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2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环节一:整体把握,理清结构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文中有这三个词―― (生齐读:着迷、迷恋、痴迷)师: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文中有一个故事,在课文的第2、3 自然段。
请你默读后,概括这个故事。
生:捉纺织娘的乐趣。
生:逮纺织娘。
生:寻找纺织娘。
师:在法布尔的眼里,这只纺织娘会唱歌,他称小昆虫为“歌唱家”。
“捉”“逮”“找”,哪个更合适?生:“找”更好些,能看出他对纺织娘的态度是友好的。
师:是的,他很欣赏这只会唱歌的纺织娘。
生:我从“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感觉到他不是一下子捉到的,所以用“找纺织娘”更合适。
师:给一个故事取名字不难,难的是取个最合适的名字。
(师板书“找纺织娘”,生齐读)师:写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文中也有一个故事,在课文的第4〜10自然段。
请你默读后,概括这个小故事。
生:捉小甲虫。
(师板书“捉小甲虫”,生齐读)师(指板书):同学们,你们看,“着迷”对应着一个故事,“迷恋”对应着一个故事,“痴迷”该不该也有一个对应的故事?(师形成板书)生(思考后):我觉得应该有,可是再写一个故事的话,课文就太长了,所以,课文用了这句话:“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说明在法布尔身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
师:建议这里有掌声。
面对爸妈一次又一次的责骂,法布尔依然迷恋,同样的事物“迷恋”了上百次,就是“痴迷”了。
因此,“痴迷”的故事和“迷恋”的故事,没有多大区别,写了会感觉差不多。
环节二:朗读“说话”,探索表达师:我们一起打开书本,读这个故事。
(生读到“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时,教师指名读这一说话句)师:读得很流利。
句子中的标点符号除了表示停顿,还有提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
注意这里的两个感叹号。
谁再读?(生读)师:法布尔找到这只会唱歌的虫子是多么激动!“瞧”又该怎么读?(生读)师:法布尔找到了纺织娘想给妈妈看,这个“瞧”字,饱含着他的——生:他的欣喜生:他的自豪。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3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预设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1、有关昆虫的谜语。
2、法布尔图象的投影片。
3、描写蝴蝶的一首短诗。
课程实施过程:课前游戏:猜几个关于昆虫的谜语。
一、导入新课:1、刚才的游戏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对昆虫的了解还真不少!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
2、(投影示法布尔图)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打开课本,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到了法布尔的衣袋?知道这鼓鼓的衣袋里放着的是什么吗?从这儿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2、法布尔是一个痴迷于昆虫的人,写人离不开写事,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1)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2)法布尔放鸭子后经常去观察昆虫,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
3、小组学习:投影学习要求:a:自由读2—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b:把你划出的句子读给组内同学听,并说说你划出它的理由,听一听别人对你的朗读评价;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为什么加引号?5、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
父母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
凭着这种痴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齐读第11自然段。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_教案教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教材分析】《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四篇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细心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
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
第一部分,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
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
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
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
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
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
【教学重点】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法布尔对昆虫无比痴迷的情感。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能认读“莱、栖、蠕、兜、痴”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昆、纺、察、骂、毒、垃、圾、殿”等8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纵横、鸟栖虫居、痴迷、蠕虫”。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发现哪些是值得揣摩的关键词句,知道怎样写批注。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想听吗?故事是这样的:又有一只金布甲倒下了,笼子里出现了他的尸骸。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对昆虫产生兴趣,认识常见的昆虫。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昆虫图片、实物昆虫、装有昆虫的透明塑料袋、画纸、彩笔等。
