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课程设计报告参考2
商品学知识与实践教程课程设计 (2)
![商品学知识与实践教程课程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92ba96f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0.png)
商品学知识与实践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了解商品学基本知识和商品分类;•掌握商品选品和市场定位;•学会商品规划和设计方法;•掌握商品促销策略和渠道管理。
二、教学内容1. 商品学基本知识•商品定义、属性和功能;•商品分类和标准;•商品市场趋势和发展方向。
2. 商品选品和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和目标用户分析;•产品选择和分析;•商品定价和成本计算。
3. 商品规划和设计方法•商品品牌和包装设计;•店铺展示和陈列;•商品供应链管理。
4. 商品促销策略和渠道管理•促销策略设计和实施;•渠道选择和管理;•售后服务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团体讨论、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实战演练,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践中。
四、教材参考•《商品学导论》张二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商品管理》郑兆江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营销策划与方案设计》杨志强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论文撰写、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形式,其中以实践操作为主要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50%以上。
六、教学进度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商品学基本知识 2第二章商品选品和市场定位 3第三章商品规划和设计方法 4第四章商品促销策略和渠道管理 3第五章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8七、结语商品学课程作为现代商业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进一步提高商业实践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将以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为主要特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商品学知识与实践教育,以期使学生有更多的商业实践经验,进而成为未来商业领域的杰出人才。
商品学知识与实践教程课程设计
![商品学知识与实践教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9aa0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7.png)
商品学知识与实践教程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商品学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商品的定义、组成、分类、市场分析以及销售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将通过实践项目的开展,深入了解商品的创新、设计、制造、推广、营销等全过程,并且能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应用与巩固。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商品的基本定义和组成;•了解商品的分类方法和市场分析方法;•掌握商品的销售策略和促销方法;•熟练掌握商品创新、设计、制造、推广、营销等全过程;•参与实践项目,深入了解作品制作流程;•展示自己的作品,体现课程应用与巩固效果。
3. 教学内容3.1 商品学基础•商品的定义及组成要素;•商品的属性、分类及在市场中的定位;•商品的生命周期及市场饱和状态分析。
3.2 市场分析与推广•市场需求和趋势分析;•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商品推广渠道和策略。
3.3 商品创新与设计•商品创新的基本概念及方法;•商品设计方法和流程;•商品的概念化、设计方案制定及本地化设计。
3.4 商品制造与营销•商品制造流程;•商品价格和利润分析;•商品推销策略与批发销售。
3.5 实践项目•商品设计与制作;•商品营销策略开发;•作品展示与总结。
4. 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课件和教材,进行知识点讲解;•实践:开展课程实践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商品创新、设计、制造、推广、营销等全过程;•互动:进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5. 考核方式•实践项目成果展示;•课程作业报告;•课堂互动表现。
6. 教材与参考书目•《商品学导论》周华利、曹长程等著•《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凯文·凯勒等著•《创新思维:让人与企业更具张力的想法》奥思·卡伊姆著7. 课程结构与时间安排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商品学基础 3第二章市场分析与推广 3第三章商品创新与设计 4第四章商品制造与营销 4第五章实践项目 6总计208. 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商品学的基本知识,并了解商品的创新、设计、制造、推广、营销等全过程,同时,学生将通过实践项目的开展,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最终达到提高商品推销区域市场的目标。
《商品学》课程教案
![《商品学》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981d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5.png)
《商品学》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商品学》课程教案课程背景和目标:《商品学》是一门介绍商品相关知识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以及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商品,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好的消费决策能力和商业认识。
教学目标:1.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掌握商品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3.理解商品的生命周期及其管理;4.培养学生的消费决策能力和商业认识。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讲: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商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商品的价值和价位3.商品与服务的区别4.商品的品牌和包装第二讲:商品的分类及其特点1.按经济性质分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2.按购买者区分分类:消费品和工业品3.按使用频率和实用性分类:耐用品和非耐用品4.按购买者意愿分类:必需品和奢侈品第三讲:商品的生命周期管理1.商品的生命周期概念和阶段2.商品的引入期策略3.商品的成长期策略4.商品的成熟期策略5.商品的衰退期策略第四讲:消费决策和商业认识1.消费者在商品购买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因素2.商业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3.商品营销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商品分类和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解。
3.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和决策能力。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商品设计、包装设计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评估方式:1.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小组项目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1.教材:选择一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
