陈式太极拳第一高手。
绝技:梢节领劲,两头卷曲。
第四名——杜振高:中国武警总教练,大内第一高手。
绝技:虎扑崩拳。
第五名——牛胜先:孙式内家拳传人,推手第一高手。
绝技:中和虚变。
第六名——姚承荣:意拳传人,北京意拳第一高手。
绝技:高频振颤。
_ 第七名——邓志祥:武林中的孤独求败,在武术杂志发出只求一败的豪语。
绝技:螺旋卷变。
第八名——陈守浮:心意拳传人,上海心意第一高手。
绝技:灵劲翻天。
中国武术最厉害的人第九名——卢正文:卢氏结构创始人,对桩功研究达到无人能及的顶峰地步。
绝技:提重心出体外。
第十名——柳海龙:三届擂台赛散打王,散打第一高手。
绝技:柳挂劈腿。
理由:排名第一:——张礼义:中国第一武术人,专修内功,击败泰拳冠军两名,其中一名泰拳冠军被击飞后,又被栏索反弹在地而使双手臂断裂。
下一挑战者:曾经美国拳王霍里非而德得知此事后表示自当认输,正当防卫把一练少林铁布衫30年高手一掌致其内脏破裂而亡。
曾将一碗口粗树连根拔起,推一土墙,轰然倒塌。
站桩时,衣衫无风自鼓。
|排名第二:——廖白:是中国武术界出拳力度最大之人,以太极拳多次击败全国散打冠军,一抖发力一千多磅,比泰森还重500磅。
泰森曾表示想参与挑战,但一直未出武林请贴,八步之内,触人必飞。
人称廖八步。
排名第三:——张志俊:多次击败国内成名人物。
日本太跆拳道武团去郑州,十几人排队按序与之交手,皆被其摔到在地,日本九断高手在其手下走不上两个会合。
能打临空劲。
被美国拳击界称为世界级技击魔术师。
排名第四:——杜振高:获多次全国散打冠军,击败意拳高手崔瑞斌而名振武坛。
排名第五:——牛胜先:战胜多名成名高手,本人与弟子一百多次获全国推手冠军。
排名第六:——姚承荣:第一次全国散打赛中,第一回合第一拳把对手击得休克被判犯规(不能连续两击拳)。
中华武术的武术大师

中华武术的武术大师中华武术自古以来便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大师更是习武者们心中的偶像和楷模。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发展,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武术大师。
其中一位备受尊敬的中华武术大师是宫涵泳。
宫涵泳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从小展示出对武术的热爱和天赋。
他勤奋刻苦,师承名师,逐渐成为一代宗师。
宫涵泳擅长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多种武术门派,精通内外功夫,在武林中享有盛誉。
他不仅在技艺上造诣深厚,更以严谨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风范赢得了无数学生和武术圈的尊重。
另一位令人敬仰的中华武术大师是李小龙。
李小龙是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武术家之一,他不仅是武术家,还是好莱坞巨星。
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深受世人喜爱,他的动作敏捷、出手快速、技艺独到,成为许多人追随的典范。
他在国际影坛的成功也让中华武术声誉大振,让更多人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此外还有张三丰、王洪文、陈长雷等一系列中华武术大师,他们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但无一不在中华武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的精湛技艺和高尚品德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中华武术大师并非只是技击高手,更是要在技术上精湛、在品德上高尚、在思想上清明。
他们将武术当做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优秀传统的重要途径,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武术精神,传播着正能量,成为中华武术精神的重要代表。
中华武术大师们的功勋和贡献,不仅在于他们个人的成就,更在于他们传承弘扬了中华武术文化,将中华武术推向了世界舞台。
他们的英明智慧、高尚品德、无私奉献,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中华武术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努力学习传承,弘扬发展中华武术,让这一瑰宝永远流传下去。
中国历代武术家

中国历代武术家1、李小龙(1940.11.27-1973.6.8):原籍广东,精习咏春拳,自创“截拳道”。
18岁赴美留学。
留学期间,会空手道,又是三段拳手的日本留学生山本向他挑战。
三四个回合后一记鞭拳就把山本打倒在地,山本站起反扑,被他虚晃两招,突然侧身飞踹,再次踢倒在地。
大学毕业后,李小龙在西雅图办起一个武术馆,许多日本空手道、南朝鲜跆拳道和美国拳击好手找上门来都败北而去。
有一次在美国唐人街,他见四个持刀歹徒正胁迫一名华人少女,便立即上前解围。
赤手空拳,以一对四,把他们统统打倒在地,名震纽约。
在到泰国拍摄电影《唐山大兄》时,他曾与泰国拳王察猜(译音)比武。
