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建设思路研究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建设思路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论文结构安排 (6)二、新型智慧城市概述 (7)2.1 智慧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7)2.2 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与目标 (8)2.3 新型智慧城市的典型应用 (10)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 (11)3.1 城市建设信息化的现状 (13)3.2 数据共享与开放的程度 (14)3.3 智慧交通、能源与环境管理的成效 (15)3.4 公众参与度与满意度 (16)3.5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7)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研究 (18)4.1 数据驱动的城市决策机制问题 (19)4.2 跨部门协同工作的问题 (20)4.3 信息孤岛与数据安全问题 (22)4.4 公众参与与隐私保护问题 (23)4.5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问题 (24)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25)5.1 制定科学的城市战略规划 (27)5.2 推动数据共享与开放机制建设 (28)5.3 构建协同工作的城市管理体系 (29)5.4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保障 (31)5.5 优化公众参与机制,保障信息安全 (32)5.6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发展 (33)六、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 (35)6.1 城市概况与发展现状 (36)6.2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37)6.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0)6.4 对策建议与实施效果预测 (42)七、结论与展望 (42)7.1 研究总结 (43)7.2 政策建议 (45)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46)一、内容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新型智慧城市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现状及启示探讨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现状及启示探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已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战略目标。
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国外的学者们已进行了多年,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从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的现状以及所带来的启示角度进行探讨。
(一)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现状国外智慧城市研究是近年来各国学者关心的热点问题。
在智慧城市领域,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城市可持续性、城市治理以及市民参与等方面。
1、城市智能化城市智能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此方向上,国外学者研究主要涉及城市传感器网络、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慧健康等领域。
通过对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路径。
国外学者认为,数字化转型有助于解决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系统集成问题,有利于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数据共享平台,有帮助于企业、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协同发展。
3、城市可持续性城市可持续性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
国外学者在此领域主要涉及城市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碳排放控制等方面。
研究表明,只有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4、城市治理城市治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国外学者在此领域主要涉及政府-企业-居民的协同发展、民主决策机制、市场化与规制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等。
他们认为,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建立合理的城市治理模式。
5、市民参与市民参与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国外学者在此领域主要涉及公众参与、社区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
他们认为,市民参与可以增加智慧城市建设的透明度、增进城市与居民之间的互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国外智慧城市研究所带来的启示通过对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利用前沿技术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可以借鉴国外学者在城市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城市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上采用国际前沿的技术,早日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
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城市化已成为当今时代一个不可忽略的趋势。
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城市化的进程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是以信息化、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市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建设模式。
而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安全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生态越来越庞大,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元化。
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时有发生。
如何建立一套安全可靠的智慧城市系统,防止黑客攻击及数据窃取等安全问题,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从硬件、软件、人员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全面、多层次的智慧城市网络安全体系。
二、数据隐私问题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吸收、收集大量的数据,但数据管理和保护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个人数据被滥用,将影响市民的隐私权利。
这一问题亦反映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数据共享。
智慧城市涉及到众多方面的数据,如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公共资源等,如何实现数据共享、数据的自由流动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
在此过程中,如何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问题也变得尤为关键。
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中必须加强数据权限管理和隐私保护,倡导合法、规范、安全的数据共享方式。
三、管理难题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市政管理也需要随之发展。
市政管理需要智慧化,这也将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建立符合现代智慧城市管理的市政管理体系。
如何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如何提高市政管理效率和水平?这些都是问题。
智慧城市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管理模式和过程,因此,市政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新时代的需求,形成与智慧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市政管理体系,并积极推进信息化等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技术的应用,提高市政管理的服务效能。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人为核心,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形态和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的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了解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城市建设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在交通领域,通过智能交通、智能停车等技术手段,提升了交通运行效率;在环境领域,通过空气质量监测和垃圾分类等措施,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在教育领域,通过智慧教育等手段,提升了教育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各个城市也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举措。
