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W超超临界直流炉的自动控制策略与调试
1GW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控制策略的仿真
构 、 圆燃烧 方式 。该 锅炉 为超超 临界 参数 , 汽 切 蒸 过 热器 是锅 炉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 它将 从 汽 水 分 离
器 或汽 包来 的饱 和蒸汽 加热 到具有 一定 过热 度 的
合 格蒸 汽 , 在 锅 炉 变工 况 运 行 时保 证 过 热 蒸 汽 并
炉膛 出 口断面前 , 主要 吸收 炉膛 内的辐 射热 量 ; 第 2级 过热 器 位 于 第 1级 再 热 器 和 末 级 再 热 器 之 间 , 对 流传热 吸 收 热量 。第 1级 和 第 2级 过 热 靠
器逆 流 , 3级 过 热 器顺 流。 过热 器 系 统 的 汽 温 第 调节 采用燃 料/ 给水 比和两 级 8点 喷水 减温 , 第 在 1级和第 2级 、 2级和第 3级 过热 器之 间设 置二 第 级 喷水减 温 , 通 过 两 级受 热 面 之 间连 接 管 道 的 并
化
工
自 动 化 及 仪 表
第3 8卷
1 W 超 超 临界 机 组 主汽 温 控 制 策 略 的仿 真 G
刘 长 良 明 飞
( 北 电 力 大学 , 北 保 定 0 10 ) 华 河 70 3
摘
要
对谏 壁 电 厂 1 W 超 超 临 界机 组 主 汽 温控 制 的过 热汽 温控 制 系 统运 用改 进 的 S i G mt 估控制 实 h预
交叉 使一 级受热 面外侧 管 道 的蒸 汽进 入下 一级 受 热 面的 内侧管道 , 补偿 烟气 导致 的热偏 差 。
过热器喷水减温系统工艺简图如图1 示 , 所
胀 的变化 , 危害机 组 的安 全 运 行 。因此 , 计 合 适 设
1000MW超超临界直流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调试
1000MW超超临界直流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调试陆梁
【期刊名称】《上海节能》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介绍了国内超(超)临界直流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通过合理设计的自启停控制系统程序,实现机组自动启动与停止的功能.超(超)临界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的调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参建方的密切配合,为此提出了调试中应关注的重点,确保自启停控制系统的调试的顺利实施与机组自动启动与停止的功能的实现,为今后基建阶段超(超)临界机组的APS功能试验提供设计与调试经验.
【总页数】4页(P205-208)
【作者】陆梁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整试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超超临界1000MW机组运行调试关键技术分析 [J], 程辉
2.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与实现 [J], 牛海明;吴东黎;杨爽;安凤栓;张薇;陈卫;郑玲红
3.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应用 [J], 潘凤萍;陈世和;张红福;孙叶柱;孙伟鹏
4.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J], 郑玲红;
石磊
5.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开发策略及应用 [J], 张清健; 张海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临界直流炉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策略
。当给水流量及
燃烧量发生变化时 , 三段受热面的吸热比率将发 生变化, 锅炉出口温度以及蒸汽流量和压力都将 发生变化, 因此给水、 气温、 燃烧系统是密切相关 的, 不能独立控制, 应该作为整体进行控制。直流 锅炉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 蒸发段的吸热比例逐 渐减少, 而加热段和过热段的吸热比例增加; 以及 受热面管径变小, 管壁变厚, 因此, 随着蒸汽压力 的升高, 锅炉分离器出口气温和锅炉出口气温的 惯性增加, 时间常数和延迟时间增加。 直流炉没有汽包, 机组总的汽水循环工质质 量相比汽包炉大大下降, 但工质在机组内的循环 速率上升, 这就要求协调控制系统更及时、 准确, 更严格保证负荷和燃烧率间的关系; 由于没有汽 包做缓冲, 要求协调控制系统严格保持机组的能 量和物质平衡, 特别是燃烧率和给水量间的平衡 关系; 直流炉蓄热较少, 对于直吹式机组, 制粉系 统的大滞后特性更不利于机、 炉间的协调控制。 直流锅炉是汽水一次性循环, 不具有类似于 汽包的储能元件, 因此锅炉的蓄能比较小, 当外部 负荷变化时汽压波动大, 且因加热、 蒸发、 过热过 程在各受热面没有固定的分界线, 当给水或燃料 扰动时, 都将引起汽温的波动, 因此为使锅炉有良 好的调节品质, 需要有高性能的控制系统。 超临界机组控制中机、 炉之间存在严重的非 线性耦合
&% !"" #$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主 要特点
[ 4] % % 理论上认为: ( 44L &40 #H7、 温 度 /3’[ ) 下, 水的汽化会在一瞬间完成, 即在临界点时饱和
水和饱和蒸汽之间不再有汽、 水共存的两相区存
/01 $2 !%%3 2 2 2 2 2 2 2 华北电力技术2 2 /4567 87-/9 :;:865-8 )4<:5
超超临界机组直流炉协调控制策略探讨
