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负压引流管护理体会2

合集下载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及腋窝持续负压引流166例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及腋窝持续负压引流166例观察及护理
2 结 果
癌标准根治术及改 良根治术 , 术后 为患者行 胸壁 及腋窝 持续
患者 术后无 明显 的患侧上肢肿胀 , 皮瓣与胸壁 贴合 良好 , 1 9例发生皮下积液 , 2例发生皮瓣坏死。术后平均住院 7 。 d
3 持 续 负压 引流 的 护 理
中 , t l 负压 引流 , 经精心护理 , 效果满 意。现将护理体会 报告如
的责任护士每 日保养 1次 , 专职技术员 每月保养 , 器械科维修 人员定期抽查验试。建立每台高频电刀使用 、 维修 、 性能动态
记 录文档 , 为在使用中强调应注意 的事项提供依据 。 J 4 3 安全讨论制度 .
出 有 效 的控 制措 施 。 5 讨 论
37 掌握高频 电刀使 用适应 证 .
3 6 — 3 8. 2 2
频电刀。对新上 岗人员需 培训 , 经考核合格 后方可单独 操作 。
对新型电刀的使 用进行全 员培训 , 使每 位手术 室护士 掌握 其
操作规程 , 了解其简单 工作 原理及故 障排 除方法 。定 期进行
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考试 , 将成绩纳入科 内技术档案。 4 2 建立维修保养制 度 为手术室 配置专 职的维修 技术 人 . 员, 有效避免 了术 中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处理 的现象 , 确保仪 器正常运转 , 使手术顺利进行。实行三级保养 制度 : 台电刀 每
维普资讯
齐鲁护理杂志 20 年第 l 卷第 l 期 08 4 2
量, 待手术野酒 精挥发后启用高频 电刀 , 以免 电火 花遇酒精燃
烧致 烧伤。在使用 电刀时要控 制空气 中氧浓度 , 与易燃 易 并 爆物品保持适 当距离 , 以免助燃 电火花 。
者、 医护人员 , 又减少了医疗 纠纷 , 提高了手术质量 。

负压封闭引流术后17例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后17例护理体会

下进行 , 患者术后去枕平卧 4— , 6h 禁食水 4— , 6h 监测生命体
征 4~6h 。患者易受压迫 的部位 , 注意 变换体位 , 骶尾部 需 对 褥疮 的患者 , ~2h翻身 1 , 予臀部 垫气 圈 , 空 , 1 次 给 悬 防止敷 料的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 , 因而阻 断负压源 。选用透 明的负压
【 关键 词】 负压封闭引流敷料 ; 护理 ; 皮肤撕脱 伤 【 中图分类号】 R436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2 78 (00 1 — 5 1 0 0 — 36 2 1)1 1 — 2 0 0
对于创面不新 鲜 的组 织皮肤 大 面积缺损 、 腱外 露 、 肌 长期
感染 。 2 3 2 引流管 护理 : .. 术后 首先判 断负 压压力 是 否在 0 0 7— .1 00 P 。在无 菌操 作下 接通 负压 吸引 器 , 时观察 V D敷 .6M a 同 S
织、 脓液及异物 , 同时修复 受损 的神经 肌腱 、 血管 , 重点 保持 创
面的血运 良好 , 并用 0 9 氯化钠 溶液将创 面周 围的血迹擦 拭 .% 干净 , 将创周坏死 角质层揭 除, 再用 7 %乙醇擦除创伤 周 围的 5 碘酒 、 坏死组织 、 皮屑等 , 以便 于粘贴半透 明膜 。1 7例手术均采 用 “ 瓦法 ” 叠 粘贴 半透 明膜 , 即后一张膜与前一张膜的边 缘重叠 1 m。引流管 的密封均 采用 系膜 法 , ~2c 即将薄 膜的一端 覆盖
河北医药 2 1 0 0年 6月 第 3 2卷 第 1 期 1
Hee MeiM Ju b i dc o mM,0 0 V l 2JnN . 1 2 1 . o 3 u o 1
1 01 5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引言:
乳腺癌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一般需要在术后进行引流管的放置。

引流管的目的是排除手术创面产生的血液、淋巴液和其他体液,保持手术创面的干燥和清洁,防止感染和积液的发生。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的放置和护理,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1:引流管的选择:
1.1 引流管的类型:乳腺癌术后引流管一般可选择负压引流管或引流负荷引流管。

