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理知识大全
地理基础知识
16大地理基础知识五大规律一、地球运动相关规律1.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分布规律(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都相等,均为每小时15°。
(2)地球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均是在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阳直射点)是变化的。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天,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变化。
当太阳直射点在某地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
当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则减小。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冬至日达到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夏至日达到最小回归线之间: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回 归线上直射一次4.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总规律:太阳辐射由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强。
(2)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选择题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貌
D. 城市人口数量(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壳运动的类型?
A. 地震
B. 火山喷发
C. 板块漂移
D. 潮汐作用(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洋流对欧洲西部气候有显著的增温增湿作用?
A. 北大西洋暖流(正确答案)
B. 加利福尼亚寒流
C. 秘鲁寒流
D. 赤道逆流
下列哪项不是水循环的环节?
A. 蒸发
B. 降水
C. 下渗
D. 岩石风化(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A. 刚果盆地(正确答案)
B. 亚马孙平原
C. 东南亚群岛
D. 中非高原
下列哪项不属于自然资源的分类?
A. 可再生资源
B. 非可再生资源
C. 矿产资源
D. 人工合成资源(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
A. 中国
B. 印度(正确答案)
C. 美国
D. 俄罗斯
下列哪个因素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A. 植被覆盖良好
B. 降水适量
C. 地形平坦
D. 缺乏植被保护(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的“三大火炉”之一?
A. 南京
B. 武汉
C. 重庆
D. 成都(正确答案)。
基础地理知识大全
基础地理知识大全地理是关于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现象。
它包括了地球的构造、气候、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帮助您了解地球这个神奇而复杂的家园。
一、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包括了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主要由熔融的岩石组成。
外核是地幔下面的一层,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
内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主要由固体铁和镍组成。
地球有两个主要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年的时间为365天。
二、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在长时间内某个地区的平均天气情况。
气候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洋流、气候带、地形等等。
地球上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每个气候带有不同的气候特点。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温室气体的排放、森林砍伐和工业污染等都导致了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的增加。
三、地球的土地利用地球的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地表土地的各种利用方式。
通过土地利用,人类可以得到食物、水资源和能源等各种生活必需品。
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城市用地、森林用地、草原用地等等。
不幸的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过度的城市化、过度的农业开垦和乱砍乱伐都会对地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四、地球的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匀。
人口数量最多的大陆是亚洲,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人口分布受到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导致人口集中和资源紧张。
同时,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导致农业和乡村经济的衰退。
五、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是一个充满了自然灾害的地方。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洪水和干旱等。
区域地理基础版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基础版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椭球体,其直径约为12756.32公里。
地球的结构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层,地幔是处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固态岩石层,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两部分,是地球的内部部分。
二、大洲和海洋地球表面被陆地和水体覆盖,陆地主要分布在七大洲上,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等。
三、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地球的气候主要受纬度、海拔、地形和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四、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文环境和地貌环境。
地球资源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五、人类活动与地球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生产和能源利用等。
这些活动导致了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六、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区域空间的组成与分布、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与地方特色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有地域差异、地域格局、地域因素、地域问题、地域格局、地域特征等。
区域地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同时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七、区域地理的方法区域地理研究的方法包括实地考察、田野调查、地图制作、统计分析、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区域差异和地域格局,为地球环境的保护和人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大洲和海洋、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人类活动与地球、区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方法等内容。
这些知识对我们了解地球上的区域差异和地域格局,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地理基础知识
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通过对地球各个方面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地球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广阔而神奇的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著名的蓝色星球,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扁球体。
地球的赤道部分稍微膨胀,两极部分则稍微收缩,这使得地球不完全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00公里,地表积约为510万平方公里。
同时,地球还有很多陆地和水域,陆地面积约为148亿公顷,水域面积约为361亿亩。
