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二)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训以及预防措施,以期为广大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案例一:某化工厂爆炸事故事故经过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化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事故发生时,现场有多名工人正在进行生产作业。

爆炸瞬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整个车间被夷为平地。

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操作经过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前,操作人员在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情况下,擅自对生产设备进行了调整,导致了化学反应失控。

2、设备老化该化工厂的部分生产设备长期运行,未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化工厂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日常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事故教训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违规操作。

2、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企业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预防措施1、强化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建立设备档案对每台设备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维修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案例二: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事故经过在某建筑工地,一座正在施工的高楼突然发生坍塌。

当时,有许多工人在现场作业,事故造成了多人被埋,伤亡惨重。

事故原因分析1、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井控事故案例

井控事故案例

井控事故案例.doc井控事故案例近年来,井控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井控事故,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些典型的井控事故案例,以期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发生在某煤矿的井控事故案例。

该煤矿位于山区,经营已有多年,但在井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事故发生后,经过初步调查,发现鼠洞侵蚀和矿井支护不力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由于井下通风不畅,导致鼠洞生长迅速,进一步侵蚀矿井支护结构;同时,井下支护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有效抵御鼠洞侵蚀。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井下安全隐患的逐渐积累,最终引发了严重的井控事故。

针对这起事故,煤矿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井下基础设施的维修和更新,特别是针对鼠洞侵蚀问题,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定期清理鼠洞,加强矿井支护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此外,井下通风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应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清理矿井内的积水和尘土,保障井下空气流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一起井控事故发生在某油田。

该油田位于沿海地区,附近有多片沼泽地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沼泽地内地下水位上升导致井口失稳。

在这起事故中,油田管理部门曾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过监测,但监测结果没有及时传达给井场作业人员,导致井口失稳时无法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油田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监测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地下水位的监测数据能够及时传达给井场作业人员,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此外,油田在选址和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附近沼泽地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井口加固措施,确保井口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井控事故案例中的问题多种多样,但无不归结为安全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维护不力等问题。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维护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井控事故的发生。

因此,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井控事故的防范工作,加强监管,规范作业,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是几起典型井控事故案例的分析和应对方案,希望对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所启发,为井下作业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环境。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1)在起油管过程中,未按照施工设计要求 安装防喷器,未向井筒灌注合适的压井 液,使井内喷出物中天然气遇到修井机 高温刹车片引起爆燃,是导致事故发生 的直接原因。
(2)村民在井场周围强行建房、在施工现场 强行拾落地油,是导致事故受伤人员增 加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1)作业开工验收不合格,没有及时纠正未装防 喷器的违章行为;制定的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 预见性不强;应急处置不当,当高含天然气的油 气混合物喷出时,在没有安全保障条件下抢井口,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井架倒塌伤亡事故
• 一、事故经过
• 1991年5月某日技校实习队在某井穿大绳 施工;在立井架时右前绷绳缺一地锚,在 没有采取如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带班干部
周某组织穿大绳,井架工李某系好安全带 并按要求固定好。搬家时游动滑车放到离 井口一侧约2米左右,将大绳从天车上引下 大绳后,用单股大绳拴在游动滑车吊耳处, 将游动滑车吊起放到离井口近一点,在吊 起游动滑车时,由于井架右前绷绳缺一地 锚,井架受力不均,井架突然向左侧倾斜 导致井架倒塌事故,井架工从井架甩出, 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3、 对操作者登高作业技能培训不达标,是导致事故 的重பைடு நூலகம்原因。
三、防范措施
1、登高作业时严格执 行操作规程,杜绝 无保护作业和违章 作业。
2、上下井架时使用防 坠器。
3、加强登高人员高处 作业安全培训,取 得登高作业人员操 作资格证书,方可 登高作业。
三、防范措施
1、 甲方单位作业监督应严格按照《井下作业井控 管理规定》进行开工把关验收;地质方案设计 审批应严格把关,在设计中不能留下隐患。
2、 施工作业单位应落实井控责任制,应对各项井 控、防火防爆制度、标准、规程加强落实。应 向井筒内灌注适合的压井液。

事故案例2

事故案例2

事故案例一硫化氢中毒事故(2013.8.13)事故经过2013年7月11日昌凌路雨水泵站竣工验收后投入试运行,巡检人员在巡检中发现5号轴流潜水泵运转异常,通知泰州泰丰泵业有限公司进行维修。

7月17日上午11时许,泰州泰丰泵业有限公司派人在泵站对潜水泵进行维修作业时,一名工人下到潜水泵筒井内晕倒,两名在场人员在不明情况、没有相应防护用具的情况下先后下井施救,也晕倒在井下,三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现场取样分析,发生事故的井内硫化氢浓度严重超标,三人死亡是因吸入井内硫化氢气体所致。

