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xx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开发校本课程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弘扬办学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保证我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依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结合我校实际,构建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最后确定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从而弥补原有课程本身的不足,以满足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确保执行国家课程,在维护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严肃性的前提下,通过独立地或合作开发校本课程,体现办学特色;根据我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把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高中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切入点,以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和发展教师的特长,从而实现我校“人人得到最优的发展”的办学理念。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把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益的补充,逐年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在3—5年内构建学校创新型、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校本课程中得到特长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及时补偿,成长为人格健全,能力见长、身体健康、学识渊博,具有合作精神和负责态度的创新型人才。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新疆哈巴河县高级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和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的统一部署,我校高中起始年级自2008年秋季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为提升学校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稳妥、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二、目标和任务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制度,改变教学方式,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为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努力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通过课程改革,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实现学生快乐成长和自主发展。
我校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1、严格执行国家新课程计划,开齐、开全各类高中必修课程;选修ⅰ课程的开设率达到80%;2、构建与高中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增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3、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造条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4、建立教师培训和教师研究制度,促进教师在新课程实验组织中不断学习和反思,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使新课程实验过程同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5、改革评价制度,发挥评价与考试制度对课改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实行学生考试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评价制度;三、基本原则1、质量保障原则。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握坚持“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原则,要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开展工作,通过高中课程改革,使学生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获得更加优质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范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范文一、需求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前,首先需要进行细致的需求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开发工作。
师生需求方面,老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往往存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
学生需要能够获得符合自身学习需求和兴趣的课程设置,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根据学校的特色和教育理念,结合师生需求进行精心设计。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课程目标: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各个单元的具体目标,确保课程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
2. 制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设计课程评价:设计合适的课程评价方式,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方案校本课程的实施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在实施课程时,需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以下是一些实施方案的建议:1. 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课程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任务,实施科学的课程管理和评估,确保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2. 定期进行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教学培训和专业支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3. 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总结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密切合作。
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了贯彻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精神,建立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提高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本方案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制定。
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思想:1、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基于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组织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的发展。
3、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4、要因地制宜,努力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1、通过校本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终身研究的愿望和能力。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能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同时提高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我校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推进我校课程建设,逐步形成办学特色,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
4、规范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采用模块的方式,各模块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规定相同。
一个模块可以是18课时(1学分),也可为36课时(2学分)。
要避免和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简单重复。
学校将开发足够数量的模块,保证相应的课时,供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以获得所需的学分。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防止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统一。
2.实际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我校的实际需要,立足本校,从学校的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还要注意与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相结合。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新学期已经开始,在学校工作总体思路的指导下,现将本学期数学组工作进行规划、设想,力争使本学期的工作扎实有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用心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透过撰写教学反思类*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用心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主要工作1、备课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课件、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群众备课形式,要求课件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
群众备课时,所有教师务必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排好资料及备课方式,对于课件中修改或补充的资料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课件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发布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群众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
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群众备课的基础上构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课件,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各年级组每月带给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群众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
对于原课件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能够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带给借鉴价值。
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平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发布在向校园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6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所以我校要依据____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西安丰镇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化学科学的日新月异,高中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化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素质。
二、核心内容与架构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
通过系统、有机地研究和掌握化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深入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原理与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平衡反应方程式以及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条件等相关知识。
3. 化学分子与化学键。
了解和分析化学分子的组成、结构以及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4. 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
研究物质的化学能量转化规律、热力学和热力学性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5. 化学元素与周期表。