2.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案例分析:准备一些与商品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商品学》课程报告
![《商品学》课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997343c850ad02de804144.png)
学习《商品学》课程的收获与体会姓名:木子李班级:国贸X(X)班学号:0000000000 成绩: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商品学作为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伴随着佟铁林老师幽默风趣的授课,登上了我们的课堂。
经过整整32个学时的学习,我们对商品学这门课程也逐渐由陌生到熟悉。
通过老师在课上辛苦地授课与拓展,我们逐步了解与学习到有关商品学的主要内容。
商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商品质量。
商品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表征,通常指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特性的总和。
商品质量的优劣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对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而商品的质量要求是根据商品的用途和特征而提出来的,它是商品学研究的基础内容。
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我们通过对不同的商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区分不同的商品品种,依据不同商品的用途制定不同的商品检验标准,来鉴别商品的质量,也就是使用价值。
而我们学习的商品学则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1、商品学的基础理论;2、商品质量和质量管理;3、商品标准和商品标准化;4、商品与编码;5、商品包装与商标;6、商品储存与养护;7、商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8、商品开发。
至于学习商品学的主要意义,我认为在于以下五点: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通过商品资源和市场的调查预测,商品的需求研究等手段,为有关部门实施商品结构调整、商品科学分类,商品的进出口管理与质量监督管理,商品的环境管理,制定商品标准及政策法规、商品发展规划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为企业提供商品基本质量要求,指导商品质量改进和新商品开发,提高经营管理素质,保证市场商品物美价廉,适销对路。
2.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商品质量是决定商品使用价值高低的基本因素,是决定商品竞争力强弱、销路、价格的基本条件。
所以,它是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中心内容。
通过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分析和综合,明确商品的质量指标、检验和识别方法,能全面准确地评价、鉴定商品的质量,杜绝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证商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或合同,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创造公平、平等的商品交换环境。
《商品学》说课
![《商品学》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6393a01c55270722192ef7a7.png)
顶岗实习2-3周
手把手教学,与 客户面对面沟通
完成各项 实践工作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4、课程设计特点 商业企业一线人员全程 参与教学设计 依照真实的工作过程 展开教学
学校教室、实训室、企业实习、顶岗实习 等多种形式、多个场所进行教学;教学任 务的完成与评价由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学 院任课教师共同完成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知识的学习印象。并于课后提交参观体会 ,总结个人收获。
课堂教学
分类方法、标志、编 码技术讲解
提升学生对商品分类 的认知
项目教学法
参观学习
带领学生去当地企业 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研讨教学法
课堂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
分类方法、标志、编 码技术讲解
提升学生对商品分类 的认知
项目教学法
参观学习
教学实施步骤、方法、考核评价
商品的分类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工作过程
信息收集与分析
教学目标
具备信息收集与分析 资料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文+案例教学法
教学引导:实地参观。
课堂讨论
培养合作意识与 批判精神 学生:通过实地学习加深对于商品分类 解决方案的思路与框架
企业实践 平台
教学效果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基于高职学生学情与课程特点,综合应用行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角色扮演法
实训操作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角色扮演法
实施目的与过程: 通常设置模拟的实际工作环境,在学生模仿和体验实践 中采用,它通常是由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通过角色的整体表演完成规定的工作。
商品学课程实施方案模板
![商品学课程实施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6937cd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3.png)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商品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 学时安排:32学时4.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商品质量、价格、营销等方面的认识,为今后从事商品经营、质量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1. 商品学基本理论1.1 商品概念及分类1.2 商品质量与标准1.3 商品价值与价格1.4 商品生命周期2. 商品质量与标准2.1 商品质量概念及评价方法2.2 商品标准体系2.3 商品质量检测与认证3. 商品价格与营销3.1 商品价格形成与影响因素3.2 商品营销策略与手段3.3 商品促销与广告4. 商品管理与法规4.1 商品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2 商品法规与政策4.3 商品流通环节与监管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商品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等,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商品学基本理论2. 第5-8周:商品质量与标准3. 第9-12周:商品价格与营销4. 第13-16周:商品管理与法规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2. 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20%3. 实践环节:占总成绩的20%六、教学资源1. 教材:《商品学》(第X版)2. 教学参考书:《商品学教程》、《商品质量管理》等3. 教学课件:课程教学PPT4. 教学视频:相关教学视频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2. 教师评价:结合教学进度、学生表现等因素,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 教学成果评价:通过学生课程成绩、实践成果等,评价课程教学效果。
商品学(市场)
![商品学(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d9ab64ecc281e53a5902ffe9.png)
《商品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大体信息课程名称:商品学课程类型:基础课打算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讲课对象:市场营销学生修订时刻:2020年7月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⑴课改背景商品学课程开发以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育学生参与建构工作能力作为指导思想,将学科完整的学习进程构建成为工作进程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进程知识,教学方式以行动导向作为要紧的教学方式。