事故原因: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没有进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分析是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加之现场人员在施救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盲目施救,导致次生事故发生,是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安监部门表示,这起重大安全事故也暴露出井下施工作业的薄弱环节。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缺乏对下井作业危险性的认识,在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实施下井作业;现场人员在施救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盲目施救,导致次生事故发生,是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未配备作业现场必要的安全防护器材和应急救援装备,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落实是这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安监部门提醒通讯、排水、电力等管网施工井下作业相关单位注意,加强受限空间安全管理,特别是加强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对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预防及施救方法进行重点培训,并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深入开展防范硫化氢中毒安全大检查工作,要检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作业规程的制定及落实情况,要检查安全防护装备配备情况。

涉及受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配备气体检测仪以及空气呼吸器等隔离式防毒面具。

硫化氢的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S。

具有臭蛋气味。

分子式H2S。

分子量34.08,比空气重,经常集聚在比较低洼的地方。

正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易燃的酸性气体,浓度低时带恶臭,气味如臭蛋;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二讲解材料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二讲解材料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2、外包队安全管理混乱,严重以包代管。 灾区现场外包队人员遇难32人。外包队 入井即无正式的用工合同,也没有经过正 规安全培训,又无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井下作业各自为政、无统一的安全监督管 理。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3、井下事故区域接送电管理混乱。外包 队作业停电、送电无报告,无审批,外包 队无专职电工,不懂供电知识的临时工经 常随意接电,随意停送电,风电闭锁,瓦 斯电闭锁随意短接或甩掉。
第二起事故案例
高瓦斯矿井瓦斯爆炸案例
开关失爆 的代价:124人死亡,24人受伤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6.20”月20日9时45分,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西二采区发
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4人
死亡,24人受伤,直接损失984.8
094万元。这起事故造成1名厅级领导、4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4、重点瓦斯掘进面(全煤巷道)密闭 启封复用后,没有重新制定并落实可靠的 通风安全措施。此煤巷事故前定为重点瓦 斯工作面,回风流CH4浓度0.7%, 瓦斯绝对量达到1.12m3/分,应继 续按重点瓦斯面管理,落实“三双两闭锁” 等专门通风安全措施。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5、隔爆和安全防护器材投入不齐全。 灾区现场勘察发现3B层生产系统原有4 处临时通风设施,质量不合格,3B层和 24号、25号层煤之间石门没安设隔爆 设施;灾区内二个采煤,三掘进及外包作 业人员均没佩带自救器,班组长没带便携 式瓦斯报警器,造成灾害波及范围扩大, 人员伤亡增加。
教训与反思
3、何以煤尘飞扬参与了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地点的3B 层煤属于有煤尘爆炸性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4.82 %。事故后救护队和专家组现场勘查发现:在145采煤 工作面上巷口,超前单体支柱,工作面上部综采支架、下 巷腰巷入口等多处有典型的堆角状高温过火煤尘结焦。实 验室对煤尘焦滓进行化验分析,发现尘样灰分由事故前2 4.87%上升到47.92%,挥发分由事故前2 5.9%降低到17.65%,并且测得采煤工作面上隅 角CO浓度为3500ppm,下隅角CO浓度为300 0ppm,证明煤尘不但参予了爆炸,而且增加爆炸破坏 威力。爆炸时有煤尘飞扬参与爆炸,说明此前综合防尘必 然存在死角和积尘隐患。反映出日常井下防尘薄弱,综采 支柱上、皮带运输巷道有煤尘沉积,防尘监管不严,对煤 尘浓度超标没有检测制度,对防尘措施效果没有评价手段。

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二)二OO七年一月目录一、××井挤水泥固油管事故二、××井套铣筒卡钻事故三、××井试井钢丝及油管落井事故四、××井深井泵衬套落井事故五、××井铅模卡钻事故六、××井管串喷出地面事故七、××井铣锥除垢卡钻事故八、维修检泵井返工案例剖析××井活塞通不过封隔器检泵返工案例××井管式泵倒下返工案例××井油管漏失返工案例××井抽油杆被磁化返工案例九、作业现场着火案例剖析案例一:××井静电引起着火案例案例二:××井清蜡剂着火案例一、某井挤水泥固油管事故某井为光油管挤水泥钻具,作业队按设计要求替完水泥浆后即开始挤,最高压力达25MPa,挤完后上提管串欲反洗井就已卡死,此时,从配水泥浆起时未超过水泥浆的初凝时间(初凝时间为1小时25分,作业用的水和水泥均合格)。

<一>、原因分析高压下挤水泥会缩短水泥初凝时间,泵压25MPa加液柱压力16MPa,则作用于井底的压力为41MPa之多,再加温度高,水质变化,水泥浆初凝时间缩短一半多。