拳王向以手力快猛腿力雄劲著称,往往在一两回合内把对方击倒不起而称雄,取得多届冠军,被称为“无敌手穿云脚”。
激战多时,最后李小龙施展其绝招————厉害非常的“连环三脚”将对方击倒。
2、孙禄堂:大约1923年,日本武士道大力士阪垣奉命来北京找他比武。
孙闪展腾挪,竟使其无用武之地,而孙以顺化点穴等手法出击,终使之服输。
1930年秋,日本六名武士到上海虹口孙禄堂的住址找其比武,自称拳可推动千斤,脚可踢动八百。
孙躺在地上,让其一人按住头,两人按住脚,两人各按一手,一人发号施令。
当“一二”刚过,“三”字尚未出口,孙即使用游身八卦法,一个“蜈蚣蹦”便从地上跃起,五个日本武士都跌倒了,爬起后大惭而去。
3、张福全:1941年在成都,25岁的张福全应战╳双流飞机场的美国顾问、空军上校彼尔逊,赛前规定不准用腿。
开始时,彼尔逊一路直拳直攻张头部,当双拳逼近眉睫一瞬间,张一个“燕子钻帘”势,突然腾空而起,挥手一招“洗脸破面”,一拳打得彼尔逊鼻血迸发,跌坐在地。
爬起后改用横拳进攻,张福全一个低身躲过对方横拳,贴近对方,一记“通天炮”击中下颌,打得彼尔逊拔地而起,昏倒在地。
4、蔡龙云: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教授。
1943年12月西洋拳击界正式提出要与中国武术界进行对抗赛,上海武术界著名技击家王子平、蔡桂勤(龙云之父)等毅然应战,选出八名选手与决斗。
中国武术十大排名人物

中国武术十大排名人物按照留有武术着作的习武者,以及武学宗派始祖,来作为中国武术高手排名依据,按照年代排名,排除只有传闻的武学大师。
第一名:少林达摩祖师(未知-536)《少林寺》第一代方丈第二名: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宋太祖长拳》第三名:岳武穆王岳飞(1103年-1142年)《岳武穆王拳谱》《岳武穆九要论》第四名:王宗岳(1526年-1606年)明朝万历人,内家拳名家。
精通拳法、剑法、枪法,研究数十年,颇有心得。
主要代表作有《阴符枪谱》,《太极拳论》,所著《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和《十三势解》以太极两仪立说,《长拳解》以五行八卦立说,枪法则以阴符立说。
第五名:戚继光(1528年-1588年)《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戚继光拳经》《明末吴殳改编于纪效新书的手臂录》第六名:程宗猷(1561-不详)有《耕余剩技》一书流传后世,包括《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长枪法选》、《蹶张心法》四部分,民国年间周越然影印出版时,更名为《国术四书》,是享誉武林的一本名着。
另有《射史》一书传世。
第七名:茅元仪(1594年9月17日-1640年)茅元仪一生着述宏富,有《武备志》、《督师纪略》、《复辽砭语》、《石民四十集》、《石民未出集》、《暇老斋杂记》、《野航史话》,《石民赏心集》、《谕水集》、《江村集》、《横塘集》等六十多种,数百万言。
但因屡遭禁毁,散佚较多,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者,当首推《武备志》。
第八名:姬际可(1602年-1683年)创立《心意拳》从而让后世演化出《形意拳》,后世学心意拳和形意拳之人的着作有《郭云深能说形意拳经》《曹继武十法摘要》《戴龙邦六合拳序》第九名:铁桥三(1813年-1886年)《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第十名:孙禄堂(1860—1933年)《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
中国近代武术宗师

中国近现代武术宗师飘絮发布于:2010-04-28 11:11一,董海川(1797年—1882年),八卦掌门开山祖师。
绰号八卦神掌,相传于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八卦掌。
后奔走京师,曾与太极拳名师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
遂与杨露禅并称京城武林界双雄。
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
其创立了以转掌为特征之新拳种,造就了一大学派,培养了一大批武术名家,影响一个时代。
堪称十九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武术家之一。
二,杨露禅(1799—1872年),杨式太极拳开山祖师。
得陈氏太极精奥后,赴京师传授武艺,于京师挫败众多高手,因武艺之高强,号称“杨无敌”,光绪之师翁同和大学士观其技艺后赞曰:“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塞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相祝贺。
自此,所创之杨式太极拳名满天下,使太极拳从民间武术登上华夏武术大雅殿堂,成为国粹。
为十九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武术家之一。
三,郭云深(1820~1901),奠定形意拳理论雏形,培养大批技击高手,与当时各派高手进行广泛交流,史称“半步崩拳打遍七省”。
从实践中总结出形意拳之理论与技术体系之雏形。
