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第2章 网络威胁概述 第3章 网络安全技术 第4章 网络安全管理 第5章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第6章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 第7章 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 01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概念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访问、损 坏或更改的技术和政策的总称。随着互联网的 普及,网络安全变得至关重要。确保网络安全 可以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重要信息,防止数据 泄露和恶意攻击。
区块链安全
区块链原理
分布式账本 共识算法
区块链应用安全
智能合约安全 数据隐私保护
区块链技术挑战
扩容性问题 私钥管理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总结
云安全
01 数据保护
移动安全
02 应用保护
物联网安全
03 设备保护
总结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 包括云安全、移动安全、物联网安 全和区块链安全。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 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了解并应用 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可以更好地保 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资产,确保网 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总结
网络安全管理涉及众多方面,从制 定策略到培训、监控和评估,每个 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建立完善的 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应对网络安全 威胁,确保信息安全和系统稳定运 行。
● 05
第五章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云安全
云安全是指保护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应用程 序和服务免受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云安全架 构是构建在云服务提供商基础设施之上的安全 框架,云安全策略则是为保护云环境中的敏感 数据和应用而制定的策略。选择合适的云安全 服务提供商对于确保云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图1-4 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及关系
图1-5网络安全攻防体系
1.1网络安全概念及内容
1.1.2 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及侧重点
2.网络安全保护范畴及重点 实际上,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对不同人员、机构或部 门各有侧重点: (1)网络安全研究人员 (2)网络安全工程师 (3)网络安全评估人员 (4)网络安全管理员或主管 (5)安全保密监察人员 (6)军事国防相关人员 讨论思考
1.1网络安全概念及内容
1.1.1 网络安全的概念及目标
2. 网络安全的目标及特征 网络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网络的系统安全, 二是网络的信息(数据)安全,而网络安全的最终目标和关键 是保护网络的信息(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的目标是指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的采集、存储、处 理与传输的整个过程中,根据安全需求,达到相应的物理上及 逻辑上的安全防护、监控、反应恢复和对抗的能力。网络安全 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网络信息系统 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其中保密性、 完整性、可用性是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网络信息安全5大要素, 反映了网络安全的特征和目标要求,如图1-2所示。
1.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信息安全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 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 数据不因偶然及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
1.1网络安全概念及内容
1.1.1 网络安全的概念及目标
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将信息安全定 义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应当保障计算机及其 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 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 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主要防止信息被非授权泄露、 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的系统辨识与控制,确保信息 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主要涉及物理(实 体)安全、运行(系统)安全与信息(数据)安全三个层 面,如图1-1所示。
第一章 网络安全概述
黑客攻防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第 网络安全技术第 1章 1章
8
8
2018/11/19
黑客攻防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第1章
9
撞库是黑客通过收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 户和密码信息,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尝 试批量登陆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 以登陆的用户。很多用户在不同网站使 用的是相同的账号密码,因此黑客可以 通过获取用户在A网站的账户从而尝试 登陆B网址,这就可以理解为撞库攻击。
2018/11/19
黑客攻防技术
• “信息时代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进行方式。”
网络安全技术第1章 29
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环境
2014年4月,CNNIC在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 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 ,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攻击方法
身份认证攻击:攻击者伪装成具有特权的用户。
--密码猜测 --窃取口令--窃取网络连接口令 --利用协议实现/设计缺陷 --密钥泄漏 --中继攻击 会话劫持 --TCP会话劫持
程序异常输入
--缓冲区溢出
黑客攻防技术
--数据库SQL注入
24
3、网络信息的可用性
遭服务拒绝。
合法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正确使用所需要的信息而不