2. 环境:户外草地上,确保安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装有昆虫的透明塑料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袋中的昆虫。
2. 认识昆虫:教师展示昆虫图片,一一介绍常见的昆虫,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征,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3. 观察昆虫:带领幼儿户外观察昆虫,让幼儿亲身体验,提高观察能力。
4. 昆虫绘画:教师提供画纸和彩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5. 分享交流: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描述自己所画的昆虫,提高幼儿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家中寻找昆虫,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昆虫角”,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和相关昆虫的图片,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五、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幼儿的皮肤,避免蚊虫叮咬。
3. 关注幼儿的情绪,及时调整活动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
4. 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昆虫图片和卡片:包括蝴蝶、蚂蚁、蜜蜂、瓢虫、蚯蚓等常见昆虫的图片和卡片。
2. 实物昆虫模型:用于直观展示昆虫的外形特征。
3. 放大镜:帮助幼儿观察昆虫的细节。
4. 自然材料:如树叶、花朵等,吸引昆虫出现。
5. 记录表格:用于记录观察到的昆虫。
6. 画材:彩色笔、水彩颜料等,供幼儿绘画使用。
七、教学活动流程1. 导入活动(5分钟):通过一首关于昆虫的儿歌或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认识昆虫(10分钟):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简要介绍昆虫的特点。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2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2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昆虫的基本外部特征; 3. 学会利用显微镜观察昆虫。
二、教学准备1.显微镜2.昆虫标本和放大镜3.PPT或教学图片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简单介绍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昆虫有哪些特点?”、“昆虫的分类有哪些?”等等。
2. 学习昆虫的基本外部特征(1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PPT或教学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并重点讲解昆虫的基本外部特征,例如头部、胸部和腹部的不同部位以及它们的功能。
学生可以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昆虫标本,并在笔记本上绘制昆虫的外部结构。
3. 学习如何观察昆虫(3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标本。
首先,教师需要解释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标本。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调节镜头,使昆虫更加清晰可见,并帮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昆虫细节。
4. 小结与展示(10分钟)在学习完观察昆虫的方法后,教师可以进行一次小结,并邀请学生主动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特征。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昆虫外部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昆虫观察实践,可以自行搜集昆虫标本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2.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昆虫分类和特点的知识。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昆虫标本,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和分享。
五、课堂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听从指导的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在观察昆虫细节上的准确度和笔记本上记录的完整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利用所学知识观察周围的昆虫,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更多类型的昆虫,并写下观察的结果和感想。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设计 意 图 : 前 游戏既激发 学生的兴趣 , 自然 课 又
过渡到所 学内容 。再通过 看图 引导 学生抓住 那鼓鼓 的 衣袋这个 突出的特 点, 步感知人 物形 象, 初 为下文 学习
用 。)
作好铺垫。 】
三 、 读 感 悟 , 究 秘 密 精 探 ( ) 一 整体 感知 1 大 家 打 开 课 本 , 由 朗 读 课 文 , 一 想 从 哪 些 . 请 自 想 事件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法 布 尔 是 个 名 副 其 实 的 “ 虫 迷 ” 昆 呢 ? ( 自由读 文 , 读 边想 ) 生 边 2交 流 明 确 : 捉 纺 织 娘 和 捉 小 甲虫 两件 事 中 可 以 . 从 看出。 ( ) 读 课 文 第2 3自然段 二 品 — 1 在 , 我 们 走 近 法 布 尔 , 感 受 他 对 昆 虫 的 着 . 现 让 来 迷精神 。 ( 多媒 体 出示 : 你 学 ) 帮 () 1 自由读课文 , 出让你感 觉到法布尔对 昆虫着 划 迷 的句 子 。 () 2 把你 划 出 的 句 子 读 给 小 组 的 其 他 同学 听 一 听 , 并 说 说 你 划 出 它 的 理 由 , 一 听 别 人 对 你 朗 读 的 评价 。 听 2集体 交流 , 机 指 导 朗 读 。 . 相 ( ) 出示 句 子 )妈 妈 , 在 这 儿 呢 !瞧 , 抓 到 了 1( “ 我 我 那 只 会 唱 歌 的 虫子 !”抓 住 “ 歌 ” 体 会 喜 爱 , 出兴 ( 唱 来 突 奋之情。 ) ( ) 赏 纺织 娘 的 图 片 , 导 学 生 理 解 纺 织 娘 在 法 2欣 引 布 尔 的 眼 里 简 直 就 是 一 位 歌 唱 家 ,他 非 常 喜 爱 这 只 纺 织娘 , 读描写纺织娘的句子。 再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2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2设计意图《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法国闻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迷恋的故事。
