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中边论颂图解

合集下载

辨中边论05

辨中边论05

今天开始讲第二品——辨障品。

通过上面对于杂染和清净体相的辨别,我们就知道杂染和清净的差别是在现相上安立,并不是实相上安立的。

那么我们做为一个凡夫,处在有垢位,并没有失去自性清净的法性,但是因为虚妄分别而导致法性不能真实现前。

现在要寻求涅槃的果位,证入法界,它的障碍唯一就是虚妄分别,这就是所断。

实际上第二品所要辨别的障碍种类,也就是虚妄分别的种类。

弥勒菩萨在第二品当中专门就是辨这个障碍,那么我们想辨障的必要性是什么呢?辨障的必要性就是:只有认定、认识了自己相续当中存在的障碍,才知道在什么地方需要纠正对治。

假如连什么是障碍、能障有哪些、所障是什么、为什么会障碍这些道理都搞不清楚,那么怎么可能断障而证入真实性呢?所以,这一品当中,我们关键是要分析清楚能障和所障以及以能障如何障碍所障,这就是辨障的意思。

戊二、所断障碍分三:一、总说;二、别说;三、摄义己一、总说具分及一分,增盛与平等,于生死取舍,说障二种性。

总的来说,对于大乘种性和小乘种性作障碍的就是具分障、一分障、增盛障、平等障以及取生死障和舍生死障。

下面解释六种障碍的含义:①具分障和一分障是一对,分别属于大乘种性者和小乘种性者心相续当中的障碍。

按照唐译《辨中边论》,具分障是指烦恼障和所知障,因为这些障碍全都是对于大乘解脱构成障碍的缘故,所以叫做具分障。

一分障是单指烦恼障,只是这一分对小乘解脱构成障碍的缘故,所以叫做一分障。

也就是彻底断尽了一切烦恼障后,所知障对于小乘解脱并不构成障碍。

在藏文当中,具分障译为广大障或者周遍障。

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这样两种障碍是以所障的差别对于能障安立广大障和少分障的名称,也就是,对于大乘广大的自他二利作障碍的,就叫做广大障;对于小乘少分自利解脱作障碍的,就叫做少分障。

两种解释的方式上确实有所不同,但是从障的自体上讲,没有不同,所以,按照意义来讲,完全都是一致的。

针对利根的大乘种性者所求的果是二利究竟的圆成实彻底显露的佛果。

辨中边论07

辨中边论07

接到上一节课,今天继续讲有关“善等十法”方面的内容。

下面这两颂,并不是本论的颂词。

是世亲菩萨写的,对于理解善等十法的作用,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就讲这两颂的含义。

能作有十种,谓生住持照,变分离转变,信解显至得。

如识因食地,灯火镰工巧,烟因圣道等,于识等所作。

这两颂当中,前一颂是讲十种能作,后一颂是讲十种能作所对应的比喻。

颂词说:能作有十种,就是:①生起能作;②安住能作;③任持能作;④照了能作;⑤变坏能作;⑥分离能作;⑦转变能作;⑧信解能作;⑨显了能作;⑩至得能作。

对应的比喻是:①识因;②食;③大地;④油灯;⑤火;⑥镰刀;⑦工巧;⑧烟;⑨因;⑩圣道。

这十个比喻分别是对识生起能作,对身体安住能作,等等。

下面把十种能作、善等十法和十种比喻对应起来解释:①善是生起能作,就像以识因能够生起心识一样(这里的识因是指诸根)。

相续当中具有善根,以此就能生起菩提,所以“善”就是菩提的生起能作。

比如有了眼根,就能生起眼识,假如眼根损坏变成瞎子,那就无法生起见到各种颜色的眼识。

同样的道理,在各自的心相续当中不具足善根,菩提也决定无法现前。

佛在经典当中,总是讲“善男子、善女人”,这是说明甚深佛法的当机者唯一就是善人,成就菩提的法唯一是善人的法。

如果人格不贤善,相续当中没有深厚的善根,那决定无法生起菩提。

相反,如果是大忠大孝之人,遇到了佛法,成就会很快,决定能够生起无上菩提的殊胜果。

所以,第一个善就是生起菩提的能作。

世间上的人有了钱,可以造房子,十层、二十层、一百层都可以造起来,但是以钱却没有办法造就无上菩提的大厦。

那么,这个菩提的大厦要靠什么才能造起来呢?就是要靠“善”,就要靠“德”。

自己的心相续当中有了深厚的善根,那么天堂等等这些很容易可以造,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你自己的心里有善法,有了福德,确确实实,有了善根的功德,那么天堂自然可以自现,所以我们知道相续当中有了深厚的善根,那么天堂可以造,净土也可以造,无量宫也可以造,大乐殿也可以造,甚至功德池也可以真实造作,而且佛陀的相好身等等一切都可以造出来。

辩中边论颂 (1卷)〖唐 玄奘译〗

辩中边论颂 (1卷)〖唐 玄奘译〗

No. 1601辯中邊論頌一卷彌勒菩薩說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辯相品第一唯相障真實及修諸對治即此修分位得果無上乘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此境實非有境無故識無虛妄分別性由此義得成非實有全無許滅解脫故唯所執依他及圓成實性境故分別故及二空故說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由識有得性亦成無所得故知二有得無得性平等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唯了境名心亦別名心所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所覆障及安立將導攝圓滿三分別受用引起并連縛現前苦果故唯此惱世間三二七雜染由虛妄分別諸相及異門義差別成立應知二空性略說唯由此無二有無故非有亦非無非異亦非一是說為空相略說空異門謂真如實際無相勝義性法界等應知由無變無倒相滅聖智境及諸聖法因異門義如次此雜染清淨由有垢無垢如水界全空淨故許為淨能食及所食此依身所住能見如此理所求二淨空為常益有情為不捨生死為善無窮盡故觀此為空為種性清淨為得諸相好為淨諸佛法故菩薩觀空補特伽羅法實性俱非有此無性有性故別立二空此若無雜染一切應自脫此若無清淨功用應無果非染非不染非淨非不淨心性本淨故由客塵所染辯障品第二具分及一分增盛與平等於生死取捨說障二種性九種煩惱相謂愛等九結初二障厭捨餘七障真見謂能障身見彼事滅道寶利養恭敬等遠離遍知故無加行非處不如理不生不起正思惟資糧未圓滿闕種性善友心極疲厭性及闕於正行鄙惡者同居倒麁重三餘般若未成就及本性麁重懈怠放逸性著有著資財及心性下劣不信無勝解如言而取義輕法重名利於有情無悲匱聞及少聞不修治妙定善菩提攝受有慧無亂障迴向不怖慳自在名善等如是善等十各有前三障於覺分度地有別障應知於事不善巧懈怠定減二不植羸劣性見麁重過失障富貴善趣不捨諸有情於失德減增令趣入解脫障施等諸善無盡亦無間所作善決定受用法成熟遍行與最勝勝流及無攝相續無差別無雜染清淨種種法無別及不增不減并無分別等四自在依義於斯十法界有不染無明障十地功德故說為十障已說諸煩惱及諸所知障許此二盡故一切障解脫辯真實品第三真實唯有十謂根本與相無顛倒因果及麁細真實極成淨所行攝受并差別十善巧真實皆為除我見許於三自性唯一常非有一有而不真一有無真實於法數取趣及所取能取有非有性中增益損減見知此故不轉是名真實相無性與生滅垢淨三無常所取及事相和合苦三種空亦有三種謂無異自性無相及異相自相三無我如次四三種依根本真實苦三相已說集亦有三種謂習氣等起及相未離繫自性二不生垢寂二三滅遍知及永斷證得三道諦應知世俗諦差別有三種謂假行顯了如次依本三勝義諦亦三謂義得正行依本一無變無倒二圓實世極成依一理極成依三淨所行有二依一圓成實名遍計所執相分別依他真如及正智圓成實所攝流轉與安立邪行依初二實相唯識淨正行依後一於蘊等我見執一因受者作者自在轉增上義及常雜染清淨依觀縛解者性此所執分別法性義在彼非一及總略分段議名蘊能所取彼取種子義名界能受所了境用門義名處緣起義於因果用無增減於非愛愛淨俱生及勝主得行不自在是處非處義根於取住續用二淨增上因果已未用是世義應知受及受資糧彼所因諸行二寂滅對治是諦義應知由功德過失及無分別智依他自出離是乘義應知有為無為義謂若假若因若相若寂靜若彼所觀義辯修對治品第四以麁重愛因我事無迷故為入四聖諦修念住應知已遍知障治一切種差別為遠離修集勤修四正斷依住堪能性為一切事成滅除五過失勤修八斷行懈怠忘聖言及惛沈掉舉不作行作行是五失應知為斷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為除餘四失修念智思捨記言覺沈掉伏行滅等流已種順解脫復修五增上謂欲行不忘不散亂思擇即損障名力因果立次第順決擇二二在五根五力覺支略有五謂所依自性出離并利益及三無染支由因緣所依自性義差別故輕安定捨說為無染支分別及誨示令他信有三對治障亦三故道支成八表見戒遠離令他深信受對治本隨惑及自在障故有倒順無倒無倒有倒隨無倒無倒隨是修治差別菩薩所修習由所緣作意證得殊勝故與二乘差別辯修分位品第五所說修對治分位有十八謂因入行果作無作殊勝上無上解行入出離記說灌頂及證得勝利成所作應知法界中略有三分位不淨淨不淨清淨隨所應依前諸位中所有差別相隨所應建立諸補特伽羅辯得果品第六器說為異熟力是彼增上愛樂增長淨如次即五果復略說餘果後後初數習究竟順障滅離勝上無上辯無上乘品第七總由三無上說為無上乘謂正行所緣及修證無上正行有六種謂最勝作意隨法離二邊差別無差別最勝有十二謂廣大長時依處及無盡無間無難性自在攝發起得等流究竟由斯說十度名波羅蜜多十波羅蜜多謂施戒安忍精進定般若方便願力智饒益不害受增德能入脫無盡常起定受用成熟他菩薩以三慧恒思惟大乘如所施設法名作意正行此增長善界入義及事成此助伴應知即十種法行謂書寫供養施供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勝故無盡故由攝他不息隨法行二種謂諸無散亂無顛倒轉變諸菩薩應知出定於境流味沈掉矯示我執心下劣諸智者應知智見於文義作意及不動二相染淨客無怖高無倒知但由相應串習或翻此有義及非有是於文無倒似二性顯現如現實非有知離有非有是於義無倒於作意無倒知彼言熏習言作意彼依現似二因故於不動無倒謂知義非有非無如幻等有無不動故於自相無倒知一切唯名離一切分別依勝義自相以離真法界無別有一法故通達此者於共相無倒知顛倒作意未滅及已滅於法界雜染清淨無顛倒知法界本性清淨如虛空故染淨非主是於客無倒有情法無故染淨性俱無知此無怖高是於二無倒異性與一性外道及聲聞增益損減邊有情法各二所治及能治常住與斷滅所取能取邊染淨二三種分別二邊性應知復有七謂有非有邊所能寂怖畏所能取正邪有用并無用不起及時等是分別二邊差別無差別應知於十地十波羅蜜多增上等修集所緣謂安界所能立任持印內持通達增證運最勝修證謂無闕不毀動圓滿起堅固調柔不住無障息此論辯中邊深密堅實義廣大一切義除諸不吉祥辯中邊論頌。