17
17
安全的概念
“如果把一封信锁在保险柜中,把保险柜藏起 来,然后告诉你去看这封信,这并不是安全, 而是隐藏;相反,如果把一封信锁在保险柜中, 然后把保险柜及其设计规范和许多同样的保险 柜给你,以便你和世界上最好的开保险柜的专 家能够研究锁的装臵,而你还是无法打开保险 柜去读这封信,这才是安全…” -Bruce Schneier
网络安全讲义
网络安全讲义目录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11.1 网络安全的定义和意义11.2 网络安全的威胁与风险..21.3 网络安全的目标和原则3第二章网络攻击与防御42.1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42.1.1 与后门52.1.2 与蠕虫62.1.3 DDos攻击72.1.4 SQL注入.82.1.5 社会工程学攻击92.2 网络防御的基本原则..102.2.1 及时更新与漏洞修复112.2.2 强化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12 2.2.3 加密与解密.132.2.4 安全审计与日志管理14第三章网络安全技术与工具..163.1 防火墙技术与应用.163.1.1 网络边界防火墙173.1.2 主机防火墙.183.1.3 个人防火墙.193.2 入侵检测与预防系统203.3 数据加密技术与SSL/TLS协议..21 3.4 网络安全扫描工具与漏洞评估..223.4.1 端口扫描工具.233.4.2 漏洞扫描工具.243.5 安全操作系统和虚拟化技术..25第四章网络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284.1 网络安全政策与规范..284.2 安全漏洞评估与治理..294.3 网络安全策略与应急响应..304.4 网络安全培训与教育..31附件:网络安全常用工具包.zip法律名词及注释:1. 信息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保护公共利益,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的法律。
2. 数据保护:指对数据进行保密、完整、可用、可追溯等安全保护措施的过程。
3. 认证与授权:认证是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确保用户合法性;授权是在通过认证后,对用户进行权限分配,确定用户可以进行的操作范围。
1. 本文档涉及附件。
请查看附件中的网络安全常用工具包,获取更多有用的工具和软件。
2.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信息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 数据保护:对数据进行保密、完整、可用、可追溯等安全保护措施的过程。
(完整版)第1章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2020/8/18
6
▪ 我们认为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信息资源被故 意的或偶然的非授权泄露、更改和破坏、 或者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认、控制和否认。 即确保信息的完整性、秘密性、可用性、 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第一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一、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二、网络信息安全及其体系结构 三、网络信息安全威胁 四、网络信息的基本要素 五、网络信息技术 六、网络信息的工作目的 七、网络信息模型及其主要评价准则
2020/8/18
1
➢本章主要介绍了信息安全、网络信息 安全的概念,内容涉及网络信息安全 威胁、安全的要素以及安全技术、安 全工作目的等。
安全不是技术,而是一个过程。
对于信息安全(国内),中国工程院权威
人士认为:可以把信息安全保密内容
分为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
2020/8/18和管理安全等四个方面。
5
▪ 许多教科书上认为计算机安全包括:实体安 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软件安全.
▪ 而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条例中心认为,计 算机信息人机系统安全和目标是着为实体 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和人员安全维 护。
▪ 实体安全(物理安全)就是保护计算机设 备、设施(含网络)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 震、水灾和火灾和其它环境事故破坏的措 施和过程。
▪ 运行安全:就是为保障系统功能和安全实 现,提供一套安全措施(如风险分析)来 保护来保护信息处理过程的安全。
2020/8/18
7
▪ 数据安全和内容安全(见书本)
信息安全分层结构与信息安全和属性之间的关系
1、第一章-网络空间安全概述
课程内容
1.1.1生活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1.1生活和工作 中的网络安全
第一章网络空间 安全概述
1.2网络空间安全 的基本认识
1.3网络空间安 全技术架构 1.4我国网络空间 安全的机遇与 挑战
1.4.1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重大机遇
• 伴随信息革命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通信网、计算机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 数字设备及其承载的应用、服务和数据等组成的网络空间,正在全面改变人 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传播范围, 创新了传播手段,引发了传播格局的根本性变革。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 学习交流的新渠道,成为人类知识传播的新载体。 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当今世界,网络深度融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 方面面,网络教育、创业、医疗、购物、金融等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 过网络交流思想、成就事业、实现梦想。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在 国民经济各行业广泛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催生了新技术、新业态、 新产业、新模式,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经济社会发 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2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认识
定义1:ISO/IEC 27032:2012——《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Guidelines for cybersecurity》:"the Cyberspace" is defined as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people, software and services on the Internet by means of technology devices and networks connected to it, which does not exist in any physical form。 cybersecurity is "preservation of 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and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 in the Cyberspace".
