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大题总结要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解答题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解答题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ba10d433d4b14e8524683c.png)
1 细胞膜主要由哪些物质构成?它们在膜结构中各起什么作用?答:细胞膜的化学组成:脂类(磷脂、胆固醇、糖脂)、蛋白质、糖类磷脂--细胞膜的基本成分。
胆固醇的功能: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稳固性。
糖脂的作用:位于质膜的非胞质面作为某些分子的受体,与细胞识别、信号传导有关。
膜蛋白功能:①转运分子进出细胞②接受周围环境中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信号,递到细胞内③支撑连接细胞骨架成分与细胞间质成分④与细胞分化和细胞间连接有关⑤结合于膜上的各种酶能催化细胞各种化学反应。
2 细胞膜中摸蛋白有何重要功能?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脂双层结合?膜蛋白功能:①转运分子进出细胞②接受周围环境中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信号,递到细胞内③支撑连接细胞骨架成分与细胞间质成分④与细胞分化和细胞间连接有关⑤结合于膜上的各种酶能催化细胞各种化学反应。
膜蛋白分成三类:膜内在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结合方式:膜内在蛋白全部或部分插入细胞膜内,直接与脂双分子层的疏水区域相互作用。
膜外在蛋白:不直接与脂双层疏水部分相互连接,一般以非共价键附着在脂类分子头部极性区或跨膜蛋白亲水区的一侧,间接与膜结合。
脂锚定蛋白:一般通过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类分子结合。
3、细胞膜有何特性?该特性对膜的功能有何作用?细胞膜的特性:不对称性(膜脂的不对称性、膜蛋白的不对称性、膜糖的不对称性)、流动性细胞膜的不对称性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和生命活动的高度有序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功能活动的保证。
4、举例说明细胞膜的不对称性与其功能(吸收、信号传导)得方向性相适应。
5、哪些因素影响膜的流动性?①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②脂肪酸链的长短③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定膜的流动性,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集④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⑤膜蛋白的影响,嵌入得蛋白越多,膜流动性越小⑥膜脂的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6 、以Na+-K+泵为例,说明细胞的主动运输。
《医学细胞生物学》前六章知识点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前六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073a2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7e.png)
第一章绪论一、细胞学说1、ean-Baptiste de Lamark (1744~1829),获得性遗传理论的创始人,法国退伍陆军中尉,50岁成为巴黎动物学教授,1809年他认为只有具有细胞的机体,才有生命。
2、Charles Brisseau Milbel(1776~1854),法国植物学家,1802年认为植物的每一部分都有细胞存在。
3、Henri Dutrochet (1776~1847),法国生理学家,1824年进一步描述了细胞的原理。
4. Matthias Jacob Schleiden(1804~1881),德国植物学教授,1838年发表“植物发生论”,认为无论怎样复杂的植物都有形形色色的细胞构成。
5. Theodor Schwann(1810~1882),德国解剖学教授,1838年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Theory)这个术语;1939年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6. 德国人R. V irchow 1855年提出“一切细胞来源于细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的著名论断,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
把细胞作为生命的一般单位,以及作为动植物界生命现象的共同基础的这种概念立即受到了普遍的接受。
恩格斯将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
与其它生命科学一样,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形成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同时,科学的发现促进技术的发明。
细胞生物学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细胞的发现,16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显微镜的发明。
第二阶段:细胞学说提出,19世纪30年代-20世纪中期。
第三阶段:超微结构研究,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第四阶段:分子细胞生物学,20世纪70年代至今,分子克隆等技术的发展。
二、模式生物个体生命诞生自精卵结合形成合子,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迁移、分化并发生巨大形态变化,构建出未来身体的雏形。
(完整版)医学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参考
![(完整版)医学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0159bd927d3240c8547ef18.png)
1.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一级:氨基酸经肽键连成的多肽链。
二级:α-螺旋和β-片层,氢键维持二级结构的稳定三级: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于氨基酸残基侧链相互作用而使多肽链进一步盘旋折叠而形成不规则的特定构象。
氢键,盐键,二硫键。
四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域或功能域相互作用聚合而成更复杂的空间构象。
疏水键2.核酸的基本结构、分类核酸可分为DNA和RNA,RNA可分为mRNA,tRNA,rRNA,snRNA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即DNA有两条走向相反的互补核苷酸链构成,一条为3′到5′,另一条为5′到3′两条链均按同一中心轴呈右手螺旋。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主要是靠碱基间的氢键RNA的结构:大多数RNA是单链,但其分子可通过自身回折而形成许多短的双股螺旋区,在这些区域内A与U,G与C配对形成氢键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核膜、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细胞骨架、高尔基复合体、核仁原核细胞没有,真核细胞都有。
原核细胞仅有一条DNA,DNA裸露不与组蛋白但与类组蛋白结合、量少,呈环状。
基因结构无内含子,无大量的DNA重复序列,转录与翻译同时在胞质内进行,转录与翻译后无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
真核:有2个以上DNA分子,DNA分子与组蛋白部分酸性蛋白结合,以核小体及各级结构构成染色质或染色体,DNA量多,呈线状。
基因有内含子和大量的DNA重复序列,核内转录,胞质内翻译,转录与翻译后有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
4.单位膜:在电镜下生物膜呈现“两暗夹一明”的三层结构,即电子致密度高的内外两层之间夹着厚约3.5nm的电子致密度低得中间层。