(完整word版)中论颂(简体).docx

(完整word版)中论颂(简体).docx

中论颂讲义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观因缘品第一十六偈1.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2.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第一偈以胜义谛说明八不,是八无遮法;遮分非遮及无遮二,非遮是遮挡一法之后,隐示另行存在。

如房内没有蛇,隐示蛇在他处。

无遮是遮挡后不会有任何隐示。

如空性就是。

第二偈是称赞佛陀能说缘起的正理,灭除了内外道的种种邪见戏论,戏论包括实有的生灭常断有无等,戏论灭,而证得生死流转众苦寂灭的涅盘。

所以我(龙树)向您(佛陀)礼敬,您说的缘起是所有说法(指外道)的人中,无有能比,您是至高无上的。

法虽然无量无边,但是此八不含摄一切法。

以不生来说,生是显现的意义。

诸论师(包括内道外道)说种种的生:因果一,因果异,因中先有果,因中先无果,或说自生,共生,无因生,这是外道的见解,自生共生以数论派为主。

佛教内部除中观派以外,有主张他生者,以下说明。

无因生是顺世外道。

这里所说的生是指自性(实有)的生,所以要破斥,不是破世间名言的生。

所以生不是自性生,灭也不是自性灭,无生即无灭,灭依生而说,生灭是相依的名言。

其它六不也是一样。

本论主要破自性执,一切法唯名言安立。

执着一切法实有,实执就是无明,引生死苦。

因为外道及内道实事师执一切有为法有自性自相。

因缘生因缘灭,这是世俗名言安立的生灭,胜义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

法如果是实有,就是自性有,自性就不需依因缘,永远存在,独立不依他法。

如果本来存在而现在灭了,就是永断;如有自性就是常法,但世间一切法是无常变异。

有人眼看有一异来去,认为是实有的。

如果有自性的一,就不需依他法而成立,就不需因缘,我们知道一是依多而安立的,无一就无多,无多就无一,相待而有。

如果有自性的异就无有相续,因为二者不相干。

再说来去也是无自性,以立足点不同而安立的名言。

如说请你来,在对方来说是名去。

现在以喻说明八不。

万物无有自性生,生必依因缘。

世间人眼见无始来的谷米就有,所以不生,已经有了。

中观论颂科判

中观论颂科判

中觀論頌科判——依印順導師『中觀論頌講記』全論總科判:┌標宗──────────(最初二頌)─────┐│┌總觀┬觀集無生─────────────┴01.觀因緣品││└觀滅不去──────────────02.觀去來品││┌──────────────03.觀六情品││┌觀世間┼──────────────04.觀五陰品│││└──────────────05.觀六界品│││┌染則生┬────06.觀染染者品│││┌惑業所生┤└────07.觀三相品├顯義┤│││┌────08.觀作作者品││││└作則受┼────09.觀本住品││││└────10.觀然可然品││├觀世間集┼生死流轉┬無三際─────11.觀本際品││││└非四作─────12.觀苦品││││┌諸行──────13.觀行品│││││觸合──────14.觀合品│└別觀┤└行事空寂┼有無──────15.觀有無品│││縛脫──────16.觀縛解品││└行業──────17.觀業品││┌現觀───────────18.觀法品│││┌──────────19.觀時品│├觀世間滅┼向得┼──────────20.觀因果品│││└──────────21.觀成壞品│││┌人───────22.觀如來品││└斷證──┤┌──────23.觀顛倒品││└法┼──────24.觀四諦品││└──────25.觀涅槃品│└─觀世間滅道┬正觀緣起───────26.觀十二因緣品│└遠離邪見──────┬27.觀邪見品└結讚───────────────(最後一頌)┘01.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甲一、總標01.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02.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甲二、顯義乙一、總觀丙一、觀集無生丁一、觀四門不生03.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04.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複無丁二、觀四緣不生戊一、立05.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戊二、破己一、審定06.果為從緣生為從非緣生是緣為有果是緣為無果己二、別破庚一、觀四緣不成辛一、觀因緣不成07.因是法生果是法名為緣若是果未生何不名非緣08.果先於緣中有無俱不可先無為誰緣先有何用緣09.若果非有生亦複非無生亦非有無生何得言有緣辛二、觀次第緣不成10.果若未生時則不應有滅滅法何能緣故無次第緣辛三、觀緣緣不成11.如諸佛所說真實微妙法於此無緣法云何有緣緣辛四、觀增上緣不成12.諸法無自性故無有有相說有是事故是事有不然庚二、觀緣生不成13.略廣因緣中求果不可得因緣中若無云何從緣出14.若謂緣無果而從緣中出是果何不從非緣中而出15.若果從緣生是緣無自性從無自性生何得從緣生丁三、觀一切不成16.果不從緣生不從非緣生以果無有故緣非緣亦無02.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丙二、觀滅不去丁一、三時門戊一、觀去不成己一、觀三時無有去庚一、總破三時去01.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庚二、別破去時去辛一、立去時去02.動處則有去此中有去時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時去辛二、破去時去03.云何於去時而當有去法若離於去法去時不可得04.若言去時去是人則有咎離去有去時去時獨去故05.若去時有去則有二種去一謂為去時二謂去時去06.若有二去法則有二去者以離於去者去法不可得己二、觀去者不能去07.若離於去者去法不可得以無去法故何得有去者08.去者則不去不去者不去離去不去者無第三去者09.若言去者去云何有此義若離於去法去者不可得10若去者有去則有二種去一謂去者去二謂去法去11.若謂去者去是人則有咎離去有去者說去者有去戊二、觀發不成12.已去中無發未去中無發去時中無發何處當有發13.未發無去時亦無有已去是二應有發未去何有發14.無去無未去亦複無去時一切無有發何故而分別戊三、觀住不成15.去者則不住不去者不住離去不去者何有第三住16.去者若當住云何有此義若當離於去去者不可得17.去未去無住去時亦無住所有行止法皆同於去義丁二、一異門戊一、觀體不成18.去法即去者是事則不然去法異去者是事亦不然19.若謂於去法即為是去者作者及作業是事則為一20.若謂於去法有異於去者離去者有去離去有去者21.去去者是二若一異法成二門俱不成云何當有成戊二、觀用不成22.因去知去者不能用是去先無有去法故無去者去23.因去知去者不能用異去於一去者中不得二去故丁三、有無門24.決定有去者不能用三去不決定去者亦不用三去25.去法定不定去者不用三是故去去者所去處皆無03.觀六情(六)品第三(八偈)根乙二、別觀丙一、觀世間丁一、觀六情戊一、立01.眼耳及鼻舌身意等六情此眼等六情行色等六塵戊二、破己一、廣觀眼根不成庚一、觀見不成02.是眼則不能自見其己體若不能自見云何見餘物03.火喻則不能成於眼見法去未去去時已總答是事04.見若未見時則不名為見而言見能見是事則不然庚二、觀見可見見者不成05.見不能有見非見亦不見若已破於見則為破見者06.離見不離見見者不可得以無見者故何有見可見庚三、觀見可見所起之果不成07.見可見無故識等四法無四取等諸緣云何當得有己二、例觀五根不成08.耳鼻舌身意聲及聞者等當知如是義皆同於上說04.觀五陰品第四(九偈)丁二、觀五陰戊一、觀陰性空己一、觀色陰空庚一、因果相離破01.若離於色因色則不可得若當離於色色因不可得02.離色因有色是色則無因無因而有法是事則不然03.若離色有因則是無果因若言無果因則無有是處庚二、有因無因破04.若已有色者則不用色因若無有色者亦不用色因05.無因而有色是事終不然是故有智者不應分別色庚三、因果相似不相似破06.若果似於因是事則不然果若不似因是事亦不然己二、觀餘陰空07.受陰及想陰行陰識陰等其餘一切法皆同於色陰戊二、讚歎性空08.若人有問者離空而欲答是則不成答俱同於彼疑09.若人有難問離空說其過是不成難問俱同於彼疑)品第五(八偈)05.