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及预防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3676e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5.png)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预防措施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因素,职业病则是因工作环境、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导致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职业病预防措施。
一、职业危害及其分类常见的职业危害有:1.化学因素:包括尘埃、粉尘、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等。
2.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辐射、高温、低温、高压、低压等。
3.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原体、寄生虫等。
4.人为因素:包括机械伤害、电击、火灾、爆炸等。
5.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心理创伤等。
根据职业病的发病机制和症状特征,职业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尘肺病:主要由于长期吸入一些尘埃或粉尘所致。
2.中毒性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或吸入一些化学物质所致。
3.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主要由于工作姿势不当、反复搬运重物等引起。
4.职业性肝病:主要由于长期暴露于有毒化学物质、重金属等引起。
5.职业性皮肤疾病:主要由于接触有害物质或长时间接触湿润物体引起。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改善工作环境: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
比如采用通风、排尘、防护设备等手段来减少化学物质的暴露,降低噪音、震动等物理因素的影响。
2.合理分配工作强度:根据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和脆弱程度,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对身体造成损害。
3.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意识,教育劳动者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工具以及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健康体检和监测: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健康体检和职业危害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5.强化职业危害防护设备的使用:适度配备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眼镜、防护服等,提高职业危害物暴露的防护效果。
6.强化职业卫生管理:设立职业卫生监测机构,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并提供合理的改进建议。
7.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行:加强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监督,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促进企业合法合规运营。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48c3d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6.png)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引言职业病是在特定工作岗位上长期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下导致的健康问题。
职业病危害不仅对工作者自身健康带来重大风险,也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帮助工作者了解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 职业病危害类型1.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工作者的听力、骨骼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以下是具体的物理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噪声: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为了预防噪声伤害,工作者应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并控制噪声源的音量。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导致手臂、手指和背部问题。
工作者应使用带有减振装置的工具,并定期休息以缓解振动造成的负面效应。
•辐射: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等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工作者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辐射源。
1.2. 化学因素许多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毒性气体和蒸汽:工作者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并戴上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
•有害液体和固体: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手套、工作服和防护眼镜,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腐蚀性物质:接触腐蚀性物质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并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1.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病原体:在与病原体接触时,工作者应遵循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程序,并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
•有害生物:在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与有害生物接触是常见的。
工作者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工作服和面具。
2. 防护措施为了防范职业病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工作环境改善: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如增加通风设备、减少噪音等,来最大程度减少危害因素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46d538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c.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业病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1 健康影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受损,引发各种疾病,如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等。
1.2 经济负担:职业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对社会医疗资源造成压力。
1.3 社会影响:职业病患者的劳动能力减弱,对企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引发舆论关注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性2.1 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职业病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2.2 维护社会稳定:职业病的预防可以减少劳动者因疾病引起的经济负担,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2.3 促进经济发展:预防职业病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流失,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3.1 环境控制: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暴露,如加强通风设施、使用防护设备等。
3.2 健康监测: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职业病筛查,及早发现潜在危害。
3.3 健康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职业病预防的政策保障4.1 法律法规:完善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职业病的惩治力度。
4.2 政府监管: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控措施和责任。
4.3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职业病预防工作,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
五、职业病预防的挑战与展望5.1 新兴职业病: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新兴职业病的防控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5.2 跨行业协作:职业病预防需要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建设。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d5619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5.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危害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预防职业病危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危害因素、预防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职业病危害的种类职业病危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等。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如矽肺、煤工尘肺等。
