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诊系统功能说明

合集下载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方案
1.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注册:允许用户通过验证方式注册账户。
-用户信息管理:用户可维护个人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用户认证:通过身份认证机制,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2.医生管理模块
-资质审核:医生需通过资质审核,确保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合法性。
-医生信息展示:展示医生的专业背景、擅长领域、出诊时间等信息。
(3)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检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五、实施与推广
1.项目实施
(1)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组织技术团队,开展系统开发与集成。
(3)与各级医疗机构、医生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系统顺利运行。
2.推广与应用
(1)加强宣传,提高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知名度。
(2)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提高医生、患者对系统的认知。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分为四个层次:
1.用户接口层:提供患者和医生的用户界面,实现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查询等功能。
2.业务逻辑层:处理会诊请求、安排会诊、管理医疗数据等核心业务逻辑。
3.数据管理层:负责医疗数据、用户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维护。
4.基础设施层: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和网络环境。
四、核心功能模块
(3)优化用户体验,不断改进系统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六、效益分析
1.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有助于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患者可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减少就医成本。
3.促进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有利于推动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4.提升医疗机构竞争力:通过参与远程医疗会诊,医疗机构可提高自身品牌影响力。
(2)个人信息管理:用户可修改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远程医疗会诊管理软件V2.0使用说明书

远程医疗会诊管理软件V2.0使用说明书

远程医疗会诊管理软件V2.0使用手册目录1 登录系统 (3)2 会员医院 (3)3 维护组管理员 (5)4 系统设置 (9)4.1 角色管理 (9)4.2 用户管理 (10)5 视频会诊系统 (13)1 登录系统外网登录:http://218.94.157.242:8082/YCYL/内网登录:http://10.44.0.87:8082/YCYL/登录界面,须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入系统;图1维持系统的运作至少应该需要有三种系统角色:会员医院、系统管理员、专家用户,每种角色必须有其基本的功能作为角色判定,且用户可以同时赋予多种角色,但系统判别时将以管理员优先、专家次之、会员医院最后认定的次序执行相关的显示和操作。

2 会员医院会员医院为本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主要功能是进行会诊申请,必须有申请会诊功能;会诊申请分为:选择病人:新病人针对初次会诊的病患;已有病人针对已使用本系统进行过会诊的病人;如图2所示。

填写病人信息:应按要求填写病人的各项基本资料及病情概要;如图3所示。

图3填写申请单:选择需要会诊的科室、专家及会诊的目的。

在会诊被受理之前,会员医院可以更改会诊申请单,且在会诊开始之前可以随时取消此次会诊。

如图4所示。

图4客户医院申请会诊成功后,可以通过数据管理—病人资料管理为病人上传附件以供专家下载参考,上传资料的格式及文件夹名称应该严格按照主办医院的规范执行。

如图5所示。

图53 维护组管理员维护组一般为提供服务的响应医院管理员,负责系统的资料维护和响应会员医院的申请,主要功能有资料维护和对会诊申请响应处理,必须有会诊受理功能。

管理员的响应处理分为:1.受理(图7):表示接受会员医院的申请,并进行申请科室及专家的调度;2.拒受(图7):当会员医院的申请要求无法满足时将被拒绝受理;3.安排会诊(图8):当管理员将联络等工作完成后就可以通过安排会诊来进安排;4.进入会诊:当会诊预定时间到了后系统会自动开启视频会诊室,将以管理员身份进入;5.关闭会诊:当会诊结束后,管理员应手动关闭该次会诊;管理员的数据维护包括:1.医院信息维护:包括所有的会员医院信息;2.科室信息维护:根据卫生部的标准科室分类维护系统的科室分类;3.专家信息维护:现主要为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信息;费用管理主要分为:1.费用查询:会诊收费的历史记录;2.帐户管理:各系统对象的帐户管理;3.费用标准设定:a)会诊类型收费标准;b)特定科室的收费标准;c)特定专家的收费标准;图6图7图8图9图104 系统设置4.1 角色管理进入角色管理时,显示所有角色用户可以点击“新增角色”进入添加角色页面,角色名称必须填写;点击角色名称可以对角色进行编辑。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操作手册)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操作手册)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 操作手册)远程会诊系统主要使用的功能为“远程申请”和“信息查询”;县级医院(如:普安县人民医院、晴隆县人民医院、天柱县人民医院)使用的功能是:远程申请;中心医院(如: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的是:信息查询,在具体信息中输入会诊意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进入系统a)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回车】显示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网站,在网页中点击【远程会诊系统】链接如图1.1所示位置,见到会诊系统登陆界面,如“(图1.2)”所示。