附:压力变化对水泥初凝时间的影响表。

压力变化对水泥初凝时间的影响表此外,打水泥固死油管的事故原因有五:一是整个作业过程因设备或生产组织不当致使作业时间超过水泥浆的初凝时间;二是井下管串因故脱落造成落井油管固死;三是套管破损光油管挤水泥时水泥浆上返进入破漏段;四是带上封挤水泥时因管外串通或下带直嘴孔径过大,故嘴损压力小致使封隔器座封不严导致水泥浆上串到封隔器以上;五是油管本身有破裂之处造成液体分流加之油管未起出水泥浆外。

本井属第六种原因,既当地面加压25MPa时,井底压力相当于41MPa,故水泥浆初凝时间缩短55%左右,加之井下管串未提出水泥面,故而造成水泥固死油管的事故。

矿山事故案例解析5篇

矿山事故案例解析5篇

矿山事故案例解析5篇本文档旨在通过分析5个矿山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1. 案例一:坍塌事故事故概述2019年某矿山在进行地下开采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导致5名矿工被困,最终2人遇难。

事故原因1. 地质条件复杂,未进行全面地质勘查。

2. 开采方案不合理,未采取有效支护措施。

3.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勘查,全面了解矿区地质条件。

2. 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采取有效支护措施。

3. 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2. 案例二:爆炸事故事故概述2020年某矿山在进行爆破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原因1. 爆破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质。

2. 爆破作业前未进行充分安全评估。

3. 爆炸物品管理不善,存在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1. 确保爆破作业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2. 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制定爆破作业方案。

3. 加强爆炸物品管理,确保储存、使用安全。

---3. 案例三:中毒事故事故概述2018年某矿山在进行井下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

事故原因1. 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2. 现场监测设备不足,未能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浓度异常。

3. 作业人员未配备 prope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预防措施1. 优化井下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2. 增加现场监测设备,定期检测气体浓度。

3. 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4. 案例四:物体打击事故事故概述2017年某矿山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1. 施工现场未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2. 作业人员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监督。

预防措施1. 设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

井下十大事故案例引言井下作业是一项危险且复杂的工作,经常涉及到高温、低温、有毒气体、高压和崩塌等危险因素。

由于这些风险,井下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介绍井下十大事故案例,深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事故案例一:瓦斯爆炸1. 事故原因•漏瓦斯气体积累超过爆炸极限•瓦斯泄漏管道破裂或损坏•井下操作失误导致火花产生2. 影响•人员伤亡•矿井结构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瓦斯检测与监测•加强瓦斯排放与通风•强化瓦斯防爆安全教育培训事故案例二:矿井崩塌1. 事故原因•井下岩层质量差•采矿活动导致岩层破裂•地震活动引发崩塌•人员被困或伤亡•矿井设备损坏•采矿工作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岩层调查与评估•实施合理的支护方案•定期进行巡检与维护事故案例三:高温中暑1. 事故原因•高温工作环境•高湿度工作环境•工作时长过久2. 影响•人员中暑或晕倒•工作效率下降•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风险评估•提供足够的防护设备•设置适当的休息和避暑区域事故案例四:冒顶1. 事故原因•停采或恢复开采后,岩层应力变化导致冒顶•支护不到位或废弃巷道导致岩层失稳•工作人员被埋或受伤•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冒顶预警系统•实施强有力的支护措施•加强巷道巡检与维护事故案例五:工伤事故1. 事故原因•井下工作操作不当或使用不当的设备•缺乏安全培训和意识•管理不到位导致违章作业2. 影响•工作人员受伤或死亡•生产中断•公司声誉受损3. 应对措施•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强制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建立安全监测和报告机制事故案例六:井下火灾1. 事故原因•电气设备故障或电线老化•操作失误导致火源产生•瓦斯泄漏与火焰相遇2. 影响•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加强火灾预防与控制•建立灭火和疏散预案事故案例七:井下溺水1. 事故原因•瞬时突泥或爆裂泥浆区引发失控涌水•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井下水管破裂或泄漏2. 影响•人员淹死•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水文地质调查与监测•配置足够的泵水设备•建立疏散预案事故案例八:井下坠落1. 事故原因•井下设备或构件故障•人员操作错误导致坠落•安全带或绳索断裂2. 影响•人员受伤或死亡•工作中断•外露设备损坏3. 应对措施•定期检验和维修设备和绳索•强制佩戴安全带和其他防护设备•加强操作规程培训事故案例九:井下毒气泄漏1. 事故原因•毒气泄漏源头破裂或损坏•瓦斯与其他有毒气体混合•井下通风不畅导致积聚2. 影响•人员中毒或死亡•生产中断•设备受损3. 应对措施•加强气体检测与监测•强制佩戴适当的呼吸器和防护设备•提高井下通风质量事故案例十:机械故障1. 事故原因•井下机械老化或故障•操作失误导致机械损坏•缺乏定期维护与保养2. 影响•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3. 应对措施•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强制执行机械操作规程•建立故障检测和报告机制结论井下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