网络安全与物联网
物联网的特点
智能化
传感器技术
物品具备智能感知和自主决 策能力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 和环境监测
互联性
大数据应用
各种物品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 互和互联控制
物联网数据量庞大,需要大 数据技术支持分析和应用
物联网的安全挑战
设备安全性
01 设备面临物理破坏和远程攻击风险
数据隐私保护
02 个人隐私数据可能被泄露或滥用
网络安全与物联网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第2章 物联网介绍 第3章 物联网安全 第4章 网络安全技术 第5章 网络安全管理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什么是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指的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和信 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损坏或窥 探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不仅仅涉及个人隐私,还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 发展。确保网络安全是防止数据泄露、信息篡 改和网络瘫痪的关键措施。
认证与授权 确保用户的身份合法,并为其分配合 适的权限和访问控制
安全策略的制定 制定并执行网络安全策略,包括应 急响应、漏洞修复等措施
● 02
第2章 物联网介绍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品,使其具 备信息交换和智能化控制能力的网络。物联网 的组成包括传感器、通信模块、数据处理单元 和网络连接,应用领域涵盖智能家居、智慧城 市、工业自动化等。
网络安全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 使用相同密钥加密和解密
数字证书 用于验证通信双方身份
非对称加密 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
SSL/TLS协议 用于安全传输数据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签名检测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章节一:网络安全概述1. 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泄露、篡改以及其他网络威胁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2. 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有哪些?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病毒和恶意软件、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网络钓鱼、拒绝服务攻击等。
3.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个人隐私、保护商业机密、保护国家安全、保护网络基础设施等。
章节二:网络攻击与防御1. 什么是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通过网络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获取信息、破坏系统功能或者进行其他非法活动的行为。
2. 常见的黑客攻击方式有哪些?常见的黑客攻击方式包括:密码破解、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网络钓鱼、木马病毒等。
3. 如何预防黑客攻击?预防黑客攻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系统和应用软件、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加密网络通信等。
章节三:个人信息安全保护1. 什么是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个人身份和隐私数据免受非法获取、使用和泄露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2.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持谨慎使用网络、注意网络隐私设置、定期检查账户安全、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等。
3. 什么是强密码?强密码是由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组成的,长度较长且复杂的密码,以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4. 如何创建和管理强密码?创建和管理强密码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使用不相关的词语组合、定期更换密码、不在多个网站使用相同密码等。
章节四:防火墙和安全软件1. 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2. 防火墙有哪些类型?防火墙可以分为网络层防火墙和应用层防火墙,网络层防火墙主要用于过滤IP层的数据包,应用层防火墙则更关注应用层的数据包。
3. 什么是安全软件?安全软件是指用于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专门软件,如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反间谍软件等。
网络安全技术教材
网络安全技术教材网络安全技术教材第一章:网络安全基础知识1.1 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网络安全的概念-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1.2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病毒和恶意软件- 网络钓鱼- DDoS攻击- 数据泄露1.3 网络安全的目标- 机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1.4 网络安全的三个关键要素- 人员安全- 技术安全- 过程安全第二章:网络安全技术2.