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对焦测光如何曝光对焦
单反人像摄影技巧

单反人像摄影技巧篇一:数码单反人像拍摄技巧图解佳能6D拍摄人像实拍通用技法1、看准眼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将焦点对准人物的眼睛;拍摄特写、近景突出人物的眼神。
2、了解人物个性创造独特美感,对性格稳重的菲律宾人可以干练拍摄一些较“静”的画面,而对性情活泼开朗的人,可以拍摄一些动态比较多的片段画面。
3、设置连拍模式抓拍瞬间。
4、选择干净背景突出主体,仰视以天空作为背景拍摄,俯拍以水面或者绿色的草地作为背景,使用小景深的原理拍摄(大光圈、长焦距、较短的拍摄距离)。
5、利用暖色调表现空灵,将色温设置得更高。
6、标准镜头50mm表现真实的现场感。
7、点测光保证人物的准确曝光。
针对人物的脸部皮肤测光。
合理地设置曝光补偿。
对人物亮部测光后才,相一键机会自动将人物的皮肤还原成亮度为18%的灰度亮度,如果拍摄第一类的皮肤更白,应该适当增加曝光补偿,如果筹拍对象的皮肤更黑,就应该适当减少曝光补偿。
8、让人物正式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9、在人物观察的方向预留空间。
让人物的眼睛看向别的地方,而不是一直望着长镜头,可以使画面产生更加真实自然的效果。
当人物的看向别处时,人物的可以视线需要对构图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在人物眼睛观察的方向上才,预留一定的空间,这样处理不仅可以使照片形成视觉引导的构图效果,还可以使生活照产生一定的空间感,人以突兀感。
曝光: 1/400 sec 光圈: F2.8 焦距110mm: ISO: 100 曝光补偿: 0 EV 手动曝光程序,目标距离3m,时间:2021-12-13-16:41,相机: 尼康D800曝光: 1/320 sec 光圈: F2.8 焦距70mm: ISO: 400 曝光补偿: 0 EV 手动曝光程序,目标距离6m,时间:2021-12-13-17:26,相机: 尼康D800逆光实拍技法1、选择有直射太阳光选择的晴天摄制,晴天的时候方向性很强的阳光很容易产生金色发丝。
2、将美女安排在逆光的位置,进行取景构图,也就是让人物背对太阳,面对摄影师,这时能够观察到人物头发下有金色发丝效果。
尼康拍人像怎么对焦【巧用环境元素,打造完美室内人像大片】

尼康拍人像怎么对焦【巧用环境元素,打造完美室内人像大片】久而久之的人像大头照或是棚内拍摄是不是让你觉得乏味又无聊?的确,如果入境元素过于简单很难去激发创作的灵感。
不仅如此,过于简单的入境元素还会让作品缺乏亮点,生硬单薄。
尝试拍摄室内人像时加入更多自然、生活化的元素吧。
弃用人工光源,利用环境光拍出真实又丰富的室内人像大片。
别说你没地方练习,就先从最熟悉的家庭环境开始拍摄吧。
几个世纪以来,画家们都喜欢利用从窗户射进的阳光来画人像,因为这种光造型能力强,又有很好的投影。
同样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为照片增加亮点。
透过窗户射进的阳光一般属于散射光。
它的特点是:照明面积大,且柔和均匀,既能再现丰富的层次与质感,又能较好地表现立体感,是拍摄室内人像的理想选择。
室内光线的时效性摄影教程一天之中,直射的太阳光因早晚时刻不同其照明的强度和角度是不一样的。
人们根据太阳和地面构成的夹角不同可将全天直射的阳光的变化情况分为三个照明阶段。
晨光与斜阳当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以及傍晚太阳将西落于地平线以下时,景物的垂直面被大面积照亮,并留下长长地投影,太阳在透过厚厚的大气层厚,光线柔和。
早晚空气透视效果强烈,在逆光照明下,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如果利用这一光线照明,拍摄近景照片,景调柔和;拍摄场景照片,则显得浓淡相宜,层次丰富,空间透视感强。
这段时间非常短暂,光线强弱变化大,在拍摄时要抓紧时间,并逐一对曝光量的控制。
上下午的太阳光指的是上午八点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五点这段时间的光线,照明强度稳定,能较好的表现地面景物的轮廓、立体形态和质感。
此时太阳光不但对垂直景物照明,也对人物周围的水平景物照明,产生大量的反射光,此时画面的明暗反差表现极好。
正午大太阳又可以看作顶光,从上向下垂直射地面的景物,景物的水平面被普遍照明,而垂直面的照明却很少或完全处于阴影中,这一时刻的太阳光的照明角度常常受到季节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午拍摄照片要缩小光圈,拍摄人物则应放大光圈,正午时水平表面亮度大而垂直表面亮度小,相当于测光照明,所以要放大半级光圈。
人像摄影中的曝光参数调节

人像摄影中的曝光参数调节人像是最容易拍的,不过拍好就很难了。
由于男女老少每个人的高矮、胖瘦、长相、表情各不相同,人物在画面中可以安排的位置也有多种,因此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去拍不同的人。
在拍摄之前首先要设置数码相机的ISO与白平衡。
通常在光线亮度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将ISO设得低一点(比如:ISO 100),这样在拍人像时可以使人的皮肤显得细腻一些,特别是在拍PLMM时要注意使用较低的ISO设置。
在拍摄人像时,如果光线亮度不够的话,宁可使用三脚架或闪光灯也尽量少用高的ISO设置。
在白平衡设置上,可以设置成“自动”,也可以根据光照条件来设置。
如果在光灯或者白炽灯下拍摄人像的话,根据我们中国人的皮肤特点,也可以用一张淡青色的纸放在镜头前作为标准调整白平衡,这样拍出的照片上,人的皮肤(特别是脸部)会略带红润色,看上去显得很有精神。
在确定曝光值方面,如果拍摄现场光线分布比较平均,而且人物与背景的亮度相差不大时,可以使用自动曝光(偏重中央平均测光)。
如果在拍摄现场光线分布不平均时,想取得比自动曝光更加精确的曝光值,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一、使用分区测光。
二、使用点测光。
三、使用18%的灰板。
使用分区测光数码相机将拍摄画面按一定的规则划分为N个分区,分别测量出这些分区的曝光值,然后数码相机根据这些曝光值综合计算出一个合适的曝光值,这个曝光值其实也是一种自动曝光,但是比平均测光更加精确。
使用点测光对拍摄画面中心约2%左右的部分进行测光,有些数码相机没有点测光,也可以用局部测光代替。
局部测光是对拍摄画面中心约10%左右的部分进行测光,对于我们摄影爱好者来说也能应付绝大多数的拍摄内容了。
用点测光或局部测光时要对准人物的脸部测光,才能得到正确的曝光值。
如果你的数码相机没有分区测光、点测光、局部测光,也可以靠近被摄人物,用数码相机对准被摄人物的脸部测光并锁定曝光值,然后退回原地进行拍摄。
初学人像摄影应避免的七个构图缺失像初学者由于对画面的营造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构图时往往会有很多不尽完善之处,可能在拍摄时的预览窗口上并不觉得,嫡片一出来后所有的缺失全都冒出来了,人物的安排是景物的安排也是,过分的强调背景及构图的安排,而忽略掉人物的本质而流于表象,整体影像和人物并无法溶为一体,而丧失了人像摄影对人物内涵层面的表达,也是不正确的,其实这都可以透过学习而有所改善的,在这里举几个初学者常犯的缺失及改善方式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如何正确曝光拍摄人像照片如何设置相机