(图1.1)(图1.2)b)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点击【登陆】按钮进入系统主界面,如“(图1.3)”所示。

说明:(图1.3)是系统主界面的上半部分,也是系统的主要功能部分;下面的操作都是以“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用户做演示。

(图1.3)二、医院信息的修改a)点击“基本信息”(如图2.1所示位置)可以修改本医院的相关信息,如:用户名、密码、医院简介等。

(图2.1)b)点击“基本信息”后的显示信息修改界面。

1)点击【修改】按钮才可以对信息进行更改;2)修改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信息。

三、会诊病人的申请a)点击“如图3.1”所示的“远程申请”后,进入远程病人申请信息录入界面。

(图3.1)b)远程申请信息录入界面,如图3.2。

(图3.2)四、申请信息审核a)点击界面中的“信息查询”,如图4.1所示(图4.1)b)输入信息为可输项,点击【检索】按钮查询处需要的信息,如图4.2所示。

(图4.2)c)点击图4.2中红色的圆圈处查看该人员的明细信息。

远程会诊系统介绍

远程会诊系统介绍

远程会诊让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进行更为合理的匹配◆远程会诊可对医疗资源进行纵向整合生病去大医院是很多人的选择,“80%集中在大医院,仅有20%在基层医院”的无序就医问题,是中国医改的难题。

建立真正有效的分级诊疗模式,加强远程会诊应用,可对医疗资源进行纵向整合。

◆远程会诊可优化医生资源配置完善的远程会诊体系,使医院医生协作更加方便,也可以使更多的病人在基层就诊,从而增加基层医生的收入,使得更多更好的医生留在基层,优化医生的资源配置。

◆远程会诊可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保支出通过远程会诊服务,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医疗服务价格更低,可极大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减少医保总支出。

政策积极引导,远程会诊不断深入建设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鼓励医疗联合体内上级医疗机构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面向基层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促进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

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1_蓝卫通远程会诊系统用户手册讲解

1_蓝卫通远程会诊系统用户手册讲解

蓝卫通远程会诊系统用户手册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 系统角色 (1)1.1 超级管理员 (1)1.2 业务单位管理员 (2)1.3 行政单位管理员 (2)1.4 医生 (2)1.5 专家 (2)2. 会诊流程及状态 (3)2.1 会诊流程 (3)2.2 不同状态对应的会诊操作 (3)2.3 会诊操作说明 (6)2.3.1 填写和提交会诊申请 (6)2.3.2 打印申请单 (6)2.3.3 修改会诊申请 (7)2.3.4 安排专家 (8)2.3.5 查看病历资料 (8)2.3.6 退回申请 (9)2.3.7 进入视频会议 (10)2.3.8 扫描和上传会诊报告 (10)2.3.9 接收和查看会诊报告 (11)3. 用户登录及操作页面简介 (11)3.1 用户登录 (11)3.2 操作页面简介 (12)3.2.1 头部区 (12)3.2.2 导航区 (13)4. 超级管理员功能 (14)4.1 查看会诊记录 (14)4.2 查看病例档案 (14)4.3 基础数据 (15)4.3.1 数据字典 (15)4.3.2 文章分类 (18)4.3.3 组织架构 (20)4.4 单位管理 (22)4.5 文章管理 (24)5. 业务单位管理员功能 (25)5.1 新增会诊申请 (25)5.2 查看会诊申请记录 (29)5.3 查看会诊接收记录 (30)5.4 查看病例资料 (31)5.5 帐号管理 (31)5.5.1 单位管理 (31)5.5.2 科室管理 (32)5.5.3 会诊室管理 (33)5.5.5 用户管理 (36)5.6 文章管理 (36)6. 行政单位管理员功能 (38)6.1 查看会诊记录 (38)6.2 查看病例资料 (38)6.3 统计分析 (39)统计分析分为报告上传统计、三日会诊统计、病人身份统计、会议主办次数、会议听众人数、会议参加人数、教学主板次数、教学听众人数、教学参加人数和教学评分统计。

医院远程会诊-监控系统(5篇材料)

医院远程会诊-监控系统(5篇材料)

医院远程会诊-监控系统(5篇材料)第一篇:医院远程会诊-监控系统医院远程会诊系统一.需求描述 1.1 客户需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国家医疗政策的健全,如何让中小城市、偏远地区人民也能享受到都市大医院的医疗、诊断水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视频编解码结束的进一步完美,远程会诊系统可对大多数病灶进行远程会诊,可迅速快捷的对患者的病理、病灶进行分析,专家会诊,制定出治疗方案,对提高全国范围的医疗水平、快捷的提供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一定效果。

