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相关试题

合集下载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检测(含答案解析)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检测(含答案解析)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检测及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草容屠呦呦荣获诺奖,是对她个人的奖励,也是对青蒿素产业化的褒奖。

屠呦呦之所以能在科研成功40多年后获奖,是由于青蒿素在使用中所产生出的巨大社会影响,为这一奖项的实至名归,增添了厚重的分量。

这其中,产业化功不可没。

由屠呦呦获奖,我们更可一探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这样的双创可以相辅相成。

屠呦呦取得的无疑是原始创新成果。

对于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全球曾经有100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感染人数达上亿,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生命。

在屠呦呦获奖前,已有4位科学家,因与抗疟疾有关的科研而获得诺贝尔奖。

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人类的顽强阻击下,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只在非洲地区,疟疾仍是一些国家棘手的病疫。

作为生物世界的一部分,疟疾从来都在不断变异中重获新生。

为此,科学家也总在寻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武器。

面对当时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屠呦呦另辟蹊径,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又一次战胜这一致命顽症提供了保证,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在我国,在屠呦呦的科研产出成果的20世纪70年代,疟疾显然已不是急迫的疫情,于是这一成果没有受到像国际社会那般的重视。

此外,艰辛的产业化过程,也使青蒿素没有较快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

青蒿素是科学发明,而走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却是复方蒿甲醚。

复方蒿甲醚的奇特功效,正是由于其对青蒿素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

然而,即便是功效如此之好的药物,如果不能送到最需要的患者手中,它也不可能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

正是由于药物的拥有者军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开展的大规模合作,才使复方蒿甲醚快速走向了国际市场。

2001年,世卫组织向非洲推荐了这一药物,使这一地区的疟疾死亡率下降了九成,当病愈出院的患者们高呼“中国神药”时,国际社会已经深深地记住了屠呦呦——这个降伏疟疾之魔的人。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专题20 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1.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反复温习中医古籍,不断思考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启示我们①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是获得认识的来源②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中医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③获得真理是中医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实践基础上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了研究的不断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在研读东晋〃葛洪的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高温可能破坏药物效果‛。

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使药效明显提高。

经过反复试验,最终获得成功。

她说:‚中医药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么丰富的财富以及古人留下的丰富经验,并不是我们拿来就可以用的,是需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再探索、再思考、再挖掘,才能创造出价值。

‛然而,中药这块民族瑰宝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在传承与发展上受到制约,中医药宝库开发挖掘的力度远远不够。

有专家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温故‛的能力不足,中医思维模式逐渐西化,不再承认中医药理论的原创价值。

如果离开中医经典,中医药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也有专家认为,创新能力不足制约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药科技基础相对薄弱,中成药功能主治模糊、制药工艺粗放、质控技术落后、过程风险管控薄弱,国内的医药界满足于仿制国外过期专利药,这都制约了中药品种做大做强。

面对当前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医学界和生物医药界纷纷将目光投向传统医药领域,如何实现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渗透结合,将成为中国的医药工作者们未来重要的课题。

(1)结合材料说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化意义。

2016年全国高考热点透视之——青蒿素必考【含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热点透视之——青蒿素必考【含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热点透视之——青蒿素Daniel高考研究院命题青蒿素与双氢青蒿素注意选择题为不定项选择1.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

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5H22O4B.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D.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2.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下列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均能发生取代反应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D.青蒿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反应3.青蒿琥酯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可由青蒿素两步合成得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B.青蒿素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C.反应②原子利用率为100%D.青蒿琥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青蒿琥酯钠4.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作用而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之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萃取是一种化学变化B.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它属于有机物C.人工合成青蒿素经过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D.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青蒿素中的C、H、O元素5.某种药物青蒿素结构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易溶于水B.青蒿素的晶体为原子晶体C.青蒿素能与NaOH溶液反应D.青蒿素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6.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2019试题2.2.2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2019试题2.2.2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课后分层练2.2.2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1.它的分子式为C 15H 22O 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82 g 青蒿素含氧原子数目为0.05N AB .标准状况下,l mol 青蒿素的体积为22.4 LC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D .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答案] A[解析] 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 -1,则2.82 g 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 2.82 g 282 g·mol -1=0.01 mol,0.01 mol C 15H 22O 5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5=0.05 mol ,则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05N A ,A 项正确;标准状况下青蒿素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B 项错误;青蒿素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5282×100%≈28.4%,C 项错误;摩尔质量有单位,为g·mol-1,则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 -1,D 项错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 .1 mol 重水(D 2O)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3∶4D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答案] B[解析] 24 g 镁与27 g 铝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 ,1 mol Mg 含有12N A 个质子,1 mol Al 含有13N A 个质子,二者含有的质子数不同,A 错误;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氧原子,故所含电子数相同,B 正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H 无中子,D 含有1个中子,O 含有8个中子,所以1 mol 重水与1 mol 水的中子数之比为10N A ∶8N A =5∶4,C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 L H 2O 的物质的量大于1 mol ,故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大于2N A ,D 错误。

04生物培训试题七上二单元测试

04生物培训试题七上二单元测试

04生物培训七上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2×25=50分)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合成的控制中心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2.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叶绿体和线粒体,谁的观点不正确?()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叶绿体合成无机物,贮存能量C.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D.线粒体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说的是小麦和竹子生长速度很快。