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定义和功能- 防火墙的类型- 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2.2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IDS/IPS)- IDS/IPS的定义和功能- IDS/IPS的部署和配置- IDS/IPS的管理和维护2.3 虚拟私人网络(VPN)技术- VPN的定义和功能- VPN的工作原理- VPN的部署和配置2.4 认证和授权技术- 认证的概念和方法- 授权的概念和方法- 认证和授权的关系和作用第三章:网络安全策略和管理3.1 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执行- 网络安全策略的定义和内容- 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步骤- 网络安全策略的执行和监控3.2 日志和审计- 日志和审计的定义和作用- 日志和审计的管理和分析- 日志和审计的工具和技术3.3 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 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的定义- 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制定和测试- 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的管理和维护第四章:安全意识和教育4.1 安全意识和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意识和教育的概念- 安全意识和教育的作用- 安全意识和教育的目标4.2 安全政策和规程的宣传和培训- 安全政策和规程的宣传方法- 安全政策和规程的培训内容- 安全政策和规程的培训效果评估4.3 员工安全行为的培养和监控- 员工安全行为的培养方法- 员工安全行为的监控和评估- 员工安全行为的激励和警告措施总结: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御技术,了解网络安全策略和管理的要点,以及培养员工安全意识和教育的方法。
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论
网络安全实施过程中需要(xūyào)工具
➢扫描类工具 ➢嗅探类工具 ➢防火墙软件 ➢IDS/IPS软件 ➢加密(jiā mì)/解密软件等 ➢编写这些工具采用的编程语言主要有:C, C++,Perl,Shell等。
第十四页,共32页。
1.1.3 网络安全的层次(céngcì)体系
第七页,共32页。
攻击方式的种类(zhǒnglèi)
❖ 信息收集型攻击 ❖ 包括地址扫描、端口扫描、反向映射
(yìngshè)、慢速扫描、体系结构探测、DNS域 转换、Finger服务、LDAP服务等。 ❖ 假消息攻击 ❖ 主要包括:DNS高速缓存污染、伪造电子邮 件。
第八页,共32页。
常见(chánɡ jiàn)的网络攻击方式
第十七页,共32页。
(3)网络(wǎngluò)的安全性(网络 (wǎngluò)层安全) 该层次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 (wǎngluò)方面的安全性,包括网络 (wǎngluò)层身份认证,网络(wǎngluò)资源 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 远程接入的安全,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 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 (wǎngluò)设施防病毒等。
(1)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2)缓冲区溢出攻击 (3)网络监听攻击 (4)IP欺骗攻击 (5)端口扫描 (6)口令攻击 (7)计算机病毒类攻击 (8)特洛伊木马攻击 (9)电子邮件(diàn zǐ yóu jiàn)攻击 (10)网页攻击
第九页,共32页。
❖ 网络系统的防御技术 ❖ (1)包过滤技术 ❖ 用来控制内、外网络数据流入和流出,通过对数据
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划分为 物理层安全 系统(xìtǒng)层安全 网络层安全 应用层安全 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概述
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 1.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互联的集合,这些计算机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与通信设备、通信链路及网络软件共同实现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及在线处理等功能。
2.广义上: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硬件资源及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3.用户角度看,网络安全主要是保障个人数据或企业的信息在网络中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防止信息的泄露和破坏,防止信息资源的非授权访问。
4.网络管理者说,网络安全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合法用户正常使用网络资源,避免病毒、拒绝服务、远程控制、非授权访问等安全威胁,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制止攻击行为等。
5.教育和意识形态方面,网络安全主要是保障信息内容的合法与健康,控制含不良内容的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
6.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及信息资源,使之免受偶然或恶意的破坏、篡改和泄露,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7.网络安全的属性: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和不可抵赖性(不可否认性)。
8.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通信服务。
9.对于针对网络可用性的攻击,一方面采取物理加固技术,另一方面通过访问控制机制。
10.用于保障网络机密性的主要技术是密码技术。
11.在物理层上,主要是采取电磁屏蔽技术、干扰及调频技术来防止电磁辐射造成的信息外泄。
12.在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主要采用加密、路由控制、访问控制、审计等方法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
13. 可靠性是网络安全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14.网络安全威胁:指某个实体(人、事件、程序)对某一网络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可靠性等可能造成的危害。
15.威胁分为两类:主动攻击(通信中断、通信内容破坏甚至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被动攻击(攻击者截获、窃取通信消息,损害消息的机密性,具有较大的欺骗性)。