在远程会诊系统中,会诊终端提供的不仅是患者外部病灶的视频,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身体监测仪器,将身体监测仪器的数据通过网络接入到会诊中心专家会诊组,会诊终端和会诊中心之间需进行双向语音,专家组对终端发送操作指令,终端依照专家组指令进行一系列操作,配合完成各种患者身体检测工作,所有的操作步骤都进行视频录像存档,检测数据也存档,以备日后病例分析和当作教学资料。

1.2 标准依据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4-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B 10408-89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9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50258-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A/T70—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10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有关文明施工的文件规定二.系统架构 1.1 系统总体结构 1.2系统组成 1.2.1会诊终端设备前端设备包含音视频采集单元、各种身体监测仪器,其他医疗检测设备。

对于患者病理分析的活动的摄像机设备来说,根据医疗成像的要求,需要超高清晰摄像机,以满足需要。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3篇)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医疗已成为我国医疗行业的一大趋势。

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地域、时间、医疗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针对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支持等方面。

二、远程会诊解决方案概述远程会诊解决方案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远程交流、诊断、治疗的一整套服务系统。

该方案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三、系统架构远程会诊解决方案采用分层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层次:1. 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患者信息、病历、影像资料等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追溯。

2. 应用层: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包括会诊预约、实时通讯、病历共享、影像传输等功能。

3. 界面层:提供用户界面,方便医生和患者进行操作。

四、功能模块1. 会诊预约模块会诊预约模块实现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在线预约,包括以下功能:(1)患者在线填写预约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医生查看预约信息,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进行确认。

(3)系统自动生成会诊时间,并通知患者和医生。

2. 实时通讯模块实时通讯模块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在线交流,包括以下功能:(1)文字聊天:支持文字、表情、图片等信息的传输。

(2)语音通话:支持实时语音通话,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询问。

(3)视频通话:支持实时视频通话,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

3. 病历共享模块病历共享模块实现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病历共享,包括以下功能:(1)电子病历上传:医生将患者病历上传至系统,方便其他医生查阅。

(2)病历下载:医生或患者下载病历,以便查阅或打印。

(3)病历编辑:医生对病历进行编辑、修改,确保病历的准确性。

4. 影像传输模块影像传输模块实现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影像资料传输,包括以下功能:(1)影像上传:医生将患者影像资料上传至系统,方便其他医生查阅。

远程会诊系统方案

远程会诊系统方案
1.立项与筹备: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等,进行项目立项和筹备。
2.需求分析:深入调研,明确用户需求,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架构、功能和界面。
4.技术选型与开发: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进行系统开发。
5.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能完善、性能稳定。
6.部署与上线:将系统部署至生产环境,进行实际运行。
5.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协同性。
本方案旨在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高效便捷的远程会诊系统,推动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3.服务平台: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4.监管平台:对远程会诊服务进行监管,确保合法合规。
四、系统功能
1.患者信息管理:对患者基本信息、病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存储,便于医生诊断。
2.医生信息管理:对医生资质、专业特长等信息进行管理,便于患者选择合适的医生。
3.会诊预约:患者可在线预约医生,选择会诊时间,系统自动匹配医生空闲时间。
4.实时会诊:通过音视频通讯技术,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实时沟通,提供诊断意见。
5.会诊记录管理:自动生成会诊记录,支持医生查阅、修改和打印。
6.资料共享:实现医疗机构间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的共享,提高医疗协同性。
7.监管与统计:对远程会诊服务进行实时监控,提供统计数据,确保合法合规。
六、合法合规性保障
5.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协同性。
本方案旨在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高效便捷的远程会诊系统,助力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2篇
远程会诊系统方案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会诊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详细、全面、合法合规的远程会诊系统,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配,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

远程会诊智慧医疗系统设计方案

远程会诊智慧医疗系统设计方案

远程会诊智慧医疗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远程会诊智慧医疗系统一、项目背景在传统的医疗系统中,会诊通常需要医生亲临现场进行诊断和交流,不仅浪费了医生和患者的时间,还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了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远程会诊智慧医疗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会诊,使得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供诊断和咨询服务,从而解决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问题。

二、系统功能1. 远程视频会诊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视频呼叫,医生可以进行远程诊断和提供治疗建议。

2. 电子病历管理功能:医生可以在线查看患者的电子病历,包括病历资料、照片、实验室结果等,减少了纸质病历的使用和传输。

3. 报告解读功能:当患者进行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后,系统可以自动解读报告并提供相应的建议,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

