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1,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鼻根部与上

唇三角形成区域。

2,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颈内、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中鼻甲基板:中鼻甲后部向后延伸,附着处发生方位改变,前部的前后位转向外侧附着在鼻腔外侧壁的后部,使中鼻

甲的后附着部呈从前上向后下倾斜的冠状位。

4,窦口鼻窦复合体(OCM):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板、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

的自然开口。

5,利特尔动脉丛: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吻合成动脉丛,鼻

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6,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规律的变化,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解除疲劳。

7,钩突: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者呈弧形嵴状隆起。

8,鼻阈:鼻内孔,鼻翼内侧弧形的隆起,一般的鼻腔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内孔与鼻前庭交通。

9,鼻疖: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多因挖鼻、拔

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可继发于鼻前庭炎。

10,慢性鼻炎: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是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

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

11,变应性鼻炎: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是鼻

痒、喷鼻、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

12,鼻息肉: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临床特征是极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

13,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临床特征是鼻塞、鼻出血、头痛。

14,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手术以剔除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域病变,特别是前组筛窦的病变、恢复窦口的引

流通气功能。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手术解除广泛的鼻窦阻塞性病变。

15,腺样体:咽扁桃体,顶部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汇聚,呈橘瓣状。

16,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相当于第1、2胸椎平面,在中线处被咽缝分为左右两侧,且互不相通。每侧咽后间隙有疏松结缔组织、淋巴组织。

17,咽旁隙:咽侧间隙、咽颌间隙,位于咽外侧壁和翼内肌筋膜之间,与咽后隙一薄层筋膜相隔,左右各一,形

如锥体。锥底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

18,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不交通,自成一环称为外环,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19,腺样体肥大: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6-7岁时腺样体发育为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到成年则基本消失,但是腺

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

20,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颚骨高拱、唇厚、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缺乏表

情。

2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通气不足,伴有打鼾、

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22,呼吸暂停: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消失≥10秒。分中枢性、阻塞性、混合型。

23,中枢性呼吸暂停:无呼吸驱动的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发生时口鼻无气流,丧失呼吸能力,胸腹呼吸运动停止,

血氧饱和度下降少。

24,阻塞性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发生时口鼻气流消失,但胸腹呼吸运动仍然存在,血氧饱和度下降多,结束时伴

有微觉醒。

25,混合性呼吸暂停:1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时表现为中枢性呼吸暂停,继而表现为阻塞性呼吸暂停。

26,低通气/通气不足:睡眠时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4%或微觉醒。

27,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次/小时)

28,环状软骨:喉气管中唯一完整的、呈环形的软骨,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保持咽喉部形态、呼吸道畅通。

29,环甲膜:环状软骨弓上缘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的纤维韧带组织,中央部分增厚。

30,喉阻塞:喉梗阻,喉部或邻近组织的病变,喉部通道发生阻塞、呼吸困难,若不迅速治,可引起窒息死亡。

31,四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或上腹部、肋间隙于吸气时向内凹陷。

32,咽鼓管:颞骨鼓部与岩部交界处,颈内动脉管的外侧,上方仅有薄骨板与鼓膜张肌相隔,是通鼓室与鼻咽的

管道,成人全长约34cm 。

33,螺旋器:位于基底膜上,内外毛细胞,支柱细胞、盖膜组成,听感受器的主要部分。

34,三凹征:吸气时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凹陷。

35,眩晕:自身与周围事物的位置关系改变的主观错觉,70%以上的眩晕为外周性,即外周前庭病变所致。临床表现时睁眼

时周围事物旋转,闭眼时自身旋转。周围性眩晕见于梅尼埃病、内耳炎、耳毒性药物中毒。

36,分泌性中耳炎:以传导性聋、鼓室积液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变态反应等为其

重要病因。

3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化脓性炎症病程超过6-8周,病变侵及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造成不可逆损伤,

常合并慢性乳突炎。

38,胆脂瘤:非真性肿瘤,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成团,外层纤维组织包围,

内含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胆固醇结晶。

39,耳源性并发症:由于中耳、乳突的解剖特殊性,急、慢性中耳乳突炎极易扩散、引起各种并发症。颅内并发

症: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颅外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

肿、耳下颈深部脓肿、岩尖炎、岩锥炎、迷路炎、周围性面瘫。

40,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反复发作性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胀满感为典型特征的特发性

内耳疾病。

41,传导性聋:经空气路径传导的声波,受到外耳道、中耳病变的阻塞,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致使不同程度听

力减退。

42,感音神经性聋:内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器质性病变,阻碍声音的感受分析或信息传递,引起的听力减退或

听力丧失。

43,混合性聋:中耳、内耳病变同时存在,阻碍声音的感受分析或信息传递,引起的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

44,根治性颈清扫术:切除包括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颈内静脉、副神经、颈外静脉等在内的Ⅰ-Ⅴ区的所有淋巴结和结缔组织。

45,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颅前窝底、颅中窝底、其他部位的先天性或外伤性骨质缺损、破裂处、变薄处,流入

鼻腔。

46,胶耳:分泌性中耳炎由于长期不能愈合,中耳积液中的水分大部分被吸收,剩下的粘蛋白等成分极为粘稠,

呈灰白色或棕黄色胶冻状。

47,慢性喉炎:喉部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分为慢行单纯性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

48,声带小结:歌者小结,典型为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

49,声带息肉:好发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边缘,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单侧、双侧都可见,常见的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

50,咽峡:由上方的腭垂、软腭游离缘、下方的舌骨、两侧舌腭弓、咽腭弓组成的环形狭窄。

51,空气传导: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内耳淋巴。从听觉功能,外耳集音作用,中耳传音作用,将空气

声波传入内耳。

52,骨传导:声波直接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激动耳蜗的螺旋器产生听觉。

53,鼻源性头痛:鼻腔、鼻窦病变引起的头痛。鼻腔、鼻窦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第1、2支,鼻部病变直接刺激鼻粘膜三叉神经末梢引起头痛,沿分支反射到头部相应神经分布的其他部位。

54,眶尖综合征:蝶窦炎波及视神经、眶上裂,引起眶尖综合征,眶周皮肤感觉障碍、上睑下垂、眼球固定、复视、失明等症状。

55,袋装内陷学说:由于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中耳腔逐渐形成负压,上鼓室的高负压使鼓膜松弛部逐渐陷入上

鼓室,内陷鼓膜形成囊袋,鼓膜上皮层的鳞状上皮及角化物质脱落,积于袋中、不断扩大,周围骨质破坏,形成

胆脂瘤。

56,喉喘鸣:喉、气管阻塞,患者用力吸气,气流通过喉或气管狭窄处发出的特殊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