它们生长速度快的原因是()A.细胞分裂速度快B.细胞生长速度快C.细胞分化速度快D.细胞分裂和生长速度快4.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细胞壁⑤线粒体⑥叶绿体⑦液泡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④⑥⑦5.下列各项结构中属于组织结构层次的是()A.肝脏B.心脏C.血液D.皮肤6.有关绿豆芽的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前,染色体经过复制数量加倍B.与母细胞相比,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C.经过细胞分化,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经过细胞分化,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7.下列人体器官中,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的是()8.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过程中需要在载玻片培养液中放少量棉花纤维的目的是()A.观察草履虫沿棉花纤维运动状态B.使棉花纤维缠绕住草履虫便于观察C.限制草履虫运动范围,便于观察D.通过棉花吸去多余水分便于观察9.俗话说“枯木逢春犹再发”,枯木仍能生长的根本原因是()A.具有分生组织B.具有输导组织C.具有营养组织D.具有保护组织10.下列关于动物体结构层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1.对樟树植株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B.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D.所有活细胞中都有液泡12.如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主要存在⑦中B.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④能控制物质的进出D.⑤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种细胞,它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这种细胞肯定不会来自()A.洋葱保护组织B.人体肌肉组织C.番茄营养组织D.蘑菇营养组织14.海带细胞中碘的含量远远高于海水,海带细胞仍继续从海水中吸收碘。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5章选择题专项测试题(培优提高)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5章选择题专项测试题(培优提高)

一、选择题1.中国研制成功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烃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分子式是C15H22O5答案:D解析:A.该物质中含有C、H、O元素,不属于烃,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A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分子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远远小于10000,属于小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该分子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C 错误;D.该分子中含有15个C原子、22个H原子、5个O原子,分子式为C15H22O5,故D正确;故选D。

2.漆酚(Urushiol)是生漆的主要成分,化工辞典对其组成与结构的描述如图。

下列对漆酚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漆酚可发生加成反应B.漆酚是混合物,难溶于水、可溶于苯C.生漆固化硬化过程伴随漆酚的聚合反应D.生漆是纯天然产物,对人体无毒无害答案:D解析:A.R基中含有不饱和键,所以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 R基不同构成的漆酚分子式不同,所以漆酚是这一类混合物的统称,结构式中含有-OH,酚羟基,难溶于水,可溶于苯,故B正确;C.生漆成膜固化硬化过程认为先是生物化学过程,然后是化学物理聚合过程,故C正确;D.苯酚具有毒性,破坏皮肤细胞,故D错误;故选D。

3.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甲骨”与“丝帛”成分相同B.纳米级的铁粉能通过吸附作用除去水体中的Cu2+、Hg2+重金属离子C.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D.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A.“甲骨”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丝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者成分不同,故A 错误;B.纳米级的铁粉具有还原性,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Cu2+、Hg2+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从水体中除去,故B错误;C.葡萄糖是单糖不水解,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反应,故C错误;D.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是高聚物,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答案选D。

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第三单元同步分层作业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含答案)

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第三单元同步分层作业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含答案)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蒿.(hāo)璀璨.(càn)羟.基(jǐng)撒手人寰.(yuán)B.目眩.(xuàn)畏葸.(sī)栅.栏(zhà)孜.孜不倦(zī)C.疟.疾(nüè)湮.没(yān)福祉.(zhǐ)自鸣.得意(míng)D.肘.腋(zhǒu)杜撰.(zuàn)褶.皱(zhě)衍.生物(qiǎn)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宝库资源丰富,可以向西方推出的东西十分巨大。

②因此,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去粗取精尤其重要。

③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因为我们的文化输出远小于文化输入。

④这一方面要靠挖掘,另一方面要靠内容创新。

⑤当前中国应该提出“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但要面临一个思考:哪些东西能够走出去?⑥但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国之于西方。

A.③⑤②⑥①④B.①③⑤②④⑥C.③⑤①⑥②④D.①③②⑤⑥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除有效地施行减税降费措施外,为使地方收支平衡,还要增加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B.各省市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C.一年多来,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四处挑起贸易争端,恣意冲击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成为国际社会最大的“麻烦制造者”D.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几十个报社、电视台和网站的记者到现场进行采访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国内创下13亿元电影票房纪录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在海外却遭遇窘境,在北美3天的票房仅为19万元人民币,这真令人叹为观止....B.在本赛季中,CBA上届冠军北京队惜败山东队,遗憾地止步于半决赛,但马布里和队员们已经尽力,广大球迷们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表现C.母亲节即将来临,正在紧张准备高考的学生何一舟为表爱心,去购物中心给母亲买礼物,面对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商品有些不知所措D.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约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疟.(nüè)疾肆.(sì)虐宝藏.(zàng)化瘀.(yū)B.精髓.(suǐ)肘.(zhǒu)后发掘.(jué)羟.(qiǎng)基C.瑰.(guī)宝呼吁.(yù)福祉.(zhǐ)中药砒.(pī)霜D.相悖.(bèi)浸渍.(zì)处.(chù)方繁衍.(yǎn)昌盛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今年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预计均为6%。

青蒿素相关习题+解析

青蒿素相关习题+解析

青蒿素相关习题+解析1、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青蒿素结构式如图所示。

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该碳原子称“手性碳原子”。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分子有6个手性碳原子B.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C.青蒿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有氧化性D.青蒿素是脂溶性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有7个手性碳原子,分别如图,A错误。

分子式为C15H22O5,B正确。

分子中含有酯基、醚键和过氧键,所以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有氧化性,C正确。

该化合物含有酯基,可看作酯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物,D正确。

答案选A。

考点:有机物分子的性质点评:手性碳原子:人们将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形象地称为手性碳原子。

2、2011年9月23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如图是青蒿素的结构,则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B.青蒿素易溶于水、乙醇、苯C.青蒿素有-O-O-键具有较强的氧化性D.青蒿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答案:B解析: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判断分子式为C15H22O5,故A正确;B.该有机物含有较多憎水基,难溶于水,故B错误;C.分子中含有过氧键,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故C正确;D.含有-COO-,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故D正确.3、屠呦呦,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已知甲基环己烷结构简式如图一,也可表示为图二的形式.抗虐新药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如图三所示.其中过氧基(-O-O-)具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作业设计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作业设计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作业设计一、单选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主导的植物种植、培育和传播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中多种文化传承交融的华美乐章。

