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白居易在三游洞写的诗句
白居易在三游洞写的诗句三游洞序白居易白居易〔唐代〕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
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
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
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爱不能去。
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
言讫,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
仍命余序而记之。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
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译文及注释译文平定淮西之乱后的第二年冬天,我从江州司马改任忠州刺史,元微之从通州司马改任虢州长史。
到了第二年春天,各自奉命到达任所,与弟弟白知退同行。
三月十日,三个人相会于夷陵。
第二日,微之调转船头送我至下牢关。
到了第二天,想到将要分别依依不舍,彼此牵引着船在下牢关一段江中来回航行了很久。
正喝得尽兴时,听到石间有泉水声,于是下船上岸,步行到了崖岸缺口的地方。
一开始就见到一块石头,如叠如削,奇怪的地方在于像张开的翅膀,又像下垂的旗帜。
然后看到了泉水,如泻如洒,奇特犹如悬挂的白绢,又像绵延不断的丝线。
于是我们一起把小船拴于岩石下,带着仆夫割倒杂草,危险的地方架梯子展开阅读全文∨创作背景公元819年年(元和十四)三月十二日,白居易跟好友元稹、弟弟白行简三人同游西陵峡口北岸岩洞,各赋诗二十韵,书于石壁,洞因名为三游洞。
三游洞序原文及赏析
三游洞序原文及赏析三游洞序原文及赏析三游洞序白居易〔唐代〕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
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
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
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爱不能去。
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
言讫,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
仍命余序而记之。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
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译文平定淮西之乱后的第二年冬天,的马江州司马改任忠州刺史,元微之马通州司马改任虢州长史。
到了第二年春天,各自奉命到达任所,与弟弟白知退同行。
三月十日,三个人事会于夷陵。
第二日,微之调转船头送的至下牢关。
到了第二天,想到将要分别依依不舍,彼此牵引着船在下牢关一段江中来回航行了很久。
正喝得尽兴时,听到石间有泉水声,于是下船上岸,步行到了崖岸缺口的地方。
一开始就见到一块石头,如叠如削,奇怪的地方在于像张开的翅膀,又像下垂的旗帜。
然后看到了泉水,如泻如洒,奇特犹如悬挂的白绢,又像绵延不断的丝线。
于是的们一起把小船拴于岩石下,带着仆夫割倒杂草,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连即息带攀爬了四五次。
上下察看,绝无人迹,只有水石事激,水清石明,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游三游洞记阅读及原文翻译赏析
游三游洞记阅读*及原文翻译赏析第1篇:游三游洞记阅读*及原文翻译赏析游三游洞记刘大??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
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者,可坐。
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游庐山记》阅读*及原文翻译赏析游庐山记清恽敬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之则灵。
而*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傩亲樱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小石潭记》检测(三)含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三)一、基础知识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①篁()②坻()③嵁()④佁()⑤俶()⑥怆()⑦邃()⑧翕()2.解释下面加粗的双音节词①水尤清洌()②青树翠蔓()③佁然不动()④俶尔远逝()⑤往来翕忽()⑥斗折蛇行( )⑦犬牙差互()⑧悄怆幽邃()3.解释下面加粗的单音节词①鱼可百许头( ) ②空游无所依( )③凄神寒骨()④斗折蛇行( )⑤悄怆幽邃( ) ⑥其境过清()4.解释下列多义词(1)环:如鸣佩环()四面竹树环合()(2)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4)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5.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三游洞序【唐】白居易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
翌日,微之①反棹送予,至下牢戍②。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③。
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④,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⑤,爱不能去。
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节选自《古文粹章》)注释①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
②下牢戍:即下牢关,在宜昌西边。
③垂幢(chuáng):下垂的旗帜。
④磷磷:通“潾潾”,水清澈的样子。
凿凿:石鲜明的样子。
⑤未:未时,当今午后一点到三点。
戌:戌时,当今晚上七点到九点。
题解这是一篇诗序,也是一篇游记。
它记述了白居易兄弟和元稹三人在宦途相会离别之际发现、游览“三游洞”的经过。
文章主旨虽在记事抒慨,但侧重于叙游。
因此,作者不是静止地描写景物,而是结合他们发现三游洞的经过,记叙他们一边循声探索,一边观察欣赏,叙事有次序,写景很活泼,读来情趣盎然,感觉具体,如临其境。
游三游洞记 [清]刘大槐_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
游三游洞记[清]刘大槐_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游三游洞记[清]刘大槐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穷山之巅,則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
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
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則蓬蓬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可坐。
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
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①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
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
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注] ①元微之:即元稹,白居易的朋友。
②黄鲁直:即黄庭坚,欧阳修的朋友。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穷山之巅,則又自上缒危滑以下缒: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
