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体表标志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 实验四_常用体表标志及其应用

人体解剖学   实验四_常用体表标志及其应用

实验四常用体表标志及其应用[实验内容]观察和触摸骨性、肌性、腱性和皮肤的主要体表标志,掌握其应用范围。

[实验目的](一)能在自己(或他人)身上触摸到主要的体表标志。

(二)掌握进行体格测量时人体主要测量点的位置。

[材料与器具]全身骨架标本模型,全身肌肉标本模型。

[方法与步骤](一)取全身骨架标本、模型和全身肌肉标本模型,在自己或同伴身上触摸常用的体表标志。

1.触摸上肢的主要体表标志(1)触摸上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①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全长易在皮下摸到。

②肩胛骨位于背外上方,易在皮下触及内侧缘、下角、肩胛冈和肩峰。

肩峰点为测量肩宽、上肢长和上臂长的体表标志,用食指和中指沿肩胛冈从后内方向前外方触摸,即容易找到肩峰的测量点。

下角点为测量胸围的体表标志。

③肱骨位于上臂,其大结节可在肩部最外侧三角肌下触及,前臂内、外上髁位于肱骨下端两侧皮下,其中内上髁较隆起。

通过屈伸肘关节,分辨肱骨的位置。

屈伸前臂时桡、尺骨会运动,肱骨不运动。

④尺骨位于前臂内侧,从鹰嘴到茎突全长位于前臂后面内侧皮下。

其中鹰嘴在屈肘时很明显;茎突在前臂旋内时更明显,可在尺骨头下方摸到,此点为尺骨茎突点,是测量手长的体表标志。

观察自己腕关节背面腕横纹处的尺骨头非常明显。

⑤桡骨位于前臂外侧,其上端桡骨小头上缘的最高点为桡骨点,是测量上臂长和前臂长的体表标志,桡骨点在上肢下垂、手掌向内侧的姿势中,位于肘关节背面外侧的一小凹内,在此凹中易找到肱桡关节,也可确定桡骨点。

下端茎突易在外侧皮下触及,在屈腕时更明显,此点为桡骨茎突点,是测量前臂长的体表标志,也是测量手长的体表标志。

⑥手骨位于桡腕关节掌侧面,两侧可摸到大多角骨、豌豆骨;握拳或伸掌时,可看到或摸到各掌骨及指骨,其中第二掌骨小头向桡侧最突出的一点为桡侧掌骨点,第五掌骨小头向尺侧最突出的一点为尺侧掌骨点,这两点都是测量手宽的体表标志。

(2)触摸上肢的皮肤标志、肌性和腱性标志①肘窝横纹:屈肘时,在肘窝处出现肘窝横纹。

常用穴位定位及体表标志

常用穴位定位及体表标志

常用穴位定位及体表标志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

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1、固定的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置。

如以腓骨小头为标志,在其前下方凹陷中定阳陵泉;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以眉头定攒竹;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

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二、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3、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三、简便定位法简便定位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

如立正姿势,手臂自然下垂,其中指端在下肢所触及处为风市;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其食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

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

四、常用穴位面部穴位: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安眠:在项部,当翳风穴与凤池穴连线的中点。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两耳尖连线中点)。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攒竹:眉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解剖体表标志》课件

《解剖体表标志》课件

性别、年龄、体型、生长发育状况等 因素均可影响体表标志的位置和形态 。
体表标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体表标志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体位、姿势、皮肤松
弛程度等。
在某些情况下,体表标志可能受 到掩盖或遮挡,导致无法准确辨
认。
因此,在应用体表标志时,应充 分考虑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 其他检查和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判
断。
体表标志的局限性
体表标志仅能反映人体解剖结 构的表面信息,无法提供内部 结构的信息。
体表标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 在误差,如肥胖、瘢痕、畸形 等。
因此,在应用体表标志时,应 充分考虑其局限性,结合其他 检查和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
05
体表标志的探索与学习
实地考察与体验
要点一
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人体解剖结构,了解体表标志的位置 和特征。
要点二
亲身体验
亲自触摸、感受体表标志,加深对体表标志的认识和理解 。
专业书籍与资料查阅
专业书籍
阅读专业的人体解剖书籍,获取关于体 表标志的详细描述和解释。
VS
资料查阅
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资料, 深入了解体表标志的生理意义和临床应用 。
网络资源与在线课程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搜索关于体表标志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等,丰富学习内容。
体表标志的分类
按照功能分类
可分为定位标志和识别标志。定位标 志用于确定人体结构的相对位置,如 乳突、髂嵴等;识别标志用于区分不 同的人体结构,如指纹、掌纹等。
按照部位分类
可分为头部标志、颈部标志、胸部标 志、腹部标志、背部标志和四肢标志 等。
体表标志的重要性
医学诊断和治疗
自我保健和美容

