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_哲学与生活_原理方法论归纳(表格)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之辩证唯物论一至十)(第四、五课)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方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四、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承认运动绝对性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存在。
(制定政策既要不断推陈出新,又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打印版)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必背内容(精简版)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运动、规律)一、规律★★★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注意:规律不可改造、消灭、改变)4、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书本P41)★★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五、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归纳图表
要求我们抓重点,把握主要矛盾
21.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要求我们抓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2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积极乐观可以更好解决问题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4.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这要求我们自觉接受先进的思想文化,抵制落后的思想文化。
2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3.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4.要做和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①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3.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文科生必备高三版本)(一)辩证唯物论1。
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和方法论【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反映和反作用两个方面)【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只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4。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但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应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也是变化的,但不是人去改变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1.普遍联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常用原理方法论框架图
辩证唯物主义
《生活与哲学》常用原理方法论框架图
核心概念: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 方法论)
2020年高考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知识点整理(表格版)
标题原理方法论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有时候会考察课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容”)物质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①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仁者心动);③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刻舟求剑);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②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①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轮;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①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③规律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②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注意两重性);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萎靡的精神)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常考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干货丨《生活与哲学》常考原理及方法论归纳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第4、5课)一、意识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
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①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四、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五、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高中政治 哲学原理整理归纳表素材 大纲人教版
政治哲学原理....归类复习如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论(即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即唯物的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就是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即研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其内容主要是课本的第一课的全部和第二课的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和规律的客观性及第五课的主观能动性部分。
唯物辩证法是用唯物论的观点研究世界的规律、状态即研究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部分,其内容主要是课本第二课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及第三、四课的内容。
它们二者的研究对象是一样的,但是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它们相互渗透,研究世界的本质要用辩证法的观点,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研究辩证法要在世界的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的深化,没有唯物论,就会陷入唯心论。
提醒同学们注意:哲学,应该着重掌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其关系可一展开为四句话。
(1)世界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2)世界是怎样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进而知晓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3)人是怎样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性,正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才涉及其价值观、人生观问题)(4)人与世界关系怎样(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牢固掌握十八个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方法论自己归纳):十八个哲学原理是: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原理。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8、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9、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10、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原理。
11、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1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13、认识与实践相互关系原理。
14、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
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31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生活与哲学》31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又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但人们又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同时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表格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要发挥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认识的反复性
和无限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法
联系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
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辩证法发展观点
发展的观点
发展具有普遍性,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认识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认识论
实践和认识
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的特殊性
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表
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科学发现;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三统一(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学前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意识的内容(反映什么)是客观的,形式(怎么反映)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受立场、知识结构、世界观等影响)。注意: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是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各自观点)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方向;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片面、孤立、静止,否认内因的根本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现时代的思想智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辩证唯物主义与认识论)
知识点
补充
哲学的物质概念
什么是哲学上的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是可知的、运动的、无限的。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这是概括,具体的体育运动、思维、物理化学生物运动都是哲学运动的表现形式,不能等同。
高中政治-哲学主要原理总汇表格版 精品
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意识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联系的普遍性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图表
《生活与哲学》一一知识框架图表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神创论。
O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③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观的观紅酬剽甥赫,囁曙寿盐親觀魁醐掰」髓孵览嘛呈。
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 月土观呢创'仕,KI 以以识仲规伴。
仅忤土观冃E別'仕,必狈以【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江嘴懈刪舉!关钢理傩嘿建聃赫丫喘删娜赠麹般【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岀发,同时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财赭錮物臟卸酗鼾贸体錘糊麹用。
【鶴棉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 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意义】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克fe歸朋麋恻mfe 簿柳认识八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 用,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意文口召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也曽义】鶴册}^儼錶卓斓1斯日(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_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孑、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曲''【原理】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课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意义】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衣馮韶:你加涓制则喰侗马渝撫閔皺 W 笳4^縮冊j 叙饋 爺蹩日塩卅第谿空鮎衙㈱护各枕希必耳加判w 用反咲。
貝理取 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
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匍宙曝恳權離翹缨餉、曙^^^'難褊费競墮粉麗0繕护和范围。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注意两重性);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萎靡的精神)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特别是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入歧途。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
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高二《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体系表(选修)
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保护的关系
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
矛盾存有于一切事物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要敢于承认矛盾。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
社会存有与社会意识关系
①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有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有有促动作用,落后的则防碍。
要树立准确的社会意识
1时代发展出现新名词、新观点
2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抓主流;
②不忽视支流。
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是主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决定了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存有问题和不足
★矛盾的主要方面相关词汇:抓本质、抓主流等
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准确价值观指引
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科研工作者所做出的贡献,以及青年学生如何树立准确的价值观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不可优柔寡断
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斗争性两个基本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 内容方法论1 世界的物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 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质统一性 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 意识能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反映物质)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作用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 物质意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①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辩证关系②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 ②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 唯 展的思想意识4 规律的客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 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物观性和普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到规律的惩罚。
论 遍性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5 客观规律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 既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与主观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动性辩证 ②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 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依据。
关系 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6 实践与认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 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识辩证关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系 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 认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 识 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 论推动作用。
名称 内容方法论7真理的条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①要随着过程的推移、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件性和具②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对于特定的②不能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体性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的运用到另一条件中。
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
③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8 认识的反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人们对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
复性和无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限性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9联系的客①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观性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人对于事物的联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10联系的普①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遍性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②世界是普遍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辩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证法的。
的联11联系的多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系样性样的观12整体和部A相互区别:分辩证关①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系功能各不相同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③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B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要从实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可以根据食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
①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①坚持整体与部分统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0矛盾的普13系统优化的方法14 发展的观点辩证法的15 事物发展发的总趋势展观16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7 矛盾的观点18 矛盾的普辩遍性证法19 矛盾的特的殊性矛盾观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 ①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多角度看问题,形成对一事物要素的关系。
的完整准确认识。
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 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
的统一整体。
③同时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 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的优化趋向①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做好量的积累准备,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②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的、迂回的 备,克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从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量果,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 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抓住时机,促成之便,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发展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① 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② 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双方的相互转变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用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①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②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 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不同的特点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相互转化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2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2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23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24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否25 辩证法的定革命批判观精神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盾的解决,统筹兼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面,即支流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①辩证的否定是食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我们要既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③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④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①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②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动中,因而也是从他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观念,开拓新境界。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本质上,他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①尊重社会实际,树立时间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实事求是识的辩证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②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27两大基本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①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规律的矛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盾运动原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②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理生产力的发展。
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业不断前进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今年估计挤出状况是,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局出的发展和变革。
28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是历史的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创造者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②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
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29价值观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这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