B.乃伛俯径石腹以出伛俯:弯腰C.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适:到、去D.偕予而者偕:陪同、一起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 ①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 ①或为诗文以纪之②窃为大王不取也D. ①因共游此洞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3分)四、(31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语文高二上语文版年末文言文阅读练习之(三游洞序)
语文高二上语文版年末文言文阅读练习之(三游洞序)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①,微之②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
又明年春,各祗命③之郡,与知退④偕行。
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
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⑤,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爱不能去。
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绵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⑥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因此,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
”仍命予序而纪之。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⑦间。
欲今后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注】①“予自”句:白居易在元和九年,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因上疏请求捕杀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刺客,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四年后,即元和十三年,从江州司马任上改授忠州(四川忠县)刺史。
“刺史”是唐代州的行政长官,“司马”那么是州刺史的属吏。
②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
③祗〔zhī〕命:奉命。
之:往。
④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
⑤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
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
⑥矧〔shěn〕:况且。
⑦廞:通“嵌”。
两崖相廞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
1、文章第二段,作者从□□和□□的角度详细描绘了三游洞的洞石、泉水。
﹙2分﹚2、以下语句中,全都表现“斯境胜绝”的一组是〔〕﹙2分﹚①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②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③寂寥委置,罕有到者④跳珠溅玉,惊动耳目⑤怜奇惜别,且叹且言⑥晶莹玲珑,象生其中A、①②④B、②③⑥C、②④⑥D、④⑤⑥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文章第一段写三人相会的情形,交代了相会的背景、时间、地点等内容。
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原卷版)
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
B.不见曦月..曦月:月亮。
C.每至晴初..霜旦晴初:早晨。
D.属引..凄异属引:嘱托牵引。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沿溯阻绝。
4.概括春冬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5.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①必敬必戒.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与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4)怎样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几句话的含义,在当今社会有什么样的警示作用?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2021年青海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三游洞序(节选)(白居易)(1)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①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
又明年春,各祗命②之郡,与知退③偕行。
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
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2)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④,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⑤,爱不能去。
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3)既而通夕不寐,迨⑥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⑦,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注】①微之:白居易的好友。
②祗命:遵命。
之:往。
③知退:白居易的弟弟。
④缒滑:滑溜的地方用绳子拉。
滑:滑溜的地方。
缒:名词作动词。
用绳子拉。
⑤自未讫戌:从未时(约13点到15点)直到戌时(约19点到21点)。
⑥迨:等到。
⑦如之何俯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为什么向下就连通到渡口,(却)多年来寂寞无闻被人抛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梯.危缒滑架梯子②爱不能去.离开(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③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4)本文“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作者借着游三游洞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 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20 分。
2. 所有试题必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或草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含标点符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2 分)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业己.(yǐ)推崇.(chóng)残损(shǔn)屏息敛.声(li ǎn)B.酒肆.(sì)炽.热(zhì)愚.钝(yú)抑扬顿挫.(cuò)C.篡.改(cuàn)酷似.(sì)娴.熟(xián)振聋发聩.(ku ì)D.隽.永(juàn)解剖(pōu)劳碌.(lù)诚皇.诚恐(huáng)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
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A.叩问虽然生死与共解释 B.叩问纵然生死攸关诠释C.发问虽然生死攸关解释 D.发问纵然生死与共诠释4.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渔.樵.耕.读.,四大贤人”为什么要把渔翁放在首位?中国的四大贤人排.座.次.,是中国的读书人给自己排的位.置.。
