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
高频电磁辐射的危害有哪些
![高频电磁辐射的危害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73451c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9.png)
高频电磁辐射的危害有哪些高频电磁辐射在日常生活诸多领域扮演角色,如在家庭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商业将电磁辐射用于商品的安全来防止物品的被盗。
高频辐射主要应用于通讯技术领域,如广播、电视、移动电话、雷达。
能产生高频辐射的仪器设备将继续增长。
随着高频辐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不断增加,人们要问,高频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1高频辐射是如何作用于人体的在人体中存在着带电粒子,高频电磁场作用于这些粒子,产生力的作用,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分子和离子在不断变化的场中排列。
它们以一定频率传播并相互摩擦。
通过这种作用,高频辐射被人体接收,主要是产生热量。
这种高频辐射所造成的推动过程发生在微观的水平,它取决于辐射的频率。
高频辐射侵入生物组织中的程度,取决于高频辐射的频率。
移动电话的频率可侵入人体1~10cm,而频率10kMHz以上,如雷达设施侵入人体仅在1mm以下。
极高频率的辐射在皮肤表面的作用与红外线辐射相似。
移动电话对人体健康作用的其它影响也成为关注的话题。
人体中在细胞壁上存在着自然的电势。
当它能从外来电磁场过量充电而影响细胞功能,这种效应仅在频率低于10MHz起作用。
对于移动电话辐射,上述效应与热效应相比处于次要地位。
高频辐射对人体的作用用特征吸收率来表示,其单位为W/kg。
特征吸收率不仅取决于高频辐射的能量,还取决于何时作用于生物组织的何处。
高频辐射的短期影响就是体温的升高,最初6~10min内表现为对热传递和血液循环体内热调节的作用,15~20min后出现接收高频辐射能量和输出热量之间的平衡。
特征吸收率在人体的分布取决于许多条件,除了频率外,场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也影响其效果。
生物组织的电子特征和结构的差异对其也有影响,例如骨组织接收能量与血流较好的肌肉组织是不同的。
2辐射保护当阈值被越过时,基于热形成的生物效应首先出现。
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当体温升高10℃以上时,物质转换过程和热调节受到干扰,出现特殊的行为变化,胚胎发育受到干扰。
高频电磁场对职业健康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高频电磁场对职业健康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e44a23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0.png)
高频电磁场对职业健康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我国的民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其导线周围存在有交变的电场和磁场。
当交流电的频率经高频振荡电路提高到10kHz以上时,电场和磁场就能以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发射传播,称电磁波。
频率从100kHz到300MHz的频段范围称高频电磁场。
其接触机会主要见于:1)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金属熔炼、热扎工艺、钢管焊接等,使用频率在300kHz?3MHz。
2)高频介质加热:塑料热合、高频胶合、木材与电木粉加热、粮食干燥与种子处理,纸张、布匹、皮革、棉纱及木材烘干,橡胶硫化等,使用频率在1?100MHz。
生物体组织接受一定强度的射频辐射,达到一定的时间,会使照射局部或全身的体温升高,此谓高频电磁场的热效应。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并不能测定出人体局部温度的上升,可工人却有一系列的主观诉述,也能见到客观体征,人们把这种不足以引起人体产热而致的健康影响,称为非热效应。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轻重不一的类神经症。
通常,在强场源附近工作的人员,主诉有全身无力、易疲劳、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睡眠不佳、多梦、记忆力减退、多汗、脱发和肢体酸痛等。
女工常有要防护措施有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
我国《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89)规定,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8小时/天接触的容许限值,连续波为0. 05mW/cm2
(14V/m),脉冲波为0. 025mW/cm2 (10V/m)。
电磁辐射的控制与防护方法
![电磁辐射的控制与防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21301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8.png)
电磁辐射的控制与防护方法电磁辐射是指在电磁场中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与电气工程的发展使得我们离不开电磁辐射,但同时也引发了对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担忧。
因此,控制和防护电磁辐射成为了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效应: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可能导致人体细胞的DNA损伤,进而引发癌症等疾病。
2. 热效应:高频电磁场能够使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温度升高,从而引发头痛、头晕、疲劳等不适症状。
3. 生理效应: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失眠、焦虑、血压升高等问题。
二、电磁辐射的控制方法为了保护人体健康,电磁辐射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辐射控制方法:1. 降低辐射源的功率:通过减小辐射源的功率,可以降低辐射的强度。
例如,在无线通信领域,可以调整手机或基站的发射功率,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2. 优化设备设计:在电子与电气工程中,优化设备的设计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
例如,在电路板设计中,合理布局和屏蔽敏感元件可以降低辐射。
3. 使用屏蔽材料:屏蔽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或反射电磁辐射的材料。
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中,使用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辐射的泄漏。
4. 建立远离辐射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辐射源,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雷达站等强电磁场区域。