觀六種(六界丁三、觀六種戊一、明正觀己一、廣破空種庚一、非所知性辛一、非有壬一、以能責所破01.空相未有時則無虛空法若先有虛空即為是無相02.是無相之法一切處無有壬二、以所征能破於無相法中相則無所相03.有相無相中相則無所住離有相無相餘處亦不住壬三、能所相待破04.相法無有故可相法亦無可相法無故相法亦複無05.是故今無相亦無有可相離相可相已更亦無有物辛二、非無06.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庚二、非能知性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誰己二、結例餘五07.是故知虛空非有亦非無非相非可相餘五同虛空戊二、斥妄見08.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則不能見滅見安隱法06.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丙二、觀世間集丁一、惑業相生戊一、染著則生已一、觀染與染者庚一、正觀染染者不成辛一、別異不成壬一、前後門破01.若離於染法先自有染者因是染欲者應生於染法02.若無有染者云何當有染若有若無染染者亦如是壬二、俱時門破03.染者及染法俱成則不然染者染法俱則無有相待辛二、和合不成04.染者染法一一法云何合染者染法異異法云何合05.若一有合者離伴應有合若異有合者離伴亦應合辛三、異合不成06.若異而有合染染者何事是二相先異然後說合相07.若染及染者先各成異相既已成異相云何而言合08.異相無有成是故汝欲合合相竟無成而複說異相09.異相不成故合相則不成於何異相中而欲說合相庚二、類破一切法不成10.如是染染者非合不合成諸法亦如是非合不合成07.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己二、觀生住滅相庚一、破三相之妄見辛一、觀生住滅不成壬一、總破三相癸一、有為無為門破01.若生是有為則應有三相若生是無為何名有為相癸二、共聚離散門破02.三相若聚散不能有所相云何於一處一時有三相癸三、有窮無窮門破03.若謂生住滅更有有為相是即為無窮無即非有為壬二、別破三相癸一、破生子一、自他門破丑一、破他生寅一、立04.生生之所生生於彼本生本生之所生還生於生生寅二、破05.若謂是生生能生於本生生生從本生何能生本生06.若謂是本生能生於生生本生從彼生何能生生生07.若生生生時能生於本生生生尚未有何能生本生08.若本生生時能生於生生本生尚未有何能生生生丑二、破自生寅一、立09如燈能自照亦能照於彼生法亦如是自生亦生彼寅二、破卯一、破其喻10.燈中自無闇住處亦無闇破闇乃名照無闇則無照11.云何燈生時而能破於闇此燈初生時不能及於闇12.燈若未及闇而能破闇者燈在於此間則破一切闇13.若燈能自照亦能照於彼闇亦應自闇亦能闇於彼卯二、破其法14.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若生已自生生已何用生子二、已未門破丑一、總遮三時生15.生非生已生亦非未生生生時亦不生去來中已答丑二、別破生時生寅一、破緣合之生時生16.若謂生時生是事已不成云何眾緣合爾時而得生17.若法眾緣生即是寂滅性是故生生時是二俱寂滅寅二、破已有之生時生卯一、約所生之生破18.若有未生法說言有生者此法先已有更複何用生卯二、約生之能生破19.若言生時生是能有所生何得更有生而能生是生20.若謂更有生生生則無窮離生生有生法皆自能生子三、有無門破丑一、就體有無破21.有法不應生無亦不應生有無亦不生此義先已說丑二、約相有無破22.若諸法滅時是時不應生法若不滅者終無有是事癸二、破住子一、已未門破23.不住法不住住法亦不住住時亦不住無生云何住子二、有無門破24.若諸法滅時是則不應住法若不滅者終無有是事25.所有一切法皆是老死相終不見有法離老死有住子三、自他門破26.住不自相住亦不異相住如生不自生亦不異相生癸三、破滅子一、已未門破27.法已滅不滅未滅亦不滅滅時亦不滅無生何有滅子二、有無門破丑一、約相有無破寅一、以住相破滅28.若法有住者是則不應滅法若不住者是亦不應滅寅二、以滅相破滅29.是法於是時不於是時滅是法於異時不於異時滅寅三、以生相破滅30.如一切諸法生相不可得以無生相故即亦無滅相丑二、約體有無破31.若法是有者是即無有滅不應於一法而有有無相32.若法是無者是則無有滅譬如第二頭無故不可斷子三、自他門破33.法不自相滅他相亦不滅如自相不生他相亦不生辛二、結一切法不成34.生住滅不成故無有有為有為法無故何得有無為庚二、顯三相之正義成35.如幻亦如夢如幹闥婆城所說生住滅其相亦如是08.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戊二、有作則受己一、觀作作者庚一、正破辛一、遮戲論壬一、實有實無門癸一、標章01決定有作者不作決定業決定無作者不作無定業癸二、釋成02.決定業無作是業無作者定作者無作作者亦無業03.若定有作者亦定有作業作者及作業即墮於無因04.若墮於無因則無因無果無作無作者無所用作法05.若無作等法則無有罪福罪福等無故罪福報亦無06.若無罪福報亦無大涅槃諸可有所作皆空無有果壬二、亦有亦無門07.作者定不定不能作二業有無相違故一處則無二壬三、一有一無門08.有不能作無無不能作有若有作作者其過如先說壬四、此一彼三門09.作者不作定亦不作不定及定不定業其過先已說10.作者定不定亦定亦不定不能作於業其過先已說辛二、示正見11.因業有作者因作者有業成業義如是更無有餘事庚二、類破12.如破作作者受受者亦爾及一切諸法亦應如是破09.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己二、觀受受者庚一、別破辛一、離法無人破壬一、敘外計01.眼耳等諸根苦樂等諸法誰有如是事是則名本住02.若無有本住誰有眼等法以是故當知先已有本住壬二、破妄執03.若離眼等根及苦樂等法先有本住者以何而可知04.若離眼耳等而有本住者亦應離本住而有眼耳等05.以法知有人以人知有法離法何有人離人何有法壬三、顯正義06.一切眼等根實無有本住眼耳等諸根異相而分別辛二、即法無人破壬一、敘轉救07.若眼等諸根無有本住者眼等一一根云何能知塵壬二、破邪執08.見者即聞者聞者即受者如是等諸根則應有本住09.若見聞各異受者亦各異見時亦應聞如是則神多10.眼耳等諸根苦樂等諸法所從生諸大彼大亦無神壬三、顯正義11.若眼耳等根苦樂等諸法無有本住者眼等亦應無庚二、結呵12.眼等無本住今後亦複無以三世無故無有無分別10.觀然可然品第十(十六偈)己三、觀然可然庚一、廣破喻說辛一、一異門壬一、總破一異01.若然是可然作作者則一若然異可然離可然有然壬二、別破各異癸一、破不相因子一、破異然之可然02.如是常應然不因可然生則無然火功亦名無作火03.然不待可然則不從緣生火若常然者人功則應空子二、破異然之可然04.若汝謂然時名為可然者爾時但有薪何物然可然癸二、破不相及05.若異則不至不至則不燒不燒則不滅不滅則常住06.然與可然異而能至可然如此至彼人彼人至此人07.若謂然可然二俱相離者如是然則能至於彼可然辛二、因待門壬一、破成已之待08.若因可然然因然有可然先定有何法而有然可然09.若因可然然則然成複成是為可然中則為無有然壬二、破待已而成10.若法因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11.若法有待成未成云何待若成已有待成已何用待辛三、因不因門12.因可然無然不因亦無然因然無可然不因無可然辛四、內外門13.然不餘處來然處亦無然可然亦如是餘如去來說辛五、五求門14.若可然無然離可然無然然亦無可然然中無可然庚二、結顯性空15.以然可然法說受受者法及以說瓶衣一切等諸法16.若人說有我諸法各異相當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11.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丁二、生死相續戊一、觀生死無際己一、正觀生死無本際庚一、顯教意破01.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複無有終02.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庚二、推正理破辛一、總遮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辛二、別破03.若使先有生後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不生有老死04.若先有老死而後有生者是則為無因不生有老死05.生及於老死不得一時共生時則有死是二俱無因辛三、結責06.若使初後共是皆不然者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己二、類明一切無本際07.