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基础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复习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一、考试性质与目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了测试考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个方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为国家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高层次学科人才。
通过考试,应能够全面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与知识点1. 数据结构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常见的数据结构类型、存储方式以及相关操作;了解数据结构的动态组织和调整方法。
2. 计算机组成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技术特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硬件结构和技术指标。
3. 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熟悉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方法。
4. 计算机网络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熟悉常见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
5. 数据库系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了解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熟悉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试卷满分为150分。
3.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4. 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约占40%,计算机组成原理约占30%,操作系统约占20%,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系统各占5%。
5.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6. 评分标准:按照答案要点给分,答案正确且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者得满分,答案不完整则根据其正确程度酌情给分。
7. 答题方式: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四、复习建议1. 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2.注重实践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针对考试题型进行练习,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知识;2. 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掌握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及使用场景;3. 掌握操作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和常用的调度算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系统性能瓶颈、优化系统资源分配等;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系统编程能力,如进程创建、线程同步、文件操作等;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尊重知识产权,遵循法律法规;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和编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计算机系统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功能、类型及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操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类型-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2. 进程与线程:讲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状态、调度算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进程与线程的定义与区别- 进程状态与转换- 进程调度算法3. 内存管理:分析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技术,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虚拟内存技术- 页面置换算法4. 文件系统:介绍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存储原理,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计算机软考初级证书 信息系统软考
题目:深度探讨计算机软考初级证书信息系统软考一、背景介绍计算机软考初级证书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人才统一考试的一种,是由我国人事部主管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的一种证书。
信息系统软考则是计算机软考初级证书中的一个分类,主要考察考生对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等方面的能力。
二、计算机软考初级证书信息系统软考的内容1.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在信息系统软考中,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的分类、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等。
考生需要熟悉并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信息系统技术。
2.信息系统基本技术另外,信息系统软考还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这些基本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操作系统技术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技术的学习,考生能够了解信息系统软件的运行机制,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系统软件。
3.信息系统基本方法在信息系统软考中,还需要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方法。
这些基本方法包括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评价方法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方法的学习,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4.信息系统基本工具信息系统软考还需要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工具。
这些基本工具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建模工具、数据库工具、开发工具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工具的学习,考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系统的建设技术,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熟练地使用这些工具。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计算机软考初级证书中的信息系统软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书,它涵盖了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系统软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信息系统软考的学习,考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化能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回顾计算机软考初级证书信息系统软考的内容涵盖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指令
计算机操作基础理论复习题(部分)1.I/O接口位于()。
A.总线和设备之间B.CPU和I/O设备之间C.主机和总线之间D.CPU和主存储器之间ANS:A2.微机上使用的显示器是一种()。
A.输入设备B.输出设备C.存储设备D.缓冲器ANS:B3.ISA、EISA、VESA、PCI是微机中()的标准。
A.显示器B.主板C.总线D.存储器ANS:C4.在微机系统中,VGA的含义是()。
A.微机型号B.键盘型号C.显示标准D.显示型号ANS:C5.在P-Ⅱ型微机中,P-Ⅱ是指()。
A.产品型号B.主频速度C.微机系统名称D.中央处理器型号ANS:D6.使用Pentium/200芯片的微机,其CPU主频为()。
A.400MHzB.300MHzC.200MHzD.100MHzANS:C7.下列设备中不能作为输出设备的是()。
A.打印机B.显示器C.绘图仪D.键盘ANS:D8.个人计算机属于()。
A.小巨型机B.小型计算机C.微型计算机D.中型计算机ANS:C9.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应属于()。
A.科学计算B.实时控制C.数据处理D.辅助设计ANS:C10.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顺序执行”指令,是由科学家()提出的。
A.加里略B.法拉第C.牛顿D.冯诺依曼ANS:D11.CAD是指()。
A.计算机辅助教育B.计算机辅助设计C.计算机辅助制造D.计算机专家系统ANS:B12.采用电子管为元件的计算机被称为计算机发展的()。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ANS:A13.把二进制数110100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
A.69B.D2C.D1D.6AANS:A14.十进制数55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A.110111B.101001C.101000D.111001ANS:A15.下列数中,数值最小的是()。
A.八进制数246B.十进制数168C.十六进制数E2D.二进制数10101010ANS:A16.十六进制数111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计算机基础复习资料整理
计算机基础复习要点整理一、人物英国数学家巴贝奇研制的分析机因具备现代计算机的5大装置(输入、处理、存储、控制和输出)而被尊称为计算机之父;英国科学家图灵因提出图灵机模型和人工智能而被尊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因提出现代计算机的思想体系(存储程序和控制程序)以及二进制而被尊称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岛正利被称为微型计算机之父。