渔翁是独善其身的特点,他永远是那么悠.闲.,这是读书人将他摆在第一位的原因。
读书人羡.慕.渔翁的那份平.淡.和.自.得.,也正因为如此,渔翁经常担.任.着历史仲.裁.者.的角色。
A.“位置”和“悠闲”都是名词,“羡慕”和“担任”都是动词。
B.“排座次”和“仲裁者”都是动宾短语。
“渔樵耕读”和“平淡和自得”都是并列短语。
C.“为什么要把渔翁放在首位?”从语气上来看是疑问句,疑问方式是反问。
D.“渔翁是独善其身的特点”一句是病句,搭配不当,应该去掉“特点”。
2019年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答案附翻译-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答案附翻译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
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
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可坐。
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①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②,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
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徙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
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③其光。
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刘大櫆《游三游洞记》既而,通夕不寐。
迨旦将去,怜者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繇④,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
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原文】《三游洞序》余始与故人李建、元稹相会于夷陵,时余有量移荆州之命。
余既喜得同辈,亦忻吾道之将行也。
建、稹与之偕行,中道登高而望,指顾山川,曰:“此必有胜境。
”遂自三峡行,穷幽极深,至三游洞。
洞在绝壁之上,下临深潭,水石清澈,境趣幽异。
建、稹曰:“吾辈复游此,当有所得矣。
”【试题】1. 请简要概括《三游洞序》中白居易与李建、元稹相会的原因。
2. 请翻译以下句子:“余既喜得同辈,亦忻吾道之将行也。
”【答案】1. 白居易与李建、元稹相会的原因是,白居易当时接到量移荆州的命令,而李建、元稹是他的故人,他们在夷陵相遇,一同前往三游洞游览。
2. 翻译:“余既喜得同辈,亦忻吾道之将行也。
”English Translation: "I was not only delightedto have companions, but also rejoiced that my path was about to proceed."【译文】《三游洞序》我最初与老朋友李建、元稹在夷陵相会,那时我接到命令,要前往荆州。
我既高兴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也庆幸自己的道路即将开启。
李建、元稹与我同行,我们在途中登高远眺,指点山川,说:“这里一定有美丽的景致。
”于是我们从三峡前行,探寻幽深之地,最终来到了三游洞。
三游洞位于绝壁之上,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潭水,水清石净,环境幽雅,别具一格。
李建、元稹说:“我们若能再次游览这里,定会有所收获。
”【试题】3. 请解释“穷幽极深”在文中的含义。
4. 请翻译以下句子:“洞在绝壁之上,下临深潭,水石清澈,境趣幽异。
”【答案】3. “穷幽极深”在文中的含义是指,白居易和李建、元稹在游览过程中,不断地深入探寻,直至抵达最为幽深的地方。
4. 翻译:“洞在绝壁之上,下临深潭,水石清澈,境趣幽异。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cave is located on a sheer cliff, overlooking a deep abyss, with clearwater and stones, presenting an enchanting andsecluded scene."【译文】三游洞位于悬崖峭壁之上,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潭水,水清石净,环境幽雅,充满了异样的情趣。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穷山之颠,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
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暨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
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选自刘大櫆《游三游洞记》,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B. 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C. 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D. 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舆,本义是车箱,后泛指车,文中的“舆”与“假舆马者”中的“舆”都指车。
统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第一课《三峡》(一)《三峡》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晴初霜旦初生牛犊 B.哀转久绝巧妙绝伦C.不以疾也讳疾忌医 D.高猿长啸拔苗助长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三峡》与《入蜀记》比较阅读。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穷山之颠,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
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暨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
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选自刘大櫆《游三游洞记》,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B.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C.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D.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舆,本义是车箱,后泛指车,文中的“舆”与“假舆马者”中的“舆”都指车。
古诗三游洞序翻译赏析
古诗三游洞序翻译赏析文言文《三游洞序》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平淮西之明年冬[2],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3],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4]。
又明年春[5],各祗命之郡[6],与知退偕行[7]。
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8]。
翌日[9],微之反桌送予至下牢戍[10]。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11]。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桌进[12],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13],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14],如垂幢[15]。
次见泉[16],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17],如不绝线[18]。