把工作进程知识作为现场教学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进程知识的载体,教学内容再也不依照学科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构建,而是依照职业能力进展的五个时期(即职业能力进展规律)来构建。
⑵课程定位《商品学》效劳于高职高专人材培育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从对本专业国家职业标准和市场开发培育目标分析入手以把握商品大体知识技术培育为主线。
在培育面向生产、治理、效劳第一线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材。
区别于本科教学效劳于培育中高级治理者的目标;又区别于各职能课程的培育目标。
①《商品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之一,而且是该专业的必修课。
②对市场营销专业而言,本课程是众多专业课的入门课程,为后续《食物营销》及《销售实务》等课程打下基础。
2. 课程设计的大体理念本课程依据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为目标”的宗旨,提出了“职业行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大体理念,解决治理和经济活动中涉及商品科学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从进程的大体原理动身在众多阻碍因素中,运用所学商品知识解决流通领域中商品经营和治理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能依照所处置问题的需要,寻觅、阅读有关手册、标准、标准、参考书、文献资料并明白得其内容。
3. 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教授为要紧特点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工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进展职业能力。
商品学课程设计
![商品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2be21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2.png)
商品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商品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商品的定义、分类和特性,掌握商品的命名、编码和分类方法。
2.掌握商品质量的内涵和评价方法,了解商品质量控制和监督的基本原理。
3.了解商品包装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包装设计和评价方法。
4.熟悉商品储存和运输的基本知识,掌握商品保管和运输的技术要求。
5.掌握商品营销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了解商品市场和消费者行为。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商品概述:商品的定义、分类和特性,商品的命名、编码和分类方法。
2.商品质量:商品质量的内涵和评价方法,商品质量控制和监督的基本原理。
3.商品包装:包装的作用和要求,包装设计和评价方法。
4.商品储存和运输:商品保管和运输的技术要求,商品储存和运输的基本知识。
5.商品营销:商品营销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商品市场和消费者行为。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商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商品学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商品学的应用和实践。
4.实验法:学生进行商品质量评价、包装设计等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商品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商品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商品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商品学 教学设计
![商品学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8251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8.png)
商品学教学设计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的学科,主要涉及商品的制造、市场营销、消费行为等方面。
教学设计是指为教材内容的有机组织,通过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对商品学知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下面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商品学教学设计的讨论。
一、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培养学生对商品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包括商品的定义、分类、生命周期等内容。
2. 应用目标:培养学生对商品市场行为的分析和预测能力,了解商品的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策略等实践技巧。
3. 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商品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能力,掌握商品学的方法和工具。
二、教学内容1. 商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商品的定义,区分产品和服务,讲述商品的分类和属性,包括产品特性、外观、品牌等。
2. 商品的生命周期:讲述商品从产生到消亡的不同阶段,包括引入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市场策略。
3. 市场营销:介绍商品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市场定位、市场划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营销组合。
4. 消费行为:讲述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理论和模型,以及消费者行为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包括消费者心理、消费者需求与满足等方面。
5. 新产品开发与创新:介绍商品的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过程,讲述创新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包括市场的需求、技术可行性、竞争优势等。
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商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商品的定义、分类和生命周期等方面。
2.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商品市场调研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讨论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商品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商品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取一个产品进行研究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撰写报告的能力。
四、评价方式1. 作业和小测验:布置商品学的相关作业和小测验,通过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商品学(慕课版)教案教学设计 项目二 商品质量与标准
![商品学(慕课版)教案教学设计 项目二 商品质量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bcb4fb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4.png)
4.经济质量:物美和价廉的统一程度。
补充完善
学生举例
列举法
商品标准分级
1.国际标准
2.区域标准
3.国家标准
4.行业标准
5.地方标准
6.企业标准
展示图片与案例
听讲,理解
各国标准不一样,特别是在进出口贸易时,要关注不同标准的转化。
实训任务
任务布置:
教材项目实训内容: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上网查找资料,请教相关工作人员,想一想常见的质量标准有哪净以及分别用哪些标表O
划分小组,说明实训要求,提示学生可以借助的资源
明确任务要求,组内分工
L任务驱动法解决实际问题,突破难点
2.做中学
