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4-2第四章 电弧焊自动控制基础

4.2电弧焊的自动调节系统

焊接参数是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各项参数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这些参数在焊接过程中能否始终保持恒定,不仅影响到焊丝熔化和熔滴过渡、母材熔化和焊缝形成等过程,而且影响到焊缝的最终质量,包括焊缝成形、焊缝的组织和性能,以及有无缺陷等。因此,保持电弧焊参数恒定也是电弧焊自动控制的重要内容。

4.2.1自动调节的必要性及原理

1.自动调节的必要性

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焊接速度不变相对比较容易,可以通过在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中加入电枢电压负反馈、电枢电流正反馈等反馈环节来校正由于网路电压和驱动负载阻力矩波动而造成的转速变动。而保持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始终不变则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在焊接过程中经常要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偏离预定值。因此,在这里主要讨论关于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的自动调节问题。关于焊接速度自动调节问题,读者可参考有关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方面的书籍。

电弧稳定燃烧时的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是由焊接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和电弧静特性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如图4—11所示的0点所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即是稳定燃烧时的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0点称为电弧稳定工作点。但是在焊接过程中,一些外界干扰或者使电弧静特性曲线变化,或者使电源外特性曲线变化,这些都使电弧稳定工作点发生变化。干扰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1)使电弧静特性发生变化的外界干扰

主要有:由于焊件表面起伏不平、坡口加工或装配不均匀、焊道上有定位焊缝、焊丝打滑等引起的电弧长度的变化;由于焊剂、保护气体、母材和电极材料成分不均匀,或有污染物等引起弧柱电场强度变化而使电弧静特性发生变化等。电弧静特性变化必然使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发生变化,例如当电弧缩短时,电弧稳定工作点从0点移到01点,如图4-11所示。

图4-11 电弧静特性变化引起的焊接参数变化

(2)使电源外特性发生变化的外界干扰

主要有:大容量电气设备(如电阻焊机,大功率电动机等)突然起动或切断造成的电网电压波动;弧焊电源内部的电阻器件和电子元件受热后使其输出发生波动等。电源外特发生变化也引起电弧工作点变化,如图4-12中的01点所示。

实际焊接中,上述干扰是不能避免的。自动弧焊机只有具有自动调节系统,才能消除或减弱干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图4-12 电源外特性变化引起的焊接参数变化

2.自动调节的基本原理

在上述各种干扰中,使弧长发生变化的干扰影响最为突出,发生也最为频繁,因此,电弧焊自动调节的主要目标是克服因电弧长度变化引起的焊接参数的波动。

在人工操作的焊条电弧焊时,焊工是利用自己的眼睛观测电弧长度的变化,通过大脑分析比较,然后指挥手臂来克服弧长的波动的,如图4—13所示。

图4-13焊条电弧焊的人工调节系统

那么自动电弧焊时如何克服弧长的波动呢?还需要从决定电弧长度的根本因素说起。电弧的长度是由焊丝的熔化速度和焊丝的送进速度共同决定的。如果焊丝的熔化速度Vm始终等于焊丝的送进速度Vf,即Vm=Vf,处于平衡状态,电弧长度保持不变;而如果焊丝的熔化速度Vm大于焊丝的送进速度Vf,电弧长度逐渐拉长,直至熄灭;如果焊丝的熔化速度Vm小于焊丝的送进速度Vf,电弧长度逐渐缩短,直至焊丝插入熔池而熄弧。因此,要想使电弧稳定燃烧,并且弧长保持不变,必须使焊丝的熔化速度Vm等于焊丝的送进速度Vf,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由此,使我们了解到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使受干扰的电弧恢复到原来的长度:一个是当弧长发生变化时,通过自动调节焊丝的熔化速度,使其等于焊丝的送进速度;另一个是当弧长发生变化时,通过自动调节焊丝的送进速度,使其等于焊丝的熔化速度。

正是依据以上基本原理,发展了几种电弧焊自动调节系统,如电弧自身调节系统、电弧电压反馈调节系统、焊接电流反馈变速送丝调节系统等。其中,电弧自身调节系统的特点是:采用开环控制,送丝速度预选后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当弧长变化时,依靠电弧的自身调节作用调整焊丝的熔化速度,使其重新等于焊丝送进速度,从而恢复电弧长度。电弧电压反馈调节系统的特点是:采用闭环控制,当弧长发生波动而引起电弧电压变化时,将此变化量(或其一部分)反馈到自动调节系统的输入端,强迫改变送丝速度,使其重新等于焊丝熔化速度,从而恢复电弧长度。

电弧焊基础考试

电弧焊基础 名词解释 1.焊接:焊接是一门材料连接技术,通过某种物理化学过程使分离的材料产生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力而永久连接在一起。 2.熔化焊:使被连接的构件表面局部加热熔化成液体,然后冷却结晶成一体的方法称为熔化焊接。 3.固相焊:利用加热、摩擦、扩散等物理作用克服两个连接表面的不平度,除去氧化膜及其他污染物,使两个连接表面上的原子相互接近到晶格距离,从而在固态条件下 实现的连接统称为固相焊或固相连接。 4.焊接电弧:自持放电中电压最低、电流最大、温度最高、发光最强的一种气体放电现象。5.电极金属的电子发射:金属表面吸收外加能量使电子从表面溢出的现象。 6.电离:中性粒子存在于电弧空间(气隙中),当处于高能量状态时,其电子轨道上的电子脱离约束,分离成电子和离子称之为电离。 7.能量密度:指单位有效面积上的热功率称为能量密度以W/cm2来表示。 8.等离子流力:电弧中由电弧推力引起高温气体的运动所形成的力称为等离子流力。9.热阴极:以钨和碳等高熔点材料作为阴极的情况下,由于材料熔点很高,能够承受很高的被加热而不熔化,在电弧电流较大时,表现出热阴极电子发射能力。 10.冷阴极:以铁、铜、铝等低熔点材料作为阴极时,由于材料不能承受很高的温度,通过电子发射逸出的电子较少,表现为冷阴极电子发射机制。 11.直流正接:采用直流电源施焊时,焊接工件接电源正极,电极接负极的接线法。12.直流反接:采用直流电源施焊时,焊接工件接电源负极,电极接正极的接线法。13.电弧的挺直性:电弧作为柔性导体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力求保持焊接电流沿电极轴线方向流动的性能。 14.磁偏吹:电弧挺直性是由于电弧中流动着的电流受到其自身磁场的作用而表现出的现象,如果某种原因使磁力线分布的均匀性受到破坏,使电弧中的电荷受力不均匀,就 会使电弧偏向一侧的现象称作电弧磁偏吹。 15.成形系数:焊缝熔宽B与熔深H之比(B/H)称作焊缝的成形系数φ。 16.熔合比:指焊缝金属中局部熔化的母材所占的比例。熔合比γ=Fm/(Fm+F H)。 17.未焊透:单面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焊透的现象。 18.未熔合:单层焊、多层焊或双面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焊道与焊道之间未能完全结合的部分称作未熔合。 19.焊穿:焊接时熔化金属自焊缝背面流出并脱离焊道形成穿孔的现象。 20.咬边:当焊速很快,焊缝两侧的金属没有被很好熔化,同时熔化金属受表面张力的作用容易聚集在一起而对焊趾部位的润湿性不好,容易形成固液态剥离,凝固后沿焊 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成为“咬边”。 21.焊瘤: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区以外未熔化母材上(或直接在焊缝上)聚集成的金属瘤。22.熔化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熔化焊丝的重量(g/h)。 23.焊丝熔化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电流时熔化焊丝的重量(g/(A*h))。 24.熔滴过渡:在电弧热作用下,焊丝与焊条端头的熔化金属形成熔滴,它受各种力的作用向母材过渡称为熔滴过渡。 25.阴极雾化现象:直流反极性钨极氩弧焊时,会发生阴极变化现象,接负极的熔池表面受到正离子的猛烈撞击,高熔点的金属氧化膜被打碎清除,此现象称为阴极雾化现象。