正常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八)

正常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八)

正常人体体表标志人体各部位名称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体表标志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坐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身体主要部位定位在操作中,我们常用示指和中指宽度即“横指宽”作为简便定位测量的标准。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态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态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态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1—1)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1—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1—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人体常用体表标志是指在身体表面能够通过触摸或视觉识别的一些特
征点,用于定位和描述各种解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指导临床诊断和
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表标志及其临床应用:
1.周围动脉搏动点:常用的有颈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等,通过触
摸搏动点可以确定动脉的位置和走向,指导血管内导管插管和手术操作。

2.脊柱线和椎间隙:脊柱线为脊椎骨的后缘线,用于指导穿刺、置管
等操作,椎间隙为相邻两个脊椎骨之间的间隙,用于行硬膜外麻醉等操作。

3.腹股沟:位于下腹部和大腿交界处,是主要的淋巴结集中区,通过
触摸腹股沟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质地等,指导淋巴结活检和手术。

4.肝脏、胰腺和脾脏:这些器官位于腹部,可以在体表通过敲击、叩击、压痕等方法诊断和评估其大小、位置和功能,指导肝胆胰脾疾病的诊
治和手术。

5.脉搏、呼吸和心电图:通过触摸脉搏、听诊呼吸声和记录心电图等
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诊断心电图异常、
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疾病。

总之,体表标志是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对于正确掌握解
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头、头颈部的名称: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 1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接近头部称为上;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前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后——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内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外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胫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腓侧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浅——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深——2、人体的切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1)、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横切面)((2)、水平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冠状面()、额状面(3) 2) —2如图(二、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躯干部的体表标志1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当我们需要进行体格检查或者疾病诊断的时候,人体的表面往往能够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来自于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它们是我们认识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入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表标志,以及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勾骨突勾骨突位于胸骨的上部,是胸骨的一个特征性结构。

它的位置也是人体中心的标志。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用手指触摸勾骨突,以确定人体的中线位置。

在X光片或CT扫描中,勾骨突的位置也是确定头颅与胸部之间的居中线的关键。

二、尺骨茎突尺骨茎突位于手腕的外侧,是手掌侧面的一处突起。

它的位置对于肘关节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可以在手腕外侧感觉到一个小凸起,这就是尺骨茎突。

通过摸到尺骨茎突的位置,医生可以评估肘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范围,也可以排除一些手腕和前臂的骨骼病变。

三、椎弓突椎弓突位于脊柱的背部,是脊椎骨的特征性结构。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用手指沿着椎弓突进行检查,以确定脊柱的位置和形态。

在X光片或MRI中,椎弓突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脊椎的病变和功能障碍。

四、髌骨髌骨位于膝盖前方,是膝盖关节的一部分。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摸到髌骨的位置,以评估膝盖的稳定性和疾病状况。

髌骨的位置也是确定人体前后线的关键。

五、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是指靠近体表的淋巴结,它们通常是疾病反应的早期标志。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通过触摸体表来检查淋巴结的大小和质地。

前哨淋巴结的检查对于肿瘤疾病和感染疾病的诊断都非常重要。

总结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

医生通过触摸、视觉和影像学手段来确定这些标志的位置和形态,从而评估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状况。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常见体表标志

常见体表标志

胸骨柄
柄与体连接处, 胸骨体
微向前凸,平
对第二肋。
剑突
胸骨角
三、肋
由肋骨与肋软骨构成,共12对。 真肋:第1~7肋直接与胸骨连接
1、区分 假肋:第8~10肋不直接与胸骨连接
浮肋:第11~12肋前端游离
2、肋弓:第8~10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
3、肋骨
肋体
肋颈
肋头
肋角 肋沟
肋结节
第三节 附肢(四肢)骨
(一)固定标志
• 固定标志:指利用人体体 表的五官、毛发、爪甲、 乳头、脐窝、横纹线以及 骨节、肌肉所形成的凸起 和凹陷等作为取穴标志。
常用体表标志1.体表标志定位法
1.1头面部:
前发 际
鼻尖
额角
下颌 角
瞳孔
目外眦 乳 目内眦 突后发
际 口角
眉间 眉头
眉稍
人中沟 颏唇沟
1.体表标志定位法
肩峰
锁骨上 窝
二、手指同身寸
• 手指同身寸法(acupoint –located method by finger-Cun),是指依据 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 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
三种指寸法
中指同身寸 拇指同身寸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
拇 指 同 身 寸
中 指 同 身 寸 图
成人有骨206块
一、骨的形态和分类 1.长骨 2.短骨 3.扁骨 4.不规则骨
第二节 躯干骨
一、椎骨 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4块尾椎,
成年后骶椎愈合成骶骨,尾椎愈合成尾骨。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孔 上关节突
椎弓板 棘突
椎体
椎弓根 横突