井下作业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井下作业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井下作业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 事故概况在某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严重火灾事故。

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在井下作业面,导致多名矿工被困。

随后,相关救援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但由于火势太大和作业面通风状况的限制,导致救援难度增大,最终造成了多名矿工伤亡。

2. 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故障:火灾事故往往与设备故障有关,井下煤矿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常常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中,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很容易引发火灾。

在这起事故中,初步调查显示火灾起因是一台运输设备的短路引发的。

(2)人为因素:在井下作业进行过程中,矿工的操作失误或忽视安全措施也可能成为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

在事故发生的现场,救援人员在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时发现,火灾发生时有多名矿工在作业,由于紧急情况下未按规定的安全程序行事,加大了事故的伤亡程度。

(3)安全管理不到位:井下煤矿作业场所的特殊环境和高风险性质,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而在这起事故中,由于一些部门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够,监督检查不到位,使得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3. 救援工作及后续处理(1)救援工作: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对火灾事故积极展开救援工作,派出了大量消防人员和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采取迅速有效的灭火和救援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伤亡人数。

(2)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并对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善后处理:对于事故中受伤和去世的矿工家属进行了相应的安抚和赔偿,并对事故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整改,同时对思想教育和安全培训加大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能。

4. 事故对社会的影响这起井下作业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事故当事人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压力,而且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对煤矿安全问题的关注,加大了人们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

其次,事故的发生也引发了煤矿行业内部的安全检查和整改,提高了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事故案例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事故案例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事故案例案例一:有限空间违章作业2020年5月30日7时10分许,宿州市灵璧县灵城镇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

报告指出,事故造成3人死亡。

调查报告指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工人违反井下作业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在未通风、未检测、未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擅自进入具有高浓度有毒气体的倒虹吸井内作业。

由于该倒虹吸井内硫化氢、磷化氢等有毒气体浓度超出GBZ2.1中最高容许浓度,导致施工工人在井下作业时发生中毒后跌落井底水中,不排除井内溺水作为中间死因或直接死因的可能。

案例二:动火作业违章指挥2020年3月3日11时10分左右,山东临沂福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德化工)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60万元。

2020年3月3日7时55分左右,福德化工车间主任张义明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填写动火作业票证并经公司批准,就安排张学智和肖云亮对罐区北侧4个储罐进行加装铭牌支架焊接作业。

11时09分41秒,事故储罐发生爆炸,致罐体整体飞起数米后落至防火堤东南角,并起火燃烧,事故导致张学智当场死亡,肖云亮重伤。

直接原因:企业复工前将配套的罐区内生产设施恢复正常,管道内残余的八碳烯与罐内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企业违章指挥,福德化工电焊工张学智入厂时间短,在不熟悉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对事故储罐进行加装化学品铭牌支架焊接作业时,违章作业,持续焊接导致事故储罐罐壁局部高温,引起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案例三:叉车作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2019年3月7日,江苏一公司施工队长徐某安排无证的工人钱某驾驶叉车违章作业在下坡时,钱某操作失误叉车车尾撞击护栏,徐某被叉车碰撞后摔倒送至医院后,由于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驾驶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应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

在这起事故中,施工队长徐某违章指挥钱某驾驶叉车属于“违章指挥”。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一、引言矿山事故是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环境破坏的事件。

矿山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对矿山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某矿山发生的一起事故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二、事故背景某矿山位于山西省某市,主要开采煤炭资源。

该矿山规模较大,拥有数个井口和大量的矿工。

事故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上午10点摆布,当时矿工正在进行井下作业。

三、事故经过1. 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在矿山的-1500米井下工作面。

2. 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井下通风系统故障导致的氧气不足。

井下矿工在作业过程中因缺氧而窒息,造成多人伤亡。

3. 事故救援过程:事故发生后,矿山即将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矿山救援队伍展开救援工作。

同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和协助。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救援,被困矿工成功获救,伤者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四、事故原因分析1. 井下通风系统故障:矿山井下通风系统是保证矿工安全作业的重要设备,如果通风系统发生故障,会导致井下氧气供应不足,从而造成缺氧窒息事故的发生。

2. 管理不善:事故发生前,矿山管理层对井下通风系统的检修和维护不够重视,导致故障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3. 人员培训不足:矿工在井下作业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无法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增加了事故的危(wei)险性。

五、事故教训与改进措施1. 加强安全管理:矿山管理层应加强对井下通风系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完善应急预案:矿山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救援队伍组织和任务分工,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以应对类似事故的发生。