电弧焊讲义

电弧焊讲义 一.电弧焊的发展简史 焊接就是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过程使两个分离的固态物体产生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 目前已有20余种焊接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电弧焊。电弧焊是以电弧为能源对被焊金属进行熔化焊的焊接方法。其真正用于工业生产是在1892年发现金属极电弧后,特别是1930年出现了药皮焊条后才逐渐开始的。在40年代出现了埋弧自动焊。50年代初期,CO2气体保护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二.电弧焊方法的分类: 电弧焊方法通常采用下述方式分类: 1.按采用的电极,可分为熔化极电弧焊和非熔化极电弧焊。 2.按保护方式,可分为渣保护、气保护、渣气联合保护电弧焊和氢原子焊。埋弧自动焊属于渣保护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又分为惰性气体保护焊、CO2气体保护焊以及混合气体保护焊。手工电弧焊属于渣气联合保护电弧焊。氢原子焊是以氢气作保护气体,在具有一定夹角的两根钨极末端之间引燃电弧的焊接方法,目前在生产中已很少采用。 3.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工电弧焊、半自动电弧焊和自动电弧焊。手工电弧焊一般是指手工焊条电弧焊,另外还有手工钨极氩弧焊;半自动电弧焊主要用于熔化极电弧焊;自动电弧焊可用于熔化极和非熔化极,在焊接过程中焊枪或工件的移动以及焊丝的送进完全是自动

进行。手工焊条电弧焊也可进行自动焊(如焊条重力焊)。 下列所示为常见电弧焊方法及其分类。 手工电弧焊 埋弧焊 熔化极氩弧焊 电弧焊 CO2气体保护焊 钨极氩弧焊 惰性气体保护焊 非熔化极钨极氦弧焊 等离子弧焊 第一章手工电弧焊 第一节手工电弧焊的特点及应用 一.手工电弧焊的基本原理: 手工电弧焊同其它电弧焊的方法一样,是利用电弧放电时产生的热量加热熔化焊条和工件,从而获得牢固焊接接头的一种电弧焊方法。 焊条(也称电极)和焊件分别接至焊接电源的两个输出端上。当焊条与焊件接触时,焊接回路处于短路状态,由于接触点的电阻很大又通过强大的短路电流,故此处将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焊条端部和焊件局部迅速熔化甚至部分蒸发;随着焊条的提起(2~4mm),两极间的空气间隙被强烈加热并电离,电弧即被引燃。在电弧高温及较大的电弧吹力作用下,焊件的熔化金属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熔池。焊条熔化后分成两部分:金属焊芯以熔滴形式向熔池过渡;焊条药皮在熔化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气体和液态熔渣。焊接过程中,药皮产生

第一章 手工电弧焊专业题综述

第一章手工电弧焊专业题 一、判断题 1.焊条药皮在焊接过程中高温分解时会放出气体和形成熔渣,构成气一渣联合保护。(√) 2.焊条烘干的目的是去掉药皮中的水分,减少氢的来源,以防止热裂纹的产生。(×) 3.酸性焊条的特性中包括了良好的抗裂性。(×) 4.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相比具有高的冲击韧性。(×) 5.按GB/T5117规定,E4303中的第三们数“0”表示全位置焊接。(√)6.E5015焊条型号中最后两位数“15”表示适用电源种类和药皮类型。(√)7.焊接不锈钢时,选择焊条的原则是按抗拉强度。(×) 8.如果焊件几何形状复杂,厚度大,应选用抗裂性好碱性的低氢型焊条焊接。(√) 9.当焊机没有接负载时,焊接电流为零,此时输出端的电压称为空载电压。(√) 10.手弧焊接电流,当焊接电流增加时,电弧电压下降的情况是较小的。(×)11.BX1—330型和BX3—300型弧焊变压器,调节电流时,应在中断焊接情况下进行。(√) 12.BX1—330型焊机型号中,字母“X”表示电源外特性是上升特性。(×)13.直流正接法是焊条接焊机正极,工作接焊机负极。(×) 14.多道焊时,后道焊缝对前道焊缝的热影响效果相当于淬火处理。(×)15.焊接前对焊件进行预热,会使母材的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16.预热的目的是降低焊后冷却速度,减少淬硬倾向,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17.焊缝接头热接法是熔池处于红热状态下迅速进行。(√) 18.手弧焊时,电弧长度与电压之间是反比关系。(×) 19.焊接过程中减少电弧偏吹现象的措施是保持电弧长度不变。(×)20.磁偏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电弧周围气流引起的。(×) 21.手弧焊主要的工艺参数有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层次等参数。(√)22.无论采用直流电源还是交流电源,焊件接焊接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焊条接输出端的负极这种接线方法中正接法。(×)

