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

合集下载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疯狂因素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疯狂因素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疯狂因素
李莹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32)008
【摘要】《哈姆雷特》和《麦克白》均改编自历史传说,其中本来没有疯狂因素.莎士比亚为其作品注入疯狂元素,使其成为了表现人物和推动剧情的重要手段.历代批评家对这两部剧中疯狂现象均有评论.对于哈姆雷特是“装疯”还是“真疯”,批评家们各持已见.奥菲利亚的疯癫令人心碎,麦克白夫人的疯癫源于良心挣扎,麦克白的心理状态也具有歇斯底里的表征.基于此,以丰富的史料调研还原了作品诞生时期的时代背景,以期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揭示了疯狂元素在这两部剧中的作用.
【总页数】4页(P131-134)
【作者】李莹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注定疯狂--解析麦克白悲剧的内在必然性 [J], 马秀丽;杜洁琼;蔚华萍
2.受迫害的麦克白——论欲望模式中的他者因素 [J], 周珂
3.《麦克白》中的哥特因素 [J], 覃双眉
4.毒凤蝶(川剧)(故事取材莎士比亚的作品《亨利八世》、《哈姆雷特》、《麦
克白》) [J], 张勇;
5.论《哈姆雷特》《奥赛罗》与《麦克白》中男性主体意识的建立 [J], 郝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读麦克白悲剧命运

解读麦克白悲剧命运

解读麦克白的悲剧命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麦克白的悲剧成因,认为麦克白夫人的挑唆和女巫的预言只是麦克白悲剧成因的外在因素,而麦克白内在的野心和欲望的无限膨胀才是最终导致其毁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麦克白悲剧命运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麦克白》与《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被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然而,和其他三部悲剧相比,《麦克白》的悲剧特性更为“纯粹”。

这部剧本的突出特色是主人公麦克白并非正面人物的代表,而是一个泯灭人性的野心家。

剧中讲述的是麦克白——中世纪苏格兰的一名将军——在成功抵御外侵归来的路上,偶遇三个女巫,女巫预言他会成为国王,于是,麦克白在夫人的怂恿和教唆下杀害了国王邓肯,篡夺了王位。

其后,为了掩人耳目,麦克白不得不实施了一系列血腥的屠杀:他先后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儿子。

而这接二连三的弑杀也使得麦克白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十恶不赦的暴君。

最后,这位苏格兰新王落得了个孤立无助并在新的内战中被杀的下场。

表面上,麦克白的被杀成全了一种正义,他本是自作孽、不可活。

但读者并不会为此拍手称快,而是在痛恨其凶残的同时,又给予怜悯,正如别林斯基所说:“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是一个坏蛋,但却是一个具有深刻而强大的灵魂的坏蛋。

因此,他唤起的不是反感,而是同情……”这也正是莎士比亚创作《麦克白》这一悲剧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揭示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与较量;麦克白的悲剧就在于他的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吞噬了其善良的天性。

二麦克白悲剧命运解析麦克白的悲剧命运主要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麦克白自身的心中欲望——对王位的渴求——驱使的必然结局,即内因;另一方面是麦克白夫人的煽动与荒原女巫的预言蛊惑的结果,即外因。

然而,唯物辨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麦克白的悲剧决不仅仅是“让妻子的怂恿和预言的告知给诱惑的犯罪”,而是其在外因的鼓动下自身决定铤而走险、自觉选择的命运。

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超自然因素

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超自然因素

目录一、莎士比亚悲剧中的超自然因素种类及来源 (4)(一) 超自然因素的种类 (4)1.女巫 (4)2.鬼魂 (5)3.异象 (5)(二)超自然因素的来源 (5)1.政治上 (5)2.思想上 (6)3.文化上 (6)二、《麦克白》中超自然因素的深层意义 (6)(一)女巫——“美丑难辨”的预言 (6)(二)鬼魂——“善恶角逐”的诅咒 (7)(三)异象——“真假重奏”的悲鸣 (8)1.血的异象 (8)2.奇怪的敲门声 (9)3.变异现象 (9)三、超自然因素在《麦克白》中的作用 (9)(一)贯穿剧情的线索 (9)1.谋杀邓肯 (9)2.刺杀班柯 (10)3.血洗麦克德夫城堡 (10)(二)渲染恐怖的氛围 (11)(三)营造强烈的冲突 (11)1.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11)2.人物内心的冲突 (11)(四)刻画鲜明的形象 (12)1.麦克白——精神分裂症者 (12)2.麦克白夫人——魔鬼一样的皇后 (12)摘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最后一部,也可能是其中最阴暗的一部。

在令人恐惧的氛围中莎士比亚着重描绘了麦克白因为野心的驱使从一个气势非凡的英雄沦为一个令人憎恶的暴君的过程,充分揭示了野心对社会和个人巨大的危害。

本文从《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入手,分析超自然因素的种类,来源;挖掘剧中的超自然深层意义;论证超自然因素的作用,提高对莎翁艺术的赞赏,明确这一部悲剧的独特魅力。

关键字莎士比亚;悲剧;超自然因素;麦克白;英文摘要关键词单独成页,初稿格式先不准备翻译。

谢谢,这一页先留在这里!前言《麦克白》与《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被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剧中讲述了:善良的民族英雄麦克白在女巫的语言和夫人的怂恿教唆下走上了谋杀邓肯、杀害班柯、血洗麦克德夫城堡的犯罪道路,最终沦为一个冷酷无情,令人憎恶的暴君的故事。