三、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除了控制电磁辐射源的辐射强度外,人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1. 使用电磁辐射防护设备:例如,佩戴电磁辐射防护服、手持电磁辐射防护器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直接影响。
2.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提高公众对电磁辐射的认知,合理使用电子设备,避免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源。
3. 定期检测和评估:对电磁辐射的强度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00b62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f.png)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电磁辐射已经越来越普遍。
而高频电磁场作为一种常见的电磁辐射,不可避免地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但是,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在此,本文将会就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探讨。
高频电磁场的危害高频电磁场通常产生于在电子设备和通讯设备中,如手机、微波炉、电视机、计算机和WIFI路由器等。
对于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人体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影响:1. 对健康的影响接触高频电磁场时间长了,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睡眠质量下降、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
2. 更高的患癌风险研究表明,当人体频繁接触高频电磁场的时候,患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这是因为高频电磁场会干扰人类体内的电子系统,从而影响身体各个部位的正常运转和细胞分裂。
3. 损害大脑发育孕妇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会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研究证明,经常性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高频电磁场源会使孕妇的胎儿处于一个更大的风险中,患有心衰、自闭症、ADHD等疾病的比例会增高。
4. 减少生育能力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还会对男性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这是因为较高剂量的微波辐射能够破坏精子形态、活力和DNA。
高频电磁场安全措施针对以上高频电磁场的危害,身为个体,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证身体健康。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1. 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各种电子设备的辐射对人造成的危害相当大,而这种电子产品也是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在适量减少至少不必要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电子产品时可以采取保护手段,如避开辐射源、移动设备使用距离等。
此外,最好使用无线网卡,而不是使用常规的网络线。
2. 使用防辐射护具在特殊环境下,比如在发射塔上或实验室中等,需要用一些专业的防辐射护具来保护身体的安全。
3. 空气净化器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会放出一些负离子,这些负离子会令人身体有不良的影响。
电磁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范
![电磁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2ed0f0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1.png)
电磁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范电磁场是指周围空间内存在电荷或电流的区域所携带的能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磁场已经渗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电视机、电脑、手机、微波炉等所有电子设备都会产生电磁场。
虽然电磁场是不可见的,但是它确实对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本文将探讨电磁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是电磁波向空间传播的一种形式,电磁波分为高频电磁波和低频电磁波。
高频电磁波主要包括电视信号、手机信号等,而低频电磁波则主要来自家用电器。
低频电磁波会干扰人体的正常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正常运行,还会导致贫血、头痛等身体症状。
而高频电磁波则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视力、听力及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剂量的电磁辐射下,还会引发癌症、产生遗传异常等严重问题。
二、电磁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电磁场辐射下,人体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如头痛、眼痛、失眠等。
由于电磁辐射会干扰人体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这些症状大多与神经系统失调有关。
此外,大剂量的长期电磁辐射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和癌症。
除此之外,电磁辐射还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负面影响。
电磁辐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胎盘和胎儿本身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在孕期长期暴露于较高剂量的电磁辐射下,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此外,电磁辐射还会对产妇的产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生育问题和生育后的各种不适症状。
三、电磁场环境防范措施为了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电磁辐射防范方法。