如何正确曝光拍摄人像照片如何设置相机什么是曝光?简单来说,曝光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接受来自镜头的进光,从而形成影像。
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那么,什么是正确曝光呢?其实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反光度不同,必然会有部分区域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因此,只要我们能做到想要表现的主体曝光正确,这张照片就可以说是曝光正确了。
要得到正确的曝光,必须通过评测来确定需要多少曝光量。
只有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测光方式,我们才能得到正确的曝光。
同时,掌握好测光,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光影创意,在平常的场景中,拍摄到非凡的作品。
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基本上都有3种测光模式:第一,平均测光,这是一般相机默认的基本测光模式,使用最为普遍。
在取景范围内光线比较均匀,明暗反差不大的情况下,几乎都能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第二,中央平均测光。
当需要表现的主体在取景范围内处于中间部分,且环境明暗程度与主体有较大的差别时,选择中央平均测光,能使主体的曝光较为准确;第三,点测光,这个模式用的极少,也不易掌握。
上面着重讲了拍摄照片如何准确曝光,那么拍摄人像照片如何设置相机呢?我们主要讲一下几点:1.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人像摄影时合焦点(景深)的控制非常重要。
所以要在拍摄模式转盘中选择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以便根据自己的意图控制景深。
使用优先决定光圈值的Av模式更容易控制合焦范围。
2.自由决定ISO感光度应该根据拍摄状况选择ISO感光度。
设置为自动基本上也没有问题,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关系,最好能够选择某个特定的感光度以习惯拍摄。
推荐尽量使用ISO800以下的感光度。
3.将驱动模式设置为连拍在拍摄人像时即使是同一个姿势也应该连续拍摄多张照片。
拍照时,焦点和测光点不在一个位置该怎样对焦,怎样测光?

拍照时,焦点和测光点不在一个位置该怎样对焦,怎样测光?
首先提示一点:大部分情况下对焦点和测光点都是不同的,只有在点测光且设置点测联动的情况下,二者位置才基本相同。
结合问题,我们主要针对点测光及单点单次对焦进行讲解:
一、有点测联动功能:
1、需要对焦点和测光点一致,在相机中启用点测联动即可:
尼康全系和佳能1系支持此功能:
启用后对焦点与测光点联动,拍摄者可以自行调节对焦点至拍摄主体,在半按快门同时完成对焦测光操作:
2、不需要对焦点和测光点一致,关闭点测联动,默认测光点为画面中心点:
对支持点测联动的机器,这种需求很少,除非是拍摄类似逆光剪影的效果。
因为关闭点测联动后需要二次构图,拍摄效率要弱一些。
具体操作小k在下面会讲:
二、无点测联动功能:
1、需要对焦点和测光点一致,可以将对焦点设置在画面中央,拍摄主体也放置在画面中央,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并按下曝光锁定按钮,移动相机二次构图,最后按下快门即可:
2、不需要对焦点和测光点一致,可直接调节对焦点至拍摄主体,
默认测光点为画面中心点:
三、提示与建议
使用二次构图要注意避免余弦差,特别是在大光圈等浅景深情况下:
如有其它问题,欢迎讨论交流,也可以关注后发送以下关键字,获得独家摄影技巧和教程:。
摄影对焦知识:如何在闪光灯下进行对焦调整

摄影对焦知识:如何在闪光灯下进行对焦调整在摄影中,对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旦对焦不准确,就会导致照片模糊、失焦或者是人物或物体的重要部分无法清晰呈现。
当我们使用闪光灯时,对焦会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在闪光灯下进行对焦调整是摄影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1.了解闪光灯的工作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闪光灯的工作原理。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对焦调整的步骤。
闪光灯发射的光源与我们日常使用的常规光源有很大不同。
由于闪光灯的发光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在1/1000秒以下,因此,人眼无法感受到光亮的变化。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会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焦,以捕捉到照片中最重要的部分。
2.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和对焦点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和对焦点。
对于闪光灯下的对焦调整,建议使用单点对焦模式,即只选择一个对焦点。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能够准确地将焦点放在画面中最重要的部分。
另外,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对焦点。
例如,对于人像摄影,我们可以选用中心对焦点或者人眼所在的对焦点。
这样可以确保人物的眼睛保持清晰的焦点。
当然,如果你对相机对焦点的功能还不太了解,可以通过查看相机的用户手册或者进行相关的网络搜索来学习。
3.利用灯光检查对焦实际拍摄时,我们可以利用灯光检查对焦是否准确。
首先,将模式设置为手动对焦模式。
然后,我们可以调整相机镜头的焦距和光圈,将ISO设置到适当的水平,并在需要的地方闪光灯。
此时,拍摄器材将陷入黑暗中,并且只有闪光灯所提供的光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相机取景器中的焦点判断对焦是否准确。
如果焦点没有正好落在期待的位置,我们需要起来手动调整相机镜头。
当焦点在正确的位置时,我们可以进行拍摄。
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无法提供足够光线的场景,如夜景或室内环境。
4.使用闪光灯的辅助对焦点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闪光灯的辅助对焦点来辅助对焦。
亮点对焦点是指使用闪光灯在对焦时,为了避免焦点不准确而添加的一个辅助点。
人像摄影入门到精通(二):曝光与机位角度