5.内膜系统:位于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具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统称为内膜系统6.膜性结构: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细胞核,溶酶体,过氧化氢酶体7.非膜性结构:核糖体,中心体,微管,微丝,核仁和染色质等8.细胞膜的化学组成①脂质:磷脂(最多)、胆固醇、糖脂——双亲媒性分子②蛋白质:1°镶嵌蛋白: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占膜蛋白的70%-80%2°边周蛋白:与运动有关③糖类:在细胞膜表面起保护过滤作用9.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构成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液晶态的特性,它既有晶体的分子排列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即流动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球形的膜蛋白质以各种镶嵌形式与脂质双分子层相结合,有的“镶”附于膜的内表面,有的全部或部分嵌入膜中,有的贯穿膜的全层,这些大多是功能蛋白。
临床医学细胞生物学考试资料总结
![临床医学细胞生物学考试资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cfd40bb7f1922791788e84c.png)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从分子、亚细胞、细胞和细胞社会的不同水平,用动态和系统的观点来探索和阐述生命这一基本单位的特征的科学。
2、细胞(cell):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在细胞中,除了质膜外,细胞内还有丰富的膜性结构。
由于这些膜与质膜在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功能运作上具有很多共性,把质膜和细胞内各种膜相结构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4、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小分子物质穿膜运输的最简单的方式。
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能,不依靠专一膜蛋白分子,使物质顺浓度梯度从膜一侧转运到另一侧。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物质顺着电化学梯度自发穿越细胞膜,不需消耗能量的转运。
6、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物质借助于膜转运蛋白,逆着电化学梯度穿越细胞膜,需消耗能量的转运。
7、胞吞作用(endocytosis):细胞表面发生内陷,由细胞膜将胞外大分子或颗粒物质包围成小泡,脱离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运输过程。
8、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指细胞内吞较大固体颗粒或分子复合物的过程,如细菌、细胞碎片、无机尘粒等。
9、胞饮作用(pinocytosis):指细胞内吞大分子溶液物质或极微小颗粒的活动。
10、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特异性很强的胞吞作用,大分子与质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然后内陷成有被小窝,继之形成有被小泡,完成物质传送。
11、胞吐作用(exocytosis):细胞内某些物质由膜包围成小泡从细胞内部逐步移到质膜下方,与质膜融合,把物质排到细胞外的运输过程。
12、质膜循环:在细胞的内吞与外吐过程中伴随着膜的运动,质膜与细胞内膜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移位、融合或重组,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这一现象称质膜循环。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2af51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3.png)
细胞生物学重点1.真核细胞的细胞核(E)A. 是细胞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B. 是最大的细胞器C. 是转录的场所D. 是DNA复制的场所E. 以上都是哺乳类动物中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红细胞)、成熟的植物筛管无细胞核细胞核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核膜 (核孔、核纤层)、染色质、核仁、核基质 2.核定位信号(B) C. Exportin A. 可引导蛋白质出核 D. NESB. 对其连接的蛋白质无特殊要求 E. NLSC. 完成转运后被切除 4.关于蛋白质入核运输机制错误的是(B)D. 与线粒体基因有关 A. 需要ATP供能的主动运输过程E. 与染色体的组装有关 B. 与膜性细胞器之间的运输相同 3.以下哪些组件与蛋白入核有关(ABE) C. 由核膜孔道控制A. Ran-GTP D. 运输过程不切除核定位信号B. Importin E. 运输时保持完全折叠的天然构象 5.简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6.蛋白质入核运输的机制与膜性细胞器之间的运输有何不同,7.举例说明转录因子核输入的调控。
8.异染色质是(AB) B. 核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RNA和少量A. 转录不活跃的染色质 DNAB. 螺旋化程度高C. 核仁的形成与核仁组织区有关 C. 均匀分布在核内D. 核仁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D. 有核纤层蛋白支持E. 在有丝分裂间期,核仁消失 E. 以袢环形式伸入核仁内 15.核仁(ABCD)9在分子组成上,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区别是A. 见于间期的细胞核内 (E) B. 增殖较快的细胞有较大和数目较多的核A. 有无组蛋白仁B. 非组蛋白的种类不一样C. 功能是组装核糖体C. 是否含有稀有碱基D. rRNA的合成位于纤维中心和致密中心D. 碱基数量不同的交界处E. 没有区别 E. 在染色体的组装中其主要作用 10.端粒是(ABCD) 简述核仁的功能A. 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16.细胞核是下列哪种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B. 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串联而成 (C)C. 具有细胞“分裂计数器”的作用 A.蛋白质合成 B.有氧呼吸D. 复制需要反转录酶(端粒酶) C.DNA的储存和复制 D. DNA的复制E. 与细胞的衰老无关 17.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通道是11.简述核小体的结构特点 ( C )12.简述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A.胞间连丝 B.外连丝 C.核孔 D.核13.关于核仁的描述,错误的是(E) 膜A. 一个细胞有1个或多个核仁 18.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B )A(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也消失了。
完整word版,医学细胞生物学大题总结要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医学细胞生物学大题总结要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026af5481c758f5f71f67b4.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有何不同?细胞学是在光学显微镜水平,研究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某个细胞、细胞器、生物大分子或某个生命活动的现象;细胞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物理、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细胞总体和动态的功能活动以及这些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的分子基础。
