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详细概括复习课程
大一上学期末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总结

大一上学期末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总结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通过学习操作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提高我们的编程能力和系统调试能力。
在大一上学期的操作系统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它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接口,同时负责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的资源。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2. 进程管理进程是程序在计算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管理的基本单位。
在进程管理中,我们学习了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内容。
了解进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编写高效的并发程序。
3.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
在内存管理中,我们学习了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内存分配和内存保护等内容。
通过学习内存管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程序的内存使用和优化。
4. 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管理文件和存储设备的功能。
在文件管理中,我们学习了文件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和保护等内容。
通过文件管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5.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各种硬件设备的功能。
在设备管理中,我们学习了设备的分配和控制、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等内容。
了解设备管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编写设备驱动程序和系统管理工具。
6. 用户接口用户接口是操作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接口。
在用户接口中,我们学习了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
了解用户接口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对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的总结,我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操作系统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操作系统概述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系统。
它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协调和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
2.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负责创建、终止和切换进程,以及对进程的调度和同步。
●内存管理: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和回收、虚拟内存管理等。
●文件系统:提供对存储设备上的文件的管理和访问。
●设备管理: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包括设备的分配、调度和驱动程序的管理。
●用户界面: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如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命令行界面(CLI)等。
二、进程管理1.进程与线程的概念和区别●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中的程序,由程序、数据和控制块组成,拥有独立的地质空间。
●线程是进程的执行单位,是进程内的一个独立执行流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2.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3.进程同步与互斥●临界区问题与解决方法●互斥量(Mutex)与信号量(Semaphore)●管程(Monitor)及其实现三、内存管理1.内存分配方法●连续分配: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动态分区●非连续分配:分页、分段、段页式2.虚拟内存管理●页表和页表项●页面置换算法:FIFO、LRU、Clock等●页面置换策略:全局置换、局部置换四、文件系统1.文件系统的组成●文件和文件类型●目录结构:单级目录、多级目录、树形目录、索引目录等2.文件的存储管理●文件的物理结构:连续分配、链式分配、索引分配●文件的逻辑结构: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哈希文件五、设备管理1.设备的分类与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通信设备●设备控制器、设备驱动程序2.设备分配与处理●设备分配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电梯算法等●中断处理和设备驱动程序六、用户界面1.图形用户界面(GUI)●窗口管理●鼠标、键盘和触屏操作●图形界面设计规范2.命令行界面(CLI)●常用命令和参数●命令管道和重定向●Shell脚本编程附件:●无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无法律名词及注释。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
下面将对操作系统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1.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和服务。
-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
2.进程管理-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体。
-进程管理包括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进程调度。
-进程控制包括创建、撤销、挂起和唤醒进程等操作。
-进程同步是指多个进程之间的调度和协作,常用的同步机制有信号量、互斥量和条件变量。
-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管道、共享内存和消息队列。
-进程调度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选择就绪队列中的进程来运行。
3.内存管理-内存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和内存回收等操作。
-内存分配是将内存划分给进程使用,常用的分配方式有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和虚拟存储器。
-内存保护是为了保护每个进程的内存空间,防止相互干扰。
-内存回收是回收进程结束后的内存空间,常用的回收方式有垃圾回收算法。
4.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指对文件进行组织、存储和检索的操作。
-文件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命名数据集合。
-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打开、关闭、读取和写入等操作。