二、地球的分区和大洲地球可以根据大陆的位置和形状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
根据大陆分布,我们可以将地球分为七大洲,它们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每个大洲都有其特定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对人类的发展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地球的地形和地势地球的地形非常复杂多样,包括陆地和水域。
陆地上有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地貌。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度达到8848米;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全长约为6671公里。
在海洋中,还有大大小小的海洋和海湾,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约为1.65亿平方公里。
四、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地球的气候分布有明显的带状特征,可以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其中,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温度高,降水丰富;温带气候带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候适中;寒带气候带位于两极附近,气候严寒、干燥。
不同气候带的气候差异巨大,直接影响着各地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的生活。
五、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矿产资源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和表面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生物资源包括陆地上的植物和动物以及海洋中的各种海洋生物。
六、地球上的人口和城市地球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星球,截至目前全球人口已经超过70亿。
地理基础知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大全二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地理基础知识大全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包括了地球的物理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地理的基础知识。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
从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地幔是由岩石和熔融岩石组成的,它占据了地球体积的大部分。
地壳则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它包含了我们生活的陆地和海洋。
二、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用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最常用的系统是经度和纬度。
经度是指从地球中心到某一点的扇形线段与基准经线间的夹角,它的范围是从0°到180°,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赤道的角度,它的范围是从0°到90°,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三、大洲地球上有七大洲,它们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这些大洲在地理位置、面积和人口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面积约为445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5亿。
而南极洲是最小的洲,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几乎没有永久居民。
四、地形和水体地球上的地表是多样化的。
它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的地形类型。
高山通常位于地壳板块碰撞的地方,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平原则是指相对较为平坦的区域,如亚马逊平原和恒河平原。
水体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海洋、湖泊、河流等。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
五、气候气候指的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状况。
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纬度、海洋暖流、地形等。
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温带海洋性气候则位于温带地区,而寒带气候则主要存在于高纬度地区。
六、自然灾害地球上常常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和洪水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地理背书知识点总结
地理背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它的南北两极是略微地被压扁的。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
2.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04秒。
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日。
3. 地球的经纬度经线是指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半径线,共有360个,等距离分布在地球上。
纬线是指连接地球赤道和两极的圆,共有180个,平行分布在地球上。
4.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描写地表地理位置时采用的坐标系。
通常都是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一个地方的位置。
第二章自然地理知识1. 地球的地表形态地球表面形成无数地貌,主要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台地、峡谷、河流、湖泊等。
2. 地球的气候地球气候主要包括温带、寒带、热带等气候类型。
气候的形成受地球自转、公转、赤道附近太阳直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地球的水文地球表面有大量水资源,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等。
水资源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
4. 地球的植被地球表面植被多样,包括森林、草原、沙漠和湿地等。
植被对地球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人文地理知识1. 人口地理地球上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
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2. 人类活动的地理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
这些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3. 城市地理地球上的城市分布也非常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地带。
城市的规模和分布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4. 区域地理区域地理主要研究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以及地区的发展变化等。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决定着地区的发展状况和特色。
第四章地理研究方法地理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和模型分析等。
实地考察是通过实地走访来获取地理信息;调查研究是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地理数据;模型分析是通过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来分析地理问题。
地理基础知识(地理记忆部分)
地理基础知识(地理记忆部分)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仪的基本要素:地轴、赤道、两极。
拨动地球仪,它会绕着一根轴转动,这根轴就是地轴。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对应的点叫南极。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1)二分二至日期: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春分、秋分直射点在0°纬线(赤道),夏至直射点在23.5°N(北回归线),冬至直射点在23.5S(南回归线)。
(3)昼夜长短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昼夜等长)。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夏至日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4.纬线和经线的基本特点(1)纬线的基本特点形状——圆(极点除外)。