2、细胞生物学与医学有何关系?以学生为何要学习细胞生物学?(1)细胞生物学在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癌基因等方面的研究,使人们对疾病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有了全新的认识;以细胞生物学的原理、方法探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2)作为医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1、为什么说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研究要从显微、亚显微、分子 3 个水平进行?细胞的直径大多为10~20 微米,相当于人眼睛的分辨率的五分之一,况且细胞内还有精细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生理活动,所以研究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必须借助仪器设备和相关的实验方法从而从显微、亚显微、分子 3 个水平进行。
2、光学显微镜技术与电子显微镜技术有哪些不同?二者为什么不能相互替代?(1)组成结构:光学显微镜由三部分组成:照明系统,光学放大系统,机械系统电子显微镜由五部分组成:电子照明系统,电子透镜成像系统,真空系统,记录系统,电源系统。
分辨率:光学显微镜为0.2 微米,电子显微镜为0.2 纳米所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2)电子显微镜大大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率,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是超出光学显微镜分辨水平的细胞结构,有力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3、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有哪些?为什么说体外培养方法是生物医药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过程:准备,取材,培养注意事项:实验材料要新鲜;无菌操作;注意酶的浓度和控制消化时间;培养液的选择第三章1、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自然界的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难点解答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难点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83621e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f.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难点解答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过程。
在医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细胞生物学的重难点。
本文将围绕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难点进行解答和讲解。
一、细胞的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薄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质是细胞内液体基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信息。
细胞膜的结构由磷脂双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
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细胞外或细胞内,疏水性尾部则向内互相靠拢。
蛋白质贯穿细胞膜,起到了信号传导和物质运输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存在于细胞膜的外部,参与细胞识别和黏附。
细胞质由细胞器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通过氧化磷酸化反应产生三磷酸腺苷(ATP)。
内质网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折叠,并与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相连。
高尔基体负责合成细胞膜和分泌蛋白质,对寿命较短的蛋白质进行修饰。
溶酶体则参与细胞内废物降解和分解。
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中心,内含染色体。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主要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鸟嘌呤)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基因位于DNA上,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二、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一个细胞产生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分为前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四个阶段。
减数分裂则用于产生性细胞(卵子和精子),只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细胞被产生。
有丝分裂的重点在于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
在前期,染色体复制得到姊妹染色单体。
在早期,细胞核膜破裂,纺锤体形成,并将染色体连接到纺锤体上。
在中期,姊妹染色单体分离到纺锤体的两端。
在晚期,两个细胞成为独立的细胞,形成新的细胞膜。
减数分裂则由两个细胞分裂产生四个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医学细胞生物学答题汇总
![医学细胞生物学答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6494a3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d.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答题汇总医学细胞生物学答题汇总1、溶酶体形成过程?溶酶体前体在内质网膜附着核糖体上合成,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糖基化,形成具有N---连接的富含有甘露糖的糖蛋白,2)通过膜泡运输呗运送到顺面高尔基体,寡糖链上的甘露糖呗磷酸化形成甘露糖—6—磷酸。
M—6-P为一种分选信号,最后溶酶体酶前体被分选入特殊的运输小泡,最终形成无被的运输小泡,3、高尔基体复合体出芽形成的无被的运输小泡与细胞内的内体融合,演变成内体性溶酶体。
4、当内体性溶酶体内PH下降到6左右,形成一种酸性房室,在酸性环境中,溶酶体酶前体与M-6-P受体分离,通过磷酸化而成熟,卸载受体以运输小泡形式送回到反面高尔基体在利用。
2、膜脂的流动方式有哪些?聼链的旋转异构运动;2、脂肪酸链的伸缩运动和振荡运动;3、膜脂分子的旋转运动;4、侧向扩散运动;5、翻转运动。
3、试述染色体构建的四级结构模型一级结构:核小体。
200bp左右的DNA和1个组蛋白八聚体及1分子组蛋白H1,或4中组蛋白(H2A、H2B、H3、H4)各2个分子组成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核心结构,140bp的DNA在其外缠绕1.75圈,相邻2个核心颗粒之间是60bp的DNA连线,组蛋白H1位于连线上。
二级结构:螺线管。
6个核小体一圈。
三级结构:超螺线管。
四级结构:染色单体。
4、cAMP信号通路由哪几部分组成次级型激素受体(Rs)、抑制型激素受体(Ri)、刺激型调节蛋白(Gs)、抑制型调节蛋白(Gi)、腺苷酸环化酶(AC)五部分组成。
5、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几个要素。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一条多肽链上形成7个跨膜区段,各区段之间通过3个胞外环相连,受体多肽链的N端位于胞外。
2、三聚体GTD结合调节蛋白:有α,β,γ多肽链组成,通过鸟苷酸与该蛋白α亚基的可逆性结合而发挥作用。