超超临界机组直流炉协调控制策略探讨发表时间:2016-11-04T15:39:22.4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5期作者:郑建林[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网能源新疆准东煤电有限公司新疆昌吉 83180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希望当前的材料技术是节能环保的,是符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而超超临界机组的火力发电模式就适应了这一要求,它不仅在材料上体现了高度的清洁,在效率上也是非常突出的。
这种机组与传统的方式不同,它主要采用的是直流锅炉,所以相应的控制协调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本文以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协调控制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直流炉;控制协调方式前言: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电力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用电过程中,人们不仅重视的是它的亮度,还有其能源利用质量。
传统时期内,煤炭是我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物质,而它的污染也是不可估量的。
而现阶段临界机组的出现将其完全取代,以能耗低、利用效率高的优势在生产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一、超超临界机组(一)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有国家对超超临界机组进行了研究。
以美国、原苏联、日本等三个国家为首,它们分别对临界机组进行了研究发明。
随后,各国也都开始效仿,他们也都看到了其中的重大意义,想要将此技术延续到本国之中。
最初的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规律还不是非常的稳定,可靠性也不是很强。
这主要是因为运行参数与投入材料不符,二者的协调性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接着,各国又都致力于高配置参数的研究中,只要将参数运行差异的问题解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效率与质量。
直到丹麦燃煤超超临界机组的产生,将质量提升到了世界发展水平之上。
它的参数为传统参数运行的二十倍,机组容量是传统机组的十倍。
这个数值是从前不敢想象的,它的延续与改进将超超临界机组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超临界直流锅炉汽温调整浅析
超临界直流锅炉汽温调整浅析一、过、再热汽温的调节特性1、过热汽温的调节特性:直流锅炉过热汽温以水煤比调节作为主要手段,主要判断点为中间点温度、过热器出口汽温。
在正常运行范围内,由于直流炉干态运行为一次汽水循环,过热器出口汽温受前几个受热面的温度变化影响,所以要根据中间点温度的变化情况超前调节,当然不可能保证过热器出口温度保持恒定,但是可以预料的是保证中间点过热度在正常范围内过热汽温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大幅波动。
当机组AGC指令在某一段负荷内小幅度波动时,其中间点过热度应该是一个正常波动的曲线,过热器出口汽温应随着中间点温度正常波动,曲线正常应延迟吻合,加之减温水的配合,曲线应比中间点温度平稳一些。
主蒸汽一、二级减温水是主汽温度调节的辅助手段,一级减温水用于保证屏式过热器不超温,二级减温水用于对主蒸汽温度的精确调整。
屏式过热器出口温度和主蒸汽温度在额定值的情况下,一、二级减温水调门开度应在40〜60%范围内。
如果减温水调门开度超过正常范围可适当修正水/煤比定值(实际操作中修正过热度值就是修正水煤比),使一、二级减温水有较大的调整范围,防止系统扰动造成主蒸汽温度波动。
在一、二级减温水手动调节时,要注意监视减温器后的工质温度变化,注意不要猛增、猛减,要根据汽温偏离的大小及减温器后温度变化情况,平稳地对蒸汽温度进行调节。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减温水调节要注意减温后的温度必须保持20°C以上的过热度,防止过热器水塞。
当机组在正常快速升降负荷时AGC指令作用在协调控制器时,汽机调门开大,锅炉增加燃料,但是由于从给煤机提高转速到磨煤机再到煤粉在炉膛燃烧放热需要时间较长,锅炉热负荷来不及快速增长,汽温、汽压会下降,但随之增加的燃料进入炉膛,压力逐步随滑压曲线上涨,过热度、减温水量有逐渐上涨的趋势,这是多增加的燃料作用的结果。
这也可能由于燃料和协调的特性而压力温度变化与此相反,理想的结果是压力随曲线上升,但温度保持额定,同理降负荷时,汽机调门关小,导致汽温、压力上涨,但是随着燃料量的下降,汽压逐步跟随滑压曲线下降。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方法了解【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方法了解【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超临界机组与亚临界机组显著的区别是锅炉采用直流炉)直流锅炉的显著特点是没有汽包。
直流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控制对象,为满足直流锅炉动态响应快、惯性小的特性,锅炉侧控制采用并行前馈小偏差调整的控制策略。
即锅炉主控的输出并行送到各燃料、风量、给水各子调节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偏差调整,保证锅炉稳态时的无偏差调节。
给水控制是超超临界锅炉主要控制难点,与亚临界有很大区别。
给水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是在低负荷时保持给水流量不低于锅炉最低要求给水流量,在锅炉进入直流运行方式时,保持适当的燃水比。
下面以华电国际邹县电厂四期工程2台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为例,介绍超超临界给水控制系统。
一、给水控制对象锅炉给水系统配置有2台50%容量的汽动变速给水泵,1台25%BMCR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容量的变速电动给水泵作为备用。