二、智慧城市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人性化。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服务。
未来的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满足居民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是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资源的有限和环境的变化,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发展,提倡绿色出行和循环经济。
三是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开放共享。
在智慧城市中,各类数据是宝贵的资源,更加开放和共享数据,可以促进创新和发展。
四是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智慧城市中,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十分重要,未来的智慧城市将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保障居民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益。
三、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技术问题。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复杂的技术,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二是数据问题。
智慧城市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如何收集、储存和处理这些数据是一个挑战。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以提升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数据管理、智能交通、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等。
下面将对智慧城市的多种建设模式进行典型分析。
1. 智能交通模式: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改善交通管理和交通系统的效率。
典型的智能交通模式包括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公交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帮助司机和行人规划最优的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
2. 能源管理模式:智慧城市的能源管理模式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城市能源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这些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对能源消耗进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慧电网可以根据需求和供应情况调整电力的分配,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3.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
智慧供水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和水压,提高供水的质量和效率。
智能建筑可以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建筑能耗、温湿度、照明等的智能控制,减少能源消耗。
4. 数据管理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因此数据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模式。
通过收集、存储和分析各个领域的数据,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和精细化的城市管理。
通过对交通、环境、社会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制定有效的交通管理策略和环境保护措施。
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是多样化的,涉及到多个领域。
要实现一个智慧城市,需要有全面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支撑,并进行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智慧城市的建设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的合作和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的改善效果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的改善效果智慧城市,作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致力于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提升城市的管理效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报告将对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方面的改善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智慧城市对城市管理的改善效果1. 数据驱动的决策智慧城市建设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城市各项数据的即时收集和分析。
这使得城市管理者能够根据准确的数据进行决策,并快速响应问题。
例如,基于交通流量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能够精确调整信号灯,优化道路通行能力,有效减少交通拥堵。
2. 提高效能和节约资源智慧城市建设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使得城市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自动化的设备和系统能够自主完成任务,减轻人力负担;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优化能源使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浪费。
3. 加强城市安全管理智慧城市建设将安防系统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全面、立体、智能的城市安全管理。
通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城市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隐患。
同时,智能化的预警系统能够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智慧城市对居民生活的改善效果1. 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各类公共设施和服务的互联互通。
居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随时查询公交车时刻表、停车位信息等,提高出行效率;同时,智慧健康服务也使得居民能够在线咨询医生、预约挂号,方便快捷地获取医疗服务。
2. 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智慧城市建设致力于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和宜居程度。
通过环境监测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环境指标,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状况。
此外,智能化的垃圾管理系统、智能灯光管理系统等也能够提升居民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3. 促进社交与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社交和参与机会。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以城市为载体,全面优化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也愈加多样化。
通过典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从而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是指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主导角色,包括规划、投资、建设、管理等方面。
这种模式下,政府负责整体规划和统筹,承担资金投入,并通过政策和法规引导社会各界参与。
新加坡是典型代表之一。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政府主导,不断推动城市智能化发展,例如推行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环保系统等,提高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新加坡政府鼓励公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参与,形成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
二、企业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是指由企业主导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投资和技术创新推动城市的智慧化发展。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城市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案实施。