諸所有因果相及可相法受及受者等所有一切法08.非但於生死本際不可得如是一切法本際皆亦無12.觀苦品第十二(十偈)戊二、觀苦聚非作己一、正觀內苦非四作庚一、總遮01.自作及他作共作無因作如是說諸苦於果則不然庚二、別破辛一、破自他作壬一、破法自作02.苦若自作者則不從緣生因有此陰故而有彼陰生壬二、破法他作03.若謂此五陰異彼五陰者如是則應言從他而作苦壬三、破人自作04.若人自作苦離苦何有人而謂於彼人而能自作苦壬四、破人他作癸一、離苦無人破05.若苦他人作而與此人者若當離於苦何有此人受06.苦若彼人作持與此人者離苦何有人而能授於此癸二、待自無他破07.自作若不成云何彼作苦若彼人作苦即亦名自作辛二、破共作08.苦不名自作法不自作法彼無有自體何有彼作苦09.若彼此苦成應有共作苦辛三、破無因作此彼尚無作何況無因作己二、例觀外法非四作10.非但說於苦四種義不成一切外萬物四義亦不成13.觀行品第十三(九偈)丁三、行事空寂戊一、觀妄行己一、破諸行有事庚一、立01.如佛經所說虛誑妄取相諸行妄取故是名為虛誑庚二、破辛一、顯教意破02.虛誑妄取者是中何所取佛說如是事欲以示空義辛二、約正理破壬一、破03.諸法有異故知皆是無性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壬二、反難04.諸法若無性云何說嬰兒乃至於老年而有種種異壬三、重破05.若諸法有性云何而得異若諸法無性云何而有異06.是法則無異異法亦無異如壯不作老老亦不作老07.若是法即異乳應即是酪離乳有何法而能作於酪己二、破諸行空理庚一、約正理破08.若有不空法則應有空法實無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庚二、顯教意破09.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複見有空諸佛所不化14.觀合品第十四(八偈)戊二、觀和合己一、別破庚一、奪一以破合01.見可見見者是三各異方如是三法異終無有合時02.染與於可染染者亦複然餘入餘煩惱皆亦複如是庚二、無異以破合辛一、明無合03.異法當有合見等無有異異相不成故見等云何合04.非但可見等異相不可得所有一切法皆亦無異相辛二、成無異壬一、因離中無異05.異因異有異異離異無異若法所因出是法不異因06.若離從異異應餘異有異離從異無異是故無有異壬二、同異中無異07.異中無異相不異中亦無無有異相故則無此彼異己二、結破08.是法不自合異法亦不合合者及合時合法亦皆無15.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戊三、觀有無己一、別觀庚一、非有辛一、觀自性01.眾緣中有性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為作法02.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義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辛二、觀他性03.法若無自性云何有他性自性於他性亦名為他性辛三、觀第三性04.離自性他性何得更有法若有自他性諸法則得成庚二、非無05.有若不成者無云何可成因有有法故有壞名為無己二、總觀庚一、開示真實義辛一、遮妄執06.若人見有無見自性他性如是則不見佛法真實義辛二、證佛說07.佛能滅有無於化迦旃延經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庚二、遮破有無見辛一、無異失08.若法實有性後則不應無性若有異相是事終不然09.若法實有性云何而可異若法實無性云何而可異辛二、斷常失10.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是故有智者不應著有無11.若法有定性非無則是常先有而今無是則為斷滅16.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戊四、觀縛解己一、遮妄執庚一、觀流轉與還滅辛一、觀流轉01.諸行往來者常不應往來無常亦不應眾生亦複然02.若眾生往來陰界諸入中五種求盡無誰有往來者03.若從身至身往來即無身若其無有身則無有往來辛二、觀還滅04.諸行若滅者是事終不然眾生若滅者是事亦不然庚二、觀系縛與解脫辛一、總觀05.諸行生滅相不縛亦不解眾生如先說不縛亦不解辛二、別觀壬一、觀系縛06.若身名為縛有身則不縛無身亦不縛於何而有縛07.若可縛先縛則應縛可縛而先實無縛餘如去來答壬二、觀解脫08.縛者無有解不縛亦無解縛時有解者縛解則一時09.若不受諸法我當得涅槃若人如是者還為受所縛己二、示正義10.不離於生死而別有涅槃實相義如是云何有分別17.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戊五、觀業己一、遮妄執庚一、破一切有者的諸業說辛一、立壬一、二業01.大聖說二業思與從思生是業別相中種種分別說壬二、三業02.佛所說思者所謂意業是所從思生者即是身口業壬三、七業03.身業及口業作與無作業如是四事中亦善亦不善04.從用生福德罪生亦如是及思為七法能了諸業相辛二、破05.業住至受報是業即為常若滅即無常云何生果報庚二、破經部譬喻者的心相續說辛一、立壬一、成立業果癸一、舉喻06.如芽等相續皆從種子生從是而生果離種無相續07.從種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種後有果不斷亦不常癸二、合法08.如是從初心心法相續生從是而有果離心無相續09.從心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業後有果不斷亦不常壬二、別立善業10.能成福業者是十白業道二世五欲樂即是白業報11.人能降伏心利益於眾生是名為慈善二世果報種辛二、破12.若如汝分別其過則甚多是故汝所說於義則不然庚三、破正量者的不失法說辛一、立壬一、敘說13.今當複更說順業果報義諸佛辟支佛賢聖所稱歎壬二、正說癸一、標章14.不失法如券業如負財物癸二、別說子一、不失法此性則無記分別有四種見諦所不斷但思惟所斷以是不失法諸業有果報若見諦所斷而業至相似則得破業等如是之過咎子二、諸行業17.一切諸行業相似不相似一界初受身爾時報獨生18.如是二種業現世受果報或言受報已而業猶故在19.若度果已滅若死已而滅於是中分別有漏及無漏壬三、結說20.雖空亦不斷雖有而不常業果報不失是名佛所說辛二、破壬一、業力無性破癸一、顯不失之真21.諸業本不生以無定性故諸業亦不滅以其不生故癸二、遮不失之妄子一、不作破22.若業有性者是即名為常不作亦名業常則不可作23.若有不作業不作而有罪不斷於梵行而有不淨過24.是則破一切世間語言法作罪與作福亦無有差別子二、重受破25.若言業決定而自有性者受於果報已而應更複受壬二、業因不實破26.若諸世間業從於煩惱出是煩惱非實業當何有實27.諸煩惱及業是說身因緣煩惱諸業空何況於諸身庚四、破有我論者的作者說辛一、立28.無明之所蔽愛結之所縛而於本作者不異亦不一辛二、破29.業不從緣生不從非緣生是故則無有能起於業者30.無業無作者何有業生果若其無有果何有受果者己二、顯正義31.如世尊神通所作變化人如是變化人複變作化人32.如初變化人是名為作者變化人所作是則名為業33.諸煩惱及業作者及果報皆如幻如夢如燄亦如響18.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丙三、觀世間集滅丁一、現觀戊一、入法之門己一、修如實觀01.若我是五陰我即為生滅若我異五陰則非五陰相02.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名得無我智03.得無我智者是則名實觀得無我智者是人為稀有己二、得解脫果04.內外我我所盡滅無有故諸受即為滅受滅則身滅05.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戊二、入法之相己一、真實不思議06.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07.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己二、方便假名說庚一、趣入有多門08.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庚二、證入無二途辛一、約勝義說09.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辛二、約世俗說10.若法從緣生不即不異因是故名實相不斷亦不常戊三、入法之益11.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12.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