人像摄影入门到精通(二):曝光与机位角度加最活跃/答疑率最高的摄影交流群,先加微信:sheyingbisai520(摄影比赛全拼)拉您进群,完全免费,无任何附加条件,遵守群规即可。
今天跟大家聊聊曝光和人像的拍摄角度,是曝光不是用光也不是布光啊!想学用光的请关闭此文。
以后会聊到的。
聊到曝光就不得不说一说测光:新手惯用曝光模式不外乎就是AUTO自动、P模式,或各种情境模式,而真正想提高的话,就必须暂时屏弃这些自动模式,以“光圈优先”或“手动曝光”模式为优先选择。
测光模式常用平均测光、中央重点与点测光,原则上视场景与光源位置而定来判断。
1.光线将Model平均打亮的顺光场景,就能放心使用平均测光;平均测光也叫全局测光,都是一个意思。
2、逆光或是亮暗反差大的场景,建议选用中央重点或点测光。
测光模式究竟有多大影响呢?一张图来表明一下再多说一句,人像对焦都是对眼睛,然后再二次构图,上篇文章人像摄影入门到精通(一):对焦与构图忘了说这一点了,这次补上。
说到曝光,除了测光之外,肯定还得聊聊曝光补偿正常情况下,人像的参数都是光圈优先+曝光补偿提两档,只是说一般情况哈,大家不要揪着这条不放,你要想创作你降曝光也没人拦着你,只是说这样有助于提升新手的自信。
需要注意的是设置好曝光补偿后即使关闭电源后再开机,其设置也不会解除。
所以如果进行曝光补偿拍摄,原则上在进行拍摄后要将曝光补偿参数还原到±0EV。
曝光锁定曝光锁定的英文为AE-L,主要用于光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最明显的当属逆光拍摄人像的时候,如果我们采取自动曝光模式,在拍摄的照片上我们就会发现人像的主体曝光不足,而这时候我们如果走近人像,让人像充满整个测光区,先对人像进行测光,然后按下AE-L键,锁定曝光值,再退回到远处重新构图进行拍摄,这时候无论人像主体在画面的任何一个位置,曝光量总是准确的。
虽然这个也可以通过点测光或者中央重点测光来完成,但是这两种方法还是不如近距离的曝光测定准确,而且采取点测光后,如果测光点和对焦点不在同一点上,对于后期对焦也会造成诸多不便。
拍人像用什么对焦方式?

拍⼈像⽤什么对焦⽅式?⼈像是摄影题材中⼀个主要的类别,要拍出⼀副好的⼈像作品,还是有⼀些技巧的。
结合经验,⼈像题材的对焦要依据⼈物状态和场景来确定,主要分为静态⼈像和动态⼈像两类:⼀、静态⼈像:单点单次⾃动对焦【尼康】:单点+AFS肩屏显⽰位置:【佳能】:ONE SHOT⼆、动态⼈像:动态追踪⾃动对焦【尼康】:动态区域追焦+AFC【佳能】:AI FOCUS,即“⼈⼯智能⾃动对焦”在拍摄动态⼈像时,还可以结合⾼速连拍,以最⼤程度提⾼合焦率:爱摄影、爱⽣活,致⼒打造最具价值的摄影⾃媒体。
欢迎关注“⼩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29评论拍客张光林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优质摄影领域创作者 05-05 12:5862赞踩拍⼈像⽤什么对焦⽅式?在⼈像拍摄过程中,⽤什么对焦⽅式,这是⼤家很为关⼼的,但是这个问题却却⼜是很多⼈难以把握的事情。
这个“多项选择题”答案很简单——⼈多则多点对焦;⼈少则重点对焦;单⼈则点对焦或定点对焦(⽐单点对焦来得更为精确的⼀种)。
只是在实际拍摄中,对于三两个⼈和单⼈的场景,往往是针对什么部位对焦才是拍好⼈像的关键。
第⼀、多⼈场景使⽤多点对焦。
⽐如多⼈的合影、⼤场景的⼈物活动等,就得使⽤多点对焦,并且你得配合不是很⼤的光圈保证⾜够的景深,让横向和纵向“箱型”内的⼈物全部拍实、拍清晰。
第⼆、少数⼈场景使⽤中央重点对焦。
上⾯说的原理应⽤到这⾥,其意⾃明。
第三、单⼈场景使⽤点对焦或定点对焦。
拍摄现场的情况是纷繁复杂的的,有的时候虽然只有两个⼈或三个⼈等,只要这些⼈基本处在“同⼀个焦平⾯”内,就是他们的前后、纵向距离都很⼩,都是横向活动和排列,你照样可以把它们当做单⼈拍摄来处理,办法就是将他们其中的某⼀个⼈物确定为对焦点,因为他们所有⼈在画⾯中的位置到相机的距离其实是“⼀样”的,所以你不必担忧没有被对焦的那些⼈会拍虚和拍糊。
第四、针对不同要求选择不同部位使⽤点对焦。
有的时候,虽然是多⼈的⼤场景,但是你可以通过“以点带⾯”的⼿法来拍摄,就是选择其中的⼀两个形象不错、神态较好的来点对焦拍摄特写,配合适当的⼤圈圈,做到以点带⾯、以虚托实,形成的画⾯效果也是不错的。
【测光和对焦分离使用方法】

【测光和对焦分离使用方法】
测光和对焦分离使用方法
对焦分离,就是靠相机的自定义功能,把测光和对焦从半按快门上分别设置到不同的按钮上,完全单独的将各自的功能分离开来,我分离后,半按快门设置为测光,曝光锁定键用来对焦。
其整个使用过程分为3个步骤:1、用中心对焦点对需要测光的部分(如人物脸部)进行半按快门测光(在完全按下快门前保持住半按)→2、重新构图后使用曝光锁定键对焦点部分进行对焦→3、完全按下快门进行拍摄。
整个过程比使用曝光锁定键要减少一个步骤,也是最快的测光拍摄方法,也更能让人理解曝光的概念。
次方法从20D一直延用到60D。
下面我就以实际图例来讲解下如何设置60D的对焦分离及使用方法:
Q键进入选项
确定进入自定义设置。
外景人像拍摄中的测光方法