16. 对通信的保护主要采用加密方法。
17.对信息存储的安全保护主要通过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方法来实现。
网络安全第一章
2.协议漏洞渗透
网络中包含着种类繁多但层次清晰的网络协议。这些协议规 范是网络运行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在其上的各种应用和 服务运行的基础。 如TCP/IP协议:网络核心协议,对网络安全的考虑有先天不 足,部分网络协议具有严重的安全漏洞。如:共享。
邮件传输协议SMTP
3.系统漏洞 4.拒绝服务攻击 5.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的威胁 总而言之,计算机病毒与恶意代码随着网 络的普及,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变种越来越 多,发生的频度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网 络安全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带来了巨大 的安全隐患。
1.对加密算法的攻击
数据加密技术是最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被称为信
息安全的核心。最初主要用于保证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 中的保密性。网络使用加密算法,从加密的种类上来分主 要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公钥密码(非对称加密)体系能适应网络的开放性
能要求,密钥管理简单,并且可方便地实现数字签名和身
份认证等功能,是目前电子商务等技术的核心。
1.1.1 网络安全的定义
目前,网络安全并没有公认和统一的定义,现在采用比较多的定义是:网络 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
机密性、完整性、可使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受到保护。
从内容上看,网络安全包括以下4个方面: (1)物理安全:计算机机房的物理条件、环境和设施的安全,计算机硬件、 配套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全。 (2)数据安全:保护数据不被非法存取,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机密 性等。 (3)软件安全: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
1.1.3 网络安全的目标
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6
个方面。
1.保密性 保密性是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供其 利用的特性。即防止信息泄露给未授权用户或实体,信息 只为授权用户使用的特性。破坏信息的保密性是对信息发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 一些内部攻击者往往利用偶然发现的系统弱点或预谋突破网络安全系统进行攻击
1.2 网络安全的特征
•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中的软、硬件设施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会由于偶然的或 是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系统能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 被中断
计算机病毒、木马与蠕虫
•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 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 木马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它文件,它通过将 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 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
能否认或抵赖曾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的操作和承诺(数字签名技术是解决不可抵赖性的一种手段 )
1.3 保证网络安全的方法和途径
• 信息加密技术 • 防火墙技术 • 防病毒技术 • 入侵检测技术 • 虚拟专用网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
• 加密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中的加密机制,把网络中各种原始的数字信息(明文),按照某 种特定的加密算法变换成与明文完全不同的数字信息(密文)的过程
•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 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1.4.1 等级保护
• 网络安全通常包括网络实体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程序安全、用户安全和数据安全等
网络安全课程内容
网络安全课程内容网络安全课程内容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1. 什么是网络安全1.1 网络安全的定义1.2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2. 网络威胁与攻击类型2.1 病毒、木马、蠕虫2.2 黑客攻击2.3 特洛伊木马、钓鱼、勒索软件3. 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3.1 账号密码安全3.2 数据泄露3.3 网络攻击事件案例分析第二章:密码学与加密技术1. 密码学基础1.1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1.2 加密算法的选择与评估2. 常见的加密技术2.1 RSA加密算法2.2 DES、AES加密算法2.3 SSL/TLS加密协议3. 安全认证与身份验证3.1 单因素、多因素认证3.2 双因素认证的原理与应用第三章:网络安全防护技术1. 防火墙技术1.1 防火墙的原理与分类1.2 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2.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2.1 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的概念 2.2 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与管理3. 访问控制与漏洞管理3.1 账号权限管理3.2 漏洞扫描与修复第四章:网络安全的管理与策略1. 