辩中边论卷

辩中边论卷

修訂日期: 2006/04/12 發行日期: 2008/1/25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1, No. 1600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No. 1600 [No. 1599; cf. No. 1601]辯中邊論卷上世親菩薩造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辯相品第一 稽首造此論 善逝體所生  及教我等師 當勤顯斯義 此中最初安立論體。

頌曰。

 唯相障真實 及修諸對治  即此修分位 得果無上乘 論曰。

此論唯說如是七義。

一相。

二障。

三真實。

四修諸對治。

五即此修分位。

六得果。

七無上乘。

今於此中先辯其相。

頌曰。

 虛妄分別有 於此二都無  此中唯有空 於彼亦有此 論曰。

虛妄分別有者。

謂有所取能取分別。

於此二都無者。

謂即於此虛妄分別。

永無所取能取二性。

此中唯有空者。

謂虛妄分別中。

但有離所取及能取空性。

於彼亦有此者。

謂即於彼二空性中。

亦但有此虛妄分別。

若於此非有。

由彼觀為空。

所餘非無故。

如實知為有。

若如是者則能無倒顯示空相。

復次頌曰。

 故說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 論曰。

一切法者。

謂諸有為及無為法。

虛妄分別名有為。

二取空性名無為。

依前理故說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由有空性虛妄分別故說非空。

由無所取能取性故說非不空。

有故者。

謂有空性虛妄分別故。

無故者。

謂無所取能取二性故。

及有故者。

謂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

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故。

是則契中道者。

謂一切法非一向空。

亦非一向不空。

如是理趣妙契中道。

亦善符順般若等經說一切法非空非有。

如是已顯虛妄分別有相無相。

此自相今當說。

頌曰。

 識生變似義 有情我及了  此境實非有 境無故識無 論曰。

變似義者。

謂似色等諸境性現。

變似有情者。

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

變似我者。

謂染末那與我癡等恒相應故。

變似了者。

謂餘六識了相麁故。

此境實非有者。

謂似義似根無行相故。

辩中边论白话文

辩中边论白话文

辩中边论白话文
辩中边论是指双方进行辩论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立场,并通过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在辩中边论中,双方通过详细分析问题,提出论据和证据,并进行讨论和争论,以求在辩论过程中辩证地观察问题、理解对方观点、批判错误观点,达到深入思考和相互启发的目的。

辩中边论的白话文可以理解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辩论。

在白话文辩论中,参与者可以采用平实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并用简单明了的论证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白话文辩论中,语言不需要过于复杂,要力求简练,便于听众理解和接受。

辩中边论的白话文辩论在很多场合和领域都是常见的,比如学术研讨会、公开辩论赛、政治辩论等。

通过使用白话文进行辩论,不仅可以使辩论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让更多的人理解和参与其中,也有助于提高辩论的效果和影响力。

在白话文辩论中,辩者不仅需要论证自己的观点,还需要理解对方观点,并做出有效的反驳和批判。

通过双方辩论的相互推敲和交流,可以促使思维的跳跃和深入,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辩者也需要保持理性和尊重,避免争吵和讽刺的情绪,注重以事实和逻辑为基础的立论,使辩论更加有效和有建设性。

总之,辩中边论白话文是一种通俗易懂的辩论方式,在辩论中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和论证方式,让更多的人理解和参与,提
高辩论的效果和影响力。

同时,辩论双方也要保持理性和尊重,以事实和逻辑为基础进行辩论,达到深入思考和相互启发的目的。

辨中边论02

辨中边论02

今天我们继续来辨明杂染的体相,昨天是按照实相来宣说,今天是要从现相上悟入。

辛二、按现相宣说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

虚妄分别性,由此义得成,非实有全无,许灭解脱故。

首先我提一个问题:春天是什么?古人说:万紫千红总是春。

枝头上这些红红绿绿的,全都是春天的现象。

离开了这些现象,到哪里去找一个真实春天的自性呢?所以要从万紫千红的现象上悟入春意。

再问:梦心是什么?梦中的种种能取所取现相,反映的都是梦心。

离开了这些迷乱现相,哪里有梦心的存在呢?所以要从梦的显现上来理解梦心的相。

再问:虚妄分别是什么?弥勒菩萨在颂词上从现相的角度作了真实的宣说: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

以妄识变现的似义、以妄识变现的似有情、以妄识变现的似我、以妄识变现的似了,这一切一切全都是分别心的现相。

所谓“似”,不是真实,只是一种虚诳的自性,所以我们就知道,“似”当中所生的“义”、“有情”、“我”、“了”因为不是真实,只是一种虚诳的自性,而且全都是虚妄分别心的现相。

变似义:就是好像在外面存在的色声香味触五种义。

比如,现在在金刚萨埵大殿里面,大殿当中见到的各种唐卡、鲜花,听到的讲法的声音,闻到的香味,你们都觉得是心外有实义的法,这就是似义。

变似有情:就是好像具有眼等六根的补特伽罗。

比如见到人和牛马等等,觉得是一个个有自体的有情,似乎实有自他的差别。

比如,在金刚萨埵大殿当中,你们觉得有很多个体不同的实有有情。

这就是似有情的含义。

变似我:这个“我”字是代表第七识。

第七识就是谬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染污末那识。

弥勒菩萨在颂词当中不说第七识也不叫末那识,为什么颂词当中说“我”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它是恒时和我痴、我爱、我慢、我见四个烦恼相应,所以以“我”来表示。

变似了:这个“了”字是表示其余的前六识,因为都是以了别为自性,所以称为“了”。

这个义、有情、我、了合起来就是根、境、识,也就是二取现相。

本来没有一种外境义、本来没有具六根的有情、本来没有执我的第七识,以及取境的前六识,但是我们总是顽固的认为他是有的,这就是一种病。

玄奘与玉华宫

玄奘与玉华宫

像 。莲台上 部剔地形 成肥硕 的仰状莲瓣 ,下 部
l i l l i i l l l l i 特写 I F E A T U R E
玄奘玉华译经目录
《 成唯识论 》/ 1 0 卷 《 阿毗达摩发智论 》/ 2 0 卷
《阿毗达摩品类足论 》/1 8 卷 《辩中边论 》/3 卷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 6 0 0 卷

抗战日 寸 期 广州 六榷 寺
. _
1 9 44 年


■一 日本琦王县 1
兹 团圭

6 4 6 年 编 拦 完 成 《 大 唐 西i 氯 己》
P - : T 玉华 宫 太宗 御 赐袈 裟 、 剃 刀 并 为 其新 译 制 《大磨 三 藏
l 1 9 42  ̄
译成6 ( 1 O 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为其 所译规模最大之懈经

图 表设 计/ 方 芳
特写 l F I : 八 T u R E
缸 ;
肃成 院遗址
l ‘ : 一
肃成 院 原名 “ 肃 成 殿 ” , 是 玉
华宫 “ 五 门九 殿 ’建 筑群 的 羹
要 组 成 部 分 , 也 是 玄 奘 法 师 在 玉 华 寺 译 经 期 间 的 居 住 和 礼 佛 场 所 。 这 里 凿 有 石 窟 ,窟 内 现 留 存 有 玄 奘 法 师 礼 佛 活 动 的 佛 教 石 刻 (金 刚 座 和 佛 迹 记 碑 ) 。 千 古 沧 桑 , 肃 成 院 石 窟 内 的 佛 教 造 像 今 已 无 存 , 仅 有 佛迹记碑留存于此 。
并 翻 译 佛 经 第 二 次 是 显 庆 四 年 ( 6 5 9年 ) 。到 此 翻 译 佛 经 . 贞观二 十一年 ( 6 4 7 年 ) 三 月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专 程 来 玉 华 宫休 养 , 六 月 ,他 诏 命 正 在 长 安 弘 福 寺 翻 译 佛 经 的 玄 奘 法 师 来 玉 华 宫 避 暑 休 养 。 在 玉 华 宫 ,玄 奘 一 边 休 养 避 暑 ,一 边 翻译 佛经 ,一 直 到 十 月 十 六 日 随唐 太 宗 由 玉 华 宫返 回 京 城 长 安 。 在 玉 华