1.2 引流管的长度:根据患者手术部位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引流管。

2:引流管的放置:
2.1 术前准备:确认患者无禁忌症,明确手术部位和引流管放置位置。

2.2 无菌操作:术前手消毒,穿戴洁净手术衣、手套和口罩,采用无菌操作。

2.3 引流管的放置位置:根据手术切口的位置和术后引流部位,选择合适的引流管放置位置。

2.4 高效排液:确保引流管通畅,并根据引流情况调整引流管
的负压。

3:引流管的护理:
3.1 引流观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记录相关数据。

3.2 引流管固定:采取适当方法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管不会
意外脱落或引起不适。

3.3 引流口皮肤护理:定期清洁引流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

3.4 引流管的拔除:根据引流情况和医生建议,及时拔除引流管。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术后引流管观察记录表、引流管固定
方法示意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引流管: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排除手术创面产生的血液、
淋巴液和其他体液,保持手术创面的干燥和清洁。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的观察及护理王丽芬【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和中心负压吸引器的引流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负压值为2.6 kPa,容量为200 ml,进行负压吸引引流;实验组60例使用YF-X2型中心负压吸引器,负压值为0.02~0.04 mPa,容量为1 100ml,进行中心负压吸引引流,观察两组的吸引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置管天数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P均<0.01),且并发症减少,治疗效果好.结论 0.02~0.04 mPa的中心负压吸引器可缩短置管天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有效的预防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12【总页数】2页(P140-141)【关键词】乳腺癌;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中心负压吸引器;护理【作者】王丽芬【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海南海口 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仅次于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因手术需切除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广泛切除腋窝淋巴结,导致创面大、渗血多,腋窝及锁骨下区有较大间隙,故术后需留置引流管,以排出积液、积血,促进切口的愈合。

若引流不畅,易发生皮下积液、感染、皮瓣坏死,不仅给患者生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会导致伤口延期愈合[1],影响术后放疗、化疗,因此观察术后两种负压引流的效果,加强相关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0例,均为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患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乳腺癌根治术后墙壁式负压引流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后墙壁式负压引流效果观察
进行 , 不必 拘泥 于肿 瘤是 否增 大 , 别是 老 年患者 。 特
参考 文献 :
[ ]胡秉诚 , 宁, 国文. 1 李 李 老年人颅 内脑膜 瘤的外科 治疗特点 [ ] J.
老 年 医学 与保 健 ,0 0,( )2 . 2 0 6 1 :1
治疗中还要注意 以下几点 : 老年患者多合并 ① 有心、 、 、 肺 肾 内分 泌 等 器官 、 系统 疾 病 , 前应 采 取 术 有效 措施 予 以纠 正 , 其 达 到 耐受 手 术 的要 求 。此 使
针 与头皮 交 点 即为开 颅 点 ; B角 可 以在 MR 片上 、 I 直接 测 量 , 亦可应 用 双 靶 点 单 通 道 穿 刺 角度 深 度 计
⑤为减 少 脑膜 瘤复 发 , 尽可 能做 到 Sm snI 切 应 ipo 级
除 , 条件 不允许 也 不可 勉强 , 若 以免 引起术 后较 重 的 并发症 , 后可 采用 刀 等补 救治疗 。 术 本 组 中无症 状 脑 膜 瘤 占多 数 , 在 治疗 方 法选 其 择上 目前还 存 在争 议 。有学 者 主 张 , 因脑 膜 瘤 生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唐 山市铁路 中心 医院 )
乳腺 癌手术范围广 、 伤大 , 损 易引起 皮下 积液 和皮瓣 坏
死等并发 症。2 0 06年 1 0月 一20 0 7年 1 , 0月 我们对 1 6例 乳 腺癌根治术 后患者实施墙壁式负压 引流 , 有效减少了乳腺 癌 术后 常见 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 。
[] 4 付先 明, 牛朝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 神经外科 [ ] 合肥 : M . 安徽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0 4:0 . 2 0 7 6
扫描平面尽量与框架平行 , 可减少定位误差 。④尽 量使 病灶 靠 近定 向仪 框 架 中 心部 位 , 可避 免 术 时 病 灶偏 离 于定 向仪 可 调 节 范 围 之外 ; 于靠 近 颅 底 的 对 肿瘤 , 装 框 架 时要 避 免 框 架 对 手 术 操 作 的 影 响. 安 。

1例VSD引流技术在乳腺癌术后感染创口的护理体会

1例VSD引流技术在乳腺癌术后感染创口的护理体会

1例VSD引流技术在乳腺癌术后感染创口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一例VSD引流技术在乳腺癌术后感染创口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科实施的一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出现皮瓣分离、创口感染的患者使用VSD引流。