4. 医学知识库功能:系统收集医学文献和临床指南,提供给医生参考,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5. 快速咨询功能:患者可以通过系统向医生咨询问题,医生可以根据问题类型进行快速回复。

6. 随访提醒功能: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随访提醒,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患者。

三、系统架构1. 前端界面:患者和医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访问系统,进行远程会诊和其他操作。

2. 服务端:负责接收和处理患者的请求,包括视频呼叫、病历查看等功能,还负责管理医生的信息和权限。

3. 数据库:存储患者的病历信息、医生的信息、医学文献等数据。

4. 云服务器:承载系统的运行和存储,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系统流程1. 患者注册:患者通过系统进行注册,并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病历资料。

2. 医生认证:医生提交相关资质证明,通过系统认证后才能提供会诊服务。

3. 预约会诊:患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系统中预约会诊时间,并上传相应的病历资料。

4. 视频会诊:在预约时间,患者和医生通过系统进行视频会诊。

医生可以查看患者的病历信息,进行远程诊断和提供治疗建议。

远程会诊平台操作步骤

远程会诊平台操作步骤

会诊中心端操作步骤一、完善医院会诊信息完善医院会诊信息::1、点击左侧主菜单“本院科室”,录入能够提供远程会诊的本院的科室名称;2、点击左侧主菜单“会诊专科”,录入本院能够提供会诊的专科以及会诊的时间、会诊最多接待人次;3、点击左侧主菜单“会诊专家”,录入能够提供会诊的专家及其简介;4、以上信息需要经中管局审核通过后,会对基层医院显示。

二、审核会诊申请审核会诊申请::1、专科等信息通过审核后,基层医院如需申请会诊,就会提交患者的信息等内容,点击左侧主菜单“我的会诊”,会显示申请会诊列表;2、点击“审核”,可以查看患者信息,如认为该患者适合会诊,选择“通过”审核,并确定会诊时间,保存即可;三、开始远程会诊开始远程会诊::1、到了设定的会诊时间,在“我的会诊”列表中,选择相应的会诊,点击“参加会诊”即可进入远程会诊;2、会诊结束后,需要填写“会诊记录”。

注意事项:1、务必保障会诊期间的网络及计算机等设备的稳定;2、在“本院联系人”中录入完善医院的联系人信息,以便及时获取会诊信息。

基层医院基层医院端操作步骤端操作步骤1、点击左侧主菜单“会诊申请”,然后点击页面下方的“申请会诊”,进入申请会诊页面;2、选择所要会诊的专科后,页面右侧会出现可以提供该专科会诊的医院,选择所要申请的医院;(注:如没显示医院列表,该专科国家局尚没指定会诊医院,暂时不提供该专科的远程会诊)3、选择医院提供会诊的时间;(如可会诊人次为0,表示此次会诊的人次已满)4、进入患者信息提交页面,根据医院对患者了解,尽可能详细的提供患者资料,以便给会诊专家提前了解病情,此处可以上传相关图片等文件。

5、点击“保存”,申请过程完成。

6、申请后,点击左侧主菜单“会诊申请”,会出现所申请会诊的状态列表,会诊申请需要提供会诊医院审核后方能通过,可能需要等待几天。

7、申请后,请务必在会诊日之前查看是否通过审核,若通过,查看会诊,会显示出提供会诊医院所确定的会诊时间及会诊专家姓名;请提前准备好远程会诊的设备,联系患者参与会诊。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方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远程医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是远程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旨在通过视频或电话等方式,为远程地区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种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方案,以帮助更多患者获得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

系统组成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远程医疗平台远程医疗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患者和医生的信息,以及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平台的基础架构包括云服务器和数据库,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同时,基于创新的云中心技术,平台还提供了多种功能,比如在线视频咨询、远程会诊等,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2.用户端用户端是患者和医生接入远程医疗平台的入口,包括电脑客户端和移动端应用。

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或应用向平台提交会诊申请、上传病历等信息。

同时,用户端还支持在线视频咨询、在线问诊等功能,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3.远程医疗设备远程医疗设备包括高清摄像头、医疗设备等,用于现场采集患者的病情数据,以确保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或治疗。

效益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实施可以为患者和医生带来诸多效益,包括:1.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通过平台提供的高清视频和远程医疗设备,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病情,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2.节省时间和费用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等待或前往医院的患者,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可以有效节省时间和费用,同时也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妥善的医疗服务。

3.提高医疗效率有些病情需要多个专家医生的诊断和意见,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可以让这些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大大提高了医疗效率。