中国深圳是企业主导的典型代表。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之路,不断引入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深圳企业在智慧城市领域积极探索,如在交通、物流、医疗、教育等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和实践,加速城市的数字化、智能化步伐。
三、社会参与模式社会参与模式是指城市居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各种形式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瑞典斯德哥尔摩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斯德哥尔摩是欧洲最具创新力和活力的城市之一,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的智慧城市。
这里的居民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城市发展,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共同探讨和推动城市的智慧化进程。
城市的政府部门还积极倡导和支持各种公民参与的项目,例如公共空间的规划、共享交通的建设等,有效调动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与实践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与实践报告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意义智慧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与服务智能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它旨在提供高效、便利、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方式,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品质。
智慧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并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持。
其中,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它通过将各种传感器、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了物与物、物与人的互联互通。
大数据技术则能够分析各类数据,为城市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为城市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智慧城市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了许多成功案例。
比如,新加坡成功实施了智慧国家计划,通过推动智能交通、智慧建筑等领域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中国的杭州也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智慧旅游等项目,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四、智慧城市建设的挑战与难题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有了一系列成功案例,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与难题。
首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它的建设与运营都需要融资支持。
其次,智慧城市涉及多个领域的整合与协同,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
另外,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解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确保数据的合法、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五、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能够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的环境和公共服务。
另外,智慧城市建设还能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六、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以确保长期的发展和运营。
智慧城市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智慧城市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智慧城市是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城市提供智能化服务和管理的新型城市形态。
它的出现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创新科技应用,打造智慧城市的未来。
一、发展模式智慧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和自下而上的模式。
1. 自上而下的模式自上而下的模式是指政府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主导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
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确定发展重点和目标。
政府在这个模式中起到了重要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智慧医疗系统、智慧能源系统等,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 自下而上的模式自下而上的模式是指智慧城市建设由企业和民间力量主导的过程。
在这个模式中,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开发相关的智慧城市应用,灵活应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
例如,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居民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控制家电、监控家居安全等,提高生活的智能化程度。
二、发展路径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建设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基础设施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传感器等。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初期,要注重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建设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实现城市内外物联网的畅通,为智慧城市的各项应用提供支撑。
此外,要建设强大的数据中心,实现对城市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促进政策创新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是关键。
政府应积极创新政策、法律法规,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例如,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吸引智能化科技企业进入城市,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是指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指导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通过数字化技术连接,形成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实现效率、便民、环保等多方面的目标。
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城市规模和资源可用性等因素,划分为传统国家、新兴国家以及开发中国家等基本类型。
下面以一些典型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为例进行分析:1. 北京:政府主导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多元化的城市氛围。
北京市从2012年,政府建立了 Smart Beijing 计划以来,一直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
计划的实现主要是缩短政府与企业的距离,为数字技术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以及通过在市内安装可相互连接的传感器和智能化设施来强化数据交换。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计划,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2. 东京:市民参与的社会化建设东京是一座井然有序、高度智能化、高效率的城市。
东京采用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是市民参与型式的社会化建设。
这种模式注重公平、公正,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参与其中,包括举办创新实验室或开展公共参与式活动,以鼓励市民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和接受度。
3. 纽约:由民间开发商主导的智慧城市发展纽约市是美国中心城市之一,多元化、密集的人口和活出色的社会文化氛围,使它成为一座非常受欢迎的智慧城市。
纽约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由民间开发商主导,主要是可靠性和经济性为导向的。
开发商使用开源技术和新技术,包括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和WiFi等,以协助网络和数据交流,为纽约打造一个智慧城市。
综上所述,不同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都各具特色,要根据本地的城市环境和资源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