-文件系统是负责管理文件存储和访问的软件部分,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NTFS和EXT等。
5.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设备可以是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或存储设备。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设备分配和设备调度等操作。
6.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的界面。
-用户界面可以分为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命令行界面通过命令行输入和输出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图形用户界面通过图形界面提供更加直观和友好的操作方式。
7.操作系统的类型-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只能同时运行一个用户进程,并且只能执行一个任务。
操作系统复习重点内容 复习总结

操作系统复习重点内容复习总结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主要解决的是对操作系统的认识问题。
在学习完后面各章后还应该再回过头来认真品味本章的内容,重点是对操作系统原理的整体认识和掌握。
操作系统引论这部分内容不会出现大题。
一般是以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形式为主,属于识记形式的题目。
重点是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特征和主要功能等。
l计算机系统把资源管理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l操作系统的两个设计目标:1、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2、使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扩充硬件的功能,使硬件的功能发挥得更好;使用户合理共享资源,防止相互干扰;以文件形式管理软件资源,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快速存取。
P1 l设置操作系统的作用1,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是裸机与用户的一个界面。
2,系统观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一个"管理员"。
l操作系统的分类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的一个计算问题称为一个"作业"。
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简称"多道系统",即多个作业可同时装入主存储器进行运行的系统。
多道系统能极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表现为:(1)并行工作,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合理搭配多道使用不同资源的作业,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3)直接在高速的磁盘上存取信息,缩短了作业执行时间,使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4)作业成批输入、自动选择和控制作业执行减少了人工操作时间和作业交接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分时系统,具有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批处理兼分时系统中,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由批处理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实时系统:在严格时间规定内处理必须结束;分类:(1)实时控制(2)实时信息处理网络系统:可实现资源共享的,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的操作系统我们使用的windows是网络式系统;分布式系统可协调多个计算机以完成一个共同任务的;l发展MS-DOS:单用户单任务Windows XP:单用户多任务UNIX:多用户多任务l操作系统的特性1,并发性2,共享性3,不确定性l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 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大纲一、操作系统基础1.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1.2 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1.3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组成1.4 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5 操作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二、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和特点2.2 进程的状态和转换2.3 进程的创建、撤销和切换2.4 进程的同步和通信2.5 进程调度的算法和策略三、内存管理3.1 内存的组织和管理3.2 内存的分配和回收3.3 内存的保护和共享3.4 虚拟内存的概念和实现3.5 内存管理的算法和策略四、文件系统4.1 文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4.2 文件的存储和管理4.3 文件的访问和共享4.4 文件的保护和安全4.5 文件系统的性能和优化五、设备管理5.1 设备的概念和分类5.2 设备的管理和控制5.3 设备的驱动和接口5.4 设备的中断和异常处理5.5 设备管理的算法和策略六、网络管理6.1 网络的概念和结构6.2 网络协议和通信6.3 网络的安全和管理6.4 网络的性能和优化6.5 网络管理的算法和策略七、操作系统的性能和优化7.1 操作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评价 7.2 性能优化的策略和方法7.3 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处理 7.4 操作系统的安全和保护7.5 操作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八、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8.1 操作系统的新技术和趋势8.2 操作系统的新应用和需求8.3 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8.4 操作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前景 8.5 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策略和措施。
《操作系统》课程重点整理

《操作系统》课程重点整理1、操作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地对各种资源进行分配和调度,以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具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不确定性)。
操作系统的功能是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用户接口管理和其他功能。
2、进程的概念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定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3、进程属性进程ID(PID):是唯一的数值,用来区分进程;父进程和父进程的ID(PPID);启动进程的用户ID(UID)和所归属的组(GID);进程状态:状态分为运行R、休眠S、僵尸Z;进程执行的优先级;进程所连接的终端名;进程资源占用:比如占用资源大小(内存、CPU占用量);4、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分别是:就绪状态、运行状态、阻塞状态。
5、进程的PCB进程控制块是对进程本质属性的描述,是操作系统管理进程所需要的基本信息。
进程控制块记录了操作系统用于描述进程状况和控制进程运行所需要的基本信息。