四,黄飞鸿(1847—1924),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随父尽得家传功夫。
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为当时南派武林最年轻武术教练。
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五,孙禄堂(1860—1933年),世誉“武神”,孙氏太极开山祖师,别号活猴。
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一代宗师,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年轻好斗,踢馆无数从未落败,艺成后游历天下,无有敌手,在世名家皆为叹服,曾信手击昏挑战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
年愈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
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五名技击高手的联合挑战。
中国近代31位国术大师

13中国近代31位国术大师:李小龙排名垫底(一)
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飞鸿6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
抗战胜利时,泽井健一悲痛万分,动了轻生的念头,打算先杀死妻儿然后剖腹自杀。正在痛苦犹豫时王芗斋及时赶到他的住所,耐心开导自己的徒弟终于让他想开了,带着妻儿离开了中国。回到日本后一生致力与传播中国武术,称意拳为“太气拳”,被日本武术界尊称为拳圣,曾一度打败大山倍达,大山倍达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泽井健一把中国武术推广到了日本。王芗斋不仅用拳头打败了盛气凌人的日本武士和军官,更用仁义之道征服了他们的心灵,使之弃恶从善,为我所用,这是后来的武者难以达到的境界。
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偕黄飞鸿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24年在香港去世。
一代宗师——意拳创始人王芗斋,早年师从郭云深学习形意,后以形意为基础创立“意拳”。日本人泽井健一来中国四处挑战中国武师,有胜有负。听说王芗斋功夫不错于是前来挑战,惨败,遂拜王芗斋为师,学习意拳。抗战期间多名日军军官挑战王芗斋均以失败告终。有个军官害因为怕王芗斋使用“法术”,在比武前宰鸡放血,用鸡血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要求在圈内比武,结果还是王芗斋赢了。
中国十大武术名师

“中国十大武术名师”是在1995年的“中华武林百杰”评选活动中,评选出来的。
这个活动历时两年多,在1995年年底正式揭晓,评选出了中华武林百杰和十大武术名师、十大武术教授、十大武术教练、十大武星。
其中十大武术名师分别是区汉泉、孙剑云、李文彬、李天骥、张继修、陈正雷、赵子虬、郭瑞祥、梁以全、蔡鸿祥。
区汉泉: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今天传播蔡李佛拳卓有成就的人物。
广东省云浮县人,从1936年在云浮县开办“健民国术社”起,他踏上了传授武术的道路。
此后,在广州先后创办了“城西全义堂武术社”、“西山武术社”。
几十年来,他培养出众多武术人材。
其中佼佼者有国家级裁判、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武术队教练陈昌绵,1979年全国武术观摩会一等奖获得者彭正庭,广东省武协秘书长董德强。
第六届全国南拳冠军丘建国,曾在早期受过区汉泉的指导。
此外,在历届省市赛名次获得者中,区汉泉的学生还有:何驹、梁华添、洪永兴、麦浩然、彭志辉、黄湛荣、蔡锦棠、梁锦炫、区伟昌、何三妹、洪少珍等。
孙剑云,1914年生,女,北京人,祖籍河北省望都县东任家瞳村,是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之女。
现任北京武协副主席、北京武协孙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首届“全国武林百杰当代武林十大名师之一”、中国武术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中国武术段位制八段。
孙剑云7岁始父亲传授她武功,至1931年家学已有所成,随父赴镇江国术馆任女子武术班教习。
1959年全国第一届武术比赛中被国家体委聘为名誉国家裁判。
1962年和1963年在北京市举办的两届武术表演赛中被聘为副总裁兼裁判长。
1982年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并做了关于《武术与道德》的专题发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为使孙氏太极拳加速普及,先后编写出版了《孙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简化套路》、《行意剑》等专著。
孙剑云幼承庭训,承父之绝迹,得拳中真谛,同时也继承了其父的高贵品质和尚武精神。