有的植物似乎天生与中华先民相依相伴且流传至今,实际却是的舶来品,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有的似乎与西方文化渊源颇深,实际上却祖居中华大地,如苹果。

(),它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但现代栽培苹果的起源地却在我国新疆的天山。

有的植物“圈地”成功,风靡全球,如别名繁多、美食花样百出的马铃薯。

但若,还得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探访马铃薯最早被驯化培育的。

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然而近年来,借助转基因技术,大豆“美裔侨民”品种,改变了今日全球大豆产业格局。

千百年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被人们精心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脱颖而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地地道道寻根溯源蛛丝马迹异军突起B.名副其实寻根究底蛛丝马迹崭露头角C.地地道道寻根究底雪泥鸿爪异军突起D.名副其实寻根溯源雪泥鸿爪崭露头角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苹果尽管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B.别看苹果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C.别看苹果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D.苹果尽管索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B.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C.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实用类文本《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阅读练习及答案(云南昆明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实用类文本《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阅读练习及答案(云南昆明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1.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科学紧密结合的原则下,我的团队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青蒿素。

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历程,我深深地感到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摘编自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现场的演讲《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材料二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

此时,我国南方地区也饱受疟疾折磨、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

在第一阶段,我从本草、民间方药研究入手,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为了寻找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记有:“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之,尽服之,”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改为低温提取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年10月4日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100%的抗疟药效!在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

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随后,我们去海南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振奋人心;病人疟疾症状迅速消失!受临床疗效的鼓舞,我们转向分离提纯,得到了抗疟的有效成分——熔点在156~157℃的无色晶体C15H22O51;我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研究进展的第一步,我们随即转向第二步:将这个天然分子变为药物。

药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三)

药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三)

药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环丙沙星的临床用途是治疗呼吸道感染。

2.环磷酰胺属于氮芥类烷化剂,甲氨蝶呤是叶酸类拮抗剂。

3、当分子结构中引入极性大的羧基、羟基、氨基时,则药物的水溶性增大,脂水分配系数减小。

4.在磺胺类药物分子中芳伯氨基与磺酰胺基在苯环上必须处于对位,在喹诺酮类药物分子中的6位引入氟原子可大大增加抗菌活性。

6、药物的分配系数P药物对油相及水相相对亲和力的度量7、药物进入体内到产生药效,要经历药剂相、药物动力相、药效相三个重要相。

8、顺铂的化学名全称为顺式二氨基二氯络铂,临床主要用作癌症治疗药。

9、药物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结构非特异性药和结构特异性药。

10、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方式有两种即构象诱导和构象选择。

11、药物在体内的解离度取决于药物的pKa和吸收部位的pH。

12、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相比特点为过敏反应少、抗菌活性及稳定性高。

13、含氮药物的氧化代谢主要发生在两个部位:一是在和氮原子相连的碳原子上发生N-脱烷基化和脱氮反应,另一是N-氧化反应。

14、药物分子设计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先导化合物的产生和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15、组胺受体主要有H1受体和H2受体两种亚型,H1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作抗过敏药,H2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作抗溃疡药。

16、青蒿素是我国学者子黄花蒿中分离出的具有强效抗疟作用的药物,其分子中的过氧键是必要的药效团。

1.通过I相代谢可使药物分子引入或暴露出(B)A.羟基、卤素、巯基B.巯基、羟基、羧基C.羟基、硝基、氰基D.烃基、氨基、巯基2.具有二氢吡啶衍生物结构的抗心绞痛药是(A)A.硝苯地平B.硝酸异山梨酯C.吉非罗齐D.利血平3.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B)A.体内代谢较快B.易溶于水C.抗疟活性比蒿甲醚低D.对脑疟有效4.下列对脂水分配系数的叙述正确的是(C)A.药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大,活性越高B.药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小,活性越高C.脂水分配系数在一定范围内,药效最好D.脂水分配系数对药效无影响5.复方新诺明是由________组成。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屠呦呦)相关生物试题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屠呦呦)相关生物试题

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屠呦呦)相关生物试题1.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表达了野生生物的( )A. 直接使用价值B. 间接使用价值C. 潜在使用价值D. A与B的总和【答案】A2.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当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持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表达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假如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能够视为分解者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能够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答案】C3.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但是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且受地域性种植影响较大。

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实线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青蒿素合成的中间产物FPP(如图虚线框内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①需要酶催化,完成过程②需要的物质有、、等,结构有。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设计培育能生产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等基因。

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为提升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的产量,请提出一个合理的思路。

(4)利用酵母细胞生产青蒿素与从植物体内直接提取相比较,明显的优势有、、等。

【答案】(1)RNA聚合氨基酸 ATP tRNA 核糖体(2)ADS酶基因 CYP71AV1酶基因(3)FPP合成固醇通过基因改造降低FRG9酶活性(4)青蒿素产量高成本低适合各地生产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2

青蒿素2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
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叶子中成功提取青Array蒿素而获奖!青蒿素提取至中药菊科植物黄
花蒿,广泛应用于疟疾治疗。