外景人像拍摄中的测光方法(转)此帖对""的评论我们在拍摄外景人像时往往想要得到一张曝光准确的照片。
即使摄影师在以主观思想为意图进行创作时,也要以先得到准确EV值(曝光值)为基准。
但我们的相机内设的反射式测光表测得的结果并非最准确的,因此,拥有一块手持式测光表是必不可少的。
本人在此推荐适光558型测光表,此测光表即可测得入射光线也可测得反射光线(1度测光,又称点测光)。
一般情况下,外景人像拍摄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光线环境:1、自然光前侧光。
2、自然光侧逆光。
3、自然光与人造光相结合。
(由于顺光时阳光会刺激人物眼睛而导致被摄人的眼睛睁不开,侧光会导致被摄人面部的明暗交界线过于突出,顶光会使人物面部呈现骷髅光效果,逆光又会让相机镜头吃光严重,所以我们常用上面列出的三种光线来拍摄。
)前侧光拍摄时的测光方法:(入射式)前侧光:即太阳在相机后方某一侧的45度左右位置。
测光方法:1、摄影师先要把测光表调到连续光测光模式。
2、把测光表的感光球头拧至全部突出的位置。
3、在与被摄人物同样的受光环境下,手持测光表让其与被摄人面部同等高度,与地面呈90度,此时感光球头应面向相机中轴线(即背对被摄人)。
4、把测光表感光的一面向上倾斜30度。
5、再向太阳的一侧倾斜15度。
6、按下测光按扭取得光圈快门组合。
(注:此方法是按照人的面部结构来确定的,利用此方法测光能够得到人物面部最佳受光面的EV值)(注意事项:摄影师应穿深色的服装,浅色服装可能会影响测光结果。
或者把感光球头拧测光表背面,摄影师转过身来测光也可。
另外:如果相机与人物处在同样光照环境下,摄影师站在相机的位置测光即可。
)侧逆光拍摄时的测光方法:(入射式)侧逆光:即太阳在相机前方某一侧的45度左右位置。
测光方法:1、与前测光方法相同。
2、同上。
3、在被摄人受到阳光照射的一侧,让测光表与人物头部处在同等高度,(感光球头并非面向太阳,而是面向被摄人的侧面,这时感光球头是背向人物头部的。
D5100使用技巧

D5100使用心得及学习总结测光:人像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风景用矩阵测光对焦:拍群体人像用自动区域自动对焦拍单个人像:用单点自动对焦、动态区域自动对焦或自动区域自动对焦若要突出单个人像:用单点自动对焦曝光:晴天 ISO 200以下、曝光补偿 (-1/3EV )阴天 ISO 400,曝光补偿 (-1/3EV )晚上 is0400-iso1600,正常曝光动态:暗处拍明处或明处拍暗处时用高动态HDR一,下午拍人像,侧光,套头在广角端用F8的光圈50MM长焦端用F10的光圈这样成像很清晰,锐化加5,二,晚上公园里人像,这么小的光圈(F13),乍一看,以为是外闪,再看ISO 800,原来是内闪,ISO800等于把闪光指数提升到2.8倍,光线充足下,高感表现也不错的,弱光下的高感才会弱三,放慢快门速度,转动对焦环,可以排出视角大小变化的模糊效果四,白天拍摄没必要400ISO,我也是菜鸟拍了几百张的一点心得,ISO大了噪点多,特别是夜景,3200ISO的噪点是无法忍受的五,优化设置用的标准模式吧,锐度+3,饱和度+1,对比度+1,A档,白平衡自动。
六,建议把光圈调小些,ISO调高些,把快门提上去,否则精彩瞬间给拍糊了,那才叫揪心七,在你机器已经最大光圈的前提下,ISO最多调到你的安全快门就可以了。
什么是安全快门?就是你所采用的焦段的倒数。
例如55MM的安全快门约等于1/60S八,据说55端的镜头锐利度最佳光圈是F11九,我习惯用M档:1、根据天气和现场光线设置ISO感光度,感光数值越低越好(按住相机左侧“Fn”键后,用右手拇指拨动“指令拨盘”即可调整感光数值);2、根据现场光线和拍摄意图设定光圈值(按住相机右上方的“曝光补偿”按钮后拨动“指令拨盘”调整光圈数值);3、最后再直接拨动“指令拨盘”调整快门数值即可,快门数值设置时要查看取景器里显示的曝光补偿显示,曝光减0.3至0.7稍好。
十,d5100的色彩和锐度还是不错滴!十一,相机设置:锐度3,对比度1,饱和度1人像锐度4,风景锐度7十二,照片对比度高会导致阴影细节损失较多十五,建议:买到副厂镜头的同学们多用M档拍摄,解决原厂机身对副厂镜头在等焦距条件下故意缩短曝光时间造成成像色彩偏淡的问题。
人像抓拍如何清晰对焦