3. 强化监管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矿山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矿山安全生产的检查和指导力度,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落实。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培训)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培训)

三、胜利油田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1年4月23日5:00,胜利石油管 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钻井五公司32195钻 井队在营331井施工,第三根表层套管扣 上吊卡后,上起游车,发现吊卡在套管 上不往上走,随即下放游车,当游车降 至约2米高时,吊卡活门突然弹开,套管 下落,砸在内钳工吕金光右肩颈部,造 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经过
1982年4月22日2:25,32165队钻一班在曹18 井上零点班,在下钻过程中,于2:25分发生顶 天车事故,造成钢丝绳拉断,悬吊系统全部砸 在钻台上,吊环被砸开,一只吊环从钻机上面 飞到1下面。当时在内钳工位置 上的刘хх因躲闪不及被砸下游动系统挤在刹 车气缸处死亡。事故发生后用吊车掉开游动滑 车,才移出尸体。
事故原因
1、违反操作规程,在未 断电的情况下,赤脚下坑拉 潜水泵进行检查。
2、在使用过程中未能及 时发现潜水泵电源线有老化 现象。
七、4599队张х墩2-19井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0年10月14日,4599钻井队钻三班在墩2-19 井施工,16:00接班后固定备用立管,19:00组 合钻具下钻,下完2柱钻铤、6柱加重钻杆后,由 司钻沈х操作气动绞车,从场地上提加重钻杆单 根,21:20左右吊第6根加重钻杆,当加重钻杆 刚离开大门坡道时,因加重钻杆摆动造成气动绞 车吊钩〔双板钩〕与提篮吊环脱开,加重钻杆倒 向钻机绞车刹把方向并滑到场地。在加重钻杆下 落过程中,钻杆母接头部位打击站在井口操作的 张х头部,平安帽下颏带调节锁紧扣断开,平安 帽飞出,张х头部受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
作业无章可循,拆卸软管时没有先 泄压。
二、上海石油局车辆伤害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1年4月10日1:15 ,新星石油公 司上海石油局三海大队装卸队铲车司机 黄治中驾驶2.75吨铲车与一辆3吨铲车在 基地院内为平湖一号平台装油管,采用 两个铲车共同抬一捆重约3.8吨〔30根〕 的油管从库内运到场地上,再用室外行 吊装车,当抬运第四趟时,黄治中的铲 车在前因机械故障熄火,造成铲车向右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分析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分析
8:00—16:00班,由副班长杨XX带班,当下油管 时,井架不正,油管丝扣偏扣,杨XX决定调整井架, 用绳套套住井架一侧大腿,违章用通井机拖井架基 础,因操作失误,拉倒井架,致使井架下部变形。
原因分析:违章操作,拖井架基础时行车过猛造成 井架底座位移过大,井架拉倒。
正确做法:严格按规程操作,严禁盲目蛮干;用绷 绳调整井架调不过来时应用井架车到现场校正井架。
.
7
摘挂吊环事故
1986年8月10日,作业XX队职工王XX在H12-66井 起抽油杆作业,右司钻马XX操作通井机,高XX与 王XX站井口操作,约22:00左右,当起第23根抽 油杆时,王XX刚把抽油杆吊卡提环放入小钩挂钩上, 司钻马XX就开始操作通井机上提抽油杆,将王XX 左手大拇指夹在提升钩与吊卡提环之间,造成王XX 左手大拇指第一节被夹断的事故。
修理吊卡,张XX刚走到值班房门前还没来得及
蹲下,BJ-18型作业井架底座突然向后滑5米,通
井机也被向后推3.7米,井架倒向井口,左后主
绷绳带出地锚飞往井口方向达17米,将中途13
米处的的张XX击成重伤,抢救无效,与6月5日
12:40死亡.
.
2
翻通井机事故
1990年7月24日,作业三队职工黄XX在H5-28井开通 井机上平板时,吴XX负责指挥,由于井场地基松软,通 井机没有对准平板,当其上至三分之二的位置时,通 井机翻下地面呈180度,通井机操作杆穿透小腹,后用 电焊割断操纵杆才将黄XX救出。
.
9
.
10
射孔井喷事故
1995年4月30日,井下作业二处五队副队 长岳某当班,任务是配合射孔队射完孔后, 卸下250采油树,换上350采油树。上午10点 左右射孔完毕,井口有溢流,观察到13点, 发现井口溢流变化不大,岳某就组织换采油 树,16:30聂某到井口检查套管短节,突然 从底法兰和套管短节处窜出一股油气,井口 被抬掉,聂某因井场泥泞没能躲开,被压在 采油树下,17:30送医院,经抢救无效于5 月2日6:40死亡。

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总结(3篇)

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各类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事故案例的教育工作。