职业性中毒是由于接触到有毒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症状,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接触到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是由于长期重复性劳动引起的肌肉和骨骼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
二、职业病危害的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等。
噪声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因素,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容易导致听力损伤。
振动是指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容易导致手臂、手指等部位的损伤。
电离辐射是指电离辐射源产生的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长期接触电离辐射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气体、有害颗粒物、化学物质等。
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生物因素主要指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容易导致传染病。
心理因素主要指工作压力、工作强度等,长期处于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三、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职业病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加强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估职工的暴露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要加强职业病危害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同时,加强职业病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65e68f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8.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的疾病。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环境,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危害一: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1 肺部疾病: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导致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矽肺等。
1.2 中毒性疾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会引发职业性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1.3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会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二、危害二:职业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1 生产力下降:职业病会导致劳动者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减低,从而影响生产力。
2.2 医疗费用增加:治疗职业病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2.3 劳动力流失:职业病给劳动者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劳动力流失,进一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三、预防措施一: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体系。
3.1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3.2 职业病监测:建立职业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职业病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3.3 职业病防护设施: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如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四、预防措施二: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
4.1 职业病知识普及:开展职业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2 健康检查和培训:加强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同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4.3 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的防护技术和工艺。
五、预防措施三:加强监督和管理。
5.1 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有效执行。
5.2 处罚机制:建立健全的处罚机制,对违反职业病防护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8633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2.png)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行业主要职业病是指某一行业或工种从事特定的劳动活动所导致的工人患病情况。
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接下来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
1. 矿山行业:主要职业病:矽肺病、尘肺病、噪声性聋等。
矽肺病和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矿石、矿石粉尘等引起的肺部疾病。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加强通风设施、使用湿法作业等。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导致的耳聋,防护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作业。
2. 建筑行业:主要职业病: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坠落伤害等。
建筑工人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易患尘肺病,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使用湿法作业、加强通风设施等。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接触或吸入有刺激性或有毒性物质引起的皮肤病,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坠落伤害是指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坠落事故,防护方法包括使用安全带、安装安全护栏等。
3. 化工行业:主要职业病:中毒、烧伤、爆炸等。
化工工人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易导致中毒。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护面具、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烧伤和爆炸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设施失效导致的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安全设备等。
4. 电子行业:主要职业病: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引起的火灾等。
电子行业工人长期处于电离辐射环境下,易受到辐射伤害。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辐射防护衣、使用防护眼镜等。
静电引起的火灾是由于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静电消除设施、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5. 农业行业:主要职业病:农药中毒、机械伤害等。
农业工人经常接触到农药,易受到农药中毒的危害。
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农药、穿戴防护服装等。
机械伤害是由于农业机械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穿戴安全防护装备等。
总结起来,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但有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适用于多个行业,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控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等。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8ed5da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2.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特定职业或者工作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职业病危害与预防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职业病的种类与危害1.1 化学因素危害1.1.1 有毒化学物质的危害: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接触会导致中毒和器官伤害。
1.1.2 致癌物质的危害: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1.2 物理因素危害1.2.1 噪音的危害: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导致听力损伤和心理压力增加。