人像抓拍如何清晰对焦人像抓拍如何清晰对焦导语:人像抓拍时经常会遇到模糊的情况,下面我们就得来看看清晰对焦的技巧。
单次自动对焦相机出厂时都被设定成按动快门就可以持续对焦的默认配置。
如果相机设定在单次自动对焦,你需要做的是激活自动对焦传感器,观察取景器内(假设你只有一个选择),场景的重要部分焦点清晰,半按快门进行对焦,镜头会自动对焦在这一点上。
若要拍摄这张图片,全按快门即可。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你会想改变一点构图。
持续半按快门,可以按你喜欢的方式重新构图,然后全按快门完成拍摄。
这种对焦方式尤其适合手持摄影。
这种方法在三脚架上不方便或没什么用处,因为先要对焦,构图,然后锁定三脚架的云台,这样拍摄速度就减慢了。
更大的问题是你需要一直按住快门按钮。
大多数相机,如果在你认为清晰的对焦点上进行对焦的话,比如一只鹿的眼睛,之后重新构图,然后按动快门线,图像也许会不清晰。
原因是重新构图时可能会移动自动对焦传感器,将对焦点从脸变换到背景的某一点。
当你启动快门线,自动对焦再次激活,迅速在背景对焦,而将鹿处理在焦点外。
要避免这类可能发生的问题,检查你的有线或者无线快门线是否会导致相机重新自动对焦。
如果有,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将自动对焦按钮在曝光之前关闭就行。
问题虽然容易解决,但是自动对焦时开时关也很麻烦。
你的相机也许(希望)会有比我们讨论的更好的解决方法。
赤狐经常在我们谷仓周围追捕老鼠和地松鼠。
这只赤狐对我们已经很习惯,以至当我们叫它时,它会过来。
在河岸上,扔一小块肉,赤狐就会迅速地扑过来,那才是好得多的拍照时机。
持续自动对焦这种模式非常适用于追踪移动中的被摄体,因为无论它运动得更近或更远,镜头都在持续自动对焦。
通常持续自动对焦都在相机机身上,可能是一个开关或一个按钮系列的选择。
持续自动对焦也可以由快门按钮启动。
比方说,我们用300mm 长焦镜头在肯尼亚拍一只对着狮子尸体盘旋下降的黑白秃鹫。
使用持续自动对焦功能,当秃鹫靠近时,将它设定为自动对焦中心,然后随着它的飞翔轨迹平移,保持自动对焦点一直在它身上。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人像摄影一定要用点测光,对人的面部进行测光才能保证人的面部的正确曝光。
对焦一般来说也是针对面部对焦的单点对焦;通常人像拍摄,测光是测在脸部,甚至更严格一点,测在眼睛。
使用中央重点或点测光,将观景窗画面中的测光点移至脸部位置,测好光后再移至正确构图按下快门。
由于我们拍摄人像通常采用负片,所以最好过度曝光一点大约0.3至1格,在冲洗时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负片over,正片under』(负片和正片的特性是相反的.负片曝光越久色彩越浓,正片则是曝光越久色彩越淡。
负片over的话,色彩较浓,冲印店比较好调色,但你实际拿到手的相片可能看不出多大差别,甚至根本看不出来.正片under半格就有很明显的差别了,不但色彩较浓,细节也会较清楚,但是暗部就会稍有牺牲,负片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比如说KODAK 100 ,KODAK MAX,FUJIFILM SUPERIA 100,冲洗出来以后和现实的场景的色彩是相反的,也就是说胶片上呈现的黑色实际上是现实中的白色,和现实的颜色是相反的,需要经过比如C41工序冲洗以后才能把颜色翻转过来。
反转片,比如说FUJIFILM RVP,RDP,RHP,KODAK 100VS,100G,也就是胶卷拍完洗出来以后在胶卷上呈现的影象和真实的影象色彩是一致的,说白了就是,白色的在胶卷上呈现的色彩也是白色的,黑色就是黑色,红色同样也是红色。
想想以前上学时我们看的幻灯片,差不多的意思。
正片不是反转片,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正片不能用来拍摄。
拍摄电影使用的是负片,因冲洗后与现实景物颜色相反,需用正片与负片重叠曝光,冲洗后就是用来放映的电影片。
由于正片使用较少,所以市面上看不到销售;家用最多的,也就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胶卷都是负片;简单一点;正片是在胶片上的影像影调与实物相同,负片影调、色相(补色)是相反的;从用涂上分,正片分为两种,一种是幻灯片,用于幻灯放映,另一种是用于制版印刷用的,两者是有区别的,用于制版的影像颗粒度小,感光度低、宽容度小、反差较大;用于幻灯放映的则相反。
如何将对焦和测光分开操作的具体方法

如何将对焦和测光分开操作的具体方法在摄影中,对焦和测光是两个很重要的步骤。
对焦是为了让拍摄的主体清晰明确,而测光则是为了让照片的曝光正确,两者缺一不可。
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对焦和测光分开操作,比如拍摄夜景或者拍摄高反差场景时,这时候使用自动对焦和测光往往会出现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将对焦和测光分开操作的具体方法。
一、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是将对焦的工作交给自己来完成,通过调整镜头焦距,让主体清晰明确。
手动对焦的好处是可以精准地对焦到需要的位置,避免自动对焦出现误差。
手动对焦的方法是:首先将镜头转到手动对焦模式,然后通过观察取景器内的景象,调整镜头焦距,直到取景器内的主体清晰明确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手动对焦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需要多加练习。
二、局部测光局部测光是指将测光的范围限定在取景器中的某一个区域内,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背景过亮或者过暗而导致的曝光不准确的问题。
局部测光的方法是:首先将测光模式调整为局部测光,然后通过取景器内的十字线,将需要测光的区域对准主体,按下快门,这样就可以得到该区域的测光值。
需要注意的是,局部测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测光区域的大小和位置,避免出现误差。
三、手动测光手动测光是将测光的工作交给自己来完成,通过调整相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来达到正确的曝光。
手动测光的好处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曝光,避免自动测光出现误差。
手动测光的方法是:首先将测光模式调整为手动测光,然后通过观察取景器内的曝光表,调整相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直到曝光表上的指针指向正确的位置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手动测光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需要多加练习。
四、使用外部测光仪外部测光仪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光线强度和曝光值的设备,可以精确地测量光线强度和曝光值,避免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的曝光误差。
使用外部测光仪的方法是:首先将测光模式调整为外部测光,然后将外部测光仪对准需要测光的场景,按下测光仪上的按钮,这样就可以得到该场景的测光值。
使用灯光拍摄人像的六大要素

使用灯光拍摄人像的六大要素使用灯光拍摄人像的六大要素一、光度:灯光的照射强度光源与被摄人物距离平方反比定律:距离增加一倍,光度减弱到距离的平方,即相同强度光度的情况下,距离由一米增加到2米,光度为2的平方分之一,增加到3米光度为3的平方分之一。
二、光质:软光与硬光软光为散射光,硬光为直射光。
三、光色:a:光源本身的颜色;b: 色温。
正常日光色温5600°K,一般早上1800°K,高原地带可达27000°K,闪光灯按正常日光色温5600°K设定,一般钨丝灯泡只有3400°K。
四、光比:指被摄人物在光线照射下的明暗差异比例五、光型:各种不同灯光的名称及作用a、主光灯:拍摄人像的一个主要光源。
b、辅光灯:以鼻梁为标准,30°以内,不超过头顶。
】、⑴、阳辅灯:从主光灯的同一侧对人物进行投射,起过渡和柔化作用,勾划眼神光。
⑵、阴辅灯:从主光灯的另一侧对人物进行投射,主要增加人物暗部的亮度和层次。
c、发光灯:主要增加头发的亮度与质感,同时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及空间透视。
d、背景灯:增加背景的亮度,增加立体感及画面的空间透视。
e、轮廓灯:即装饰灯,加强画面线条美,刻划人物身形,美化人物线条,从后侧方向投射。
f、底光灯:即脚光灯,从下往上投射,补充人物凹处的亮度,底光灯亮度不能太大,距离不能太近。
六、光位:主要讲主光灯对人物的投射位置变化及效果⑴顺光位:正面光,30°左右投射,人物受光面积较多,暗部偏少,80%以上受光面积,对人物面部轮廓刻划不大,因此面部较平淡,立体感也不强。
⑵、前侧光位:三角光,60°左右投射,,人物面部的亮暗光区比例为3:1,鼻子投影与脸颊部分形成三角光斑。
这一光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面部的凹凸轮廓,立体感较强,层次丰富。
⑶、侧光位:阴阳光,从人物90°左右投射,人物面部一半受光,一半不受光。
这一光位使人b、从照片影调分析,以80%以上的黑色与深色影调在画面中占主导,并贯穿全局,配以少量的白色与浅色影调,同时以白色的影调勾划人物的轮廓。
拍人像佳能曝光锁定操作方法