辩中边论颂

辩中边论颂

辩中边论颂 (1卷)〖唐玄奘译〗大正藏 No. 1601 辩中边论颂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1卷辩中边论颂一卷弥勒菩萨说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相品第一唯相障真实及修诸对治即此修分位得果无上乘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虚妄分别性由此义得成非实有全无许灭解脱故唯所执依他及圆成实性境故分别故及二空故说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由识有得性亦成无所得故知二有得无得性平等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唯了境名心亦别名心所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所覆障及安立将导摄圆满三分别受用引起并连缚现前苦果故唯此恼世间三二七杂染由虚妄分别诸相及异门义差别成立应知二空性略说唯由此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非异亦非一是说为空相略说空异门谓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等应知由无变无倒相灭圣智境及诸圣法因异门义如次此杂染清净由有垢无垢如水界全空净故许为净能食及所食此依身所住能见如此理所求二净空为常益有情为不舍生死为善无穷尽故观此为空为种性清净为得诸相好为净诸佛法故菩萨观空补特伽罗法实性俱非有此无性有性故别立二空此若无杂染一切应自脱此若无清净功用应无果非染非不染非净非不净心性本净故由客尘所染辩障品第二具分及一分增盛与平等于生死取舍说障二种性九种烦恼相谓爱等九结初二障厌舍余七障真见谓能障身见彼事灭道宝利养恭敬等远离遍知故无加行非处不如理不生不起正思惟资粮未圆满阙种性善友心极疲厌性及阙于正行鄙恶者同居倒粗重三余般若未成就及本性粗重懈怠放逸性著有著资财及心性下劣不信无胜解如言而取义轻法重名利于有情无悲匮闻及少闻不修治妙定善菩提摄受有慧无乱障回向不怖悭自在名善等如是善等十各有前三障于觉分度地有别障应知于事不善巧懈怠定减二不植羸劣性见粗重过失障富贵善趣不舍诸有情于失德减增令趣入解脱障施等诸善无尽亦无间所作善决定受用法成熟遍行与最胜胜流及无摄相续无差别无杂染清净种种法无别及不增不减并无分别等四自在依义于斯十法界有不染无明障十地功德故说为十障已说诸烦恼及诸所知障许此二尽故一切障解脱辩真实品第三真实唯有十谓根本与相无颠倒因果及粗细真实极成净所行摄受并差别十善巧真实皆为除我见许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一有而不真一有无真实于法数取趣及所取能取有非有性中增益损减见知此故不转是名真实相无性与生灭垢净三无常所取及事相和合苦三种空亦有三种谓无异自性无相及异相自相三无我如次四三种依根本真实苦三相已说集亦有三种谓习气等起及相未离系自性二不生垢寂二三灭遍知及永断证得三道谛应知世俗谛差别有三种谓假行显了如次依本三胜义谛亦三谓义得正行依本一无变无倒二圆实世极成依一理极成依三净所行有二依一圆成实名遍计所执相分别依他真如及正智圆成实所摄流转与安立邪行依初二实相唯识净正行依后一于蕴等我见执一因受者作者自在转增上义及常杂染清净依观缚解者性此所执分别法性义在彼非一及总略分段议名蕴能所取彼取种子义名界能受所了境用门义名处缘起义于因果用无增减于非爱爱净俱生及胜主得行不自在是处非处义根于取住续用二净增上因果已未用是世义应知受及受资粮彼所因诸行二寂灭对治是谛义应知由功德过失及无分别智依他自出离是乘义应知有为无为义谓若假若因若相若寂静若彼所观义辩修对治品第四以粗重爱因我事无迷故为入四圣谛修念住应知已遍知障治一切种差别为远离修集勤修四正断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懈怠忘圣言及惛沉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五失应知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已种顺解脱复修五增上谓欲行不忘不散乱思择即损障名力因果立次第顺决择二二在五根五力觉支略有五谓所依自性出离并利益及三无染支由因缘所依自性义差别故轻安定舍说为无染支分别及诲示令他信有三对治障亦三故道支成八表见戒远离令他深信受对治本随惑及自在障故有倒顺无倒无倒有倒随无倒无倒随是修治差别菩萨所修习由所缘作意证得殊胜故与二乘差别辩修分位品第五所说修对治分位有十八谓因入行果作无作殊胜上无上解行入出离记说灌顶及证得胜利成所作应知法界中略有三分位不净净不净清净随所应依前诸位中所有差别相随所应建立诸补特伽罗辩得果品第六器说为异熟力是彼增上爱乐增长净如次即五果复略说余果后后初数习究竟顺障灭离胜上无上辩无上乘品第七总由三无上说为无上乘谓正行所缘及修证无上正行有六种谓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最胜有十二谓广大长时依处及无尽无间无难性自在摄发起得等流究竟由斯说十度名波罗蜜多十波罗蜜多谓施戒安忍精进定般若方便愿力智饶益不害受增德能入脱无尽常起定受用成熟他菩萨以三慧恒思惟大乘如所施设法名作意正行此增长善界入义及事成此助伴应知即十种法行谓书写供养施供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胜故无尽故由摄他不息随法行二种谓诸无散乱无颠倒转变诸菩萨应知出定于境流味沉掉矫示我执心下劣诸智者应知智见于文义作意及不动二相染净客无怖高无倒知但由相应串习或翻此有义及非有是于文无倒似二性显现如现实非有知离有非有是于义无倒于作意无倒知彼言熏习言作意彼依现似二因故于不动无倒谓知义非有非无如幻等有无不动故于自相无倒知一切唯名离一切分别依胜义自相以离真法界无别有一法故通达此者于共相无倒知颠倒作意未灭及已灭于法界杂染清净无颠倒知法界本性清净如虚空故染净非主是于客无倒有情法无故染净性俱无知此无怖高是于二无倒异性与一性外道及声闻增益损减边有情法各二所治及能治常住与断灭所取能取边染净二三种分别二边性应知复有七谓有非有边所能寂怖畏所能取正邪有用并无用不起及时等是分别二边差别无差别应知于十地十波罗蜜多增上等修集所缘谓安界所能立任持印内持通达增证运最胜修证谓无阙不毁动圆满起坚固调柔不住无障息此论辩中边深密坚实义广大一切义除诸不吉祥。

中论图解(1)

中论图解(1)

中论第一品推理图解顶礼大恩根本上师!顶礼大智文殊菩萨!顶礼祜主龙猛菩萨!如理如法的学习中论,其利益不可思议。

法王如意宝曾亲口说过:“如果听受《中论》三遍以上,大圆满的意义肯定会有所理解的。

”但是中论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理证来成立“万法皆为无生的大空性”这一不变真理。

由于其中大量的使用了细致的逻辑推理,因此给很多不喜欢逻辑的道友在学习上带来了困难。

编写此图解的目的是想提供一个理解中论中各种逻辑推理的小工具,但是由于本人是一个具足所有烦恼的凡夫,无论智慧和修行都没有一丁点,而且发心中也夹杂了大量的分别念,因此这个图解的作用也仅仅于此。

同时,因为无生大空性非常细微深奥,凡夫很难理解而容易诽谤或者误解为断见,所以,为了能够准确理解并对自他相续产生真实的利益,依靠传承上师的加持非常重要。

因此为了不产生误导,如果你从来没有在具有传承的上师前听受过《中论》,而且以后也不打算在某位具有传承的上师前听受(视频音频也可以),那么请不要看本图解。

另外,如果仅仅停留于理解论中的逻辑,而不结合自己的相续详细观察,那么学习这些道理可能只能成为增长傲慢的因而已。

因此,在理解了逻辑以后,结合实际,反复观察,利用这些逻辑来快速的断除自己的实执非常重要。

比如自己非常贪执钱财,就可以使用《中论》提供的这些智慧对钱财反复观察,最后就能很容易了知钱财的如梦如幻,从而断除贪执。

由于上述的问题非常重要,因此,虽然我自己完全没有资格,也勉强讲了这些道理。

但是,从本段以下,除了逻辑推理方面,其它的所有的包括颂词解释、理论讲解等都不能保证正确无误,虽然为了便于理解而不得不讲述,还是请读者自己斟酌接受。

而且在推理方面,因为为了尽量详细全面,而且有时候需要针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加上本人对经论所知实在太少,因此也不是所有的逻辑都是在找到教证后才说的。

所有没有找到教证的理论、逻辑我都会用灰颜色的字体标示,请读者斟酌接受。

本文《中论》的颂词是大恩上师索达吉大堪布所译,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论释》中的颂词。

辨中边论09

辨中边论09

今天继续讲十地的障碍,下面解释十种法界的意义:初地菩萨所证的法界,叫做遍行义法界。

为什么叫遍行义法界?因为初地入定的时候,通过出世间无漏胜观智慧现量见万法的本性也就是万法法界的面目,这样在后得位自然就生起通达法界周遍一切而遍行的自性,也就是说通过在入定位修慧而引起一种坚固的定解,这个定解就是一切轮涅所摄的法,也就是说三界六道的一切器情万法以及四圣三乘三菩提的法都不离开法界,法界是周遍的,是这样在相续当中产生一种坚定的定解。

我们就知道,在入定位对万法的法界的自性现量见到,在后得位的时候自然就生起一种殊胜的定解,通达法界周遍一切而遍行的一种自性,也就是通达遍行义法界。

遍行义通达的障碍,就是初地的障碍。

初地的障碍世间第一法位以下都存在,而且有些都是现行的一种障碍,有些成了一种种子相续当中不灭而存在。

在一地现量见法界的同时,初地的障碍灭除,我们就知道,遍行义通达的障碍就是初地的障碍,生起初地智慧当下断除这种障碍,断除这种障碍以后,在后得位自然会生起这种定解,相反初地障碍没有断除,就不可能生起通达法界遍行义,所以初地后得位通达法界遍行义的障碍实际就是对于初地的障碍。

以下九种法界义,都要如是理解,也就是修道位各地后得位通达法界的障碍,实际就是该地的障碍。

我们想,在凡夫地,尤其做为一个大乘的修行人的身份,最初都可以依靠大乘的了义经典、论典,了达法界周遍一切万法,而且可以了知遍行义法界为什么弥勒菩萨特意讲一地菩萨所证的法界叫做遍行义法界。

虽然通过比量了知遍行义的法界不但是圣者初地菩萨,包括大乘初学者在胜解行地也可以通达,也就是说依靠了义的教证,依靠胜义理论,依靠净见量的理论,可以衡量万法的本性就是无二一体的,而且一真法界周遍万法,万法的本性都归摄在一真法界,所以,能了知这个遍行义法界。