文章的叙述专门简单,通过几个细小的事例写出了法布尔,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由着迷到迷恋的过程。
因此我以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主线设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词句的朗读,去感受想象法布尔在具体的情境中迷恋昆虫的模样,让学生去自主结构文本,填充文本的空白和盲点。
教学过程一师:同学们上节课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结。
谁情愿读课题。
生:“装满昆虫的衣袋”.师:读课题的时候应该突出哪两个字?生:装满。
师:什么缘故要突出这两个字?生:装满这两个字说明法布尔装的昆虫多,因此要突出。
生:法布尔的衣袋天天装得满满的,能够看出法布尔专门喜爱昆虫。
生:法布尔不仅喜爱昆虫,还对昆虫专门着迷,不然他的衣袋什么缘故要装满昆虫哪?师:说得好,法布尔专门喜爱昆虫,迷恋昆虫,因此衣袋装满昆虫。
能不能把课题在读一遍。
(学生读课题,把装满两个字独得重重的)(什么缘故要让学生读课题,要紧是因为学生上节课差不多读了课文,读课题是要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前明白得,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以便下一步教师的教学)二师:课文写了法布尔对昆虫专门着迷,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具体的语句中感受到的,自己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要读出你自己的明白得。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教师不时的夸奖读书做记号的同学,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摸索,有所感悟。
)师:谁情愿说一说,课文的那些地点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专门着迷?生:“妈妈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师:你能不能把这一句读一读。
(学生读,但没有读出法布尔现在兴奋的心情)师:同学们,这只虫子是法布尔用了几天的时刻找到的?生:三天。
师:这三天法布尔是如何样查找纺织娘的?(学生读第三节)生:法布尔是花了三天的时刻在田野里查找。
师:同学们注意,当法布尔找到虫子的时候用了一个什么词?生:用了一个“终于”。
师:你们明白终于那个词说明了法布尔捉到虫子之后,如何样?生:。
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案
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案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是怎样通过法布尔从小喜欢昆虫的两个事例来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并执着追求的。
教学难点:学习重点段落,在认真阅读中仔细思考,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体会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地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
(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
(装——扔——装)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
“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在昆虫学校的第二课时,老师开始介绍如何将昆虫放进衣袋里。
学生们都很兴奋,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接触昆虫的一次难得机会。
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着如何将昆虫轻轻地放进衣袋里。
首先,老师拿出一个透明的衣袋,让学生们仔细观察。
衣袋就像一个小房间,里面有足够的空间供昆虫活动。
老师提醒大家,在放昆虫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不能让它们受伤。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着接下来的操作。
接着,老师打开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一只美丽的蝴蝶。
这只蝴蝶的蓝色翅膀闪闪发光,让学生们惊叹不已。
老师轻轻地用手指挡住蝴蝶的路线,让它慢慢飞到衣袋里。
学生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幕。
蝴蝶优雅地停在衣袋里,展开翅膀,仿佛在跳舞。
接着,老师拿出一只色彩斑斓的甲虫。
这只甲虫全身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摸。
老师温柔地将甲虫放入衣袋,它在里面爬来爬去,发出微弱的呼吸声。
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捉到的昆虫,试图放入衣袋中。
有的小心翼翼,有的手忙脚乱,但最终每个学生都成功地将昆虫放进了衣袋。
衣袋里的昆虫活动得非常开心,它们彼此相处融洽,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
学生们看着它们在衣袋里跳跃、嬉戏,也仿佛感受到了昆虫们的快乐。
老师笑着说:“昆虫也是生物,它们有着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我们要尊重它们。
”这堂课让学生们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与昆虫和平相处。
他们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昆虫学校,满怀着对昆虫的好奇和热爱。
下一次的课程,将继续带给他们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和乐趣。
愿每个学生都能在昆虫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感动。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
小小昆虫趣:《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对昆虫产生兴趣,认识常见的昆虫。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实物昆虫标本或图片。
2. 昆虫观察日记。
3. 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4. 昆虫模型制作材料。
5. 户外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昆虫标本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观察日记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昆虫的日记,让幼儿互相交流学习。