钱天白教授因登记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建立第一个CN域名服务器而被尊称为“中国上网第一人”。
北大教授王选因首创用矢量法描述汉字笔画轮廓,解决汉字排版问题而被尊称为当代毕升。
二、重大事件1946年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2001年我国推出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嵌入式CPU是“方舟1号”,2002年9月,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款商用化通用化高性能CPU“龙芯1号”,这标志我国结束“无芯”历史。
长城0520CH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能处理汉字的微型计算机三、基本知识和理论1、计算机怎样分代?答:按照计算机采用逻辑元件的不同,可以将计算机分代为: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的第一代计算机,以晶体管为逻辑元件的第二代计算机,以集成电路为逻辑元件的第三代计算机和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逻辑原件的第四代计算机。
按计算机技术发展变化的历程,又可分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客户机/服务器和互联网5个发展阶段。
2、计算机怎样分类?答:1989年美国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6大类。
按照日常所见又分为: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掌上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5大类。
3、计算机发展趋势如何?答:计算机发展趋势是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4、被看好的未来计算机是那几类?答:科学界看好的未来计算机目前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
5、什么是计算机?答、计算机也称为电脑,是用来处理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信息的一种电子设备。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1
第3章 操作系统
•本章从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 入手,对Windows XP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 了详细介绍。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能熟练掌握Windows XP所 提供的功能,管理好计算机资源,更好地为 其他程序的运行服务。
2
学习目标
【Alt + Esc】
以项目打开的顺序 循环切换
Windows XP的常用快捷键
20
Windows XP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1.文件和文件夹 2.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3.资源管理器
21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1.新建文件或文件夹 2.打开及关闭文件或文件夹 3.选定文件或文件夹 4.复制、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5.删除、恢复文件或文件夹 6.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7.搜索文件或文件夹 8.文件和文件夹快捷方式的创建 9.文件或文件夹属性的查看
22
资源管理器
“Windows资源管理器”是用于管理计算机所 有资源的应用程序。通过资源管理器可以运行程 序、打开文档、新建、删除文件、移动和复制文 件、启动应用程序、连接网络驱动器、打印文档 和创建快捷方式,还可以对文件进行搜索、归类 和属性设置。
23
1.打开资源管理器 •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的“附 件”级联菜单中的“Windows资源管理器”命 令。 • 右击“我的电脑”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 选择“资源管理器”命令。 • 右击【开始】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资源管理器”命令。 • 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单击工具栏上的【文 件夹】按钮。
46
3.音量控制
如果计算机系统配置了多媒体装置,那么 就可以使用“音量控制”程序调节计算机或其 他多媒体应用程序所播放声音的音量、平衡和 高低音等设置,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总汇
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总汇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总汇1、计算机按照数据处理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等2、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电源等硬件组成。
3、计算机主机是(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的总称,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等部件。
4、控制器和运算器集成在一起,合称为(中央处理器)5、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
6、计算机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主机)和(外部设备)7、外部设备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U盘)8、1971年,每个Intel成功的把(算术运算器)和(逻辑运算器)集成在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9、计算机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10、运算器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1、运算器除了能进行各种加、减、乘、除运算外,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12、运算器主要由(算术运算单元)(寄存器)(累加器)等组成13、控制器主要由(指令译码器)(指令寄存器)(控制逻辑部件)等组成14、(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就是通常所讲的CPU15、(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一起被称为主机16、存储器是计算机汇总记忆设备,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17、CPU内部(缓存)的大小以及(速度)对CPU的性能影响很大。
18、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两大类19、一般把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称为(外部设备)20、计算机软件是指为了(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所编制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21、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一般(应用软件)22、一般把计算机数据总线包含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23、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它主要取决于指令的(执行时间)24、CPU的总线包括(数据)(地址)和(控制)25、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
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总汇
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总汇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原理、算法、数据结构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学科。
在学习计算机科学的过程中,了解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一、计算机科学概述计算机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机原理、算法、数据结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等。
它涉及了计算机内部的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在各种应用领域的使用。
1.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
硬件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通过执行程序来进行各种操作,包括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和输出结果。
2. 算法和数据结构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它是计算机程序的核心。
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它关注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操作。
算法和数据结构对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计算机程序的效率和质量。
3. 编程语言和编程范式编程语言是计算机与人进行交互的工具。
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C++、Java、Python等。
编程范式是一种编程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常见的编程范式有面向过程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等。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编程范式能够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各种服务。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它们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来进行操作。
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互联网和进行网络编程非常重要。
1. 网络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通过使用协议来实现网络通信。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它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网络通信过程包括数据的分组、路由选择、传输和重组等。
2. 互联网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包括了许多网络和子网络。
系统集成学习计划复习