焊接物理基础

电弧焊基础 兰州理工大学焊接系 本科生学习整理 第一章焊接电弧 1.焊接方法分类 焊接方法分为熔焊、钎焊、和压焊三大类 熔焊:熔焊是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将待焊处的母材加热熔化以形成焊缝的焊接方法。焊接时母材熔化而不施加压力是其基本特征。 压焊:压焊是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才能完成焊接的方法。焊接施加压力是其基本特征。 钎焊:钎焊是焊接事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但是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而是心爱那个连接的一种方法力气特 征是焊接时母材不发生熔化,仅钎料发生熔化。 2.焊接电弧中气体电离的种类 热电离——气体粒子受热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离称为热电离。其实质是气体粒子由于受热而产生高速运动和相互之间激烈碰撞而产生的一种电离。 场致电离——当气体中有电场作用时,气体中的带电粒子被加速,电能被转换为带电粒子的动能,当其动能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能与中性粒子产生非弹性碰撞,使之电离,这种电离称为场致电离。 光电离——中性粒子接受光辐射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离现象称为光电离。不是所有的光辐射都可以引发电离,气体都存在一个能产生光电离的临界波长,气体的电离电压不同,其临界波长也不同,只有当接受的光辐射波长小于临界波长时,中性气体粒子才可能被直接电离。 3.焊接电弧中气体的发射有几种 热发射——金属表面承受热作用而产生电子发射的现象称为热发射。 场致发射——当阴极表面空间有强电场存在时,金属电极内的电子在电场静电库仑力的作用下,从电极表面飞出的现象称为场致发射。 光发射——当金属电极表面接受光辐射时,电极表面的自由电子能量增加,当电子的能量达到一定值时能飞出电极的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光发射。

电弧焊基础

1最小能量(电压)原理——在给定的电流及周边条件情况下, 电弧稳定燃烧时,其导电区截面 能自动调节使电场强度达到最低 值(即电弧电压取最低值),以 维持最低的能量消耗。 最低能量(电压)原理描述了一定电流及周边条件下电弧 自我保持最低能量消耗的自然属性。 Ⅰ值一定,以E 为最小确定其导电截面,这时若外界因 素使导电截面增大或缩小,都会导致E 的增大。 2影响温度分布的因素: 电弧电流; 电极斑点; 电弧长度; 电极材料及尺寸; 保护气成分及环境条件 P41 阴极清理作用的机理是正离子受阴极电场加速以很高的速度冲击阴极表面.使阴极表面上的氧化膜破碎并消失;另外在通常情况下,氧化物的功函数比纯金属低,阴极斑点会不断地移动寻找新的氧化膜,形成新的阴极斑点,从而将电弧覆盖区内的氧化膜扫除。 阴极斑点的清理作用是来自电弧空间正离子对阴极表面的碰撞所造成的,所以使用氩气比使用氦气的清理效果要好,因为氩气的原子质量较大。 P42电弧的挺直性(arc stiffness) 电弧挺直性是指电弧作为柔性导体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力 求保持焊接电流沿电极轴线方向流动的性能。 电弧挺直性是由自身磁收缩力、等离子流力等赋予的,也 是流过电极棒中的电流在电弧空间形成的磁力线与电弧电流之 间产生的电磁力作用的结果。它能保持弧柱轴线与工件成一定 倾角。 电弧的挺直性随电流值的增大而增大。电流越大,电弧 自身磁场强度越大,电弧越受拘束,电弧的挺直性也就越大。 此外,电弧的等离子气流、保护气气流、周围气流的冷却作 用,也有助于电弧挺直性的提高。 保护气种类影响电弧的挺直性.如CO2、H2、He等气氛均 有利于提高电弧挺直性。 利用电弧挺直性这一特性,在高速焊和全位置焊时,电极 倾斜,电弧亦随之倾斜,可以得到所希望的焊缝成形,这在实 际中已有广泛应用。 产生的机理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熔池中心区与周边区的温度差所造成的表面张力流; 熔池内部电流密度差产生的磁力流; 等离子气流引发的吹力流等 :熔滴上的作用力及其特点

[精品]电弧焊基础知识.doc

笫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 一、对不同熔滴过渡形式进行比较,包括形成条件、熔滴过渡过程的不同特点、应用等内容。 答:电弧焊的熔滴过渡形式可以分为自由过渡、接触过渡和渣壁过渡。 1、自由过渡 熔滴从焊丝端部脱落后,经电弧空间H由地的飞行二落入熔池,熔滴脱离焊丝末端一、前不与熔池接触。按过渡形态不同分为滴状过渡、喷射过渡和爆炸过渡。 1)滴状过渡:(1)大滴过渡"、滴落过渡:高电压、小电流、MIG焊 b、排斥过渡:高电圧、小电流、CO2焊 (2)细颗粒过渡:较大电流的CO2焊 当电流较小吋,在电弧作用力下,随着焊丝融化,熔滴逐渐长大,当熔滴的重力能够克服其表面张力的作用吋,就以较大的颗粒脱离焊丝,落入熔池实现熔滴过渡。电流较大,电磁收缩力增大,表面张力作用减小,熔滴在脱离焊丝之前就偏离了焊丝轴线,甚至上翘,脱离之后不能沿焊丝轴向过渡时,成为排斥过渡。 这两种过渡的熔滴都较大,一般大于焊丝直径,属于大滴过渡。大滴过渡的熔滴大,行成吋间长,影响电弧稳定性,焊缝成型粗糙,飞溅较多,生产屮很少采用。 当电流较大时,电磁收缩力大,熔滴的表面张力减小,熔滴细化,其直径一般等于或略小于焊丝直径,熔滴向熔池过渡频率增加,飞溅少,电弧稳定,焊缝成形较好,这种过渡形式称为细颗粒过渡,在生产屮广泛应用。 2)喷射过渡:(I)射滴过渡铝MIG焊及钢焊丝脉冲焊 (2)亚射流过渡铝、镁及其合金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3)射滴过渡钢焊丝MIG焊 (4)旋转射流过渡特大电流MIG焊 电流增加吋,熔滴的尺寸变得更小,过渡频率也急剧提高,在电弧力的的 强制作用下,熔滴脱离焊丝沿焊丝轴向飞速的射向熔池,这种过渡形式称为喷射 过渡。 射滴过渡是介于滴状过渡与连续射流过度之间的一种熔滴过渡形式,熔滴 直径与焊丝直径相近,过渡时有明显的熔滴分离。其工艺条件与连续射流过渡有 相似之处,主要适用于钢焊丝脉冲焊及铝合金焊丝融化及气体保护焊。 亚射流过渡是介于短路过渡与舍滴过渡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形成条件: 大电流,低电压,反极性,CO2气氛和粗焊丝。形成机理:大电流,电弧 静压力大且集屮,形成弧坑;低电压,弧长短,呈潜弧形态,;弧坑小场 强低,电弧上爬,形成射滴过渡形式。 特点:潜弧过渡的熔深大,焊缝深而窄,余高大,成形不理想,热裂 倾向大。 应用:屮、大厚板的水平位置焊接,使用时注意调整到合适的焊 接速度。 射流过渡:出现跳弧后,焊丝末端已经存在的大滴即行脱离,电弧随之变成圆锥形状。由于熔滴细小,连续不断地向熔池过渡,频率高,速度达重力加速度的几 十倍,故称射流过渡。