1.2.2 辐射的危害:某些职业需要接触辐射源,长期接触会引起放射性疾病。
1.3 生物因素危害1.3.1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某些职业需要接触病原微生物,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1.3.2 动植物过敏原的危害: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引起过敏反应的动植物过敏原。
2.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2.1 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2.1.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职业病的预防责任和义务。
2.1.2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确保其有效执行。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2.2.1 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等工程手段,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暴露时间。
2.2.2 个体防护措施:职工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服等,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
2.3 健康监测与职业病筛查2.3.1 建立健康档案: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档案建立,定期进行体检和职业病筛查。
2.3.2 健康监测: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信号,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4 健康教育与培训2.4.1 职业病知识的普及:加强对职工的职业病知识普及,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
2.4.2 职业病防护技能的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护技能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be29f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5.png)
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职业病的危害:
1. 健康损失:职业病可导致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可导致身体残疾,甚至死亡。
2. 对经济的影响:职业病会影响受害人的工作能力,从而影响经济收入。
同时,职业病治疗的费用也很高,给受害人带来了经济负担。
3. 社会影响:职业病不仅会带来个人的痛苦,同时还会对整个家庭、社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1. 做好职业病防护培训:雇主应该为所有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工人提供职业病防护培训,使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 定期体检:雇主应该定期给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症状。
3.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工人应该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面具、耳罩、手套等,降低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
4. 改善工作环境:雇主应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如增加通风设备、减少噪声和化学物质等,降低工作者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
5. 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职业病的监管工作,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55b137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a.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受到有害因素或工作方式所致的疾病。
职业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粉尘、烟尘、有毒气体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石棉肺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物质会导致皮肤炎症、过敏反应等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和伤残。
3. 职业性听力损失: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
这种损失通常是不可逆的,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失聪。
4. 职业性骨骼疾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的工作,会导致职业性骨骼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背痛、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残疾。
5. 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接触有机溶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毒性脑病、周围神经病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和智力下降。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各国应制定和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明确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护责任,保障工人的健康权益。
2. 加强职业病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职业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有害因素。
3. 提供个人防护用具: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为工人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防护服等,减少有害物质对工人的直接接触。
4.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教育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和采取正确的工作姿势。
5. 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用人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如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替代品等,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ae138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a.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引起的一类与工作环境有关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对个体的健康造成损害,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职业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一、职业病的危害1.1 肺部疾病危害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或烟尘等职业环境中的污染物,会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
例如,矽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矽尘而引起的职业病,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下降。
1.2 神经系统损害某些职业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引发头晕、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症状,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毒性脑病。
1.3 肌肉骨骼疾病一些职业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频繁重复动作,如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搬运重物等,会导致肌肉骨骼疾病的发生。
例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常见于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群。
二、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性2.1 提高职业健康意识员工应该认识到职业病的危害,增强对自身职业健康的重视。
雇主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病预防意识。
2.2 健康工作环境建设雇主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健康标准。
例如,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改善通风设施,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设备等。
2.3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雇主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的征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职业病预防的具体措施3.1 个人防护措施员工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耳塞等,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高风险环境中。