但是都是比量的,或者说都是依靠教证和理论而知道的,知道的也是一种比量的方式来了知的。

比量的自性也是有漏的一种自性,所以,需要了知,跟一地菩萨根本没有办法相同。

辨中边论03

辨中边论03

辛二、由彼如何杂染“彼”就是虚妄分别心,也就是三界心心所。

“如何杂染”就是杂染的方式。

覆障及安立,将导摄圆满,三分别受用,引起并连缚,现前苦果故,唯此恼世间,三二七杂染,由虚妄分别。

颂词分成两段,前六句是讲以十二支杂染的方式,后两句是说明三杂染都是源于虚妄分别。

①以分别心如何在轮回中辗转受生呢?是由十二缘起各支相连、环环相扣而不断流转受生的。

②以十二支如何杂染呢?就是以无明覆障故,逼恼世间众生;以行安立故,逼恼世间众生……乃至以生和老死是苦果故,逼恼世间众生。

以无明覆障故,逼恼世间众生:无明的作用是障碍现见真实义,以无明的覆障就会引起行、识等后后的法。

比如,如果对于业果无明,以这种业果愚就会覆盖见业果的智慧,这样受它的支配,人们就会不断造作杀、盗、淫、妄等非福业,由此引生后后的识等缘起之法。

所以,无明是以覆障的方式恼乱众生。

以行安立故,逼恼世间众生:这里“行”是指前世的业,包括福业、非福业和不动业。

以这三种业就会在八识田当中安立转生后世的种子。

所以,十二缘起支分当中第二行支分就是做安立,以行安立,所以六道众生就不自在逼恼世间。

比如以悭吝的业就会安立饿鬼界的种子,虽然还没有成熟饿鬼的根身器界,但是种子己经安立了,一旦因缘积聚就会现前果报。

就像这样,以非福业安立三恶趣,以福业安立欲界人天,以不动业安立色界和无色界。

所以行是以安立而逼恼众生的。

以识将导的缘故,逼恼世间众生:将导是将护前导的意思,识是如何逼恼众生呢?以习气熏习的识将会导引众生转生于六道,所以,识是众生受报的前导。

比如,屠夫天天都是杀猪,以这样日日杀气熏习的识在中有当中就会现前猪,而且以业识会不由自主地向着猪奔去,结果就会堕入地狱;或者,以爱欲熏习的识,见到父母作不净行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被这个识牵引而堕入母胎。

平时已经由造业熏习成性,自然在中有时,自己会不由自主随业识牵引而转生。

所以,识是以将导逼恼众生的。

以名色摄持故,逼恼众生:名是指四名蕴——受想行识四蕴,色是指色蕴。

《辩中边论》偈颂科判

《辩中边论》偈颂科判
子一、蕴善巧 辛 八 、 安 立 善 巧 真 实 子二、界善巧 壬 二 、 宣 说 能 断 十 处 善 巧 子三、处善巧 癸 二 、 广 说 十 处 善 巧 子四、缘起善巧 子五、处非处善巧 子六、根善巧 子七、世善巧 子八、谛善巧 子九、乘善巧
乙 二 、 其 义 广 说
遍知及永断 证得三道谛 应知世俗谛 差别有三种 谓假行显了 如次依本三 胜义谛亦三 谓义得正行 依本一无变 无倒二圆实 世极成依一 理极成依三 净所行有二 依一圆成实 名遍计所执 相分别依他 真如及正智 圆成实所摄 流转与安立 邪行依初二 实相唯识净 正行依后一 于蕴等我见 执一因受者 作者自在转 增上义及常 杂染清净依 观缚解者性 此所执分别 法性义在彼 非一及总略 分段议名蕴 能所取彼取 种子义名界 能受所了境 用门义名处 缘起义于因 果用无增减 于非爱爱净 俱生及胜主 得行不自在 是处非处义 根于取住续 用二净增上 因果已未用 是世义应知 受及受资粮 彼所因诸行 二寂灭对治 是谛义应知 由功德过失 及无分别智 依他自出离 是乘义应知
庚 三 、 三 对 治 障 分 二
辛 二 、 广 说
壬二、波罗密多障
壬三、地障
己三、摄义
丙 一 、 所 知 共 相
己一、略说
庚一、所表三自性根本真实
庚二、宣说彼三之相
辛一、安立无颠倒真实
辛二、安立因果真实
所作善决定 受用法成熟 遍行与最胜 胜流及无摄 相续无差别 无杂染清净 种种法无别 及不增不减 并无分别等 四自在依义 于斯十法界 有不染无明 障十地功德 故说为十障 已说诸烦恼 及诸所知障 许此二尽故 一切障解脱 辨真实品第三 真实唯有十 谓根本与相 无颠倒因果 及粗细真实 极成净所行 摄受并差别 十善巧真实 皆为除我见 许于三自性 唯一常非有 一有而不真 一有无真实 于法数取趣 及所取能取 有非有性中 增益损减见 知此故不转 是名真实相 无性与生灭 垢净三无常 所取及事相 和合苦三种 空亦有三种 谓无异自性 无相及异相 自相三无我 如次四三种 依根本真实 苦三相已说 集亦有三种 谓习气等起 及相未离系 自性二不生 垢寂二三灭

辩修对治品第十课八正道的分享会

辩修对治品第十课八正道的分享会

辩修对治品第十课八正道的分享会三十七道品的第七个项目是八正道。

相对以上各个修行项目,八正道是我们最熟悉的内容,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一、概述说修觉支已,当说修道支。

所修道支云何安立?颂曰:分别及诲示,令他信有三,对治障亦三,故道支成八。

论曰:于修道位建立道支,故此道支广八略四。

从三十七道品的次第来说,八正道属于见道后的修行。

因为见道只是断除见惑,此外还有思惑,需要在修行过程中逐步断除。

所以见道之后的修道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使见道位的所证得到滋养和巩固。

但从整个修行来说,八正道本身也是完整的修行项目,贯穿世间和出世间。

从学佛开始,我们就要树立正见。

比如四念住,属于三十七道品的第一个项目,帮助我们建立智慧观察。

乃至生活中的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一切言行,都要贯穿正知正念,否则就会把修行和生活打成两截。

但正念必须建立在正见基础上,否则就不能完成四念住的修行。

不仅如此,正见还贯穿三十七道品的每一个项目,从四念住到五根、五力、七觉支的修行,都离不开正见,离不开八正道。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十七道品的各个项目有交叉,但又有不同侧重。

其中有些属于资粮位,有些属于加行位,有些属于见道位,有些属于修道位。

比如同样修正念,在资粮位层面的修,和在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层面的修,深入程度是不一样的。

正定、精进也是如此。

换言之,这些项目在不同修行位次的内涵是不同的。

虽然都是在修正念,但随着修行的提升,它的内涵和深入程度会发生改变,甚至是本质性的改变。

我们看论文。

“说修觉支已,当说修道支。

所修道支云何安立?”前面已经说了修觉支,即七觉支,接着要说修道支,即八正道。

八正道是如何安立的呢?“颂曰:分别及诲示,令他信有三,对治障亦三,故道支成八。

”这个偈颂告诉我们,八正道由分别支、诲示他支、令他信支、对治障支组成。

其中,后两支分别包含三项内容。

下面根据论文进一步解释。

“论曰:于修道位建立道支,故此道支广八略四。

辨中边论颂图解

辨中边论颂图解

辨中边论颂图解
遍计所执自性
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唯一常非有唯有而不真唯有无真实于法数取趣于所取能取于有非有性离增益损减见
无无常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颠苦所取苦事相苦和合苦苦倒空无性空异性空自性空谛
真实
无我
无相无我异相无我自相无我习气集等起集未离系集集谛自性灭二取灭垢寂灭(二)灭谛遍知道永断道证得道道谛粗细世俗谛假世俗行(识)世俗
显了世俗真实胜义谛义、得、正行
极第一种解释世间极成成第二种世间极成
真实
解释烦恼障清净智慧所行所知障清净智慧所行

相、分别真如、正智《辨中边论》名、相
分别
真如、正智
《中观庄严论释》
法性
辨法名相(现二及名言)
分别(虚无分别)
(了知法性)正智法性迷乱现相
迷乱现基
(现前法性)真如

如如(圆成实)
《瑜伽》《显扬》
摄义
所执义
分别义
法性义
(对比)
境故安立遍
分别故安立依
二空故安立圆
本论《第一品》有为无为法无为法
其他九善巧真实善巧

因、相寂静、彼所观义
见《日光鬘》
《辨中边论》“第三品”表解
根本真实相真实因果真实道理极成(三量或三种道理)论中极成
净所行真实
安立真实(苦谛)清净真实(灭谛)摄受有法
真实
名相分别(有漏心)、正智(无漏心)
真实
邪行真实(集谛)正行真实(道谛)有为法
十善巧真实
差流转真实实相真实、唯识真实别。

辨中边论01

辨中边论01

辨中边论颂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今天开始讲解弥勒菩萨所造五论当中的辨中边论,我们讲的方式主要是参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来讲解论文的含义。

所以,大家听闻之后,需要再再研读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和科判,依靠全知麦彭仁波切从大圆满智慧当中流现的具有殊胜加持的注释,一定能够如理通达弥勒菩萨的殊胜密意。

辨中边论颂作者是弥勒菩萨,翻译者是大唐三藏法师玄奘法师,依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科判来做辅导。

