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鹅》、《蝉》注释

合集下载

虞世南《蝉》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虞世南《蝉》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虞世南《蝉》原文、注释、译文、鉴赏虞世南虞世南(558~638),字伯施,初唐时期政治家、书法家、诗人,尤以文章著名。

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

早年师从顾野王,勤学十年,辅佐隋炀帝。

初唐时入弘文馆,后任秘书监。

得唐太宗器重,受封永兴县子,死后赠礼部尚书,于凌烟阁绘其像,名列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太宗谓其:“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

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蝉【原文】垂緌①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①垂緌:古人结于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因蝉口部的吸管形如下垂的冠缨而得此比喻。

【译文】蝉所饮的是甘冽的清露,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林传向远方。

声音远播是由于蝉站在高处,而不是因为有秋风相助。

【鉴赏】此诗借咏蝉表现了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是一首著名的托物言志的小诗。

首句以象征手法开篇,构思精巧。

古时侯,人们因蝉居高饮露,素以其为高洁品质的象征。

此句明为写蝉,暗用比喻。

诗人突破传统地将“垂”所暗示的官宦身份与“清”统一在“垂饮清露”的描写之中,进而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匠心独具。

第二句“流响出疏桐”描写蝉声远播。

梧桐本就高大,用“疏”更衬托出其伟岸挺拔,且与尾句“秋风”呼应。

蝉声以“流响”形容,其远播的情形因用“出”字而更加形象化。

结尾两句是全篇的重点。

诗人直抒胸臆,指出蝉声远播只因“居高”,而并非借助秋风之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人若拥有高尚的品格,即使不借助外物的帮助,也自然能够名扬天下。

唐朝有“咏蝉”三绝,清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是这样评论的:“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比兴不同如此。

”。

《蝉》译文及注释赏析

《蝉》译文及注释赏析

《蝉》译文及注释赏析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的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

这首诗表面写蝉,实际上是写自己。

蝉唐代: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及注释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注释以:因。

薄宦:指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

警:提醒。

亦:也。

举家清:全家清贫。

举,全。

清,清贫,清高。

1、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383-3842、齐豫生,夏于全.唐诗鉴赏大典(第十一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183-185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08-709创作背景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

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句解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

“以”,因。

古人误以为蝉餐风饮露,所以说“高难饱”。

“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

《蝉》原文注释及译文

《蝉》原文注释及译文

《蝉》原文注释及译文《蝉》原文注释及译文【诗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出处】唐·李商隐《蝉》。

【意思】蝉儿呵,你最能引我共鸣,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全诗】《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1】①二句意谓本因栖息高树饮清露为生而难以饱腹,悲鸣寄恨亦是徒劳费声。

②二句意谓鸣至五更时力竭声稀欲断,但自然界却仍一树清碧,对蝉的悲鸣无动于衷,毫无感情。

五更:古代计时法分一夜为五更,五更指天将晓之时。

疏:稀少。

③二句由蝉之寄迹树枝联想自己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

梗(geng):树木枝条。

泛:飘浮。

《战国策· 赵策》记载的寓言云:土梗与木梗斗,称木梗不如自己,因木梗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泛滥无所止。

此处用其意。

隋卢思道《听鸣蝉篇》:“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又云:“讵念嫖姚嗟木梗”,此处亦受卢诗影响。

④二句意谓烦劳你总是警戒我,我亦家贫如洗。

君:指蝉。

警:警戒。

【注释2】①以:因为。

高: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故誉其高洁。

恨费声:凄楚而吃力地鸣叫。

②疏:指鸣叫声稀疏。

③薄宦:指职位卑下俸禄微薄的小官。

梗泛:哽指身不由己地、行踪不定地漂泊。

梗,树木枝条。

典出《战国策·齐策三》,大意是土偶对桃梗说:秋水一来,你就会冲走,漂漂然不知流向何方。

此处喻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芜已平:已经长满杂草的意思。

④君:指蝉。

警:警醒。

清:清贫。

【译文】居处高洁而食不果腹,终日哀鸣也是枉然。

五更时鸣声无力稀疏欲断,一树青碧仿佛与己毫不相干。

我官卑职微四处飘泊不定,早已荒芜了故乡的田园。

麻烦您在耳边时时警戒,我也是一贫如洗举家清寒。

幼儿唐诗《蝉》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蝉》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蝉》原文|译文|鉴赏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这首《蝉》。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幼儿唐诗《蝉》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及注释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④疏:开阔、稀疏。