汽动给水泵设计有高低压两路汽源,自动切换,其中高压汽源为冷再热蒸汽,低压汽源为四段抽汽,厂用辅汽作为启动和调试汽源,小机排汽至主机凝汽器。
给水泵控制采用DCS和西门子WOODWARD505控制器联合进行控制,505控制器接收DCS 送来的遥控转速信号,控制高低压调门开度,调节小机转速,满足系统给水要求。
给水流量的闭环控制在DCS内实现,WOODWARD505控制器实现水泵转速的闭环控制。
WOODWARD505控制器采用单505运行方式,并将505操作面板的部分运行人员的操作功能在DCS中做专门操作画面,实现远方操作,信号传输采用硬接线和通信2种方式。
505输出控制高、低压汽源的2个调门。
机组正常运行时使用四抽来汽,当低压调门全开,四抽汽源不能满足小机运行需要时,高压调门开启,引入冷再热蒸汽。
高压调门在系统布置上位于小机主汽门前面。
在主汽门前高、低压气源混合再经过低压调门进入汽机。
电动给水泵通过调整液力偶合器的勺管位置从而改变给水泵的转速来改变泵的性能曲线,使工作点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水泵流量的目的。
关于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与汽温调节分析
关于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与汽温调节分析摘要:随着对电力需求的不断提升,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生产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超临界直流锅炉取代了传统的燃煤机组,广泛应用于电力领域中,改善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电力供应效率。
基于此,本文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和气温调节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保证机组的稳定性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控制;气温调节一、超临界机组的给水控制系统直流锅炉是多变量系统,直流锅炉的控制任务与汽包锅炉有很大差别,对于直流锅炉不能象汽包炉那样,将燃料、给水、汽温简单地分为3个控制系统,而是将给水量与燃料量的控制与一次汽温控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直流锅炉控制最突出的特点[1]。
二、汽水分离器水位控制我厂超临界机组采用内置式汽水分离器,锅炉启动点火前进行冷态冲洗,进入分离器的流量保持最低运行负荷50%MCR下的900t/h,冲洗排放经储水箱溢流阀排到疏水扩容器,然后排至锅炉排水管。
冷态冲洗合格后回收至凝汽器锅炉允许点火。
用炉水循环泵出口调门来控制省煤器入口保持30%BMCR流量,将锅炉上水旁路调门关回保持3-5%BMCR流量。
点火后随燃料量投入的增加,进入分离器的工质压力、温度和干度不断提高,汽水在分离器内实现分离。
蒸汽进入过热器系统,饱和水通过汽水分离器排入疏水扩容器实现工质回收。
随着压力上升,水冷壁汽水开始膨胀,分离器储水箱液位逐渐升高,这时可通过分离器储水箱小溢流阀排放控制水位,随着汽水膨胀的结束,分离器储水箱水位开始下降,分离器的正常水位由上水旁路调门、炉水循环泵出口调门和锅炉储水箱小溢流阀来控制,此时分离器为湿态运行,给水控制方式为分离器水位与最小给水流量控制。
当水冷壁出口(进入分离器)工质的干度提高到干饱和蒸汽后,汽水分离器已无疏水,转变成蒸汽联箱,锅炉切换到30%MCR下的干态运行(纯直流运行)。
锅炉在30%BMCR(本生负荷)以下为再循环运行方式。
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
目录
CONTENTS
• 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概述 • 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技术 • 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策略 • 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 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蒸汽温度控制策略
减温水量控制
燃烧器摆角控制
通过调节减温水的流量来控制蒸汽温 度,使其满足机组负荷和蒸汽参数的 要求。
通过调节燃烧器的摆角来改变火焰的 位置和长度,进而影响蒸汽温度。
受热面吹灰控制
通过定期对受热面进行吹灰,清除受 热面上的积灰和结渣,提高受热面的 传热效率,从而控制蒸汽温度。
给水控制策略
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超临界直流炉机组的能耗和排放,实现绿色制造;同 时,注重可持续发展,提高机组可回收性和再利用率。
发展趋势
未来,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的核心目标,推动整个行业的 可持续发展。
谢谢
THANKS
CHAPTER
自动控制技术
总结词
超临界直流炉机组的自动控制技术是实现高效、稳定运行的 关键。
详细描述
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机组的运行状态,自动调整各项 参数,确保机组在最优状态下运行。这包括对温度、压力、 流量等关键参数的自动调节,以实现节能减排和高效生产。
先进控制算法
总结词
先进控制算法能够提高超临界直流炉机组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超临界直流炉的主汽温度控制策略
超临界直流炉的主汽温度控制策略摘要: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厂超超临界直流炉机组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关系到电厂的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