3. 绘画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用画笔和画纸绘制自己喜欢的昆虫。
4. 昆虫模型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利用制作材料,动手制作昆虫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户外观察: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观察昆虫,丰富幼儿的直观体验。
1.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户外观察心得,让幼儿描述所观察到的昆虫特征。
2. 教师对幼儿的绘画和制作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昆虫手工艺品,增进亲子关系。
2. 主题活动:组织昆虫主题的科学讲座或参观昆虫博物馆,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3. 环境教育:开展昆虫保护活动,让幼儿了解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活动六:昆虫知识问答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昆虫特征的理解。
2. 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1. 昆虫知识卡片。
2. 问题提示板。
活动过程:1. 教师出示昆虫知识卡片,向幼儿提问,引导幼儿回答昆虫的特征。
2. 幼儿抢答,答对者获得小奖励。
3. 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并补充知识点。
七、教学活动七:昆虫故事分享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增强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1. 昆虫故事书籍或PPT。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昆虫故事。
2. 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故事中的昆虫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语文教案1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语文-1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1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课题的原因。
2.从课文的描写中找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
谁来告诉大家,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
从中可以看出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是的,在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地上爬的、天上飞的小昆虫,衣袋装得鼓鼓囊囊的,这足以看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很着迷。
(板书:着迷)齐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找出描写法布尔小时侯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
读一读,说一说。
(1)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终于”就发现了,现在仍在寻找,可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2)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去找找?(放纺织娘的叫声。
)这是刚才你找到的纺织娘的照片。
(出示纺织娘的照片:学名螽斯)你找到了高兴吗?请你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法布尔的话。
生齐读。
2.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过渡;法布尔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找到了那只会唱歌的纺织娘,让我们感觉到了对小虫子的着迷,相信在接下来放鸭子的故事中,更能感受到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
自由朗读课文第4——9自然段,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1)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借这样的机会,他沉浸在自己的天地中。
)指导朗读:是啊,各种各样的昆虫、奇妙的水底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法布尔。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通用13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通用13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二,教学目标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四,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要素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意义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的无穷乐趣.2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品读感悟第二到第十自然段的内容.教学难点: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让学生得到启迪.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讲解法布尔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布尔.出示视频:《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六条腿的舞蹈家.让学生欣赏,播放视频《昆虫记》的片段,让学生走进《昆虫记》走进法布尔的生活.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在优美体味童年生活的快乐.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设计要素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意义感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三,品读课文,自主感悟四,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设计小组合作及情感教学的教学活动使本课极有设计感.