长度——不相等。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2)经线的基本特点形状——半圆。
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5.重要的地理经纬线及其数值经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20°W和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120°E(北京所在东八区中央经线)纬线0°纬线(赤道、最长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30°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中、高纬度分界线)23.5°纬线(回归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23.5°N是北回归线,23.5°S是南回归线)66.5°纬线(极圈,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66.5°N是北回归线,66.5°S是南回归线)90°纬线(南北极点)6.地球五带的名称、范围及其地理现象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地理基础知识必背
地理基础知识必背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地球的构造和形态、气候和气象、地壳运动、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以下是一些必背的重要概念和定义。
1. 地球的形态: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赤道略胖、两极略扁。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赤道长约为40,075公里。
2. 经度和纬度:经度是指垂直于地球赤道面并连接两极的半圆线,用来测量东西方向。
纬度是指垂直于地球赤道面的圆线,用来测量南北方向。
3. 大洲和海洋:地球表面被陆地和海洋所覆盖。
陆地被划分为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而海洋则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
4. 山脉和平原:地球表面有许多山脉和平原。
山脉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它们通常位于陆地之间,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如亚马逊平原和长江平原。
5. 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在地理上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温带和寒带。
气象是研究短期天气变化和气象现象的科学。
6. 自然灾害:地理环境中会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台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7. 自然资源:地球上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和水资源。
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8. 人口和城市:地理学也研究人类的分布和人口变化。
人口密度不均衡,大城市通常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如东京、纽约和上海。
9. 环境保护: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地理学也研究如何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只是地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有许多深入的内容可以进一步研究。
地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人们理解和保护地球的重要工具。
熟悉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理解人类的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我们的家园。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100条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100条1.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约4 万千米。
5.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7.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8.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9.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10.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11.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12.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1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
14.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15.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16.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
17.夏至日(6 月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18.冬至日(12 月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19.春分日(3 月21 日前后)和秋分日(9 月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20.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21.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22.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3.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是高低气压相间分布,风带与气压带相间分布。
25.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北半球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
26.季风环流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
27.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28.气旋(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29.水循环主要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30.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基础地理知识大全
笫一谋国土与人民(1)——辽间的渣域一中国的陆地面积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与欧洲面积接近.居世界第三(世界陆地面积炖三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二我国领土四至点:我国领土瑕北蠕在省淇河以北的主航迫的中心銭上°我国领土的垠东端在与乌里江主航迫的中心线的相交处c我国领土的瑕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的皆母暗沙C我国领土的瑕西端在的恥米尔高原上。
初春孚节.北方是冰天暫地.南国的已呑暧花开(我国领土的纬度差异.导玫气温上的差异)当瑕东部的渔民迎若到江上捕鱼时.JR西部帕米尔高原上的牧民还在深夜里酣睡(我国领土的经皮差异导致时间上的差异)三中国的陆海邻国1陆上邻国14个.按送时针方向排列.分别为:朝鲜(东亚)、俄罗淅(北亚)、蒙古(东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卿狮坦、塔吉克斯坦.(中亚)阿富汗.(西亚)巴基斯•坦.印皮、鹿泊尔、不丹、(南亚)缅甸、老挝、越南(东南亚)2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由北到南依次为:国、日本、(东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利印度尼西亚(东南亚)注息:陆上邻国中. 冇不连续彊界的国家冇印反(3)和俄罗渐(2);四我国冇辽阀的海域濒临的海洋由北列南依次为:渤海(海)、黄海. 东海、南海五我国第一大乌:岛笫二大乌:乌比一比:从海陆渣域方面有.中国间英国、蒙古冇什么不同?与美国冇什么相间和不同的之处?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足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亚欧大陆上的一个陆国突;英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恭备的国家. 但其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 这与我国东临海洋.西靠大陆冇所不囘。
六中国海陆位51的优势1我国地理(海陆)位堂的特点中国疆城辽间,是一个海陆恭备的国家. 位于亚洲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2我国地理(海陆)位狡的优势中国渣城辽间.海陆兼备.①东部濒临太平洋.气候湿润,升利农业生产;沿海多氏港. 于发农海洋事业。