本文通过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训,以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事故案例概述1. 案例一:某化工企业爆炸事故2019年6月,某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经调查,事故原因为企业违规操作、设备老化、安全意识淡薄等。

2. 案例二: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2020年8月,某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导致3人死亡。

事故原因为施工方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违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

3. 案例三:某交通事故2021年3月,某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事故原因为驾驶员疲劳驾驶、酒驾、超速行驶等。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违规操作:事故案例一和案例二中,企业违规操作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导致事故发生。

2. 设备老化:案例一中的爆炸事故,企业设备老化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设备老化导致安全隐患,最终引发事故。

3. 安全意识淡薄:案例一、案例二和案例三中,安全意识淡薄是事故发生的共同原因。

相关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导致事故发生。

4. 违规作业:案例二中的坍塌事故,施工方违规作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施工方为了赶工期,忽视安全生产,导致事故发生。

5.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案例二中的坍塌事故,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导致事故发生。

6. 驾驶员违规行为:案例三中的交通事故,驾驶员违规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驾驶员疲劳驾驶、酒驾、超速行驶等行为,严重威胁交通安全。

四、事故教训总结1.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企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避免违规操作。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煤矿事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工业事故,经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分析几起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教育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发生在煤矿的煤层突水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矿井井筒下方1000米的开采工作面,突发性的突水导致五名工人被困井下,造成三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由于煤层压力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煤层中的地下水突然涌入矿井,这与井下作业人员对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不足、控制措施不到位等有关。

针对这一事故,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来提高其对煤层地质的认识和水文条件的了解。

通过系统的培训,让工人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突水的可能性和要求,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二起事故发生在矿井的通风系统故障。

该矿井的主风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井下的通风系统瘫痪,大量有毒气体堆积,造成五名工人中毒。

事故原因是由于通风系统的维护和检修不及时,主风机故障后无法及时切换备用风机。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矿井可以通过制定通风系统的维护计划,并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维修和检修技能。

同时,也可以组织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并建立备用风机的应急措施。

第三起事故是一起矿井火灾。

该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导致十五名工人被困井下,其中七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由于采煤工作面的火灾报警系统故障,未能及时报警。

此外,井下的救生设备也不足,难以进行有效的自救。

针对这一事故,煤矿可以加强对火灾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反应能力。

同时,应加强火灾报警系统的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此外,应增加井下的救生设备,以便工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自救。

总结起来,煤矿工作环境恶劣且危险,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以上典型事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强煤矿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十分重要。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煤矿地质、通风系统维护和火灾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采矿业中的矿山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采矿业中的矿山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采矿业中的矿山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采矿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采矿过程中,矿山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一些典型的矿山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重要的教训。

一、2005年矿山事故案例:太阳矿山爆炸事故2005年10月,中国河南省太阳矿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害。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善和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

首先,矿山管理者并未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爆炸发生前,矿工们在作业区域发现了可疑的气体泄漏,但管理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这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其次,矿山的安全生产制度存在严重问题。

在事故中,矿工们没有足够的安全装备,并未获得充分的安全培训。

而且,矿山的通风系统也存在缺陷,未能有效地排出有毒气体,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1. 加强矿山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矿山设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对矿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

3. 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及时处理事故隐患,确保矿工的安全。

二、2010年矿山事故案例:乐通煤矿透水事故2010年4月,中国重庆市乐通矿业公司一座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失踪。

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山公司违规操作和安全意识不强。

在事故中,矿山公司违反规定在无有效控制措施的情况下进行井下作业,导致发生了透水事故。

而且,在事故发生后,矿山公司的应急救援措施不力,没有迅速组织救援。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1.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流程,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2.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3. 增强矿山公司的应急救援能力,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三、2014年矿山事故案例:马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14年11月,中国山西省马兰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二)二OO七年一月目录一、××井挤水泥固油管事故二、××井套铣筒卡钻事故三、××井试井钢丝及油管落井事故四、××井深井泵衬套落井事故五、××井铅模卡钻事故六、××井管串喷出地面事故七、××井铣锥除垢卡钻事故八、维修检泵井返工案例剖析××井活塞通不过封隔器检泵返工案例××井管式泵倒下返工案例××井油管漏失返工案例××井抽油杆被磁化返工案例九、作业现场着火案例剖析案例一:××井静电引起着火案例案例二:××井清蜡剂着火案例一、某井挤水泥固油管事故某井为光油管挤水泥钻具,作业队按设计要求替完水泥浆后即开始挤,最高压力达25MPa,挤完后上提管串欲反洗井就已卡死,此时,从配水泥浆起时未超过水泥浆的初凝时间(初凝时间为1小时25分,作业用的水和水泥均合格)。