在发电厂的运行系统中,超超临界机组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将会对机组主蒸汽承受的流量负荷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直流炉的输出负荷为主汽温、主汽压以及主蒸汽流量等,因此在保障直流炉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要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安全性和效率。
要充分了解影响主汽温度控制的因素和难点,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釆取有效的超超临界直流炉主汽温度控制措施及方法,保障其效益。
关键词:超超临界;直流炉;主汽温度控制引言:本次例举的电厂锅炉型号:HG-1140/25.4-YM1锅炉型式: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前后墙对冲旋流燃烧方式、尾部双烟道、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平衡通风、紧身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
制粉系统:正压直吹式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配5台HP943中速磨煤机。
制造厂商:哈尔滨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C324N350—24.2/566/566汽轮发电机组相配套。
因此本文针对超超临界直流炉的主汽温度控制展开论述,分析其控制措施,以期为发电厂控制超超临界直流炉主汽温度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1超超临界直流炉的主汽温度控制1.1影响主汽温度控制的因素主蒸汽温度控制的原理是通过维持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在标准范围内,对过热器进行保护,降低管壁的温度低于工作温度。
因此在某种角度上,主蒸汽温度也是检验直流锅炉运行水平和质量的指标。
同时在火电厂超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过程中,主蒸汽温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能够对电厂的安全生产系数以及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是超超临界机组安全运行的必要参数保障。
但是在实际主蒸汽温度控制中,由于被控对象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而且主蒸汽温度也是一个具有延迟特点的被控制对象,因此其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
1.2温度控制的难点主蒸汽温度的控制难点有很多,如果按照主汽温度控制的要求来看,主汽温度变化的幅度应控制在5P以内,一旦超过该幅度可能出现直流炉主蒸汽的温度变化情况。
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参数精细化调节方法
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参数精细化调节方法近几年,华东电网对发电机组有功功率的控制速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考核标准,且发电厂本身节能提效的需求都使我们必须提高锅炉的参数调节精度。
针对这些要求文章就锅炉参数调节方法、各种工况下锅炉参数的分析,总结出一套超超临界机组精细化、系统化调节的方法。
标签:制粉系统;负荷;调节;汽温;惯性;过热度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引导,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已成为未来火电发展趋势。
直流炉由于自身炉型特点,具有蓄热小、汽温汽压受负荷影响大等特点。
正常运行中能否稳定的调整主、再热汽温将直接影响到锅炉效率和煤耗,甚至影响设备安全。
文章以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2000/26.25-YM3型660MW超超临界锅炉为例,阐述了在投产5年多的时间中总结积累的主、再热汽温的监视分析调整经验。
对于锅炉的调节多数人认为掺杂的变化因素多,工况延迟大很难细化和量化调节方法,文章就着力在这些难点上,让经验和方法更系统化,精细化,数量化,易于实践操作,从而能够广泛推广应用的一套从监视到分析到操作的方法。
1 简述锅炉参数调节和电网负荷要求的配合锅炉调节汽压汽温的惯性和电网AGC指令对负荷的速率变化要求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直流锅炉参数调节的主要矛盾,而锅炉调节汽压汽温的惯性的主要原因是直吹式制粉系统的调节惯性较大,不利于机组精确地控制负荷。
首先我们简述一下直吹式制粉系统的调节惯性存在原因和解决办法:直吹式制粉系统与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相比较,最明显的缺点是送入炉膛的煤粉量不能直接调节。
直吹式制粉系统调整锅炉负荷的手段是改变给煤机的转速,即调节磨煤机的给煤量。
从调节指令发出,到最终发电出力变化,除了燃烧率变化→蒸发量变化→汽机作功变化的热力环节外,还包含磨煤机制粉出力变化这一个具有较大时间常数的惯性环节。
一般情况下石子煤量很少,Q4可以忽略不计。
在稳定平衡状态下,ΔQ3=0,所以Q2=Q1;但在给煤量变化的初期,由于磨煤机筒体的存储作用,稳定平衡状态尚未建立,ΔQ3≠0 Q2≠Q1,输出的煤粉量的变化就迟滞于给煤量的变化。
超超临界直流机组启动系统和协调控制
启动系统主要部件及用途
分离器及其引入、引出管系统 分离器贮水箱 由汽水分离器贮水箱底部引出的循环泵入口管道 循环泵 BR阀和泵的出口管道 WDC阀和去疏水扩容器的疏水管道 暖泵和暖阀系统 过冷水系统 循环泵的最小流量管道
启动系统主要运行模式
初次启动或长期停炉后启动前进行冷态和 温态水冲洗 (直排冲洗/循环冲洗) 启动初期(从启动给水泵到锅炉出力达到 5%BMCR)(渡膨胀) 从分离器贮水箱建立稳定的正常水位到锅 炉达到25%BMCR的最小直流负荷 启动系统的热备用 启动循环泵事故解列时的锅炉启动
启动过程简图
启动系统的功能
