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的讲座体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学习共同体”中的小组合作点滴体会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的今天,“交流与合作能力”被视为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已成为目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昨天有幸听了赤峰市师资科刘学民科长的讲座。在讲座中,笔者将进行简单明了的论述。

我根据笔者论述的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培优”的目的

由于在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内“合议”的环节中,组里的较弱的同学对优生有需求的欲望,这种“成就感”和“需求感”会支配着优生提前自主学习,并且会耐心地辅导弱势的组员。在辅导的过程中,优生在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播给弱生的同时,也起到了巩固基础的作用,而且弱生容易出差错的地方正好也是本节课的易错点。优生在解释这些易错点的同时,提高了自己解决易错点的机会的能力。所以说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小组合作学习的确起到了培优的目的。

二、“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扶弱”的目的

在上面我们提到了“培优扶弱”这个环节,的确起到了“培优”的目的。但从另一个方面讲也确实起到了“扶弱”的目的。在我们常说课堂上的“弱生”,教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在自己已有的知识范

围内能理解或接受的内容较少。能有人来耐心地手把手教的机会少的可怜,从心理学上来讲,能有人真正地关心他们,或者说把他们放在一个和其他同学平等的位置上来耐心讲解的机会更少。所以,长期以来,他们把自己放到了一个“扰纪”的这样一个位置。课堂学习成绩不上,还经常在教室内扰乱纪律。但自从我们“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注入课堂,再加以我们的课堂评价机制到位以来,这些差生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一个问题,优生回答适当评价;而“弱生”解答就给予特殊鼓励,而且不仅是自己得到鼓励,而是为组里都得到了收获快乐的幸福感。这样无疑让这些弱生找到了自己在教室内的“存在感”和“归属感”。而我们课堂的“扶弱”工程,是每一个优生真心诚意地辅导“弱生”,耐心地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内讲解的一个重要环节,使这些弱生感受到了自己在教室内被关注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为了自己的小组的发展而放弃“扰纪”的行为,归属到组内管理来。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扶弱”的目的。

三、“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

“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的“培优扶弱”环节中,为课堂的增效起到以下两点作用:一是优生提前自主学习,课堂上又进行辅导“弱生”,这样无疑对优生巩固基础知识,对优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起到了很好的强化作用;二是课堂上由传统

课堂上的一个“教师”转变到小组学习课堂上的几个“小老师”,甚至更多个小老师,无疑对“弱生”的提高提到了一个增效的作用。

那么“减负”的作用又在哪里呢?由于课堂上有大量的“小老师”的参与辅导,所以课本大纲内要求完成的内容,课堂基本上会提前高质的完成。剩余的时间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有了课堂上的基础,然后再提炼出作业中的中等难度或较难的题,在课堂上“合议”解决。这样一方面来讲符合数学的由简到难的思维规律,另一方面来讲也的确为学生今天的作业起到了一个“减负”的作用。所以说“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

四、“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学习共同体”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路,这一点应该是我们课堂实施中最值得推崇的。在课堂上,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为他们提供了个人思维火花展示的机会。但却可以看出他们通过这个课题养成了认真思考、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说明“学习共同体”课堂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这种共同协作、谦虚谨慎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老师因学校活动或其他情况做了自主学习活动安排后,学生甚至能几个小时自主讲课和听课,且兴趣浓厚,秩序良好。

总之,开展“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了学习的主人。所有听讲座的教师对这个课题讨论、感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