武术家有哪些著名的武术家你知道几个

武术家有哪些著名的武术家你知道几个武术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熟悉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英雄梦的,而许多的武术家都是我们的偶像。
不管是在世界上还是在我国五十家都是比较多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世界七大武术家、民国十大武术家、中国十大武术家等知识吧!武术家代表武术家泛指练习武术,且在武术上具有成就与相当影响的人士。
练武之人遍布世界各地,也出现一些知名的流派,如咏春拳、洪拳、谭腿、截拳道、空手道、柔道、合气道、剑道等。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爱国武术家,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
有多部影视作品描述他的事迹,如功夫巨星李连杰、甄子丹等都曾拍摄过相关的电视电影。
霍元甲,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汉族。
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为纪念霍元甲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经天津市民政局审核并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故乡天津西青南河镇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为精武镇),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创始人。
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他亲临大会,题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
在中国近代的武术史上,有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霍元甲。
霍元甲享名海内外,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抱着为国雪耻,振奋民族的强烈愿望,在天津和上海,先后同俄、英洋力士比武,并打败外国洋力士,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光。
令国人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张三丰张三丰,本名通,字君宝,元季儒者、道士。
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汉族,辽宁人,另一说福建邵武人。
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
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派开山祖师。
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中国近代史德高望重的十位武术家,李小龙屈居末尾!

中国近代史德高望重的十位武术家,李小龙屈居末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世界武术家的文章,通篇宗旨也是在讲对世界做出突出贡献的武术家,可有些网友把我骂的这个惨呀,愣是说我提及了太多的日本人,中国那么多武术家,除了李小龙被肆意的嫌犯棺材板以外,一位也没提。
其实日本人对现代格斗体育来说贡献非常大,除了传统拳击以外,几乎全都受到了日本人的影响,所以他们出现在我的榜单当中也无可厚非。
至于为什么没有中国人,想想那个年代吧,兄弟们!还有一点,我从来不用武功高低评价一个武术家存在的意义,这就好像世人只知歌颂爱迪生,却很少提及戈培尔的贡献(别百度哦)!今天这篇文章同样是以贡献高低来做排名,但对世界影响第一的李小龙,这回愣是让我排在了第十名,原因很简单,您能猜到吗?!第十位李小龙就像网友所说那样:中国人只会肆意掀起李小龙的棺材板进行无休止的意淫。
吹嘘已经有太多遍了,因此关于李小龙您只需知道如下几点:他是中国人;他是截拳道创始人;他是MMA之父;他是首位好莱坞华人演员;他是美国人最崇拜的中国人。
第九位王子平王子平生前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他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洲的一个武术世家,从学于鲁人杨洪修,精查拳、八极拳、龙泉剑。
王子平热爱武术运动,毕生不渝,在旧社会,为维持生计,他曾走南闯北,颠沛流离,但他对中国武术的深挚热爱丝毫不减,刻苦练功的意志愈来愈坚。
王子平为抗美援朝捐献大炮,他率领全家参加义演,以八旬高龄出国参加表演,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武术。
1960年他荣幸地随周总理访问缅甸,那年他已八十高龄。
王子平十分注重挖掘祖国武术宝库和普及武术,当他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著名导演谢晋请他在《大李小李和老李》中做配角,拍摄打太极拳的镜头。