安全策略与使用政策1.1 网络安全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1.2 员工网络使用的规范与限制2.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2.1 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2.2 风险管理的原则与措施3. 应急响应与危机处理3.1 安全事件的识别与分类3.2 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第五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1.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1.1 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1.2 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2. 信息安全相关标准2.1 国内外信息安全标准的介绍与应用2.2 企业信息安全标准的建设与实施第六章:网络安全教育与意识1. 网络安全教育的意义与方法1.1 网络安全教育的目标与原则1.2 网络安全教育的方法与策略2. 社交工程与网络安全意识2.1 社交工程的原理与案例分析2.2 如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3. 儿童网络安全教育3.1 儿童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挑战3.2 如何进行儿童网络安全教育这样的网络安全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常见的网络威胁与攻击类型以及防护技术和管理策略。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防护策略及应急响应方案设计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防护策略及应急响应方案设计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 (3)1.1 网络安全概念 (3)1.2 网络安全威胁 (3)1.3 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4)第二章网络安全防护策略设计 (4)2.1 安全策略制定原则 (4)2.1.1 遵循法律法规 (4)2.1.2 以风险为导向 (4)2.1.3 动态调整与优化 (4)2.1.4 资源合理分配 (4)2.2 安全防护技术手段 (5)2.2.1 防火墙技术 (5)2.2.2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5)2.2.4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5)2.2.5 安全审计 (5)2.3 安全防护体系架构 (5)2.3.1 物理安全 (5)2.3.2 网络安全 (5)2.3.3 主机安全 (5)2.3.4 应用安全 (5)2.3.5 数据安全 (6)2.3.6 安全管理 (6)第三章访问控制与认证 (6)3.1 访问控制策略 (6)3.1.1 访问控制概述 (6)3.1.2 访问控制类型 (6)3.1.3 访问控制实施 (6)3.2 认证技术 (7)3.2.1 认证概述 (7)3.2.2 密码认证 (7)3.2.3 生物特征认证 (7)3.2.4 数字证书认证 (7)3.3 访问控制与认证实践 (7)3.3.1 访问控制实践 (7)3.3.2 认证实践 (7)第四章数据加密与完整性保护 (8)4.1 加密算法 (8)4.2 完整性保护技术 (8)4.3 加密与完整性保护应用 (8)第五章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 (9)5.1 监测技术 (9)5.1.1 流量监测 (9)5.1.2 主机监测 (9)5.1.3 应用监测 (9)5.1.4 数据监测 (9)5.2 预警系统设计 (9)5.2.1 预警体系架构 (9)5.2.2 预警指标体系 (10)5.2.3 预警算法 (10)5.2.4 预警响应策略 (10)5.3 监测与预警实践 (10)5.3.1 监测系统部署 (10)5.3.2 预警系统应用 (10)5.3.3 监测与预警协同 (10)第七章网络安全事件处理 (10)7.1 事件分类与评估 (11)7.1.1 事件分类 (11)7.1.2 事件评估 (11)7.2 事件处理流程 (11)7.2.1 事件报告 (11)7.2.2 事件确认 (11)7.2.3 应急响应 (11)7.2.4 事件调查与取证 (12)7.2.5 事件通报与沟通 (12)7.2.6 事件总结与改进 (12)7.3 事件处理案例分析 (12)第八章应急响应技术支持 (13)8.1 技术支持体系 (13)8.1.1 体系构建 (13)8.1.2 体系运行 (13)8.2 技术支持手段 (13)8.2.1 技术手段分类 (13)8.2.2 技术手段应用 (14)8.3 技术支持实践 (14)8.3.1 实践案例 (14)8.3.2 实践总结 (14)第九章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 (14)9.1 教育培训体系 (14)9.1.1 构建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 (14)9.1.2 完善课程设置 (15)9.1.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15)9.2 培训内容与方法 (15)9.2.1 培训内容 (15)9.2.2 培训方法 (15)9.3 培训效果评估 (16)9.3.1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16)9.3.2 定期进行评估 (16)9.3.3 反馈与改进 (16)第十章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与应急响应评估 (16)10.1 评估方法与指标 (16)10.2 评估流程与组织 (16)10.3 评估结果应用与改进 (17)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1.1 网络安全概念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网络数据和信息资源不受非法访问、破坏、篡改、泄露等威胁的一种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学习目的●了解网络安全的现状,掌握网络安全的定义及实质核心,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特征。
●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所面临的几种威胁,了解安全威胁所存在的根源。
●掌握网络安全的防范技术。
●了解网络安全威胁的发展趋势。