3.小组合作
任务实施:
按照分工完成任务
指导
查找资料,完成任务
任务检查与评价
检查完成情况,给出修改意见评价
展示
课后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1.预习任务订正
L任务评
1.复习
巩固与拓展
2.实训任务修正与整理
价
2.项目实训修正结果评价
2.项目实训结果修
正
认证机构
列举讲授
理解性学习
联系实际,便于理解
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
绿色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市场认证
3.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商品质量要素:
1.外观质量:商品的艺术造型、形态结构、花色图案、款式规格,以及气味、滋味、光泽、声响、包装等。
2.内在质量: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机械性质、光学性质、热学性质及生物学性质等。
项目名称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商品学》课程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商品学》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fe4eef0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3.png)
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商品学授课对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简介:《商品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商品的基本概念与理念;理解并掌握商品所具有的普遍共性及商品学基本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表达、沟通能力,初步具备客观恰当评价商品,并结合商品相关知识具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的五大发展理念,能够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案例简介:案例属于课程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知识点的1 学时内容(共4学时),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课外查找资料、课堂讨论等,指导学生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概念、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机构、管理体系认证和认证标志等知识具备充分了解,培养学生通过文献检索、应用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对商品相关问题进行识别,培养学生常存质量管理体系意识,具有使命担当、职业素养,塑造学生不畏困难、努力学习、创新发展的自觉性和决心。
二、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和相关热点问题,” 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设计了课程思政案例,通过教学环节设计,实现课程知识点和思政案例内容有机融合,力求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思政案例中涉及的中国高铁融入国际互认体系,代表了中国高铁总体水平早就位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且部分技术甚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创新的产物,是新发展理念的表现。
学生通过对此案例的学习,不仅树立了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也深刻的认识到我国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释放出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动能。
三、案例教学整体设计根据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合理嵌入思政要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
商品学实验报告doc
![商品学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1b5af260d1f34693dbef3e7b.png)
商品学实验报告篇一:商品学实训报告商品学实训报告项目组长:林坤秀成员名单:孟玲雅陈玲搜集资料: 陈玲整理资料:林坤秀撰写报告:孟玲雅我校图书编号遵循《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的规定进行的。
其编码方式采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逻辑上是层累制编号法。
「中图法」在体系上分为: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与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并可根据大类的实际配号需要再展开一位字母,用以标记二级类目,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在字母段之后,使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各级类目。
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B1 工程基础科学TB2 工程设计与测绘TB3 工程材料学......如下图所示:H.语言,文字 31.英语建议:邀请学生入馆,而非“等”学生上门。
1.对新书进行大力宣传(海报、展板、图书馆网站、学校广播台),让学生了解到图书馆一直都在新进图书,包括那些热门书和畅销书。
力争改变学生对图书馆存在图书陈旧的固有印象。
2.参考各个图书网购的网站,如卓越、当当等,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形象的“阅读推荐排行榜”,而不是给他们一个笼统而繁复的书目。
3.在各个馆内设立新书展览处,对所进的新书进行展示,让学生亲眼所见,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4.在图书馆入口处可以放一个传单取阅架,放一些新书推荐宣传单、电子资源宣传册等供学生取阅,以供更多学生了解新书。
5.定期作出借阅情况详细分析,包括年度借阅量最大的是哪些书,各个年级借阅量最大的是哪些图书,各个专业借阅量最大的是哪些图书,全方位、详细地调查学生倾向哪些方面的书籍。
商品课程设计报告
![商品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03276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a.png)
商品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经济学基础知识》课本内容,帮助八年级学生深入理解商品的概念、属性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具体课程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 学生能理解商品的定义,掌握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学生能描述商品分类,了解不同商品类型的特点;- 学生能阐述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理解价格形成的机制。
2. 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资料搜集、信息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商品分类和价格影响因素的判断;-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简单的商品营销方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商品经济的兴趣,激发探索经济现象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增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认识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相互尊重的态度。
课程性质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适应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