研究化学元素的性质、分类和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等知识,拓宽学生的化学知识面和应用能力。
6. 化学反应动力学。
通过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等内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7. 化学化合物与化学物质。
深入研究化学化合物的形成原理、性质和化学物质的稳定性及应用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分析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 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通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化学实验室和实验装置等手段,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和化学现象的观察,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2. 群体合作研究与讨论研究。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案例研究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
4. 辅助课外研究与实践活动。
推荐学生参加化学竞赛、实验讲座、科研项目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和应用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最新)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
依据各个学校不同的教育哲学与资源条件,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同时,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的内容相应地表现出开放性和拓展性。
根据课程的发展功能将其分为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三类。
1、基础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是指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
它和国家课程的范围大体一致。
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基础性课程由学科知识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构成。
其中学科知识课程开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内容的更新,采取的方式常是改编、新编或拓编。
其次是对课程结构的革新,它包括:学科知识分层建构,学科知识横向整合。
学习策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它使学科知识具有知识的可再生长性和技能的可再发展性,从而完整地体现出基础性课程的特点。
学习策略课程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
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记忆学习策略、组织学习策略、精加工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等。
这种策略适合任何课程和形式的学习,不与特定知识领域相联系。
学科学习策略指与特定学科紧密结合,适应专门知识学习的策略。
如应用题解题策略、朗读策略、英语学习策略、化学实验策略等。
学科学习策略直接与学科联系,并具有"生成性"特点,因此应成为学校基础性课程中开发的重要内容。
2、丰富性课程丰富性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
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
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如武术、乒乓、排球、篮球、足球、体操等,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
这类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要重视活动方式多样化,另一方面提倡活动参与大众化。
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案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如何打造一套既实用又有趣的校本课程。
别的不说,先把思路打开,咱们一步一步来。
咱们得明确一下校本课程的定位。
这个课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它得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学校的特色,还得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第一步就是调研。
一、调研与分析1.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以及现有的课程体系。
2.调研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3.分析周边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社会资源等。
就是设计课程了。
二、课程设计1.确定课程主题:根据调研结果,选择一个具有学校特色且符合学生需求的主题。
2.制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要达到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3.设计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设计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
现在,课程设计得差不多了,咱们来看看实施方案。
三、实施方案1.确定师资力量:根据课程需要,选拔具备相应教学能力的教师。
2.培训教师: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3.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4.配置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践基地等。
5.实施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
当然,光有这些还不够,咱们还得关注课程的实施效果。
四、课程评价与反馈1.建立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2.收集反馈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分析反馈信息: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
4.调整课程内容:根据反馈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
好了,现在咱们把整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都梳理了一遍。
但别忘了,这只是一个起点,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我们。
五、持续优化与改进1.定期评估课程效果:确保课程始终符合学校教育理念和学生需求。
2.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保持课程的活力。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课程开发背景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教育发展也逐渐跟进。
作为学校重要的教育环节,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对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程开发目的本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与竞争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学科课程,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求,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并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和帮助。
三、课程开发理念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将遵循以下几点: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知识、思想、价值观的协同发展。
3、建立全面协调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课程开发内容1、教学模式:采用“问题为导向”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形式: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如:普及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及专题课程等,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学内容: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应用课程,加强学科间的关联性和交叉性。
4、英语课程:开展多元的英语课程,深化英语学科学习,使学生在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五、课程实施方案1、制定课程开发的时间表,由相关部门负责安排与推进。
2、课程开发以学科、课程组为单位,由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负责,形成课程开发小组。
3、制定课程开发的流程与标准,突出学生想象力和探究精神,强化过程性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4、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智慧教室”,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互动性。
5、积极与企业、专家等单位合作,开展校外拓展性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等,充分体现多元化的课程开发。
新高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新高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高考逐渐成为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
新高考要求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的实施成为了新高考改革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将介绍一套新高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计原则校本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构建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尊重学科自身特点,将知识、能力、素养等元素进行整合,构建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2.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动手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体地位。
3. 强化关键能力培养。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领导力等关键能力。
4. 体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通过跨学科融合,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设置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可以设置一套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学科基本知识和核心概念的学习,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
2. 学科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特长,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如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
3. 综合素质拓展课程。
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品德与法治、心理健康、历史与社会等。
4. 实践创新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包括实践探究、创业精神、项目管理等。
三、课程实施1. 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身心全面发展。
2. 强化课程交叉融合。
开展跨学科项目合作,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4. 精心设计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科能力、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考试、报告、演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四、师资培养与支持1. 建立师资培养体系。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课程开发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开发目标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生命和生物多样性的尊重意识,培养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2. 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组织。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生命的起源、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遗传与变异等基本概念和原理;2. 生物多样性和进化:包括物种的分类和演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重要性等内容;3. 生物体内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等;4. 生物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环境:包括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适应性等内容;5. 生命科学的前沿发展: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的应用和前沿研究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辨和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 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4. 讨论和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