满足水冲洗冲洗需要,并将冲洗水送往锅炉的疏水扩容 系统。 满足锅炉的冷态、温态、热态和极热态启动的需要。 只要水质合格,启动系统即可完全回收工质及其所含热 量。 锅炉在结束水冲洗(长期停炉或水质不合格时),锅炉 点火前给水泵供给相当于5%BMCR的给水,而再循环泵 则一直提供20%BMCR的再循环水量,二者相加,使启 动阶段在水冷壁中维持25%的流量作再循环运行以冷却 水冷壁和省煤器系统不致超温,通过WDC阀控制贮水箱 中的水位。当锅炉产汽量达到5%BMCR时,WDC阀全 关,再循环流量逐渐关小,给水流量逐步增大,以与锅 炉产汽量匹配,当负荷达到25%(最低直流负荷)时, 再循环阀全关,锅炉转入直流运行。 启动分离器也能起到在水冷壁系统与过热器之间的温度 补偿作用,均匀分配进入过热器的蒸汽流量。
炉水循环泵常见故障
超超临界直流炉
超超临界直流炉特性介绍
1.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由于没有储能作用的 汽包环节,汽水容积小,锅炉蓄能小。
一方面由于蓄能小负荷调节的灵敏性好,可以实现机 组的快速启停和负荷调节; 另一方面由于蓄能小,在外界负荷变动时汽压反映很 敏感。因此机组变负荷性能较差,保持汽压困难。
超超临界直流炉的汽温调节
超超临界直流炉的汽温调节超超临界直流炉的汽温调节(针对干态运行时)一、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影响汽温变化的主要因素1、煤水比在直流锅炉中,过热汽温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给水量G与燃料量B 的调整来实现的。
要保持稳定汽温的关键是要保持固定的燃水比,若给水量G不变而增大燃料量B,受热面热负荷q成比例增加,热水段长度和蒸发段长度必然缩短,而过热段长度延长,过热汽温会升高,若B不变而增大G,由于q并未改变,所以热水段和蒸发段必然延伸,而过热段长度会缩短,过热汽温就会降低。
2、给水温度因高加解列等造成的给水温度降低,在同样给水量和煤水比的情况下,直流炉的加热段将延长,过热段缩短,过热汽温会随之降低,再热汽温也会因为高压缸排汽温度的降低而随之降低。
3、锅炉受热面结焦玷污煤水比不变的情况下炉膛结焦会使过热汽温降低。
因为炉膛结焦是锅炉传热量减少,排烟温度升高,锅炉效率降低,工质的总吸热量减少,而工质的加热热和蒸发热之和一定,所以过热吸热(包括过热器和再热器)减少。
主蒸汽温会降低,但再热器吸热因炉膛出口烟温升高而增加而影响相对较小。
4、锅炉过量空气系数增大过量空气系数时,炉膛出口烟温基本不变。
但炉内平均温度下降,炉膛水冷壁吸热减少,使过热器进口汽温降低,虽对对流式过热器的吸热量有一定增加,但前者影响更大,在煤水比不变的情况下,过热器出口温度将降低,反之依然。
5、炉膛火焰中心高度炉膛火焰高度的不同对辐射、对流换热特性不同的各受热面起到相反的作用,提高火焰中心,水冷壁辐射吸热减少,而使得蒸发段延长,但过热器再热器等对流特性的换热面吸热增加,但对于过热器而言,蒸发段延长影响更大,所以上提火焰中心主蒸汽温度整体呈降低趋势,而再热汽温则会升高。
6、引起汽温波动的因素分内扰及外扰两种情况,内部扰动因素包括:启停、切换制粉系统,投退油枪,炉膛或烟道吹灰,煤质变化,高加投退等,外扰包括负荷的波动等。
二、直流锅炉汽温调节的特点及原则特点:无固定的汽水分界面,且锅炉循环倍率为1,热惯性小,水冷壁的吸热变化会使热水段、蒸发段和过热段的比例发生变化。
探析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及其汽温调节
探析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及其汽温调节摘要:随着对电力需求的不断提升,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生产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超临界直流锅炉取代了传统的燃煤机组,广泛应用于电力领域中,改善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电力供应效率。
基于此,本文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和气温调节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保证机组的稳定性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控制;气温调节一、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一)给水控制策略不同状态下的锅炉运行,给水控制系统各不相同,根据工作状态,实行给水控制策略,减少给水流量的扰动,优化水系统的水流量,使功率参数处于规定范围内,缩短给水系统的加热间距,提升运行有效性。
例如,在湿态工作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在蒸汽产生之前,水泵一般不做工,向直流锅炉内不断注水,使用循环泵控制水位,点火之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产生蒸汽,在蒸汽量的不断累积下,容器内的水位也随着下降,在该种情况下,可以启动给水泵设备,对机组进行补水。
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水冷壁的流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为后续机组的冷却提供基础,避免引起后续的运行故障,增加锅炉的负荷。
在湿态和干态下的共存给水控制中,可以自主的进行分离器相关系数的控制,当蒸汽干度达到1时,停止工作运行,锅炉功率不断升,仪器内的蒸汽过热,但出口处未达到温度限定值,为提升温度,需要进一步生产蒸汽。
在干态下的给水控制中,使水流流量和燃料量保持一定的比例,系统运行过程中,呈现一定的数学函数关系,为满足给水量需求,降低仪器的误差,可以通过对中间点温度的测定,提升整个装置的反应敏感度,减缓反应测量的延迟。
(二)异常工况下的给水控制策略工作常态下的给水控制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异常工况,更需要及时改变给水策略,隔除锅炉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
例如,在RB工况中,超临界直流过流参数呈下降趋势时,需要将自动流量调节,调整为手动调节,达到下降的目标值,避免干扰其他运行参数,导致锅炉内火熄灭,及时采取助燃措施,加快蒸汽产量,降低炉壁温度。
超超临界直流炉机组协调控制策略_1