1.1 网络安全简介1.1.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伴随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表和象征,政府、国防、国家基础设施、公司、单位、家庭几乎都成为一个巨大网络的一部分,大到国际间的合作、全球经济的发展,小到购物、聊天、游戏,所有社会中存在的概念都因为网络的普及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和意义,网络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
互联网在中国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生活已完全离不开网络。
但与此同时,Internet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对信息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系统安全脆弱性的客观存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硬件设备等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安全漏洞,网络协议本身的设计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些都为黑客采用非正常手段入侵系统提供了可乘之机,以至于计算机犯罪、不良信息污染、病毒木马、内部攻击、网络信息间谍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困扰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
便利的搜索引擎、电子邮件、上网浏览、软件下载以及即时通讯等工具都曾经或者正在被黑客可利用进行网络犯罪,数以万计的Hotmail、谷歌、雅虎等电子邮件账户和密码被非授权用户窃取并公布在网上,使得垃圾邮件数量显著增加。
此外,大型黑客攻击事件不时发生,木马病毒井喷式大肆传播,传播途径千变万化让人防不胜防。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敌对势力、不法分子的攻击目标;成为很多青少年吸食网络毒品(主要是不良信息,如不健康的网站图片视频等)的滋生源;网络安全问题正在打击着人们使用电子商务的信心,这些不仅严重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
因此,提高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强化防范措施,是学习、使用网络的当务之急。
1.1.2 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从狭义角度来分析,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即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从广义讲,凡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问题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网络的系统安全,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信息的安全,它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技术方面主要侧重于如何防范外部非法攻击,管理方面则侧重于内部人为因素的管理。
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重要的信息数据、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所有计算机网络应用必须考虑和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1.3 网络安全的要素确保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是网络安全的目标,对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保护最终是为了保护信息在存储过程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等。
从网络安全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分析出网络信息安全具备的五大核心要素:1.保密性保密性是防止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只允许授权用户访问的特性。
保密性是一种面向信息的安全性,它建立在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基础之上,是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
2.完整性完整性是指网络中的信息安全、精确、有效,不因人为的因素而改变信息原有的内容、形式与流向,它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即信息的正确生成、正确存储和正确传输,也就是信息在生成、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证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插入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3.可用性可用性即网络信息系统在需要时,允许授权用户或实体使用的特性;或者是网络信息系统部分受损或需要降级使用时,仍能为授权用户提供有效服务的特性。
4.真实性真实性是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访问者与其声称的身份是一致的;确保网络应用程序的身份和功能与其声称的身份和功能是一致的;确保网络信息系统操作的数据是真实有效的数据。
5.不可抵赖性不可抵赖性也称做不可否认性,即在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的特性。
1.2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当前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通常对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从其表现形式上看,凡是涉及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硬件故障、软件漏洞、人为失误、计算机犯罪、“黑客”攻击、内部泄露、外部泄露、信息丢失、网络协议中的缺陷等人为和非人为的情况,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从技术角度来分析,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网络的所有资源可以为所有用户共享,不可避免的留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的技术是开放和标准的,研制者当初并没有刻意考虑去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因此才造成了今天网络面临的各种威胁。