系统集成学习计划复习一、总体目标系统集成学习计划复习是为了巩固和拓展系统集成相关知识,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通过系统学习、复习和实践,达到以下总体目标:1. 熟练掌握系统集成的基本理论知识;2. 能够熟练运用系统集成的工具和方法;3. 能够独立完成系统集成的任务;4.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复习内容系统集成学习计划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系统集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 系统集成的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4. 系统集成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三、复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总体目标,制定了以下复习方法:1. 系统学习: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的教材、课件、案例等,深入理解系统集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实践应用:通过完成实际的系统集成任务,熟练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和工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经验总结:学习并总结各种实际案例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系统集成能力。
4. 学习更新:关注系统集成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四、复习计划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系统集成学习计划复习,制定了以下复习计划:1. 第一阶段:系统学习首先,我们将花费2个月的时间系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工具等。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将阅读相关的教材和课件,深入理解系统集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2. 第二阶段:实践应用接下来,我们将投入3个月的时间进行实践应用,通过完成实际的系统集成任务,熟练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和工具。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理解系统集成的实际应用。
3.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然后,我们将花费1个月的时间学习并总结各种实际案例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系统集成能力。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将结合实际工作和案例,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第四阶段:学习更新最后,我们将花费1个月的时间关注系统集成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自考计算机一级考试
自考计算机一级考试自考计算机一级考试是一项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的考试。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下面将介绍自考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内容和备考方法。
考试内容自考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几个方面。
1.计算机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互联网基本概念、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等内容。
2.计算机操作系统:主要涉及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基本的文件管理等。
3.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包括网络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
4.计算机应用基础:包括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等。
备考方法为了成功通过自考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生需要系统地复习和准备。
以下是备考方法的建议:1.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的时间安排和考试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复习重点和难点。
2.深入学习理论知识:重点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系统原理、网络基础知识等内容,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3.练习操作技能: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各种软件的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技能。
4.做题巩固知识:多做习题和模拟试卷,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补充。
5.考前复习:考前集中复习重点知识,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结语自考计算机一级考试是对考生计算机知识能力的一次考核,需要考生认真备考,掌握考试要点,并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希望考生们通过努力学习,顺利通过自考计算机一级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软件设计师考点整理
软件设计师考点整理一、引言软件设计师考试是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测试软件设计师在计算机科学、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开发、网络、编译原理、测试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档旨在为准备参加软件设计师考试的人员提供全面的考点整理和复习指导。
二、考点整理1. 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包括计算理论、算法复杂度分析、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2.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等。
3.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
4. 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关系型数据库、SQL 语言、数据库设计等。
5. 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数据结构和排序、查找等算法。
6. 面向对象开发知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类、对象、继承、多态等。
7.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协议,包括TCP/IP协议栈、HTTP协议、DNS等。
8. 编译原理基础知识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等。
9. 测试基础知识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10.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项目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包括项目计划、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等。
三、复习指导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和时间表。
2. 系统学习:从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开始,系统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做到全面覆盖。
可以参考相关教材或在线课程进行学习。
3. 重点突破: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可以多做相关练习题或模拟试题。
4. 注重实践:理论学习是基础,但实践更为重要。
可以通过编写程序或参与项目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操作系统》实践报告
《操作系统》实践报告准考证号:考生姓名: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它要求我们掌握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理论知识。
它注重方法、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上机实践考核中,为培养考生良好的学习与工作作风。
要求考生按一定的规范进行上机前的考核准备。
熟悉软硬件环境。
上机调试和正确运行程序,以及提交实践考核报告。
上机实践考核在机器环境上调试、运行程序和产生正确的结果。
但准备阶段和整理实践报告也十分重要,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机器及环境,尽可能的正确编码,才能高效率地利用机时。
在书写报告时,必须依照规定的格式整理好文档资料,为考生将来从事于软件开发和研制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CPU: P4 2.4GHz内存: 256M硬盘: 40G (局域网)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C++ 6.0三. 实验内容3.1实验六1. 内容描述在Windows环境下创建子进程,在父子进程之间实验进程通信。
2. 实验过程2.1 实验原理:系统内部进程间通讯和数据交换有多种方式:消息、共享内存、匿名(命名)管道、邮槽、Windows套接字等多种技术。
其中利用消息机制实现IPC虽然同其他方法相比有交换的数据量小、携带的信息少等缺点,但由于其实现方便、应用灵活而广泛应用于无须大量、频繁数据交换的内部进程通讯系统之中。
Windows是一种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Windows环境和应用程序都是通过消息来交互的。
Windows应用程序开始执行后,Windows为该程序创建一个"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用以存放邮寄给该程序可能创建的各种不同窗口的消息。
消息队列中消息的结构(MSG)为typedef struct tagMSG{HWND hwnd;UINT message;WPARAM wParam;LPARAM lParam;DWORD time;POINT pt;}MSG;其中第一个成员变量是用以标识接收消息的窗口的窗口句柄;第二个参数便是消息标识号,如WM_PAINT;第三个和第四个参数的具体意义同message值有关,均为消息参数。
计算机操作系统说课
计算机操作系统说课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便捷的工作环境。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一重要的课程。