1.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减少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的暴露量。
特别是对于孕妇和儿童来说,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这些电子设备。
2.电子设备远离身体平时使用电子设备时,应尽量将其远离身体。
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都应离人体尽可能远的距离,这样能够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2024年氩弧焊对人危害以及安全技术(三篇)
![2024年氩弧焊对人危害以及安全技术(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116ca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f.png)
2024年氩弧焊对人危害以及安全技术氩弧焊除了与手工电弧焊相同的触电、烧伤、火灾以外,还有高频电磁场、电极放射线和比手弧焊强得多的弧光伤害、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高频电和臭氧。
一预防高频电磁场的伤害1.高频电磁场的产生及危害在钨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割时,常用高频振荡器来激发引弧,有的交流氩弧焊机还用高频振荡器来稳定电弧。
焊接通常使用的高频振荡器的频率为200—500千周,电压2500—3500伏,高频电流强度3—7毫安,电场强度约140—190伏/米。
焊工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能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衰弱。
表现为全身不适、头昏、多梦、头痛、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失眠及血压偏低等症状。
高频电磁场的参考卫生标准规定8小时接触的允许辐射强度为20伏/米。
据测定,手工钨极氩弧焊时焊工各部位受到的高频电磁场强度均超过标准,其中以手部强度最大,超过卫生标准5倍多。
如果只是引弧时使用高频振荡器,因时间短,影响较小,但长期接触也是有害的,必须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
2.对高频电磁场的防护措施⑴氩弧焊的引弧与稳弧措施尽量用晶体管脉冲装置,而不用高频振荡装置,或仅用来引弧,电弧引燃后,立即切断高频电源。
⑵降低振荡频率,改变电容器及电感参数,将振荡频率降至30千周,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⑶屏蔽电缆和导线,采用细铜质编制软线,套在电缆胶管外边(包括焊炬内及通至焊机的导线),并将其接地。
⑷因高频振荡电路的电压较高,要有良好而可靠的绝缘。
二预防放射线伤害1.放射线的来源及危害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割使用的钍钨极含有1—1.2%的氧化钍,钍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在焊接过程中和与钍钨棒的接触过程中,受放射线影响。
放射线以两种形式作用于人体:一是体外照射,二是通过呼吸和消化系统进入体内发生体内照射。
从对掩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大量调查和测定证明,它们的放射性危害性是较小的,因为每天消耗钍钨极棒仅100—200毫克,放射剂量极微,对人体影响不大。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be5ba3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7.png)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背景介绍高频电磁场是指频率高于100 kHz的电磁波。
在现代社会中,高频电磁场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条件,比如手机、电视、微波炉等设备都会产生高频电磁场。
然而,长期暴露在高频电磁场中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理解高频电磁场的危害及其安全措施对于保护人员健康至关重要。
高频电磁场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频电磁场可能对人体产生多种不同的影响。
这些影响与暴露剂量、频率和时间有关。
以下是常见的影响:•热效应:高频电磁场产生能量,暴露在强烈电磁辐射下的人体会吸收这些能量,产生热效应,导致热病、热中亡等疾病。
•细胞损伤:高频电磁场辐射能够穿透人体,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引起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多种疾病。
•影响人的大脑:高频电磁场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功能,导致头痛、头晕、眼花、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影响生殖能力:高频电磁场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较为显著,男性的精子数量、质量和活性与高频电磁场的剂量、频率等有关。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高频电磁场也会产生对环境的影响:•因为高频电磁场辐射会引起电流,这会导致电场和磁场的强度变化,进而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
•高频电磁场会影响鸟类、昆虫和其他动物的生态系统,引起逃离、损失生殖能力和免疫力等严重后果。
安全措施为了避免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曝光强度控制电磁场的强度是防止高频电磁辐射的一个有效方法。
在使用电磁设备时,尽可能远离天线、发射器和其它电磁源。
另外,大型电磁设备应该在密闭的屏蔽房间中维护,且应该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安全距离。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可以减少人体吸收电磁辐射的剂量,比如穿戴防射线衣、佩戴电磁波防护眼镜等。
定期做检测通过定期检测电磁辐射强度,及时了解所暴露电磁辐射的强度,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
家庭中及公共场所的电磁辐射强度也需要定期监测,确保人员的安全环境。
结论高频电磁场是现代化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其对人体及环境产生的潜在风险不能忽视。
高频电磁场作业对职业健康的危害和预防
![高频电磁场作业对职业健康的危害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8f4e4f7bddccda38376baf8c.png)
4. 距 辐 射 源 愈 近 ,伤 害 程 度 越 大 ~ 5 . 人 体 被 辐 射 面 积 愈 大 , 伤 害 愈 重 ; m 管 分
要 ,需 配 备 防 护 服 ,
环 境
同 事 的 陪 下 靠 近 电 磁 场
布 较 少 部 位 ,造 成 伤 害 越 大
6 。 环 境 温 度 或 湿 度 越 高 , 伤 害 越 重 7 . 女 性 较 性 重 , 儿 童 较 成 人 重 : 具 体 地 卅 ,电 磁 场 对 人 体 有 哪 些 危 害 呢 ?