从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上分析,可以将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分为两类:一类主动攻击,它的目标在于篡改系统中所含的信息,或者改变系统的状态和操作,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信息的截获和窃取,对信息流量进行分析,并通过信息的破译以获得重要的机密信息。
但网络安全的威胁根源还是来自于网络自身的脆弱性,以及计算机基本技术自身存在的种种隐患而导致的结果。
对计算机软件技术而言,由于现在软件设计本身的水平所限,软件设计人员不可能考虑到影响网络安全因素的每一个细节。
对于网络自身而言,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其自身的安全性互为矛盾,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调和,再加上基于网络诸多不可预测的人为与技术安全隐患,网络就很难实现其自身的安全了,尤其是网络已不仅作为信息传递的平台和工具,而且担当起了控制系统的中枢时,那些无不与网络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金融、通信、电力、交通、油气等国家的战略命脉,也必然地处于相对的威胁中了。
1.3 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源在1.2节中我们分析了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威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安全问题存在的根源,大体上网络安全问题有物理安全问题、方案设计的缺陷、系统的安全漏洞、TCP/IP协议的安全和人的因素等几个方面。
1.3.1 物理安全问题物理安全问题除了物理设备本身的问题外,还包括设备的位置安全、限制物理访问、物理环境安全和地域因素等。
物理设备的位置极为重要,所有基础网络设施都应该放置在严格限制来访人员的地方,以降低出现未经授权访问的可能性。
物理设备也面临着环境方面的威胁,这些威胁包括温度、湿度、灰尘、供电系统对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由于电磁辐射造成信息泄露,自然灾害(如地震、闪电、风暴等)对系统的破坏等。
此外还有地域因素,互联网络往往跨越城际、国际,地理位置错综负责,通信线路质量难以保证,一方面会给其上传输的信息造成损坏、丢失,也给那些“搭线窃听”的黑客以可乘之机,增加更多的安全隐患。
1.3.2 系统安全问题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或后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比如我们常用的无论是网络版还是单机版的操作系统,无论是Windows还是Linux几乎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漏洞,众多的各类服务器最典型的如微软的IIS服务器、浏览器、数据库、等都被发现过存在安全隐患。
可以说任何一个软件系统都可能因为程序员的一个疏忽、设计中的一个缺陷等原因而存在安全漏洞,这也是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1.3.3 方案设计问题有一类安全问题根源在于方案设计时的缺陷。
由于在实际中,网络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为了实现异构网络间信息的通信,往往要牺牲一些安全机制的设置和实现,从而提出更高的网络开放性的要求。
开放性和安全性正是一对相生相克的矛盾。
由于特定的环境往往会有特定的安全需求,所以不存在可以到处通用的解决方案,往往需要制订不同的方案。
如果设计者的安全理论与实践水平不够的话,设计出来的方案经常会出现很多漏洞,这也是安全威胁的根源之一。
1.3.4 协议安全问题因特网最初的设计考虑是该网并不会因局部故障而影响信息的传输,所以基本没有考虑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它在安全可靠、服务质量、带宽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性。
尤其是作为因特网灵魂的TCP/IP协议,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缺乏强健的安全机制,这也是网络不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主要以TCP/IP的主要协议之一IP协议,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IP协议依据IP 头中的目的地址项来发送IP数据包,如果目的地址是本地网络内的地址,该IP包就被直接发送到目的地,如果目的地址不在本地网络内,该IP包就会被发送到网关,再由网关决定将其发送到何处,这是IP协议路由IP包的方法。
我们发现IP协议在路由IP包时对IP头中提供的IP源地址不做任何检查,并且认为IP头中的IP源地址即为发送该包的机器的IP地址。
当接收到该包的目的主机要与源主机进行通信时,它以接收到的IP包的IP头中IP源地址作为其发送的IP包的目的地址,来与源主机进行数据通信。
IP的这种数据通信方式虽然非常简单和高效,但它同时也是IP的一个安全隐患,常常会使TCP/IP网络遭受两类攻击,最常见的一类就是服务拒绝攻击DOS,另一类最常见的攻击是劫持攻击。
1.3.5人的因素人是信息活动的主体,因此人的因素是网络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为的无意失误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给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2.人为的恶意攻击人为的恶意攻击也就是黑客攻击,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
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漏。
黑客活动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操作系统,包括UNIX、Windows、Linux等。
黑客攻击比病毒破坏更具目的性,因而也更具危害性。
更为严峻的是,黑客技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和发展。
目前,世界上有上千万个黑客网站,这些站点都介绍一些攻击方法和攻击软件的使用以及系统的一些漏洞,因而系统、站点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就变大了。
尤其是现在还缺乏针对网络犯罪卓有成效的反击和跟踪手段,使得黑客攻击的隐蔽性好、杀伤力强,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3.管理上的因素网络系统的严格管理是企业、机构及用户免受攻击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