体表解剖标志

体表解剖标志

体表解剖标志人体体表标志在临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而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对体表标志定位不准确,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治疗,甚至错过了抢救时机。

因此我们在解剖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对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解剖定位总结如下:1、头颈部体表定位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 cm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

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

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侧面与牙龈之间。

腭大孔:紧靠上颌第三磨牙的腭面内上方。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

颧弓: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为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

枕外隆凸:枕骨外面正中最凸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下方有枕骨导血管。

下颌关节:位于耳屏前方,张嘴时此处变凹。

喉结:甲状软骨上端向前突出形成。

胸锁乳突肌:头转向一侧可观察到。

第七颈椎:颈前屈,从侧面看颈背部最高的隆起,是计数椎骨的标志之一。

2、胸部体表定位锁骨上窝:锁骨上方凹陷处,在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在前斜角肌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之间有锁骨下静脉通过。

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柄上方凹陷处。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形成。

剑突:胸骨体下方突出部分,下端游离。

肋间隙:左侧第5肋间隙为心尖搏动、第一心音听诊处,左侧第2肋间隙可进行第二心音听诊。

肩胛下角: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的会合处。

脊肋角:第12肋与脊柱的夹角。

3、腹部体表定位肋弓下缘:腹部体表的上界,常用于腹部九分区法,肝、脾的测量和胆囊的定位。

腹直肌:白线、经腹直肌的旁正中线、腹直肌外缘为腹部手术中常用的切口。

脐:位于腹部正中。

髂前上棘:平卧位,经脐画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以脐为起点向外下侧画一角平分线,在此平分线上向外下侧连续两次移放4横指,最后拇指指腹触之坚硬处即为髂前上棘。

解剖学20个体表标志

解剖学20个体表标志

解剖学20个体表标志
以下是解剖学中的20个体表标志:
1. 额头:颈前最上方的平面。

2. 鼻尖:鼻孔中央最尖部分。

3. 嘴角:嘴巴两侧最外侧的点。

4. 锁骨:胸骨两侧膨大的骨头。

5. 肩峰:肩膀最高点的位置。

6. 乳头:乳房正前方突起的部分。

7. 肚脐:腹部正中央的凹陷处。

8. 股骨大转子:大腿外侧最高点的骨头。

9. 膝盖:膝关节的前方凸起。

10. 踝关节:小腿和脚连接处的骨头。

11. 耻骨:骨盆前部下方的骨头。

12. 腋窝:上臂与胸部交界处的凹陷。

13. 肱骨外髁:上臂外侧最突出的骨头。

14. 高缺血肌肉:手臂内侧的一条突出的肌肉。

15. 腓骨头:小腿外侧最高点的骨头。

16. 脊柱棘突:背部中央一列凹陷的骨头。

17. 胫骨:小腿内侧的长骨。

18. 毗邻锁骨下中点:锁骨最下方中央的位置。

19. 头颅顶骨:头顶骨的最高点。

20. 脚跟:脚底后部凸起的部分。

人体各部位名称与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与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头、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1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接近头部称为上;上——接近足底称为下;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近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远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尺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桡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胫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腓侧——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浅——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深——2 、人体的切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1)、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2)、水平面(横切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额状面(3)(冠状面)—2) 二、体表标志(如图2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上肢部的体表标志2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人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人体解剖图)

人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人体解剖图)

⼈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体解剖图)今天给⼤家介绍⼈体头颈部相应⾻骼体表标志和肌性标志,以及体表各肌⾁的起⽌点、运动功能以及神经⽀配,⽂中所配均为实体照⽚,尤其适合于从事康复科、⾻科、针灸推拿、针⼑等领域的医务⼯作者。