智慧城市将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随着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不是选择。
智慧城市建设包括多种方面,例如城市管理、交通、环保、公共安全、卫生等等。
针对每个城市的具体需求和情况,不同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一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模式。
一、政府领导模式在政府领导模式下,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任务是确保城市系统具有连贯性和可持续性。
政府通过与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制定政策和规划,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持。
政府领导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确保所有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得到优化。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以加快城市的变革。
二、社区参与模式社区参与模式是让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建设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这种模式的目标是在城市中创建一种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氛围,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社区参与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在城市居民中建立一种民主、透明和基于合作的文化。
市民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提供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所生活的城市的发展。
三、私营部门领导模式在私营部门领导模式下,私营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领导作用。
这些公司拥有必要的资源和经验,可以更好地将智慧城市建设与商业发展相结合。
私营部门领导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吸引资金和资源,并加速城市的智慧化进程。
同时,私营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四、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在合作伙伴关系模式下,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和成果。
这种模式的目标是创造一种互相联通和支持的文化,以促进城市中各方面的发展。
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不同部门的技能和资源,以支持城市的智慧化进程。
这种模式可以鼓励创新和绩效,并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和支持。
每一个城市都可以根据其实际需求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以加速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并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整合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和资源,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发展模式。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多种典型的建设模式,下面将对其中的几种进行分析。
一、政府主导式建设模式政府主导式建设模式是指由政府主导并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投资和落地实施,承担城市发展的主导责任。
典型的例子是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
优点:政府主导,能够利用政府的权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推动项目进展,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政府能够利用财政资金给予补贴和扶持,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智慧城市建设。
缺点:政府主导容易造成资源过度集中,导致一些项目的执行效率较低,甚至出现腐败等问题。
政府主导还容易忽略市场需求和创新的力量,导致建设结果与市场需求不符。
优点:市场主导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创新,提高效率。
市场导向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建设,降低政府负担。
缺点:市场主导容易忽视公共利益,关注利润最大化,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公共服务不足。
市场主导也容易使智慧城市建设过于商业化,忽视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优点:公私合作能够结合政府的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力,形成合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公私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缺点:公私合作需要良好的合作沟通和协调机制,需要克服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冲突,有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和持久合作。
公私合作也容易使民间企业在项目中占据较大的利益份额,政府的监管能力和公共利益保障能力可能受到削弱。
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各有优点和缺点,没有一种模式是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况的。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建设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机制,确保建设进展顺利、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智慧城市是指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将城市各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行政管理等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以提升城市的综合运行效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种城市建设模式。
1. 公私合作模式:公私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建设智慧城市。
政府提供土地、政策扶持等资源,私营企业则负责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度,同时私营企业也能获得经济利益。
该模式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分配等问题。
2. 全球合作模式:全球合作模式是指不同城市之间进行国际合作,共同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技术。
通过相互学习和合作,各个城市可以共同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并推动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
该模式的优势是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能够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该模式需要建立起国际合作平台,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3. 社区参与模式:社区参与模式是指将居民和社区组织纳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共同参与城市的运行和管理。
通过居民的参与,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
社区组织的参与可以促进社区的发展和自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该模式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居民参与机制,加强居民的意识和能力培养。
4. 创新创业模式:创新创业模式是指通过创新的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这些企业和团队常常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各种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产品。
他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该模式需要创新创业者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同时还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的城市情况和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模式。
不同模式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以实现更好的建设效果。
江苏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与模式