拍人像佳能曝光锁定操作方法拍人像时,佳能相机的曝光锁定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光线条件下获得准确的曝光。
以下是使用佳能相机曝光锁定功能的一些操作方法和技巧。
1. 曝光锁定按钮大多数佳能相机都配备了一个专门的曝光锁定按钮(通常标有"*"),位于相机背部的拇指控制区域。
按下该按钮可以将曝光锁定程序激活。
在按下该按钮时,相机会测量当前的光线状况,并锁定曝光参数,直到按下按钮或按下快门释放曝光锁定。
2. 曝光锁定的使用场景曝光锁定功能适用于许多拍摄场景,尤其是在主题与背景亮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如逆光拍摄或拍摄黑暗背景下的人像。
当我们需要准确曝光人像而不受背景亮度影响时,曝光锁定功能就非常有用。
3. 单次曝光锁定和持续曝光锁定佳能相机通常提供两种曝光锁定方式:单次曝光锁定和持续曝光锁定。
在单次曝光锁定模式下,按下曝光锁定按钮时,相机会测量当前光线,然后锁定曝光参数;在持续曝光锁定模式下,按下曝光锁定按钮时,相机会一直锁定曝光参数,直到重新按下按钮或禁用曝光锁定。
4. 曝光锁定的使用步骤首先,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如光圈优先模式(Av/A),快门优先模式(Tv/S) 或手动模式(M)。
然后,将焦点对准所需拍摄的人脸或主题,按下曝光锁定按钮测量光线。
在测量完成后,按下快门按钮进行拍摄。
曝光参数将会被锁定,并在后续拍摄中保持不变。
5. 曝光锁定的快捷键定制佳能相机通常允许用户自定义快捷键。
如果您经常使用曝光锁定功能,可以考虑将曝光锁定按钮分配给更易于访问的位置,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6. AE锁和AF锁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佳能相机中可能存在AE 锁(Auto Exposure Lock) 和AF 锁(Auto Focus Lock) 功能。
这两个功能有时可能会混淆,因为它们通常位于同一个按钮上。
确保在设置中选择曝光锁定,而不是对焦锁定,以免产生混淆。
7. 实践和经验积累最后,熟练掌握使用曝光锁定功能需要实践和经验积累。
尼康拍人像怎么对焦

尼康拍人像怎么对焦当你拥有一款单反后,相信你会希望能够带着它多出去外拍的。
而其中人像拍摄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特别是和一帮摄影爱好者一起去拍摄美丽的模特,那叫一个开心。
而现在这样的外拍活动也非常多,无论是站和论坛,都经常会搞外拍活动。
因此我们有众多的机会出去进行室外人像拍摄,在参加外拍活动时,我们最好能够带上大光圈定焦头,以便保证更好的虚化效果,焦段在85mm-135mm的人像标准镜头为好,一般100mm焦段镜头适合拍摄带肩部的头像,135mm以上镜头可拍摄拍摄头像特写。
在去室外拍摄模特时,除了将自己的装备调到最佳状态外,我们还需要在拍摄时多加注意光线,因为室外人像拍摄虽然光线充足有利于拍的更加清晰,但得考虑逆光和光线太过强烈等,它们很容易导致模特脸上的阴影出现。
另外相机得保持低ISO,以便保证更好的画质表现等。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个室外人像拍摄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摄影是一门光与影的艺术,因此在拍摄模特时,我们要多注意光线的变化。
为了将模特的脸蛋和身材更好点表现出来,我们需要考虑采光位置,一般侧光和侧逆光比较好。
因为当阳光直射时下来时,光质太硬,会让模特的脸上呈现来讨厌的阴影。
拍摄室外人像的最佳光线时间是上午10点之前和下午3点之后,这个时间点的光线都不会太过强烈,并且是侧光,适合人像拍摄。
另外就是阴天下,拍摄人像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天气。
那么当阳光过于强烈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带上反光板,我们知道强光容易导致模特的脸部阴影比较重,这个时候反光板就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了,可以给模特的脸上补足光线。
小心逆光照片别让模特变成大黑脸另外在户外拍摄时,还需要注意逆光环境。
因为在逆光环境下,我们很容易把模特的脸拍成大黑脸,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使用外置闪光灯其实如果你不打算拍摄剪影效果的话,在外拍时一定要小心在逆光环境下拍摄。
解决的办法除了使用反光板之外,我们还可以带上外置闪光灯,然后根据光线调节闪光灯的输光量。
人像摄影中决定曝光的技巧