他作为少林门门长,在全国来说是为德高望重的武术家,竟毫无彝议,不取分文,高高兴兴的去客串拍片。
他认为,在电影中表演“简化太极拳”,对开展武术有利。
他说,只要对党对国家有利我都干。
第八位王润生王润生早年受教于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后又习得十六手、三步跳、十字桩、一字功、白猿功、全身功、五阳功、五阴功,合称“八拳”。
【人物→体育人物】中华武术十大武术形象人物

【人物→体育人物】中华武术十大武术形象人物中华武术十大武术形象人物新世纪的中国武术形象大赛大赛即将拉开帷幕。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为了演绎好这场别开生面的武术形象大赛,本刊经过网上调查,推出了活跃在我国武坛上的十位巨星,这些形象曾在各自的年代、在不同的层面上为武术推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人才辈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我们相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武术形象会增加更多的时尚色彩,也许您涉足这一领域时间不长,同样会有机会脱颖而出。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张之江发起并在上海主持选拔国术界国手,旨在组成国术代表队随中国代表团前去柏林表演中华武术。
国手中的张文广、温敬铭、傅淑云、刘玉华等都是中央国术馆的学生,他们在德国的武术表演轰动了世界体坛。
由11人组成的国术表演队在柏林、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举行多场表演,单刀对枪、空手夺枪……外国人看得目瞪口呆、如醉如痴。
这次被称为中国武术与世界体坛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向世界体坛展示了中国武术的风采。
一、张之江(1882——1966)武术教育家。
字子姜,号保罗。
河北省盐山县人。
张之江幼年上私塾,随祖父攻读诗书,并习练武术,先后毕业于东三省讲武堂、国民政府陆军大学将官班。
1901年,张之江应征入清朝新军,一开始为骑兵,先后参加辛亥革命时推翻清廷腐败帝制的滦州起义与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云南起义。
在京郊南口大战中,任国民军总司令,缴讨军阀混战,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胜利进军。
后升至陆军上将。
张之江早年因为中风病症,中西医药治疗均不见效,其警卫余国栋教他学练太极拳,病愈,至此便和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7年,时局突变,张之江急流勇退,被委任为国民政府军政部长而不就,毅然离开军队,脱离军界,只任国民政府委员,以全身心投入倡导国术运动。
他认为:“国术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国粹,应将其由民间推向上层”。
经他热心奔走,国术终于引起了当政者的重视。
在李烈钧、冯玉祥、钮永建、蔡元培、李济深、于右任等人的积极协助下,于1928年3月24日在南京创建国术研究馆,自任馆长。
中国古代十大武术家

中国古代十大武术家一、中国古代十大武术家01、华佗:(约公元145—208),东汉名医。
他创编的五禽戏被称作是中国最早的武术套路,因此也有人把华佗称为中国武术的创始人。
华佗东汉末医学家,汉族,身高约合现今1.61米。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
这考证很可疑。
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
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
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
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
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
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
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
《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
人们称他为“神医”。
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
但不能说,他的医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
因为他许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
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