2023年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6篇)
2023年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6篇)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
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我根据实验中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
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
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做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
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嘿,各位亲爱的教育同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打造一款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下面我会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基础,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案例的背景。
这是一所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所重点高中,学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开发一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面向全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模块:科技创新理论、科技创新实践、科技创新竞赛、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1.科技创新理论: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科技创新的方法和技巧等。
2.科技创新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包括选题、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
3.科技创新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
4.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学生将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包括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实物展示等。
三、课程实施1.开设课程:学校在每学期开设科技创新课程,每周2课时。
2.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4.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课程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科技创新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价。
2.师资保障:学校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技创新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师。
3.经费保障:学校为课程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五、课程成果1.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积极性提高,每年均有大量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已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多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一、概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我们的普通高中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
其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焦点,那么到底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呢?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色,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自主设计、开发并实施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性、挑战和策略吧!1. 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点普通高中教育,是我们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个阶段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生活技能。
大家都知道,高中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他们从青涩少年走向成熟青年的重要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
普通高中教育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它的教育目标是全面的。
不仅要注重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体育、艺术、德育等多方面的发展。
其次高中教育强调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高中教育应该尊重这种差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高中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校应该提供实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教育是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阶段,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也是国家培养未来栋梁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充满活力。
2.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和背景说到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咱们得先明白这背后有多重要和为啥要进行这件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
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校本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川教[2010]28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意见的通知》(川教[2010]120号)及市县教育局的部署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校本课程的目标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具使命和独特功能,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课程结构。
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体现新课程理念,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优势资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我校实施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1、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2、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特长培养和发展。
3、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6、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推动课程研究、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7、建设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新课程实验的目标要求,使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的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类与拟优先开发的校本课程通过分析我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需求,我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我校教师的素养、能力、特长、优势,校内外自然和社会资源状况,我校暂定开发校本课程的种类:(1)语言与文学;(2)数学;(3)人文与社会;(4)科学;(5)艺术;(6)体育与健康;(7)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三篇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三篇篇一: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
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1,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领导机构的职能是:(1)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2)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审议;(3)负责确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或活页材料;(4)负责协调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合理性、创新性。
2、培训师资(1)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
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
3、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1)前期论证既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前期论证。
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市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9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
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
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一、开发背景我校位于河山镇文化区,河山镇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
如:“江北第一苹果之乡”之美誉,有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大棚种植,有日照巨书摩崖石刻,有全国重点建设工业镇之称。
辖区居民文化层次高,关心和重视教育,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二、指导思想:(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
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
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6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课程目标:学生方面:激发学生参与花样跳绳学习的热情, 要让学生“爱跳绳、会跳绳、跳好绳”, 让学生掌握花样跳绳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并能在日常锻炼中加以运用。
同时提高学生体能、自主锻炼的能力与环境的适应能力, 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及高尚的团队精神, 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 使体育锻炼伴随他们的一生。
课程实施办法与课时分配:课程实施采用体育课教学和活动课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每班每周利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花绳教学, 下午的活动课全校统一进行花绳练习。
课程评价:一、开发花绳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是体育新课程和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我们确定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培养主线,以“快乐体育”____教学全过程的改革思路。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____中指出,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因此, 学校开发花绳校本课程是体育新课程的要求, 也是全面开面体育阳光运动的要求, 同时还是园区教育局开展“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实践意义:1.从身体方面来说, 可以有效增强肺活量, 促进血液循环, 使学生的身体更健壮。
2.从心里方面来说, 跳绳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自信心, 提升承受力。
3.从伦理方面来说, 能让学生养成自律习惯,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从智力方面来说, 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节奏感。