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进程控制块,进程是动态变化的,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也是变化的,操作系统通过读或写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达到了解进程,记录进程变化的目的。
6、进程(的内存)映像的四要素进程程序块、进程数据块、系统或用户堆栈、进程控制块7、进程和程序的区别虽然进程是程序,但是进程与程序却不能完全等同。
程序是静态的,是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的代码序列。
进程是动态的,是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进程具有各种状态并可以在状态之间转换。
8、什么是线程,为什么要引入线程,线程与进程的关系?线程是操作系统进程中能够独立执行的实体,是进程的组成部分,是处理器调度的基本单位。
为解决进程切换需要系统付出的开销大,进程通信的代价高,进程的并发度不高等问题,在进程基础上提出新的并发机制,将进程作为资源分配的单位和调度单位分离开来,让进程只作为资源分配的单位,而用线程作为调度的基本单位,提高系统的并发程度。
(完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基本特征、主要类型;2.理解分时、实时系统的原理;第二章进程管理1.掌握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和关系;2.掌握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变化;3.掌握进程控制块的作用;4.掌握进程的同步与互斥;5.掌握多道程序设计概念;6.掌握临界资源、临界区;7.掌握信号量,PV操作的动作,8.掌握进程间简单同步与互斥的实现。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1.掌握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功能;2.掌握简单的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法、时间片轮转法、优先级法;3.掌握评价调度算法的指标:吞吐量、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4.掌握死锁;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死锁预防的基本思想和可行的解决办法;5.掌握进程的安全序列,死锁与安全序列的关系;第四章存储器管理1.掌握用户程序的主要处理阶段;2.掌握存储器管理的功能;有关地址、重定位、虚拟存储器、分页、分段等概念;3.掌握分页存储管理技术的实现思想;4.掌握分段存储管理技术的实现思想;5.掌握页面置换算法。
第五章设备管理1.掌握设备管理功能;2.掌握常用设备分配技术;3.掌握使用缓冲技术的目的;第六章文件管理1.掌握文件、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的概念;2.掌握目录和目录结构;路径名和文件链接;3.掌握文件的存取控制;对文件和目录的主要操作第七章操作系统接口1.掌握操作系统接口的种类;2.掌握系统调用的概念、类型和实施过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作用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OS的作用可表现为: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一般用户的观点)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资源管理的观点)c.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和SPOOLing系统(假脱机或联机输入输出方式)的联系和区别脱机输入输出技术(Off-Line I/O)是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的高速性和I/O 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它减少了CPU的空闲等待时间,提高了I/O速度.由于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的,或者说,它们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故称为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反之,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输入输出的方式称为联机(SPOOLing)输入输出方式假脱机输入输出技术也提高了I/O的速度,同时还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汇总-超详细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汇总-超详细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一种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也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本文将概述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有三个基本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和设备管理。
具体包括:- 处理器管理:负责进程与线程的调度,确保CPU的有效利用;- 存储器管理:负责内存的管理,包括内存分配、释放和虚拟内存;- 设备管理:负责与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交互,包括磁盘、键盘、鼠标等。
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通常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顺序执行一批程序,无法交互;-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个计算机,通过时间片轮转进行切换;- 实时操作系统:对实时性要求较高,能够即时响应;- 服务器操作系统:运行在服务器上,能够管理多个用户和计算机;- 嵌入式操作系统:运行在嵌入式系统上,如手机、路由器等。
操作系统的结构操作系统通常分为两种结构:单体结构和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单体结构是将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程序内,而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则将操作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提供用户接口,而服务器端进行资源管理。
操作系统的组成元素操作系统包括两个组成元素:内核和系统调用。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系统调用是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允许用户通过应用程序访问系统资源。
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操作系统的启动包括以下五个阶段:1. 加载BIOS;2. 自检过程;3. 加载操作系统启动程序;4. 操作系统启动;5. 登录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 dir: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 cd:切换目录;- md: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rd:删除一个目录;- copy:复制文件;- del:删除文件;- type: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
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功能、类型、结构、组成元素、启动过程和常用命令。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知识点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知识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软件之一,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