超超临界直流炉机组协调控制策略发布时间:2021-11-05T04:56:51.887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13期作者:杨忠山[导读] 最近五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用电量需求急剧增加,电网容量也在不断扩大,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电网负荷分配通常采用AGC控制方式,由中调统一分配,机组升负荷、降负荷均要达到电网的要求。
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736100摘要:最近五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用电量需求急剧增加,电网容量也在不断扩大,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电网负荷分配通常采用AGC控制方式,由中调统一分配,机组升负荷、降负荷均要达到电网的要求。
对配备中间粉仓的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机组,达到相应速率指标难度不大,但对直吹式机组,由于其惯性大,要达到规定的升负荷、降负荷速率除与机组本身特性有关外,还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有关。
当负荷指令发生变化时,由于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燃烧存在极大的惯性,主汽压力不能及时随汽机调汽门变化而变化,容易造成主汽压力调节过调,偏差超过规定值,影响锅炉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要使机组在确保稳定性的前提下,具有更快、更灵活的负荷响应,就需要协调机组负荷适应能力和主汽压力稳定的矛盾,对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论文所设计的协调控制策略已在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中得到应用,长时间的良好应用效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代表性。
关键词:直流炉;协调控制;超超临界;AGC引言节约一次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地球的温室效应,已经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已逾3亿kW,但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不足10万kW,平均供电煤耗高达394g/kWh,较发达国家高60~80g/kWh,高出25%左右,资源浪费大,废气排放严重。
火电机组随着初蒸汽参数的提高,效率相应提高,超临界机组平均煤耗在310~320g,比亚临界机组平均减少20~40g 煤耗,因此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重视发展超临界机组。
超临界机组高加出系工况控制策略的完善及调整
一、背景介绍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超临界机组在发电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超临界机组具有高效、低排放的特点,对于能源生产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超临界机组运行工况的复杂性,其高加出系统的控制策略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
二、超临界机组高加出系统控制策略的必要性1. 高加出系统对超临界机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机组的稳定运行和发电效率。
2. 超临界机组运行工况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要求高加出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3.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超临界机组高加出系统控制策略可以通过不断的完善和调整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三、超临界机组高加出系统控制策略的完善方向1. 提高高加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技术,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2. 强化高加出系统的监测和诊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3. 加强高加出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同控制,实现全面、高效的运行管理。
四、超临界机组高加出系统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1. 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对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利用仿真模拟和实验测试手段,验证不同的控制策略,找到最优的调整方案。
3. 编制详细的调整方案和实施方案,确保调整过程的安全和可行性。
4. 进行调整方案的试运行和调试,对调整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5. 不断积累调整经验,做好调整方案的总结和归纳,为日后的调整工作提供参考。
五、结语超临界机组高加出系统控制策略的完善和调整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它直接影响着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控制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机组的性能,为能源生产提供更大的支持。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超临界机组高加出系统控制策略将会不断地取得新的突破和进步。