江苏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与模式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形态,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现代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江苏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科技实力雄厚的地区之一,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江苏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与模式,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江苏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近年来,江苏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号召,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江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经济资源和良好的科技环境,这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寻求解决方案。
三、江苏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一)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江苏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注重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路径。
政府部门在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和未来发展需求,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同时,加强规划的实施与监督,确保规划的有效执行。
(二)推动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
江苏地区注重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
通过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江苏地区注重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加强城市算力设施、云计算平台、物联网设施等建设。
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加强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四)深化应用场景与示范工程深化应用场景与示范工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江苏地区注重打造标杆应用场景和重点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开展。
在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生活等领域,江苏地区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关
键
词: 智慧城市; 物联 网; 云计算 ; 建设模 式; 框架体系; - x - S t 务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编码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6 3 3 8 . 2 0 1 3 . 0 3 . 0 2 2
智 慧 城 市建 设 模 式 研 究
郭 曦榕 ,吴 险峰
, 北京 1 0 0 8 7 1 ; 2 . 四川行政 学院 计算机工程教研部 , 四川 成都 6 1 0 0 7 2 )
摘要 : 物联 网、 宽带网络、 云计算等技术 的发展 , 为城 市信 息化的建 设提供 了有效手段。建设 智慧城市是 人 类城 市发展史 上具 有深 刻意义的变革 , 未来数 十年将是 智 慧地 球、 智 慧 国家、 智 慧城 市 崛起和发展 的 战略 机遇 期。本 文以智 慧城 市的内涵为立足 点 , 对智 慧城市建设模式的框架体 系和设计策 略进 行分 析, 提出了
∞ ∞ ∞ 如 加
Ab s t r a c t :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b r o a d b a n d n e t wo r k nd a c l o u d c o mp u t i n g i s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me a n s f o r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u r b a n i n f o r ma t i z a t i o n . B u i l d i n g s ma r t c i t y i s a p r o f o u n d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r e f o r m i n h u ma n c i t y d e v e l ・
智慧城市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分析

智慧城市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分析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然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城市的各个领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实现在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而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和难点。
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心和初衷。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建设所需的物理设施和数字设施。
在物理设施方面,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桥梁、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广场等建筑物,电力、通讯、供水、排水、燃气、暖气等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环境维护设施。
在数字设施方面,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城市感知设施、网络设施、数据处理和管理设施、平台建设设施等。
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关键的是城市感知设施,在城市感知设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城市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
城市感知设施主要包括城市传感器、城市监控和测量设备、卫星定位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对城市中各个领域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进而建立初步的城市数据平台,对城市的各种数据进行汇集,实现城市智能决策。
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如何进行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主要分为建设和运维两个方面。
在建设方面,需要统筹城市规划和建设,有序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在运维方面,需要做好设施的维护、管理和更新,保证设施长期稳定运行,为城市提供容错性和可靠性保障。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最核心的是数据管理和安全管理。
数据管理是指对城市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安全管理是指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全面监测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针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这些难点和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解决之道。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选择与城市的发展目标、规模、资源条件、行业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面将对几种典型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进行分析。
1. 垂直式建设模式垂直式建设模式是指在单一领域或行业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例如交通、能源、环境等。
该模式下,城市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特定领域,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来提升该领域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优点是在特定领域里取得明显的改进和成果,但缺点是缺乏整体和综合性思考,无法在全面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2. 平台式建设模式平台式建设模式是指在城市层面上建设智慧城市平台,通过集成和共享数据、资源和服务,实现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
该模式下,城市会建设一个统一的智慧城市平台,用于管理和协调各个行业领域的数据和服务。
这样可以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操作,提升城市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
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各个领域的协同效应,但缺点是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政府的主导作用。
3. 多中心建设模式多中心建设模式是指在城市内部建设多个智慧中心,每个中心负责特定的功能或服务。
这样可以将城市的管理和服务分散到多个中心,减轻单一中心的压力,提高城市的反应速度和效率。
可以建设交通中心、环境中心、医疗中心等,每个中心都可以独立管理和运营。
优点是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效率,但缺点是需要协调各个中心的工作和数据共享。
以上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建设模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的改进和发展。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