结果:创面感染治愈,无并发症,护患效果满意。

结论:使用VSD负压引流治疗在乳腺癌术后感染创口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关键词:VSD护理感染创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 ~ 10%,且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危及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

目前采用的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术式。

但术后皮瓣下积液将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复和后续综合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70岁,2021年10月体检因乳腺超声提示“左侧乳腺实质占位”收治入院,11月11日在我院行左侧乳房肿物切除活检术备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术中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分级Ⅲ级,立即行左侧乳房癌改良根治术,术中放置切口下引流管及腋窝引流管。

术后常规加压包扎,并给予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

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

术后一周后拔除切口下引流管,术后12日拔除腋窝下引流管,同时继续加压包扎。

拔管后第二天发现腋窝处淋巴漏伴有大量渗液,创面分泌物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口裂开约3cm皮瓣分离伴有渗液,遂请烧伤整形科会诊,示放置VSD引流闭合创面及抗生素辅助治疗,6日后腋窝处皮瓣贴合,拔除VSD引流。

1.2方法:彻底清创,清除创面上的渗出液及感染组织,将VSD泡沫敷料修剪至创面大小相一致的形状,放置泡沫敷料充分填充创面,确保材料与创面紧密贴合,不留死腔,避免直接接触大血管和神经;正确连接持续负压吸引,调节并维持负压在0.04—0.06 MP之间。

经过顺利,无不适反应。

1.护理方法2.1心理护理:适时针对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加强知识宣教,耐心向患者介绍VSD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恐惧感和增强治疗的信心,缓解其压力以积极配合治疗[2]。

谈谈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谈谈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l 临 床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
于脱发所致的“ 化疗特殊形象” 是影响患者 自 尊的严重问题, 因此, 化疗
前应把 这一可 能发生的 问题告诉患者 , 使其有 充分的思想准备 。
2 讨论
选择20 -20年 间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手 术治 疗的乳腺癌患者3 07 09 5
例, 年龄 3 ~6 岁 , 3 4 癌症 二期患者 1例 , 4 三期 患者 1例 , 6 四期 患者5 。 例 所 有患者均 经过 手术治疗有 , 始放疗 , 开 化疗 , 内分泌以及 中医药进行 综合治疗 。
手术前要求患者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加强饮食营养, 并做适当
运动 , 强健体魄 以增强免疫 力。 注意观 察患 者的情绪 , 作好病人 的心 要
理疏 导 , 导病 人既要正确对待 自己, 指 也要理解别人 。 不滥用药物 , 不应 长期服 用抗 生素 , 出现耐药性或发生其他病菌 的感 染。 人应根 据 以免 病
多数癌 瘤来说 , 若想 提高治愈 率 , 单靠改进 治疗 方法 , 收效是难 以令人
疗制度 , 好病人思想 工作并使其理 解手术可能 造成胸部外 形改变及 做
上肢功能受限 。 术后引流管保持 负压 吸引, 注意观 察创面渗血 及有否皮
瓣坏死 , 鼓励、 指导 上肢功能锻炼 , 防治术后患侧上淋 巴回流障碍 , 发 继 感染等并发症。 完善有关检查 , 静脉穿刺操作娴 熟, 保护好 静脉 , 减轻病 人痛苦 。 因术后患侧肢 体不宜行静 脉穿刺 , 做好 手术 区皮肤 的准备 , 特 别是腋 窝处 , 应先用肥 皂水清洗干 净后 , 用无 菌剪刀平皮肤 剪去 腋毛 , 再扑上 滑石粉 , 紧皮肤 , 绷 用备皮 刀剃 净 , 避免损 伤皮肤 。 需植皮 者 , 还