电弧焊基础知识

第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 能正确认识焊接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原理 了解焊接电弧的工艺特性及电弧力的种类 了解阴极斑点及阳极斑点的定义 了解熔滴上的作用力 掌握熔滴过渡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能正确认识焊缝形成过程 了解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了解焊缝成形缺陷的产生及防止 二、教学重点: 焊接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原理 熔滴过渡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电离和激励 极斑点及阳极斑点 最小电压原理 焊缝成形缺陷的产生及防止 四、参考学时数: 4~6学时 五、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焊接电弧 一、焊接电弧的物理基础 (一)电弧及其电场强度分布 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它是带电粒子通过两电极之间气体空间的一种导电过程。 电弧有三个部分构成:阴极区、阳极区、弧柱区。 (二)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 1、气体的电离 在外加能量作用下,使中性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分离成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称为气体电离。 其本质是中性气体粒子吸收足够的能量,使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电离种类: (1)热电离

气体粒子受热的作用而产生电离的过程称为热电离。其本质为粒子热运动激烈,相互碰撞产生的电离。 (2)场致电离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其中的中性粒子发生非弹性膨胀而产生的电离。 电离程度: 电离度:单位体积内电离的粒子数浴气体电离前粒子总数的比值称为电离度。 (3)光电离 中性气体粒子受到光辐射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离过程称为光电离。 2、阴极电子发射 (1)电子发射:阴极中的自由电子受到外加能量时从阴极表面逸出的过程称为电子发射。其发射能力的大小用逸出功A w表示。 (2)阴极斑点 阴极表面光亮的区域称为阴极斑点。 阴极斑点具有“阴极清理”(“阴极破碎”)作用,原因:由于氧化物的逸出功比纯金属低,因为阴极斑点会移向有氧化物的地方,将该氧化物清除。 (3)电子发射类型 1)热发射 阴极表面受热引起部分电子动能达到或超过逸出功时产生的电子发射。 热阴极以热发射为主要的发射形式。 2)场致发射 阴极表面受到电场力的影响,当电场力达到某一程度时电子逸出阴极表面形成电子发射。 冷阴极以场致发射为主要的发射形式。 3)光发射 阴极表面受到光辐射的作用使自由电子能量达到一定程度而逸出金属表面形成发射。 4)粒子碰撞发射 电弧中高速运动的正离子碰撞阴极时使表面自由电子得到能量而逸出阴极表面的现象。 (三)带电粒子的消失 1、扩散 带电粒子从密度高的中心部位向密度低的周边迁移的现象。 2、复合 电弧周边正负粒子结合成中性粒子的现象。 3、负离子的形成 部分中性粒子吸附电子而形成负离子的过程。 二、焊接电弧的导电特性 (一)弧柱区的导电特性 弧柱是包含大量电子、正离子等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等聚合在一起的气体状态,这种对外呈电中性的状态称为电弧等离子体。 最小电压原理:弧柱在稳定燃烧的时候,有一种使自身能量消耗最小的特性,即当电流和电弧周围条件一定时,稳定燃烧的电弧将自动选择一个确定的导电截面,使电弧的能量消耗最小。当电弧长度也为定值时,电场强度的大小即代表了电弧产热量的大小,因此,能量

《电弧焊基础》(杨春丽)复习题&答案

1、电弧中带电粒子有哪几种产生方式?它们的机理是什么? 答:电弧中带电粒子有2种产生方式: ①电源通过电极(阴极)向气隙空间发射电子; 机理:阴极中的电子脱离阴极材料的束缚,逸出电极表面进入电弧空间。阴极电子发射机制有:热电子发射、场致发射、光发射、碰撞发射,它们为电子脱离阴极表面提供能量(逸出功)。 ②气隙中的中性粒子被电离产生电子和离子。 机理:电离——中性粒子存在于电弧空间(气隙中),当处于高能量状态时,其电子轨道上的电子脱离约束,分离成电子和离子。激励——原子中的电子接受外部能量,从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中性粒子的电离种类有碰撞电离、热电离、场致电离和光电离。 2、电弧导电机构及其特点。 答:弧柱区:温度高、电中性、电子流主导、低压降、热电离为主、处于热平衡状态;阴极区:分为热发射型、场发射型和等离子型;阳极区:长度短、非电中性、小电流时以场致电离为主、大电流时热电离为主;阴极斑点、阳极斑点:具有黏着性、跳动性。 3、电弧中有哪几种力及其特点。 答:电弧中有5种力: ①电磁收缩力:平行导线同向的电流相互吸引,在分布上是中心轴上的压力高于周边的压力。 ②等离子流力:焊接电弧呈非等截面的近锥体,电磁收缩力在其内部各处分布不均匀,不同截面上存在压力梯度,将引起高温粒子的流动的力。 ③斑点压力:于电极斑点上导电和导热的特点,将在斑点上产生斑点力,表现形式分为带电粒子对电极的冲击力、电磁收缩力、电极材料蒸发的反作用力。 ④爆破力:在熔滴短路过渡时,因短路电流很大,在短路液柱中的电磁收缩力使液柱中部变细,产生颈缩,电阻热使金属液柱小桥温度急剧升高,使液柱汽化爆断。 ⑤溶滴冲击力:射流过渡焊接时,焊丝前端熔化金属形成连续细滴沿焊丝轴线方向射向熔池,这些细滴带有很大的动能,对焰他金属形成强烈的冲击.并可能使焊缝形成指状熔深。 4、交流电弧的燃烧特点。 答:交流电弧有2大燃烧特点: ①需要对交流电弧采取稳弧或再引燃措施。原因:交流电弧每半个周波极性反转一次,当产生极性转换时,存在电流过零问题,此时电弧瞬时熄灭,造成电弧不稳定。 ②需要采取措施消除直流分量,限制焊机暂载率。原因:当电弧两个电极材料不同时,由于电子发射能力的不同,电弧两种极性状态时将流过不同的电流值,出现直流分量,对焊机变压器构成不良影响。 5、电弧静特性曲线有哪几种典型特征及其机理。 答:电弧静特性曲线主要分为3个变化区段: ①下降特性区 在小电流区,电弧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呈现负阻特性。 电流较小时,电弧温度低,电离度低,需要较高电场推动点和运 动,同时电极温度低,热电子发射能力低,需要场发射,因此形 成高电弧电压;当电流增加时,提高了电弧温度和电极温度,高 电离度且导电性增强,阴极温度升高且热电子发射能力增强,电 弧电压降低。