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
02、岳飞:(1103年2月15日—1142年1月27日)与祖逖齐名。
传说形意拳就是由岳飞所创民族英雄、军事家、抗金名将。
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
河北(今河南)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人(今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
南宋抗金名将。
传说形意拳就是由岳飞所创,不过近年来有许多人持不同意见。
中国十大武术家

笔者不才,业余时间喜好钻研武术之文化,在我心目中,中国近现代的十大武术家依次为:杨露禅、董海川、霍元甲、杜心武、王子平、万籁声、蔡龙云、李小龙、李连杰、柳海龙,下面笔者凭着记忆的片断娓娓道来,只系笔者孤陋寡闻的一家之言,也算是抛砖引玉、以文会友,欠妥不周之处还往武术爱好者们批评斧正、多多包涵。
01:杨露禅(1799-1872)绰号太极宗师,河北人士,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早年体弱多病,后迁往河南焦作陈家沟,拜陈氏太极拳掌门人陈长兴为师,潜心习练太极拳,勤学苦练、常年不辍,后来经过自我钻研与大胆创新,自立门派,修成正果,在借鉴陈氏太极拳的拳法技艺基础上,独立地创立了杨氏太极拳,成为了杨氏太极拳的开山鼻祖。
后游学于皇城北京,擅长以柔克刚、借力打力,打遍京城无敌手,成为发扬光大太极拳的一代武术宗师。
其子杨班侯、其孙杨澄浦后来继承和发扬了杨氏太极拳,在清末民初都成为名噪京城的武术名家。
02:董海川(1797-1882)绰号八卦神掌,河北人士,晚清年间的著名武术家,民间武术界传说其即为八卦掌的创始人,早于杨露禅出道于武林,喜结江湖狭义之士,武艺精熟、功法深厚,善于刚柔相济的技击之术,而又深藏不露,可谓是“大隐隐于市”类型的大武术家。
后来,在端王府的安排之下,曾与杨露禅拆招比武,功法实在是难分伯仲,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遂与杨露禅并称京城武林界双雄。
03:霍元甲(1868-1910)绰号精门大侠,天津静海人士,系清末民初在中国民间知名度极高的著名武术技击家,自幼习武,勇力绝伦、精通技击、行侠仗义,独创迷踪拳,也被称为霍家拳,曾在各类开放式比武之中多次力挫外国大力士和日本柔术家,后创立精武门和精武会,成为上海滩外著名的武术技击家和社会活动家,其爱国事迹曾因被后人翻拍成多部影视作品而享誉中国乃至世界,在广大武术爱好者心目之中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是中国近代武术界的标志性人物。
04:杜心武(1869-1953)绰号传奇武侠,湖南人士,早年习文尚武,得到过江湖武术奇人徐大侠的点拨和真传,学得旷世武功、身手不凡,青年时代东渡日本求学,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之后回国担任宋教仁先生创立的北平林业讲习所(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的高等教员,并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私人保镖,武术造诣极深,创立了传统武术的散打技击之术“自然门”,成为一代享誉京师的武林大家。
中国杰出的十位武术家

2、武学理论方面:提出“夫道一而已矣,在拳术曰内劲。”创立了以易、丹二经为基础的武学三大基本理论。首次提炼出内劲的本质和概念,将拳劲与生理运动规律融合一体。即:
一、董海川(1797――1882)
董海川先生的最大贡献首先在于他在道士转天尊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转掌为基础的全新的技击技术形态,即八卦掌,为古典军旅武艺的升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古典军旅武艺是以冷兵器阵战武艺为主体,故戚继光认为拳脚于战阵无大用。但是随着火器在军事上的普遍运用,冷兵器在阵战中的技术逐渐失去其效用而被淘汰。冷兵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于近身混战。因此对于作为器械基本功的拳脚技艺有了更高要求。在董海川时代这种现象已经凸现,因此在客观上也促使董海川一代人对传统的军旅武艺进行改造和演变以适应时代的客观需要,由此八卦掌应运而生。八卦掌当时作为一种全新的技击技术不仅在一对一的单兵步战厮杀中能够发挥效用,而且在以一对众的混战中尤能发挥奇效。董海川本人就有以一对多人战而胜之的记录。第二代的程廷华、尹福、梁振甫等人也有以一对十数人甚至数十人的传闻。第三代的孙禄堂更有孤身迎战上百人,战而胜之的记录。因此八卦掌的出现,在技击技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技击技术本身而言,在董海川先生之前,技击技术的运动形态都是以直线进退为基本运动形式,自董海川先生的八卦掌始,才使人们认识到转圈也是技击的基本运动形式之一,并具有独到的劲力及其技击功效。八卦掌所具有的独到劲力就是后来被孙禄堂先生提炼并总结出的钢丝盘球劲,有如表条的钢丝盘紧后突然松开的劲力状态。八卦掌也因此成为至今为止最为流行的几大主要传统武术流派之一。此外,董海川先生具有宏阔的武学见识,他以八卦掌的基本转掌为基础,要求他的学生吸收各门各派的技术特点,他的学生尹福、程廷华、李存义等都是以八卦掌为基础结合进自己原有的武技的成功典范。董海川先生创立、传播了一大武术流派,而且成功地找到了以转圈为基本运动方式的有效的技击形态。极大地发展了技击技术。堪称十九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武术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年最具武术影响力人物”选票