一、课程地位与目标计算机操作系统这门课程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是衔接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桥梁,是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掌握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成以下目标:1、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核心模块。
2、掌握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算法,能够分析和解决操作系统相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综合能力,提高其对复杂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和驾驭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主要功能,让学生对操作系统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2、进程管理这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进程的概念、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与互斥、进程调度算法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进程的运行机制和资源分配策略。
3、内存管理讲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等,使学生掌握如何有效地管理计算机内存资源,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4、文件系统介绍文件的概念、文件的组织方式、文件目录结构以及文件的访问控制,让学生了解文件在操作系统中的存储和管理方式。
5、设备管理讲述设备的分类、设备驱动程序、设备分配与回收策略等,使学生明白操作系统如何对各类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度。
三、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课堂讲授通过清晰、系统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讲授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入实际操作系统的案例进行分析。
2、实验教学安排相关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编写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实现文件系统的部分功能等。
linux操作系统 基础、原理与应用 pdf
linux操作系统基础、原理与应用 pdf一、引言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安全可靠、易于使用的开源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超级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上。
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我们编写了这份《Linux操作系统基础、原理与应用pdf》。
本文档将涵盖以下内容:1. Linux基础概念2. Linux操作系统原理3. Linux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二、Linux基础概念1. Linux内核:介绍Linux内核的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
2. 文件系统:讲解Linux中的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包括ext4、Btrfs等常用文件系统。
3. 进程管理:介绍Linux中的进程管理概念,包括进程、线程、僵尸进程等。
4. 系统用户和组:讲解Linux中的用户和组管理,包括用户和组的概念、创建、删除和权限设置等。
5. 设备管理:介绍Linux中的设备管理概念,包括硬件设备驱动、设备文件等。
6. 包管理:讲解Linux中的包管理工具,如APT、yum、dnf等。
7. 系统日志:介绍Linux中的系统日志和日志管理工具,如Syslog、Nagios等。
三、Linux操作系统原理1. Linux进程调度:介绍Linux中的进程调度算法和实现方式。
2. Linux内存管理:讲解Linux中的内存管理机制和原理。
3. Linux文件系统存储:介绍Linux中的文件系统存储机制和RAID技术。
4. Linux网络通信:讲解Linux中的网络通信机制和原理,包括TCP/IP协议栈、路由和DNS解析等。
5. Linux安全机制:介绍Linux中的安全机制和防护措施,如SELinux、防火墙等。
四、Linux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1. 服务器运维:介绍如何在服务器上安装和配置Linux,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
2. 容器技术:讲解Docker和Kubernetes等容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点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点是指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过程中,建立起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
这些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面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在学习计算机硬件时,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各个组件的功能和作用,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等。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硬件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桥梁。
学习操作系统时,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输入输出等。
3.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是组织数据的方式,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
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时,需要了解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常用的算法和优化技巧,如链表、树、图、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4.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学习计算机网络时,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5.数据库: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大量结构化数据的软件系统。
学习数据库时,需要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SQL语言的使用,以及数据库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除了以上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外,还有其他一些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点需要了解,如计算机图形学、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安全、人机交互等等。
总结起来,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点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它们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不仅有助于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也有利于提高我们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系统使用和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什么是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概述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进程与线程的概念与区别- 内存管理原理与技术- 文件系统与文件管理-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 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原理3.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常见类型与结构- 批处理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4.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常见命令与操作- 常用命令行指令的基本使用与参数设置- 文件与目录的操作(创建、删除、复制、移动等)- 进程的管理与控制(启动、暂停、退出等)- 内存、磁盘与网络资源的使用与管理5.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与性能优化-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与防范-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与调试方法-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故障排除与修复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PPT、讲解等方式,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分类等内容;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进程控制等实验,提升学生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能力;3. 讨论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提问环节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和积极参与教学;4. 课堂演示:通过相关软件、工具或模拟环境,展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根据学生的提问、回答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2. 实验操作: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3.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践操作任务,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4. 期末考试: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综合考察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2. 实践环境:提供实践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实验室或计算机教室;3.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用于学生复习和进一步深入学习。