⑤藉:凭借。

鉴赏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

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蝉》的注释和译文

《蝉》的注释和译文

《蝉》的注释和译文《蝉》原文《蝉》唐代: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注释1)以:因。

薄宦:指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费,徒然。

2)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3)碧:绿。

4)薄宦:官职卑微。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5)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6)君:指蝉。

警:提醒。

7)亦:也。

举家清:全家清贫。

举,全。

清,清,清高赏析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的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

这首诗表面写蝉,实际上是写自己。

纪昀“前四句写蝉即自寓,后四句自写,仍归到蝉。

隐显分合,章法可玩。

”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说:颖.“高难饱”,鸣“徒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被誉为“追魂之笔”,语出愤激却运思高妙、耐人寻味。

后面就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足见其感情的强烈。

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

树无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

蝉栖树上,却怒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

李商隐《蝉》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蝉》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蝉》全诗翻译赏析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蝉》全诗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题解:历代咏蝉诗佳作颇多,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声之远来歌咏蝉的居高身正。

洛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借蝉的艰苦寄寓自己的凄苦沦落。

李商隐的这首咏蝉诗融入了诗人本人的人生境遇和精神意绪,诗中的蝉也就是自己的影子。

注解: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

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

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韵译: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

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

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

实属咏物佳绝。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

”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

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

“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蝉虞世南的注释及译文

蝉虞世南的注释及译文

蝉虞世南的注释及译文关于虞世南《蝉》这首诗的原文、注释和译文,以下是一些要点和相关事实:- 诗的内容: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蝉为主题,写蝉的形态、习性和声音,寄托了诗人高洁清远的情怀。

- 诗的形式: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用韵律和对仗的手法,把蝉的特征和诗人的感慨巧妙地结合起来,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

- 诗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虞世南在唐太宗邀请他和其他弘文馆学士一起赏海池景色时,应兴而作的。

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用韵律和对仗的手法,把蝉的特征和诗人的感慨巧妙地结合起来,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

- 诗人的简介: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初唐四大家”。

- 传统文化的象征: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被视为文化、文学和艺术的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蝉往往被用来描绘夏季的景象,以及炎热的天气。

在绘画和书法中,蝉也被广泛使用。

它常常作为画面的背景,带给人们清凉、宁静的感觉。

- 精神象征:蝉在中国文化中还被视为精神象征。

蝉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从孵化到成虫只需两到三年,成虫寿命只有两到三周。

因此,蝉被视为短暂的生命,但也被认为是坚强的象征。

蝉在它的短暂生命中,能够经历无数次蜕皮和成长,然后在最后的瞬间,尽情地鸣叫。

这种坚强和勇气的精神,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

- 学问和成长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蝉也被视为学问和成长的象征。

蝉的鸣叫声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思索、探索和研究的象征。

蝉会在夏季的高温下不断鸣叫,这被视为一种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表现。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人们常常将蝉的叫声比喻为学者的声音,因为学者们也会不断地探索、研究和思考。

- 逝去的岁月的象征:蝉在中国文化中还被视为逝去的岁月的象征。

在古代文化中,人们认为蝉的鸣叫声是夏季的代表之一。

幼儿唐诗《蝉》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蝉》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蝉》原文|译文|鉴赏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这首《蝉》。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幼儿唐诗《蝉》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及注释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④疏:开阔、稀疏。

⑤藉:凭借。

鉴赏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

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古诗《蝉》注释

古诗《蝉》注释

古诗《蝉》注释
哎呀,朋友,你知道那首不?就是虞世南写的那首:“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咱先来说说“垂緌饮清露”这一句。

垂緌,你晓得不?就是蝉那触须
似的嘴巴,就像咱拿着吸管喝饮料一样,蝉靠着它吸食清露呢!你说
这蝉是不是很神奇?难道不像一个优雅的仙子在享用仙露?
再看“流响出疏桐”。

那响亮的蝉鸣从稀疏的梧桐叶间传出来,这声
音难道不是夏天独特的交响乐吗?就好像是舞台上歌唱家在尽情歌唱,这梧桐树不就是它的舞台吗?
“居高声自远”这句可有意思啦!蝉在高高的树枝上,叫声就能传得
很远很远。