3.2 职业病监测和评估雇主应建立职业病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职业病危险因素。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49db6b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7.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长期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导致职业病发生的有害因素。
预防职业病危害是保护职工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职业病危害的概念、分类、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职业病危害的概念1.1 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长期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1.2 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具有潜伏期长、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等特点。
1.3 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
二、职业病危害的分类2.1 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辐射等。
2.2 化学因素:如有毒气体、粉尘、化学品等。
2.3 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3.1 高温作业: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导致中暑和热伤害。
3.2 化学品接触:接触有毒化学品可能引起中毒和损害器官功能。
3.3 噪声污染: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和精神紧张。
四、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4.1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体系,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监测。
4.2 完善劳动保护设施: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具和设施。
4.3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五、相关法律法规5.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的预防、控制和赔偿等内容。
5.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类和明确。
5.3 《职业病危害因素国家标准》:规定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国家标准和控制要求。
总结:职业病危害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预防职业病危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完善劳动保护设施、加强职业健康教育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775821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2.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条件下,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导致工人患上的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有害粉尘、气体或烟雾会导致职业性哮喘、尘肺病等疾病。
2. 皮肤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如化学品、有毒物质等,容易引发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3. 肌肉骨骼疾病: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的工作,容易引发职业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4. 神经系统疾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会导致职业性神经病变,如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职业性中毒性脑病等。
5. 职业性肿瘤:长期接触有致癌物质,如石棉、苯等,会增加患上职业性肿瘤的风险。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2.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和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排放,如使用密封设备、通风设备等。
3. 个体防护措施:为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劳动者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如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服等,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4. 健康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5. 定期体检与监测:组织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6.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7. 加强监督与执法: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监督与执法机制,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8. 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加强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推动职业病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08625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1.png)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职业病是由于特定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导致的、经常性接触引发的一类疾病。
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职业病的类型和危害因素也有所不同。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预防和防护措施。
1.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健康教育:通过加强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岗位监测:对各类工作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和生产过程符合职业病防治的要求。
-工作方式改变:通过改变工作方式,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暴露。
-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监测工作环境,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排放。
-职业病防治法规的制定与完善:通过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和标准,确保企业和雇主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2.职业病防护措施:-增强个人防护意识:职工应自觉学习和遵守相关的职业病防护政策和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根据个人工作环境和接触有害物质的特点,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如呼吸面具、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隔离措施:对接触有害物质较为频繁的工作岗位,应采取隔离措施,减少其危害性。
-良好的工作习惯: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避免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定期体检:经常性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病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
3.针对特定行业的防护措施:不同行业可能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需要针对具体行业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行业的防护措施示例:-矿业: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使用,使用合适的防尘和防毒面具。
-化工:根据有害物质的性质和浓度,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并建立有效的泄漏和处理措施。
-印刷业:确保印刷车间的通风设施正常运行,减少印刷液体和化学品的接触。
-建筑业: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工具和机械设备,对工地环境进行有效的尘埃和噪音控制。
-医疗行业:正确使用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定期进行职业暴露监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7e652f2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d.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的发生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肺部疾病:如尘肺、矽肺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吸入粉尘、有害气体或烟雾所致,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肺功能下降等症状。
2. 中毒性疾病: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导致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肝肾损害等。
3. 职业皮肤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刺激性物质,导致皮肤发炎、瘙痒、红肿等症状。
4. 职业性听力损失:如噪音性聋。