手工电弧焊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技能培训 1. 手工电弧焊 手工电弧焊也叫焊条电弧焊是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它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建立起来的稳定燃烧的电弧,使焊条和焊件熔化,从而获得牢固的焊接接头。图 1.0 为手工电弧焊示意图。 图1.0 2.手工电弧焊特点 2.1 .操作灵活由于焊条电弧焊设备简单、移动方便、电缆长、焊把轻,因而广泛应用于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等各种空间位置和对接、搭接、角接、 T 形接头等各种接头形式的焊接。 2.2 .待焊接头装配要求低由于焊接过程由焊工手工控制,可以适时调整电弧位置和运条姿势,修正焊接参数,以保证跟踪接缝和均匀熔透。 2.3 .可焊金属材料广焊条电弧焊广泛应用于低碳钢、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选配相应的焊条,焊条电弧焊也常用于不锈钢、耐热钢、低温钢等合金结构

钢的焊接。 2.4 .焊接生产率低焊条电弧焊与其它电弧焊相比,由于其使用的焊接电流小,每焊完一根焊条后必须更换焊条,以及因清渣而停止焊接等, 2.5 .焊接质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大焊缝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焊工的 操作技能及现场发挥,甚至焊工的精神状态也会影响焊缝质量。 2.4手工电弧焊电焊机 手工电弧焊的主要设备有弧焊机,按其供给的焊接电流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交流弧焊机和直流弧焊机两类。 1.交流弧焊机 交流弧焊机供给焊接时的电流是交流电,是一种特殊的降压变压器,它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可靠、工作噪声小、维护方便等优点,所以焊接时常 用交流弧焊机,它的主要缺点是焊接时电弧不够稳定。 2.直流弧焊机 直流弧焊机供给焊接时的电流为直流电。它具有电弧稳定、引弧容易、焊接质量较好的优点,但是直流弧焊发电机结构复杂、噪声大、成本高、维修困难。 在焊接质量要求高或焊接2mm 以下薄钢件、有色金属、铸铁和特殊钢件时,宜 用直流弧焊机。 4. 手工电弧焊常用的工具有: 4.1 .电焊钳 又称焊把,是用以夹持焊条、传导电流的工具。有300A、500A两种规格。 4.2 .面罩和护目镜 是防止焊接飞溅、弧光及高温对焊工面部及颈部灼伤的一种工具。面罩一般分为手持式和头盔式两种,。护目镜按亮度的深浅不同分为 6 个型号(7~12 号),号数越大,色泽越深。 4.3 .电焊条保温筒 使用低氢型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焊条必须先进烘箱焙烘,烘干温度和保温时间因材料和季节而异。焊条从烘箱内取出后,应贮存在焊条保温筒内, 在施工现逐根取出使用。 4.4 .焊缝接头尺寸检测器用以测量坡口角度、间隙、错边以及余高、缝宽、

Z4-2第四章 电弧焊自动控制基础

4.2电弧焊的自动调节系统 焊接参数是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各项参数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这些参数在焊接过程中能否始终保持恒定,不仅影响到焊丝熔化和熔滴过渡、母材熔化和焊缝形成等过程,而且影响到焊缝的最终质量,包括焊缝成形、焊缝的组织和性能,以及有无缺陷等。因此,保持电弧焊参数恒定也是电弧焊自动控制的重要内容。

4.2.1自动调节的必要性及原理 1.自动调节的必要性 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焊接速度不变相对比较容易,可以通过在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中加入电枢电压负反馈、电枢电流正反馈等反馈环节来校正由于网路电压和驱动负载阻力矩波动而造成的转速变动。而保持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始终不变则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在焊接过程中经常要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偏离预定值。因此,在这里主要讨论关于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的自动调节问题。关于焊接速度自动调节问题,读者可参考有关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方面的书籍。

电弧稳定燃烧时的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是由焊接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和电弧静特性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如图4—11所示的0点所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即是稳定燃烧时的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0点称为电弧稳定工作点。但是在焊接过程中,一些外界干扰或者使电弧静特性曲线变化,或者使电源外特性曲线变化,这些都使电弧稳定工作点发生变化。干扰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1)使电弧静特性发生变化的外界干扰 主要有:由于焊件表面起伏不平、坡口加工或装配不均匀、焊道上有定位焊缝、焊丝打滑等引起的电弧长度的变化;由于焊剂、保护气体、母材和电极材料成分不均匀,或有污染物等引起弧柱电场强度变化而使电弧静特性发生变化等。电弧静特性变化必然使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发生变化,例如当电弧缩短时,电弧稳定工作点从0点移到01点,如图4-11所示。

电弧焊基础复习思考题(精品).doc

3、什么是自持放电和非自持放电? 自持放电:当放电电流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取消最初的诱发措施,气体导电过程木身亦可以再次产生维持导电所需的带电粒子,与回路电流平衡, 使放电继续下去。 非?自持放也当外加电压较低时,只有由外界电离因素所造成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而形成气体放电电流,一旦外界电离作用停止,气体放电现象即随之中断。 4、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方式是什么? 带电粒子有两个來源:一是电源通过电极(阴极)向气隙空间发射电子,二是气隙中的中性粒子被电离产生电子和离子。 6、什么叫电离、解芻、激励? 电离:中性粒子处于高能量状态时,其电子轨道上的电子脱离约束,分离成电子和离子称Z为电离 解离:电弧中的多原子气体(是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气体原子)在热作用下分解为原子的现彖称为解离 激励:曲中性粒子接受外来能量的作川还不足以使电子完全脱离气体原了或分了时,但可能使电了从较低的能级转移到较爲的能级,这种现彖称为激励。9、什么是阴极斑点、阳极斑点,二者有何异同?各优先在何处产生? 阴极斑点:电弧放电时,负电极表面上集中发射电了的光亮极小区域。 阳极斑点:电弧放电时,止电极表而上集中接受电子的光亮微小区域。 相同点:用低熔点材料或者高熔点材料,但电流很小,做电极才能产牛阴极阳极斑点,都具有温度高,粘着性,白动选样性,都阻碍溶滴过度相异点:阴极斑点电流密度大于阳极斑点,斑点力阴极大于阳极 14、电弧力有卯些?有哪些形响因素?这些力对焊统成形、熔潢过渡及飞滅有何影响? 电弧力包括:电磁收缩力,等离子流力,斑点压力,短路爆破力 影响因素:1、气体介质:导热性強或多原子气体会导致电弧压力上升。 气体流量或者气体压力上升也会导致电弧压力上升 2、电流和电弧电压:电流大——电弧力大。电压大——电弧力大 3、焊丝直径:直径越细,电弧力越大 4、焊条极性:①TIG悍时:钙极接负时,电弧压力大。反Z,电弧压力小 %1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时,直流正接时,阴极斑点压力大,阻碍溶滴过渡,所以电弧压力小,反接时,电弧压力大。 5、钩极端部儿何形状:钩极端头角度越小,电弧力越大。 6、电流脉动 电磁收缩力:对溶滴过渡有双車性 等离子流力:促进溶滴过渡 斑点力:阻碍溶滴过渡 爆破力:造成飞溅 15、阴极清理作用的机理是怎样的?有何利弊?在焊接哪一类材料时应利用阴极清理作用? 正离子受阴极电场加速并以很高的速度冲阳阴极农面,使阴极上氧化膜破伴并消失:通常情况下氧化膜功函数小于纯金属,所以阴极斑点会不断移动,寻找新的氧化朕,形成新的阴极斑点,从而将电弧覆盖区内的氧化膜扫除。 焊接有色金屈应利丿U阴极清理作川 16、为什么会产生磁偏吹?如何防止和利用? 产生磁偏吹的原因:1、导线接线位置2、电弧附近的铁磁性物质3、电弧处于工作端部4、两个平行电弧间的吸引幷II:斥 防止措施:尽可能采用交流弧焊电源;用短弧操作;大工件采取焊缝两侧接地线;消除工件剩磁及周围铁磁体;用厚皮焊条代秤薄皮焊条° 17、气体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1、气体流量,流量过小,气流挺度差,排除周围空气能力塚:流量过大,气流近壁层流很薄,甚至形成紊流。2、喷嘴至工件距离:距离小,保护效果高3、焊接速度和侧向风4、焊接接头形式。 18、麦征焊纯形状尺寸的参数有哪些?这些参数与焊纯质■间有何关系? 1、参数:熔深}I熔宽B余高a 2、焊缝成形系数M/-B/H 影响熔池中气体排出的难劾,熔池结晶方向,成分偏极,裂纹倾向铮;余高:避免熔池金屈凝固收缩引起的缺陷,提高焊缝接头强度,但余高过高会引起应力集中,降低抗疲劳强度。 19、熔深、熔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的影响:电流上升,熔深增大,余高增大,熔宽降低电压上升,熔深下降,余高下降,熔宽增大速度上升,熔深下降,余高下