和其他三部悲剧相比较而言,《麦克白》的悲剧性尤其独特,可以说它是四大悲剧中最具有紧凑的结构,迅速的发展情节,感情最强烈,最摄人心魄的一部悲剧。

析超自然因素在悲剧《麦克白》中的作用

析超自然因素在悲剧《麦克白》中的作用

析超自然因素在悲剧《麦克白》中的作用
薛琴
【期刊名称】《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05)003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超自然因素在莎士比亚剧本<麦克白>中的几次出现,及其与剧情演进,主人公性格发展的相互关联,旨在以功用诗学和心理分析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超自然因素在该剧中的作用.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薛琴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安徽,淮南,23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3
【相关文献】
1.王冠的魅力巨人的悲剧--解读《麦克白》中麦克白的悲剧性 [J], 朱福芳
2.超自然因素在悲剧《麦克白》中的运用 [J], 李军;李玲玲
3.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以梁实秋译本为例[J], 傅煜尧
4.威尔第的“超自然”合唱音响——论歌剧《麦克白》中的女巫合唱 [J], 李长松
5.王冠的魅力巨人的悲剧——解读《麦克白》中麦克白的悲剧性 [J], 高云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对比浅析2 关联理论视角下幽默的英汉翻译3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4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al Etiquettes5 浅谈中西方服饰礼仪之色彩差异6 Living in the Crack: A Study of the Grotesques in Winesburg, Ohio7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8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精神力量分析9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10 斯佳丽性格的自我超越和升华11 A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Written Errors Committed by Chinese English Majors12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的商务合同文体分析及翻译13 简析《黛西米勒》女主人公的悲剧14 美国“寂静五十年代”的骚动——《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分析15 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17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18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19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20 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2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inism in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22 爱与正义:《杀死一只知更鸟》主人公阿提克斯•芬奇形象解读23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24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25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26 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27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28 海明威“冰山理论”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运用29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30 中西酒文化的差异对比31 Redefinition of Heroism in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32 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33 英语新闻的用词和翻译34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35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36 英语长句的理解和翻译37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Gothic Novel38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39 荒诞与抵抗——《局外人》中莫尔索的荒诞表现之原因分析40 中国高校名的英译41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42 Harmony is Everything: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rapes of Wrath43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44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4546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47 中医英译的现实情况研究48 研究简奥斯汀的婚姻观---根据分析她的著作《傲慢与偏见》49 英语学习能力与风格的性别差异研究50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s51 东西方恐怖电影的文化差异52 与身体器官有关的中英文习语对比研究53 On the Functions of Metaphor in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54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55 男权社会下康妮女性身份的诉求--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研究56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57 《蝇王》中火的象征意义的转变58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中式菜肴的英译59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60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61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62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芭芭拉少校》对白分析中的应用63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64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65 合作原则在电影《暮光之城》人物心理分析中的应用66 论《爱玛》中的反讽67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68 论《宠儿》中的象征意象69 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70 浅析《天路历程》中基督徒的成长历程717273 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对比研究74 家庭对汉尼拔和维托科利昂的性格特征影响分析75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76 《支那崽》的后殖民主义解读77 他者形象:最逆来顺受与最狂野的—中国女性在西方电影中的形象78 《红楼梦》中文化词的翻译79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80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以好莱坞电影为例81 埃德加•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技巧应用分析82 英语修辞的翻译方法83 《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84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85 浅析《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的写作风格86 本我,自我,超我--《名利场》中利蓓加的形象分析87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88 关于支架式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讨论89 A Journey through Harsh Reality: Reflections on Gulliv er’s Travels90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91 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92 论女同性恋成长小说--简析珍妮特.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93 试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理想家庭的破灭94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95 金融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策略96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97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98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99 论《睡谷传奇》中的幽默元素100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自然意象101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102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103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西方商业广告语的差异104 从“房间”意象看英国当代社会悲剧——哈罗德•品特作品解读105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106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107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108 浅谈美国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及其原因109 仿拟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110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different Chinese versions of Bacon’s essay Of Studies111 英语俚语翻译研究112 合作学习法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个案研究113 运用超验主义解读《小妇人》中的女性形象114 教学设计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刍议115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116 从中美送礼习俗分析两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117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118 从里奇的礼貌原则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19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120 透过《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121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122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123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124 从《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125 浅析汉英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126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12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分析128 礼貌原则框架下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129 《哈姆雷特》中不言而喻的隐喻魅力(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0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131 “垮掉的一代”形成的背景探析132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133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134135 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136 中西方大学中第二课堂的角色研究137 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培养与对策138 从《红字》看霍桑的道德思想观139 我国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存的问题与对策140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141 战争时期坠入凡间的天使——通过《永别了,武器》分析海明威眼中的理想女性142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143 论《月亮宝石》的现实主义手法144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幽默语言的翻译145 The Services of Selfless Love---A Thematic Study of O Henry's Short Stories146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147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148 论“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149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150 威廉•布莱克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研究151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比较152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153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154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Aesthetic Fairy Tale -The Happy Prince155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156 英汉颜色词“红”与“白”的文化内涵研究157 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的使用158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研究159 Analysis of the Distorted Love between Mother and Son in Sons and Lovers160161 The Analysis of the Doub le Character of Wuthering Heights’ Hero——Heathcliff162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163 从目的论看《长腿叔叔》的中译164 Discussion on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165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166 侦探小说的发展167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168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169 论商务谈判桌上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谈判的影响170 如何设计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提问171 Existentialism in Pride and Prejudice172 修辞在汽车广告英语中的应用173 从《人生的枷锁》中三个女性看毛姆的婚爱观174 二元对立模型在伍尔夫《达洛卫夫人》中的应用175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176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177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nimal glossari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178 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论《道林.格蕾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179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180 浅谈英语“根据”表达法181 浅析《两个新嫁娘》中的不同婚姻观182 论童话《小王子》的象征创作183 分析内战对《飘》中斯佳丽的影响184 《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185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186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187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188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词性转换翻译研究189 浅析《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负载成语的翻译190191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青年文化192 The Illusory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Martin Eden & The Great Gatsby193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194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195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196 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197 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人物维特198 论古诗的翻译技巧199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200 中美价值观比较。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2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3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4 解读《女勇士》中“乡村医生”里的鬼5 废墟上成长起来的南方新女性6 海明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7 浅析《苔丝》中的象征主义8 试论英语中的歧义与翻译9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10 The Positive Image of the Mouse:A Study on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11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12 A Feminist Reading of A. S. Byatt’s Possession13 A Study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Legal Films14 评《河湾》主人公-萨林姆的非洲观15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16 评析杰克伦敦小说《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象征意象17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18 Analyzing Translation of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s19 爱伦坡侦探小说中恐怖气氛的营造方法20 评《简爱》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21 《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分析22 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差异23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24 《喧哗与骚动》中没落的悲剧25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26 论男权主义在圣经语言中的体现27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的女性角色28 《可爱的骨头》的电影改编分析29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Characters in Nella Larsen’s Novel—Passing30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31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32 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33 梦幻梦灭皆痛苦---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意义34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35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36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37 论《达芬奇密码》中的基督教元素38 成都旅游定位和发展对策39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40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41 论英语词类转换中的动词化现象42 文化视野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方法的比较43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文体特征及翻译44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45 《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复仇动机分析46 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差别47 论新闻英语中的选词及其翻译48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49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特点研究50 解读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家庭51 英汉亲属称呼语与中西家庭教育模式差异52 政治演说中名词性隐喻的认知研究53 中西方爱情悲剧故事的比较分析——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54 跨国广告的在华本土化策略浅析55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56 Key Factors to Cause the Tragedy of Mariam57 《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58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59 A Survey on Western Culture Learning among Non-English Majors60 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角色的地位分析61 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62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63 谈西方婚姻文化对当代中国女性婚姻观的影响64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65 抽象名词词义内涵及其翻译策略66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6768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国外化妆品品牌名汉译中的应用69 美国黑人英语在电影中的应用研究70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权利争夺探究71 《喜福会》所表现的中美文化的冲突和兼容72 论妇女解放历程在《紫色》中的体现——以主人公西丽为例73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74 浅谈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75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76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77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英译78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79 从《夜莺与玫瑰》看王尔德唯美主义的道德观80 英语外贸信函的特点及翻译81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82 从校园流行语看中美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83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84 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85 试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词块教学86 海明威小说硬汉形象的悲剧色彩87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88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89 从空间语言的角度分析中美隐私观念的差异90 论《动物庄园》的反讽艺术91 场独立-场依存性与第二语言习得92 爱伦坡侦探小说的特征与影响93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94 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影响95 《夏日鸟笼》的女性主义解读96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97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98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99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100 从跨文化角度看电影标题汉译英101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102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103 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104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105 英汉典故及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106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外贸函电汉译的研究107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108 文字之乐——浅析广告中的双关109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110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111 “生活大爆炸”中美式幽默的翻译方法研究112 简爱与林黛玉的形象比较分析113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Misreading in Translation1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115 On the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in John Keats’s Poems116117 Women in the Civil Wa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d Mountain and Gone with the Wind 118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119 试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理想家庭的破灭120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及其相互影响121 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英汉互译122 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的对比分析123 论广告英语的用词特点124 英语流行语的文化内涵125 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126 析《小妇人》中的超验主义127 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128 用文化批评看《雾都孤儿》里的反犹主义129 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130 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131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132 埃德加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探索133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134 英语习语的来源与特点135 嘉莉妹妹失去自我的悲剧性命运对中国女性自我价值体现的启迪136 广播英语的语言学分析137 当代中美青年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138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其翻译技巧139 视听说结合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之设想140 英汉广告语篇中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141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142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143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女性性意识的觉醒分析144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145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146 观电影《刮痧》简析中西文化价值冲突147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148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研究149 撒旦和孙悟空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对比150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151 论《呼啸山庄》中的意象152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153 The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in Senior High Schools154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155 《永别了,武器》的存在主义解读156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157 广告语篇的语用分析158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159 解读《哈利.波特》中纳西莎.马尔福的形象160 英文电影对白中俚语的翻译161 从文化角度浅析新闻英语的翻译162 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女性的社会地位163 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164 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的人物性格分析165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166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167 分析《等待》的悲剧168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169 西方电影片名翻译的功能目的论分析170 中英文法律谚语比较及互译技巧171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简析172 国际商务谈判中有效的非语言技巧173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174 从心理角度浅谈丁克家庭在中国出现的原因175 A Comparison between Task-based Approach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176 广告中反语现象的关联分析177 《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178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伦理观和英雄形象研究179 通过巴丝谢芭看哈代的宿命论180 全球商务中基于文化差异的品牌名称翻译181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182 英汉“骨”与“血”的隐喻研究183 论《看不见的人》黑白文化矛盾体184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译汉结构处理的影响185 英汉动物习语的隐喻认知分析186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187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188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189 从“米兰达”的人物形象看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观190 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191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192 从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93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性格之路194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195 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196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197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198 目的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199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意译200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