青蒿素的工业提取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蒿素的分子式_______,可溶于氯仿,具有______性;
2.青蒿素的浸出在85%的A 液中最佳,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可与金属钠反应,试写出A 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青蒿素的浸取液具有颜色,请问B 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4.C 操作是________,D 步骤是________,E 步骤是________
5.蒿甲醚(C 16H 25O 5)是一种抗疟疾作用为青蒿素的10—20倍的物质,其合成路线如下:
青蒿素被NaBH 4还原成X
X →Y
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6.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还可以得到青蒿酸(C
15H 22O 2),结构如下:
青蒿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K 的分子式为C 15H 22
O 3,具有三个六元环,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试写出 J →K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试题内容与课标要求一致性评价
试题内容认知层次与课标认知层次
试题内容认知层
次比率与课标认知层次比率
注:X 代表课标认知层次,Y 代表试题内容认知层次。

表中数字代表按试题内容或课标要求进行编码赋分的值。

因为:
故求得P=0.909,由此可知所出试题与课标内容一致性较好。

眼科住院医师考试:2022传染病防治真题模拟及答案(3)

眼科住院医师考试:2022传染病防治真题模拟及答案(3)

眼科住院医师考试:2022传染病防治真题模拟及答案(3)共441道题1、狂犬病的诊断依据是()(多选题)A. 与狂犬患者有密切接触史B. 荧光抗体法检查分泌物中有病毒抗原C. 患者出现恐水、怕风、兴奋、大量流涎等症状D. 咬人动物肯定有狂犬病E. 脑脊液检查发现白细胞及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减少试题答案:A,B,C,D2、治疗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是()(单选题)A. 呋喃唑酮B. 吡喹酮C. 阿苯达唑D. 甲硝唑E. 葡萄糖酸锑钠试题答案:C3、白喉的临床类型为()(多选题)A. 鼻白喉B. 咽白喉C. 气管白喉D. 喉白喉E. 其他部位白喉试题答案:A,B,D,E4、流脑脑膜炎期的临床表现特点是()(多选题)A. 败血症期症状结束,脑膜炎出现B. 高热持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C. 头痛剧烈,呕吐频繁D. 脑膜刺激征阳性E. 可有血压增高,脉搏减慢试题答案:B,C,D,E5、乙型脑炎的极期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有()(多选题)A. 循环衰竭B. 呼吸衰竭C. 高热D. 意识障碍E. 惊厥或抽搐试题答案:B,C,D,E6、抗微生物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是()(多选题)A.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B. 单一抗微生物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C. 单一抗微生物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D. 需要长期用药而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者E. 为了减轻毒性较大的抗微生物药物的剂量,减轻其毒副作用试题答案:A,B,C,D,E7、男性,34岁,东北籍,高热。

头痛六天,谵妄、皮疹一天,于2005年1月入院,发病前两周曾经出差,坐火车拥挤有很多民工带铺盖等行李。

体检:T41摄氏度,P112次/分,BP120/80mmHg,躯干。

四肢满布充血性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脏不大,脾肋下可及2cm,质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Hb15g/L。

WBC4.9×109/L,PLT120×109/L。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

中药鉴定学(下)单选模拟试题(附答案)

中药鉴定学(下)单选模拟试题(附答案)