心 电 冈 、 脑 电 、 脑 血 流 罔 异 常 微 波 电 磁 场 可
能 损 害 眼 睛 , 导 致 白 内 障 人 体 任 电 磁 场 的 作 下 , 吸 收 辐 射 能 量 , 使
、
3 3 0 KV 以 l 高 强 度 T 频 电 磁 场 , 也 会 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 体 发 生 生 物 学 的 作 用 ,对 人 体 造 成 不 ¨ 程 度 的
伤 害 这 些 伤 害 也 是 由 电 磁 场 能 量 转 化 为 热 能 而
响 人 体 健 康 , 如 疲 倦 、乏 力 、头 痛 、睡 眠 不 好 、 心 区 疼 痛 等 疗 状 电 磁 场 引 起 的 症 状 具 有 可 恢 复 性 , 一 般 在 脱 离 接 触 数 周 后 即 可 复 原 , 但 存 高 强 度 、 长 时 间 作 用 下 引起 的 症 状 / f _ 易恢复 一 高 频 电 磁 场 对 通 讯 、 测 量 、 自 动 控 制 等 电 子 没备 的T作 会造 成 / f 良 影 响 , 甚 至 导 致 信 号 混 乱
引 起 的 一 实 践 证 明 , 电 磁 场 的 频 率 不 同 , 伤 害 的 程 度 也 小 同 , 频 率 愈 高 ,其 伤 害 程 度 越 大 ,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1acf077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5.png)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一、电磁辐射1、电磁场高频率交流电路会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能量,形成有电力和磁力共同作用的空间,这种电力和磁力共同作用的空间称为电磁场。
2、电磁波电流在导体内的流动会产生电场,电流在导体内变化会产生磁场,因此辐射出去的能量叫电磁波。
3、电磁辐射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露的现象,叫电磁辐射。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长期持续暴露于电磁辐射环境可引发自觉神经症状、心血管功能紊乱、生殖功能降低及各系统癌变等多系统损伤效应。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会产生热作用,由于神经细胞对温度的耐受性比较低,因此热效应对脑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比较明显。
通常出现意识、思维、情感、行为及记忆等障碍。
2、对视觉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晶状体的损伤。
射频辐射还对眼的其他部位如结膜、角膜、虹膜、眼底等造成损害,包括易疲劳、视力下降、结膜充血、角膜损害、视网膜黄斑区出现灰褐色斑、黄斑区陈旧性病变、对光反应弱、眼底小血管痉挛、出血和视网膜细小出血点等。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即使在低场强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仍然存在。
如心律不齐、心动过速,长期暴露于射频辐射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等。
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动物实验得出的结果表明射频辐射的免疫效应与功率密度和曝露时间有关,功率密度较大时,短期曝露可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曝露则抑制免疫功能。
另外,射频辐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还存在着累积效应。
5、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对男性生殖系统的不利影响表现为性功能下降、阳痿早泄、加剧性器官萎缩衰老、精子粘稠、减少或坏死甚至绝精;对女性生殖系统的不利影响表现为加剧女性卵巢衰老、月经紊乱、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6、对胚胎/胎儿和遗传学的影响胚胎/胎儿期是细胞分裂、分化和功能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环境因素的干扰较为敏感。
电磁辐射可能对胚胎/胎儿和遗传学存在影响,但有待于更为深入的验证。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02a96a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3.png)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措施1、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能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使人体内发生生物学作用,这主要是由电磁场院能转化的热量引起的。
如果产生的热量过大,人体一些器官的功能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随着频率的增加,对人体的危害也增加。
根据国内外调查研究的情况表明,高频、微波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可分为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当大强度辐射时、高频、微波对生物体产生热作用是当前国际公认的(非热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在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场照射下,人体所受的伤害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表现有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衰退、睡眠不好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多汗、食欲不振、心悸等;同时还出现脱发、手指轻微颤抖、皮肤划痕、视力减退。