教学要求上,强调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并重,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经济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目标的实现,为学生后续学习更深入的经济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经济学基础知识》教材第四章“商品与货币”部分,具体安排如下:1. 商品的概念与属性:- 商品定义及其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 商品分类:消费品、生产资料、服务类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2. 商品的价格形成:- 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价格形成的机制;- 影响商品价格的其他因素。
3. 商品与市场经济:- 商品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商品营销策略及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分为三个课时,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商品的概念与属性,引导学生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掌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属性;第二课时:商品的价格形成,使学生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认识价格形成的机制;第三课时:商品与市场经济,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市场经济现象的能力。
《商品学》课程教案
![《商品学》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1f4c6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5.png)
《商品学》课程教案教案:《商品学》课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商品学》教材,具体为第四章第二节“商品的质量与标准”。
该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商品质量的定义、分类,以及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商品质量的概念,掌握商品质量的分类,理解商品质量标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商品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商品质量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商品质量的概念、分类,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难点: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商品质量的检验与评价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案例,如商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权益受损等,引发学生对商品质量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商品质量的概念、分类,以及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重点讲解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商品质量的检验与评价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商品学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商品质量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就商品质量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六、板书设计商品质量的概念、分类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商品质量的概念和分类。
2. 请解释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3. 请举例说明商品质量的检验与评价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商品质量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商品质量意识。
商品学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商品学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48e71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5.png)
商品学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一、前言本课程是基于商品学基础第二版编写的面向大学生的学科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商品学基础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现实生活中的商品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会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以及商品的分类方式。
2.掌握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3.掌握商品的属性、质量、价格等方面的要素,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
4.掌握商品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概念。
5.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商品市场分析和消费者行为分析。
三、教学内容1.商品学基础概述–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商品的分类和特征2.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生产过程和环节的分析–商品流通过程的分析–商品销售过程的分析3.商品质量与消费者行为–商品质量概念和标准–消费者行为和需求分析–市场调研和分析方法4.商品价格和宣传–商品价格的构成和调节–宣传策略和效果分析–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5.案例分析与实践项目–商品竞争策略分析–消费者需求分析–商品宣传和营销实践项目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前置知识温习和回顾2.讲授和探究型学习3.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4.实践项目和报告演练5.网络学习和自主学习五、学习评估本课程的学习评估包括但不限于:1.课堂参与和互动情况2.期中和期末考试3.课堂作业和小组讨论报告4.实践项目和报告演练成果5.课外自学和在线答题六、参考教材1.商务印书馆,《商品学基础(第2版)》2.许诺、黄凯,《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3.斯通、温斯坦、鲍尔松、美娜,《市场营销(第14版)》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预计学时为36学时,具体教学进度安排如下:教学内容学时数第一讲 2第二讲 4第三讲 4第四讲 4第五讲 4第六讲 4教学内容学时数第七讲 4第八讲 4第九讲 4第十讲 6八、教学人员本课程的教学人员由本校商学院教师担任,其中主讲教师至少有硕士学位或以上,同时具备相关行业从业经验和教学经验。
商品学基础课程设计
![商品学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7e79d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0.png)
商品学基础课程设计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商品学作为一门关乎商品营销核心的学科,日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本文旨在设计一门商品学基础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商品学的核心知识和思维方式,为未来从事商品营销和品牌经营等相关领域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商品学的知识框架和基本理论;2.理解商品的本质和要素,并能够进行分类和归纳;3.能够运用商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和品牌战略等;4.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安排和内容第一章:商品学概论1.1 商品及其定义; 1.2 商品和服务的比较和联系; 1.3 商品的价值、形式和品质; 1.4 商品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第二章:商品分类和归纳2.1 商品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2.2 商品属性和特征; 2.3 商品标准化和差异化。