网络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网络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网络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计算机技术中发展最快和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操作系统技术越来越成为当今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基本方法,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Windows2000(3)Server中的网络管理和服务的配置与管理方法以及有关的应用。
该课程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意理论学习,又要重视教学实验的内容。
一、要求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1.理论方面:(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1)什么是操作系统、作用、基本功能,为用户提供哪两种类型的接口2)什么是进程、线程,进程与线程的关系与区别,为什么需要进程同步控制3)什么是虚拟内存,实存管理与虚存管理的区别,调页与分页的概念4)什么是系统设备、用户设备、虚拟设备,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5)什么是文件系统,文件目录的作用6)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关系与区别7)什么是域、活动目录的作用,NT中的用户、组和组织单位的概念8)、什么是DNS、DHCP、WWW、FTP、IIS(2)操作系统基本功能与管理基本方法1)操作系统基本功能,有哪些基本类型、典型的操作系统;2)操作系统用户接口的功能,作业调度算法有哪些,它们的平均响应时间的计算3)操作系统处理器管理的功能,信号量及P、V操作的物理意义4)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功能,页式存储管理的基本方法,如何进行地址转换;5)操作系统设备管理的功能,磁盘驱动算法有哪些,6)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的功能,文件的物理(存储)结构有几种类型,其优缺点,系统的安全层次7)操作系统五大管理功能中涉及到的主要数据结构(表)有哪些,各自作用是什么8)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网络操作系统的几种工作模式及其含义,网络操作系统的组成9)DHCP工作过程,DHCP配置时涉及了哪些TCP/IP的配置时所涉及的内容10)DNS工作过程,有哪几种主要的资源记录11)域中的成分,用户权利和委派的含义(3)Windows 操作系统1)应用程序接口API的作用,2)Windows虚拟存储实现方法,3)Windows注册表工作机制4)Windows支持的文件系统及特点,Windows 2000(3)版本的成员及应用场合2.实验方面:实验涉及到的系统管理或管理工具有哪些,控制台创建命令、注册表编辑命令,网络管理和服务配置,文件夹共享和权限设置,组策略编辑命令、安装域控制器命令,登录到域的工作站的设置二、考核说明1.考核形式:采用期末试卷考试与平时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1 Introduction1.Abstract View of System Components2.Multiprogrammed Batch SystemsSeveral jobs are kept in main memory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CPU is multiplexed among them.Chapter 2: Computer-System Structuresputer-System Architecture2. Interrupt Time Line For a Single Process Doing Output3.Moving-Head Disk Mechanism4.Direct Memory Access StructureSix Step Process to Perform DMA Transfer 5.Storage-Device Hierarchye of A Base and Limit Register7.Hardware Address ProtectionChapter 3: Operating-System Structures 1.MS-DOS Execution2.MS-DOS Layer StructureChapter 4: Processes1.Diagram of Process State2.Process Control Block (PCB)3.CPU Switch From Process to Process4.Representation of Process Scheduling5.Addition of Medium Term SchedulingChapter 5: Threads 1.Single and Multithreaded Processes2.Many-to-One Model3.One-to-one Model4.Many-to-Many ModelChapter 6: CPU Scheduling1.Alternating Sequence of CPU And I/O Bursts2.First-Come, First-Served (FCFS) SchedulingProcess Burst TimeP124P2 3P3 3●Suppose that the processes arrive in the order: P1 , P2 , P3The Gantt Chart for the schedule is:●Waiting time for P1= 0; P2= 24; P3 = 27●Average waiting time: (0 + 24 + 27)/3 = 173.Example of Non-Preemptive SJFProcess Arrival Time Burst TimeP10.0 7P2 2.0 4P3 4.0 1P4 5.0 4●SJF (non-preemptive)●Average waiting time = (0 + 6 + 3 + 7)/4 - 44.Example of Preemptive SJFProcess Arrival Time Burst TimeP10.0 7P 2 2.0 4P 3 4.0 1P 4 5.0 4● SJF (preemptive)● Average waiting time = (9 + 1 + 0 +2)/4 - 35.Example of RR with Time Quantum = 20 Process Burst TimeP 1 53P 2 17P 3 68P 4 24● The Gantt chart is:● Typically, higher average turnaround than SJF, but better response .6.Dispatch LatencyChapter 7: Process Synchronization 1.Implementation • Semaphore operations now defined aswait (S ):S.value--;if (S.value < 0) {add this process to S.L;block;} signal (S ):S.value++;if (S.value <= 0) {remove a process P from S.L;wakeup(P);}2.Deadlock•– two or more processes are waiting indefinitely for an event that can be caused by only one of the waiting processes.•Let S and Q be two semaphores initialized to 1P0P1wait(S); wait(Q);wait(Q); wait(S);signal(S); signal(Q);signal(Q) signal(S);3.Bounded-Buffer Problem•Shared datasemaphore full, empty, mutex;Initially:full = 0, empty = n, mutex = 1Problem Producer Processdo {…produce an item in nextp…wait(empty);wait(mutex);…add nextp to buffer…signal(mutex);signal(full);} while (1);Problem Consumer Processdo {wait(full)wait(mutex);…remove an item from buffer to nextc…signal(mutex);signal(empty);…consume the item in nextc…} while (1);4.Readers-Writers Problem•Shared datasemaphore mutex, wrt;Initiallymutex = 1, wrt = 1, readcount = 0 Writer Processwait(wrt);…writing is performed…signal(wrt);Reader Processwait(mutex);readcount++;if (readcount == 1)wait(rt);signal(mutex);…reading is performed…wait(mutex);readcount--;if (readcount == 0)signal(wrt);signal(mutex):5.Dining-Philosophers Problem•Shared datasemaphore chopstick[5];Initially all values are 1•Philosopher i:do {wait(chopstick[i])wait(chopstick[(i+1) % 5])…eat…signal(chopstick[i]);signal(chopstick[(i+1) % 5]);…think…} while (1);Chapter 8: Deadlocks1.Example of a Resource Allocation Graph2.Basic Facts•If graph contains no cycles ⇒ no deadlock.•If graph contains a cycle ⇒–if only one instance per resource type, then deadlock.–if several instances per resource type, possibility of deadlock.3.Safe State•When a process requests an available resource, system must decide if immediate allocation leaves the system in a safe state.•System is in safe state if there exists a safe sequence of all processes.•Sequence <P1, P2, …, P n> is safe if for each P i, the resources that Pi can still request can be satisfied by currently available resources + resources held by all the P j, with j<I.–If P i resource needs are not immediately available, then P i can wait until all P j have finished.–When P j is finished, P i can obtain needed resources, execute, return allocated resources, and terminate.–When P i terminates, P i+1 can obtain its needed resources, and so on.4.Banker’s Algorithm•Multiple instances.•Each process must a priori claim maximum use.•When a process requests a resource it may have to wait.•When a process gets all its resources it must return them in a finite amount of time. Data Structures for the Banker’s AlgorithmLet n = number of processes, and m = number of resources types.