②西部深入亚欧大陆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③国土辽间.为民族生存发处捉供巨大空间.为社金进步奠定雄厚的物质妹础七中国在地ES上的位51半球位贸: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理:大部分地区在中纬皮、北温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海陆位;K.: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海陆菲备笫一谋国土与人民(2)——行政区划一我国实行行政区划的原因国土面积大.为便于背理. 促进经济发號和民族团结二我国行政区城分三级我国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吕、市)、乡(镇)(“省” 作为中国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名称.正式出现在元朝)三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P45)我国的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E;. 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氏、回族自治区、维吾尔自治区——实行“民族氏域自治”政疏孚有一定自治权4个克辖市:市(占都)、市.市、市(直辖市里面积最大、成立最晩)2个特别行政区:、涣门我国实行” 一国两制“政疏. 祖国地实行社会主义制皮. 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省是我国23个省之 ----------------- 冬早实观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方针:“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足邻国瑕多的省级单位.冇8个与山脉、河流、湖泊升关的省区:省、省(太行山)省、省(黄河)省、省(洞庭湖)省(钱塘江又名)省(湖)与历史冇关的简称:(晋)(容)(蜀)()面积瑕大省级行政区:位51最东:瑕北:JR西:瑕南:北回归线从东到西穿过的省份:、、广西、升两个简称的省区(5个):(川或劭)、(贵威释)、(云戒滇)(陕或)、(甘咸陇)周边的邻居:、一广西八澳门跨纬ZJUR大的省区:省跨经皮瑕大的省区:既临海又升陆上邻国的省区:、广西第一课国土与人民(3)——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一众多的人口1中国的人口国倩:人口众多.人口密ZJU交高.分布很不均匀中国足世界上人口瑕多的国家.13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2% 中国人口窑反较髙:136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人口窑皮的3倍2中国人口分布的情况①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腾冲线②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特点):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高.分布很不均匀.一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稠密. 以西人口稀少二多•民族的大案庭1我国的民族构成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釵好瑕多.占92%.其余55个少釵民族.占8% 少釵民族中人数JR多的足壮族;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3我国民族分布的情况汉族速及全国各地.主耍栗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耍束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進地区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漳最多的省区笫二课山丿II秀姜(1)——复杂多样的地形一我国地形的特征1我国各类地形的构成山地面积瑕大.平原校小.丘陵瑕小山地、丘陵、崎吃的高廉统称为山区2我国地形的特征我国地形种类很多.山氏面积广大山区的优势:林业、矿产、水能芳资源卒富.环境清新.旅游资源卒富山氏劣势:交通不便.条件简陋芳二我国的主耍山脉及其在地图上的位;K.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一一阴山山脉、昆仑山脉---------------------- 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山脉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奈山脉. 祁连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孤形山脉:喜马拉飛山脉三我国的主耍地形区及其在地B9上的位;H.——四大髙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东南丘陵四大高原斉藏高原:“世界屋脊”(海拔JR高)、苗山连绵、斉棵、格杷髙原:地势平坦、草原辽用|黃土髙原:水土流失、沟縈•纵横、梯田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四大盆地准聪尔盆地纬度JR髙垛里木盆地面积JR大(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海拔JR高盆地:土壊肥沃. 平原是“天府之国”(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地华北平原:一更无际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鱼米之乡四我国的地势特征1我国地势的特征:地势西髙东低.自西向东逐飯降低. 大玫呈三级阶梯2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分布及界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靳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習峰山3主耍地形区在三级阶梯上的分布概况:笫一级阶梯主耍分布若斉藏髙原(“世界屋脊”)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盆地)笫二级阶梯上主耍分布若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髙原、塔里木盆地.准喝尔盆地、盆地(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笫三级阶梯上主耍分布若东北平尿、华北平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券(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09A:笫一级阶梯B:笫二级阶梯C:笫三饭阶梯地形区及海域:①斉藏高原②盆地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黄海山脉及城市:(1)喜马拉赧山脉(2)横断山脉(3)4我国地势的优越性(对河流、交通、三候的彩响)我国地势使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沫. 冇利东西交通、经济、文化交流;河流落差大. 益藏卒富的水能资源;东部地势低. 海洋湿润耗流容易深入地.形成降水。
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大全
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大全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大全:1. 地理位置和坐标:- 地球的经度和纬度是测量地理位置的基本工具。
- 纬度是地球表面上每一个点到赤道的距离,北纬和南纬分别表示北半球和南半球。
- 经度是地球表面上每一个点到本初子午线的距离,东经和西经分别表示东半球和西半球。
2. 地球的结构:-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
-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岩浆层,主要由固态和半固态的岩石组成。
-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高温高压的铁和镍组成。
3. 大洲和海洋:- 世界上的六大洲分别是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
-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印度洋。
4. 地球的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条件。
- 气候受纬度、海洋和风向等多种因素影响。
- 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5. 地理特征:- 山脉是指连续的高地,通常由地壳运动形成。
- 河流是地表上的水流,通常源自山脉,并流入海洋或湖泊。
- 湖泊是地表上的水体,通常由河流堵塞或地壳运动形成。
6. 自然灾害:- 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
- 台风是强烈的风暴,通常伴随着暴雨和风力。
- 洪水是河流水位上升引起的灾害。
- 干旱是指长时间的缺水情况,主要由气候因素引起。
7. 人口和人口分布:-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有生活和工作的人的总数。
- 人口分布指人口在某一地区的分布情况。
-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8. 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研究地理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 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 工业主要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9. 城市和城市化:- 城市是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 城市化带来了城市扩张、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以上是一些地理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和整理,可以作为学习和了解地理的基础。