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

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

( 稿 日期 :00— 5— 8 收 21 0 2) ( 文 编辑 : 旭 然 ) 本 程
的淋巴系统使炎症局部扩散 、 张力降低 、 肌 韧带松弛 , 进而使
双管 负压 引流在 乳 腺 癌改 良根 治术 后 的应 用
吴俊 杰 左赤斌
了解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改 良根治术 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7 5例接受乳腺 癌改 良根治术
2 0 ,4 3 ) 1 0 4 4 ( 5 :6—1 . 7
工间或业余时间作 平衡运 动松 弛紧张 的肌 肉 、 带及肌 腱 , 韧
还 可根 据 不 同的 年 龄 和 体 质 条 件 , 择 一 定 的 运 动 项 目 , 选 进
行增 强 肌 力 和 增 强 体 质 的锻 炼 , 加 强 肌 肉 、 带 及 肌 腱 等 以 韧 组织 的韧 性 及 抗 疲 劳 能力 。
后仰 , 可缓 解 疲 劳 , 以增 强 肌 肉 韧 度 、 利 颈 椎 关 节 , 强 颈 滑 增
[ ]李春盛 . 2 目前心肺复苏存 在的问题及 对策. 中华 急诊 医学杂志 ,
2 0 ,4 5 : 1 . 0 5 1 ( ) 3 2
[ ]张孝钦 , 3 王兴祥 , 丁晨彦 , . 等 心搏骤停心肺 复苏中若 干问题的探 讨. 中国全科医学 ,0 69 1 )8 8 2 0 ,( 0 :2 . [ ]杨福娣 , 4 张立 敏, 孙晓霞 , 颈椎病康复的护理. 等. 中国伤残医学 ,

18. 8
中国 医 学创 新
21 0 0年 1 第 7卷 第 2 0月 8期
Mei l noa o f hn , c br2 1 , o. o2 dc nvt no iaO t e.00 V 17N . 8 aI i C o

VSD负压引流护理体会及技巧

VSD负压引流护理体会及技巧

VSD负压引流护理体会及技巧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本科2010年到2012年25位患者,其中的开放性损伤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病人10例,感染性损伤合并骨髓炎的5例,电烧伤合并皮肤组织损伤6例,软组织损伤合并肌腱外露的4例。

均在彻底清洁创面后行VSD负压引流封闭引流术治疗7—18天。

结果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均见大量的鲜肉组织生长。

行游离式皮瓣移植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见并发症。

可见,负压封闭术在骨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

转变传统换药,引流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关键词】负压引流术临床护理体会技巧负压封闭引流术,必须使用聚氨脂薄膜(生物中透膜)和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泡沫(VSD敷料)通过创口持续负压引流,将各种渗出物经VSD敷料中微孔从引流管及时排出。

有效促进了创面愈合,减少了创口经久不愈,反复换药的痛苦。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0年到2012年,我科实施VSD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25例,年龄42岁,男性15例,女性10例。

1.2使用方法(1)彻底清除皮肤感染组织。

(2)将VSD敷料按创面大小贴附与创面并适用。

(3)用无菌纱布擦净周围皮肤,使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闭整个创面和VSD敷料。

(4)负压吸引,连接VSD敷料的硅胶管,另一段通过一个三通管的冲洗负压吸引装置连接。

调节最佳负压吸引状态,保持负压状态(—125—400mg)VSD敷料从薄膜明显塌陷,说明封闭较好,负压效果满意。

(5)持续负压吸引7—14天,观察创面有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成,行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术。

2 护理体会:观察和护理2.1护理常规(1)观察局部皮肤,VSD敷料及引流情况,保持创面。

保持有效引流,引流瓶每日更换。

更换时先用钳子夹住引流管,再关闭负压源进行更换。

保持创面局部皮肤干燥,在使用VSD期间,观察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VSD敷料是否塌陷,引流管管型是否有效,有无新鲜血液吸出。

乳腺癌术后留置腋下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乳腺癌术后留置腋下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3 8 尿 道 吻 合 口狭 窄 的护 理 .
手 术 损 伤尿 道 、 后 尿路 感 染 、 术
术 后 尿 管 拔 除 时 间过 早 均 可 致 尿 道 膀 胱 吻合 口狭 窄 。 术后 出现 尿 流 变 细 和 排 尿 困难 症 状 , 可定 期 尿 道 扩 张 。 张 前 向患 者 解释 扩 行 尿 道 扩 张 的 方 法 、必要 性 以及 可 能 出现 的并 发 症 和 对身 体 所 造成的痛苦 , 同时 保证 尿道 口的清 洁 , 免 并 发 症 的发 生 。 避
患者在这期间正确使用尿垫 , 并保持会 阴部清洁干燥 “ , 日坚 】每
持 收 缩 肛 门运 动 的练 习 。
合理食谱 , 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 加强组织的修复 , 促进术后
切 口愈 合 。
25 术前 日 皮 . 备 包 括 胸 腹 部 、 阴 、 股 沟 、 门及 肛 周 , 会 腹 肛 用
4 林 红 云 , 晓玲 ,陈雪 莲 .腹 腔 镜 下 前 列 腺癌 根 治术 围手 术 期 的护 李 理 [】 护 理 研 究 ,0 5 1 (0 :19 J. 20 ,9 1 )2 9
意保持呼吸道通 畅, 鼓励患者早 期活动 , 注意排痰 , 必要 时给予
雾 化 吸 人 , 止 肺 部感 染 。 防
3 黎瑞仪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 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l】 J .医学理论与
实践 ,0 6 1 ( )9 8 2 0 ,9 8 :6
3 2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应 严密进行心电监护 ,给氧气 .
吸人 ,同时 注 意 患 者 的精 神 意识 , 4 2 h严 密 监测 血 压 、脉搏 、呼 吸、 氧饱 和 度 的 变 化 , 做 护理 记 录 , 有异 常立 即报 告 医 生 。 并 如 注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