•Available:Vector of length m. If available [j] = k, there are k instances of resource type R j available.•Max: n x m matrix. If Max [i,j] = k, then process P i may request at most k instances of resource type R j.•Allocation: n x m matrix. If Allocation[i,j] = k then P i is currently allocated k instances of R j.•Need: n x m matrix. If Need[i,j] = k, then P i may need k more instances of R j to completeits task.Need [i,j] = Max[i,j] –Allocation [i,j].Safety Algorithm1) Let Work and Finish be vectors of length m and n, respectively. Initialize:Work = AvailableFinish [i] = false for i - 1,3, …, n.2) Find and i such that both:(a) Finish [i] = false(b) Need i≤WorkIf no such i exists, go to step 4.3) Work = Work + Allocation iFinish[i] = truego to step 2.4) If Finish [i] == true for all i, then the system is in a safe state.Resource-Request Algorithm for Process P iRequest = request vector for process P i. If Request i[j] = k then process P i wants k instances of resource type R j.1) If Request i≤Need i go to step 2. Otherwise, raise error condition, since process has exceeded its maximum claim.2) If Request i≤Available, go to step 3. Otherwise P i must wait, since resources are not available.3) Pretend to allocate requested resources to P i by modifying the state as follows:Available = Available = Request i;Allocation i= Allocation i + Request i;Need i= Need i–Request i;;•If safe ⇒ the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to P i.•If unsafe ⇒P i must wait, and the old resource-allocation state isrestored5.Example of Banker’s Algorithm• 5 processes P0 through P4; 3 resource types A(10 instances),B (5instances, andC (7 instances).•Snapshot at time T0:•Allocation Max Available• A B C A B C A B C•P0 0 1 0 7 5 3 3 3 2•P1 2 0 0 3 2 2•P2 3 0 2 9 0 2•P3 2 1 1 2 2 2•P40 0 2 4 3 3•T he content of the matrix. Need is defined to be Max – Allocation.•Need• A B C•P0 7 4 3•P1 1 2 2•P2 6 0 0•P30 1 1•P4 4 3 1•T he system is in a safe state since the sequence < P1, P3, P4, P2, P0> satisfies safety criteria.Chapter 9: Memory Management1.Multistep Processing of a User2.Dynamic relocation using a relocation register3.Overlays for a Two-Pass4.Schematic View of Swapping5.Hardware Support for Relocation and Limit Registers6.Address Translation Architecture7.Paging Hardware With TLB8.Valid (v) or Invalid (i) Bit In A Page TableChapter 10: Virtual Memory 1.Transfer of a Paged Memory to Contiguous Disk Space2.Steps in Handling a Page Fault3.First-In-First-Out (FIFO) Algorithm•Reference string: 1, 2, 3, 4, 1, 2, 5, 1, 2, 3, 4, 5• 3 frames (3 pages can be in memory at a time per process)• 4 framesFIFO Replacement –Belady’s Anomaly–more frames ⇒ less page faultsOptimal Page ReplacementLeast Recently Used (LRU) AlgorithmChapter 11: File-System Interface1.Sequential-access File2.Access Lists and Groups●Mode of access: read, write, execute●Three classes of usersRWXa) owner access7 ⇒ 1 1 1RWXb) group access 6 ⇒1 1 0RWXc) public access 1 ⇒0 0 1●Ask manager to create a group (unique name), say G, and add some users to the group.For a particular file (say game) or subdirectory, define an appropriate access.Chapter 12: File System Implementationyered File System2. A Typical File Control Block3.In-Memory File System StructuresChapter 13: I/O Systems1.Interrupt-Driven I/O CycleChapter 14: Mass-Storage SystemsDisk Scheduling●Several algorithms exist to schedule the servicing of disk I/O requests.●We illustrate them with a request queue (0-199).98, 183, 37, 122, 14, 124, 65, 67Head pointer 531.FCFSIllustration shows total head movement of 640 cylinders.2.SSTFIllustration shows total head movement of 236 cylinders.3.SCANIllustration shows total head movement of 208 cylinders.4.C-SCAN5.C-LOOK6.MS-DOS Disk Layout§1.True-False Questions: (Please answer with ╳or√)( )1.Only one process can be in the state of running on any processor at any time.√( )2.Context-switch time is not overhead; the system still can do useful work while switching. ╳( )3.There is at least one thread belongs to a running process. √( )4.Many-to-one model provides more concurrency than the one-to-one threading model. √( )5.All processes, either I/O-bound or CPU-bound, must perform I/O formeaningful execution. √( )6.CPU scheduling deals with the problem of deciding which of the processes located in the hard disk is to be allocated the CPU. ╳( )7.FCFS is a kind of preemptive scheduling algorithm. ╳( )8.SJF is optimal – gives minimum average waiting time for a given set of processes √( )9.With multilevel queue scheduling, the RoundRobin should be used in the foreground for the interactive processes. √( )10.It is better to determine where the program will reside in memory before loading than making this decision until program execution.╳( )11.The logical and physical addresses are the same in compile-time andload-time address binding but different in execution-time address binding.√( )12.With memory management unit (MMU), the user program never sees the real physical addresses.√( )13.With overlay, the system is able to keep all the necessary instructions and data in memory at all time.╳( )14.Multiprogramming is impossible in fixed-sized partition because each process may require different sized memory space.√( )15.It is possible for paging scheme to generate external fragmentation, while the internal fragmentation is inevitable.√( )16.Both associative registers and page tables can be searched simultaneously.╳( )17. A bad page replacement choice increases the page-fault rate and slows process execution, but this will bot affect the correct execution of theprocesses.╳( )18.The working-set window should be fixed within the execution of a particular program.╳( )19.SSTF scheduling is a form of SJF scheduling; may cause starvation of some requests.√( )20.Since OS is only software, the changes in the design of the hardware has no influence on i╳t.( )21.When a process executes, it typically executes for a long time before it either finishes or needs to perform I/O.√( )22.