神秘的幽灵:《哈姆雷特》的超自然元素

神秘的幽灵:《哈姆雷特》的超自然元素

神秘的幽灵:《哈姆雷特》的超自然元素在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中,超自然元素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

在这个戏剧中,超自然现象和神秘的幽灵无疑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些元素不仅为故事增添了神秘和惊悚的氛围,还探索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怀疑和欲望。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哈姆雷特》中超自然元素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幽灵的出现为整个剧情提供了起点和动力。

在《哈姆雷特》开篇的夜晚,玛尔丹俊朗的幽灵第一次出现在冰冷的丹麦之夜中。

这个幽灵声称自己是被谋杀的国王哈姆雷特的鬼魂,要求哈姆雷特为他复仇。

正是这个幽灵的陈述,揭示了哈姆雷特之父被杀的事实,激发了哈姆雷特对父亲报仇的决心。

幽灵的出现使故事的发展更加高潮迭起,悬念迸发。

它不仅展示了超自然的力量,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其次,超自然元素为剧中的主要人物提供了独特的心理体验。

尽管幽灵只对哈姆雷特可见,但其影响却渗透至每个角色之间的互动之中。

尤其是对于哈姆雷特来说,他不仅要面对父亲的死亡和复仇的责任,还要承受幽灵的指示和对他的神秘的吸引力。

幽灵的存在让哈姆雷特感到困惑和焦虑,也引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怀疑和恐惧。

这种超自然的存在迫使哈姆雷特思考生死的意义,良知的道义以及正义与复仇之间的冲突。

另外,超自然元素在剧中展示了权力和行动的对立。

幽灵所寻求的复仇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目的,更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国家的稳定。

幽灵的指示使哈姆雷特陷入了一个道德困境,他面临着是否履行父亲的遗愿和复仇的良知之争。

在这个过程中,超自然元素将个人意志与社会责任相互交织,探讨了权力与理性的较量。

最后,超自然元素在剧中还强调了人类欲望的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

幽灵的出现和幕间曲折复杂的情节使人们重新考虑命运和命运的力量。

与此同时,幽灵的存在也表明了现实世界与超自然现象之间的模糊边界。

这种模糊性在剧中反映出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

总的来说,《哈姆雷特》中的超自然元素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神秘、令人震撼的体验。

《莎士比亚戏剧欣赏》复习资料

《莎士比亚戏剧欣赏》复习资料

《莎士比亚戏剧欣赏》复习资料闹市幽兰《莎士比亚戏剧欣赏》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

2.莎士比亚家乡的全称是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

3.本·琼生称赞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4.莎士比亚受到多种文化的孕育,分别有民间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文艺复兴当代文化。

5.在莎士比亚去世之后,他的同事约翰·海明斯和亨利·康德尔为了纪念他,把莎士比亚一生写下的戏剧,收集编辑成一个集子,由杰格德父子和爱德华·布朗特一同出版,这就是著名的1623年的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戏剧集》,共908页。