结论总的来说,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是一种帮助患者获得及时和优质医疗服务的新型解决方案。

通过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医疗设备和远程视频技术,该系统可以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更方便的通信工具和更好的协作平台,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远程会诊系统实施方案

远程会诊系统实施方案

远程会诊系统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资源的不断优化配置,远程会诊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逐渐受到了医疗机构和患者的青睐。

远程会诊系统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交流与诊疗,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的难度,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二、系统架构设计。

1. 系统整体架构。

远程会诊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前端用户界面、后端数据处理与存储、远程视频会议模块、医疗影像传输模块等。

前端用户界面提供患者和医生的登录注册、预约挂号、在线咨询等功能;后端数据处理与存储负责用户信息管理、医疗记录存储、数据加密与安全等;远程视频会议模块实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实时视频交流;医疗影像传输模块实现医疗影像的传输和查看。

2. 系统功能模块。

远程会诊系统包括患者端和医生端两大功能模块。

患者端功能包括在线预约挂号、医生排班查询、在线咨询、医疗记录查看等;医生端功能包括接诊排班管理、远程会诊、医疗影像查看与诊断等。

三、系统实施方案。

1. 系统建设流程。

系统建设流程包括需求调研、系统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运营等。

需求调研阶段需要充分了解医院和患者的实际需求,明确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系统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开发测试阶段需要进行系统开发和功能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上线运营阶段需要进行系统部署和运营推广,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得到医院和患者的认可。

2. 系统实施步骤。

系统实施步骤包括系统部署、用户培训、推广宣传等。

系统部署需要进行硬件设备的安装和软件系统的配置,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用户培训需要向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进行系统操作培训,确保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推广宣传需要通过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线下宣传等渠道,向患者宣传系统的便利性和优势,吸引患者使用系统。

四、系统运维与管理。

系统运维与管理包括系统监控、故障处理、数据备份等。

系统监控需要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故障处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确保故障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数据备份需要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和完整性。

远程会诊系统使用说明

远程会诊系统使用说明

目录1登陆 (2)1.1用户名和密码 (2)1.2修改用户名和密码 (2)24大功能 (4)3系统设置 (5)3.1系统设置 (5)3.2网络设置 (6)3.3音频设置 (7)3.4视频设置 (8)3.5存储设置 (8)4会诊视频 (9)4.1直接操作功能 (9)4.2鼠标右键操作 (10)4.3音量显示 (13)5患者信息 (14)5.1患者信息 (14)5.2在线诊室 (14)6会诊板和共享 (15)6.1会诊板 (15)6.2程序共享 (15)6.3程序共享 (15)7其他功能 (16)7.1修改界面 (16)1登陆1.1 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Admin1.2 修改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源用户名和密码,新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修改。

24大功能进入系统后,主界面是可以自动隐藏的小窗体,一共有4个主要功能。

会诊视频病人信息系统设置会诊板和共享3系统设置3.1 系统设置1、设备名称,也就是诊室名称。

2、设备号,是设备唯一标示号,同一个会诊中,设备号必须唯一。

3、服务器(MCU)的IP地址:此处填入MCU的IP地址。

4、服务器TCP端口:MCU的TCP端口默认是443。

也可以修改,参考MCU使用文档。

5、服务器UDP端口:MCU的UDP端口默认是1710。

也可以修改,参考MCU使用文档。

6、数据库IP:病人信息的数据库地址,本系统和MCU是同一个服务器。

7、数据库端口:默认是3306,MySql 默认地址。

8、视频分屏:主窗体使用怎样的窗体显示。

9、扩展屏的使用:使用扩展屏幕,把扩展屏幕的起始位置和尺寸输入即可。

如第一屏是1280*1024,扩展屏幕的尺寸是1920*1080.那么就可以在第一屏填入1280*1024;第二屏填入1920*1080.;10、H264 Encoder Type:告诉系统使用CPU编码还是GPU编码,如果选择GPU系统会自动检测是否支持Intel的GPU。

目前系统只支持Intel GPU。

智能医疗远程会诊系统使用手册

智能医疗远程会诊系统使用手册

智能医疗远程会诊系统使用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产品简介 (3)1.2 功能特点 (3)1.2.1 多维度病例信息展示 (3)1.2.2 实时在线会诊 (3)1.2.3 智能诊断辅助 (4)1.2.4 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 (4)1.2.5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4)1.2.6 系统兼容性 (4)1.2.7 系统易用性与可扩展性 (4)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4)2.1 系统环境要求 (4)2.2 安装流程 (4)2.3 系统配置 (5)第三章用户注册与登录 (5)3.1 用户注册 (5)3.1.1 注册流程 (5)3.1.2 注意事项 (6)3.2 用户登录 (6)3.2.1 登录流程 (6)3.2.2 登录方式 (6)3.2.3 注意事项 (6)3.3 忘记密码 (6)3.3.1 找回密码流程 (7)3.3.2 注意事项 (7)第四章患者信息管理 (7)4.1 添加患者信息 (7)4.1.1 登录系统后,左侧菜单栏中的“患者信息管理”选项,进入患者信息管理页面。

