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P 文档下载可编辑
第七章 制动系统设计
制动系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制动效能,应该合理地确定汽车的制动性能及制动系结构。
7.1 制动动力学
7.1.1 稳定状态下的加速和制动
加速力和制动力通过轮胎和地表的接触面从车辆传送到路面。惯性力作用于车辆的重心,引起一阵颠簸。在这个过程中当刹车时,前后轮的负载各自增加或减少;而当加速时,情况正好相反。制动和加速的过程只能通过纵向的加速度a x 加以区分。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辆双轴汽车的制动过程。
最终产生结果的前后轮负载ZV
F '和Zh
F ',在制动过
程中,图7.1随着静止平衡和制动减速的条件而变为:
()l h ma l l l mg F x V ZV
--=' (7.1a ) l h ma l l mg F x V Zh
+=' (7.1b ) 设作用于前后轴的摩擦系数分别为f V 和f h ,那么制动力为:
V ZV
XV
f F F
'= (7.2a ) h Zh Xh
f F F '=' (7.2b )
图7.1双轴汽车的刹车过程
它们的总和便是作用于车辆上的减速力。
x Xh XV ma F F =+ (7.3)
对于制动过程,f V 和f h 是负的。如果要求两轴上的抓力相等,这种相等使 f V =f h =a x /g ,理想的制动力分配是:
)/(])([gl h a l l g ma F x v x XV --=
(7.4) )/(][gl h a gl ma F x v x Xh +=
(7.5)
这是一个抛物线F xh (F xv )和参数a x 的参数表现。在
图7.1的右半部分,显示了一辆普通载人汽车的理想制动力分配。实践中,向两边分配制动力通常被选用来防止过早的过度制动,或是由刹车片摩擦偏差而引起的后轮所死,因为后轮锁死后将几乎无法抓地,车辆将会失去控制。然而防抱死刹车系统将会减轻这个问题。
当然,每一个负载状态都有它各自的理想制动力分配。如果所有负载状态都必须由一个固定的分配去应对,那么最重要的条件往往就是空车载司机的情况。虽然,固定的分配在更多负载时无法实现最优化的制动力分配,b线显示了当后轴的制动力未超过理想值直到最大减速度为0.8g时的制动力分配情况。弯曲的分配曲线可通过如下方法应用。
图 7.2 半挂车的刹车过程
情况(c)使用一个后轴限压阀,情况(d)使用减压阀。那些负载变化巨大的车辆,比如说卡车,或
火车站货车及很多前轮驱动车,都有减压阀,并且带有一个可变的突变点,具体要看静止时的轴上负载(所谓的“制动力调节器”)。
在一辆双轴车上,轮子在制动中的负载只取决于减速度,而不取决于设定的制动力分配。但这对于有三个或以上轴的车辆来说并不适用。例如拖车,图7.2,高度协调了拖车接点的hk,h1和h2,拖拉机和拖车的重心,设定的制动力分配决定了连接力Fxk和F2k,从而决定了各轴上力的分布。
这里建立的制定过程等式仍然有效,对于加速,加速度为正值。
7.2、制动系统设计与匹配的总布置设计硬点或输入参数
新车型总体设计时能够基本估算如下基本设计参数, 这些参数作为制动系统的匹配和优化设计的输入参数.
7.3、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7.3.1 基本理论
(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在分析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比例以前,首先了解地面作用于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图7.3.1
由图7.3.1,对后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g z h dt
du m
Gb L F +=1
式中:
1z F ——地面对前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G ——汽车重力;
b ——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距离;
m ——汽车质量;
g h ——汽车质心高度;
dt
du
——汽车减速度。 对前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g z h dt
du m
Ga L F -=2 式中
2z F
——地面对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a ——汽车质心至前轴中心线的距离。
则可求得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为
⎪⎪⎭
⎫ ⎝⎛
+=
dt du g h b L G F g z 1 ⎪⎪⎭
⎫ ⎝⎛
-=dt du g h a L G F g z 2 (7.3.1)
(2)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在任何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条件是: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之和等于附着力;并且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别等于各自的附着力,即:
G F F ϕμμ=+21 11z F F ϕμ=
22z F F ϕμ=
消去变量ϕ,得
)]2(4[21112μμμF h Gb F G hgL b h G F g
g +-+=
(7.3.2)
7.3.2 计算算例与计算结果
由上述结果可以分别得出车型A 和车型B 的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曲线——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简称I 曲线。
(1) 车型B 的I 曲线
下图为车型B 空载和满载时候的I 曲线
2μF (N )
1μF
(2) 车型A 的I 曲线
下图分别为车型A 空载、满载的I 曲线
2μF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