<一>、原因分析高压下挤水泥会缩短水泥初凝时间,泵压25MPa加液柱压力16MPa,则作用于井底的压力为41MPa之多,再加温度高,水质变化,水泥浆初凝时间缩短一半多。

附:压力变化对水泥初凝时间的影响表。

压力变化对水泥初凝时间的影响表此外,打水泥固死油管的事故原因有五:一是整个作业过程因设备或生产组织不当致使作业时间超过水泥浆的初凝时间;二是井下管串因故脱落造成落井油管固死;三是套管破损光油管挤水泥时水泥浆上返进入破漏段;四是带上封挤水泥时因管外串通或下带直嘴孔径过大,故嘴损压力小致使封隔器座封不严导致水泥浆上串到封隔器以上;五是油管本身有破裂之处造成液体分流加之油管未起出水泥浆外。

本井属第六种原因,既当地面加压25MPa时,井底压力相当于41MPa,故水泥浆初凝时间缩短55%左右,加之井下管串未提出水泥面,故而造成水泥固死油管的事故。

<二>、预防措施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1、参考在施工井的温度和施工压力条件下水泥浆的初凝、终凝时间数据;2、要保证施工用设备完好运转;3、要做好施工准备、反洗井前的施工时间不得超过水泥浆初凝时间的70%;4、在反洗井前及时上提井下管串至预计水泥面以上;5、要在下钻过程中随时观察指重表并要在挤水泥施工前试提井下管串校核、对比悬重;6、要在光油管挤封井上先套管找漏证实套管完好程度,防止水泥浆上移而固死油管;7、在单上封的井施工要保证封隔器座封完好;8、在多层井挤水泥前要有验串资料;9、下入井的油管要完好无损二、××井套铣筒卡钻事故<一>、基本数据人工井底1647.82m,射孔段Y9:1561.0-1563.0m。

<二>、事故过程1、根据地质方案要求该井上修进行解堵除垢作业。

2、用三牙轮钻头除垢时一个牙轮落井,用一把抓打捞,起出打捞钻具发现落物未捞上,一把抓八个爪子全部弯曲。

3、用套铣筒钻磨除垢进尺5.56m,在接单根时大绳跳槽循环中断,垢粒沉积套铣筒卡死。

<三>、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在接单根过程中由于大绳跳槽不能及时循环导致卡钻,大绳整改后上提480KN活动解卡无效,400型水泥车憋压40Mpa循环不通,垢粒沉积套铣筒外围填充堵死,将套铣筒卡死。

<四>、防范措施:1、套铣筒在套铣过程中,水质要清洁,钻压不可过大,停止循环时要洗井至少一周待井水质清洁后方可停泵。

2、除垢时应选用铣锥、磨鞋等,不宜选用套铣筒除垢。

3、接单根时准备工作要充分,动作要迅速。

三、××井试井钢丝及油管落井事故<一>、基本数据人工井底1858.80m,射孔段Y9:1784.0-1792.0m,1796.0-1802.0m。

<二>、事故过程1、修井队接到检串方案后上修施工,起出原注水钻具时,发现下配水器上接头带出来,其余掉入井内。

2、下捞矛捞上之后,上提至980m时,发现卡钻,经活动解卡,未成功,上提最大拉力24t。

3、倒扣发现下部活动,起出后发现距井口2.5M处脱扣,后对扣三次,发现公扣磨损破坏严重,后来把井口2m处冲洗干净,发现有试井钢丝。

至此,造成了该井井内落物为:(1)、试井Φ2mm钢丝1580m+Φ44mm流量计一台(长约1.5m)。

(2)、Φ44mm捞矛1个(长1.63m)+短节1个+Φ62mm平扣油管102根(长963.06m)。

<三>、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作业队上修时,不知井内掉入试井钢丝,起钻过程中不谨慎,致使部分管柱落井。

在进行打捞工作中,盲目下入了捞矛打捞,钻具下的过深,钢丝窜入工具上部,致使起钻遇卡。

<四>、防范措施:1、井内有测井钢丝、电缆绳或抽汲绳之类落物时,打捞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不能用钻具将绳类落物重压或顿压,避免将绳压成绳团,给打捞工作带来困难。