6.从体裁上划分,莎士比亚的剧作可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

7.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亨利四世》。

8.在《亨利四世》中,莎士比亚使用了他最拿手的平行结构。

剧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描写了宫廷的政治事件,主要是表现亨利四世与叛乱贵族之间的斗争;另一条反映了平民的生活,表现了以没落骑士福斯塔夫和亨利王子为首,在伦敦东市猪头酒店里集结的一群寻欢作乐的人们。

9.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创造的最光辉的喜剧人物。

被称为“一支狂欢之夜的长明烛”。

他鲜明的喜剧性格是吹牛撒谎、随心所欲,又幽默风趣、满嘴俏皮话,有着把一切变成一场玩笑的本领。

10.莎士比亚在历史剧《理查三世》中塑造了理查三世这样一位暴君形象,尽管他是一头吃人的怪物,但是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不愧为一个恶天才。

他的惯用手法是表演,剧中他曾扮演过虔诚的圣徒、痴心的情郎、仁义的好兄弟等角色。

11.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被称为“娇艳明媚”三部曲的是《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无事生非》。

12.《皆大欢喜》中有一个理想世界,它的名字叫“亚登森林”。

剧中有三条情节线索:一是老公爵被他的弟弟篡夺了爵位并被放逐到亚登森林;二是奥兰多被他哥哥夺去产业,还要谋害他的生命,因而被迫逃进森林;三是老公爵的女儿罗瑟琳被其叔驱逐,其女儿西莉娅却随同罗瑟琳一起投奔森林。

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根源

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根源

品读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根源高 宁 山西大学摘要:莎士比亚的悲剧显示了他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本文以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作品为例,分析莎士比亚悲剧的形成的原因,认为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导致了悲剧主人公的死亡,内因指性格因素,外因包括非理性意识、反常外界因素、意外巧合事件三个方面。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内因;外因一、前言分析莎士比亚的悲剧不难看出,就故事情节而言,他所营造的悲剧都是异乎寻常的毁灭和死亡;就人物而言,他所塑造的悲剧人物都有卓越而高贵的地位,有巨大的情欲和坚强的、偏执的性格,他们自身的性格决定了其悲剧性的命运。

[1]纵观莎士比亚悲剧,每一部的悲壮都有其让人感同身受的悲怆,而这些悲剧与人所产生的共鸣一定通过丰满的人物和起伏的情节表现出来的。

总而言之,莎士比亚悲剧拥有旷世的经典地位,本文分析探讨了莎士比亚悲剧形成的根源,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

二、莎士比亚悲剧的根源(一)内因:性格造就命运研究莎士比亚的悲剧主人公,均可以找到一些导致其悲剧的性格弱点。

以哈姆雷特为例,他被称为忧郁延宕的王子,是一位思想家,思索多于行动,这样的性格使得他在行动上显得过于软弱,承担不起为父复仇和重整乾坤的重任而导致悲剧。

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身上,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

然而这事的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

正是他的软弱,才在“重担下毁灭”。

如果说,哈姆雷特的悲剧是由于自己的软弱造成,那么李尔王的悲剧则是因为他刚愎专横、过分自信。

他自命不凡,以自我为中心。

这样的傲慢,让他在这种自私的尊严意识下,蒙蔽了双眼,辨不明真假,结果将土地和权力分给了花言巧语、口蜜腹剑的长女和次女,而把直率真诚、不阿奉承的三女儿赶出家门。

最终,李尔王也只能因为自身的傲慢性格以悲剧匆匆收场自己的人生。

莎士比亚悲剧的主人公虽然都是出类拔萃的非凡人物,但他们与常人一样,具有性格上的弱点和行为上的过失。

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人物与意象

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人物与意象

基本内容
接下来是《奥赛罗》。奥赛罗是威尼斯的将军,他娶了一位美丽而轻信的女 子苔丝狄蒙娜为妻。然而,他的好友伊阿古却利用他的嫉妒和猜疑,诬陷苔丝狄 蒙娜与他人有不正当关系。奥赛罗在愤怒中杀死了苔丝狄蒙娜,后来才发现真相。 奥赛罗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但他的嫉妒和愤怒让他失去了理智。他的形象揭示了 人性中的弱点和盲点,也提醒我们不要被愤怒和嫉妒所控制。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悲剧是东西方文学的两大瑰宝,各自在文学史上占据 着重要的地位。两者在产生、形成、取材内容、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分别代表了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的典范。
一、产生与形成
一、产生与形成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神话传说,取材于神话传说,将各种传说中的神神话,形 成了古希腊的悲剧。这种悲剧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信仰有着密切的 关系。古希腊人相信命运,认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悲剧则是命运的一 种表现形式。因此,古希腊悲剧的主题通常是人类对命运的抗争和无能为力。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历来备受。在这 些作品中,恶魔形象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本次 演示将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恶魔人物论入手,深入探讨这些角色在文学、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意义。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恶魔人物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恶魔人物
四、艺术手法
米修斯是一种伟大的形象,他与宙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家把这一斗争 提高关系人类命运的高度,歌颂了他为人类正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而 哈姆雷特在剧中性格不是很完美,有着崇高的理想却事与愿违,在与剧中人物的对 照中映衬出其性格特点.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 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中塑造

《麦克白》中的命运观

《麦克白》中的命运观

多数评论家在处理悲剧《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尤其是命运因素时,都采取了一种回避的态度。

一些把这些因素视为简单的隐喻,另一些虽然意识到其复杂性,但在对该剧作整体分析时却拒绝涉及到它们。

这些评论家倾向于认为,在莎士比亚的主要悲剧作品中,《麦克白》的主题是最为明晰的。

L·C·奈茨宣称,该剧的主旨是“价值体系的颠覆”,其脉络“远比《李尔王》容易把握”[1](18)。

其他一些评论家也提出,剧中似乎存在一个客观的价值体系,整个情节就是按照价值体系的倾覆和复位的线索进行的。

然而,由于超自然因素构成了《麦克白》一剧的框架,要深入理解全剧的内涵,绕开它们所设置的难题是行不通的;而且麦克白的覆灭,除了他自身道德的缺陷之外,主要是他对命运的双重态度造成的,具体地说,就是他一方面相信命定的事情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却又渴望控制甚至改变命运。

将《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视为中世纪的迷信而加以排斥是容易的,但我们却无法否认渗透全剧的命运因素对剧情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位巫女的预言,与《俄狄浦斯王》剧中的神谕相类似,规定了情节的框架。