3、G蛋白效应器:G蛋白活化后作用于膜上的另一类蛋白质,它们多数是能催化生成第二信使的酶,称之为G蛋白效应器。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ff30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1.png)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对细胞生物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它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还包含少量的糖类。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细胞器种类繁多,其中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与蛋白质合成、脂质代谢等有关;高尔基体主要参与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运输;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
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时会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物质跨膜运输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方式。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的扩散。
协助扩散则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例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
此外,还有胞吞和胞吐作用,用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
三、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呼吸是细胞能量供应的重要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如酵母菌;另一种产生乳酸,如乳酸菌。
《医学细胞生物学》背诵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背诵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52bb66ce2f0066f433220b.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膜相结构:指真核细胞中以生物膜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结构,包括细胞膜(质膜)和细胞内的所有膜性细胞器。
如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核被膜、过氧化酶体等。
2、非膜相结构:指纤维状、颗粒状或管状的细胞器,如染色质(染色体)、核仁、核糖体、核骨架、核基质、细胞基质、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和中心体等。
3、拟核:原核细胞内含有DNA区域,但由于没有被核膜包围,这个区域称为拟核。
4、中膜体: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它是原核细胞质膜内陷折叠形成的,(其中有小泡和细管样结构,含有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类物质),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结构。
5、胞质溶胶:即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中除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为细胞质基质,或称为胞质溶胶。
6、生物膜:现在人们把质膜和细胞内各种膜相结构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7、细胞表面:由细胞外被、细胞膜和胞质溶胶层三者构成,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是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外环境相互作用并产生各种复杂功能的部位。
8、细胞连接: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已丧失某些独立性,而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进行生命活动,为达到各细胞的统一和促进细胞间所必需的相互联系,相邻细胞密切接触的区域特化形成一定的连接结构,称为细胞连接。
9、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它是由相邻上皮细胞之间的细胞膜形成的点状融合构成的一个封闭带。
10、间隙连接: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细胞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子对接把相邻细胞连在一起,相邻细胞之间约有3nm的间隙,故间隙连接处可见七层结构(四暗夹三明)。
11、锚定连接:是由一个细胞骨架系统成分与相邻细胞的骨架成分或细胞外基质相连接而成的。
12、黏着带:常位于上皮细胞顶部紧密连接的下方,是由黏合连接形成的连续的带状结构,其特点是相邻质膜并不融合,而隔以15~20nm的间隙,介于紧密连接与桥粒之间,所以黏着带又被称为中间连接。
13、黏着斑:是细胞以点状接触的形式,借助于肌动蛋白与细胞外基质相邻。
细胞生物学考试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b426a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0.png)
第一二三章1.细胞学说的贡献者、主要内容、历史地位;2.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细胞的基本共性;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5.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过程6.细胞形态观察所用不同类型显微镜的用途、基本原理及其样品制备方法: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7.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原生质体单克隆抗体技术第四章1、流动镶嵌模型2、脂筏模型3、膜蛋白的流动性4、膜脂的运动方式5、膜脂流动性的影响因素6、膜脂的不对称性7、膜蛋白的类型以及与膜脂的结合方式8、膜蛋白的不对称性9、红细胞膜骨架的成分与结构10、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膜脂和膜蛋白的运动速率11、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膜脂或膜蛋白有流动性12、名词解释:血影胞膜窖脂质体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1、比较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的特点。
2、Na+-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3、比较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异同点。
4、受体在胞内体的分选途径。
5、LDL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6、名词解释:协助扩散、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载体蛋白、通道蛋白、通透酶、主动运输、批量运输、受体下行调节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1、内膜系统的概念及所包含的细胞器2、细胞质基质的功能3、细胞如何维持细胞质基质的pH稳定?4、内质网如何保证新生多肽的正确折叠?5、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6、内质网的类型、形态特征7、内质网的功能8、糙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的类型9、光面内质网合成磷脂后,向其他膜转运的3种可能机制10、名词解释细胞质基质热休克蛋白微粒体(microsome)N-连接糖基化O-连接糖基化肝细胞的解毒作用这一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下:1.高尔基体各层膜囊的标志性细胞化学反应2.高尔基体的组成及各部分膜囊的主要功能3.蛋白质在高尔基体TGN分选的3条途径4.蛋白质糖基化的生物学功能5.N-连接寡糖在高尔基体各膜囊间的加工过程6.高尔基体的功能7.溶酶体膜有哪些特点?8.溶酶体的标志酶,最适pH9.溶酶体是怎样发生的?(尤其注意分选途径的多样化)10.溶酶体的功能11.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的区别12.