地理学基础知识
地理学基础知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探索了地球上的各种地貌、气候、生态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表面特征、气候和生态系统等方面介绍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一个由多个层次构成的行星。
从内到外,它包括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和地壳。
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由液态铁组成,下地幔和上地幔则主要是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二、地球的表面特征地球的表面特征包括陆地和海洋。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上没有被水覆盖的地区,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主要由山脉、高原、平原和沙漠等地貌构成。
海洋则是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大片区域,占地球表面积的71%,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洲际水域等。
三、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条件。
气候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纬度、海拔、地形、海洋影响和气候系统等。
地球上的气候有着多样性,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年平均温度高。
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外的地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高纬度的地区,气候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
四、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自然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林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等。
这些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形成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林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森林和丛林等类型。
森林是由大面积的树木和其他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了地球上物种最多的生态系统之一。
草原生态系统主要由草地和灌木构成,适合牧畜和农业发展。
湿地生态系统如河流、湖泊和沼泽等是重要的水资源来源和栖息地。
沙漠生态系统则具有干旱和低降水量的特点,对植物和动物的适应能力要求较高。
地理知识大全
地理知识大全一、介绍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包括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运动、地理形态、气候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水资源、生物地理学等内容。
地理知识对于我们了解世界和探索地球的奥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大洲和海洋、山脉和河流、气候与气候变化等内容。
二、地球的构造地球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
1. 内部层面地球的内部由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核:地球的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是固态金属。
•地幔:地幔是地球的中部层,由固态岩石和熔融岩石组成。
•地壳:地壳是地球的表面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主要由岩石和矿物质组成。
2. 外部层面地球的外部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上的气体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等层次。
大气圈中的气候和天气现象有着重要影响。
•水圈: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冰川、雪和大气中的水汽等。
水圈的循环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体所存在的区域,包括陆地、大洋、湖泊、河流、沙漠等地区。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种类及其相互关系对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大洲和海洋地球表面主要由大洲和海洋组成。
1. 大洲目前,我们通常认为地球上有七个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每个大洲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点、生态系统以及经济和文化发展。
•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大洲,面积约为4471万平方公里,包括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非洲是第二大洲,面积约为3037万平方公里,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和尼罗河等自然奇观。
•欧洲是第三大洲,面积约为1018万平方公里,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
欧洲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
•北美洲和南美洲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大型河流、山脉和湖泊等。
•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洲之一,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
地理常识知识点大全
地理常识知识点大全地理常识是人们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地理背景知识的总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常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壳被分为陆地和海洋。
2.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地球表面被划分为纬度和经度网格,用于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位置。
纬度是指从赤道到某一点的角度,而经度是从本初子午线到某一点的角度。
3. 四季和气候: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地球倾斜导致不同地区和季节的太阳直射角度不同,从而影响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4. 大洋和海洋:地球上有五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海洋和北冰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71%,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5. 大陆和国家:地球上有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每个大洲都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
6. 城市和人口: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区,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发达的基础设施。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包括东京、德里、上海等。
世界人口超过70亿。
7. 山脉和河流:地球上有许多山脉和河流。
著名的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著名的河流包括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长江。
8. 自然灾害: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洪水和暴风雨等。
这些灾害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9.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的各个地区拥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不同的生态系统支持着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生存。
10.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地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变得日益重要。
地理常识知识点有很多,涉及到了地球的各个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
地理常识大全