麦克白的确登上了王位,班柯的儿子的确从灭门惨祸中逃生。

甚至像贝南森林的迁移和非女人所生的人这样离奇的预言最终也兑现了,虽然实现的方式没有丝毫的神秘,甚至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和俄狄浦斯一样,麦克白也部分地相信能够左右自己的命运,却终于没能逃出命运的掌心。

剧中其他的超自然因素强化了上述的情节框架。

虽然“麦克白谋杀了睡眠,无辜的睡眠”的恐怖叫声和班柯鬼魂的出现可以解释为麦克白在过度恐惧的状态下产生的幻觉,但洛斯和剧中的老人在邓坎被杀之夜见证的超自然现象,显然莎士比亚希望观众把它们当作真实事件来对待。

猫头鹰杀死猎鹰,邓坎的坐骑发狂,这些情景增强了笼罩全剧的宿命感。

即使作为现代读者我们拒绝相信这些事情,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命运框架对于剧中人物和莎士比亚面对的十七世纪初观众的有效性。

对麦克白和班柯来说,巫女和她们的预言绝不仅仅是邪恶力量的象征,而是存在于真实世界的真实个体。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超自然因素——以《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为例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超自然因素——以《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为例
章 编号 :1 6 7 2— 5 8 3 2( 2 o 1 6 )0 7— 0 1 6 7 — 0 1
威廉 ・ 莎 士 比亚 是 欧 洲文 艺 复兴 时期 英 国最 伟 大 的剧 作 家 和 卓 越 的人 文主 义 思想 家 ,他 的戏 剧 创 作 是全 人 类 的 艺 术 宝 藏 ,是
叉 正
乙 小
韶器 器 : :_ _: ¨