上项线:位于枕外隆凸的两旁,向乳突基部伸展弯曲的横⾏⾻嵴,有胸锁乳突肌和斜⽅肌附着。

枕外隆凸:枕鳞中央的⾻性隆起,位于头颈交界处,枕部正中线有项韧带附着乳突。

乳突:乳突为位于⽿垂后⽅的圆丘状⾻性隆起,是颞⾻乳突部的⼀部分。

第7颈椎:位于颈椎与胸椎的交界处,因此形态与胸椎接近。

第7颈椎棘突⽐其他颈椎棘突长且粗⼤,近似⽔平位的伸向后⽅,末端不分叉呈结节状,往往于⽪下形成⼀隆起,故第7颈椎⼜名隆椎。

甲状软⾻:颈部前⾯的⽅形软⾻,不成对,左右各⼀,由前缘相互愈着的呈四边形的左、右软⾻板组成。

愈着处称前⾓,前⾓上端向前突出,称喉结。

12⽉31⽇北京-中医诊疗局部雕塑美容减肥、⽆痕线雕提升术精品班—点击查看详情环状软⾻:紧接于甲状软⾻下⽅,不成对,位于喉部最下⽅,⽓管最上⽅,与⽓管的最上⼀节相连成环形。

部位:位于颈阔肌深⾯,两侧颈部外侧,分为胸⾻部和锁⾻部。

起点:胸⾻柄前⾯、锁⾻胸⾻端上缘内1/3。

⽌点:颞⾻乳突及上项线外侧。

运动功能:单侧收缩,头部向同侧屈,并使头转向对侧,双侧同时收缩,肌⾁合⼒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使头后伸,肌⾁合⼒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则使头前屈(如:头顶球)。