在期末复习时,掌握以下重要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考试。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其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
处理机管理负责合理地分配和调度 CPU 资源,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这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方面。
存储器管理的任务是对内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回收,确保各个进程能够安全、高效地使用内存空间。
设备管理则是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设备的分配、驱动程序的加载和设备的控制等。
文件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提供文件的存储、检索、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用户接口管理为用户提供了与操作系统交互的方式,包括命令行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
二、进程管理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进程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等特征。
进程的状态包括就绪、运行和阻塞三种。
进程的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等。
进程同步是指多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相互协调和合作,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常见的进程同步机制有信号量、管程、消息传递等。
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交换信息的方式,包括共享内存、消息队列、管道和套接字等。
三、存储管理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地分配和管理内存资源。
连续分配方式包括单一连续分配、固定分区分配和动态分区分配。
其中,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有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等。
分页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将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也划分为相同大小的页,通过页表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分段存储管理则是按照程序的逻辑结构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段,每个段有自己的起始地址和长度。
操作系统复习—操作系统讲义资料文档

操作系统复习—操作系统讲义资料文档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环境。
对于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来说,操作系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操作系统,本文将对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控制程序的执行,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操作界面和服务。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处理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地分配处理器时间,提高处理器的利用率。
通过进程和线程的调度算法,操作系统决定哪个进程或线程在什么时候获得处理器的执行权。
存储器管理负责对内存资源进行分配、回收和保护。
虚拟内存技术使得计算机能够运行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程序。
设备管理则是对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分配、驱动程序的加载和设备的控制。
文件管理用于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组织、存储、检索和保护,提供方便的文件操作接口。
作业管理负责对用户提交的作业进行调度和控制,确保作业能够高效地执行。
二、操作系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用户数量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按照任务处理方式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按照系统架构分为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单用户操作系统如Windows 系列中的Windows 7、Windows 10 等,主要为单个用户提供服务。
多用户操作系统则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用户登录和使用系统,如 Unix、Linux 等。
批处理操作系统适用于需要大量重复处理的作业,它将多个作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处理,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每个用户通过终端与系统进行交互,系统按照时间片轮流为每个用户服务。
《操作系统概念》重点内容总结教学内容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可靠的计算环境。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管理等。
二、进程与线程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它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三、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确保每个进程都能获得所需的内存空间。
内存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内存共享和内存置换等。
四、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和存储文件的一组机制。
它负责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写、复制、移动等操作,并提供文件的目录结构和访问控制机制。
五、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显示器等。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驱动程序管理、设备的分配和释放、设备的控制和通信等。
六、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操作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界面,它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显示系统的输出结果。
用户界面包括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两种类型。
七、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根据其功能和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
八、操作系统的安全与保护操作系统的安全与保护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负责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操作系统的安全与保护包括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技术、安全审计等。