智慧城市多种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智慧城市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将各类智能设备和传感器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相关资源相互连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运行管理的智能化,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多样性使得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建设。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分析。
1. 公私合作模式公私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智慧城市项目的模式。
政府在这种模式下通常负责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私人企业则负责提供智能化的技术和管理服务。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政府和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私人企业的市场竞争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服务品质的提高。
公私合作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和企业在利益分配、责任担当等方面可能存在摩擦和对立。
2. 社区参与模式社区参与模式是指政府和居民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支持,而居民则积极参与智慧城市项目的规划、实施和使用。
社区参与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治能力。
社区参与还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公共服务。
社区参与模式也面临一些难题,如组织和协调居民参与的难度较大,居民之间的利益分歧和意见不一致等问题。
3. 城市群合作模式城市群合作模式是指多个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城市之间可以进行智能化设备的联网和信息的互通共享,从而提高城市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城市群合作模式还可以促进城市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城市群合作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城市间的利益分配和协调问题,城市间的差异性和竞争性等。
4. 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是指政府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智慧城市项目的模式。
政府在这种模式下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引导和推动企业、高校等各方面的参与,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进行全面感知、高效运行、智能管理的城市发展模式。
目前,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本文将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的现状进行研究。
首先,国外智慧城市建设较早,发展较为成熟。
以美国为例,早在2000年,纽约市就启动了“纽约市电子市政项目”,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化手段,实现了城市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此外,美国其他城市如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等也先后推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涵盖了交通、环境、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在欧洲,智慧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英国的伦敦市推出了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路况监测、交通信号优化和交通指引等功能,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德国的柏林、法国的巴黎等城市也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致力于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市民生活品质。
在亚洲地区,韩国是一个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
首尔作为韩国的首都,不仅拥有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建筑,还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应用到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
此外,中国的香港、日本的东京、新加坡等城市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进展,实现了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
与国外相比,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但取得了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将智慧城市建设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推动城市改造和创新发展。
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通过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改善市民生活。
此外,中国的西安、青岛、杭州等地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总体而言,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正在迅速发展,各国都意识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数据安全性、隐私保护、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等方面还有待解决。
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智慧城市是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及3S等信息技术,对现有的城市体系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城市的信息化程度,打造绿色、和谐、节约及高效的发展模式,以减少城市居民压力。
衡水属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北京首都经济圈内,衡水属于中小型欠发达的城市,需要改革的地方较多,其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创新意识及核心竞争力,这种经济的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往往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助于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居民生活方式以及应对突发事件。
因此,为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及可持续发展,衡水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
1衡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内容分析1.1衡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衡水城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初具规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宣传及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
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部门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不同,对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模糊不清;“云计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支撑技术,衡水并没有搭建完整的云平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以政府、企业的信息化为主,并没有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缺少全民参与;产业链的各行业参与度不高,缺少政府、基础设施提供商、应用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各行业的融合。
1.2衡水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实现移动化、数据化的基础,要做好城市基础网络及云平台的搭建,扩大有线及无线宽带网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4G网络建设,推进广电网、电信网及互联网“三网”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探索“三网”与无线宽带网、下一代互联网及物联网的融合,完善衡水地理信息数据库,为衡水智慧城市管理提供GIS支撑。
数据中心主要存储、处理、计算及交换同城市相关的海量数据,相当于城市的大脑。
由云计算基础平台、服务器、高速存储网络、系统及软件等构建数据中心,为城市的智慧功能提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应用环境,减 少 信 息 化 服 务 障 碍,避 免 产 生 数 字 鸿沟,让智慧城市的信息化服务惠及居民 。 [4]