(7)4.1.2 在患者信息管理页面,“添加患者”按钮,系统将弹出添加患者信息表单。

(7)4.1.3 填写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住址等。

(7)4.1.4 填写患者疾病信息,包括就诊科室、就诊医生、病情描述等。

(7)4.1.5 患者相关检查报告、病历等文件。

(7)4.1.6 “提交”按钮,完成患者信息的添加。

(7)4.2 修改患者信息 (7)4.2.1 在患者信息管理页面,找到需要修改的患者信息,其对应的“修改”按钮。

(7)4.2.2 系统将弹出修改患者信息表单,用户可对基本信息、疾病信息、检查报告等进行修改。

(7)4.2.3 修改完成后,“提交”按钮,保存修改后的患者信息。

(7)4.3 查询患者信息 (7)4.3.1 在患者信息管理页面,“查询”按钮,系统将弹出查询患者信息表单。

(7)4.3.2 用户可输入患者姓名、联系电话、住址等关键词进行查询。

智能医疗远程诊断系统操作指南

智能医疗远程诊断系统操作指南

智能医疗远程诊断系统操作指南第一章概述 (4)1.1 系统简介 (4)1.2 功能特点 (4)1.2.1 实时数据传输 (4)1.2.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4)1.2.3 专业数据库支持 (4)1.2.4 多样化的沟通方式 (4)1.2.5 病历管理 (4)1.2.6 安全保密 (4)1.2.7 跨平台兼容 (4)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5)2.1 系统安装 (5)2.1.1 安装准备 (5)2.1.2 安装步骤 (5)2.2 系统配置 (5)2.2.1 网络配置 (5)2.2.2 数据库配置 (5)2.2.3 用户权限配置 (5)2.2.4 系统参数配置 (5)2.3 硬件要求 (6)2.3.1 处理器 (6)2.3.2 内存 (6)2.3.3 存储 (6)2.3.4 显卡 (6)2.3.5 网络设备 (6)2.3.6 显示器 (6)2.3.7 其他硬件 (6)第三章用户注册与登录 (7)3.1 用户注册 (7)3.1.1 注册流程 (7)3.1.2 注意事项 (7)3.2 用户登录 (7)3.2.1 登录流程 (7)3.2.2 注意事项 (7)3.3 密码找回 (7)3.3.1 找回流程 (7)3.3.2 注意事项 (8)第四章界面导航与操作 (8)4.1 主界面介绍 (8)4.2 功能模块介绍 (8)4.3 操作流程 (9)第五章患者信息管理 (9)5.1 患者资料录入 (9)5.1.1 登录系统 (9)5.1.2 选择录入功能 (9)5.1.3 输入患者资料 (9)5.1.4 确认录入信息 (9)5.2 患者资料查询 (9)5.2.1 选择查询功能 (9)5.2.2 输入查询条件 (9)5.2.3 查看查询结果 (10)5.3 患者资料修改与删除 (10)5.3.1 选择修改/删除功能 (10)5.3.2 查找患者资料 (10)5.3.3 修改患者资料 (10)5.3.4 删除患者资料 (10)第六章诊断报告管理 (10)6.1 诊断报告创建 (10)6.1.1 进入创建报告界面 (10)6.1.2 填写报告信息 (10)6.1.3 提交报告 (11)6.2 诊断报告查询 (11)6.2.1 进入查询界面 (11)6.2.2 设置查询条件 (11)6.2.3 查看查询结果 (11)6.3 诊断报告修改与删除 (11)6.3.1 修改诊断报告 (11)6.3.2 删除诊断报告 (11)第七章远程会诊功能 (11)7.1 会诊发起 (11)7.1.1 登录系统 (11)7.1.2 选择会诊模块 (12)7.1.3 填写会诊信息 (12)7.1.4 提交会诊申请 (12)7.2 会诊邀请 (12)7.2.1 查看会诊邀请 (12)7.2.2 接受/拒绝邀请 (12)7.2.3 邀请其他专家 (12)7.3 会诊过程 (12)7.3.1 进入会诊会议室 (12)7.3.2 会诊交流 (12)7.3.3 记录会诊内容 (13)7.3.4 会诊结束 (13)7.3.5 会诊后续处理 (13)第八章数据统计与分析 (13)8.1 数据统计 (13)8.1.1 统计功能概述 (13)8.1.2 统计指标 (13)8.1.3 统计周期 (13)8.2 数据分析 (13)8.2.1 分析功能概述 (13)8.2.2 分析方法 (14)8.2.3 分析结果展示 (14)8.3 数据导出 (14)8.3.1 导出功能概述 (14)8.3.2 导出操作流程 (14)8.3.3 注意事项 (14)第九章系统维护与升级 (14)9.1 系统维护 (14)9.1.1 维护目的 (14)9.1.2 维护内容 (14)9.1.3 维护周期 (15)9.1.4 维护操作流程 (15)9.2 系统升级 (15)9.2.1 升级目的 (15)9.2.2 升级内容 (15)9.2.3 升级周期 (15)9.2.4 升级操作流程 (15)9.3 系统故障处理 (16)9.3.1 故障分类 (16)9.3.2 故障处理流程 (16)9.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16)第十章安全与隐私 (16)10.1 数据安全 (16)10.1.1 数据加密 (16)10.1.2 数据备份 (16)10.1.3 数据访问控制 (16)10.1.4 数据审计 (16)10.2 用户隐私 (17)10.2.1 用户信息保护 (17)10.2.2 用户隐私设置 (17)10.2.3 用户行为分析 (17)10.3 法律法规遵循 (17)10.3.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17)10.3.2 遵循行业规范 (17)10.3.3 合规性评估与改进 (17)第一章概述1.1 系统简介智能医疗远程诊断系统是一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医疗领域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