这种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高噪音环境,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5. 骨骼疾病:如振动病、骨质疏松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振动、重物搬运等工作,导致关节疼痛、骨折等症状。
二、职业病的预防1. 完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减少粉尘、有害气体或烟雾的产生和积聚。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防护服等。
2. 健康监测与筛查: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检、肺功能测试、血液检查等,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
3. 健康教育与培训:开展职业病防护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知识水平。
告知工人有关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提醒他们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4.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减少工人疲劳程度,有助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5. 强化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职业病防护工作。
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改善。
6.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向工人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耳塞、手套等,确保工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并保护自己。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a74796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4.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接触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导致工人患上的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性不容忽视,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尘肺病、职业性哮喘等。
工人在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或烟雾时,会导致呼吸系统受到损害。
2. 皮肤病:例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工人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油脂、溶剂等,会导致皮肤受到刺激和损伤。
3. 职业性中毒:例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工人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会导致身体内毒素积累,引发中毒症状。
4. 职业性损伤:例如噪声损伤、振动损伤等。
工人长期处于高噪声、强振动环境中,会导致听力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损伤。
二、预防职业病的措施1. 工作环境改善: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接触,是预防职业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例如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控制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2. 个体防护措施:工人在特定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时,应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3. 健康监测和体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进行肺功能检测、血铅浓度检测等。
4. 健康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工人的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人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
5.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加强对职业病预防的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职业病预防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职业病预防的意义1. 保护工人的健康:职业病的发生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预防职业病可以保护工人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 降低社会成本:职业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经济支持,预防职业病可以降低社会成本,减轻社会负担。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0e51a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2.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职业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各种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身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和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种类】1. 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等。
噪音可以导致听力损伤,振动可能引起手臂震颤综合征,辐射可能导致白血病等疾病。
2. 化学因素:如有毒气体、粉尘、重金属等。
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可引发中毒,粉尘可能导致尘肺病,重金属如铅可引起铅中毒。
3. 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细菌和病毒可能导致传染病,寄生虫如螨虫可能引起皮肤病。
4. 人体姿势: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重复性动作等。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导致肌肉劳损,重复性动作可能引发腱鞘炎。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1. 工作环境改善: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
例如,安装隔音设备减少噪音,使用防护设备降低辐射。
2. 个人防护措施:劳动者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耳塞、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以减少职业病危害的风险。
3.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职业病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劳动者了解职业病危害的种类、预防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5. 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相关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和雇主的监管,确保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职业病危害预防的重要性】1. 维护劳动者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可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2. 促进可持续发展: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保障社会稳定:预防职业病危害可以减少劳动者因疾病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结论】职业病危害是工作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职业病的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的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bb7a4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1.png)
导致职业病的原因
•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 长时间高强度劳动 • 不良工作姿势 • 工作环境不良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1. 工作场所改善 2. 适当的防护措施 3. 职业健康检查 4. 相关培训和教育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劳动法》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2 经济负担
治疗职业病和失去劳动力 会给工人和家庭带来巨大 经济负担。
3 社会影响
职业病会降低生产力,对 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 响。
常见的职业病类型
尘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职 业病,如矽肺病和煤肺病。
化学中毒
由于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而导致 的职业病,如一氧化碳中毒和 铅中毒。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或者作业的特定环境条件、职业危害物质 或者进行一定职业活动所致,导致工人患病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职业病原或特殊工 作环境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
1 健康受损
职业病会直接影响工人的 健康,导致慢性疾病和身 体损害。
保护工人的权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规定了职业病的预防、治疗和补偿制度。 明确了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要求。