六、超临界机组高加出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超临界机组高加出系统的控制策略,必须着力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启动、调试的各种试验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启动、调试的各种试验1.1锅炉启动1.1.1启动前检查锅炉启动前应对锅炉的相关辅助系统进行确认检查。
启动应确认化学水处理系统、锅炉的废水系统、输煤系统、磨煤机石子煤系统、除灰除渣系统(包括电除尘)等正常,可以投运。
做好锅炉的送引风机系统、给水系统冷却水系统、辅汽系统、燃油系统、锅炉的启动系统、启动系统的疏水系统、锅炉本体、锅炉汽水系统、制粉系统(包括等离子点火系统)等的启动前的检查。
锅炉上水冲洗前,应对汽机的相关系统管道进行冲洗,如凝汽器的进水管道、凝结水系统、给水系统等。
1.1.2锅炉冷态冲洗1锅炉循环泵上水在锅炉上水前必须先进行锅炉循环泵的电机腔室注水的注水,注水前先应对注水管路进行冲洗,冲洗合格后,才能将合格的水注入电机腔室,对电机腔室进行冲洗。
具体的操作可常见锅炉循环泵的相关章节。
在冲洗的过程,应严格控制和监视冲洗和注水的水质,在冲洗水中需加入200ppb或更高浓度的联氨,同时监督水的浊度。
注水管路应连续冲洗直到循环泵入口水质合格才允许向循环泵电机注水。
水质的要求如下:表10-1 循环泵水质要求为防止在泵入口形成气泡应缓慢加水,连续上水直到溢流口有水溢出,当给水取样阀流出水并且没有气泡,认为注水结束。
循环泵注满水后关闭排气门和排污阀。
2锅炉上水锅炉循环泵电机腔室注水完成后,可以开始锅炉上水,锅炉上水的水质必须符合要求,如表10-2所示:表10-2锅炉上水的水质(1)锅炉上水前应检查锅炉启动系统和汽水系统的各阀门的状态:应检查确认下列阀门关闭:a)所有充氮密封阀被隔离。
b)过热器减温水进口电动门。
c)锅炉循环泵暖泵疏水排放阀。
d)锅炉循环泵进口电动阀。
e)锅炉循环泵出口电动阀。
f)锅炉循环泵再循环阀。
g)省煤器进口给水管道疏水电动阀。
h)A、B侧炉膛进口汇集集箱电动疏水阀。
i)A、B侧水平烟道和后墙吊挂管出口集箱电动疏水阀。
j)A、B侧包墙进口集箱电动疏水阀。
k)水冷壁中间集箱电动疏水阀。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与汽温调节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给水控制与汽温调节众所周知,过热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蒸汽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受热面超温爆管,而蒸汽温度过低将使机组的经济性降低,严重时可能使汽轮机产生水冲击。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运行调节特性有别于汽包炉,给水控制与汽温调节的配合更为密切,下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根据锅炉的运行方式、参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启动及低负荷运行阶段,第二亚临界直流炉运行阶段,第三超临界直流炉运行阶段。
每个阶段的调节方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1 第一阶段:锅炉启动及低负荷运行阶段不同容量的锅炉其转干态直流运行的最低负荷有所不同,一般在25%~35% BMCR 之间,在湿态情况下,其运行方式与强制循环汽包炉是基本相同的。
汽水分离器及贮水罐就相当于汽包,但是两者容积相差甚远,贮水罐的水位变化速度也就更快。
由炉水循环泵将贮水罐的水升压进入省煤器入口,与给水共同构成最小循环流量。
其控制方式较之其它超临界直流锅炉(不带炉水循环泵,贮水罐的水经361 阀直接排放至锅炉疏扩、除氧器、凝汽器等)有较大不同,控制更困难。
给水主要用于控制贮水罐水位,炉水循环泵出口调阀控制省煤器入口流量保证锅炉的最小循环流量,贮水罐水位过高时则通过361 阀排放至锅炉疏水扩容器。
此阶段汽温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燃烧控制,通过投退油枪的数量及层次、调节炉前油压、减温水、烟气挡板等手段来调节主再热蒸汽温度。
在第一阶段水位控制已可投自动,但是大多数锅炉的水位控制逻辑还不够完善,只是单纯的控制一点水位,还没有投三冲量控制,当扰动较大时水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甚至根本无法平衡。
此阶段要注意尽量避免太大的扰动,扰动过大及早解除自动,手动控制。
根据经验,炉水循环泵出口360 阀一般不投自动(以防360 阀开度过大BCP 电机过流),在启动时保持一恒定的给水流量(适当大于最小流量),用电动给水泵转速和给水调旁来控制贮水罐水位。
缓慢增加燃料量,保持适当的升温升压率,储水罐水位在某一点逐渐下降,361(360)阀逐渐关小直至全关, 中间点过热度由负值逐渐升高变正,机组即进入直流运行状态,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此时只要操作均匀缓慢,不使压力出现太大波动,就能实现自然过渡。
1000MW超超临界直流炉汽温调整及注意事项
1000MW超超临界直流炉汽温调整及注意事项摘要:1000MW超超临界直流炉的汽温控制在火力发电厂的发展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它是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锅炉能否提供合格的蒸汽,本文将从主汽温和再热汽温的影响因数,深入研究主汽温和再热汽温的变化特性,最终分析得出主汽温和再热汽温的控制方法,为运行人员的汽温调整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超超临界直流炉;1000MW;煤水比;主汽温;再热汽温;喷水减温0.概述直流炉具有蓄热小、汽温汽压受负荷影响大等特点,正常运行中能否保证主、再热汽温稳定将直接影响到锅炉效率和煤耗,甚至影响设备安全。