中药鉴定学(下)单选模拟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迄今已知的抗生素中,约2/3产生于( )A、地衣B、放线菌C、担子菌D、藻类E、子囊菌正确答案:B2、含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的药材原植物为( )A、青蒿B、茵陈蒿C、滨蒿D、黄花蒿E、邪蒿正确答案:D3、表面黑褐色,有略隆起的不规则网状细纹,断面有黄白色大理石样纹理的药材是A、猪苓B、马勃C、茯苓D、雷丸E、松萝正确答案:D4、血竭质量评价的主要标准成分是A、血竭素B、儿茶素C、黄烷素D、血竭红素E、去甲基血竭素正确答案:A5、茯苓粉末加碘化钾碘试液,显深红色,其化学成分是A、多糖类B、粗蛋白C、皂苷D、三萜类E、淀粉粒正确答案:A6、按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含熊果酸不得少于0.36%的药材是( )A、半枝莲B、马鞭草C、锁阳D、泽兰E、白花蛇舌草正确答案:B7、茯苓的药用部位是A、藻体B、子座C、子实体D、菌核E、块茎正确答案:E8、麻黄的药用部位是( )A、根茎B、全草C、木质茎D、草质茎E、地上部分正确答案:D9、气孔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状的药材是( )A、广蕾香B、金钱草C、薄荷D、穿心莲E、麻黄正确答案:E10、地衣供药用的有A、昆布、海蒿子B、猪苓、茯苓C、鹘鸠菜、海人草D、松萝E、石薮、孔石苑正确答案:D11、含有间隙腺毛的药材是( )A、青蒿B、金钱草C、穿心莲D、石斛E、广藿香正确答案:E12、含有地衣酸的药材是A、雷丸B、冬虫夏草C、海藻D、松萝E、马勃正确答案:D13、容纳真菌子实体的菌丝褥座称为( )A、菌核B、子座C、子实体D、菌丝体E、子囊抱子正确答案:B14、藻、菌、地衣类中药均来自A、高等植物B、低等植物C、蕨类植物D、双子叶植物E、单子叶植物正确答案:B15、组织中含碳酸钙结晶( )的药材是( )A、细辛B、广霍香C、穿心莲D、麻黄E、薄荷正确答案:C16、下列哪项为仙鹤草的性状特征( )A、萼筒上部有钩刺B、单叶互生C、穗状花序顶生D、茎圆柱形E、茎髓红棕色正确答案:A17、2005年版药典用于评价冬虫夏草质量的指标成分为( )A、腺嚓吟B、虫草素C、腺苷D、腺噤吟核苷E、麦角宙醇正确答案:C18、益母草碱在植物益母草中含量最高的时期为( )A、幼苗期B、花前期C、果熟期D、开花期E、茎叶枯萎期正确答案:D19、含利胆成分的药材是( )A、穿心莲B、青蒿C、佩兰D、半边莲E、茵陈蒿正确答案:E20、云芝含云芝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不得少于( )A、1.0%B、3.2%C、3.0%D、1.5%E、2.0%正确答案:B21、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虫夏草含腺苷不得少于( )A、0. 010%B、0.10%C、1.0%D、10. 0%E、2.0%正确答案:A22、茯苓粉末显微鉴别时,不应观察到的特征是A、无色菌丝B、淀粉粒C、棕色菌丝D、颗粒状团块E、分枝状团块正确答案:B23、淡竹叶来源于禾本科植物( )A、淡竹叶的干燥全草B、淡竹的干燥全草C、淡竹叶的干燥叶D、淡竹的干燥茎叶E、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正确答案:E24、2005年版药典用于评价灵芝质量的指标成分为( )A、腺苷B、灵芝多糖C、甜菜碱D、甘露醇E、海藻糖正确答案:B25、茯苓粉末加碘化钾碘试液所显现的颜色为A、深红色B、淡红色至褐色C、黄色D、蓝色或者紫色E、棕红色至红紫色再至污绿色正确答案:A26、中间抱有松根的茯苓在商品上称为A、茯神木B、赤茯苓C、茯神D、白茯苓E、茯苓块正确答案:C27、药用部位为子实体的药材是A、冬虫夏草B、松萝C、海藻D、灵芝E、茯苓正确答案:D28、下列哪项不是荆芥的鉴别特征( )A、小坚果B、茎方柱形C、穗状轮伞花序D、叶互生E、断面髓部类白色正确答案:D29、红藻淀粉常呈小颗粒状,遇碘液显( )A、棕黄色B、蓝色C、紫色D、蓝紫色E、葡萄红色至紫色正确答案:E30、褐藻供药用的有A、松萝B、鹘鸠菜、海人草C、石薮、孔石苑D、猪苓、茯苓E、昆布、海蒿子正确答案:E31、Herba Ephedrae的最佳采收期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E、四季皆可正确答案:C32、下列关于冬虫夏草的性状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足8对,中部4对最明显B、虫体似蚕,表面黄棕色,有环纹20-30条C、虫体与子座相连,头部红棕色D、子座细长圆柱形,棕褐色E、子座质柔韧,断面棕褐色,角质正确答案:E33、猪苓的总灰分不得过( )A、15.0%B、12.0%C、4.0%D、2.0%E、10.0%正确答案:B34、云芝每1mm菌肉中菌管的个数为( )A、10〜15B、1—2C、2〜3D、5 〜8E、3 〜5正确答案:E35、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 )A、山东省B、江苏省C、江西省D、安徽省E、河南省正确答案:B36、以竹根为寄主的真菌类中药是( )A、茯苓B、马勃C、冬虫夏草D、猪苓E、雷丸正确答案:E37、猪苓中具有利尿、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的成分是( )A、猪苓酮B、维生素HC、猪苓多糖D、a-羟基二十四碳酸E、麦角螢醇正确答案:C38、按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穿心莲的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 )A、12.0%B、8.0%C、6.0%D、20.0%E、10.0%正确答案:B39、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叶片特征为( )A、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B、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C、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D、二回羽状深裂,中轴呈栉齿状.最终小裂片长而渐尖E、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正确答案:E40、下列关于天然没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成不规则颗粒性团块,有特异香气B、主含树胶C、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的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D、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E、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正确答案:B41、观察单个菌丝的装片方法为( )A、水合氯醛透化装片B、5%氢氧化钾装片C、碘化钾-碘试液装片D、水或稀甘油装片E、a-蔡酚-浓硫酸装片正确答案:B4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唇形科植物的特点( )A、直轴式气孔B、多含有挥发油C、茎方形,叶对生'D、多具腺鳞和腺毛E、髓不明显正确答案:E43、血竭的醇融物不得过A、百分之五B、百分之二十五C、百分之十D、百分之二十E、百分之一正确答案:B44、冬虫夏草的药材拉丁名是( )A、PolyporusB、PoriaC、CordycepsD、GanodermaE、Omphalia正确答案:C45、麻黄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茎的( )A、表皮B、木质部C、髓部D、韧皮部E、皮层正确答案:C46、茯苓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 )A、茯苓酸B、茯苓次聚糖C、茯苓聚糖D、茯苓聚糖分解酶E、麦角街醇正确答案:B47、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是A、子座B、菌核C、薄壁组织D、子实体E、菌索正确答案:D48、药典规定薄荷的含叶量不得少于( )A、20%B、30%C、25%D、15%E、10%正确答案:B49、检查茯苓中麦角街醇的定性反应是( )A、粉末加碘化钾-碘试液,显深红色B、粉末的水提液,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红色C、粉末加a-蔡酚及浓硫酸,菌丝团溶解.