2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我国“十二五”规 划,将 进 入 信 息 化 城 市 建 设 重 要时期,亟 需 充 分 把 握 信 息 化 发 展 机 遇,改 变 城 市 发展过程中 面 临 的 高 耗 能、低 产 出、环 境 污 染 严 重
1 国外典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1.1 美 国 纽 约 政 府 投 资 建 网 模 式 信息化建 设 是 人 类 社 会 迄 今 为 止 最 为 先 进 的
收 稿 日 期 :2014-07-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672109);陕西省软科学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4KRM18,2013KRM10,2013KRZ21);陕西省教 育 厅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121,China)
Abstract:Smart city is creative city form which has become a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global devel- opment of the city,to understand the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mode,mining the advanced idea of smart city construction,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of smart.This paper us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ypical development mode of five kinds of smart city was targe- ted research,summarize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has carried on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clears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four kinds of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mode.Based on this,puts forward for the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mode of developed city and small city. Keywords:smart city,construction mode,informationization
2001 年 ,日 本 实 施 e-Japan 战 略 ,主 要 是 信 息 化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 相 关 技 术 的 研 究 开 发,为 信 息 化 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4年,日本实施 u- Japan战略,通过创造 新 商 业 模 式 及 新 服 务,开 发 区 域咨询平台,强化电 子 政 务 的 服 务 以 及 建 立 促 进 用 户使用网络的软条 件,为 日 本 创 造 了 良 好 的 上 网 条 件。2009年,日本实施i-Japan 战 略,其 主 要 是 3 大 领域(电 子 政 府 和 电 子 自 治 体、医 疗 保 健、教 育 人 才)的建设,其目的 在 于 构 建 一 个 人 性 化、智 能 化 的 城市,将 科 技 和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到 城 市 的 每 一 个 角 落,带动整个经济 社 会 的 革 新,最 终 实 现 自 主 创 新。 日本从e-Japan到 u-Japan再到i-Japan信息化建设 实现三级跳,将新一 代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到 城 市 的 建 设 中,从而带动智慧 城 市 的 发 展。 日 本 信 息 通 信 技 术 政策的演进历程如图1所示。
发展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总结了各自的优劣势并 对 其 进 行 了 综 合 比 较,明 晰 了 四 种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模 式 的 适
用 条 件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适 合 发 达 城 市 和 中 小 城 市 的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模 式 。
关 键 词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模 式 ;信 息 化
·118 ·
西 安 邮 电 大 学 学 报
2014 年 9 月
等诸多问题,以及应 对 城 市 规 模 盲 目 扩 张 所 引 发 的 “城市病”。基于这 一 现 实 需 求,加 快 发 展 智 慧 城 市 建设对于创新城市 管 理 方 式,加 快 幸 福 城 市 进 程 具
有重大意义。智慧城 市 是 “信 息 化 城 市”和 “数 字 城 市”的城市信息化高级阶段(图2),是经济 增 长 的 重 要 动 力 ,有 利 于 推 进 城 市 的 健 康 可 持 续 发 展 。
图 2 我 国 智 慧运 营 商 投 资 建 网 模 式 上 海 市 在 上 世 纪 90 年 代 开 始 智 慧 城 市 的 建 设 ,
坚持“以技术带动发 展,以 政 策 保 驾 护 航”的 原 则 进 行智慧 城 市 建 设。 上 海 市 信 息 化 建 设 在 上 海 “十 五”规划中取 得 了 突 破 性 进 展,“十 一 五 ”期 间 强 调 协调发展,加 速 了 上 海 市 信 息 化 水 平 的 提 高,为 建 设智慧城市创造了良好的 信 息 环 境。2010 年,上 海 市在“十二五”规划 中 明 确 提 出,通 过 优 化 信 息 化 产 业发展环境带动智 慧 城 市 的 建 设 并 且 制 定 了 “十 二 五智慧城 市 发 展 计 划 ”,上 海 市 智 慧 城 市 的 内 容 涉 及民生领域(电子 健 康 档 案、数 字 教 育 工 程、信 息 化 社区服务等)、城市管 理 (数 字 平 安、智 能 交 通 等)和 城 市 经 济 发 展 (信 息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电 子 政 务 等 )。
范 满 航 (1990- ),女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为 产 业 经 济 学 。E-mail:841977076@qq.com
第 19 卷 第 5 期
张鸿 ,范满航,张超,等: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117 ·
生产力,因此美国政 府 对 国 内 智 慧 化 城 市 建 设 予 以 高度重 视,并 将 信 息 化 建 设 作 为 国 家 的 重 要 发 展 战略。
纽约市智慧交通建设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纽约市是一个高度 发 达 的 现 代 化 城 市,其 道 路 承 受 着巨大的压 力,但 并 没 有 出 现 严 重 的 交 通 堵 塞,这 主要是由于纽约市 建 立 了 智 能 化 交 通 系 统,努 力 保 障城市交通的畅通。
纽 约 市 在 20 世 纪 末 期 就 开 始 对 城 市 道 路 进 行 信 息 化 改 造 ,经 过 十 几 年 的 发 展 城 市 交 通 状 况 有 了 很 大 的 改 善 ,建 成 了 智 慧 交 通 信 息 系 统 ,通 过 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手段观察全市各条道路的 通 行 情 况 ,将 路 况 信 息 实 时 地 反 馈 给 车 主 ,以 便 车 主选择其他路线更方便地出行。系统也会同步将 交 通 拥 堵 的 情 况 反 映 给 管 理 者 和 工 作 人 员 ,以 便 他们能 及 时 快 速 地 采 取 措 施 疏 导 交 通 状 况。 同 时 ,纽 约 市 还 对 车 辆 收 费 系 统 进 行 了 信 息 化 改 造 , 实 现 了 电 子 收 费 ,极 大 地 提 高 了 收 费 路 口 的 通 行 效率。
城市发 展 面 临 着 环 境、经 济、社 会 等 各 种 因 素 的挑战,人 口 膨 胀、环 境 污 染、资 源 短 缺、交 通 阻 塞 等城市病 已 逐 渐 成 为 制 约 我 国 城 市 发 展 的 主 要 问 题 。 [1] 城市建设必 须 走 可 持 续 发 展 之 路,以 新 一 代 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理念及实践模式建设, 逐步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科 研 计 划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2013JK0140);西 安 邮 电 大 学 2014 年 大 学 生 科 技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2014A-001) 作 者 简 介 :张 鸿 (1961- ),男 ,教 授 ,硕 士 生 导 师 ,从 事 产 业 经 济 学 研 究 。E-mail:hong@xupt.edu.cn;
张 鸿,范满航,张 超,段禄峰
(西安邮电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
摘 要:智慧城市是最具有创造力的城市形态,已成为发达国 家 城 市 发 展 的 重 要 战 略 。 为 全 面 了 解 智 慧 城 市 的 建 设模式、挖掘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推进智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运用比较分 析 法 对 国 内 外 智 慧 城 市 的 典 型
纽约市主 要 采 用 政 府 独 自 投 资 建 网 模 式 来 推 动智慧城市 的 发 展,该 模 式 主 要 以 地 质 调 查 局、人 口普查局和 Data.gov为公共数据目录站点,政府独 立建网运营,运营商 仅 对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提 供 相 关 支
持[3]。美国纽约市 选 择 该 模 式 的 主 要 原 因 在 于:首 先,智慧城市建设是 关 系 整 个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战略决策,必须由政 府 承 担 全 部 责 任 和 风 险 以 保 证 智慧城市的 顺 利 实 施;其 次,纽 约 市 政 府 拥 有 雄 厚 的经济实力,为投资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提 供 了 充 足 的 资 金保障;最 后,纽 约 市 政 府 具 备 较 强 的 运 营 管 理 能 力 ,能 够 承 担 起 建 设 智 慧 城 市 的 使 命 。 1.2 日 本 东 京 运 营 商 独 立 投 资 建 网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