在超短波和微波电磁场的照射下,除神经衰弱症状加重外,植物神经系统会严重推失调,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比较明显,如心动过缓或过速、血压降低或升高、心悸、心区有压迫感、心区疼痛等。
这是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也有某此异常反应。
此外,微波电磁场还可能损伤眼睛,导致白内障。
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①电磁场强度愈高,对机体的影响愈严重;②电磁波的频率愈高,人体内偶极子激励程度加剧,影响愈严重;③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脉冲波比连续波对人体的影响严重;④受电磁波照射的时间愈长,对人体的影响愈严重;⑤电磁波照射人体面积愈大,人体吸收能量愈多,影响愈严重;⑥温度太高和湿度太大的环境条件,都不利于机体的散热,使电磁场的影响加重;⑦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女性较男性重,儿童较成人重。
2、电磁场的安全卫生参考标准我国有关部门为制定我国电磁场院卫生标准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于1979年提出了高频电磁辐射卫生标准建议值:电场强度不大于20V∕m,磁场强度不大于5A∕m o现在防护工作中已按这一标准考核。
同年,卫生部、原第四机械工业部颁发了《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对工作人员操作位的微波辐射允许强度规定为:①1天8h连续辐射,不应超过38μW∕cι∏2;②短时间间断辐射及1天超过8h辐射,1天总计量不超过300μWh∕c m2;③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在大于InIW∕c∏)2环境工作时,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但日剂量不得超过300HWh/cm?。
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方法
![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2be9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4.png)
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方法引言1.1 概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高频电磁波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环境因素。
高频电磁波源包括手机、电视、微波炉等,这些设备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人们对于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产生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探讨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防护。
首先,我们将介绍高频电磁波的来源和其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包括生理效应、心理效应以及其他潜在风险。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讨论高频电磁波防护方法,并介绍一些个人防护设备和家庭环境改善建议。
最后,本文将总结现有知识与观点,并展望未来相关研究和实践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全面了解,并介绍一些有效的防护方法,以帮助个人和社会更好地保护自身免受潜在风险。
通过详细探讨该主题,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公众对高频电磁波的认识,促进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发展,从而保障人们在现代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健康与安全。
2. 高频电磁波的来源和影响2.1 高频电磁波简介高频电磁波是指频率较高的无线电波和微波,其频率范围通常在3千兆赫兹及以上。
这些电磁波主要来自无线电、微波通信设备、雷达系统以及某些家用电器等。
2.2 人体健康受到的影响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科学界对于高频电磁波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但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频电磁场中可能引起一些生理和心理效应。
2.2.1 生理效应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特别是辐射能量密度超过某一标准时,可能导致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身体不适感受。
此外,在极端情况下,如果身体过度暴露于极强的辐射源中,还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生理问题,如癌症患者治愈后到重新复发等。
2.2.2 心理效应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高频电磁波可能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
![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75ad7c9afab069dc51220126.png)
编号:AQ-JS-02343(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Harm and prot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电磁场的产生电磁场是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总称,是物理场的一种。
任何一种交流电路都会向其周围的空间辐射电磁能量,形成有电力与磁力作用的空间,在此空间区域内电场随时间变化引起磁场,磁场随时间变化又产生电场,二者互为因果,形成电磁场。