理论价值:1.肩负增强学生体质的“使命。
”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寄予希望的下一代接班人的身体状况下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 ____联合发文, 号召在全国中小学生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 因此, 花样跳绳肩负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提高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能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思想:1、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组织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的发展。
3、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4、要因地制宜,努力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1、通过校本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能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同时提高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我校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推进我校课程建设,逐步形成办学特色,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
4、规范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采用模块的方式,各模块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规定相同。
一个模块可以是18课时(1学分),也可为36课时(2学分)。
要避免和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简单重复。
学校将开发足够数量的模块,保证相应的课时,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以获得所需的学分。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防止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统一。
2. 实际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我校的实际需要,立足本校,从学校的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还要注意与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相结合。
既富有当地的特点,而又是国家课程的补充;要从学校的实际和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考虑,开发有实际意义、有实用价值、有活力的校本课程。
最好选择那些既能展示教师特长、符合学生志向兴趣,又能与高考、与学生长远发展结合得紧密的课程。
3.时代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内容要反映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特点,关注社会时政热点问题,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4.灵活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5.简约性原则: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学案例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
内容呈现形式应该活泼多样。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相当长的周期,事先不可能考虑地十分周全,必须在开发的过程中及时总结、修订,在实践中将其逐步充实完善。
四、校本课程的内容和设置(一)校本课程的内容校本课程内容来源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技术领域和社会生活。
主要包括:1. 根据国家有关教育要求,需要以专题形式对学生开展教育的内容;2.根据国家学科课程目标有关要求,需要联系当地实际开展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3. 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弘扬本土文化的内容;4. 利用学校资源,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内容;5.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特长和潜能的内容;6.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增进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科学人文素养,发展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内容;7.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形成健康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内容。
校本课程既可有学术性内容,也可有非学术性内容。
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促进发展的资源,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方面。
要坚决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和选修Ⅰ模块的简单重复,或把校本课程当作高考学科的拓展和延伸,更不能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
(二)校本课程的设置1.校本课程由专题教育类课程和学校自主研发类课程两部分组成。
专题教育类课程包括:普法教育、安全教育、人口与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民族政策教育、艾滋病预防和禁毒教育等内容。
学校自主研发类课程指高中遵循本校办学理念,根据学生的需求、个性、特长,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教育资源,自主研发的课程。
自主研发类又分为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学科类与学科相关,非学科类根据教师自身特长开设。
2.校本课程学生至少获得6学分,其中专题教育类课程1学分,学校自主研发类课程至少5学分。
专题教育类课程为限定选修课程,学生必须达到该类课程所规定的修习学分。
学校自主研发类课程以学生自由选择为主。
学校将根据具体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将校本课程均匀地分布在高中的各学年。
3. 校本课程采取模块方式设置,每个模块可以设计为18学时1学分,也可以设计为36学时2学分。
课程可以教学周为单位连续修习,也可采取隔周间断式方式修习。
4.各科参考题目语文:汉字与硬笔书法、普通话与方言、英山地方民俗趣谈、朗诵与演讲、对联趣谈;数学:数学史话概述、中国数学史、古希腊数学、埃及古代数学、历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简介;英语:初级语法、报刊阅读、应用写作、旅游英语、歌曲欣赏、经贸英语;政治:美伊战争纵横、股票的基本知识与多元化投资、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割不断的两岸情——台海局势及“一国两制” 、模拟法庭;历史:民间收藏文化、文化大革命简史、英山历史简述、中国历代货币大观、新中国外交史、历史与电影;地理:民俗与地理环境、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英山地理、英山旅游;物理:物理专题研修、摄影技能基础、生活中物理现象及仪器的原理分析、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技巧及效果分析;化学:电化学、摄影与洗放像、有机合成;生物:药品治疗与用药安全、营养与健康、青少年性心理及性生理教育;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病毒防治、数码摄影、动态网站制作、电脑的组装与调试;通用技术:传感器与物理教学、办公自动化、传感器与化学教学、数字电路;美术:国画赏析、能源的再生与利用;音乐:美妙歌喉与嗓音的护理、民族与舞蹈;体育与健康:足球、田径、篮球、教你看奥运、生存教育、田径、教你看奥运。
五、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程序高中部所有任课教师要从必修、选修I中的必考内容之外,去选择校本课程,同时,要考虑自己的特长、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高考方向、学生未来发展趋向。
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下:1、学校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实验)》确定的目标为基础,充分分析学校、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估社区课程资源,结合自身办学理念,确定校本课程建设宗旨。
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跟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改进和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
学校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研制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
2、教师选题,编写提纲,确定总课时。
先选择一本正规出版物为自己校本课程的蓝本(用教材教),也可以结合网上资源自己编写一本教材;然后,以此教材形成自己的讲义。
3、填写《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见附表二),交学校课程委员会初审。
此表包括:课程名称、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计、参考教材、选修对象、学生应具备的基础、总课时、考核方式、学分数等。
4、申请获得批准后,需向学生提供《选课指导手册》,并展示课程的相关内容,供学生询问和选择;选课指导小组也要指导学生了解课程特点;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选听机会,使学生充分了解课程并明确自己的需求;要提供条件帮助家长充分了解校本课程,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帮助学生选择,此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5、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开课科目和任课教师,组建教学班。
可根据学生意向和学校教学条件及选课人数,在充分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调剂。
六、教学与评价(一)教学1. 校本课程教学要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学校除按学时平均安排进行班级授课外,还可以用讲座、观看电影录像、考察、组织调查研究或其它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实施教学。
2. 要加强教学的情境性、实践性,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和学校教育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更具体的情境下,通过操作实践和探究,实现既动脑又动手更动心的学习。
要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提高教学情境的适应性。
3. 要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通过调查分析、阅读研究、生活实践、实验操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把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二)评价1. 校本课程采用学分管理,具体要求执行《湖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的相关规定。
学分由学校认定,日常考核与评估由课程管理办公室负责。
2. 学分获得依据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纸笔测验或考察等成绩,由任课教师给出。
其中出勤率未达到规定修习课时4/5者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课程管理办公室要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每学期期末,课程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学生所选课程成绩作出综合评定,成绩存入学生学业档案。
3. 校本课程的评价重过程、重体验、重表现、重能力。
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评价功能,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吸收家长代表、社区人士参与到评价中来;要重视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
既要注重学生综合知识、个人兴趣特长拓展和深化等的评价,也要注重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考试可采用论文、调研报告、作品等多种形式,防止单纯以纸笔考试成绩为依据评价学生;要重视实施的过程评价,建立相应的学习档案。
学分评价要根据课程类别、难易程度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公平、公正。
七、校本课程的管理1. 组织管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学校课程委员会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相配套的制度,检查评估开发与实施的执行情况等。
2. 制度管理: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3. 计划管理:学校要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4. 实施管理:根据相关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三类课程的关系,校本课程课时比例要保证在课时总量的10%~15%,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校本课程的课时,也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
5. 资源管理:校本课程实施中,学校需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为教师选用教学参考用书,但不能要求学生购买学校选用、改编或新编的教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