并显橙红色至深红色D、粉末加20%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呈黏胶状E、粉末的丙酮提取液,蒸干,加冰醋酸及硫酸,显淡红色至淡褐色正确答案:E50、冬虫夏草的每个子囊内有( )A、大量菌丝,其间有裂隙B、卵形至椭圆形的子囊壳C、2~8个线形、有横隔的子囊抱子D、8个卵形至椭圆形的子囊抱子E、末端钝圆的分枝状团块正确答案:C51、薄荷叶经微量升华所得的油状物.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则显( )A、黄白色至黄色B、黄色至橙黄色C、蓝紫色至蓝色D、橙黄色至红色E、紫色至紫黑色正确答案:B52、冬虫夏草的药用部位是( )A、虫体及全草B、子座及蛹虫尸体的复合体C、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D、菌核E、抱子囊正确答案:C53、麻黄的主要成分为( )A、鞣B、黄酮类C、挥发油D、生物碱E、蒽醌类正确答案:D54、含有松根的茯苓块称为( )A、白茯苓B、茯神木C、赤茯苓D、茯神E、茯苓块正确答案:D55、粉末置白纸上用火烤即融化,无扩散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血红色的药材是A、阿魏B、乳香C、安息香D、麝香E、血竭正确答案:E56、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 )A、草酸钙结晶呈八面体形或双锥形B、粉末加稀盐酸煮沸并搅拌,呈黏胶状C、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D、表面灰黑色或棕褐色,有瘤状突起E、气微,味淡正确答案:C57、真菌细胞壁的成分大多为( )A、类脂质B、蛋白质C、半纤维素D、几丁质E、果胶正确答案:D58、含有地衣酸的中药是( )A、马勃B、冬虫夏草C、海藻D、松萝E、雷丸正确答案:D59、镜检可见菌丝团、无色或棕色菌丝及八面形草酸钙结晶的药材是( )A、猪苓B、灵芝C、雷丸D、马勃E、茯苓正确答案:A60、乳香、没药根据所含主要成分的组成,应属于A、酯树脂B、胶树脂C、油胶树脂D、香树脂E、混合树脂正确答案:C61、紫花地丁的原植物属于( )A、豆科B、堇菜科C、罂粟科D、紫堇科E、蔷薇科正确答案:B62、麻黄的杂质不得过( )A、2%B、3%C、1%D、5%E、4%正确答案:D63、冬虫夏草的气味是A、气微腥,味微苦B、气腥,味微咸C、气微,味淡,嚼之粘牙D、气微香,味苦涩E、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颗粒感,久嚼无渣正确答案:A64、灵芝的法定含量测定方法是( )A、气相色谱法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滴定分析法D、薄层色谱扫描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正确答案:B65、金钱草的正品原植物为( )A、过路草B、聚花过路黄C、金钱草D、连钱草E、活血丹正确答案:A66、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是A、薄壁组织B、菌索C、菌核D、子座E、子实体正确答案:D67、他休内有灰褐色机絮状的丝状物,触之则孢子呈尘土样飞扬,手捻有细腻感,气似尘土的药材是A、猪苓B、雷丸C、马勃D、海藻E、灵芝正确答案:C68、药典规定广蕾香的含叶量不得少于( )A、20%B、25%C、10%D、30%E、15%正确答案:A69、在25C条件下,取广霍香油1ml加90% 乙醇10ml.摇匀.溶液应( )A、有灰蓝色结晶B、产生气泡C、浑浊D、分层E、澄清正确答案:E70、地衣类最特殊的成分是A、地衣酸B、地衣酚C、地衣多糖D、地衣色素E、地衣淀粉正确答案:A71、雷丸驱绦虫的有效成分为( )A、雷丸素B、无机元素C、氨基酸D、雷丸多糖E、生物碱正确答案:A72、小叶海藻的正品原植物为马尾藻科植物( )A、海蒿子B、闽奥马尾藻C、海蒿子或羊栖菜D、羊栖菜E、鼠尾藻正确答案:D73、锁阳的断面特征为( )A、三角状维管束散生B、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C、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D、三角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E、点状维管束散生正确答案:A74、冬虫夏草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成分为A、腺苷B、尿嘧啶C、虫草素D、虫草酸E、腺嘌呤正确答案:A75、哪种特征表明雷丸不可再供药用( )A、嚼之带黏性B、气微弱C、断面褐色,呈角质样D、破碎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呈颗粒状E、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正确答案:C76、穿心莲含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总量不得少于( )A、0.60%B、1.00%C、0.40%D、0. 20%E、0.80%正确答案:E77、茯苓粉末遇碘化钾-碘试液,显( )A、蓝色或紫红色B、黄色C、淡红色-淡褐色D、棕黄色—红紫色—污绿色E、深红色正确答案:E78、穿心莲的气味是A、气微.味微苦B、气微.味极苦C、气香.味苦涩D、气微香,味微甜E、气微,味淡正确答案:B79、金钱草茎横切面髓部的特点是( )A、有异常维管束B、有纤维散在C、常成空腔D、有大型薄壁细胞E、含分泌道正确答案:C80、海藻的水浸浓缩液,加三氯化铁试液,生成( )A、蓝紫色沉淀B、猩红色沉淀C、黄色沉淀D、棕色沉淀E、白色沉淀正确答案:D81、真菌供药用的有A、昆布、海蒿子B、猪苓、茯苓C、松萝D、鹘鸠菜、海人草E、石薮、孔石苑正确答案:B82、海带中碘的含量高达( )A、0.34%B、0.10%C、1.34%D、0.15%E、0.20%正确答案:A83、猪苓的主产地为( )A、广东、广西B、四川、云南C、陕西、云南D、辽宁、甘肃E、内蒙、青海正确答案:C84、红藻供药用的有A、石薮、孔石苑B、松萝C、猪苓、茯苓D、鹘鸠菜、海人草E、昆布、海蒿子正确答案:D85、下列药材不属于菊科的是( )A、泽兰B、豬苍草C、茵陈D、佩兰E、青蒿正确答案:A86、泽兰的正品原植物为( )A、菊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B、菊科植物佩兰C、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D、菊科植物泽兰E、唇形科植物泽兰正确答案:C87、来源于麦角菌科真菌的药材是A、松萝B、茯苓C、灵芝D、冬虫夏草E、马勃正确答案:D88、益母草及薄荷的气孔类型为( )A、环式B、不等式C、平轴式D、直轴式E、不定式正确答案:D89、粉末显微鉴别时,可察见嵌晶纤维的药材是( )A、麻黄B、甘草C、穿心莲D、薄荷E、广蕾香正确答案:A90、茎方形,四面凹下成沟,轮伞花序.花萼宿存,顶端刺状.气微的药材为( )A、泽兰B、香蕾C、荆芥D、益母草E、广蕾香正确答案:D91、真菌的菌丝直径一般小于( )A、5 rmB、30;umC、10p.mD、15pmE、lpim正确答案:C92、甜地丁的果实特征为( )A、角果圆柱形B、萌果椭圆形或3裂C、赫果扁长椭圆形D、角果扁圆三角形E、荚果圆筒状,被白色柔毛正确答案:E93、不属于冬虫夏草性状特征的是( )A、气微腥,味微苦B、虫体有环纹20-30条C、虫体黄色D、子座侧生.多分枝E、腹部有足8对正确答案:D94、属于子囊菌的药材是( )A、灵芝B、猪苓C、马勃D、茯苓E、冬虫夏草正确答案:E95、广藿香中抗真菌的有限成分是( )A、广藿香酮B、丁香酚C、广藿香醇D、广藿香E、绿原酸正确答案:A96、绿藻供药用的有A、猪苓、茯苓B、松萝C、鹘鸠菜、海人草D、石薮、孔石苑E、昆布、海蒿子正确答案:D97、药典规定,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含盐酸麻黄碱不得少于( )A、0.50%B、10%C、0. 80%D、0. 10%E、1.0%正确答案:E98、以下对大叶海藻的性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固着器假根状B、主干及侧枝均具刺状突起C、叶长披针形.具疏齿D、气囊腋生.纺锤形或球形,囊柄较长E、主枝长50〜70cm.直径约0. 3cm正确答案:B99、冬虫夏草的气味为( )A、气腥,味咸B、气微,味淡而粘牙C、气微,味微苦.有黏性,久嚼无渣D、气微.味微甜E、气微腥,味微苦正确答案:E100、金钗石斛组织中含有( )A、草酸钙柱晶B、草酸钙针晶C、草酸钙簇晶D、草酸钙方晶E、草酸钙砂晶正确答案:B。