自由朗诵,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比照仿诵.整体感悟: 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以下问题.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多媒体法布尔生平事迹.介绍法布尔生活中的小故事.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学生互相讲述一下发生在童年时的故事出示视频:《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六条腿的舞蹈家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配乐《童年》学生朗诵法布尔观察昆虫着迷的片段.出示视频:《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观看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在优美体味童年生活的快乐.学生加上自己的动作,朗读法布尔捉虫的语句.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学生配乐朗读自己的喜欢的段落.互相赞美.了解法布尔的生平.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和小时候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教会学生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2抓住“真实”,捕捉“真实”——《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片断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高子阳邮政编码:215300 e-mail:《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中有这么一些内容:“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拣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5上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装满昆虫的衣袋》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就是生齐:——法布尔。
师:(多媒体出示法布尔图)看,这就是法布尔!同学们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生: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5课,继续走进法布尔那有趣的童年。
(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亲切的交流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直奔主题却不突兀,明确目标,切合了好课的要义。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法布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1:法布尔对昆虫十分着迷。
生2:法布尔对昆虫非常迷恋。
生3:我觉得法布尔已经到最痴迷的地步了。
师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相关句子:生齐读。
板书:着迷迷恋痴迷师:通过这三句话,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那么课文是怎样细细描述的呢?一起来看课文。
【老师巧妙的设计为学生解读文章找到了最合适的豁。
】多媒体出示自读课文,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画出相关的句子。
生自由读课文二至十自然段。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生1:“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法布尔不见了。
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多媒体相机出示)从这句话看出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
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生2:“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多媒体相机出示)从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然在寻找。
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师:我们农村的孩子对于纺织娘非常熟悉,谁来描述一下你听到的纺织娘的声音和样子。
生模仿、描述。
师: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的?生1:虫子咬他,又疼又痒,他忍着一动不动。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事文章的选材特点。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好描写法布尔捉昆虫的句子,体会法布尔喜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2. 结合生活实际,想象法布尔捕捉纺织娘的过程,并通顺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
2、听写词语:着迷、迷恋、痴迷。
4、同学们,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这三个词语的,你觉得他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三个词语都有喜欢的意思,程度是越来越深的。
)二、阅读感悟1、首先来看“着迷”出现在课文哪里?第一小节介绍法布尔出生的地方,应该一笔带过,为什么写“村子里……跑来跑去。
”(课件)呢?多读,讨论,小结。
(领会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对他成为昆虫学家的影响)2、法布尔不仅对小虫子着迷,而且已经到了迷恋的程度,轻声朗读课文2——10小节,概括一下,从哪两件事写他对昆虫的迷恋的。
(抓纺织娘忘回家、捉甲虫被训斥)3、首先来看第一件事,他抓到纺织娘后高兴吗?怎样读出他的高兴呢?(妈妈……虫子!)这一节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他对纺织娘的迷恋呢?(三天前、经常、终于)齐读这一节,重读这三个词,体会他的迷恋。