地理常识大全一、地球的基本常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位于太阳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地球的形状是近似椭球体,赤道最长,南北两极最短。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固体层,占地球体积的大部分。
地核是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二、地球的特征与构造1. 大洲和大洋地球上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这些洲际陆地分布不均,形成了地球上各种不同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地球表面有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洋盆是洋中较为平坦的区域,洋脊是海底的山脉,洋沟是洋中最深的地方。
2. 高山和平原地球上有许多山脉和高原。
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848米。
其他著名的山脉包括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等。
平原是地势相对较低平的地区,适合农业和居住。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逊平原、西伯利亚平原和密西西比河平原。
3. 湖泊和河流地球上有很多湖泊,分布在各大洲。
其中最大的湖泊是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第二大淡水湖。
其他著名的湖泊还有东非的维多利亚湖、南美洲的马拉维湖等。
河流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提供水源,还形成了各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基础。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全长约6650公里。
其他著名的河流包括亚马逊河、长江、黄河等。
三、地球的气候与生态1. 气候带和气候要素地球上的气候可以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寒带气候寒冷干燥,温带气候四季分明,热带气候炎热湿润。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和风速等。
它们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动物分布和人类的生活。
2.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复杂系统。
其中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涵盖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1)——辽阔的疆域一中国的陆地面积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与欧洲面积接近,居世界第三(世界陆地面积前三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二我国领土四至点:我国领土最北端在省漠河以北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与乌里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的相交处。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的帕米尔高原上。
初春季节,北方是冰天雪地,南国的已春暖花开(我国领土的纬度差异,导致气温上的差异)当最东部的渔民迎着到江上捕鱼时,最西部帕米尔高原上的牧民还在深夜里酣睡(我国领土的经度差异导致时间上的差异)三中国的陆海邻国1 陆上邻国14个,按逆时针方向排列,分别为:朝鲜(东亚)、俄罗斯(北亚)、蒙古(东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中亚)阿富汗、(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南亚)缅甸、老挝、越南(东南亚)2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由北到南依次为:国、日本、(东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东南亚)注意:陆上邻国中,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印度(3)和俄罗斯(2);四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濒临的海洋由北到南依次为:渤海(海)、黄海、东海、南海五我国第一大岛:岛第二大岛:岛比一比:从海陆疆域方面看,中国同英国、蒙古有什么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之处?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亚欧大陆上的一个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这与我国东临海洋、西靠大陆有所不同。
六中国海陆位置的优势1 我国地理(海陆)位置的特点中国疆域辽阔,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亚洲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2 我国地理(海陆)位置的优势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①东部濒临太平洋,气候湿润,有利农业生产;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②西部深入亚欧大陆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③国土辽阔,为民族生存发展提供巨大空间,为社会进步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七中国在地图上的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在中纬度、北温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第一课国土与人民(2)——行政区划一我国实行行政区划的原因国土面积大,为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二我国行政区域分三级我国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省”作为中国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名称,正式出现在元朝)三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P45)我国的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回族自治区、维吾尔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享有一定自治权4个直辖市:市(首都)、市、市、市(直辖市里面积最大、成立最晚)2个特别行政区:、澳门——我国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省是我国23个省之一——尽早实现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方针:“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邻国最多的省级单位,有8个与山脉、河流、湖泊有关的省区:省、省(太行山)省、省(黄河)省、省(洞庭湖)省()省(钱塘江又名)省(湖)与历史有关的简称:(晋)(鲁)(蜀)()面积最大省级行政区:位置最东:最北:最西:最南:北回归线从东到西穿过的省份:、、广西、有两个简称的省区(5个):(川或蜀)、(贵或黔)、(云或滇)(陕或)、(甘或陇)周边的邻居:、、、广西、、澳门跨纬度最大的省区:省跨经度最大的省区: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省区:、广西第一课国土与人民(3)——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一众多的人口1 中国的人口国情: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高,分布很不均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中国人口密度较高:136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2 中国人口分布的情况①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腾冲线②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特点):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高,分布很不均匀,—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二多民族的大家庭1 我国的民族构成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92%,其余55个少数民族,占8%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壮族;2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3 我国民族分布的情况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第二课山川秀美(1)——复杂多样的地形一我国地形的特征1 我国各类地形的构成山地面积最大,平原较小,丘陵最小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2 