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can only be accessed by CPU, no other device can directly communicate with it.╳( )23.Being another kind of processor, device controllers cannot executeconcurrently with the CPU.╳( )24.The concept of cache memory can be applied only between CPU andmemory in the storage device hierarchy.√( )25. A program is a passive entity and a process is an active entity with a program counter specifying the next instruction to execute.√( )26.The execution of a process is not necessarily to be sequential. √( )27.With layered approach, an operating system can be debugged and verified without any concern for the lower layer. ╳( )28.During system design, although mechanisms are strongly affecting policies, it is better to separate the policy from the mechanism. √( )29.Two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same program are considered the same separate execution sequences. ╳( )30.There are five states a process can be in, and only one process can be in running state at any instance.√( )31.The long-term scheduler selects which processes should be brought in to the ready queue. √( )32.Context-switch time is an overhead because the system cannot do useful work while switching. √( )33.The parent processes and the children processes created by the parent can be executed concurrently. √( )34.There will be no race condition when the instructions involved can be executed atomically. ╳( )35.When one thread is executing inside its critical section, all other threads should stop running and wait. ╳( )36.Without proper control, it is possible for two processes to be in their critical sections at the same time. √( )37.When solving critical section problems, we could make possible assumption concerning the relative speed of the threads. ╳( )38.Semaphores can be implemented as synchronization tool that does not require busy waiting. √( )39. A system built with semaphores cannot guarantee mutual exclusion. ╳( )40. A semaphore is always as powerful as a monitor and it always has value 0 or 1. ( )41.Deadlock prevention differs from avoidance because deadlock avoidance make deadlock impossible. √( )42.If the processes in the system has no hold-and-wait condition, no deadlock can happen. √( )43.In order to prevent deadlock, there is no other ways except ensuring no cycle can happen in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graph associated with this system. ╳( )44.It is impossible for a system with deadlock prevention scheme to become deadlocked. ╳( )45.If a resource-allocation graph contains cycle, that means this system isdeadlocked. ╳( )ually deadlock recovery method should be invoked before deadlock detection.√( )47.The system will not become deadlocked even the system has reached an unsafe state. √( )48.Overlay can be used when the entering process is larger than amount of memory allocated to it. √( )49. A process must be completely idle before swapping, particularly with pending I/O.√§2 Multiple Choices, Single Answer Questions: (Please answer with capital letter(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not be contained in the stack of a process as temporary data?(A) method parameters (B) return addresses (C) global variables (D) localvariables(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one of the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process in its process control block (PCB)? B(A) CPU registers (B) kernel (C) program counter (D) process state (E) I/O status ( )3.There are many scheduling queue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es running in a system, which are job queue, _______ queue, and device queues. A(A) ready queues (B) I/O queues (C) port queues (D) routine queues( )4.The selection of a process in the ready queue for entering the CPU for execution is called D(A) send (B) detach (C) transmit (D) dispatch( )5.The selection of a process to bring into the ready queue is happeninginfrequently, therefore, the execution of the ______-term scheduler may beslow. C(A) Short (B) medium (C) long (D) immediate( )6.When two processes wish to communicate, they need to establish a____________ between them before they can exchange messages. A(A) communication link (B) bridge (C) channel (D) password(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not be shared between threads? B(A) Code section (B) register set (C) Data section (D) other resources ( )8.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not be one of the multithreading models? B(A) Many-to-one model (B) One-to-many model (C) One-to-one model (D)Many-to-many model( )9.In a system that do not support multiple kernel threads, we should use the _____________ model. B(A) Many-to-one (B) One-to-many (C) One-to-one (D) Many-to-many ( )10.For the criteria of CPU schedulin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atching the goal of CPU utilization, throughput, turnaround time, and waiting time, respectively. C(A) max, min, max, min (B) min, max, max, min (C) max, max, min, min (D)min, min, max, max( )11.FCFS scheduling has convoy effect because many ______ processes waiting for one ______ process to get off the CPU. C(A) long, short (B) long, long (C) short, long (D) short, short( )12.SJF associates with each process the length of its next ______ to schedule the process. B(A) I/O interval (B) CPU burst (C) total process execution (D) program( )13.SJF cannot be implemented at the level of _______-term CPU scheduling. B(A) short (B) long (C) medium (D) temporary( )14.Dynamic loading D(A) is useful for executing small size code. (B) is better for frequentlyneeded program. (C) is loading the routine before it is needed. (D) obtaina better memory space utilization.