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性问题。据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病已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其中1/3成为永久性残废,而另外的1/3导致了死亡。

那么,脑卒中可以有效预防吗?它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房颤等,但导致脑卒中最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就我国而言,减少脑卒中发病率最清晰的路径就是控制高血压,这也是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可纠正危险因素。国内外许多高血压临床试验也证实,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危险,而早期、持续、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那么,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什么呢?诊断高血压须经过多次测量,至少有连续两次收缩压平均值在14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扩张压达到或超过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目前我国人群中高血压患者近9000万,患病率为13.5%。近1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25%,其中以临界高血压人群增加最为明显。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已经证明可以减少脑卒中危险的抗高血压药,积极治疗高血压。治疗高血压的目标是将血压降至小于140/90毫米汞柱,如果能耐受,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降低血压水平。除控制血压水平外,还应积极控制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调节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控制肥胖者的体重,对高危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等。此外,患者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减少盐的摄入量,适当增加水果、蔬菜、蛋白质等摄入,适当进行体力运动,减轻超重,保持乐观心情,调节紧张压力等,从而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大连建国医院专家温馨提示:脑卒中的病因多样复杂,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病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隙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某些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性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代谢病中的糖尿病与脑岌中的关系较密切。此外,脑卒中的诱发因素主要有:情绪急剧变化,如生气、激动等;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用力过猛;气候突变;大便干结;用脑过度;服药不当等

目前,脑血管病在我国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近年呈上升并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人群监测结果显示,无论城乡,我国脑血管病近年都已上升为全死因的第一、二位。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脑血管病已上升至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第一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150万人,得了脑卒中后存活下来的人数多达600~700万。脑血管病也是所有单病种中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在存活的患者中,大约有3/4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随着近年

各种医疗和检查等费用的不断上涨,脑血管病给国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心血管病报告》资料,2003年仅脑卒中直接医疗费用即高达374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脑血管病在我国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另据研究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国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人们缺乏预防脑血管病的科学知识,采用了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脑血管病的几种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患病率持续攀升。此外,我国居民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很快,老龄人口迅速增加。这些不利因素将使我国脑血管病的危害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会加重。因此,大力普及防治脑血管病的知识,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明,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只要能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增加体力活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戒烟等主要危险因素,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防治策略,今后我国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政策保证,对策合理针对我国脑血管病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亟需制订合理的政策和策略,在脑血管病防治和研究方面给予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以及必要的经费支持。政策方面应出台有利于鼓励和稳定从事脑血管病防治和研究的人员,特别是长期在社区和基层从事预防工作的医务人员。

二、培训队伍培训防治队伍包括专业医师队伍和社区全科医师队伍两个层面。使专业医师了解国内外“脑血管病治疗指南”要求的内容;社区医生也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有能力承担起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既方便群众,又可分担减少大医院的压力。

三、强调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只有一级预防能减少人群发病率,也是最积极的防治策略。脑血管病一旦发病,治愈困难,致残率很高。所以,重视一级预防极其重要。政府和各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脑血管病一级预防规划和策略,营造各种支持性环境,针对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开展干预活动。

四、狠抓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当前,人们对防治脑血管病的知识普遍缺乏。有些人虽然了解一些保健知识,但对吸烟、酗酒、少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起来相当难。很多高血压患者不能坚持服药。因此,需要政府制定积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并且要常抓不懈。采用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团体参加,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当人们的知、信、行水平普遍提高时,预防脑卒中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开展上述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近年来,国家在脑血管病预防和治疗方面虽然投入资金逐年增加,但相比本病的上升及其造成的危害而言仍显严重不足。今后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脑血管病防治与研究方面给与强有力的支持,努力减少脑血管病的危害。

3.4 改变生活方式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至关重要在干预治疗组中,我们对有或无高血压但有其他危险因子的患者的治疗均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包括增加有氧运动,每天至少活动30 min,并学会找到放松精神紧张的方法,禁饱餐并减少饱和脂肪酸及盐的摄入,超

重者减体重、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高度白酒15~20 ml/d以下),同时保持钾的摄入,平常要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全谷类食物。高盐摄入与左心室肥厚、脑卒中发生有关〔14〕,因此对饮食偏咸者我们提醒他们适当将口味变得清淡些,对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或总胆固醇≥5 mmol/L,对明显动脉硬化或颈部大动脉出现内膜增厚或出现斑块者以及慢性房颤者都常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并接受阿司匹林75 mg/d的治疗,如有禁忌常改为双密达莫或氯吡格雷,对血流变指标异常者常采用活血化瘀治疗。有人研究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红细胞体积大小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Smith等〔15〕研究发现,血黏稠度、血细胞容积都与血压呈相关性,我们对于血流变指标项目中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及红细胞形态增大者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片、抗血小板、活血化瘀、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或多吃些紫菜等治疗.

3.3 针对危险因子进行早期全方位综合性治疗

高血压引发脑卒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构成脑卒中诸多危险因素中,它是引发脑卒中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干预治疗组210例中有128例(60.7%)、对照组中有68例(51%)患高血压病,占各种危险因素第一位,因此应高度重视对高血压病的积极治疗。Macmahon等〔2,3〕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危险性与高血压的水平密切相关,血压越高,患脑卒中的危险性就越大。舒张压每升高2 mmHg,卒中的发生率就提高17%,相反每使收缩压降低10~12 mmHg,舒张压降低5~6 mmHg,脑卒中的发生率下降38%,这是因为高血压病人存在着与血栓形成有关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激活、血小板、白细胞被激活、凝血因子升高、纤溶活性受损,而且他们之间还相互影响〔4〕。Weinborger等〔5〕研究指出50岁后舒张压下降,收缩压、脉压和平均动脉压随年龄增大而上升。如果不进行治疗则增高的收缩压可引起动脉僵硬。收缩压与舒张压的高低被看作是诊断高血压及其疗效和对人体影响评价的主要指标,而脉压大小又被看作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6〕,平均动脉压的升高是引起卒中主要的危险因子〔7,8〕,我们对210例中的128例高血压患者在每周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后全都详细地把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4种血压成分记录在案,根据其变化,随时调整用药收到满意的降压效果。对血压≥140/90 mmHg者都给予降压治疗,根据血压水平、危险因素、疗效、顺应性及副作用给于具有长效降压作用的单一或联合用药,且尽量采取每日给药一次的长效降压制剂。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一般采用利尿剂+ACEI,对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者多用β阻滞剂和ACEI〔9〕,对老年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这一常见患者也选用β受体阻滞剂、ACEI及长效钙拮抗剂〔10〕,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首选ACEI,它可使其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危险性降低25%~30%〔11〕,但尽量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因为它可能对糖代谢有不良影响〔12〕。对高血压伴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通常使用ACEI和钙拮抗剂,因为它除了降低血压外还可减轻肾小球的增生和纤维化从而起到保护肾脏作用〔13〕

(二)气象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率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气温、气压是气象中的两大重要因素,与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出血性脑卒中与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月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呈正相关;与月极大风速没有关系。提示脑卒中与气温、气压、月降水量有关,极大风速没有关系。其作用机制认为:冬季冷空气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在原有血管病的基础上诱发脑出血。其次由于由于小动脉痉挛造成重要器官供血、供养不足,血管脆性增高,更加促发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与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月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呈正相关;与月极大风速没有关系。提示脑卒中与气温、气压、月降水量有关,极大风速没有关系。其作用机制认为:当冷空气影响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易导致脑血管痉挛,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所以气温越低,气压越高,脑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