名词解释信号斑微体(microbody)、过氧化物酶体、乙醛酸循环体肌质网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点如下:1、名词解释蛋白质分选信号假说信号肽共翻译转运后翻译转运停止转移锚定序列内在信号锚定序列2、蛋白的合成及跨内质网膜的共翻译转运过程3、蛋白质分选转运的2条途径、4大类型4、膜泡运输的3大关键步骤5、膜泡运输的类型、介导的转运途径6、COPII膜泡的组装过程7、内质网通过什么方式来保留其驻留蛋白?8、转运膜泡如何与靶膜实现锚定与融合?第十章细胞骨架1、名词解释:细胞骨架◼F-actin◼G-actin◼踏车现象◼细胞松弛素、鬼笔环肽◼微丝参与形成的结构:细胞皮层、应力纤维、片状伪足、丝状伪足、微绒毛、胞质分裂环◼肌肉收缩相关名词:马达蛋白、肌纤维、肌原纤维、肌小节、横桥、粗肌丝、细肌丝、肌球蛋白II、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2、微丝在体外组装的过程3、细胞迁移的过程4、马达蛋白的3种类型5、肌球蛋白的3个功能结构域以及被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酶解之后的片段6、由神经冲动诱发的肌肉收缩基本过程7、细肌丝与粗肌丝之间的相对滑动这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下:1、名词解释:微管蛋白踏车行为微管组织中心(MTOC)微管结合蛋白:MAP2和tau蛋白2、微管的极性如何判断?3、微管带何种电荷?微管结合蛋白带何种电荷?4、微管体外组装的过程5、微管装配的动力学不稳定性6、秋水仙素、紫杉醇影响微管组装、去组装的机理7、中心体的结构8、微管在中心体部位的成核模型9、驱动蛋白kinesin的分子结构、运输方向、沿微管运动的模型、着重掌握步行模型10、胞质动力蛋白的运输方向、功能11、9+2型纤毛或鞭毛的典型结构12、纤毛与鞭毛的运动机制:相邻二联体微管的滑动模型13、马达蛋白如何参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极微管的相对滑动(PPT最后一页)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质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下:1、名词解释核周池/核周间隙亲核蛋白核定位序列核输出信号常染色质异染色质组成型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巴氏小体活性染色质非活性染色质2、核被膜两方面的功能3、核被膜的3种结构组分4、核被膜在细胞有丝分裂中解体与重建的规律5、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6、核孔复合体的双功能,双向性7、如何理解核孔复合体主动运输的选择性?8、亲核蛋白入核过程9、核纤层的组分和功能10、染色质的组成11、染色质蛋白质的类型: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特点12、核小体的结构特点13、染色质组装的多级螺旋模型14、活性染色质的特点1、名词解释染色体,区分chromatin\chromatid\chromosome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主缢痕/着丝粒、动粒(着丝点)、次缢痕、核仁组织中心、随体、端粒核型核型模式图多线染色体灯刷染色体核基质核骨架2、染色体的3种功能元件3、端粒的特点与功能4、端粒酶及其作用机理5、末端复制问题是如何解决的?6、如何制备染色体以进行核型研究?7、核仁的结构组分8、核仁的功能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给大家梳理了一下知识点:1、名词解释细胞通讯信号分子第二信使分子开关蛋白激酶蛋白磷酸水解酶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磷酸二酯酶(PDE)钙火花钙调蛋白(CaM)受体酪氨酸激酶Ras/Raf/Mek/Erk受体没收受体下调2、细胞通讯的方式3、化学信号通讯的作用方式4、细胞表面受体的类型5、常见的第二信使分子及其激活的靶酶6、分子开关的类型7、常见的GTPase超家族成员,重点掌握前几章涉及到的单体G8、细胞内信号蛋白复合物的装配方式9、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5大步骤10、信号系统的主要特性11、NO在乙酰胆碱引发血管平滑肌舒张的作用机理12、与G蛋白偶联受体相联系的效应蛋白的激活普遍机制13、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3类信号通路14、M-型乙酰胆碱受体活化降低心肌细胞收缩频率的信号转导机制15、cAMP-PKA对糖原代谢的调节(可先复习糖原代谢几个关键的酶: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合酶,磷蛋白磷酸酶)16、IP3-Ca2+通路17、DAG-PKC通路18、RTK-Ras蛋白信号通路19、靶细胞对信号分子脱敏的5种机制第十三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给大家梳理的知识点如下:1.细胞周期各时相的主要变化是什么?2.细胞周期同步化方法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4.简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202bb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f.png)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细胞生物学》期末复重点一、填空题1.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2.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包括:生物膜结构体系、遗传信息表达体系、细胞骨架体系。
3.病毒的增殖过程简单分为三个阶段:病毒侵入细胞,病毒核酸的侵染;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病毒的组装、成熟与释放。
4.膜脂的三种类型:磷脂、糖脂、胆固醇。
膜脂四种运动方式:侧向运动、自旋运动、尾部摆动、翻转运动;膜蛋白的三种类型:外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脂锚定膜蛋白。
5.跨膜结构域是内在膜蛋白与膜脂结合的主要部位。
6.红细胞的质膜是最简单、最易研究的生物膜;膜骨架赋予它既有很好的弹性又有较高的强度。
7.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锚定连接的方式有:桥粒、黏合带;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锚定连接方式有:半桥粒、黏合斑。
8.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电突触可以快速实现细胞间信号通讯,化学突触则表现出动作电位在传递中的延迟现象。
9.细胞表面的黏着分子中,钙黏蛋白属于同亲型结合;选择素和整联蛋白属于异亲型结合;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既具同亲型结合,又具异亲型结合,且不具有Ca依赖性。
10.胶原是胞外基质最基本的结构成分。
11.胞外基质中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的共同存在,分别赋予了组织以弹性和抗张性。
12.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其中载体蛋白既可介导被动运输又可介导逆浓度和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运输;而通道蛋白只介导被动运输。
13.植物细胞协同运输的驱动力是H+电化学梯度,动物细胞协同运输的驱动力是膜两侧的Na+电化学梯度。
14.组成型的外排途径与分泌型的外排途径的重要区别是:是否需要激素信号刺激。
15.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典型途径是卡尔文循环;光反应中形成的ATP、NADPH这些活跃的化学能主要在还原阶段被利用,每次循环固定1个CO2分子,需3个ATP和2个NADPH。
16.溶酶体发生途径中,催化溶酶体酶磷酸化生成M-6-P的两种重要酶类分别是:N-乙酰葡萄胺磷酸转移酶、磷酸葡萄糖苷酶。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2602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2.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过程的分支之一。
以下是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总结:细胞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薄膜。
* 细胞质:细胞内液体,包含细胞器。
* 细胞核:存储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
* 内质网:合成和转运蛋白的细胞器。