【 键 词 】 乳 腺痛 改 良根治 术 ;负压 引流 ;护理 关
E f c i e o s r a i n a d n s n n t e t n t b u to r i a e a t r t e mo ii d r d c l f e tv b e v to n ur i g o h wi - u e s c i n d a n g fe h d fe a i a
g v r i kil te o e s a e swe ed vd d i t wo go sr n ml Th s r a in g o p wa o e nngs l paint rbra t nc r r i ie no t r up a do y, eob e v to r u s f c
T e ew so vo s i  ̄ e c ewe nt e et o p nt er t f h o l aina tr p r t na dt e h r a b iu f r n eb t e s g u so eo ec mp i t f e a i n dt h wor h a t c o eo o h
ma t co s e t myf rb e s a c r HE Ya — i g Z o r a tc n e n yn . HANG F n — u e g q n. C AO 、 e — h n i s e g.ZHANG e g Fn— xa. 1 C u ne .h ' t e p e ̄h s i lo X mo ig,Z a q n 0 0 1 h n i L h n— 1 f eh s p o l ! o p t f l q n T r a h o ig5 6 2 .C ia
际 医药卫生 导报 2 0年 第 1 01 6卷 第 0 2期

乳癌患者术后阶段性护理体会

乳癌患者术后阶段性护理体会

乳癌患者术后阶段性护理体会庞 燕(江苏省江都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江都,225200) 关键词:乳癌;手术治疗;阶段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3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Ο2353(2008)06Ο0015Ο02 江都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06年2月~2008年2月共收治35例乳癌患者,通过对患者实施阶段性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病例中,左侧乳癌20例,右侧乳癌15例。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74岁,行乳腺癌根治术28例,改良根治术7例。

根据乳腺癌根治术后至完全康复过程中患者出现的生理、心理变化和相应的护理需要的变化分成5个阶段:适应阶段,手术后初期阶段,肢体功能锻炼阶段,化疗治疗阶段,出院阶段。

每个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护理。

2 护 理2.1 适应阶段适应环境: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使患者尽快熟悉病区,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适应病情:鼓励患者诉说对癌症手术、乳房缺失心理感受,予心理支持,让患者相信切除一侧乳房不会影响操持家务及工作,与常人无异,并告知可行Ⅰ期或Ⅱ期乳房再造术,请其他患者现身说法,促进患者适应性反应。

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后不仅丧失了患侧乳腺及本身的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乳导致患者在心理、自尊、性征及形体方面的变化,因此必须重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首先应鼓励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告诉患者乳房缺失尚有许多弥补的方法以及如何行乳房重建手术和佩戴特别的乳罩等。

同时鼓励患者与病友交流,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特别是配偶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关心理解和爱护患者,引导患者正视现实,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2 手术后初期阶段引流管护理乳腺癌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回房后接负压器,有助于减少创面积液,皮瓣紧贴胸壁,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时应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有无扭曲、折叠、受压、脱出,保持适宜的负压(-8kPa )[1Ο2],负压过大可造成引流管瘪塌引流不畅,甚至导致出血危险。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而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手段。

然而,手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的要点。

一、术后常规护理1、术后监测: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疼痛管理:手术造成的创伤会引起疼痛,因此术后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药。

3、保持呼吸道通畅: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

4、饮食指导:术后患者需要合理饮食,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步从流质食物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和正常饮食。

同时,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5、心理支持: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情绪。

家人和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信心。

二、特殊护理1、引流管的护理: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放置引流管以排出手术区域的渗液和渗血。

护理人员需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或打折。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预防感染: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干燥,以预防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

3、功能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上肢功能锻炼,以恢复上肢的正常功能。

但需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预防血栓: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此时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为预防血栓形成,可以采取抬高下肢、按摩下肢等方法。