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

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

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引言远程会诊是一种通过网络技术和远程医疗设备实现医疗专家和患者之间的远程医疗服务和信息交流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会诊系统正逐渐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远程会诊系统的定义、应用场景以及解决方案。

什么是远程会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连接医疗机构和医疗专家,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系统。

它通过高清视频、音频和图像传输,使医疗专家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并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远程会诊系统的应用场景远程会诊系统在以下场景中有广泛应用:1. 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在一些偏远地区,医疗资源有限,专家医疗资源更加稀缺。

远程会诊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专家医疗资源连接到偏远地区,为那些无法前往大城市就医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2. 同城医院之间的知识共享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专科医生可能有所差异,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医生之间可以共享病例、交流经验,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3. 专家会诊和团队合作有些疾病需要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和治疗,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不同专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和协作,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医疗服务。

4. 医学教育和培训远程会诊系统不仅可以用于患者的医疗服务,还可以用于医学教育和培训。

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医学生可以观察真实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增加实践经验。

远程会诊系统的解决方案远程会诊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设备、网络通信和软件系统。

以下是一种远程会诊系统的典型解决方案:1. 硬件设备远程会诊系统需要使用一些基础硬件设备,包括高清摄像头、麦克风、耳机、高清显示器等。

医疗机构需要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这些设备,以确保高质量的音视频传输和交流效果。

2. 网络通信远程会诊系统依赖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医疗机构需要配置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以保证远程会诊期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3. 软件系统远程会诊系统需要基于软件系统实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医疗服务和信息交流。

远程会诊系统

远程会诊系统

远程会诊系统产品概述远程会诊应用系统建设旨在实现基于医联体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应用,借助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丰富信息平台的医疗协同应用,提高平台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

远程会诊可以实现将不同地点的医疗专家集中起来,通过网络对某个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患者所在医疗机构的医生,通过远程协同会诊系统,将患者病历、基本医疗情况及相关的X光片、CT片、心电图、病理切片等诊断结果传输到每位专家的电脑。

各位专家基于远程会诊系统接受到的资料,展开讨论;在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要求患者的主治医生现场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操作,各地专家直接观看检查过程及结果,作出判断,从而最终诊断患者病情。

如果系统外接相关患者所在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和系统,还可以实现外地专家远程操作医疗设备和系统,以实现远程专家亲自诊断。

远程会诊系统特色1.多路音视频交互:可支持多达16位专家同时发言讨论;可在会诊系统中同时查看或广播16路视频图像,实现不同地点的专家、患者之间的语音视频交流,满足远程会诊过程中对视音频交流的最大化需求。

2.医疗资料共享:系统支持文件传输、资料同步浏览和基于共享文档进行圈点标注。

从而实现对病人相关医疗情况及诊断结构进行共享、讨论。

系统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资料的共享,如PowerPoint、Word、Excel、TXT、FLASH及各种图片、影音文件。