电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具有质量、动量和能量。
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就是电磁波。
电磁场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的过程称为电磁辐射。
任何电磁场的发生源周围均有两个作用场存在着,即以感应为主的近区场(又称感应场)和以辐射为主的远区场(又称辐射场),离发生源一个波长以内的为近区场,一个波长以外的为远区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广泛地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电磁辐射的危害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2.电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电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其机理比较复杂,涉及多门学科,其中有些领域已被人们所认识,而有些只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去研究与探索。
从动物实验和临床统计来看,电磁场可以对生物体的生殖机能、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肌体组织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适度的电磁场可以对生物体产生有益的生理效应,如一些理疗仪器可以用来给人治病,但过强的电磁场或长期暴露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中,又会对生物体带来有害的效应。
预防高频电磁场危害
![预防高频电磁场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6d466fb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d.png)
03
制定高频电磁 场环境监测和
评估制度
04
制定高频电磁 场防护知识普 及和培训计划
05
制定高频电磁 场危害事故处 理和赔偿规定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高频电磁场 A
危害的认识
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培训 C
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高频电磁场防 E
护产品的认识和选择能力
B 普及高频电磁场防护知
识
D 开展高频电磁场危害的
频率高:一般 在30MHz以上
波长短:波长 较短,一般在1 米以下
辐射范围广: 可以覆盖较大 的区域
01
03
05
02
能量高:具有 较高的能量密 度
04
穿透性强:可 以穿透人体和 建筑物
06
危害大:长期暴 露在高频电磁场 中可能对人体健 康产生不良影响
危害人体健康的原理
热效应:高频电磁 场产生的热能,可 能对人体组织造成 热损伤
非热效应:高频电 磁场可能对人体神 经系统、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等产生 影响,导致生理功 能紊乱
累积效应:长期暴 露在高频电磁场中, 可能导致人体健康 受损,如癌症、神 经衰弱等
遗传效应:高频电 磁场可能影响人体 遗传物质,导致基 因突变或染色体畸 变,影响下一代健 康
2
预防高频电磁场 危害的方法
科普活动
推广新技术和设备
普及电磁屏蔽技 术,降低电磁辐 射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电磁辐射监 测和评估,确保
电磁环境安全
研发和推广低辐 射、低能耗、高
效率的新设备
推广环保型材料, 减少电磁辐射对
人体的危害
THANKS
预防高频电磁场危害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预防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e1137482e3f5727a5e9622e.png)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预防各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明:长期接受电磁辐射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紊乱、记忆力减退、提前衰老、心率失常、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血压异常、皮肤产生斑痘、粗糙,甚至导致各类癌症等;男女生殖能力下降、妇女易患月经紊乱、流产、畸胎等症。
但是暂时未经实验证明,也无大规模的数据统计证实存在必然联系。
电磁辐射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就会显现出来,但对此也不应等闲视之,要立足于防范,特别是积极的防范,以减低其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譬如对手机持有者来说,手机的发射功率远远大于接收功率,因此生产厂家可在其关键的发射元件上使用屏蔽材料,对手机天线还可以采取定向发射(目前,国内已有科学工作者研制成功了定向发射天线),对其他家用电器有关元件也可以进行屏蔽,从产生电磁辐射的源头进行控制,尽量减少空间辐射量。
同时,要提高各种电子器件或仪器的接收灵敏度,这样,发射电磁波的功率可以相对小一些,电磁辐射污染也就会减少了。
近几年来,新闻媒体就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专家对此研究结果和调查报告进行报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美国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低频电磁波会导致人体患癌症、冠状动腺疾病、帕金森氏病和阿耳茨海默氏病。
日本电脑劳动与保健调查委员会1995年曾对250名怀孕的电脑操做人员进行调查,其中18人患妊娠中毒症,35人流产,97人出现死胎,发生率60%。
湖北省对邮电储汇系统电脑操作员进行调查发现,接触期间怀孕8人10次,出现异常妊娠4人6次,发生率达60% 。
上海等著名医院的专家发现两位妇女长期接触使用电脑,结果双双产下畸胎。