九、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旨在提高操作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包括进程调度算法优化、内存管理算法优化、文件系统优化、设备驱动程序优化等。
十、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变革。
操作系统-复习总结

操作系统-复习总结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运行环境。
在操作系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功能、原理和设计,并通过实践掌握了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和操作技巧。
本文将对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以便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I.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程序,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用户程序的运行。
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功能:1.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并提供进程间通信的机制,实现合理的资源分配和并发执行。
2.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回收和地址映射等操作,以实现程序的有效运行。
3.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提供文件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写、修改和删除等操作,方便用户对文件的访问和使用。
4. 输入输出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交互,负责设备的初始化、驱动程序的加载和数据的传输等操作,保证输入输出的正常进行。
II. 进程管理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实现了合理的进程调度和并发执行。
具体来说,进程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程创建:操作系统根据用户请求或程序需要,创建新的进程,并为其分配资源。
2. 进程调度:操作系统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进程执行,以实现合理的资源利用和任务完成。
3. 进程同步:操作系统提供了进程间的同步机制,避免进程之间的竞争条件和死锁情况。
4. 进程通信:操作系统提供了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包括共享内存、消息传递和管道等,方便进程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III.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内存的分配、回收和地址映射等操作,以实现程序的正常运行和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存分配:操作系统根据程序的需要,将内存划分为多个区域,如代码区、数据区和堆栈区,以便统一管理和分配。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1. 操作系统概述1.1 定义与作用1.2 常见操作系统的分类1.3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2. 进程管理2.1 进程的定义2.2 进程状态及转换2.3 进程调度算法2.4 进程同步与互斥2.5 进程通信方式3. 内存管理3.1 内存的分段与分页3.2 虚拟内存与页面置换算法3.3 内存碎片整理与分配算法3.4 页面置换策略3.5 内存保护与地址转换4. 文件系统4.1 文件系统的组成4.2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4.3 文件操作与共享4.4 目录管理与文件的打开访问4.5 文件存储原理与文件的备份5. 输入输出管理5.1 I/O设备的分类5.2 缓冲区管理与设备驱动程序 5.3 I/O控制方式与I/O操作指令 5.4 磁盘调度算法5.5 文件系统缓存管理6. 网络与分布式操作系统6.1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6.2 网络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6.3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通信与同步6.4 分布式文件系统与进程迁移6.5 虚拟化技术与云操作系统7. 安全与保护7.1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威胁7.2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7.3 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7.4 安全协议与加密算法7.5 操作系统安全的最佳实践附件:- 附件1:操作系统调度算法实现代码示例- 附件2: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范例- 附件3:操作系统文件系统设计法律名词及注释:- 著作权:指对某一独创性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 版权法: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主要用于保护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
- 公开许可:通过特定的许可证向公众授权某项内容的使用、复制、修改、分发等行为。
《操作系统基础》课程详细讲义(完整版)

第一章 引 论 前言 近代典型的操作系统: DOS WIN 32 WINDOWS95 WINDOWS2000 特点是:个人 PC,单用户系统(单任务/多用户) (WINDOWS NT UNIX LINUS ) 特点是:多用户/多任务系统 现代的 UNIX 系统: SOLARIX SVR4 SCO winserver2003-2008„„„„ 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 1 多线程机制 2 微内核结构( 内核线程 用户线程 3 C/S 模式 4 SMP 结构,对称多处理机制 5 分布式系统结构 6 网络系统结构
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
应用程序 系统的服务程序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用户接口)—>安全,程序,图形 (操纵,管理硬件设备)—>CPU 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 作业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对象)—>处理器,存储器,外设,文件
1. 2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 1.系统资源管理:处理器的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及作业管理。 2.合理调度资源,使用户方便,安全共享使用系统资源。 3.提供输入,输出接口,简化用户的输入,输出工作。 4.规定用户接口,发现并处理各种错误。
(运算器)
(输出)
(存储器)
(输出)
(控制器)
图-1 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的资源(硬件与软件)包括: 1 处理器 2 内存 3 中断 4 通道 5 信号 6 消息 1 2 3 4 是非消耗性资源,而 5 6 是消耗性的资源 计算机的结构: 系统软件: 计算机管理,维护 ,控制和运行以及对程序提供编译,装载,网络通信等服务工作 应用软件: 为某一类的应用需要而设计的程序,用户为解决特定问题而编制的程序或系统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正式版)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正式版)1. 操作系统概述- 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通过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提供上层应用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的接口,协调计算机资源的使用,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有效管理。