人像摄影中决定曝光的技巧(全手动M档除外)将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的操作分离以得到更正确的曝光在人像摄影中,合焦和决定曝光参数都很重要。
相机的默认设置是,半按快门按钮时,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会同时进行。
但是,在某些场景下,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分开进行会更加方便,比如人像摄影时。
所以最好将两个功能的控制按钮分开。
可以在自定义功能的设置中将快门按钮设置为自动曝光锁,而将自动对焦功能分配给自动对焦启动(AF-ON或自动曝光锁)按钮。
通过将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操作分离,拍摄者可以在自动对焦完成后进行最终的构图整理时再决定自动曝光参数。
变更自定义功能将自定义功能菜单中的“快门按钮/自动对焦启动(AF-ON或自动曝光锁)按钮”选项设置为“自动曝光锁/测光+自动对焦启动”的话,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操作就分配给了不同的按钮。
(左图为EOS 50D的菜单)当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功能都被设置在快门按钮上当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功能被设置在不同的按钮上单独使用自动曝光锁以得到更合适的曝光参数将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的操作按钮分离后进行拍摄时,曝光参数被固定,可以不受自动对焦时的构图等影响,更方便拍摄者按自己的意图进行拍摄。
在上面的图例中,合焦的脸部周边是亮度较高的白色墙壁。
左图在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操作按钮没有分离的状况下拍摄,受脸部周边墙壁亮度的影响,曝光偏暗。
而右图针对被拍摄者左侧的较暗处测光,并在那个位置进行自动曝光锁定后使用自动对焦拍摄,所以被拍摄者获得了足够的亮度。
3 使用点测光+自动曝光锁进行精确控制不同测光方式带来的曝光差异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光方式不同,相机计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也会改变几乎所有的单反相机都有多种测光方式,可让拍摄者根据不同的拍摄状况来选择。
佳能EOS数码单反相机的测光方式有4种(根据机型不同有若干差异)。
每种测光方式的取景器内测光范围和决定合适曝光参数的算法都不相同。
测光范围最广的是“评价测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人像摄影一定要用点测光,对人的面部进行测光才能保证人的面部的正确曝光。
对焦一般来说也是针对面部对焦的单点对焦;通常人像拍摄,是测在脸部,甚至更严格一点,测在。
使用中央重点或,将观景窗画面中的移至脸部位置,测好光后再移至正确构图按下。
由于我们通常采用,所以最好过度曝光一点大约至1格,在冲洗时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负片over,正片under』(负片和正片的特性是相反的.负片曝光越久色彩越浓,正片则是曝光越久色彩越淡。
负片over 的话,色彩较浓,冲印店比较好调色,但你实际拿到手的相片可能看不出多大差别,甚至根本看不出来.正片under半格就有很明显的差别了,不但色彩较浓,细节也会较清楚,但是暗部就会稍有牺牲,负片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比如说KODAK 100 ,KODAK MAX,FUJIFILM SUPERIA 100,冲洗出来以后和现实的场景的色彩是相反的,也就是说胶片上呈现的黑色实际上是现实中的白色,和现实的颜色是相反的,需要经过比如C41工序冲洗以后才能把颜色翻转过来。
反转片,比如说FUJIFILM RVP,RDP,RHP,KODAK 100VS,100G,也就是胶卷拍完洗出来以后在胶卷上呈现的影象和真实的影象色彩是一致的,说白了就是,白色的在胶卷上呈现的色彩也是白色的,黑色就是黑色,红色同样也是红色。
想想以前上学时我们看的幻灯片,差不多的意思。
正片不是反转片,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正片不能用来拍摄。
拍摄电影使用的是负片,因冲洗后与现实景物颜色相反,需用正片与负片重叠曝光,冲洗后就是用来放映的电影片。
由于正片使用较少,所以市面上看不到销售;家用最多的,也就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胶卷都是负片;简单一点;正片是在胶片上的影像影调与实物相同,负片影调、色相(补色)是相反的;从用涂上分,正片分为两种,一种是幻灯片,用于幻灯放映,另一种是用于制版印刷用的,两者是有区别的,用于制版的影像颗粒度小,感光度低、宽容度小、反差较大;用于幻灯放映的则相反。
从染色剂上分,又可分为外彩型和内彩型,外彩型质量极佳,但冲洗得到柯达公司的特许店,技术不公开;负片是经曝光和显影加工后得到的影像,其明暗与被摄体相反,其色彩则为被摄体的补色。
它需经印放在照片上才还原为正像,负片不论是黑白或彩色均是摄影最常用的胶片;正片是用来印制照片、幻灯片和电影拷贝的感光胶片的总称。
它能把底片上的负像印制为正像,使影像的明暗或色彩与被摄体相同。
黑白正片的感色性仅限于紫蓝色光、彩色正片的感色能力比彩色反片弱,因而,正片在摄影中很少使用;反转片是在拍摄后经反转冲洗可直接获得正像的一种感光胶片。
黑白反转片可直接获得影像阴暗与被摄体一致的透明片;彩色反转片可直接获得色彩与被摄体相同的透明片,其色彩真实鲜艳,但宽容度较小。
反转片由于有高质量的正像效果,被大量用于印刷制版或作幻灯片,专业摄影师在拍摄广告照片大多都使用彩色反转片。
黑自胶片与彩色胶片无论是负片正片或反转片,都有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之分。
负片就是一般生活中常用的胶卷,就是最常见的哪些,当然当中也有专业级的!它们直接在底片上看到的彩色是与真实的相反的,所以叫负片!一般的负片就适合拍风光与人象的,但有一种负片我色彩对表现人的肤色比较舒服,但这种细微的差别在负片中不算明显,因为负片受后期冲印的影响较大,冲得不好,控制得不好,好的负片出来也与普通的无异!在正片上,不同种类的正片,很明显区分得出来效果是不同的。
正片就与负片倒过来,看在底片上直接看到真实的色彩,可以用幻灯机投影,所以也叫幻灯片!正片比较细腻,放大后的效果比较好因此多用在广告摄影方面。
),是很多摄影者常挂在嘴边的口诀。
不过靠内置测光不是总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甚至是复杂的多功能机内反射测光也不例外,耀眼的物体会影响至关重要的肤色。
同时应该进行一些手动调整。
至于,就没那么严格了,你要突出人的哪部分就以哪部分为中心对焦。