论 莎 士 比 亚 戏 剧 中 的 超 自然 因 素
— —
以 《 哈姆 雷特》 和 《 麦克 白》 为例
7 1 o o o o )
唐 梦
( 西安外 国语大学研 究生部 陕西 西安
作 者简 介 :唐 梦 ,女 ,西 安外 国语 大学研 究生 部 ,英语语 言文 学专 业研 究生 。 中 图分类 号 :1 1 0 6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 中 , 对 各类超 自 然 现象 的描 写是非常 成功 的,他根据 『 膏节和角色的需要创造性地设置了许 多鬼 魂、女巫 、凶兆等 因素 , 这样的创作手法有利于戏剧主题 的表现与发展 ,更丰富了莎士 比
文 学 长河 中一 盏经 久 不 衰 的 启 明 灯 。数百 年 来 ,莎剧 以丰 富 生 动 亚 的艺术世界 , 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陛,仔细来说 ,可以有以下几点内容 。 3 .2 .1 增 强戏 剧的悬念。莎剧中一些鬼 魂和 女巫 的形 象增 强 的语 言 、浩 荡磅 礴 的 气 势 、深邃 的人 文 主 义 思 想震 撼 着 不 同 时 代 哈姆莱特》 中第一幕就是 士兵 的读 者 。莎 士 比亚 的戏 剧 大都 取 材 于 旧有 剧本 、小说 、编 年 史 或 了戏剧的悬念 ,调动了观众 的好奇心 。《 民间传 说 ,但在 改写 中注 入 了 自己 的思想 ,给 旧题 材赋 予 了 新颖 、 们在讨论守夜时撞见老国王 “ 沉默 的”鬼魂 ,这 肯定让 观众 感到既 困 丰 富、深刻的内容 ( 陈秋玲 2 0 0 9 :o 9 ) 。值得注意的是 ,在莎士比 惑又好奇。《 麦克 白》 开始时的第一幕也是先抛出 了女巫的预言,把观 亚戏 剧 中 ,巫 、预言 、鬼 魂 、精 灵 等 超 自然 因素 频 繁 出现 ,这 不 众深深吸引其中 。 班柯死后不久 ,他 的灵魂 出现在了麦克 白的宴会上 , 仅 反 映 了当时人 的 意识信 仰 ,而且 具 有 特 殊 的艺 术 传 统 和 审美 价 而且只有麦克 白一人 能看到 ,如此 的场景让故 事更有悬 念。这许多超 自然现象都无一不出现在剧 情 陡落 的关键 时刻 ,观众在看 到了这些超 值 ,它 们无 疑是 莎剧 中不 可或 缺 的一部分 。 2 超 自然 因素 的定 义和分 类 自然现象后 ,总是急欲知道后面会 发生什么 ,期待心理大大加强 。 超自 然 因素 ,是 指 超 出 一切 可 能 经 验 之 上 ,不 为 人 所 感 知 、 3 .2 .2 加强人物性格 的塑造 。莎 士 比亚 自然不 是为描 写超 自 把 握 的事物 。它们 本 身其 实 也是 幻想 的产 物 ,与 远 古 的神 话 传 说 然而描写超 自 然, 无论是烘 托气氛或 是筑构悬念 , 最 终 的 目的还是为 样 ,只不 过 它们离 开 了远古 的背 景 ,而 与人 的 世界 发 生 了联 系 , 了塑造 人物 , 让人物性格在 特定 的环 境 中发展 ,让 情节成为性 格的发 对 人 的世界 产 生 了影 响 ( 罗 海鹏 2 0 1 4 :0 2 ) 。在 莎 士 比亚 的剧 作 展史 ( 洪增流 2 01 2 :0 3 ) 。《 哈姆雷特》 在这方面堪称成功 的范例 ,在 中 ,有 多处 对各种 超 自然 现 象 的描 写 ,女 巫 、预 言 、鬼 魂 、精 灵 《 哈姆雷特》 中 , 鬼魂场面 的安排 , 其 本身就是 隋 节发展 的一个组成部 等 频繁 出现 。莎 剧 中出现 的超 自然 因素 主要 包 括 三个 方 面 的 内容 , 分。因为鬼魂道 出了哈父惨死 的真 相 , 使 哈姆 雷特意识 到 “ 自己的预 是 自然界 中根 本不存在 的事物 ,即神灵 、鬼怪 、及它们 的作 为 ;二 感果然是 真的” ,这就大大加强 了哈姆雷特 内心深处的矛盾 ,并坚定 了 是女巫 、术士 、预言者或歌者 , 这 些形象 虽然在现实 生活 中有 真实对 他 誓死要报仇雪 恨的决 心。很 难想象 ,如果 剧 中没有 出现这样 的鬼魂 应 的人物 ,但他们兴 风作法 或预知 祸福 的能 力却 是人类 所不 具备 的 ; 场 面,哈姆雷特正直勇敢而又充满傍 徨的 内心世界要 怎样得到如此 深 三是 —些 自 然 现象 ,尤其 是异 常 的 自然 现象 即所谓 的预 兆 ,或 凶兆 。 刻 的表露 ,他那著名的犹豫性格又会 怎样得到如此有力度的刻画。 剧 中人物往往对这些特殊 的超 自然现 象有特殊 的理解 ,而使 得这些预 3 .2 .3 化 解戏 剧冲 突 。冲 突是 戏剧 的 中心 和焦 点 之一 ,在 兆成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方 向的预示 , 并且 逐步获得相应 的验证 。 戏 剧冲 突至极 致时 ,如何 化解 这 种 冲突 常 常 是 戏 剧 家们 倾 注 注 意 3 莎剧 中超 自然 因素 的涵义 和作 用 力 最多 的问题 。与现 代 戏 剧 ( 特别 是 现 代悲 剧 ) 更 多 地在 冲突 双 3 .1 正 义诉求 的彰 显 方 最尖锐 时 “ 嘎然 而止 ” 式 的处 理 方 式 相 比 ,古 典 戏 剧 则更 多 地 莎士 比亚是A . 3 c 主义思想 的提倡者 ,人 文主义思想 家们理 想的社 突 出冲 突双方 结果 “ 究 系如何 ” ( 洪增流 2 0 1 3 : 0 5 ) 。不难 发 现 , 会 基础是道德的和谐与秩序 ( 罗丹 2 0 1 3 : o 5 ) 。在他们 的作 品中,一旦 莎剧 中 的超 自然 描 写一 一 如 鬼 魂 、女 巫 、凶 兆 、精 灵 等 ,都 是 作 邪恶势力打破了原来的道德与秩 序 的和谐 ,则另一股代 表正义 的力量 者有 意识 地为 化解矛 盾 冲突 而设 置 的。在 文章 之前 的举 例 中 ,《 哈 必将与之较量 ,并一定 以胜利告终 。这正符合 了人们对 正义公平 的理 姆雷 特》 和 《 麦克 白》 都是 如 此 ,同 时 ,喜 剧 《 仲夏 夜 之 梦 》 中 解 ,而鬼魂 形象在 莎士比亚作 品中的出现正是作者对正义诉求的彰显。 仙女 和魔法 的 出现亦 然 ,都 帮助 化解 了戏剧 的 冲突 。 在 《 哈姆莱特》 中,先王的鬼魂把哈姆莱特 引到没人 的地方 4 结 语 告 诉他 真 相并要 求 他 为 自己 报仇 , 自己 的叔 叔 竟 是谋 权 篡 位 、弑 通 过对 莎士 比亚 两大悲 剧 《 哈姆 雷 特 》 和 《 麦 克 白》 的分 析 兄 夺嫂 的 暗中人 。一 向和 睦平静 的丹 麦 王 国笼 罩在 无 声 的 阴谋 下 , 和研究 ,在结 合现 有 参 考 资料 和前 人 研 究 的基 础 上 ,本 文 简 要讨 被奸 臣颠 倒乾坤 ,正义 被 邪 恶 遮 蔽 。鬼 魂 的 出现 及叙 述 让 哈 姆 菜 论 了莎 剧 中超 自 然 因 素出现 的背 景 ,以及 其在 剧 作 中 的独 特作 用 。 特 看到 真相 ,并激 发 了他 为父报 仇 的决心 。 研 究莎 剧 中的超 自然 因 素 为我 们 更 好地 理 解 和 把 握莎 剧 提 供 了一 在 《 麦克 白》 中 ,主人公 麦 克 白是 一位 骁 勇 善 战 的将 军 ,在 个 独特 的视 角 ,也 为 日 后 文 学 的学 习和 研 究 提 供 了 一 个 新颖 的方 凯旋 回朝 的途 中遇 到三 个 能 预 言未 来 的奇 怪 女 巫 ,可 以说 整 部 戏 向。作 为世界 文学 宝 库 中 的经 典 之 作 ,莎 士 比亚 的戏 剧永 远 值 得 剧从 女 巫 的出现 直 到结 束 都 是 在 对 女 巫 预 言 的 验 证 ( 罗丹 2 0 1 3 : 每 一位 文学爱 好者 去研究 和学 习 。 0 5 ) 。女巫及 其 预 示 的 超 自然 力 在 戏 剧 中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另 外 一 参 考文 献 : 处 ,班柯 在去 赴宴的路上被麦克 白派去的杀手杀害后 ,班柯 的鬼魂 出 [ 1 ] 洪增 流 ,论 莎 士 比亚 戏 剧 中 的超 自然 描 写 [ J ] .外国文学 现在 了宴席上 , 并 坐在本该是麦 克 白坐 的王位上 。但是 只有麦克 自一 研究, 2 0 1 2( 0 3 ) . 个 人可以看到。 “ 染血 的头发 ” 、“ 枯 竭 的骨架 ” 、“ 凝冷 的血 液” 和 [ 2 ] 罗丹 ,莎 士 比亚 戏 剧 中鬼 魂 形 象 的研 究 [ J ] . 安徽 文 学, “ 暗淡无光 的眼睛” 构成了可怕的影子 , 班柯成 了麦克 白利欲熏心夺取 2 0 1 3( O 2) . 王位, 残 忍杀害的众多 牺牲者之 一。麦克 白本 身 的贪婪 ,加上女巫 的 [ 3 ] 罗海鹏 ,论 莎士 比亚戏 剧 中的超 自然 因素 [ J ] .文 学评 论 , 话 更让麦克 白的野心极度 膨胀 ,铸成 大错 。滥杀无辜 、罪 恶深重 的坏 2 0 1 4( O 2 ) . ^ 最舌 受 到应有 的惩罚 ,给予 了我们伸张正义 的快感 。 [ 4 ] 张泗 洋等 ,莎士 比亚 引论 ( 上) [ M] . 北 京 :中 国戏 剧 出 3 .2 增 强作 品 艺术性 版 社 ,1 9 8 7:2 .