系统能够实现对DCOM标准的设备的整合,实现对各种影像数据的调取和应用。

3.协同诊断:异地专家可以通过远程协同会诊系统指导患者所在医疗机构的医生通过本地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诊断。

将诊断现场广播给所有专家查看,保证诊断有效。

同时,异地专家可以同步对诊断过程提出新要求。

4.远程诊断:如果远程协同会诊系统外接了医疗机构的现有设备或医疗系统,通过本系统,外地专家可直接通过电脑操作远方医疗机构的现有设备或医疗系统,开展远程诊断。

5.会诊录制:可以将整个会诊过程录制下来,作为病人病历资料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医疗机构对疑难杂症集中会诊的珍贵资料保存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会诊系统功能说明
出处/
更新日期 2007-02-28
远程会诊是在信息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医疗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主要作用为:通过远程会诊系统的使用,使医疗资源不丰富即诊断水平有限的地区医院的病人,得到千里之外的一位或多位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的诊断服务,从而使其得到最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远程会诊主要涉及三方面人员:患者,提出会诊要求的患者就诊医院的相关人员,提供远程会诊服务的相关人员。

远程会诊主要分为两种方式:择期会诊和急诊会诊。

一:实施目标
为远程会诊各方提供一个软硬件平台,通过该平台达到以下目标。

1.支持实时的远程通信,主要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的通信传输,以满足远程会诊诊断资料的完备性。

2.通信速度,以保证急诊会诊的及时性。

3.实现对图像的各种处理,例如放大、缩小、翻转、灰度等调节。

使会诊各方能从不同角度对所提供的图象进行观察,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对远程会诊的资料进行采集、分类、建档等管理,以保证会诊资断的完整性。

5.为需会诊医院提供现任专家教授简历信息,以方便其对会诊人员的选择。

二:功能说明
1.会诊预约:主要针对择期会诊患者
1-1.通过会诊预约登记,简述其病情,并可预约会诊科室或其关专家教授,为其提供会诊服务。

1-2.对已安排的预约请求,进行通报提示,以便预约请求方及时准备会诊服务。

2.会诊服务:急诊患者,可直接提出会诊服务要求,由急诊科相关人员提供会诊服务。

会诊服务主要包括:
2-1.可视化检测:完成诊断中的'望',通过摄像头的使用,系统自动对图像进行采集和传输。

会诊医生能够对患者的体征以及病灶部位进行详尽的观察。

2-2.语音对话:完成诊断中的'问',通过麦克风的使用,系统自动对声音进行采集和传输,以完成双方的语音对话。

会诊医生可与患者进行直接交谈,以了解患者的患病史,家族史以及其它相关信息;会诊医生也可与当地医生进行交谈,指导当地医生对病人进行必要性查体,通过当地医生的查体描述,完成诊断中的'听'、'叩';会诊医生还可通过语音交谈对患者的诊治提供会诊参考意见。

2-3.图片讨论:通过将相关检查图片的扫描信息粘贴至白板上,供双方查看,并可对图片进行大小、位置、灰度等进行手动调整,为诊断提供有效的辅助检查依据。

2-4.书写讨论:通过将相关讨论信息书写于白板上,供双方查看,为双方医生的有效讨论与交流提供更直接的手段。

3.资料检索:(提供下载功能)资料检索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3-1.会诊资料检索:只需提供相关的会诊基本信息如:患者姓名,所在
医院名称,则可对单份会诊资料进行检索;也可提供主诉关键字或诊断关键字,可对所有资料进行模糊检索。

3-2.医疗资源检索:提供医院的科室简历、科研项目的开展情况、科研成果的介绍、医生简历、医生座诊信息、医院检测设备等情况,以方便各医院的查询,为医疗人员间的纵向交流提供方便。

4.系统维护:(简)
三:系统特点
1.高速:通过对图像、声音、文字的网络高速实时传输的实现,为使用人员带来了快捷方便的远程会诊服务,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诊治。

2.安全:通过对用户口令的识别、用户权限的设置、医疗资源的分级设置,使系统的管理更安全。

3.实用:本系统为远程使用,其范围不受地域条件限制。

这样使偏远医院的患者会诊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

4.功能完善:系统通过提供完备的会诊服务和检索功能,使每一个使用单位都能得到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准确的会诊服务。

5.操作简单:图形化用户界面非常友善,屏幕操作与WINDOW操作方式完全统一,简将使任何一个能使用WINDOW的用户都能熟练地使用本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