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课件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基础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学习目标与要求



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了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理解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理解会计记账基础。
2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 定的环境做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核 算的前提条件。 在会计理论中,往往将这些会计核算的前提 条件称作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包括:①会计主体 ②持续经营 ③会计分期 ④货币计量


按及时性的要求,企业要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应在本期内进行,财务会 计报告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出。 及时性 可靠性 过于强调及时性,可能会使某些信息的提供缺 乏扎实的基础,可靠性有可能降低。 及时性 相关性 信息的报告如果不及时,就可能失去其相关性, 过时的信息其效用也会降低。
25
2.会计要素确认的条件 1)符合要素的定义。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 确认为会计要素,首先必须符合该要素的定 义。 2)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这 里的“很可能”表示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的 可能性在50%以上。 3)有关的价值及流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 地计量。
27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1.会计要素计量的含义 会计要素计量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选 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会计要 素金额的过程。
14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其目标就是向 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以及反映经营者 受托责任完成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二者 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会计信 息质量提出了明确的八个方面要求: ①可靠性 ②相关性 ③可理解性 ④可比性 ⑤实质重于形式 ⑥重要性 ⑦谨慎性 ⑧及时性
9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必要补充。 当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而无限期时,就需要为 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期间。
10
四、货币计量假设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八条指出: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这是对货币计 量假设的描述。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 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 营情况,并假定在不同时期货币本身的币值稳 定。 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一切作为会计事项的经济活动均能用货币 计量;二是假定货币币值是稳定不变的。
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1.会计要素确认的含义 会计要素的确认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 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列入财务会计 报告的过程,是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程序。 (1)是否确认、如何确认和何时确认 (2) 初始确认最终确认
26
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3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指出: “企业应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 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是对会计主体假设 的描述。 会计主体 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 服务的特定单位和组织。 生产经营规模很小 几个人合伙经营 股份制经营
4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企业 ——若干企业组成的集团公司 ——法人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但是,作为会计主体,它必须能够控制经济资 源并对此负法律责任。 会计主体都应该进行独立核算。
会计要素计量的关键问题是会计计量属性的 选择问题。
28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2.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种类 ①历史成本 ②重置成本 ③可变现净值 ④现值 ⑤公允价值
29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1)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 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 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承担现时义务时而实际收到的款 项或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 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 预期需要支付的金额计量。
22


六、重要性
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重要性也是相对的 1. 对这个企业是重要的,但对另外的企业可能 就不重要; 2. 过去是重要的事项,现在可能就不是重要的 事项,或者相反 ; 3. 考虑会计事项的性质,不能只看金额, 例如:违纪、违法行为 即使金额不大,也应 单独列示。

23
七、谨慎性

谨慎性 亦称稳健性。它是指当某一会计事项有
5
二、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六条指出: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持续经营为 前提。”这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描述。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期 限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 不会因进行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
6
二、持续经营假设

只有假定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是持续、正常经 营的,会计的有关要求和程序方法才可能建在 非清算的基础之上,不采用破产清算的一套处 理方法,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稳 定性。 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38
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二)收入与费用配比 配比的涵义: (1)某种产品的收入必须与该产品的成本相配 比,以确定该产品耗费的补偿; (2)企业某个部门的收入或某项收入必须与该 部门或该项耗费相配比,以确定该部门或 该项业务的成果; (3)企业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必须与该期间的 耗费相配比,以确定该期间的经营成果。


在我国,要求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进行 计量。 若企业的经济业务有两种以上的货币计量,应选 用一种作为基准,称为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则称为外币。业务收支以 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 本位币,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当折算为人民 币反映。
13
会计假设总结


会计假设虽然是人为确定的,但完全是出于客 观的需要,有充分的客观必然性。否则,会计 核算工作就无法进行。 我国将四个会计假设写入企业会计准则,充分 体现了会计假设对制定会计准则的重要意义。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称为会计年度。 我国企业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从每年1 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提供 月份 月份的财务报告 提供 季度 季度的财务报告 半年度 提供 半年度的财务报告 年度 年度的财务报告 提供 有的国家以营业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如每年的4 月1日至下一年度的3月31日。
34
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历史成本计量 收入与费用配比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35
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一)历史成本计量 亦称实际成本计量或原始成本计量。指企业的各种资产 应当按其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入账。 负债也同样应以发生时的金额予以清算偿还。 优点: 一是数据真实可靠,并且容易取得,便于核算; 二是具有客观性,因为是在业务发生的当时取得的; 三是具有可验证性,有凭有据,便于查核。

7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条指出: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 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年度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 间。”这是对会计分期假设的描述。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经营的活动 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
8
39
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经营性)支出:是支出的效益仅涉及本 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那部分支出 资本性支出:是支出的效益涉及若干个会计年 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正确计算当期损益和应纳税额
15
一、 可靠性

可靠性,亦称客观性、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
量的一项基本要求。 该原则要求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凭 证、账簿、报表等)都必须真实,不得虚构、不 得造假。 不同会计人员对同一经济业务的处理出现不同的 计量结果是在所难免的。会计人员应在统一标准的条件 下将可能发生的误差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证会计信息 的真实可靠。 例如:固定资产折旧
可比性
20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 ,是指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 计量、报告时,其经济实质重于其法律形式。 例如: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的设备 对收入的确认
21
六、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企业会计在全面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的同时,对各类会计事项应当区分其重要程度, 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有简有详,区别对待;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且进而影响财 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合理判断的重大会计事项, 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 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 但对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 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 提下,则可适当简化,也不必详细报告。
30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 同或者相似的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 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偿还该债务时所需支付的现金或 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1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正常对外销 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 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 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的金额计量。
16
二、相关性

相关性亦称有用性,
(1)当信息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 在或将来的事项,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 (2)或者信息能帮助使用者验证过去所作 的预测或评价时。
17
二、相关性

相关性并不是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完全 满足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相关性要 求只能是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其使用者通 过对通用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才能够得 到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18
三、可理解性

可理பைடு நூலகம்性 ,也称明晰性,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
在于使用,要使用就必须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明确会计信息的内容。如果信息不能被使用者 理解和看懂,那么这种信息毫无用处。 信息能否被使用者所理解: 取决于信息本身是否易懂 也取决于使用者理解信息的能力 可理解性要求会计人员尽可能传递表达易被人 理解的会计信息,而使用者也应设法提高自身 的综合素质,以增加理解会计信息的能力。
36
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一)历史成本计量 当通货膨胀时,不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物价变动会计(通货膨胀会计),主张资产按重置成本 或现行价格等计价,但要付诸实施或全面实施,尚需 时日和条件。
37
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二)收入与费用配比 配比是指将企业的收入与为取得这些收入所 耗费的成本或费用相配合、相比较,以便确 定净收益或净损失。 配比时可采用直接配比、间接配比和期间配 比三种做法。
多种不同方法可供选择时,为保障企业财力不 受侵害、不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使其盲目乐 观的信息,在会计上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导致 虚增盈利的做法为原则。


即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 例如:对企业的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 不能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任意计提各种准备, 即秘密准备。
24
八、及时性
11
四、货币计量假设


由于会计以货币作为基本计量单位,这就决定 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只限于那些能够用货币 计量的经济活动。 对于有关企业产品质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 能力等情况的变化,虽然也是企业的经济活动, 但因为 不能用货币单位来计量 ,也就不成 为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
12
四、货币计量假设

19


四、可比性


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有纵向可比; 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有横向可比。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 应当采用前后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实需要变更的,应当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加以说明。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 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 互可比。
32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4)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 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折 现值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 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计量。
33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5)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 进行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