- 功能: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管理进程和线程,调度资源,提供文件系统和存储管理,实现设备驱动和输入输出控制等功能。
2. 操作系统的组成- 内核: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实现最基本的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
- 进程管理:负责管理和调度进程,保证进程的正确执行。
- 内存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和回收。
- 文件系统:提供对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实现文件的读写和存储。
- 输入输出系统:负责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实现输入和输出的控制。
-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等。
3. 操作系统的常见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一批作业的顺序进行处理,无需用户干预。
-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使用计算机资源。
- 实时操作系统:对时间要求严格,需要快速响应和处理外部事件。
- 网络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
- 分布式操作系统:将多台计算机连接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4. 操作系统的关键概念- 进程和线程:程序的执行实例,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进程的执行单位。
-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分配和回收内存资源,保证进程的正常执行。
-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提供对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实现数据的读写和存储。
- 调度算法:操作系统通过调度算法决定哪些进程被执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 设备驱动:操作系统提供设备驱动程序,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5. 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多核处理器的支持: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多核处理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操作系统需要支持多核环境下的并行计算和资源调度。
-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一台物理计算机虚拟为多个逻辑计算机,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操作系统需要支持虚拟化环境的管理。
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总结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操作系统概述1:什么是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核心程序。
它的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驱动管理等。
2: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经历了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发展阶段,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3:操作系统的构成操作系统由内核和外壳(用户界面)组成。
内核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外壳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
二、进程管理1:进程的定义与特征进程是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它具有独立的执行流和内存空间,可以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进行数据交换。
2:进程的状态与转换进程状态包括就绪、执行、阻塞等,它们之间的转换由操作系统调度器控制。
就绪态、执行态和阻塞态之间的转换称为上下文切换。
3:进程调度算法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等。
三、内存管理1:内存管理的需求与原则内存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物理内存与逻辑内存的映射,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内存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2:内存分配与回收内存分配的方式包括连续分配、分区分配、虚拟内存等。
对于分配的内存空间,需进行合理的回收,以避免内存泄漏和碎片化问题。
3:页面置换算法页面置换算法的目的是解决内存空间不足时的页面置换问题。
常见的算法有先进先出(FIFO)、最近最久未使用(LRU)、最不常使用(LFU)等。
四、文件系统管理1:文件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文件系统由文件、目录和文件控制块组成。
文件系统采用层次结构(如树形结构)进行管理。
2:文件操作与文件访问控制文件操作包括创建、删除、复制、移动等,而文件访问控制则涉及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的管理。
3:文件存储与文件的物理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有连续存储、存储和索引存储等。
文件的物理结构包括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散列文件等。
五、设备驱动管理1:设备的分类与驱动程序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以及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方便的接口。
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以及处理多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同步。
- 内存管理: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 文件系统:管理磁盘上的文件和目录,并提供文件的读写等操作。
- 设备管理: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如磁盘、打印机等。
- 用户界面: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等。
二、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进程是程序在计算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包括代码、数据和执行状态等信息。
2.2 进程的调度- 非抢占式调度:进程运行直到自己主动让出CPU,例如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 抢占式调度:操作系统可以主动中断进程,例如优先级调度算法和实时调度算法。
2.3 进程间通信进程间通信(IPC)是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和信息的机制,常用的IPC方式包括管道、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等。
三、内存管理3.1 内存的分段- 代码段:存放程序的指令代码。