同时,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凝药物。

5、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医护人员和家人可以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可以通过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倾听患者的困惑和担忧等方式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双管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双管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双管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引流方法对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方法收集71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双管引流组40例,传统引流组31例,术后观察2组置管时间、术后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

结果双管引流组较传统引流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均较低,双管引流组和传统引流组在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p<0.05),在置管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管负压引流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双管负压引流;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效果;护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的恶性肿瘤,给广大女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最近几年里,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临床上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根治手术的综合治疗方式,但是受手术影响而造成损伤的范围比较大,并且在术后容易引发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除了手术因素之外,导致出现并发症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术后引流的不通畅。

[1]因此,确保有效、充分的引流是乳腺癌术后护理的重点。

过去临床普遍采用传统的胸部加压包扎引流管接负压引流器法(传统引流法),我科自2009年开始采用双管持续负压引流法(双管引流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从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71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是28岁,最大的是72岁,平均年龄为(42.6±1.7)岁。

根据tnm分期,其中ⅰ期的患者20例,所占的比例是28.2%,ⅱ期的患者33例,所占的比例是46.5%,ⅲ期的患者是18例,所占的比例是25.4%。

1.2 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双管引流组31例,传统引流组40例。

双管引流组在腋窝、胸骨旁均分别放置乳胶管,注意乳胶管是带有多个侧孔的,在手术后,将y型管与吸引器相连接,实施长时间的负压吸引,在控制负压值时,最好是在15kpa到20kpa之间,用无菌纱布将切口覆盖上,对于胸部,无需采取加压包扎。

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护理体会

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护理体会

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护理体会乳腺癌手术因创面大,如果术后引流不畅,易导致皮下积液。

对患者来讲,一旦术后发生皮下积液,不但增加其精神压力,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其下一步放化疗及其预后[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如何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是临床的一个老课题。

我科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对9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采取积极地护理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乳腺癌患者96例。

均为女性。

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2.3岁。

所有病例均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TNM分期:Ⅰ期7例(7.3%),Ⅱ期31例(32.3%),Ⅲ期58例(60.4%)。

1.2 手术方法本组96例患者中,87例采用改良根治术,9例采用根治术。

术后放置2根引流管,分别于腋窝内、胸骨旁各放1根引流管,术后两根引流管体外接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吸引,给予胸带加压包扎。

1.3 诊断标准局部有波动感,穿刺抽出液体即可确诊,<50ml为少量积液,>50ml为大量积液[2]。

2 结果本组发生皮下积液16例,发生率为16.7%。

其中10例患者皮下积液量<50ml,经穿刺抽液,包扎固定4~5d后治愈;6例患者皮下积液>50ml,经充分引流后治愈。

所有患者均未影响术后放化疗。

3 护理体会3.1 术前护理3.1.1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改善肝功能、控制血糖、血压等,使患者血红蛋白在90g/L以上,总蛋白在60g/L以上,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降低围手术期风险,相应的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3.1.2 皮肤护理术前30分钟予络合碘清洁术野皮肤。

络合碘对血迹、污垢、碳化组织有助溶作用,更容易溶解和清除污垢,清洁皮肤的同时又起到了消毒去污的作用,能有效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

3.2 术后护理3.2.1 体位术后生命征平稳后即予半卧位。

负压密闭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

负压密闭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

负压密闭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摘要】通过9例患者应用VSD负压引流术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笔者认为术者准确地实施负压密闭引流,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保证有效的引流,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331-02负压封闭引流术(V S D)是一种设计独特、对外科引流技术作出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

[1]是应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创面,大大减少感染的几率,借助医用泡沫将传统点状引流变成面状引流,既扩大了引流面积又解决了引流物阻塞的问题,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口的愈合。

与传统引流方式相比,VSD技术具有引流高效彻底;创面收敛加快,愈合时间缩短;持续负压状态刺激毛细血管增生,促进肉芽组织整齐、快速、均匀的生长;观察护理方便,减轻医护人员负担;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等优点。

我院自2011年开始应用该技术以来收治了相关病例9例,创面愈合满意,病人住院周期也大大缩短,临床效果显著。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患者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5岁,皮肤缺损6例,褥疮3例,住院时间13~50天,平均24天。

1.2治疗方法 9例患者均先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中失活的组织、脓液、异物,清洁创面皮肤,设计、覆盖VSD材料,连接负压源,密封创面,给予持续负压引流。

1.3结果9例患者经VSD治疗后,创面恢复良好,无感染、坏死并发症。

2 护理2.1常规护理。

经常更换患者体位,用垫圈、被子将其垫高、悬空,防止VSD材料的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因而阻断负压源。