神经⽀配:胸锁乳突肌受第⼗⼀对脑神经副神经(Ⅺ)及⼀部分颈丛前⽀的⽀配(C3和C4)。

练习⽅式:头顶垂直负重并转动,如顶沙包头颈转动。

颈阔肌部位:颈阔肌位于颈前部⽪下,与⽪肤密切贴合的⼀块薄⽽宽阔的肌⾁。

起点:颈阔肌下缘起⾃胸⼤肌和三⾓肌筋膜,肌纤维斜向上内⽅,越过锁⾻和下颌⾻⾄⾯部。

⽌点:前部.肌纤维⽌于下颌⾻的下颌底和⼝⾓,其最前部的肌纤维左右相互交错,后部肌纤维移⾏于腮腺咬肌筋膜和部分⾯部肌⾁表⾯。

运动功能:收缩时牵引⼝⾓向下,并使颈部⽪肤起皱褶。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22754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22754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 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经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线 胸骨线( ):沿胸骨外侧缘最凸处所作的垂线 锁骨中线( ):经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线 胸骨旁线( ): 经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中点的垂线 腋前线 ( ): 经腋前襞与胸壁相交处所作的垂线 腋中线( ):为腋前后线之间上点所作的垂线 腋后线( ):经腋后襞与胸壁相交处所作的垂线 肩胛线( ):上肢下垂时经肩胛下角的垂线 后正中线( ):经身体后面正中的垂直线
胸骨角 ( ): 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稍向前突,两侧连第2肋软
骨,是计数肋骨的标志,后平第4胸椎下缘,是主动脉弓与升、降主动
脉的分界,左主支气管与食管相交处
剑突 ( ):位于胸骨下角内,平对第9胸椎
乳头( ):男性位于锁骨中线第4肋间隙平面,女性乳头稍低,偏外下方
锁骨( ):位于颈静脉切迹两侧,全长可触及
锁骨下窝( ):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凹陷处,有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通过
胸部(二)
肋弓( ):自剑突两侧向外下可触及肋弓,是肝、脾触诊的标志,最低
处平第2-3腰椎间隙
胸骨下角( ):两侧肋弓和剑胸结合共同围成胸骨下角
肩胛下角( ): 肩胛骨最低处,上肢下垂时,肩胛下角
平第7肋
肩胛岗 ( ):平第3胸椎平面
下4横指处 腓骨头(fibular head):位于胫骨外侧髁后外下方,可触及,有腓总神经通过 胫骨前缘( anterior border of tibia): 位于胫骨体前面,居皮下,可触及 内踝(medial malleolus ):胫骨下端向内的突起,皮下可触及 外踝(lateral malleolus ):腓骨下端的膨大,隆起于踝关节外侧 皮下可触及 跟健( tendo calcaneus ): 位于小腿后区下部皮下,止于跟骨结节,可触及
下肢
大转子( greater trochanter ):股骨上端向外上方的隆起,可触及 髌骨( patella ):位于膝关节前面,皮下可触及 髌韧带 ( patellar ligament):位于髌骨下方,上续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胫骨粗隆(tibial tuberosity):胫骨体上端向前突出的隆起,屈膝时位于髌骨
动脉 通过,此处可行压迫止血
颈部(二)
胸锁乳突肌 ():颈部分区重要标志,以两头起于锁骨,斜向
后上方,止于乳突
锁骨上三角 ( ):位于锁骨中1/3上方,底部可焖及
锁 骨下动脉和第1肋骨
胸骨上窝( ) 位于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是触诊气管的部位
胸部(一)
颈静脉切迹( ) :为胸骨柄上缘的凹陷,平对第2胸椎下缘
腹股沟() : 腹部和股部的分界线,位于 耻
盆部
髂嵴( ):髂骨上缘,可触及全长
髂前上嵴 ( ) :髂嵴的前端,皮下较明显 ,人直立
时髂嵴最高点连 线平第4腰椎棘突
髂后上嵴: ( ) 髂嵴后端的突起,皮下可触及
耻骨结节:( )耻骨嵴外侧端,可触及
耻骨连合:( ) 双侧耻骨上枝连接处,前正中线下端
腹部
腹白线( ):附着于剑突和耻骨连合之间 的纤维带, 两侧为腹直肌,右侧缘与肋弓相 交处相当于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临床作为胆 囊压痛点
脐 (): 位于前正中线上,腹白线的中点 处,平第3、4腰椎间隙,脐与右髂前上嵴连 线的中、外1/3相当于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临床上作为阑尾压痛和手术入路的标志
颈部(一)
舌骨( ) :位于甲状软骨上方,平第3、4颈椎间盘水平
甲状软骨( ):位于舌骨下方,上缘平对第4颈椎上缘,为颈总动
脉分叉 处,其前正中线上的突起为喉结
环状软骨 ( ) :位于甲状软骨下方,环状软骨弓平对第6 颈椎,是
咽与食管、喉与气管的分界标志
颈动脉结节( ):位于环状软骨弓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前方有颈总
上肢(一)
肩峰:肩胛骨外侧缘,与锁骨外侧端相接 喙突:位于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可触及 腋前襞:腋窝前壁下缘的皮肤皮肤皱襞 腋后襞:腋窝后壁下缘的皮肤皮肤皱襞 三角肌止点 :三角肌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处,桡神经由此进入桡神经沟 尺骨鹰嘴:肘后最明显的骨性突起 肱骨外上髁:肘部向外侧突出的骨性隆起 肱骨内上髁:肘部向内侧突出的骨性隆起 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成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形成的等三角形,肘关节
头面部(一)
眉弓 位于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弓状隆起,平 大脑
额叶下缘
眶上切迹 位于眶上缘内中1/3交界处,眶上血缘中点下方1处,眶下血管和神经 由此
出 入,可由此点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颏孔 位于下颌体上、下缘连线中点,距前正中线约
头面部(二)
翼点( ):位于颅骨侧面,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相连接处的缝, 呈H型,位于 颧弓上缘中点上两横指处,是颅骨骨质最薄弱处 颧弓( ): 由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组成,位于皮下,可触及 乳突( ): 位于耳垂后方,圆椎形,根部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 此出颅 下颌角 ( ): 由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后缘相交形成,呈钝角状,皮下可触及 枕外隆凸:( )枕骨外面正中最突出的隆起
脱位时发生变化
上肢(二)
腕近侧纹:与尺骨头在同一平面 腕中间纹:与桡腕关节线同一平面 腕远侧纹:与腕横关节最高点同一平面 尺骨茎突: 腕尺侧偏后方的骨性突起 桡骨茎突:腕桡侧的骨性突起 鼻烟窝:腕背面外侧的三角形凹窝,位于第1、2掌骨之间 掌远纹:平第3-5掌指关节 掌中纹: 斜行与掌心15 掌近纹:位于大小鱼际之间,斜行与掌中纹交汇
腹股沟韧带:( )耻骨结节与髂前上嵴之间的纤维韧带
坐骨结节 :( ) 坐位时位于皮下,人体重力支撑点
脊柱
棘突( ):位于后正中线上,全长可触摸及,第7颈椎棘突较长,突出明显 骶管裂孔( ):椎管的下口,由第4、5骶椎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是骶管麻
醉和骶管注射的进针的定位标志 尾骨尖( ):位于骶骨下方,脊柱最下端,可触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