无独有偶,大连妇幼保健医院出现4例孕妇产下青蛙畸形儿,她们都没有家属病史,夫妇都没有服药之嫌,但共同点是他们都是电脑使用者。
世界卫生组织在有关电脑屏幕与工人健康问题的最新修正意见中指出孕妇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的计算机,其流产率增加80%,同时也增加畸形儿发生率。
高频电磁场对通信电子设备的影响
![高频电磁场对通信电子设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bcd8a7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0.png)
高频电磁场对通信电子设备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
高频电磁场,指的是频率高于几百兆赫兹的电磁波,它们对于通信电子设备的运作和生命安全可能会产生潜在的影响。
因此,了解高频电磁场对通信电子设备的影响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1. 高频电磁场的定义和作用高频电磁场可分为静电场和变化电磁场两种形式,其中变化电磁场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所造成的变化场。
这种电磁场常见于具有高频传输功能的通信电子设备中。
高频电磁场通过无线电波或毫米波等方式传输数据,具有高带宽、低时延的优势,可以满足人类快速信息交流的需求。
不过,高频电磁场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它会与周围环境产生电磁干扰,影响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也存在风险。
2. 通信电子设备的受影响情况高频电磁场可能对通信电子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韦尔方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理论模拟,高频电磁场可能在通信电子设备中产生电流、电场和磁场。
这些电流、电场和磁场可能会造成设备内外电子元件的失灵、能量耗散、信号传输错误等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高频电磁场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设备在不同的场强、频率条件下,其反应也会不同。
例如,当设备与电磁波成正弦曲线的形式发生共振时,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和故障。
这种情况在雷达、天线、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电子设备中均有出现。
3. 通信电子设备的保护方法对于高频电磁场对通信电子设备的影响,防护是减少影响的有效方法。
通信电子设备的保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屏蔽:通过设计较为完善的金属或合金外壳,将设备内部与外部的高频电磁场隔离开来,减少对设备的影响。
2)滤波:在设备的电路中加入滤波器,可以对电磁场产生的噪声和杂波进行滤除。
3)调整频率:调整传输频率,使其与设备所接收的电磁场频率区分开来,减少不同频率电磁场的干扰。
4)距离分离:通过调整设备相对于电磁源的距离,可以降低电磁波对设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
【摘要】随着高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高频电磁场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的影响因素以及与防护措施。
【关键词】高频电磁场;辐射;危害;防护
0 前言
随着高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高频电磁场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了解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生理危害及其影响对于高频电磁场的危险性,考虑防止电磁场危害的安全措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
人体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吸收辐射能量,被吸收的微波辐射能量使组织内的分子和电介质的电偶极子产生射频振动,媒质的摩擦把动能转变为热能,从而引起温升。
在一定电磁场强度辐射下,对人体主要影响是神经衰弱症,多以头痛头胀、失眠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心悸最为严重,其次是头痛、四肢酸痛、脱发、多汗等症状。
此外,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心肌供血不足、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色素、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还可以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2 影响危害程度的因素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伤害程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辐射功率、电磁强度、电磁波频率和波形、照射时间、人体状况、环境条件等,
各影响因素之间还有一些联系。
2.1 电磁场强度
人体受电磁场伤害的程度取决于人体周围的电磁场强度。
电磁场强度越高,人体吸收能量就越多,伤害就越重。
电磁场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发射源辐射功率和发射源的距离。
发射源的辐射功率越大,电磁场强度就越高;与发射距离越近,电磁场强度就越高;反之,电磁场强度就越低。
随着距离的增加,电磁场强度的大小按指数规律衰减很快。
2.2 电磁波频率和波形
电磁场的频率也影响对人体伤害的程度。
人体内的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取向和极化,形成了正、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电偶极子。
随着频率增加,人体内的电偶极子的激励程度加剧,对人体的伤害加重。