(一个“终于背后意味着千难万难”,表达了法布尔对昆虫的那深深的迷恋)你们能想象一下,法布尔从听到“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到“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期间会做些什么呢?(生:草丛中有小虫子叮咬法布尔,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一动不动地强忍着;法布尔发现了纺织娘,猛地一扑,可纺织娘蹦走了,法布尔摔破了膝盖……)为了捉到这只歌声动听的歌唱家,法布尔坚持不懈地寻找了三天,难怪他会高举着纺织娘,高兴地对妈妈喊——法布尔在无意中听到了纺织娘的叫声,就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坚持不懈地寻找,克服了种种困难,他真是迷恋啊!(指板书)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课堂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装满昆虫的衣袋的主人是生齐: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师:他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著名的昆虫学家,一是离不开他的成长环境,一是他生齐: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师:这也是文章的中心句。
(板书:着迷)围绕着迷,课文举了2个事例,一是捉纺织娘,二是捉小甲虫。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3小节,想一想,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提示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交流:生:“三天前……在唱歌”从“三天前”可以看出法布尔很早就开始注意这只会唱歌的小虫子了,并且一直在寻找它,说明了法布尔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师:对,以至于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从“终于”中你们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生:我体会到法布尔寻找这只纺织娘很不容易!师:还有呢?功夫不负有心人,法布尔找到这只小虫子心情怎样呢?生:法布尔的心情很激动,很开心!(齐读这两句话)师:还有哪些语句呢?生:“一天傍晚,暮色……不见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从“暮色”可以看出此时天已经快黑了,可法布尔并没有觉察到,仍然专心致志地寻找纺织娘,所以这句话让我体会到法布尔对小虫子很着迷。
师:这句话并没有从正面来描写法布尔对小虫子很着迷,而是运用环境来烘托,这是值得我们平时作文所借鉴的。
还有哪些语句呢?生:“‘妈妈,我在这儿呢!……虫子!”这句话让我体会到法布尔捉到纺织娘后心情非常的高兴!从法布尔的心情中,让我感受到法布尔非常喜欢小虫子。
师:回答得真好!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这只会唱歌的纺织娘。
试想一下,如果第三天,法布尔还是没有找到,他会不会放弃呢?生齐:不会。
师:从”捉纺织娘“这个事例中更让我们看到法布尔身上具有一种什么精神呢?生:永不放弃生:持之以恒生:坚持不懈……师:因此,现在我们可以说,正是这一分执着,这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法布尔走上了成功之路。
(板书:执着坚持不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2 设计意图《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迷恋的故事。
文章的叙述非常简单,通过几个细小的事例写出了法布尔,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由着迷到痴迷的过程。
所以我以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主线设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词句的朗读,去感受想象法布尔在具体的情境中迷恋昆虫的样子,让学生去自主结构文本,填充文本的空白和盲点。
教学过程一师:同学们上节课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结。
谁愿意读课题。
生:“装满昆虫的衣袋”.师:读课题的时候应该突出哪两个字?生:装满。
师:为什么要突出这两个字?生:装满这两个字说明法布尔装的昆虫多,所以要突出。
生:法布尔的衣袋天天装得满满的,可以看出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
生:法布尔不仅喜欢昆虫,还对昆虫非常着迷,不然他的衣袋为什么要装满昆虫哪?师:说得好,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迷恋昆虫,所以衣袋装满昆虫。
能不能把课题在读一遍。
(学生读课题,把装满两个字独得重重的)(为什么要让学生读课题,主要是因为学生上节课已经读了课文,读课题是要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前理解,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以便下一步教师的教学)二师:课文写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具体的语句中感受到的,自己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要读出你自己的理解。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教师不时的表扬读书做记号的同学,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师:谁愿意说一说,课文的那些地方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生:“妈妈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师:你能不能把这一句读一读。
(学生读,但没有读出法布尔此时兴奋的心情)师:同学们,这只虫子是法布尔用了几天的时间找到的?生:三天。
师:这三天法布尔是怎样寻找纺织娘的?(学生读第三节)生:法布尔是花了三天的时间在田野里寻找。
师:同学们注意,当法布尔找到虫子的时候用了一个什么词?生:用了一个“终于”。
师:你们知道终于这个词说明了法布尔捉到虫子之后,怎么样?生:。
非常高兴。
生:非常兴奋。
师:能想象出他当时的样子吗?生:法布尔可能会跳起来!生:法布尔可能会大喊起来!大叫起来!师:我想法布尔一定非常兴奋,毕竟这是他辛辛苦苦捉来的漂亮虫子。
现在同学们知道该怎么读“妈妈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这一句了吗?自己先试一试。
(三四个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把法布尔当时兴奋的神情用自己的朗读表现了出来。
)师:我们一起读一起感受法布尔此时兴奋的心情。
(学生齐读)师:法布尔捉到了漂亮的纺织娘多高兴呀。
谁愿意读第三节。
师:法布尔用了三天的时间捉到了纺织娘,他天天趴在田野中,不累不饿吗?生:因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他已经忘了饥饿。
师: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首先还是他非常喜欢昆虫,如果不喜欢,他也不会对昆虫着迷的,更不会三天的时间里趴在田野里捉虫子。
(教师在学生没有读好“妈妈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这一句时,并没有进行简单的示范,而是继续让学生读书,抓住“终于”这个词,去体会想象法布尔捉到虫子时兴奋的心情,着力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填补。