这不就像有真本事的人,即便身处高位,他的名声和才华
也能传播开来吗?难道不是这样吗?
最后“非是藉秋风”,蝉的声音能传得远,可不是借助秋风的力量哟!这多像那些靠自己努力成功的人,而不是依靠外力呀!
我觉得这首诗真的太棒啦!它用蝉来隐喻那些有高尚品质、有真才
实学的人,不依靠外力,靠自己就能发光发热。

朋友,你是不是也有
同感呢?。

李商隐《蝉》课文原文及翻译

李商隐《蝉》课文原文及翻译

李商隐《蝉》课文原文及翻译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蝉》课文原文及翻译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蝉》课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课文翻译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

”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

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

“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

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

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

诗《蝉》的意思

诗《蝉》的意思

诗《蝉》的意思《蝉》的意思: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传的这么远是因为它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衍生注释:- “垂緌饮清露”:“垂緌”描绘了蝉的形象特征,蝉的头部有触须,像古人帽子上的缨饰下垂的样子。

“饮清露”给人一种蝉生性高洁的感觉,古人认为蝉只饮用露水,不食人间烟火。

- “流响出疏桐”:“流响”形象地写出了蝉声的连绵不断、清脆悦耳,仿佛那声音如同流水一样在流动。

“疏桐”表明梧桐树枝叶扶疏,是蝉栖息的理想场所,梧桐在传统文化中也是一种高洁的象征。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是诗的核心所在。

蝉因为处在高处,它的声音自然就传得很远,而不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如果自身品德高尚、才能出众,不需要凭借外在的权势或力量,自然就能够声名远扬。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作品。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蝉的形象和声音的描写,给人一种画面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

而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议论,借蝉喻人,表达了一种对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向往与赞美。

从艺术手法上看,全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蝉自比,表面写蝉,实际写人。

在语言上,简洁明快,用简单的几个意象就构建出了深远的意境。

作者介绍:虞世南,字伯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他博学多才,在书法方面,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在政治上,他历经陈、隋、唐三朝,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是唐太宗的“十八学士”之一。

他的诗风沉静淡雅,多有托物言志之作,《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以下是五个运用片段:例子1我站在那棵古老的梧桐树下,仰望着枝丫间的蝉。

嘿,你看那蝉啊,就像一个小小的歌唱家,“垂緌饮清露”呢,它那细细的触须垂着,仿佛在优雅地品尝着清晨最纯净的露水。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高洁的人,他们不被世俗的污浊所染,就像这蝉只饮清露一样。

蝉儿在疏桐间鸣叫着,“流响出疏桐”,那清脆的声音传得老远老远。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蝉》原文、翻译及赏析《蝉》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注释以:因。

薄宦:指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意指自己象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

警:提醒。

亦:也。

举家清:全家清贫。

举,全。

清,清贫,清高。

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借物喻人,诗中的蝉,实是作者自己。

以蝉来比喻高洁,抒发了位卑寄人篱下的感叹。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

”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

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

“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

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

李商隐《蝉》课文原文及翻译

李商隐《蝉》课文原文及翻译

李商隐《蝉》课文原文及翻译李商隐《蝉》课文原文及翻译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蝉》课文原文及翻译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蝉》课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课文翻译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

”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

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

“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

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

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

虞世南__《蝉》原文、注释、赏析、诗句解释

虞世南__《蝉》原文、注释、赏析、诗句解释

虞世南__《蝉》原文、注释、赏析、诗句解释【篇一】蝉唐代: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虞世南的《蝉》的注释

虞世南的《蝉》的注释

虞世南的《蝉》的注释虞世南的《蝉》是一首描绘蝉鸣时节、赞美蝉的生命力的诗篇。

诗中以蝉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下面我们结合注释,来解读这首诗的文化内蕴。

虞世南(558 年-638 年),字伯施,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诗才横溢,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

《蝉》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诗的第一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描述了蝉的生活习性。

蝉栖身在树梢,尾部悬挂在空中,吸取清澈的露水。

注释中提到,“垂緌”是指蝉的尾部,形象地描绘了蝉的姿势。

这里的“清露”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蝉的赞美。

第二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揭示了蝉声音传播的原理。

蝉鸣声传播得很远,是因为它们生活在高处。

注释中解释,“藉”是指借助,这里表示蝉不需要借助秋风,就能发出远扬的声音。

这句诗暗喻了人的品质高尚,无需依靠外在因素,就能得到他人的敬重。

整首诗以蝉为主题,通过对蝉的生活习性和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同时,诗中还寓言了人的品质修养,强调内心的纯洁和高尚。