从《哈姆雷特》与《麦克白》的叙事对比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

从《哈姆雷特》与《麦克白》的叙事对比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

从《哈姆雷特》与《麦克白》的叙事对比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作者:毛卫利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5期内容摘要:《哈姆雷特》(1601-1602)与《麦克白》(1606)创作于同一时期且两部作品在人物、主题上有很多相似处。

把两部作品对比阅读能发现在17世纪文化转型期,莎士比亚面领着文化焦虑,莎士比亚有莎士比亚式的人文主义,他既不把上帝当成绝对权威,也不无限夸大“人”的力量。

关键词:叙事对比基督徒文化焦虑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是在1601-1606这六年间完成的,这六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巅峰成熟期。

[1]3与其他两部悲剧相比,《哈姆雷特》与《麦克白》两者在角色设置和故事主题上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两部作品的英文原名分别为the tragedy of Hamlet 和the tragedy of Macbeth ,而其他两部悲剧李尔王和奥赛罗是没有带有悲剧tragedy这样的明显字样的。

也就是说,在莎士比亚心中,哈姆雷特和麦克白的人生都是悲剧,莎士比亚在作品名称中认定哈姆雷特是悲剧,麦克白是悲剧,而李尔王和奥赛罗却没有给予标明。

不仅在作品题目中都出现“tragedy”两部作品在情节、主题、人物功能上都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首先,两者都讲述了一个“替父报仇”和“弑君篡位”的双线故事。

《哈姆雷特》中,叙事明线是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暗线是叔叔克劳迪阿斯“弑兄上位”,《麦克白》中明线是麦克白弑君上位,暗线是邓肯之子马尔孔“替父报仇”的故事。

其次,两者在情节设置上,也存在着相似性。

比如由“鬼魂”“女巫”等超自然现象推动的叙事先导。

在《哈姆雷特》中是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出现在大殿之上,直接告诉哈姆雷特杀害自己的元凶,由此推动了整个叙事。

在《麦克白》中,“三个女巫”在麦克白得胜回来路上的预言,也激发了麦克白的狼子野心,麦克白也迈入了由女巫或者说由莎士比亚设定的命运圈套。

最后,在人物设置上也表现出相似性,这两部作品在叙事和人物设置上存在着对应性。

试析莎士比亚戏剧中超自然因素的深层结构

试析莎士比亚戏剧中超自然因素的深层结构
毋 曩 如
、 ;
试析 莎 士 比亚 戏 剧 中超 自然 因素 的 深层 结 构
徐 跃
已经 使 哈姆 雷 特 深 深 地 陷入 悲 凉 、 郁 中 , 知还 有 更 加 残 酷 的谋 杀 忧 谁 莎 士 比亚 剧 作不 但 是 情节 的生 动 性 与人 物 塑造 的典 型 性 的高 度 结合 在戏 剧 结 构 艺 术 方 面 也是 最 高 典 范 。关 于 莎 士 比 亚戏 剧 的 分 析 , 管 古 今 还 是 中外 部 不 乏 成 功 的研 究 。 是从 目前 的文 献来 看 , 不 但 对 于 莎 士 比亚 戏 剧 中 的超 自然 因素 的分 析 还 没 有 形 成 完整 的 系统 , 所 以也 就 留给 了我 们 一 定 的研 究 空 间 。 莎 上 比亚 戏 剧 剧 中 的 艺术 永 远 是 个值 得 深 入 探 讨 的 课 题 , 究 研 者 是数 不 胜 数 , 且 学术 界 领 域 的成 果 层 出不 穷 , 文 是 超 自然 因 素 而 本 表 达 中 的深 层 结 构和 内涵 来 进 一 步 解析 其 对 作 品 的 价 值 和影 响 。

阴谋, 哈姆雷特的信念受到致命一击, 使 巨大的震惊和愤怒, 使忧郁 的王 子 从个 人 的 痛 苦 中转 到 了更 加深 广 的 范 围 , 他 意识 到 了“ 是 使 这 个 颠 倒混 乱 的 时代 ” 在 犹 豫 着 杀 不 杀 的时 候 , 国 王 的灵 魂 出现 , 老 了 , 在 这 时 候 开始 表 现 出 了勇 气和 智慧 来 。 哈 姆 雷特 是 一 个 性格 他
个 老 国王 的鬼 魂 和 那 些神 仙 的 预 言 , 深 层 来 看 , 是 因为 莎 士 比亚 从 也 的 人文 主 义 思想 的影 响 , 细心 的读 者们 会 发 现 , 文 主义 的作 家 在写 人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超自然描写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超自然描写

作者: 洪增流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61-65页
主题词: 莎士比亚戏剧;自然描写;《哈姆雷特》;《裘力斯·凯撒》;超自然;鬼魂;《麦克白》;
莎剧;《理查三世》;历史的必然要求
摘要: <正> 在现存莎士比亚戏剧中,直接、间接出现的超自然描写(如鬼魂、凶兆等)为数甚多(在近四分之一莎剧中都有这类描写)。

尽管早在19世纪初大诗人歌德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文中就已述及,但遗憾的是,在后来浩如烟海的莎剧研究文献中,却罕见有专文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探讨。

我们认为,。

读书心得——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共同的悲剧成因

读书心得——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共同的悲剧成因

读书心得——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共同的悲剧成因萧伯纳曾言:“人生有两出悲剧。

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在我看来《哈姆雷特》和《麦克白》正好分别对应了这两个特点。

父亲的突然死亡、母亲的迅速改嫁、叔父的夺权篡位,一时之间,天翻地覆,世界的丑陋与黑暗向哈姆雷特肆意蔓延开来,从快乐王子到忧郁王子,哈姆雷特内心万念俱灰。

战争的胜利、女巫的预言、国王的论功行赏,“葛莱密斯,考特爵士;最大的尊荣还在后面。

”麦克白野心勃勃,踌躇满志。

虽然在戏剧的开篇,两位主人翁的心境截然不同,但是二者悲剧的形成原因具有共性。

一、共同原因之一——超自然现象的暗示和驱使《哈姆雷特》中的超自然现象是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戏剧的开始,便是鬼魂在城堡的露台上游荡,这个鬼魂的形象塑造的较为饱满,既有外貌描写,也有语言描写。

身穿甲胄、脸甲掀起、脸色惨白,脸上的神情悲哀多于愤怒,乌黑的胡须里略有几根变成白色,所有的这一切线索都指向了已故的国王——哈姆雷特之父,鬼魂的出现既增添了戏剧神秘的色彩也为后来的情节展开埋下了伏笔,真相绝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士兵看到鬼魂后把消息告诉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通过和父亲鬼魂的交谈,知道了叔父毒杀父亲的真相:“可是你要知道,好孩子,那毒害你父亲的蛇,头上戴着王冠呢。