遂相与维舟岩下[19],率仆夫芟芜刈翳[20],梯危缒滑[21],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22]。
仰睇俯察[23],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24],磷磷凿凿[25],跳珠溅玉[26],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27]爱不能去[28]。
俄而峡山昏黑[29],云破月出,光气含吐[30],互相明灭[31]。
昌荧玲珑[32],象生其中[33]。
虽有敏口[34],不能名状[35]。
既而,通夕不寐[36],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37],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38],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39],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40],斯境不易得。
今两偶于是[41],得无述乎[42]?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43],书于石壁。
”仍命予序而纪之[44]。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45]。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46]。
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注释】[1]三游洞:在今湖北宜昌西北,西陵峡口,长江北岸。
[2]平淮西: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宪宗派兵加以平定,元和十二年(817)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活捉吴元济。
平淮西之明年:即元和十三年(818)。
[3]“予自”句:白居易在元和九年(815),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因上疏请求捕杀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刺客,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四年后,即元和十三年(818),从江州司马任上改授忠州(四川忠县)刺史。
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答案附翻译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答案附翻译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
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
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可坐。
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①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②,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
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徙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
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③其光。
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刘大櫆《游三游洞记》既而,通夕不寐。
迨旦将去,怜者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繇④,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
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
仍命予序而纪之。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
三游洞序(白居易)(4)原文
三游洞序(白居易)(4)原文由于白、元三人的游览,由于这篇序和他们的诗,使得西陵峡口、长江北岸的这个崖间山洞成了名胜古迹,诗题三游洞,也成了这个洞的名称。
在北宋,还因为欧阳修、苏轼、苏辙三人也来一游,并各有《三游洞诗》,所以当地又将白、元三人称为前三游,欧阳三人称为后三游。
此后游人络绎,诗文颇传。
陆游《入蜀记》说,洞大如三间屋,右一穴通人过,然阴黑险峻尤可畏。
似乎略有扫兴。
但直到明、清,仍不乏专程旅游客,袁中道、刘大櫆都有《游三游洞记》,也屡受称道。
而溯源求本,则数此序。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有具体描述,今录其前段于下:出彝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
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他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可坐。
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声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为躲避徐州战乱,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时光。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阅读答案(附译文)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阅读答案(附译文)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阅读答案(附译文)现如今,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阅读答案(附译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游三游洞记刘大櫆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
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者,可坐。
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者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注释:(1)薪采者行歌:樵夫们唱着歌。
(2)白乐天:白居易,乐天是他的字。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阅读答案(附译文)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阅读答案(附译文)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阅读答案(附译文)现如今,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大櫆《游三游洞记》阅读答案(附译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游三游洞记刘大櫆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
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者,可坐。
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者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注释:(1)薪采者行歌:樵夫们唱着歌。
(2)白乐天:白居易,乐天是他的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三游洞序[唐]白居易①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1],微之[2]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
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3],与知退[4]偕行。