焊工电弧焊基本技能操作

焊工电弧焊基本技能操作 焊工电弧焊基本技能操作 一、安全操作规程 1、金属焊接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取得劳动安全监察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独立操作。操作前,应先检查焊机和工具、焊钳和焊接的绝缘、焊机外壳保护接地和焊机的各接线点等,确认安全合格方可作业。操作时,应穿电焊工作服、绝缘鞋、电焊手套、防护面罩等安全防护用品。电焊周围10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雨、雪、风力六级及以上的天气不得露天作业,雨、雪后应清除积水、积雪后方可作业。焊接曾存储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时,应根据介质进行多次置换和清洗,并打开所有孔口,经检验确认安全后方可施焊。在密封容器内施焊时,应采取通风措施。容器内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焊工身体应用绝缘材料与焊件隔离。 3、操作时,改变电焊机接头、转移工作地点搬动焊机时、焊机发生故障需进行检修时、工作完毕或临时离操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下方5m外设置护栏,必须戴盔式面罩,必须站在稳固的操作平台上,焊机必须放置平稳、牢固,设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焊接电缆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清除焊渣时应佩带防护眼镜或面罩,焊条头应集中 堆放。 二、基本知识 1、焊接就是通过加热和加压的方法,使两个分离的物体之间借助于内部原子之间的扩散与结合作用,使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工艺过程。 (1)熔化焊:是将焊件接头加热到熔化状态,一般都需加入填充金属,经冷却结晶后形成牢固的接头,使焊件成为一个整体。根据热源的形式不同,熔化焊接方法分为电弧焊、电阻焊、电渣焊。 (2)压力焊:是将两块金属的接头处加压,不论进行加热或不加热,在压力的作用下使之焊接起来。 (3)钎焊:是利用比金属焊件熔点低的钎料与焊件一同加热,使钎料熔化后填满焊件连接处的间隙,待钎料凝固后,将两快焊件彼此连接起来。

《手工电弧焊》教案--任务一 手工电弧焊基本知识

任务一手工电弧焊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焊接的分类和应用,焊条电弧焊的含义和基本原理、焊接特点、在实际 工作及焊接结构中的地位和应用。 2、掌握手工电弧焊设备的基本构造、接线方式、调整电流的方法。 3、掌握劳保用品及常见辅助工具的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 1、掌握设备调试方法、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2、掌握手工电弧焊设备的基本构造、接线方式、调整电流的方法。 3、掌握劳保用品及常见辅助工具的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关知识]: 焊接技术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加工工艺,取代了铆接。焊接比铆接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它有节省材料、减轻结构重量、简化加工与装配工序、接头的致密性强、能承受高压、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建筑、交通、冶金、化工、造船、石油、电力等工业部门。 1、焊接的概念: 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充填或不充填焊丝(材料),使两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加工工艺方法。 2、焊接的分类: 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焊接方法分为三类: 熔焊:两金属熔化实现原子结合。如:手工电弧焊、气焊、氩弧焊 压焊:两金属熔化或达塑性状态实现原子结合。如:点焊、缝焊

钎焊:采用比被焊工件熔点低的钎料(焊丝),钎料被加热熔化,填充接头间隙并与被焊工件相互扩散,实现结合。如:烙铁钎焊、火焰钎焊 [入门指导]: 手工电弧焊 利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操作时,焊条和焊件分别作为两个电极,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的电弧热量来熔化焊件金属,冷却后形成焊缝。其特点是:设备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工艺灵活、适应性强;对焊件的装配要求较低;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 1、焊接电弧 (焊接时,将焊条与焊件接触后很快拉开,在焊条端部和焊件之间立即产生明亮的电弧,实质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第四章电弧自动控制系统

第四章电弧焊自动控制基础

第四章电弧焊自动控制基础 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保证自动化电弧焊过程参数稳定不变或恰当调变,是获得稳定的电弧、焊丝熔化、熔滴过渡及焊缝成形的根本途径。本章首先讨论熔化极自动电弧焊能量参数的稳定自动调节系统,然后讨论焊速和送丝速度拖动电机的稳速驱动系统,最后给出焊缝起点和终点焊接参数的合理控制方式。所有这些将是构成各种自动电弧焊机的基本控制环节。在第十一章将继续讨论一些特定场合下应用的电弧焊自动控制技术。 第一节熔化极自动电弧焊的自动调节系统 一、自动调节的必要性及基本要求 为了获得稳定的焊接过程,依据焊件材质、板厚和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等具体条件,合理选择I a、U a、v a焊接电弧能量参数是重要的,但更关键的却是如何使选定的参数在焊接过的控程中稳定不变。例如,在普通结构钢埋弧自动焊生产中,I a、U a制精度要求为±25~50A、±2V;而在全位置气保护自动电弧焊中,I a、U a的控制精度已可达到±0.1~1.0A、±0.1V。 电弧过程的稳定状态,即I a、U a的稳定值是由电源外特性曲线和电弧静特性曲线的交点给定的。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电弧静特性和电源外特性都可能受外界干扰而发生波动,从而使I a、U a发生波动。 1. 使电弧静特性发生波动的外界干扰 1)装配定位焊道、坡口加工或装配不均匀、环缝焊接时筒体的圆度、焊接小车导轨不平整、支承焊头的台架振动等都会导致电弧弧长变化。 2)焊丝盘卡死、焊丝盘绕中的拆弯或扭曲造成送丝阻力突变、送丝电机转速不稳或送滚轮打滑等导致送丝速度不匀。 3)焊剂、保护气体、母材和电极材料成分不均或污染物等所引起弧柱气体成分及平均电离电位、弧柱电场强度的变化。 2. 使电源外特性发生波动的外界干扰 1)电阻焊机、电炉等大容量用电设备的起、停,会造成网压的瞬时波动,