我国地形的特征我国地形种类很多,山区面积广大山区的优势:林业、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环境清新,旅游资源丰富山区劣势:交通不便,条件简陋等二我国的主要山脉及其在地图上的位置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三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在地图上的位置——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东南丘陵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海拔最高)、雪山连绵、青稞、糌粑高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沟壑纵横、梯田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盆地:土壤肥沃、平原是“天府之国”(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地华北平原:一望无际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鱼米之乡四我国的地势特征1 我国地势的特征: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2 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分布及界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 主要地形区在三级阶梯上的分布概况:第一级阶梯主要分布着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盆地)第二级阶梯上主要分布着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盆地(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上主要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等(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地形区及海域:①青藏高原②盆地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黄海山脉及城市:(1)喜马拉雅山脉(2)横断山脉(3)4 我国地势的优越性(对河流、交通、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使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有利东西交通、经济、文化交流;河流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东部地势低,海洋湿润气流容易深入地,形成降水。
第二课山川秀美(2)——季风的影响一我国的气候1 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5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以南)温带季风气候(、、长江以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高原山地气候(青藏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少雨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寒冷,很多地方终年冰雪覆盖2 我国气候的特征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二季风的影响1 季风: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夏季风: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偏南风(温暖湿润)冬季风:盛行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2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围季风区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非季风区指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3 季风气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①气候湿润,适宜人类生存②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森林的生长极为有利③缺点:季风的不稳定性,会带来灾难,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会造成干旱,来得早、退得晚,会造成洪涝第二课山川秀美(3)——母亲河(黄河)一黄河的概况黄河全长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1 源地、注入海洋发源于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渤海(省)2 上中下游划分上中下游分界处:河口()―孟津()3 主要支流:渭河,汾河4 流经的主要省区青、川、甘、宁、、陕、晋、豫、鲁(9个)5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高原、华北平原6 主要景观①“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②“塞上江南”——平原、③壶口瀑布(交界处)④附近的“悬河”(,下游地区)二母亲河——黄河的奉献1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2 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3 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修建水利工程发电(龙羊峡水电站、小浪底水利工程)三黄河的主要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成为“地上河”治理措施: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在中游植树造林,修筑梯田第二课山川秀美(3)——母亲河(长江)一长江的概况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是中国的第一大河1 源地、注入海洋发源于省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注入东海()2 上中下游划分上中下游分界处:()-湖口()3 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鄱阳湖、湖口)(7条)4 流经的主要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和沪(11个)5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6 主要景观①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②港③著名峡谷——虎跳峡④三峡工程二母亲河——长江的作用1 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2 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灌溉等诸多便利①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以下四季通航②著名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③塑造了“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三长江的主要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1 存在问题:洪涝灾害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2 原因:①降水丰沛,水量大;②人们不合理占用河道、围湖造田,行洪能力降低3 治理措施:加固堤坝、兴建水库、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岭—淮河分南北一我国的四理分区我国的四理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二我国南北方地区的界线——岭—淮河1 岭—淮河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地区的界线2 为什么以岭—淮河为界?(区域差异的形成,气候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的分界线②与我国1月0°C等温线大致吻合③与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我国气温特点:①冬季北方和南方气温差异很大;②夏季南北温差不大,普遍高温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三我国的南北差异常北方南方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于800㎜多于800㎜干湿情况半湿润、比较干燥比较湿润耕地类型旱田水田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熟制情况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典型种植区东北和华北两大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民居特色房子屋顶是平顶,注意防寒房子屋顶坡度大,注意通风防雨饮食习惯(主食)面食米饭交通工具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基本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河湖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公路、铁路交通发达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东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互补一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划分西部地区包括、、、、、、、广西、、、,12个省级行政区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二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异东部地区特点:(优势)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有利发展种植业;此外,东部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