在注释中,我们还了解到,《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虞世南在唐太宗时期创作的,当时正值初唐,国家繁荣昌盛,文化底蕴丰厚。

诗人借助蝉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通过对虞世南的《蝉》的注释解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还能体会到诗人对生命和品质的赞美。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途径,去了解古代文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对自然、生命和品质的热爱与追求。

总之,虞世南的《蝉》是一首赞美生命、弘扬品质的诗歌。

通过注释解读,我们进一步领略了这首诗的文化内蕴,也更加敬佩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让我们深入学习这首诗,汲取古代文化的精华,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古诗《蝉》的注释

古诗《蝉》的注释

古诗《蝉》的注释
哎呀,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古诗。

先说说这诗里的“垂緌饮清露”,“垂緌”就是蝉那低垂的触须,就好像咱们头上扎的辫子一样,多美呀!蝉靠着喝那清澈的露水为生,这难道不是一种高洁的象征吗?这就好比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只追求内心的纯净,你说是不是?
再看“流响出疏桐”,蝉的鸣叫声从那稀疏的梧桐叶间传出来。

这声音难道不像我们在困难中发出的坚定呼喊吗?尽管周围环境可能不太好,但依然能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站在高处,声音自然能传得很远,可不是凭借着秋风的力量哟!这多像那些有真本事的人,靠自己的实力获得成功,而不是靠别人的帮助,对吧?
我觉得呀,这首诗就是在告诉我们,要有高尚的品德,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就。

咱们可不能总想着走捷径,得像蝉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追求!。

唐诗三百首之《蝉》

唐诗三百首之《蝉》

唐诗之《蝉》唐诗三百首之《蝉》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唐诗吧,唐诗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诗三百首之《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蝉》作者: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解】: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

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

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韵译】: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

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评析】: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

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

实属“咏物”佳绝。

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

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

这些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

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

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反思:人教版七上课文的变化在暑假中就予以了一定的关注。

新学期开学后翻看崭新的语文书,首先发现的是第一单元的《生命生命》被更换成了《短文两篇》,一篇是小思的《蝉》,还有一篇是席慕蓉的《贝壳》。

唐代虞世南古诗《蝉》的译文

唐代虞世南古诗《蝉》的译文

唐代虞世南古诗《蝉》的译文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介绍: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

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

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永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永兴”。

能文辞,工书法。

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蝉的鸣叫声来表达诗人对高洁之境的向往和赞美。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这两句诗形象地描述了蝉在树梢间饮用清凉的露水,并以此作为能量发出了悠扬的鸣叫声。

这不仅展示了蝉生存的情景,也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物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欣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蝉鸣叫声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蝉虽小,却能在高处发声,使声音传得很远,这象征着诗人对高洁、超脱世俗的追求。

后半句“非是藉秋风”说明蝉的鸣叫并非依赖于秋天的微风,而是它内在生命力的展现。

这也可以被解读为诗人想要传达的是一种不随波逐流、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蝉鸣叫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赞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咏鹅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译文对照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注释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赏析:相关内容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

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

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

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

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 古诗文网>>
这首诗歌相传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少年时期的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鹅儿戏水图,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有动态,如在眼前,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学习这首诗歌,可以依循鹅的形象→声音→色彩→动态的思路来理解:
形象生动
诗歌一开始就以“鹅,鹅,鹅”的连续反复,突出了描写对象。

鹅在禽类当中,体大身健,尤其是长长的颈项更是别具特色,所以诗人抓住特征,突出了鹅的“曲项”--鹅的颈项长长的,本来并不弯曲,因为它要唱歌,这才弯曲着颈项,使得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了。

声音嘹亮
如上所述,鹅儿弯曲起长长的颈项,...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

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有集。

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2、蝉
【作者】虞世南【朝代】唐译文对照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标签: 咏物寓人其他寓理
译文注释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赏析相关内容
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

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
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 古诗文网>>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

垂?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蝉居住在挺拔疏...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

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

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

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四明丛书》。

百科详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