第5章 焊接自动化中的 PLC 控制技术

第5章焊接自动化中的PLC控制技术 一、重点内容提要 5.1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2)控制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 3)编程简单,使用方便。 4)功能完善。 5)扩展方便,组合灵活。 6)减少了控制系统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 7)体积小、质量轻、节能。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类型:按PLC结构分类,可以分为整体箱式和模块组合式两种;按PLC控制规模分类,可分为小型机、中型机及大型机三类。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1)顺序控制。 2)运动控制。 3)过程控制。 4)数据处理。 5)群控。 可编程控制器的系统配置:基本配置、扩展配置、特殊配置、冗余配置。 可编程控制器(PLC)基本配置的硬件构成:主要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电源单元、I/O扩展接口、存储器接口及外部设备接口等组成。 PLC编程语言:梯形图LAD(Ladder Diagram)、利用助记符编写的语句表STL(Statement List)、顺序功能图SFC(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逻辑方程式或布尔代数式等。 PLC的工作机制:扫描工作机制。 5.2 日本三菱FX0N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 型号说明: FX0N-□□□-〇 FX0N:系列名称 第一个“□”:输入/输出的总点数。例如,24:输入14点,输出10点。 第二个“□”:单元类型。例如,M:基本单元;E:扩展单元;EX:输入扩展模块;EY:输出扩展模块。 第三个“□”::输出形式。例如,R:继电器输出;T:晶体管输出; 〇:电源形式例如,D:DC电源;无:AC电源 表5-4FX0N系列PLC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性能指标备注编程语言指令表、梯形图、步进梯形图(SFC图) 用户存储器容量内置EEPROM:8K 步 基本逻辑控制指令顺控指令:27条;步进梯形图指令:2条 应用指令 89种 指令处理速度基本逻辑控制指令:每条0.55~0.7μs;应用指令:每条3.7至几百μs I/O点数最大I/O点数:128点

电焊工基础知识第一章 课文参考

第一章焊接与切割基础知 第一节焊接与切割概述 一、焊接与切割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一)基本原理 在金属结构及其它机械产品的制造中常需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按一定的形式和尺寸联接在一起,这种联接通常分两大类,一类是可拆卸的联接,就是不必损坏被联接件本身就可以将它们分开、如螺栓联接等,见图1—1。另一类联接是永久性联接,即必须在毁坏零件后才能拆卸,如焊接。 图1—1 机械联接 (a)螺栓联接(b)铆钉联接 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使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方法。 为了获得牢固的结合,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使被焊件彼此接近到原子间的力能够相互作用的程度。为此,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对需要结合的地方通过加热使之熔化,或者通过加压(或者先加热到塑性状态后再加压),使之造成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与扩散,从而达到不可拆卸的联接。 (二)焊接方法的分类 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及工艺的特点,可以将焊接方法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三大类。 图1—2 永久性联接焊接 熔化焊是利用局部加热的方法将联接处的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而完成的焊接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增强了金属原子的功能,促进原子间的相互

扩散,当被焊接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形成液态熔池时,原子之间可以充分扩散和紧密接触,因此冷却凝固后,即可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常见的气焊、电弧焊、电渣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等均属于熔化焊的范畴。 压力焊是利用焊接时施加一定压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这类焊接有两种形式,一是将被焊金属接触部分加热至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燃后施加一定压力,以使金属原子间相互结合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如锻焊、接触焊;摩擦焊和气压焊等就是这种类型的压力焊方法。二是不进行加热,仅在被焊金属接触面上施加足够大的压力,借助于压力所引起的塑性变形,以使原子间相互接近而获得牢固的压挤接头,这种压力焊的方法有冷压焊、爆炸焊等。 钎焊是把比被焊金属熔点低的钎料金属加热熔化至液态,然后使其渗透到被焊金属接缝的间隙中而达到结合的方法。焊接时被焊金属处于固体状态,工件只适当地进行加热,没有受到压力的作用,仅依靠液态金属与固态金属之间的原子扩散而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钎焊是一种古老的金属永久联接的工艺,但由于钎焊的金属结合机理与熔焊和压焊是不同的,并且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所以在现代焊接技术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常见的钎焊方法有烙铁钎焊、火焰钎焊、感应钎焊等多种方法。 焊接方法的分类可见图1—3所示。