- 数据段:存放程序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 堆栈段:存放程序的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信息。
3.2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一种能够扩展计算机的物理内存的技术,它将磁盘空间作为辅助存储器,允许将物理内存和磁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四、文件系统4.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文件系统是管理磁盘上文件和目录的机制,它包括文件的组织结构、文件的存储和文件的访问控制等。
4.2 文件的组织- 单级文件组织:所有文件都存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 多级文件组织:文件按照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可以使用目录和子目录进行分类管理。
4.3 文件的访问控制文件访问控制用于限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常见的文件访问控制方式包括用户权限和文件权限。
五、设备管理5.1 设备的分类设备可以按照其功能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设备分类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完整版)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详细概括

第一章:1.什么是操作系统?os的基本特性是?主要功能是什么OS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方程用户的功能的集合。
特性是: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并发和共享。
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2.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目标是: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扩充机器3.什么是单道批处理系统?什么是多道批处理系统?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的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调入作业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各是什么?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终端功能,只有有中断功能才能并发。
5.什么是分时系统?特征是什么?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有交互性的一般是分时操作系用,成批处理无交互性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或实时信息服务的是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之间无主次之分就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因为网络一般有客户-服务器之分。
6.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
按照截止时间可以分为1硬实时任务(必须在截止时间内完成)2软实时任务(不太严格要求截止时间)7.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哪三种?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用户接口又分为: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什么是操作系统?os的基本特性是?主要功能是什么OS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方程用户的功能的集合。
特性是: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并发和共享。
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2.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目标是: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扩充机器3.什么是单道批处理系统?什么是多道批处理系统?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的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调入作业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各是什么?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终端功能,只有有中断功能才能并发。
5.什么是分时系统?特征是什么?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有交互性的一般是分时操作系用,成批处理无交互性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或实时信息服务的是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之间无主次之分就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因为网络一般有客户-服务器之分。
6.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
按照截止时间可以分为1硬实时任务(必须在截止时间内完成)2软实时任务(不太严格要求截止时间)7.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哪三种?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用户接口又分为: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8.理解并发和并行?并行(同一时刻)并发(同一时间间隔)9.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1.无结构操作系统,又称为整体系统结构,结构混乱难以一节,调试困难,难以维护2.模块化os结构,将os按功能划分为一定独立性和大小的模块。
是os容易设计,维护,增强os的可适应性,加速开发工程3.分层式os结构,分层次实现,每层都仅使用它的底层所提供的功能4.微内核os结构,所有非基本部分从内核中移走,将它们当做系统程序或用户程序来实现,剩下的部分是实现os核心功能的小内核,便于扩张操作系统,拥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第二章:1.什么叫程序?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点是什么?程序:为实现特殊目标或解决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特点: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2.什么是前趋图?(要求会画前趋图)P35图2-2前趋图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3.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是什么?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4.什么叫进程?进程控制块(pcb)在书p41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利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5.进程的特征是什么?1结构特征2动态性(最基本特征)3并发性4独立性5异步性6.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什么?请画出状态转换图(P38 图2-5)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7.系统中的进程之间是什么样的结构关系?(家族关系或树形结构)P438.什么叫临界资源?什么叫临界区?临界资源: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每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9.什么是进程同步?什么是进程互斥?一个进程达到了某些点后,除非另一个进程已经完成了某些操作,否则就不得不停下来等等待这些操作的结束,这就是进程间的同步,有了同步后进程间就可以相互合作。