2.3 辐射的作用时间
电磁场对人体的伤害有积累效应。
低强度电磁场辐射产生的不明显症状,一般经过4-7天可以消失;但是,如果恢复之前又受到辐射,可转变为明显的症状。
低强度超高频或特高频电磁场辐射产生的症状,脱离接触后4-6周才能恢复;但是如果电磁场强度高,辐射时间长,则伤害可能是永久性的。
2.4 与辐射源的间距
电磁波辐射强度随着与辐射源距离的加大而迅速递减,对机体的影响也迅速递减。
2.5 环境条件
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吸收电磁场能量转化为热能,而人体要通过机体表面向周围散热。
因此,工作场地的环境条件对于电磁场伤害有直接影响。
当周围温度过高或过大时,都不利于机体散热,使电磁场伤害加重;当湿度越大,越不利于散热,同样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所以对作业场所的温度和湿度要加强控制,是减少电磁波对人身伤害的一个重要手段。
2.6 人体状况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磁场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同的。
由于女性对电磁波辐射的敏感性最大,其次是少年儿童;所以女性较男性严重,儿童较成人严重。
同时人体被照射面积越大,人体吸收能量越多,伤害越严重,就人体部位而言,血管分布较少的部位,传热能力较差,所吸收能量容易积累并受到伤害。
2.7 其它危害
大功率的射频设备,在工作期间所形成的射频辐射将对通信、电视及射频设备附近的电子仪器、精密仪表,参数测试等所造成的干扰也是严重的。
强的电磁波辐射将会构成对某些武器或弹药的严重威胁。
会使导弹制导系统失灵,电爆管的效应失灵,还会使金属器件互相碰撞时打火引起火药燃烧或爆炸。
还会对一些可燃性油类或可燃性气体造成燃烧或爆炸,危及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3 电磁场的防护措施
电磁屏蔽是防止电磁危害的主要措施。
屏蔽能使电磁辐射强度被
抑制在允许范围内。
所谓屏蔽,就是采用一切技术手段,将电磁波辐射的作用与伤害局限在指定的空间范围内。
屏蔽是防止电磁波辐射的关键。
根据现场特点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的屏蔽装置,最好的屏蔽就是用金属外壳进行全密封,其外壳要有良好的接地。
3.1 屏蔽体
不同结构的金属材料屏蔽效能有所不同,中、短波的屏蔽以铜为宜,而在微波的屏蔽中,可以选择铁材。
屏蔽体要设计成六面体结构,各个单面体距离场源要等距离,而且边角部分要圆滑过渡,进行导圆,避免尖端效应的产生。
双层结构的屏蔽效率要比单层结构的屏效高,所以,要求有100db以上屏蔽效能时,屏蔽层要保证双层结构,双层网的间距等于1/4波长的奇数倍。
屏蔽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孔洞,当非开孔洞时,要保证孔洞的直线尺寸应小于最小工作波长的1/5,缝隙的直线尺寸应小于最小工作波长的1/10。
另外,屏蔽体之间的接触不良是造成缝隙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缝隙,要求接触良好。
对于微波电磁场,为了防止泄漏,除采用一般屏蔽措施外,还应采用抑制电磁场泄漏和吸收电磁场能量的办法。
3.1.1 阻止辐射波能的泄出
为了避免微波辐射对作业环境的较大污染,在微波现场,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屏蔽室,阻止辐射波能的辐射。
在屏蔽室内壁六面体上敷设适当的吸收材料,组成屏蔽一吸收体,达到防护的目的。
3.1.2 防止辐射波能的进入
为了保护微波场内其他非值机人员的身体健康,应设屏蔽室,屏蔽室外壁必须敷设或涂有吸收材料,组成屏蔽一吸收体。
3.2 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的主要对象是微波作业人员。
在有些作业场合,如果不能有效的实施屏蔽吸收技术措施或由于辐射强度过高,射频辐射部分的透过墙壁而污染其他工作场所时,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2.1 金属衣
金属衣是根据屏蔽或吸收原理制作的。
多数采用金属一非金属复合衣。
如金属丝布:在高压带电作业服的基础上改进的,由铜丝或铝丝等金属丝和线,柞蚕丝等丝线混合编织而成;金属膜布:在一般布类在,喷涂或刷上一层金属薄膜以屏蔽微波辐射;渗金属布:将银粒子经过化学处理,渗入化纤布或纯布上,用来加工防护服,也有较高的屏蔽效率。
3.2.2 防护眼镜
保护值机人员眼睛免遭危害。
对眼镜要求,透视度要高,屏蔽效果要好,重量要轻,镜面启动要灵活。
3.2.3 防护头盔
防护头盔用网眼极小的铜网制成。
脸面部的防护材料应该是透视度高的金属一非金属复合材料,如镀膜玻璃等。
3.3 高频接地
高频接地是将高频场源屏蔽体或屏蔽体部件和大地之间连接,形成电气通路,使屏蔽系统与大地之间等电位分布。
3.3.1 由于射频电流的集肤效应,要求屏蔽体的接地系统表面积要足够大。
3.3.2 为了保证相当低的阻抗,接地线要尽量短。
而且其长度应避开1/4波长的奇数倍,以宽100mm的铜带为好。
3.3.3 接地方式有埋铜板、埋接地棒、埋格网等形式。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求有足够的厚度,有一不定期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
3.3.4 埋接地铜板,一般将1.5-2m2铜板埋在地下,并将接地线良好的焊接在接地极铜板上。
3.3.5 埋接地格网板,在一块1.5-2m2的铜板上立焊井字形铜板,成为格网结构,埋入地下。
3.3.6 埋嵌入接地棒一般长度为2m,直径为5-10cm的金属棒打进土壤中,或挖坑埋入,而后再把各金属棒的上端焊在一个金属带上,与接地线连接。
【参考文献】
[1]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影响初步调查[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10.
[2]苏德建.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危害与防护[n].电子报,2006.
[3]电工作业[z].重庆市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系列教材.
[4]陈惠群.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5]李小雄.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