电弧焊基础

药皮的主要作用:(1)有利于电弧放热的产生,并且能够提高电弧的稳定性,(2)产生气体和形成熔渣,隔离空气,保护电弧,熔滴及焊缝金属,(3)提高熔渣-金属反应是金属还原,精炼焊缝金属,(4)根据需要对焊缝金属添加合金元素,(5)熔渣覆在焊接金属表面,焊缝表面形状规整。自持放电:是当放电电流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取消最初的诱发措施,气体导电过程本身亦可以再次产生维持导电所需的带电粒子,与回路电流平衡,使放电持续下去。此后随着电流值的增加。从暗放电形态经辉光放电向电弧放电转移,其间的各种放电形式都有各自的特征表现。电弧放电是气体放电的最终形式。电弧具备所有放电形式中的电压最低,电流最大,温度最高的特征。维持电弧放电的条件:(1)放电气隙内带电粒子的生成,(2保持阴极,阳极与电弧间的联系。电弧力主要有:电弧静压力;电弧动压力;斑点力;爆破力和熔滴冲击力。等离子流力(电弧动压力)是指电弧中的压力差使较小截面处的高温粒子向工件方向流动,并有更小截面处的气体粒子补充到截面上,以及保护气氛不对进入电弧空间,从而形成连续不断的气流,称作等离子流,到达工件表面时形成附加的一种压力叫做等离子流力。电弧静压力是指当电流在一个导体中流过时,整个电流可以看作油许多平行的电流线组成,这些电流线之间将产生相互吸引力,使导体截面有收缩倾向,对于固态导体,此收缩力不能改变导体外形,但对于液态或气态导体,其将产生截面收缩,所产生的力就叫做电弧静压力(电磁收缩力)斑点力分为①带电粒子对电极的冲击力②电磁收缩力③电磁材料蒸发的反作用力阴极斑点力大于阳极斑点力电弧力的影响因素:①气体介质。由于气体的种类不同,物理性能有差异,以纯氩气保护的GTA电弧作比较,混入氦气时电弧力有很大程度降低,混入氢气时,电弧压力升高。②电流和电压,电流增大电弧力显著增加,电弧电压升高,电弧力下降。③电极直径。焊丝直径越细,电流密度越大,电磁力越大,等离子流力增大。④电极极性。对钨极氩弧焊钨极接负时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阴极区收缩的程度大,电弧压力增大,钨极接正是电弧力减小,形成的电磁力和等离子流力小。⑤钨极端部几何形状。45度有较大的电弧力⑥脉动电流影响,TIG焊时,交流电弧压力低于直流正接,但高于直流反接。直流电弧是指电弧极性不发生变化的电弧,其最大的特点是稳定性好。交流电弧是指电弧极性随时间变化交替变化的电弧。在电极材料、气体介质和弧长一定的情况下,电弧稳定燃烧时,焊接电流与电弧电压变化的关系,称为焊接电弧的静特性。该静特性一般呈现三个区域:下降特性区,平特性区,上升静特性区。在小电流区,电弧电压随电流的增加而减小。呈现负阻特性。 电弧的挺直性:电弧作为柔性导体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力求保持焊接电流沿电极轴向方向运动的性能。如果某种原因使磁力线分布的均匀性受到破坏,使电弧中的电荷受力不均匀,就会使电弧偏向一侧,这种现象就叫做电弧磁偏吹,产生的情况有,导线接线位置硬气的磁偏吹电弧附近的铁磁性物质引起的磁偏吹电弧处于工件端部是产生的磁偏吹平行电弧间的磁偏吹避免的办法(1)采用较短弧长进行焊接,电弧越短磁偏吹越小(2)对工件采取分布式接地的办法,比如两侧接地或者多处接地(3)操作中调整焊枪或者焊条角度(4)避免铁磁性物质影响(5)考虑使用脉冲焊或者高频电弧焊(6)考虑使用交流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对工艺的影响(1)电流影响其他条件不变,焊接电流增大时,焊缝的熔深和余高增加,熔宽略有增加,因为电流增大后,作用在工件上的电弧力和电弧对工件的热输入均增大,热源位置下移,有利于热量向深度方向传导,熔深增大电流增大后,弧柱直径增大,会使熔宽增加,但是电弧潜入工件的深度增大,电弧的斑点移动受到限制,熔宽增加量较小。(2)电弧电压增大后,电弧功率加大,工件热输入有所增加。由于电弧电压的增加是以增加弧长实现的使得电弧热源半径增大,工件热输入能量密度减小,因此熔深略有减小而熔宽增加,同时由于焊接电流不变,焊丝送进速度和焊丝熔化量没有改变,使得焊缝余高减小,(3)焊接速度焊速提高时焊接线能量减小,熔宽和熔深都减小,余高也减小。 焊缝成型缺陷及形成原因:(1)未焊透和未熔合未焊透是指单面焊接时,根头部分 完全焊透的现象,两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焊接电流太小,焊速过高,或者坡口尺寸 不适合,以及电弧中心线偏离焊缝,电弧产生磁偏吹。(2)焊穿是指焊接时熔化金 属自焊缝背面流出并脱离焊道形成穿孔的现象。原因是:焊接电流过大,焊速过小

电弧焊基础期末总结

电弧焊基础期末总结

电弧焊基础期末总结 第一章焊接电弧基础 1?给出焊接特性,判断焊接类型。 2.焊条药皮的主要作用(判断题): 1)有利于电弧放电的产生,并且能够提高电弧的稳定性; 2)产生气体和形成熔渣,隔离空气,保护电弧、熔滴及焊缝金属; 3)提高熔渣-金属反应使金属还原(脱氧),精炼焊缝金属; 4)根据需要对焊缝金属添加和合金元素; 5)熔渣覆在焊接金属表面,焊缝表面形状规整。 3.气隙放电中的带电粒子有两个来源: 1)电源通过电极(阴极)向气隙空间发射电子; 2)气隙中的中性粒子被电离产生电子和离子。 4.维持电弧放电的条件: 1)放电气隙内带电粒子的生成; 2)保持阴极、阳极与电弧间电的连续性。 5.电弧的构造:阴极、阳极、弧柱区。 6.电弧力的分类与作用(判断题): 1)电弧静压力(电磁收缩力)不能改变固态导体外形,对于液态或气态导体,其将产生截面收缩,这种情况在C02电弧焊熔滴短路时表现最 为突出。 2)电弧动压力(等离子流力)太多,看课本

3)斑点力 4)爆破力使液柱中部变细,产生颈缩,电阻热使金属液柱小桥温度急剧升高,使液柱汽化爆断,严重时导致飞溅。 5)溶滴冲击力对熔池金属形成强烈的冲击,并可能使焊缝形成指状熔深。 7.电弧力的影响因素:①气体介质(多原子气体分解吸热,电弧收缩)②电 流和电压(弧长)③电极(焊丝)直径④电极(焊丝)极性⑤钨极 端部几何形状⑥脉动电流的影响。 8.影响电弧静特性及电弧电压的因素:①电弧长度②保护气成分③电极条 件④母材情况⑤保护气流量、环境温度、焊接电流形式。 9.电弧的阴极清理(判断题):清理作用只限于对阴极(工件接负,即反接),并且是在不含 氧化性气氛的高纯度惰性气氛中。 第二章电弧焊熔化现象 1.电弧焊的目的:利用电弧加热和熔化工件,在熔化极焊接中还涉及焊丝熔化和熔滴过渡问 题,最终要形成合格的焊缝。 2?熔池和焊缝尺寸的影响因素(焊接参数与工艺的影响): 1)焊接电流 2)电弧电压 3)焊接速度 4)电流的种类和极性 5)钨极端部形状、焊丝直径和深度长度 6)焊接工艺参数如坡口形式、尺寸、间隙的大小,电极与工件间的倾角,接头的空间位置及焊接方式等。 3.焊丝的熔化热:大部分来自电弧对电极前端的加热,其次还有阴极、阳极产热,电阻产热。 P75 4.影响焊丝熔化速度的因素(判断):①电流②焊丝直径③干伸长量④焊丝极性⑤保护气 种类⑥可见弧长⑦熔滴过渡形态。 5?熔滴过渡的作用力: 1)重力 2)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与焊丝材料种类有关。促进或阻碍; 3)电磁力由小面积方向指向大面积方向。促进或阻碍; 4)摩擦力(等离子流力)促进; 5)斑点力 6)爆破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