职业病的管理和监控
1
健康监护
2
对从事职业卫生风险工种的工人进行定
期体检和健康评估。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作环境监测
定期检测工作场所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和 工作环境状况。
职业病报告与登记
发现职业病病例要进行报告和登记,统 计职业病的发生情况。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9e08b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9.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一、背景介绍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或受到特定职业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在各行各业中,职业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职业病的危害1. 肺尘埃危害:例如,矿工长期吸入煤尘会导致矽肺病,建筑工人长期吸入水泥尘会引发尘肺病。
2. 化学物质危害:例如,化工厂工人长期接触有机溶剂会引起中毒,农药厂工人接触农药会导致农药中毒。
3. 物理因素危害:例如,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的工人会患上噪声聋,长期接触高温环境的工人易患热射病。
4. 生物因素危害:例如,医护人员接触病原体会引发感染性疾病,农民长期接触农作物会导致过敏性疾病。
三、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环境治理: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和职工接触,例如采用通风设备、防护设施等。
2. 个体防护:给予职工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3. 健康监测:定期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病的征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4. 健康教育:加强职工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5. 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职业病防护的效果评估1. 职业病发病率的监测:通过对职业病发病率的统计和分析,评估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2. 职工健康状况的调查: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职工的身体状况和职业病的发生情况,评估职业病防护的效果。
3. 环境监测: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确保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4. 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落地。
五、职业病防护的重要性1. 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职工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0d2e89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7.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或者暴露于有害物质、有害环境或者特殊工作条件下,导致工人身体或者心理健康受到伤害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工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权益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1 职业病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职业病可以引起各种疾病,如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中毒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工人的身体健康受到伤害,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如肺功能障碍、肝肾损伤等。
1.2 职业病对工人心理健康的危害长期暴露在有害环境中或者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导致工人浮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工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1.3 职业病对社会的危害职业病不仅对工人个人造成危害,也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此外,职业病还可能导致工人的劳动能力下降,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2.1 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各类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危害源,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和环境的机会。
2.2 强化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在工作场所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防护屏障等,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同时,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2.3 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通过开展职业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向工人普及职业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引导工人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健康。
三、职业病预防的重点领域3.1 尘肺病的预防加强对尘肺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估,控制尘肺病的危害源。
提供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
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对尘肺病的认识。
3.2 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加强对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评估,控制有害物质对皮肤的接触。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0ab8e9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1.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工人的健康造成的伤害。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工作环境和工作行为。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危害的种类、预防措施和相关法规。
一、职业病危害的种类职业病危害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物理因素:包括噪音、振动、辐射等。
噪音超过一定的强度和时间,会对听力造成损害;振动会引起手臂、腰椎等部位的疾病;辐射会对人体细胞造成损害。
2.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物质、有害气体、粉尘等。
接触有毒物质会导致中毒;有害气体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粉尘会引起尘肺等疾病。
3.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接触到有害生物会引起传染病。
4. 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等。
长期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二、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工作环境改善: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
例如,安装隔音设备、减少振动源、加强通风等。
2. 个人防护措施:工人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口罩、防护手套等。
3.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的迹象。
例如,进行听力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4. 健康教育:加强职业病危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意识。
5.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工作环境和工作行为,保护工人的职业健康权益。
三、相关法规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来保护工人免受职业病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规:1. 中国《职业病防治法》:该法规明确了雇主和劳动者的职责,要求雇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劳动者有权拒绝危害健康的工作。
2.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该法规要求雇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3. 欧盟《职业健康与安全指令》:该指令规定了欧盟成员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标准,要求雇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及预防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常见职业危害及预防第一节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职业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这些危害因素给从业人员带来各种职业病。
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三个方面。
职业有害因素也产生在相应的过程和环境中。