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
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5]。
②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6],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仰睇俯察[23],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爱不能去。
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
晶莹玲珑,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③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绵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7]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
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
”仍命予序而纪之。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8]间。
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注释][1]“予自”句:白居易在元和九年,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因上疏请求捕杀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刺客,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四年后,即元和十三年,从江州司马任上改授忠州刺史。
“刺史”是唐代州的行政长官,“司马”则是州刺史的属吏。
[2]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
元和八年,元稹出任通州司马,也在元和十三年改授虢州长史,虢州即今河南灵宝。
“长史”是州刺史属下官吏之长。
[3]祗命:遵命。
之:往。
[4]知退:白居下牢戍:即下牢关,在宜昌西边。
其时元稹出川,已[5]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
.过下牢关;白居易入川,还未过下牢关;因此元稹陪同白居易重返下牢关。
[6]梯危缒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
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
[7]矧:况且。
[8]廞:通“嵌”。
两崖相廞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
21文章第一节中写“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二节中,作者是从和的角度详细描绘了三游洞的洞石,泉水。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节写三人相会的情形,交代了相会的背景、时间、地点等内容。
B.文章第二节写三人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洞内景致可用险、惊、幻来概括。
C.本文因事起意,因景伤情,景致与人的感情达到了契合无间的地步。
D.这是一篇诗序,也是一篇游记,叙事简洁,写景生动逼真,写情直抒胸臆。
24.简析第二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本文“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作者借着游三游洞抒发了怎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表明两人之间的友情,为下文三人发现和游览三游洞做铺垫。
22.视觉和听觉23CD24将石头比作将水比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25三游洞的特点感慨自己的遭遇贬谪【注释】[1]三游洞:在今湖北宜昌西北,西陵峡口,长江北岸。
[2]平淮西:唐宪宗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宪宗派兵加以平定,元和十二年攻入蔡州,活捉吴元济。
平淮西之明年:即元和十三年。
[3]“予自”句:白居易在元和九年,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因上疏请求捕杀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刺客,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四年后,即元和十三年,从江州司马任上改授忠州刺史。
“刺史”是唐代州的行政长官,“司马”则是州刺史的属吏。
[4]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
元和八年,元稹出任通州司马,也在元和十三年改授虢州长史,虢州即今河南灵宝。
“长史”是州刺史属下官吏之长。
[5]又明年春:即元和十四年春天。
[6]祗命:遵命。
之:往。
[7]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
[8]三月十日:据上文可知,当为元和十四年。
参:通“三”。
参会:指作者、元稹、白行简三人相会。
夷陵:今湖北宜昌。
[9]翌日:明天,第二天。
[10]反棹:掉转船头。
下牢戍:即下牢关,在宜昌西边。
其时元稹出川,已过下牢关;白居易入川,还未过下牢关;因此元稹陪同白居易重返下牢关。
.[11]引舟上下:是说彼此牵引着船在下牢关一段江中来回航行。
[12]“因舍”二句:是说下船上岸,步行走入崖岸缺口,去寻找石间泉声。
[13]初见石:开始见到的是石头。
[14]引臂:张开的臂膀。
[15]垂幢:下垂的旗帜。
[16]次见泉:接着看到了泉水。
[17]悬练:悬挂的白绢。
[18]不绝线:绵延不断的线。
[19]相与:互相赞成。
维舟岩下:把船拴在岩石下面。
[20]芟芜:割倒杂草。
刈翳:清除障碍。
[21]梯危缒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
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
[22]休而复上:休息一会儿再向上攀登。
[23]仰睇俯察:上下察看。
[24]薄:碰击。
[25]磷磷:通“潾潾”,水清澈的样子。
凿凿:石鲜明的样子。
[26]跳珠溅玉:形容泉水溅石,像珍珠洒在玉石上那样跳跃四溅。
[27]未:未时,当今午后一点到三点。
戌:戌时,当今晚上七点到九点。
讫:至。
[28]去:离开。
[29]俄而:一会儿。
[30]光气含吐:月光忽而被掩盖,忽而露出。
[31]互相明灭:明暗交替。
[32]晶荧:透明闪光。
玲珑:精巧细致。
[33]象生其中:是说在云气月光中出现种种美妙形象。
[34]敏口:巧嘴,指口才敏捷。
[35]名状:用语言形容出来。
[36]“通夕”二句:是说一夜没有睡觉,等到天明即将离开。
迨:等到。
[37]“斯境”二句:是说这样的境界美妙极了,世界上还能有几个呢。
[38]“如之何”三句:意谓为什么此洞下面就和渡口相通。
却多年来寂寞无闻,被人抛弃,极少有人到这里来呢?“津”,渡口。
“繇”,通“由”。
津繇,水航经由的渡口。
“岁代”,年复一年,谓长久以来。
“寂寥”:寂寞、冷落。
“委置”:抛在一边。
[39]“借此喻彼”三句: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可以为之叹息的,难道只有这件事情嘛。
“太息”,同“叹息”。
[40]矧:况且。
指上文所说“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都在这(两偶于是:两件事[41]里实现了。
偶:相遇。
于是:在这里。
得无述乎:是说怎么能没有教学设计[42]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 127四王志忠生物圈10 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 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20X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二.主要工作及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
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
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