在学生解构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自然要然纸上,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图像,建立了言语图式。
)(三)师:课文展还有那些地方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生:课文的第四节。
师:为什么会是第四节?生:老师您看,法布尔在放鸭子时不是逮甲虫就是静静的看小动物,他对昆虫多着迷呀。
师:你们知道静静的观察是怎样的观察吗?生:一动不动的在那儿看。
生:非常仔细的看,专心致志的看,心中只是想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师:同学们那叫什么吗?生:(异口同声)着迷。
师:一起读这一节,好吗?(学生齐读第四节)(这一节虽然不是课文的重点,但是静静的看恰是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表现,而且法布尔不是一般的看,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看,这种着迷已经不同于原先第三节,他在兴趣中带有了一些理性,为下文的法布尔虽然被父母责骂仍观察昆虫,做了有力的铺垫。
虽然不能向学生点明,但学生通过读书是可以感受到的,这是文章的期待性结构,它需要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去用自己的想象来填补。
)装满昆虫的衣袋(四)师:法布尔喜欢昆虫,常常静静的观察昆虫。
课文中还有写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地方吗?生:“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
荷!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法布尔高兴极了。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这些句子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十分迷恋。
师:同学们一定知道敏捷是什么意思,在这里仅仅是写法布尔捉虫的动作快吗?生:不是仅仅写法布尔捉虫的动作快,还说明法布尔对昆虫越来越敏感了,他对昆虫越来越迷恋了。
师:是呀,我们在田野中的时候,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昆虫,为什么我们没有想法布尔那样,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像法布尔那样对昆虫十分着迷。
同学们知道怎么读荷!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这一句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读,读出了法布尔此时欣喜的心情)师:第五节中有一个词“欣赏”,你们看一看能不能换成看哪?自己读一读“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然后告诉老师。
生:不能换,因为是仔细的看欣喜的看。
生:当然不能换,法布尔在包这个小虫子的时候,一定是小心翼翼满脸微笑,他太爱这个小虫子了。
看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欣赏是美美的看,法布尔已经把这个小虫子当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了,他太爱这个小虫子了,法布尔真的着迷了,看就没有这个意思。
师:是啊,小虫子在法布尔的心目中以不是一个小虫子了,这时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你们能想象出法布尔包这个小虫子时的样子吗?自己边读边想象,一定能读出其中的精彩来。
师:你来读,其余的同学跟着他包小昆虫。
(这个学生读时,其余的学生就像当年的法布尔一样,欣喜的包着虫子。
又找了几个同学读,都能读出法布尔当时包昆虫的样子,很好地体会出了法布尔这个细小的动作中传达的对昆虫的迷恋。
)师:法布尔太爱昆虫了,同学们那不能把第五节完整的读给大家听。
(配乐读第五节)师:今天的法布尔过得高兴极了,但回到家之后又非常难过。
同学们注意这一次法布尔是难过极了,知道“极了”是什么意思吗?生:难过到了极点,他都哭了。
师:法布尔为什么这么难过?生:父母的责骂,父母的不理界。
师:我们读一读父母的话。
知道怎么读吗?生:突出父亲的责骂,母亲的责备。
师:自己读一读六七节,去想象当时的情景。
(学生读。
)师:父亲的责骂还可以理解,而母亲最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也责备他。
知道法布尔为什么这么难过了吧。
能想象出法布尔扔昆虫时,复杂的心情吗?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读第九节)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生:老师,法布尔不是对昆虫着迷,而是痴迷了。
师:为什么说是痴迷吗?痴迷和着迷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生:课文中的法布尔对昆虫爱的都有些傻了呆了,连父母的责骂都不顾了。
生:法布尔经常躲着父母,玩那些没用的玩意,要知道如果被父母看见一定会挨打。
这不是痴迷吗?师:法布尔为什么要躲起来偷偷的玩?生:(异口同声的说)对昆虫痴迷!师:法布尔虽然是躲起来偷偷的玩,但仍然是兴致勃勃,自得其乐。
读一读第10节,感受一下。
(学生读)师:躲起来偷偷的玩,虽然是躲,法布尔仍然是玩的非常开心。
躲字应该怎么读?生:读出法布尔高兴的样子。
生:读出躲中蕴含的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生:读出法布尔虽然躲,当玩的十分开心的样子。
(学生读)(五)师:同学们现在是否明白法布尔雕像上的衣袋为什么鼓鼓的。
生: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生:这两个鼓鼓的衣袋是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象征。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十四课学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吗?你们知道法布尔为什么能成为昆虫学家吗?生:因为法布尔就像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一样,都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生:法布尔的坚持成就了法布尔。
生: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虽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甚至还遭到了父母的责骂,但是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自己的爱好,所以成为了昆虫学家。
师:我想,法布尔如果在父母的责骂中选择放弃,不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也许就不能成就昆虫学家的法布尔。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决不能清言放弃。
更要想想我们的衣袋又装满什么哪。
生:老师,我们的衣袋里装满的是知识。
生:我们的衣袋里要装满持之以恒目标专一的精神。
师:同学们再把文章读一遍,让法布尔的两个高高鼓起的衣袋,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