选用透明的引流袋,并每天更换一次。

在更换引流袋时,为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材料内,先钳夹住引流管,关闭负压源,然后更换引流袋。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的护流管的目的
有效地引流出残腔的积液及积血,使皮 肤紧贴胸壁,从而有利于皮瓣的愈合
引流的种类
1.腋下引流 2.胸壁引流 3.腋下及胸壁两个引流管
护理措施
1.保持有效地负压吸引 负压吸引的压力要大小适宜。负压过高可 致引流管腔的瘪陷,引流不畅;过低则不 能达到有效地引流,容易造成皮下积液、 积血。
100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的变淡、变少。
护理措施
5.拔管 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
15ml、创面与皮肤紧贴,手指按压伤口周 围皮肤无空虚感、波动感,可考虑拔管。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护理措施
2.妥善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长度要适宜,病人卧床时可将其
固定床旁,起床活动时固定在衣服上,但 引流袋的位置要低于刀口的位置。
护理措施
3.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引流过程中若有
皮下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有波动感 及时报告医师。
护理措施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术后第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约50—

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 T Ha n , t l2A io e 3 3 n u L Mata , Si n n Recieatr i atiua l l i t at r is t b tbe v h t r
t hie l nf ci n:acl c la pde il gia ton d o S g la i e to i a nd e i m o o c lnai wi e ni sud . nasoft nasoft e Rh u a i s a e 00 6 t yAn l heAn l h e m tc Die s s2 5;4:
为多 ,呈不对称分 布 ,肌 腱炎及 附着点 炎症 (nhs i ,也是 突出 eteis t) 特征 ;本例无 眼部病 变 ,肝 功能正 常但B 超提 示有损 害 ,肘和踝 关节
同时受累且活动 受限。 早 期 及轻 型 病例 x线检 查 正常 ,以后 可 出现 骨 质疏 松 ,关节 腔 变 窄和 侵 蚀性 改 变 , 重者 有 骨膜 炎 、 骨膜 增 生 。本 病 R 常 阴 性 , F 但H A B 7 L — 2 阳性 率 接近 8 %。发 病机 制未 完 全阐 明 ,可 能 由志贺 氏 O 菌2md 粒编 码 的细菌 成分 与抗 原提 呈细胞 ( 巨噬细 胞 )表 面 的 - 质 如 H A B 7 子 的特 异部分 结合 ,导致C  ̄ 细 胞的致 关节 炎反 应 ,或 L — 2分 D- T
中图分 类号 :R 7 .3 43 7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 7- 14 (0 0 4 0 0- 2 6 1 89 2 1 )3- 35 0
乳腺癌是 女性较 常见的恶性 肿瘤 ,是严重 危害妇 女健 康的疾 病 ,
发病率 呈逐年上 升趋势 。 目前 ,临床治疗乳腺 癌的方 法主要是 改 良根 治术 ,手术时切 除患侧乳 腺 、胸 小肌、胸大 肌 、腋 窝淋 巴结及 脂肪结

乳腺癌病人的术后护理体会

乳腺癌病人的术后护理体会

症的发生, 患侧上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后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 737.9;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在城市已 ( 76.0%) , 其 中 甲 组 有 效 者 19 例 ( 43.1%) , 乙 组 66 例
占妇女 恶性肿瘤的首位。 全世界每年约有 120 万 妇女发生 ( 92.9%) , 两组比较采用 x2 检验, 乙组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
病情的病人, 我们则采取保 护性的医疗措施, 不在病人 面前
74 例, 髓样癌 22 例, 单纯癌 16 例, 粘液腺癌 3 例。均行乳腺
谈 论 其 真实 病 情 。
癌根治性手术。病例随机分组,甲组 44 例,年龄 30~80 岁,平
3.2 术后护理及引流管的观察
均 50.3 岁,乙组 71 例,年龄 28~78 岁,平均 49.8 岁。根据乳
肿瘤的 7%~10%, 仅次于宫颈癌, 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
3.1 心理护理
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
增强 患 者 及 家 属 对 护 理 治 疗 的 认 同。大 部 分 患 者 得 知 患
主要手段之 一。目前在国内大 多数采用根治术或 改良根治
恶性肿瘤, 就认为是不治之症, 承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 尤其
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05) , 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
压包扎, 减少创腔积液, 使皮瓣或植 皮瓣与胸壁紧贴以 利愈
组, 乙组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可能与实施系统化、人
合。对引流管管理, 护理人员需 1 次 /0.5h 挤捏引流管, 以保
性化整体护理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
赵春迎,刘景艳,丁秀荣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为临床护理乳腺癌患者提供科学、有效
的护理方案。