(实现进程同步要求四点,1空闲让进2忙则等待3有限等待4让权等待多个进程都想使用一个临界资源,但是不能同时使用,于是只好一个进程用完了才给其他进程使用,这就是进程互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斥是并行的一种特殊情况。
10.进程同步或互斥时常用的信号量有哪几种?如何利用它们写出同步、互斥的例子?整型信号量、记录型信号量、AND型信号量、信号量集书55同步互斥例子11.对给定的前趋图会利用信号量实现前趋关系(P54)12.能读懂利用记录型信号量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程序(P58)13.能读懂读者——写者问题程序(P63)14.什么叫高级通信?什么叫低级通信?高级进程通信是指用户可直接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一组通信命令高效的传送大量数据的一种通信方式。
进程之间的互斥和同步,由于其交换的信息少而被归结为低级通信。
15.进程之间是如何进行高级通信的?1共享存储器系统2消息传递系统3管道通信(进程通信就是进程间的数据交换,互斥与同步是进程中的两种方式,属于低级通信方式)16.什么是线程?为什么要引入线程?有什么属性?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引入线程是为了减少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间和空间开销,使OS有更好的并发性。
属性:轻型实体、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可并发执行、共享进程资源(多线程模型:多对一,效率高,一个阻塞,直接瘫痪。
一对一,并发强,一个线程断了允许另一个执行。
多对多,集合上面两个模型两者之长。
17.进程有哪几部分组成?创建进程系统要做哪些工作?进程由进程控制块、程序段、数据段、栈(工作区)组成。
工作:首先调用进程创建原语Creat(),申请空白PCB(进程控制块),为新进程分配资源,初始化进程控制块,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18.什么是原语?原语是有若干条指令组成的,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一个过程。
19.什么是P操作?什么是V操作?P操作是指能对用于表示资源数目的整型量S进行访问的原子操作wait(S)。
V操作是指能对用于表示资源数目的整型量S进行访问的原子操作signal(S)。
20.顺序执行和并发执行的特点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并发执行: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第三章:1.什么是高级调度?什么是低级调度?什么是中级调度?高级调度又称作业调度或长程调度,主要功能是根据某种算法,把外存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也就是说,它的调度对象是作业。
第几调度又称为进程调度或短程调度。
它所调度的对象是进程。
中级调度又称中程调度,内外存交换,从存储器资源的角度,将进程的部分或全部换出到外存上,将当前所需部分换入到内存。
2.常用进程调度算法有哪些?是如何定义的?各有什么优缺点?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每次调度都是从后备队列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最先进入该队列的作业,将它们调入内存,为它们分配资源,创建进程,然后放入就绪队列。
优点:有利于长作业,不利于短作业。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对短作业或短进程优先调度。
优缺点:多长作业不利,未考虑作业紧迫程度。
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算法: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3.按各占用处理的方式分类,优先权调度算法分为哪两类?分别叙述之。
5.在实时调度中,非抢占方式调度算法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优缺点?非抢占式优先调度算法:基于时钟中断的抢占式优先权调度算法:立即抢占的优先权调度算法:7.进程(线程)常用的调度方式有哪三种?8.什么叫死锁?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什么?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的作用,它们都将无法向前推进。
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
9.预防死锁有哪几种方法?各是如何实现的?各有什么优缺点?摒弃“请求和保持条件”:在进程开始之前一次性申请在与运行过程中的所有资源,若系统资源满足则分配给该进程,若有一种资源不满足,则让该进程等待。
优点: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很安全,缺点:资源严重浪费。
摒弃“不剥夺条件”:一个进程提出新的资源请求时必须释放它保持了的资源,待以后需要时重新申请。
它运行过程中保持的资源暂时的释放掉了。
优点:缺点:代价大、增加系统开销、家底系统吞吐率。
摒弃“环路等待条件”:系统将所有资源按类型进行线性排队,并赋予不同的序号,所有进程对资源的请求必须按照资源序号递增的次序提出。
这样在资源分配图中不可能再出现环路。
优点: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得到改善缺点:10.什么是系统安全状态?系统安全状态是指系统能按某种进程顺序来为每个进程Pi分配其所需要的资源,直至满足每个进程对资源的最大需求,是每个进程都可以顺利的完成。
11.什么是死锁的避免?常用的算法是什么?基本思想是什么?银行家算法-----在避免死锁方法中允许进程动态地申请资源,但系统在进行资源分配之前,应先计算此次分配资源的安全性,若分配不会导致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则分配,否则等待12.什么是死锁的检测与解除?死锁的检测:系统保存有关资源的请求和分配信息,提供一种算法,以利用这些信息来检测系统是否已进入死锁状态。
死锁的解除:发现进程进入死锁状态,采用剥夺资源或撤销进程的方法解除进程的死锁状态。
13.什么是死锁定理?当且仅当进程状态的资源分配图是不可完全简化的,该进程处于死锁状态。
14.常用的死锁解除方法有哪两种?剥夺资源、撤销进程第四章:1.什么叫静态重定位?有什么优点、缺点?即在程序装入内存的过程中完成,是指在程序开始运行前,程序中的各个地址有关的项均已完成重定位,地址变换通常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以后不再改变,故称为静态重定位。
优点:无需增加硬件地址转换机构,便于实现程序的静态连接。
缺点:内存利用率低2.什么叫动态重定位?有什么优点、缺点?地址变换过程是在程序执行期间,随着对每条指令或数据的访问自动进行的。
Y优点:内存利用率高。
缺点:需硬件支持,地址变换浪费时间。
3.什么叫连续分配方式?连续分配方式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
4.连续分配方式分为哪四种?单一连续分配、固定分区分配、动态分区分配、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
5.什么是首次适应算法?有什么优缺点? - - 要求会做这类计算题FF算法:在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至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链中。
优点:缺点:6.什么叫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有什么优点、缺点?- - 要求会做这类计算题分配内存时,从上一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分出一块与请求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
优点:缺点:7.什么叫最佳、差适应算法?有什么优点、缺点?最佳适应算法: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总是把能满足要求、有事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