以人的脸部测光!有单独的话将其置于人脸部位会更准确一些,没有的话应使用点测光靠近脸部进行测光。
对焦时应以人的眼睛为准,只要人的眼睛清楚,就算是其它部位都不清楚也会令人感觉是清楚的。
室内拍人像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光摄影,就是利用现场的光线作为唯一的光源来拍摄影像,例如:窗户投射进来的光线,烛光,壁炉的火光等等,这种摄影一般是你把被摄者安排在光线最亮的地方,你测光也就测光线最亮的地方,暗部的细节就不要去管了,这种摄影可以表现出真实感。
还有一种室内人像是用人造光,也就是说用摄影灯进行布光,他一般是需要一个主灯,一个辅助灯,一个背景灯组成的(当然还可以加其他的灯光,例如轮廓光,头发光,眼神光等等)主灯一般是被设立在被摄体45°角的位置,辅助灯是设立在离相机最近的位置,可以柔化主灯造成的阴影部分。
在这里就有一个光比的问题了,数码相机一般设置的光比是1:2,只要设置好这个光比,就可以按强光区进行曝光了,也就是说主灯是辅助灯两倍亮。
而背景灯是设置在被摄者后面的,用来照亮背景,是主体在背景中突显出来。
室内拍人像并不容易,尤其是用自然光的情况下,晴天的光线明暗反差极大,很难掌握好主体的亮度,阴天的光线太平淡,很难出效果,所以一般都用摄影灯。
室内人像如何测光,这个问题太深奥可以写一本书(事实上也有很多书讲这个)简单地说:从对脸部用点测+光圈优先开始慢慢研究吧。
室外拍人像时,先用相机内测表近距离对脸部测光后,锁定AF-L(测光值)再后退就行重新构图,对吧?另外,锁定测光值是按住AF-L不松手一直到重新构好图后按完快门再松手还是按一下AF-L键即可?1、简单的有太阳的情况下对手掌测光2、对模特眼睛测光3、将场景分成十个区,最亮的为十区,最暗的为一区,选择五区的进行测光。
通常人像拍摄,测光是测在脸部,甚至更严格一点,测在眼睛附近。
使用中央重点或点测光,将取景画面中的测光点移至脸部位置,测好光后再移至正确构图按下快门。
有高级智能测光模式的相机最好关闭智能连续测光,使用单次测光,甚至使用曝光锁——在测好面部曝光值之后将曝光组合锁定。
一些有经验的人像摄影师更喜欢用手动曝光——在用相机或测光表测量好光线后,手工设定曝光组合,很据现场情况适时进行曝光增减。
相机自带的测光系统是针对正常的环境设计的,在光线条件比较特殊的情况下相机的测光并不可靠。
所以要利用相机的测光系统同时加入你自己的判断。
有一套教材专门讲述如何正确曝光,叫数码投影曝光教学,VeryCD上面有资料,可以看一下,非常有帮助。
在曝光正确的时候,色彩,细节和饱和度应该是是最好的。
根据自己拍摄的需要,选择拍摄对象肉眼能看见的光线最适合的点,进行点测光,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现在的数码相机都带有包围曝光,如果实在把握不准的时候,可以选择点测光+包围曝光。
能够有较大的把握拍摄出曝光准确的照片。
一般是宁欠勿过!拍人像时应该以面部曝光为基准进行测光,可下调一档快门,记住一个原则:数码摄影宁欠勿过;最简单的办法,对着你的手背进行测光,然后记住参数,把相机设置成手动,按照这个参数设置相机拍摄怎样对逆光进行曝光?高反差场景最常见的情况是,明亮的天空或正对太阳的逆光室外照片。
逆光是这样一种情况,光线从被摄体的后面照射过来,从而使得面对照相机的被摄对象剪影的话,最好设置的曝光能够记录下被摄对象的面部细节。
当我们面对类似的场景时,首先应该考虑一下被摄对象后面的明亮天空细节是否很重要。
或许它们无关紧要。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简单地根据被摄对象的面部进行近距离测光,并且根据这个读数进行拍摄。
只要我们要记录明亮天空的细节时,就要不怕麻烦地运用累积测光法了。
另一种解决高反差场景曝问题的方法是为阴影区进行补光。
专业摄影师经常这么做。
比如,模特由天空逆光照明,因此其面部处于阴影区。
专业人员通常会使用在模特面部投射补光的方法来降低其面部和背景之间的反差范围。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将在照明的课程中详细介绍,此处仅简单介绍几种基本技术:一种是使用辅助闪光即使用闪光灯向她的面部投射额外的光线。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反光板,即把光线反射到她的面部。
结果都是一样的。
把辅助光线添加到她的面部,缩小了模特面部和强光区的反差范围,从而使得胶片能兼顾两者(强光区和阴影区)。
自动点测光,应该很准,但,如果受化妆影响,曝光值也会有“误差”,对灰板测光,最准确。
在我们使用傻瓜相机时经常会被告知,不要逆光进行拍摄人像,因为愚蠢的傻瓜相机会把人的脸搞得一团黑。
然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已经不是那么弱智的傻瓜机了,有了各种各样的手动功能,我们可以轻易的拍摄出很好的逆光人像。
那种人的脸部轮廓有一圈金光的照片可是人人都喜欢的!\n 下面介绍的方法有一个评分标准,5份最高,0分最低。
\n 通用性:指的这个方法是不是在大多数dc上都可以用,5分代表基本上都可以用,0分代表基本上都不可以用。
\n 难度:指的是运用的难度高下,5分代表很容易使用得当,0分代表极其难以掌握。
\n 效果:指的是使用恰当的话画面效果的好坏,5分代表效果很好,0分代表效果很差。
\n\n第一种方法:曝光补偿法\n通用性:5分难度:3分效果:2分。
\n 使用曝光补偿的方法拍摄逆光人像可以说是最常用的手法。
虽然很多人指出其对dc(曝光宽容度低)并不太适合,在fc也不如2次测光。
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傻瓜或者半傻瓜dc并没有太多的手动功能,在背景和主体反差不是太大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应用的。
这里所说的难度大,是说判断何时可以运用何时不可以运用的难度,从操作来讲,当然是毫无难度的。
对于曝光补偿法来拍摄逆光人像,第一个难点在于拍摄的时候对环境光线的判断。
背景和主题光亮程度相差太大的时候,是不可以使用这个办法的,不然难免出现主体和背景不可兼顾的情况。
\n 它的原理是:由于多区测光的大锅饭主义会造成主体偏暗,所以加曝光补偿来增加主体亮度。
\n 具体的应用方法是:在使用多区测光的条件下,使用光圈快门优先或者程序曝光,在+,+,+各拍摄一张,择其优者保存。
有EB的则更好,可以全自动的进行。
假如使用+的时候人的脸部还是太暗,那看来曝光补偿就不适合了,因为再加下去,背景必然会超出DC的宽容度,一片白花花的。
使用曝光补偿法拍摄逆光人像,要充分考虑人物的衣服颜色以及头发占画面的比例。
下面我们借用生活区的一副作品说明问题。
这个照片图一因为是逆光,所以照片的拍摄者加了+。
然而他却忘记了考虑深色衣服和头发的影响,事实上,多区测光模式中,占据了画面40%的深色衣服和头发已经平衡了背景过亮对策光造成的影响。
所以加EV可就是多此一举了。
这个时候请参考直方图来进行曝光判断。
\n\n第二种方法:点测脸部法\n通用性:4分难度:5分效果:3分\n 点测脸部从本质上讲,和曝光补偿法是没有大的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