本文以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G3091/27.46-M541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为例,阐述了在运行过程中积累的主、再热汽温的调整经验。
该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锅炉采用一次再热、单炉膛单切圆燃烧、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塔式布置;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引进Alstom-Power公司Boiler Gmbh的技术生产。
炉膛由膜式水冷壁组成,水冷壁采用螺旋管加垂直管的布置方式;炉膛上部依次分别布置有一级过热器、三级过热器、二级再热器、二级过热器、一级再热器、省煤器。
过热器采用三级布置,在每两级过热器之间设置喷水减温,主蒸汽温度主要靠煤水比和减温水控制。
再热器两级布置,再热蒸汽温度主要采用燃烧器摆角调节,在再热器入口和两级再热器布置危急减温水。
1.汽温调节的意义和目的在运行过程中,蒸汽温度将随锅炉负荷、燃料性质、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受热面清洁程度的变化而波动,应设法予以调节。
汽温高使管壁温度高,金属材料许用应力下降,影响其安全。
长期超温运行,将缩短锅炉寿命;汽温降低,机组循效率下降,汽轮机排汽湿度增大,汽温下降10℃,煤耗增大0.2%;对于高压机组,汽温下降10℃,汽轮机排汽湿度约增加0.7%;再热蒸汽温度不稳定,还会引起汽缸与转子的胀差变化,甚至引起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 mp er a t ur e c o nt r ol an d s t r u c t ur e o f t he c oo r d i n a t i o n c o nt r o l s ys t e m . Som e c on t r o l s t r at e gy ha v e be e n opt i —
Lu Li an g
( S h a n g h a i Po we r Co n s t r u c t i o n S t a r t u p & Te s t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3 1 ,Ch i n a )
b o i l e r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n d c o mp a r e d,s u c h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f o r b o i l e r s t a r t — u p s y s t e m ,t h e i n t e r me d i a t e
型, 能 够 确 保 机 组 达 到 自动 控 制 的设 计 与 运 行 要 求 。 关键词 : 超超临界机组 ; 直流锅炉 ; 启 动系统 ; 中 间点 温 度 ; 协调控制 ; 控 制 策 略 中 图分 类 号 : T K3 2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1 2 5 6 ( 2 0 1 3 ) 0 5 —0 4 8 9 —0 4
Mo d u l a t i n g c o nt r o l St r a t e g y a nd Co mm i s s i o n i n g o f
l GW u l t r a —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o n c e - t h r o uபைடு நூலகம்g h b o i l e r
mi z e d d u r i n g c o mmi s s i o n i n g .Co mmi s s i o n i n g a n d o p e r a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s d e mo n s t r a t e t h a t t h e s e t WO k i n d s o f mo d —
第 3 4卷 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电 力 与 能 源
4 8 9
1 G W 超 超 临 界直 流 炉 的 自动控 制 策 略 与调 试
陆 粱
( 上 海 电力 建 设 启 动 调 整 试 验 所 , 上海 2 0 0 0 3 1 )
摘 要 : 目前 , 国内1 G W 超 超 临 界 直 流 锅 炉 主要 有 两 种 类 型 , 即东方锅炉厂生产 的 7 c 型 与上 海 锅 炉厂 生产 的 塔 式 型 。在 总 结 调 试 经 验 和 检 索 相 关 文 献 的基 础 上 , 分 别 介 绍 和 比较 了这 两 种 直 流 炉 自动控 制 方 式 的特 点 及 差异 , 剖 析 了启 动 系统 控 制 策 略 、 中 间点 温度 控 制 策 略 以 及 协 调 控 制 结 构 , 并且根 据现场积 累的调试经验 , 对 相 应 的控 制 策 略 进 行 了优 化 。实 际 调 试 与 机 组 运 行 表 明 , 两 种 机 组 自动 控 制 方 案 分 别 适 用 于 各 自的 直 流 炉
Ab s t r a c t :T h e r e a r e t wo ki n ds of t y pi c a l 1 GW u l t r a — s u pe r c r i t i c a l on c e — t hr o ugh bo i l e r n ow i n c hi na, t he n t y pe f r om Don gf a ng bo i l e r f a c t or y a nd t he t o we r t yp e f r om s ha ng ha i b oi l e r f a c t o r y . Ba s e d on t h e c om m i s s i on i ng e x— pe r i e nc e s a nd l i t e r a t ur e s t ud y。t h e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di f f e r e n c e s o f modu l a t i ng c ont r ol be t we e n t wo ki nd 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