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对其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
双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负压护理、引流管护理、皮瓣及伤口包扎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极
其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50例乳腺癌患者的创面均愈合,有效率为100 %,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外科手术;引流,体位;护理
[中图分类号]R 655. 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一3296 (2013) 11 - 0085 - 02
乳腺癌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影响着广大女性的生
命与健康。

临床症状主要有乳房肿块、乳头凹陷、糜烂、乳
房皮肤和形状改变及淋巴结肿大等。

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
主,其中改良根治术可以有效地治疗乳腺癌,是目前临床上
常用的治疗方法。

由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创口切除范围广,
皮瓣下空隙大,故容易导致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而创面引
流可彻底、有效地解决该问题。

故为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特在我院选取了50例行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取得了满意的
i1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
乳腺癌患者5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一69岁,平均
作者单位:130013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肿瘤医院乳腺一科
48. 2岁。

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进行创面双管引流,
术前进行常规体检,均无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

1. 2护理
1. 2. 1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在实施改良根治术后,对于术
后可能出现在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多少都有些恐惧,所以进
行创面双管引流的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严重
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所以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进行创面双管
引流前,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患者的顾虑,
鼓励并开导患者,详细的为患者讲解创面双管引流的优点与
必要性,消除患者的恐惧,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
勇气,从而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1.2.2一般护理注意保持病房空气的流通与消毒,定期清
洗床单、被罩与衣物,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养病环境。

整个
术后引流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告诉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2.3负压护理首先在连接负压
器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
作,一般先将连接部位常规消毒,再进行连接,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引流过程中负压的大小以引流管始终处于负压状态为宜。

总结其护理经验负压是1kYa为宜。

引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引流情况,随时对负压进行调整,以保持引流的通畅。

1.2.4引流管护理正常情况下由于负压作用引流管中间被
吸瘪,两侧则留有空隙,贴近可听到细小的嘶嘶声。

若引流管呈圆形且细听无负压的抽吸声,则应检查引流管的连接是否紧密,床头的中心负压是否调节好或无负压,并及时予以纠正。

护理人员要每天及时的清理引流液,密切观察引流情况,管周围的敷料有无渗湿,引流液的颜色和数量变化,从而判断创面的愈合情况,为拔管的顺序与时间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在行改良根治术后的第3一4天即可先拔掉引流颜色较淡、流量较少的引流管。

由于引流管长且较软,故患者翻身时容易使引流管扭曲、折叠或脱落,所以护理时工作人员应向患者交待有关事宜。

1. 2. 5皮瓣及伤口包扎护理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皮瓣的
情况。

正常皮瓣温度应与健侧的相近,彦页色较红润,无明显的皮下积液,皮瓣与胸壁的钻附性良好,可显示皮瓣区的血液循环良好。

若皮下出现积液、皮瓣缺血甚至坏死时,皮瓣区的温度低于健侧,皮瓣的颜色紫暗,表面有浮动或者中空感,情况严重时可引流出脓性的液体。

一旦出现这类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并协同医生积极处理。

包扎的松紧度对于创面的愈合有重要意义,若过紧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及空气较难进入橡胶引流管,不能起到很好的引流效果;若包扎过松,皮瓣与胸廓的紧贴不够,易导致创面渗血
渗液的增多,所以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包扎的松紧度。

2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后,50例乳腺癌患者的引流效果好,患者的创面均愈合,有效率为100%,无不良反应
发生。

3讨论
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可以减轻肿瘤的负荷改善机体对肿瘤的反应,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

但无限扩大手术范围,使创面过大,引起皮下渗血、渗液,若不能及时引出会导致皮下积液、影响皮瓣的供血、从而导致皮瓣坏死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所以术后放置引流管,采用持续负压引出积液、积血,对减少皮下积液,加快创面的愈合
降低皮瓣的坏死都极为重要。

我院为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特选取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置创面双管引流的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负压护理、引流管护理、皮瓣及伤口包扎护理,结果护
理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
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
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尚美,张金兰,郭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5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3011,11(5):73一74.
2洪丽霞,卢玉贞,黄碧萍,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双管引流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3001,l0 (8):755一756.
3李彩琼,王翠琴,梁建兰,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双管引流的观察和护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3009,3 (8):197.
(收稿日期:2013 -08 -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