* 高尔基体:负责加工和分泌蛋白质的细胞器。
* 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的能量中心。
细胞生命周期:* 有丝分裂: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贝尔期。
* 减数分裂:用于生殖细胞形成的特殊分裂过程。
基因表达:* 转录:DNA合成RNA的过程。
* 翻译: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通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传递信号的分子路径。
* 第二信使:在细胞内传递信号的分子。
细胞凋亡:* 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主动进行的死亡过程。
干细胞:* 多潜能性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潜力。
* 全能性干细胞:能够分化为所有细胞类型的细胞。
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周期检查点:控制细胞周期进程的关键点。
* 细胞周期蛋白:调控细胞周期的蛋白质。
细胞分化:* 细胞特化:细胞逐渐发展为特定类型的过程。
免疫细胞生物学:* 白细胞:血液中的免疫细胞。
* 抗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用于识别和攻击外来物质。
细胞运动:* 胞质流动:细胞内部物质的流动。
*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状和支持细胞运动的结构。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医学细胞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对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都至关重要。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复习课后题答案总结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复习课后题答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9a143619e8b8f67c1cb9ff.png)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复习课后题答案总结第一章大题(细胞基本知识)1、试论述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最集中的领域。
答: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⑴细胞信号转导;⑵细胞增殖调控;⑶细胞衰老、凋亡及其调控;⑷基因组与后基因组学研究。
人类亟待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阐明当今主要威胁人类的四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艾滋病和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治疗的目的。
2、细胞生物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答:概念: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 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 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研究内容: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大方面: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
涵盖九个方面的内容:⑴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⑵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⑶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⑷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⑸细胞分化及其调控;⑹细胞的衰老与凋亡;⑺细胞的起源与进化;⑻细胞工程;⑼细胞信号转导。
3、细胞的基本共性答:所有的细胞都有相似的化学组成;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DNA-RNA的遗传装置;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
4、细胞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答:细胞的生存必须具备细胞膜、核糖体、一套完整的遗传信息物质和结构。
功能:①细胞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为DNA、RNA、蛋白质的复制、转录翻译提供了结合位点,使代谢反映高效而有序的进行;又为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提供了选择性物质运输的通道,其中伴随能量的传递。
②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和表达的重要场所和指挥部,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增值等一切生命活动均受细胞核遗传信息的指导调控。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8eba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9.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纲要
本文档总结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旨在为研究和研究
医学细胞生物学的人提供参考。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储
存遗传信息。
- 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分子合成等。
2. 细胞分裂
-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关键过程。
- 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 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进行的分裂方式。
3. 细胞器的功能
- 内质网:合成、贮存和运输蛋白质。
- 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
- 高尔基体:合成和分泌物质。
- 溶酶体:消化和清除细胞内垃圾。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地方。
4. 细胞信号传导
- 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
- 细胞间通过分泌的信号分子进行通信。
- 信号可以是化学物质、细胞因子等。
- 信号传导的方式有激活受体、信号转导和应答。
5. 细胞分化
- 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过程。
- 细胞分化产生不同功能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
- 分化过程受到基因调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本文总结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涵盖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细胞器的功能、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分化等方面。
希望本文能为学习和研究医学细胞生物学的人提供参考。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54e4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d.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是指应用生物学原理研究医学领域中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科学分支。