□ 001 昌沧□ 026 袁敬泉□√ 051 李德印□ 076 □ 002 村冈久平□ 027 赵子虬□ 052 刘玉华□ 077 □ 003 霍震寰□ 028 朱天才□√ 053 门惠丰□ 078 □ 004 徐才□ 029 陈昌棉□ 054 沙国政□ 079 □ 005 阮伟□ 030 陈超□ 055 温敬铭□ 080 □ 006 陈小旺□ 031 高佳敏□ 056 张文广□ 081 □ 007 陈正雷□ 032 管建民□ 057 陈翔□ 082 □ 008 冯志强□ 033 柳海龙□ 058 樊庆斌□ 083 □ 009 傅钟文□ 034 马振邦□ 059 李明治□ 084 □ 010 韩其昌□ 035 庞林太□ 060 梁以全□ 085 □ 011 郭瑞祥□ 036 王二平□ 061 刘宝山□ 086 □ 012 洪均生□ 037 吴彬□ 062 成龙□ 087 □ 013 李秉慈□ 038 原文庆□ 063 古龙□ 088 □ 014 李天骥□ 039 袁晓超□ 064 金庸□ 089 □ 015 李子鸣□ 040 曾乃梁□ 065 李安□ 090 □ 016 马岳梁□ 041 张玉萍□ 066 李连杰□ 091 □ 017 孙剑云□ 042 翟寿涛□ 067 梁羽生□ 092 □ 018 王西安□ 043 赵长军□ 068 徐克□ 093 □ 019 吴连枝□ 044 赵学军□ 069 杨紫琼□ 094 □ 020 吴英华□ 045 周斌□ 070 甄子丹□ 095 □ 021 杨振铎□ 046 蔡龙云□ 071 张荣时□ 096 □ 022 姚继祖□ 047 顾留馨□√ 072 李经梧□ 097 □ 023 姚宗勋□ 048 傅淑云□ 073 □ 098 □ 024 游玄德□ 049 何福生□ 074 □ 099 □ 025 于海□ 050 康绍远□ 075 □ 100
072号候选人李经梧简介
李经梧(1912年-1997年),著名武术家、太极拳技击家、太极拳教育家、太极拳医疗养生家。
1912年5月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过西村。
1927年在哈尔滨从刘子源学弥宗拳。
三十年代初到北京,先后拜赵铁庵、杨禹廷、陈发科、胡耀贞等学习吴式、陈式太极拳和内功,并得到师叔王子英的教导,被誉为吴氏太极拳“五虎上将”,曾任1941年任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理事和推手组组长。
后又学习杨式太极拳和孙氏太极拳,将各派太极拳兼容并蓄,在太极拳原理和技击推手方面尽得其精奥,登堂入室,威震武林。
1956年参加北京市武术比赛获太极拳第一名。
同年代表北京参加全国12单位武术观摩表演赛,被评为优秀运动员,并获优秀奖。
以后专职从事武术教学工作。
1959年曾任第一届全运会北京市武术队太极拳教练,并兼任中央部级国家机关等单位的太极拳教练。
同期参加24式简化太极拳和88式太极拳的创编工作,并由国家体委安排,承担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我国第一部电影科教片《简化太极拳》的动作示范任务。
1958年受国家体委的委托,与唐豪,李建华,陈照奎等人合作编写《陈式太极拳》一书。
1959年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武术裁判工作。
1959年7月,由国家安排调任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拳师,从此潜心研究太极拳在医疗体育方面的作用,并运用与医学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曾先后担任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运动医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学部委员、秦皇岛市政协常委、秦皇岛市武协主席、北戴河政协副主席、北京吴式太极拳顾问和武当拳法研究会的研究员等职务。
1964年10月受国家体委委托在《体育报》上发表《对缠丝劲等问题的看法》一文。
八十年代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太极内功》一书,并由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出版了《陈式太极拳》教学录像带。
河北电视台曾拍摄专题片《武林青松——介绍全国武术名家李经梧》进行报道,九十年代著有《李经梧陈吴太极拳集》一书。
退休后,仍坚持研技教徒,培育出一批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为体育医疗事业培养造就人材。
入室弟子82人,再传弟子和再再传弟子逾万人。
许多弟子、再传弟子等都在武术事业和太极拳的推广中做出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