一、职业有害因素的主要种类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1、出现职业特征2、抗病能力下降3、引发职业病三、职业病的种类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职业病是狭义概念上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现行法定职业病共10类115种职业病目录四、职业病的诊断1、诊断依据1)职业接触史2)临床表现扩实验室检查3)劳动现场调查2、诊断方法五、预防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的一般措施1、加强宣传工作2、组织措施3、职业卫生技术措施4、职业卫生保健措施5、对卫生设计进行审查链接:铅中毒近来,陕西凤翔“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引发各界关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程前往实地采访。
凤翔县政府8月13日晚上公布的最新检测结果显示,731名受检儿童中,615名血铅超标,其中166名属中度、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
据介绍,儿童遭受铅污染的原因尚在调查检测之中。
当地铅锌冶炼企业被怀疑为污染源。
凤翔县政府表示承担儿童血铅检测和住院排铅费用,同时启动“铅威胁区”425户群众的搬迁工程。
731名儿童中,116人血铅含量在100微克每升以下,属相对安全;305人的血铅含量在100至199微克每升,属高铅血症;144人血铅含量在200至249微克,属轻度铅中毒;163人血铅含量在250至449微克每升,属中度铅中毒;3人血铅含量达到450微克每升以上,属重度铅中毒。
•第二节粉尘及其控制一、粉尘的来源与种类1、粉尘来源四方面2、粉尘种类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3、粉尘理化特性1)化学组成2)分散度3)荷电性4)溶解度5)形状和硬度链接:生产性粉尘的来源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2、金属的研磨、切削;3、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4、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工业中原料加工;5、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6、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汽、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7、粉未状物质的混合、过筛、包装和搬运等操作时产生的粉尘,以及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二、粉尘对人体的危害1、破坏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2、粉尘可引起肺部疾病3、粉尘有中毒作用4、粉尘的局部作用三、工艺上的防尘措施1、工艺方法上的防尘措施如工艺过程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2、工艺布置上的防尘措施从通风、隔离和工艺流程角度考虑3、湿法作业4、通风防尘链接:粉尘的危害粉尘会对呼吸系统、皮肤和五官造成危害。
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包括尘肺病、哮喘、肿瘤等粉尘对皮肤或粘膜会造成损伤、溃疡、皮炎粉尘对五官包括鼻咽炎、中耳炎和角膜损伤等粉尘对健康主要的危害是尘肺病。
我国患尘肺病人数世界第一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达10%时视为矽尘,尘肺病的产生,是人吸进了粉尘,尘粒在肺沉积引起的。
5μm以上的因重力沉降在各级支气管壁上并随痰排出体外,5μm以下尘粒可进入终末支气管和肺泡内。
如果长期吸入大量粉尘,肺泡内尘粒逐步增加,最终使肺组织纤维化而变硬,呼吸功能受损患上尘肺病。
这种病变有进行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至今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链接:矽肺病矽是硅的旧称,从英文“Si”泊来。
许多人知道硅线石叫做矽线石。
二氧化硅的粉尘俗称矽尘,它是致病能力非常强(有一说最强)、对健康危害(最)大的粉尘。
二氧化硅尘粒(矽尘)吸入肺泡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导致吞噬细胞溶酶体破裂。
激活成纤维细胞,导致胶原纤维沉积,肺组织纤维化。
矽肺是尘肺的一种,是严重的职业病。
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通过呼吸道在人的肺泡上发生堆积,影响气体交换,最后人的肺泡失去作用,肺组织全部纤维化。
用老百姓的话说,肺变成一个土疙瘩。
卫生部专家曾讲过矽肺病人的灌洗治疗:把病人全身麻醉,往肺里灌水冲洗,洗出来的水是浑浊的,静置一段时间,水会分成水和泥沙两层。
目前,全世界没有能够治愈矽肺的特效药,患了矽肺等于判了死刑。
2002年6月22日《中国矿业报》报道江苏宜兴伏东镇农民利用山上石英石和简陋的加工设备,把石英石轧成石英砂销售。
因民工吃在矽尘里,睡在矽尘里(国家规定应当“施湿作业”)而导致患矽肺民工159人!这还没有包括曾经在此打过工的人,已经有一个又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据报道,我国尘肺病人总数为57万人,相当于全世界其他地区尘肺病人的总和。
该报说:“是否还有这样的悲剧,让务工的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身患何病?”矽肺病症状体征,临床表现有3种形式:慢性矽肺、急性矽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加速性矽肺,这两种临床表现形式与接触粉尘浓度矽肺含量与接尘年限有显著关系,在床以慢性矽肺最为常见。
一般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多种症状。
症状无特异性,而且症状轻重往往与矽肺病变并不一致。
气促进常较早出现,呈进行性加重。
早期常感胸闷、胸痛,胸痛较轻微,为胀痛、隐痛或刺痛,与呼吸、体体位及劳动无关。
胸闷和气促的程度与病变的范围及性质有关。
早期由于吸入矽尘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并发感染或吸烟者可有咳痰少数患者有血痰。
合并肺结核、肺癌或支气管扩张时可反复或大量咯血。
患者尚可有头昏、乏力、失眠、心悸、胃纳不佳等症状。
早期矽肺可无异常体征。
随着病情进展及并发症的出现而产生相应的体征。
Ⅲ期矽肺由于大块纤维化使肺组织收缩,导致支气管移位和叩诊浊音。
若并发慢支、肺气肿和肺心病,可有相应的体征。
矽肺病的预防矽肺患者都有密切的矽尘接触史及详细的职业史,引起矽肺的工种很多,长期接触各种金属、煤粉、耐火材料、石粉、水泥、玻璃、陶瓷等工种的工人,应注意预防矽肺。
那么该如何预防呢?1、控制或减少矽肺发病,关键在于防尘。
工矿企业备维护检修等综合性防尘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遵守防尘操作规程。
对生产环境定期监间隔时间根据接触二氧化硅含量和空气粉尘浓度而肺合并结核的发病。
3、对矽肺患者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脱离粉尘作业,另行按排适当工作,加强营养和妥善的康复锻炼,以增强体质。
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合并症状的发生。
四、防尘的综合措施1、革革新工艺与设备2、水水湿法作业3、密把粉尘发生源密闭4、风通风5、护加强个人防护和增强体质6、管加强防尘工作的技术管理7、教做好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8、查加强对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第三节毒物及其控制一、工业毒物的分类1、按照工业毒物的来源分类1)原料和生产辅助材料2)成品、半成品或副产品3)中间体及反应产物4)“三废”(废气、废水、废渣)2、按照毒物的化学结构分类金属、类金属及化合物,窒息性或刺激性气体,有机溶剂,芳香族氨基及硝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农药,放射性物质链接评价毒物的指标绝对致死剂量LD100浓度LC100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剂量LD50浓度LC50 使全组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最小致死剂量MLD或浓度MLC 全组染毒动物中有个别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最大耐受剂量LD0浓度LC0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生产性毒物的毒性常用LD50或LC50 来表示, LD50或LC50 愈大表示毒性愈小毒物按危害程度分为Ⅰ级(极度危害)Ⅱ级(高度危害)Ⅲ级(中度危害)Ⅳ级(轻度危害)毒物!Ⅰ级(极度危害):如汞及其化合物、苯、铬酸盐重铬酸盐、黄磷、对硫磷、氰化物Ⅱ级(高度危害):如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金属镍、敌敌畏光气、铅及其化合物、氯气、硫化氢、甲醛、一氧化碳、硝基苯Ⅲ级(中度危害):如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苯酚Ⅳ级(轻度危害):如溶剂汽油资料:化学致癌物质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等.有机化合物如联安苯,烯环烃.亚硝酸,黄曲毒素等都是化学致癌因子.吸烟是人体摄入化学致癌物的主要途径之一,从香烟的烟雾中可以分析出20多种化学致癌因子。
二、工业毒物中毒方式1、直接中毒2、间接中毒三、工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1、刺激2、过敏3、窒息4、麻醉和昏迷5、中毒6、致癌7、致畸8、致突变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毒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中毒,按其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三种类型。
急、慢性中毒不仅在症状出现的快慢和中毒程度不同,而且受损害的器官也不同,如苯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受损为主,而慢性中毒则以造血功能受损为主。
有的毒物可引起急性、慢性和亚急性三种类型中毒(如苯)毒物对人体产生危害有三个阶段首先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主要经呼吸系统也可透过皮肤或消化道)然后是被吸收(透过生物膜进入血循环)再随血流分布到体内各处,再经转化、贮存和排出。
最后以活性形态到达靶器官或组织,作用于受体产生毒作用。
毒物的排出原型排出或转化或蓄积。
四、常见工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1、常见金属及类金属毒物的危害1)铅2)汞3)铬4)钡2、常用有机溶剂的危害1)苯2)二硫化碳3、窒息性与刺激性气体的危害1)一氧化碳2)氰化物3)硫化氢4)氯气5)光气6)二氧化氮五、影响工业毒物危害人体的因素1、化学结构的影响2、理化特性的影响3、毒物的相加作用4、生产环境状况的影响5、个体差别六、工艺上的防毒措施1、采用新技术,改进落后生产工艺2、以无毒、低毒原料代替有毒、高毒原料3、密闭化生产4、隔离操作和自动化控制七、通风与净化回收1、通风排毒1)自然通风2)机械通风2、净化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