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及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医学细胞生物学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许多细胞器;细胞器是各种功能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复制和细胞核分裂的过程,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分裂等;无丝分裂是指细菌和原核生物进行的一种简单的细胞分裂。
三、细胞的代谢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其中,蛋白质合成、脂类代谢、核酸代谢和糖类代谢是细胞代谢中的重要过程。
四、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信号传导是指细胞间通过化学物质、电信号或细胞接触传递信息的过程。
包括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等方式。
信号传导的主要方式有自分泌、兴奋传导、突触传递等。
五、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凋亡是指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细胞增殖是细胞数量的增加。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平衡对于维持组织和器官的稳态以及抗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六、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个分裂到下一个分裂的过程。
包括G1期(细胞生长)、S期(DNA复制)、G2期(准备分裂)和M期(有丝分裂)。
七、干细胞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根据来源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干细胞的研究对于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以及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重要学科。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分裂、细胞代谢、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干细胞等知识点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有何不同?细胞学是在光学显微镜水平,研究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某个细胞、细胞器、生物大分子或某个生命活动的现象;细胞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物理、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细胞总体和动态的功能活动以及这些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的分子基础。
2、细胞生物学与医学有何关系?以学生为何要学习细胞生物学?(1)细胞生物学在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癌基因等方面的研究,使人们对疾病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有了全新的认识;以细胞生物学的原理、方法探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2)作为医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1、为什么说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研究要从显微、亚显微、分子3个水平进行?细胞的直径大多为10~20微米,相当于人眼睛的分辨率的五分之一,况且细胞内还有精细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生理活动,所以研究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必须借助仪器设备和相关的实验方法从而从显微、亚显微、分子3个水平进行。
2、光学显微镜技术与电子显微镜技术有哪些不同?二者为什么不能相互替代?(1)组成结构:光学显微镜由三部分组成:照明系统,光学放大系统,机械系统电子显微镜由五部分组成:电子照明系统,电子透镜成像系统,真空系统,记录系统,电源系统。
分辨率:光学显微镜为0.2微米,电子显微镜为0.2纳米所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2)电子显微镜大大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率,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是超出光学显微镜分辨水平的细胞结构,有力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3、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有哪些?为什么说体外培养方法是生物医药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过程:准备,取材,培养注意事项:实验材料要新鲜;无菌操作;注意酶的浓度和控制消化时间;培养液的选择第三章1、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自然界的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
简单的低等生物仅有单细胞组成,高等动物由执行各种功能的细胞群构成,各种细胞分工合作,共同实现生物体完整的生命活动。
因此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分析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见P25表3-2联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均有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的质膜,遗传物质均为DNA,都利用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都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4.简述原生质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及功能主要成分可分为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两类。
小分子物质由无机物(水和无机盐)和有机小分子(单糖、脂肪酸、核苷酸和氨基酸等)组成;大分子物质由核算、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等。
小分子是组成大分子的基本机构单位,不仅是分子大笑和结构的变化,更赋予了大分子与小分子的生物学特性。
大分子能完成细胞的各种复杂的功能,如:组装细胞成分,催化化学反应,产生运输以及储存,传输和表达遗传物质。
第四章1.质膜由哪些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是如何构成质膜的?有何特性?主要是由脂类、蛋白质、糖类组成,此外还有少量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
(1)脂类:质膜中的类脂分子排列成连续的双层,构成质膜的骨架——脂双层(2)膜蛋白质:约占细胞蛋白质总量的25%,其功能主要是由蛋白质决定的,具有运输、接受和传导细胞内外各种化学信号的受体。
整合蛋白质又称内在蛋白质。
在双层中的是质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周边蛋白质有成外在蛋白质(3)膜糖不单独存在,多数以1条或多条寡糖链与膜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糖蛋白,少数以1条寡糖链与膜貭共价结合形成糖脂。
质膜具有流动性、不对称性。
体融合形成内吞体膜上有H+泵,可将胞质中的2.何谓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的功能有哪些?细胞外液又称糖被,是指质膜中糖蛋白和糖脂的寡糖链伸展、交织与质膜外表面所构成的覆盖性衣被。
功能:保好护作用、细胞识别和细胞粘附作用、决定血型、抑制增殖3.以钠泵为例,简述质膜的主要运输过程。
钠钾泵的运输过程是通过催化atp水解,驱动钠钾泵构型改变,实现钠离子钾离子的对向运输。
在镁离子存在时,胞质中钠离子与泵的结合位点结合,泵被激活,促进atp分解释放能量是泵构象改变,释放钠离子于胞外。
而此构象在胞外结合钾离子,泵去磷酸化,恢复构象,释放钾离子于胞内。