高考命题热点青蒿素

高考命题热点青蒿素

2016年高考命题热点青蒿素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问鼎诺奖是中国本土自然科学获奖第一人,必然会成为2016年高考语文、文综、理综等学科的命题热点,本组试题是以屠呦呦获诺奖为命题素材而命制的高考模拟试题。

1、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青蒿素双氢青蒿素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B.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还原反应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和酯基、醚键D.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2、早在东晋时期,名医葛洪(公元283~343年)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就有抗疟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里的“水”作_________。

3、上述水煎青蒿治疗疟疾,药性很不稳定,效果很差。

屠呦呦改用乙醇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这说明青蒿素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190次提取失败后,1971年屠呦呦用一种更适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种适宜的物质是____(填下表中的编号)。

A B C D物质煤油丙醇四氯化碳乙醚沸点/℃180~310℃97.4 76.5 34.55、上述用水、乙醇等从植物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

6、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1992年屠呦呦又制得了是青蒿素10倍抗疟疗效的双氢青蒿素。

现有人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量1.50 g青蒿素在0~5℃时溶于100 mL甲醇,不断搅拌下分次加入1.00 gNaBH4,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反应液缓缓倒入250 mL冰冻的纯水中,过滤、真空干燥得纯度99.8%的产品1.08 g。

“青蒿与青蒿素”试题设计

“青蒿与青蒿素”试题设计

82教学参考■■■■■■■I 2020 年第 12 期•下原创试题“青蒿与青蒿素”试题设计王忠志金武斌(重庆育才中学校,重庆)[试题设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是典型的喀斯 特山区,该县大环境湿润,小环境干旱,不适宜种植其 他作物,但该县却是全球最大的青蒿种植基地,也是 全球最大的青蒿素生产基地,每年的青蒿素产量约占 全球产量的1/3。

材料二青蒿味苦,为典型的浅根植物,在海拔 300米以下的石山、土坡、丘陵等地方均能正常发育。

以前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融安县不得不种植青蒿。

自从新型抗症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后,融安县大力发展青蒿产业,使青蒿成为山区群 众心中的“治贫仙草”。

材料三青蒿素产量和青蒿素成品药市场比例 (见表1)。

表1我国全球青蒿素产量200吨240吨青蒿素成品 药市场比例小于5%印度制药集团欧洲制药集团其他约50%大于30%约15%(1)分析广西融安县大环境湿润,小环境干旱的主要原因。

(2)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具体分析青 蒿种植在融安县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推测我国在青蒿素产业链中的 位置及其不利影响。

(4) 请为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命题意图]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思辨能力和综合思维。

融安县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自然地 理环境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

学生需要从不同尺度、 不同自然地理要素入手辩证地分析大环境湿润,小环 境干旱的成因。

在分析小环境干旱时需要从该区域 岩石(地貌)特征人手,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为框架,理清该区域岩石、地貌、水、植被、土壤等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凸显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思维。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关键地理信 息的能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精准扶贫”必须以当 地特色产业为支柱,而且扶贫必须既扶经济又扶生 态。

种植青蒿在治理当地石漠化、增加当地农民收人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屠呦呦获医学诺奖给中学化学教育的几点启示
启示1:学科方法胜于学科知识
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可以说运用化学进行物质研究的成功范例。

化学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为:哪些物质中含所要提取的物质;如何获得纯净的该物质;该物质的结构如何;该物质可能有哪些性质;能否在关键的点位植入需要的基团;工业上如何大规模生产该物质,等等。

青蒿素的发现遵循了这个思路。

评审委员会称屠呦呦的获奖是为了奖励她对药物的一种孜孜不倦地寻找过程。

启示2:观念的渗透是学科方法的核心
传统提取青蒿素的煎熬法致使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了。