全论分成四个部分:①名义;②译礼;③正义;④末义。

甲一、名义梵语云:曼爹大布别嘎嘎日嘎藏语云:卫塔南巴结巴策累俄雪巴汉语云:辨中边论颂梵语“曼爹大”,藏语为“卫塔”,是“中边”的意思;“布别嘎”,藏语为“南巴结巴”,是“辨”的意思,梵语“嘎日嘎”,藏语为“策累俄雪巴”,是“颂”的意思。

玄奘大师的译本,把世亲菩萨的注释名字翻译为“辨中边论”,把弥勒菩萨的论译名为“辨中边论颂”。

下面解释论名的含义。

论名的含义从两个角度需要了知:就是能诠和所诠的内容。

能诠是“论颂”,所诠是“辨中边”。

在所诠当中的“辨”是显了分别的意思,而且“辨”从“能辨”和“所辩”两个角度来分析;“能辨”就是无误简择诸法的清净智慧;“所辨”就是中和边。

所谓的“中”怎么理解呢?所谓的“边”怎么理解呢?所谓的“中”就是远离一切边的真实性,或者叫做真如、实相、实际,这些都是“中”的异名,实际就是描述远离一切戏论的真实的一种本性。

所以这里讲的“中”的内容就是远离一切边的真实性或者远离一切边的真如,或者远离一切边的实相自性,或者远离一切边的实际叫做“中”;所谓的“边”就是指常断、有无、一体他体,能取所取等等,这些都叫边。

因为需要了知这些是以虚妄分别心妄计的,所以说与真实性根本不相符的一种戏论,所以都叫做边。

这样我们就明白这里所讲的“边”就是一种戏论的法。

比如说能取所取,或者说常边断边、有边无边等等,这些都叫做边。

原因呢刚上面说的,因为这些呢以分别心妄计的与真实性不相符的一种戏论,所以统统都叫做边。

辨中边论27讲心得分享

辨中边论27讲心得分享

辨中边论27讲心得分享
今于此中先辨其相。

颂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

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

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

此中唯有空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

于彼亦有此者,谓即于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虚妄分别。

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

所余非无故,如实知为有。

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示空相。

虚妄分别有:指的是离言依他起的能分别是存在的,而所分别的我(由末那识派生),法(由意识派生)两者都是不存在(空)。

这个规律,便是空性,空性则是永恒存在。

空性依托于依他起上,故说从依他起和遍计所执中去体悟空性。

既能看到何为无?又能看到何为有?
如此正观,便是中道。

复次颂曰: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论曰:一切法者,谓诸有为及无为法。

虚妄分别名有为,二取空性名无为。

依前理故,说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由有空性虚妄分别故说非空,由无所取能取性,故说非不空。

有故者,谓有空性虚妄分别故。

无故者,谓无所取能取二性故。

及有故者,谓虚妄分别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虚妄分别故。

是则契中道者,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

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顺《般若》等经,说一切法非空非有。

所以说,一切法,有所空的,也有不空的。

了知何为有,何为无,才是真正明白了中道。

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

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

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唯识宗,也就是法相宗。

本宗依据《解深密经·法相品》⽽⽴,认为⼀切诸法的体性、相状,都是唯识所变,就其所变的"法相"来命名,所以称法相宗。

其它尚有诸多别名,如: 1.唯识宗:唯,有⼆义:⼀、别于他法(遣⼼外有境);⼆、决定有此法(表有内在之⼼)。

识,有了别的意思(对种种境界⽣起了别作⽤)。

世间万事万物,皆"唯识"所造,若⽆⼼识的了别作⽤,则⽆万法的存在。

因其阐释"⼀切唯⼼所造,万法唯识所变"的道理,故名唯识宗。

2.中道宗:⼩乘偏"有",般若偏"空",此宗说"外境⾮有,内识⾮⽆",离有、⽆偏执,正显处"中"真理,故名中道宗。

3.应理圆实宗:⼀切法门皆应理,⽽能圆实故。

4.普为乘教宗:本宗所说教义,不论利、钝根机,普遍皆蒙其利,故名普为乘教宗。

5.慈恩宗:唐朝⽞奘⼤师游历印度,于戒贤论师处,传承唯识学法统。

归国后,住持长安慈恩寺,于此传法给才智超群的窥基。

因窥基⼤弘法相唯识学于慈恩寺,世称慈恩⼤师,故此宗⼜名慈恩宗。

6.瑜伽宗:此名乃沿袭印度旧称。

依弥勒的《瑜伽师地论》和《分别瑜伽论》⽴名。

瑜伽,是相应的意思,谓本宗所明教义,能与真理相应,故名瑜伽宗。

7.⼤乘有宗:唯识学说建⽴种种"法相",以解释宇宙⼈⽣的真理,⼒矫空宗末流(顽空、断灭空)的偏执,故名⼤乘有宗。

⼀、唯识学在印度的开展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有两⼤重要学派:⼀、为建⽴空观思想的龙树⼀系,以"本体论"为中⼼,即所谓的中观学派;⼆、为建⽴有宗思想的世亲⼀系,以"现象论"为中⼼,即瑜伽学派。

印度佛教在公元第⼀、⼆世纪间,⼤乘思想兴起,⼤乘经典相继出现。

约于佛陀⼊灭后七百年间(公元第⼆、三世纪),南印度龙树论师出世,阐扬⼤乘佛法,依《般若经》造论,计有《中观论》、《⼗⼆门论》、《⼤智度论》等诸论着,因⽽有"千部论主"的美称。

瑜伽行派——郭玉霏

瑜伽行派——郭玉霏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的本相有三:(a)能藏,即阿赖耶识能摄持和保 存一切“种子”(潜在力),种子或潜在力在时机成熟时 能够生出宇宙万有(种子生现行),宇宙万有也可发生 (熏习)新的宇宙万有的潜在能力或状态(现行生种子), 这种势如瀑流永恒不断的因果变化,亦即人间苦海的无限 变化过程;(b) 所藏,即生起宇宙万有潜在力的所藏处; (c)我爱执藏,阿赖耶识原非自我(灵魂)而是识的流转, 但第七识妄执为永恒主宰的灵魂,因之被称为我爱执藏, 这个自我(灵魂)也就是轮回果报的主体。
Page 15
在中国的发展
唯识思想在南北朝的北魏时代就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 人传入中国,在北方地区成立了地论学派。 在南朝的梁陈时期,真谛又把这一思想弘传于南方,在江 南一带形成了摄论学派。但南北朝时代在中国流传的唯识 思想基本上都属于印度前期瑜伽行派的思想或唯识古学。 迨唐玄奘自印度回国译出《成唯识论》后,中国才传播印 度护法一系的唯识新学,从而建立了唯识学派──法相宗。 唯识学在唐代曾风靡一时,但在唐末五代即开始衰微。
瑜伽行派
一组:郭玉霏、于雪、徐华、王宁宁
主要内容>>>
瑜伽行派简介 始祖:弥勒
创始人:无著、世亲
发展:唯识古学:难陀、安慧
唯识今学:陈那、护法
教义总结(学说要点):四分说、三类八 识、五百位法、三性|三无性说、五种姓等 主要经典
Page 2
瑜伽行派简介
瑜伽行派,亦称“大乘有宗”,与中观派并称为印度大乘 佛教两大派别。因主张“万法唯识”,故亦名“唯识学 派”。 “瑜伽”意为“相应”,即与理相应,按一定道理去切身 践行体验,属于“观”(毗钵舍那);
“行”指修持,这里指禅定(奢摩他)。
通过止观思悟佛教“真理”,以证得大菩提,大涅槃。据 《显扬圣教论.成瑜伽品》:般若之“正慧能到彼岸,是 大菩提最胜方便,故名瑜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遍计所执自性
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唯一常非有唯有而不真唯有无真实于法数取趣于所取能取于有非有性离增益损减见
无无常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颠苦所取苦事相苦和合苦苦倒空无性空异性空自性空谛
真实
无我
无相无我异相无我自相无我习气集等起集未离系集集谛自性灭二取灭垢寂灭(二)灭谛遍知道永断道证得道道谛粗细世俗谛假世俗
行(识)世俗
显了世俗真实胜义谛义、得、正行
极第一种解释世间极成成第二种世间极成
真实
解释烦恼障清净智慧所行所知障清净智慧所行

相、分别真如、正智《辨中边论》名、相
分别
真如、正智
《中观庄严论释》
法性
辨法名相(现二及名言)
分别(虚无分别)
(了知法性)正智法性迷乱现相
迷乱现基
(现前法性)真如

如如(圆成实)
《瑜伽》《显扬》
摄义
所执义
分别义
法性义
(对比)
境故安立遍
分别故安立依
二空故安立圆
本论《第一品》有为无为法无为法
其他九善巧真实善巧

因、相寂静、彼所观义
见《日光鬘》
《辨中边论》“第三品”表解
根本真实相真实因果真实道理极成(三量或三种道理)
论中极成
净所行真实
安立真实(苦谛)清净真实(灭谛)摄受有法
真实
名相分别(有漏心)、正智(无漏心)
真实
邪行真实(集谛)正行真实(道谛)有为法
十善巧真实
差流转真实实相真实、唯识真实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