特点:1 逆浓度运输2 需要能量3 依赖载体4 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4.以细胞摄取胆固醇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及特点。
(书上44页、45页)当细胞需要胆固醇时,细胞先合成LDL受体嵌入膜貭的有被小窝区;细胞外LDL颗粒作为配体与质膜上LDL受体特异性结合,有被小窝不断内陷,继而脱离质膜形成有被小窝。
有被小窝迅速脱去衣被形成无被小泡,后者与细胞内的胞内H+泵入内吞体,当内吞体中的PH 下降到5~6时,LDL颗粒与LDL受体分离,形成LDL受体泡和LDL颗粒泡。
当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含量增高时,通过细胞反馈调节,相关细胞合成胆固醇和LDL受体的速度减慢或停止特点:受体介导的胞吞特异性强,效率高,是动物细胞主动、特异、高效摄取许多重要物质的方式5.质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可引起哪些疾病?糖尿病,肾性糖尿(和导致继发性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第五章1.细胞内和细胞外的信号分子包括哪几方面类型细胞外:从化学角度看,包括短肽、蛋白质、气体分子以及氨基酸、核苷酸、脂类和胆固醇衍生物等。
从距离上看,包括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
依据来源和作用方式包括激素、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气体分子。
细胞内包括核苷酸类的cAMP、cGMP,脂类衍生物生物二酰甘油、肌醇三磷酸基无机物等2.简述受体类型及受体的作用特点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
表面受体由离子通道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联受体构成。
功能:可逆性,生理反应,特异性,高柔和型,饱和性。
3.试述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又包括PKA系统和PKC系统的信号转导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4.概述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类与三聚体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该受体蛋白含有7个穿膜区,n端在胞外,C 端在胞内,穿膜部分是疏水的a螺旋;胞外有配体结合位点,胞内区能与G蛋白结合。
主要进行信号转导,比如在感受味觉、视觉、嗅觉等感觉神经元接受理化因素的受体。
5.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穿膜信号转导有哪几种方式?比较各方式之间的异同。
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联受体异同:6.以肾上腺素引起肌肉细胞内糖原分解为例说明CAMP信号通路。
肾上腺素,作用于肝细胞表面受体----受体活化----激活胞内偶联G蛋白----G蛋白alpha-亚基结合GTP,解离并活化----激活AC----催化ATP产生cAMP----变构激活PKA----磷酸化并激活糖原磷酸化酶b激酶----磷酸化并激活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糖原分解7.简述G 蛋白偶联受体穿膜信号转导机制。
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胞外结构域结合,引起受体的胞内结构域激活相偶联的G蛋白,调节相关酶活性,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将细胞外信号穿膜传导到细胞内。
8.信号转导途径有哪些共同特点?一.收敛和发散效应,二、普遍性和专一性,三、适度性,四、适应性第六章1.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功能?紧密连接(封闭连接):是形成血脑屏障和血睾屏障的结构基础;黏着连接(锚定连接):是细胞骨架成分与相邻细胞骨架成分或细胞外基质连接而成的结构;通信连接:是大多数细胞间存在的传导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连接通道,使细胞在功能上协调统一。
2.简述细胞外基质的组成与功能。
细胞外基质的组成: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胶原和弹性蛋白以及非胶原糖蛋白。
细胞外基质既是细胞生命代谢活动的分泌产物,又构成和提供组织细胞整体生存和功能活动的直接微环境;既是细胞功能活动的体现者与执行者,又是机体组织的重要结构成分;而且对组织细胞起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同时对细胞的分裂、分化、识别、黏着、运动迁移等生理活动也有重要作用。
此外还与创伤、肿瘤转移、胶原病、骨关节病及糖尿病等的病理过程有关。
3.简述糖胺聚糖与蛋白聚糖的结构与功能。
糖胺聚糖是由氨基己糖和糖醛葡萄糖醛酸式艾杜糖醛酸重复二糖单位构成的直链多糖,是蛋白聚糖侧链的组分。
蛋白聚糖是糖胺聚糖与核心蛋白共价结合形成的多糖和蛋白质大分子复合物,是一类含糖量达90%~95%的糖蛋白。
他们的主要功能包括赋予组织弹性和抗压性;分子筛作用;参与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保水作用;钙化作用等。
4.简述胶原的分子构成、组装及功能。
胶原是由3中α肽链形成的螺旋结构,其直径1.5nm、长300nm。
多肽链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腔,称为前α链,前α链在内质网腔中进行修饰,3条修饰后的前α链组装成3螺旋形式称为前胶原,前胶原在细胞外被特异性前胶原肽酶水解除去前肽序列,形成前胶原简称胶原。
其功能为构成细胞外基质的骨架;影响细胞形态;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
5.简述非胶原糖蛋白的种类及功能。
非胶原糖蛋白包括纤连蛋白、层黏连蛋白、玻连蛋白、软骨黏连蛋白、骨黏连蛋白、巢蛋白、凝血敏敏感蛋白等。
非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组织者,以多个结构域分别与细胞、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结合,使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黏着,介导细胞运动,并在细胞分化和创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6.是么是基膜?有何功能?基膜是细胞外基质特化而形成的薄层网络状结构,位于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之间。
基膜除对上皮组织具有支撑作用外,还具有保护屏障作用,并在促进创伤愈合和组织再生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第七章1、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三者间有何联系?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制造机”,氨基酸在核糖体处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核糖体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游离在细胞质里,生产出的蛋白质供细胞自用,另外一种则附着在内质网上,它制造出的肽链,将由内质网进一步的修饰和加工,形成多肽。
然后,内质网以囊泡的形式,将多肽传给了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是蛋白质的“加工和打包车间”,多肽链被盘旋折叠成复杂的空间结构,再以囊泡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
2、综述细胞外被中糖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组装和运输的全过程。
其过程包括:1、在核糖体内完成糖蛋白氨基酸活化、起始、肽链延长、终止几个阶段。
2、再经内质网进一步合成、加工和修饰(折叠、糖基化)后,糙面内质网膜以出芽的方式,将其包裹成膜性运输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内。
3、高尔基体对来源于内质网的糖蛋白进行糖基化加工修饰,然后在包装成运输小泡运送到细胞表面与质膜融合。
3、矽肺的发病机制如何?如何治疗?矽肺(也称硅肺)发生与细胞自溶有关,患者长期吸入二氧化硅尘粒硅经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进入溶酶体,溶酶体酶不能消化硅尘,导致膜破坏,溶酶体酶释放,细胞死亡,死亡细胞释放的硅尘反复被细胞吞噬,使巨噬细胞相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