屠呦呦一改传统的煎熬法,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提取实验,她在60摄氏度下制取了青蒿提取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知道,条件的控制是化工生产的核心思想,屠呦呦改用乙醚的成功,说明化学的一些观念在她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正是这一观念的运用是她获得诺奖的关键。

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来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疾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素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启示3:失败是学生最大的权利,但失败能否成功在于坚持和反思
“也是1971年10月4日,那是第191号样品。

”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190次失败的痛楚才换来成功的喜悦。

所以,在学科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错,给学生机会犯错,但也要让学生悟错、知错、改错。

启示4:任务驱动不可或缺
1967年,一个由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志在帮助北越政府“打击美帝”,研究的指向正是——防治疟疾新药,因为1960年代的东南亚战场上,疟原虫已经对奎宁类药物产生了抗性。

如果没有这场“政治任务”,也许青蒿素的发现与使用要延后许多年。

现在,对于抗癌药物的研制是否也来一场“任务驱动”呢?是否也可以集中几十个有实力的研究机构进行集中研究呢?青蒿素的研究是针对病毒,抗癌药的研制也是针对“癌细胞”这种病毒。

这些研究机构是否从青蒿素的研究发现史得到一些启示呢?
2016年高考关于屠呦呦获诺奖的命题
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问鼎诺奖是中国本土自然科学获奖第一人,必然会成为2016年高考语文、文综、理综等学科的命题热点,本组试题是以屠呦呦获诺奖为命题素材而命制的高考模拟试题。

1、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青蒿素双氢青蒿素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B.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还原反应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和酯基、醚键
D.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
2、早在东晋时期,名医葛洪(公元283~343年)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就有抗疟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里的“水”作_________。

3、上述水煎青蒿治疗疟疾,药性很不稳定,效果很差。

屠呦呦改用乙醇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这说明青蒿素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190次提取失败后,1971年屠呦呦用一种更适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种适宜的物质是____(填下表中的编号)。

5、上述用水、乙醇等从植物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

6、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1992年屠呦呦又制得了是青蒿素10倍抗疟疗效的双氢青蒿素。

现有人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量1.50 g青蒿素在0~5℃时溶于100 mL甲醇,不断搅拌下分次加入1.00 gNaBH4,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反应液缓缓倒入250 mL 冰冻的纯水中,过滤、真空干燥得纯度99.8%的产品1.08 g。

(1)NaBH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的描述,你认为反应器为________(填名称)。

(3)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影响双氢青蒿素产率的因素除了溶剂、反应时间、NaBH4的用量,还有_________________。

(4)与甲醇分子的电子数相等的有机化合物有__________;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物质在空气中不须加热或点燃就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甲醇分子的电子数相同;②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答案
1、D【解析】A选项:青蒿素的分子式既可用点数法确定,也可用不饱和度法(Ω)求算。

根据青蒿素的结构可知分子中含15个C和5个O,最多含有32个H,由于青蒿素分子的Ω=5,所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D选项: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共含有5个环,其中有3个六元环(1个六碳环、1个五碳一氧环、1个三碳三氧环)和2个七元环(1个六碳一氧环、1个五碳二氧环)。

2、溶剂
3、可溶于乙醇、对热不稳定
【解析】根据由水改用乙醇信息可知:青蒿素可溶于乙醇;根据“煎”改为控温60℃可知:青蒿素对热不稳定
4、D
【解析】根据青蒿素对热不稳定可知:从“改用乙醇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的信息上和从青蒿中萃取青蒿素后的分离温度上来考虑,乙醚最适宜。

5、固-液萃取法
6、(1)还原剂
(2)三颈(口)烧瓶
(3)71.3% 控制低温
(4)CH3CH3、CH3NH2、CH3F
SiH4+2O2======SiO2+2H2O
1.青蒿琥酯是斡疗疟疾的首选药,可由青蒿素两步合成得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紫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
B.反应②原子利用率为1 00%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青蒿琥酯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生成青素琥酯钠盐
2.青蒿素的一种化学合成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2)合成路线中设计E→F、G→H的目的是.
(4)A在Sn-β沸石作用下,可异构为异蒲勒醇,已知异蒲勒醇分子有3个手性碳原子,异蒲勒醇分子内脱水再
与一分子H2加成可生成,则异蒲勒醇的结构简式为.
(5)写出由笨甲醛和氯乙烷为原料,制备苄基乙醛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1)根据E的结构可知,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酯基、醛基、羰基,
故答案为:酯基、醛基;
(2)由E→F的结构可知,羰基中C=O双键变成C-S单键,由G→H的结构可知C-S单键又变成羰基,目的是保护羰基,
故答案为:保护羰基;
(3)由题目信息可知,结合B、C的结构可知,C=O双键变成C=C双键,应是B中连接羰基的甲基上的α-H与C=O先发生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OH,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产生C=C 双键生成C,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4)由最终分子的结合,结合异蒲勒醇分子有3个手性碳原子、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可知其结构为环状,分子内脱水,应含有-OH,根据A的结合可知-OH处于环中甲基的间位位
置,结合加成产物可知应是异蒲勒醇与氢气发生1,4-加成,则异蒲勒醇的结构简
式为:,
故答案为:;
(5)结合流程中B→C→D的变化分析设计,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生成乙
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与苯甲醛在氢氧化钡条件下生成,在氢气/Rh
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工艺流程图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推断与合成,涉及对工艺流程的分析与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合成工艺流程的设计,难度中等,注意根据转化关系中有机物的结构理解发生的反应,(5)中方案设计,注意利用题目中合成路线中增长碳链的信息设计,为热点题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