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得作文者,得语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作文者,得语文

——全国首届“高中议论文教学高级研讨会”札记

云卷云舒

由《语文学习》杂志社、福建教育学院主办的全国首届“高中议论文教学高级研讨会”,于2013年3月31日至4月3日在福建武夷山市举行。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的高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员约300余人参加会议。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孙绍振做了《用具体分析统率“三要素”》的报告,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余岱宗做了《议论文写作的辨析法与周密性》的报告;福建教育学院作文工作室教授石修银做了《“二度”缺失:高中议论文写作之问题》的报告;福建语文学会副会长、厦门市教科院语文学科主任,特级教师余发亮做了《厦门市议论文教学实践与反思》的报告。浙江慈溪市慈中学院任富强老师以“读者意识,使说理更给力”为题现场做课;上海师大附中余党绪老师以“解喻与去弊”为题现场做课。全国中语会副秘书长陈日亮教授和余发亮老师对二位老师的讲课进行精彩点评。整个会议,安排紧凑,内容充实。专家、学者的报告和讲课,现实感和指导性强。参加这次会议,收获很大,反思很多。

孙绍振教授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他认为对议论文的“三要素”要做深入的创新性分析,学生的文章才有价值,才能得高分。对人所共识的观点要进行质疑性分析。如“大河有水小河满”,其实应是“小河有水大河满”;“笨鸟先飞,“知道先飞的鸟一定不是笨鸟”。对论据要重视反例的分析。孙教授列举经典议论文《六国论》中分析反例的精彩片段,告诫我们“反例高于正例,让伪高于证明”。孙教授特别强调结论不是思考的开始,而是分析的结果。议论文的教学的最高目标是都会学生做人,要让学生形成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盘活思想”,“我思故我在”。

余岱宗教授,对材料作文审题环节的“概括与拓展”进行了详尽的讲读,他认为,一则材料,从中提炼问题,既要贴近材料,又要超越材料,贴近材料就是取材料的中心论点引出问题,超越材料,就是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升华,拓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精彩。如:材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核心内容是强调人与人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但仅此是不够的,应分析出,依赖中有排斥,竞争中有依赖。材料:《格林童话》的问世,格林兄弟的朋友偶然间发现格林兄弟的笔记,经整理后出版,成了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童话名著。这里就有“偶然”与“必然”的关系。但在出版与闻世环节,“偶然”就成了决定性因素,不能仅从内容的精彩单纯论述“必然”因素。

石修银教授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被破格调入福建教育学院尚不足两年。他的报告对高中作文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他的报告用一句话来概括:用事实说话。近一天的报告,引用几十个范例,集中讲读“二度缺失”。清晰度缺失、开头结尾表达不清晰、文体特征不清晰、力度缺失、语文缺乏感染力、思想缺乏冲击力、论理缺乏扩张力。这些问题正是高中议论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引用的范例也都是历年高考评卷出现的典型例文。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导更具实践性和直接性。石教授的报告的另一大亮点是:做报告的他仿佛又回到了高中课堂,每一个示例之后,都留一至二个填空题,以多媒体形式展示,让在座教师现场作答,尽管由于场地大,人员多,没有移动话筒,与会教师的回答大都听不清楚,但老师对这种方式非常喜欢,前排的老师还会因答案不同而展开争论。

佘发亮老师简要介绍了厦门市高中议论文教学的实践情况,与会老师深受启发。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为“根”、为“源”,以“阅读和写作”引领语文课堂,并培养此类素养。但应试教育使这些走向“畸形”。我们也不得不从“畸形”中寻求效果。近年来,高中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有这样的共识:对于高考,特别是优秀学生来讲,得综合者得天下,得语文都得名校,得作文者得语文。高考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一,求稳其见,一律写成议论文!这未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但对应试教育有效,基于这种出发点,厦门市在高中阶段,对议论文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系列化训练。高一至高三,每个学段都要不同的训练计划及要求。每个学段的老师上课前均要进行为期三天的全封闭专项

训练,使用俞发亮、石修银主编的《高中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组织作文教学。这样,到了高三,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已有相当水平,无论是应试,还是对个人写作素养的提高都是一个严密有序的训练过程。厦门市的做法,特别是区域性,统一性的要求及其所达到的效果,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这次会议,格外精彩的是任富强,余党绪两位老师的现场做课。配合教学的是福建师大附中的高二学生,两位老师之前均不熟悉学生,但他们调动学生情绪,调控课堂的能力令人惊叹!

任富强老师做课时间刚好是4月1日下午,他利用当天是愚人节这个条件,以一个善意的谎言说自己是中国网络学会会长,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自己的主题“读者意识,使说理更给力”。他列举一则网络上的通缉令:

“亲,告别日日逃,分分慌,秒秒惊的痛苦吧,赶紧预订哦”,“亲,‘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现在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110,就能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还可获赠夏季冰饮,清真食品,编号制服….”

我们多数老师一开始都没明白,以为是淘宝广告,但学生们一下子就看见这是一则“淘宝体”通缉令,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明白:这则“通缉令”是为那些爱上网的年轻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用网络手段的人量身打造的。任老师又进一步告诉学生,作者写文章是给读者的,考生的读者就是阅卷老师,写文章一定要有读者意识,这样,在热烈、充实的气氛中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余党绪老师则以人们都非常熟悉的“老虎、杠子、鸡、虫”的游戏导入新课,他讲的主题是材料作文的“解喻与去蔽“的难题,他引用大量范例讲读材料作文的解喻和去蔽。即:阅读材料隐喻义寻找相同点,分析隐喻对象的异质,寻找相异点,然后才能正确立意。他引用《孔融让梨》的材料,让学生说真话,自己遇到此种情况会不会让梨?学生们几乎都回答:不会让梨,为什么呢?余老师进一步分析,这则故事会因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环境不同而有不同的答案,仅从“礼仪”“美德”来分析、立意、必会受其蔽,只看一点,不计其余。当代的我们为什么不让梨,因为我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就没有让的意识——时代使然。

与会专家,名师的报告,做课都让人获益颇丰。孙绍振、余岱佘两位教授的报告,可谓高屋建瓴,切中实质。按他们的指导思相,议论文教学如果从高一抓起,到了高三,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就不仅是应对高考,更是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养。但从急功近利、高三应试来讲,多少有点遥远。辽宁一位同行称之为“站在云端跳舞”。而石修银、任富强、佘党绪这些一线名师的报告和讲座则更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不用消化,“拿来”即可有效使用。特别是石修银老师的《二度缺失…….》,抓住了高中作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我们教学中的“常见病”。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教学技巧,正是高三应试作文教学中“磨枪见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

高中阶段,沉重的应试压力,惨烈的升学竞争,使得学校的管理者恨不得把每一秒都用在上课上,而不愿或不敢花费时间用于教师业务培训。钝刀砍柴,事倍功半!“磨刀不误砍柴工”方为上策,厦门的做法值得我们的管理者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