”父亲鬼魂的言语间满是哀怨和恳切:“必须替他报复那逆伦惨恶的杀身的仇恨。

”“萤火的微光已经开始暗淡下去,清晨快要到来了;再会,再会!哈姆莱特,记着我。

”听了鬼魂的话后,哈姆雷特从此背上了替父复仇的使命,“好,叔父,我把你写下来了。

现在我要记下我的座右铭,那是,‘再会,再会!记着我。

’我已经发过誓了。

”这是故事的开始,也是悲剧的开始。

《麦克白》中的超自然现象既有女巫又有幽灵,在此造成悲剧产生的主要是女巫。

同样地,戏剧的开始就安排了女巫的出场,三个女巫一唱一和,语言高深莫测,一开始就为戏剧增添了令人恐怖的色彩。

“女巫甲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葛莱密斯爵士!女巫乙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女巫丙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只是葛莱密斯爵士的麦克白,面对三位女巫层层递进的祝福,一头雾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叙事技巧研究2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Western Boxing3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4 从心理学角度看霍尔顿的内心世界5 The Influences of Religion On the American Society6 萨拉的性格魅力7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高低语境文化对比研究8 继承与颠覆—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模式9 “上”和“下”的意象图式及概念映射10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11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及其对策12 中国皮钦语的产生和发展13 《小妇人》中四姐妹价值观的发展14 试析翻译中的“假朋友”15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16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17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18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19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20 On Hybridization in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Lexemes in Moment in PekingThe Duality of Life and Death——An Analysis on Virginia Woolf’s Mrs. Dalloway21 《周六夜现场》的幽默剖析22 通过对比研究看电影《小红帽》对经典童话小红帽的颠覆23 试论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效果24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5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26 An Embodiment of Virtue--- A Moral Insight into the Image of Tess27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误译28 从自然主义的角度探讨《名利场》中利倍加的奋斗与失败29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30 论马克•吐温的种族观--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例31 《简爱》和《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32 《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形象分析33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简析34 析《道林格雷》中王尔德用来揭示生活与艺术冲突的方法35 简析《日常用品》中的矛盾冲突36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37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38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39 影视英文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性研究40 灾难下的母爱——小说《宠儿》中极端母爱分析41 英汉色彩词的语用对比研究42 《太阳照样升起》中杰克•巴恩斯的形象43 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44 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45 论石黑一雄《别让我走》中新与旧的世界46 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47 An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s in Charles Dickens’ Critical Realism Reflected in Oliver Twist48 中国领导人讲话中中国特色词汇的汉英翻译49 爱神简论5051 A Feminist Reading of Virginia Woolf and A Room of One’s Own52 论爱丽丝·沃克《紫色》中西丽女性自我的缺失与重塑53 An Insight into Cause for Feminine Tragedy--A Case Study of A Rose for Emily54 英语幽默语的语用研究55 商标翻译中的功能对等56 东西方隐逸文化对比——试比较梭罗与陶渊明的作品57 从女性主义解构《飘》中塔拉庄园的象征意义58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59 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看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女性主义观60 The Lost Generation—“Nada” in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61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62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63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64 论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65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语用功能分析66 文化负载词的交际翻译论——以《吾国与吾民》为例67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海明威作品68 初中英语听力水平调查研究---以钢城十二中为例的个案调查69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70 政治演说中名词性隐喻的认知研究71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72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成功之道73 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74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lass75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三中译本----各译作对原作忠实度的对比评析76 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77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78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79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分析80 《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81 《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浅析82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83 中英手机短信的修辞特点分析8485 On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in News under Skopostheorie86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法国香水网络广告语的汉译本的语言特征87 《二十二条军规》中关于军规的控制及反控制88 经贸翻译中英汉词汇研究89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90 女性主义家园乌托邦思想的构建--论夏洛特•吉尔曼在《戴安莎的作为》91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92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解构与重建93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94 An Analysis of Barack Hussein Obama’s Ethical Appeal and it Impact on Audiences95 从卡明斯的L(a 看视觉诗的可译潜势96 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策97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Holde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98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99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100 (英语系经贸英语)电子商务bc运营模式——以亚马逊为例101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102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对比103 从奥巴马演讲的不同译文看语域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104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105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106107 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08 英语与汉语中禁忌语的比较109 An Interpretation of Nightingale in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110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111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消极情绪的语言表达112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am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13 中英文新闻标题对比研究114 (英语系经贸英语)论苹果公司的撇脂定价策略115 《厄舍屋之倒塌》中的哥特元素分析116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使用策略117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118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119 仿拟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120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121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商务沟通中的委婉语122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123 浅析构词法及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124 大陆高等教育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的状况及分析125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126 Foreign Brands Translated in Chinese127 浅析《名利场》中蓓基和爱米丽亚的女性形象128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二元性129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130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131 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及在英语学习中克服中式英语的对策132 浅析电视媒体的品牌战略133 中西方饮料的跨文化差异134 浅析中美幽默之差异135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136 “到十九号房间”的悲剧成因137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138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139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140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141 论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142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143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144 On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een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E.B.White’s Charlotte’s Web14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温斯顿丘吉尔146 特洛伊战争电影改编的语境探析147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148 接受美学视角下美剧《吸血鬼日记》的字幕翻译—以疑问句为例149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150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151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152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53 《蝇王》中的象征154 论《梅丽迪安》中主人公梅丽迪安的觉醒155 论《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双面性15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157 Pursuit and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On Sister Carrie’s Tragedy158 Conversational Humor in American Sitcoms——A Case Study of The Big Bang Theory159 是受害者还是恶棍——重新解读夏洛克160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业务关系信函中的应用161 《欢乐之家》中丽莉追求婚姻时的自我矛盾162 浅谈英语习语的特点及其汉译163 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嘉莉妹妹》中的再现164 旅游资料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165 解读《喜福会》中吴夙愿与吴精美母女之间被误解的爱166 从《大象的眼泪》看人与动物的关系167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168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169 海明威心中的完美女性――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形象170 万圣节与时尚设计171 商务英语信函词汇的特征172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173 Body Language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174 浅析《他们眼望上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175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176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77 不同IT企业官网英译现状调查178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179 《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180 On Morality in Shakespeare’s Macbeth181 抱怨类外贸信函的语篇分析182 官方语言中的中国英语分析--从目标人群接受性角度谈起183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184 迷失的童年——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蝶》185 从跨文化角度谈英语词汇的教与学186 谁能给苔丝提供一段真正的婚姻?—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婚姻观187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188 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189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190 从合作原则分析《生活大爆炸》中字幕幽默的翻译191 浅谈年世界金融海啸192 浅谈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93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194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195 分析托马斯•哈代对西奥多•德莱塞的文学影响19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97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198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199 少儿英语游戏教学策略研究200 《呼啸山庄》的女性主义诠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