2、钻具不能下的过深,到预计鱼顶位置时,每次下入10-20m,要试捞1次。

避免绳类窜入工具以上,造成卡钻事故。

工具上部还要带有盖帽,防止绳类上窜。

3、在制作打捞工具时,如外钩等工具,要根据不同落物形状,在制作上要特别仔细。

4、上修前设计一定要将井史叙述清楚,作业队应对井内落物进行了解。

四、××井深井泵衬套落井事故<一>、基本数据人工井底1658.80m,射孔段Y9:1582.0-1584.0m,Y10:1595.0-1597.0m。

Φ38mm加长泵:1180.33mm,Y211-114封隔器:1590.0m、母堵:1600.23mm。

<二>、事故过程半年后需重新隔采,起原钻具时发现轨封卡。

在上下活动过程中致使Φ32mm管式泵下压紧接箍拔脱,泵内衬套全部落井,每个衬套长:150mm,重约1.76Kg,共30个。

<三>、原因分析1、造成轨封卡钻的主要原因是井筒内结垢所致。

2、衬套落井是上提力超过压紧接箍丝扣抗拉力或丝扣加工质量不合格所致。

<四>、预防措施1、在结垢井上不宜下轨道式卡瓦封隔器。

2、上提解卡力不超过丝扣抗拉力。

3、对管柱中有深井泵的事故井在活动解卡时,不能硬拔,限吨位活动。

若解卡无效,采取其它方法解卡。

4、丝扣加工质量要合格。

五、××井铅模卡钻事故<一>、基本数据××井完井日期:1972年4月,套补距:4.70m ,人工井底2167.0m,射孔段长8:2137.0-2139.0m。

固井质量:管外水泥上返深度957.0m,固井质量良好。

<二>、事故过程××井下入工具油管带Φ118mm通井规于276m遇阻,查资料700m有落物,后下入工具油管带Φ115mm铅模于680m遇阻。

拉力表数值略有下降,即上提钻具遇阻,也放不下去,拉力达到530KN仍解不开,铅模卡死。

<三>、原因分析洛河层破裂,套管卷起,铅模卡死。

<四>、预防措施1、通井遇阻后应用小通井规检查套管通过能力,不能盲目下入其它大直径工具。

2、使用铅模时,应用大于铅模通井规通井,根据通井情况再下铅模。

六、××井管串喷出地面事故<一>、基本数据完成日期:1999年5月19日,完钻井深(斜):1641.0m,套补距:4.7m,人工井底1526.86m,射孔段Y6:1495.5-1497.5m,Y7:1510.4-1511.8m。

<二>、事故过程××井下隔采钻具(Y111-114一个、Y211-114一个)时因故停工,第二天早上发现150m油管全部喷到地面,以井口为中心环状分布于井场。

<三>、原因分析××井是一口地层压力和天然气含量高的隔采井,加上封隔器环空小,随着地层压力的恢复,动液面的上升,天然气的溢出,井下压力越来越高。

当压力集聚到足以克服管柱自身重量和封隔器摩擦阻力时,管柱开始上行做活塞运动,最后全部喷出地面。

<四>、预防措施1、因故停工时必须座井口。

2、重新施工时,井口装压力表观察压力,放空后压力降为零再打开井口作业。

3、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拉力表数值,数值突然变化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七、××井铣锥除垢卡钻事故<一>、基本数据完成日期:1996年10月,完钻井深(斜):1674.0m,套补距:4.8m,人工井底1651.48m,射孔段:延10:1597.0-1599.0m,长3:1610.0-1615.0m。

<二>、事故过程××井合采延10、长3结垢,在除垢过程中,准备接单根时上提钻具遇阻,铣锥被卡。

<三>、原因分析××井除垢过程中洗井液循环排量小于300L/min,洗井液只携带出了铣锥铣下的小的垢粒,大的沉积于铣锥上部,致使铣锥被卡。

<四>、预防措施除垢过程中洗井液循环排量大于500L/min,防止大的垢粒沉积。

八、维修检泵井返工案例剖析××井活塞通不过封隔器检泵返工案例<一>、基本数据人工井底1372.47m,射孔段Y6:1209.6-1212.0m。

<二>、事故过程××井隔洛河水采油,Φ44mm加长泵:1300mm,Y211-114封隔器:1260m。

当下抽油杆至1260m时遇阻,多次活动无效。

起出检查。

封隔器中心管通径只有38mm,更换封隔器后下入即正常生产。

<三>、原因分析对下井工具检查不细,造成无效施工。

<四>、预防措施1、熟悉各类工具的特点、规范,合理配置下井管串。

2、要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责任心要强。

××井管式泵倒下返工案例<一>、基本数据人工井底1372.47m,射孔段Y6:1209.6-1212.0m。

Φ44mm 管式泵:1300mm。

<二>、事故过程××井检泵下入后,试抽不出液,测液面正常,功图显示油杆断脱,起出检查油杆活塞完好。

后分析认为功图显示应为活塞未入泵筒,需起出泵筒检查,泵筒起出检查意外地发现泵筒倒下,泵筒自身完好。

管串正确下入后试抽,很快出液,功图显示深井泵工作状态良好。

<三>、原因分析1、××井管式泵倒下返工事故属关键工序技术人员监督不到位。

2、操作人员麻痹大意或连最起码的工具常识都不了解。

<四>、预防措施1、关键工序技术人员监督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