( )15.In fixed-sized partition, the degree of multiprogramm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________ in the memory. E(A) CPUs (B) printers (C) registers (D) variables (E) partitions( )16.Suppose there are 40k, 50k, and 30k holes (in addressing sequence) left in the memory, which hole a 30k program will be allocated if first-fit, best-fit,and worst fit is used? (following the sequence) B(A) 50k, 30k, 40k (B) 40k, 30k, 50k (C) 40k, 50k, 30k (D) 30k, 40k, 50k ( )17.Alghough page table cannot be searched simultaneously, it uses the _________ property to locate the frame number in corresponding tableentry with one memory access. C(A) ordering (B) numbering (C) indexing (D) normalized( )18.Working set strategy prevents thrasing while keeping the degree ofmultiprocessing as _____ as possible. A(A) high (B) low (C) deep (D) short (E) long( )19.Two major determining factors of disk access time is the seek time and the __________. C(A) around time (B) feedback time (C) rotational latancy (D) executiontime (E) wait time( )20.There are four components comprise a computer system, including hardware, __________, application programs, and users. D(A) CPU (B) Windows (C) Hard disk (D) Operating Systems( )21.In multiprogrammed batch systems, several jobs are kept in main memory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CPU is _____________ among them. A(A) multiplexed (B) distributed (C) selecting (D) in-line (E) off-loaded ( )22.Which program loads the operating system into the memory? E(A) kernel (B) spooling (C) I/O (D) control (E) bootstrap( )23.Operating system is ___________ driven. D(A) data (B) signal (C) message (D) interrupt (E) software( )24.Device controller transfers blocks of data from buffer storage directly to main memory without CPU intervention is called D(A) Cycle stealing (B) Memory protection (C) Buffering (D) Directmemory access( )25.The only large storage media that the CPU can access directly is A(A) main memory (B) control storage (C) flash memory (D) hard disk(E) associative memory( )26.The greatest advantage by dividing operating system into layers is D(A) flexibility (B) convenience (C) effectiveness (D) modularity (E) easeof control( )27. A process includes its text section, ___________, program counter and stacks.D(A) data section (B) queue (C) memory (D) registers (E) variables( )28.The context of a process is represented in the _______of a process. B(A) kernel (B) PCB (C) control storage (D) queue( )29. A semaphore is an __________ that can only be accessed via two indivisible operations: P and V. D(A) condition variable (B) monitor variable (C) concurrent variable (D)integer variable( )30.The value of a _________ semaphore can range between 0 and 1. B(A) constant (B) binary (C) counting (D) fixed( )31.Deadlock avoidance scheme requires that the system has some additional_________ information available. C(A) detailed (B) structure (C) a priori (D) database( )32.Banker’s algorithm is a kind of B(A) Deadlock Recovery (B) Deadlock Avoidance (C) Deadlock Detection(D) Deadlock Prevention( )33.When obtaining the wait-for graph form the resource-allocation graph, thenodes of type _________ is removed. A(A) resource (B) process (C) lock (D) request( )3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does not need to search the entire list of freeholes before applying it? A(A) first fit (B) best fit (C) worst fit (D) better fit( )35.The allocated memory may be slightly larger than requested memory; this sizedifference causes B(A) medium fragmentation (B) internal fragmentation (C) externalfragmentation (D) patched fragmentation§3. Fill-in-the-blank Questions:( )1. A process can be temporarily brought out of memory to a backing store, andthen brought back into memory for continued execution. This is called____________( )2.________-fit and ________-fit better than worst-fit in terms of speed andstorage utilization.( )3.It requires _______ memory accesses for every instruction access if the pagetable is placed in main memory.( )4.When referencing the memory, the ________________should be searchedfirst and the page table next.( )5.It is important to keep the page-fault rate ________ in a demand-pagingsystem.( )6.OPT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since it requires ______ knowledge of thereference string( )7. A page is busy swapping pages in and out is called ____________.( )8.________ algorithm is also called “elevator algorithm”?§4. Short Answer Question:( )1.Suppose there are three processes entering the queue in the order specifiedbelow. The arrival time and the next CPU burst time are provided below. Pleasecalculate the average waiting time if using FCFS , SJF (preemptive version), andRoundRobin scheduling (with time quantum = 10). You need to show the detailof your calculation and complete the Gantt Chart below to demonstrate theexecution sequence.( )2.Consider following sequence of request queue for disk I/O0 20 40 60 80 0 20 40 6035, 53, 92, 43, 15 With disk head originally at cylinder 40, draw the paths of head movement by SSTF, SCAN and C-LOOK scheduling and find out their total head movement distances. SSTF: SCAN:(current head direction: right) C-LOOK: (reading direction:right) ( )3.Complete the logical address layout below showing a 32-bit machine with 16K page size. Show the layout If two-level paging is used, with 8 bits for the outer page. Calculate the size of the page table for each case. ( ) ( ) (8) ( ) ( ) ( )4.Consider the paging scheme with associative registers on the right. Please fill-in the page table and the associative registers with proper numbers. ( )5.Evaluate FIFO and LRU page replacement algorithm by running it on the memory reference string below and completing the tables provided. Compare the number of page faults resulted. Reference string: 5, 2, 0, 4, 2, 3, 4, 5, 2 ( )6. Please complete the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on the right.( )7.A solution to the critical-section problem must satisfy three requirements: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8.The classical definition of P and V operation of semaphore is given below. eliminated the problem of busy waiting. P(S) { V(S) { while S ≤ 0 S++; ; // no-op; } S--; } ( )9. Fill-in the blanks provided in the diagram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