第三章:商品设计和开发3.1 商品设计和开发的流程和要素; 3.2 商品规格和功能的确定;3.3 商品品质控制。
第四章:商品定价和促销4.1 商品定价的目标和原则; 4.2 定价策略和方法; 4.3 促销手段和实施。
第五章:商品渠道和销售5.1 商品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管理; 5.2 直销和渠道代理的比较和思考; 5.3 商品销售技巧和方法。
第六章:商品品牌和形象6.1 商品品牌和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6.2 品牌策略和管理; 6.3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的培养。
第七章:商品服务和体验7.1 商品服务和体验的定义和识别; 7.2 服务质量及其评价;7.3 服务变革和创新。
四、课程评估和考核本课程采用考查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期中考试(占比30%):对本课程的前三章内容进行考查;2.平时作业(占比20%):包括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3.期末项目(占比50%):要求学生对某一实际商品进行分析和推广方案设计,并撰写相关报告。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1.讲授(20%):教师以PPT为辅助工具,进行理论讲授;2.组织小组讨论(20%):由教师组织分组讨论,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3.实践操作(30%):通过案例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训练,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应用和实践能力;4.个人论文(30%):要求每位学生在期末撰写一篇小型研究论文,以检验其吸收和应用本课程内容的能力。
《商品学》课程教案
![《商品学》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99ef0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4.png)
《商品学》课程教案监利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商品学》课程教案章节内容第一章:商品与商品学〔第一节〕学时2教学分析^p教学目的知识目的:掌握商品的概念,理解商品的构成才能目的:能正确区分什么是商品,会准确划分商品所属的层次素质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区分才能重难点重点:商品的概念难点:商品的构成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p 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手段教材、PPT、计算机网络等教学途径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课程导入考勤随机点名简要自我介绍25旧课回忆新课导入案例引入,提开放性问题激发兴趣集体讨论并答复相应问题15学习目的、重难点展示PPT演示,适当讲述认真听讲与自学结合5教学环节:1. 简要阐述商品的概念,提取关键字加深记忆,并举例解释说明2. 随手拿一物品询问学生区分其是否是商品3. 陈述有关商品的语句,让学生分辨其表达的是商品的哪种属性4. 让学生自学商品的构成的相关内容5. 点睡觉或讲话学生答复商品构成的相关内容6. 结合实例逐一解释商品构成的五个层次内容〔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7. 结合实例,总结回忆并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准备好相应的教程、PPT、案例等;注意课堂记录的维护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老师的提问互动环节45达标检测1.练习检测2.举例提问抽查知识拓展商品学研究内容的延伸:商品包装学、商品检验学、商品分类学、商品储藏学、商品养护学教学反思教研室主任意见。
《商品学》课程教案
![《商品学》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7381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c.png)
《商品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商品的定义、分类及基本属性。
2.培养学生分析商品价值、使用价值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商品需求、供给、价格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4.培养学生运用商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商品的概念与分类2.商品的属性3.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4.商品需求与供给5.商品价格6.商品市场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商品的定义、分类、属性,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需求与供给,商品价格。
2.教学难点: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弹性,商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四、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2.讨论法3.小组合作法4.互动式教学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商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商品的定义和分类。
二、商品的概念与分类1.讲解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讲解商品的分类:实物商品、服务商品、虚拟商品等。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商品分类的意义。
三、商品的属性1.讲解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使用价值。
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1.讲解商品价值的概念:商品价值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
2.讲解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分析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实现。
第二课时一、商品需求与供给1.讲解商品需求的概念:商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2.讲解商品供给的概念:商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提供给市场的商品量。
3.分析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关系: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影响需求。
二、商品价格1.讲解商品价格的概念: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分析商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供求关系、成本、市场竞争等因素。
商品学实验课程报告
![商品学实验课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ba0d1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c.png)
商品学实验课程报告学生实验报告一实验项目茶叶的感官审评□必修□选修□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操作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实验地点实验仪器台号指导教师实验日期及节次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一)目的学习茶叶的审评方法、步骤,了解各类典型茶叶的质量状况和标准。
(二)内容及要求1、茶叶的外形审评通过检查、观察各种茶叶的外形、嫩度、净度和干茶色泽,看茶叶是否合乎标准规格的要求。
2、茶叶的内质审评通过检查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看茶叶的内在质量是否合乎质量指标。
3、提交实验报告。
二、仪器用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计算机 1 有网络环境三、实验方法与步骤:(一)通过网络查阅有关茶叶检验的资料,了解茶叶检验的基本方法;(二)通过视频资料观察不同茶叶及茶汤的外观质量;(三)整理实验数据和文档,编写实验报告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茶叶感官审评实验结果茶叶外形审评茶叶内质审评茶叶名称色泽嫩度净度香气汤色滋味叶底西湖龙井绿黄色比较嫩较纯幽雅清高碧绿黄莹甘鲜醇和呈朵祁门红茶乌润比较嫩较纯浓郁红亮醇和回甘红匀乌龙茶砖红色比较嫩较纯菠郁砖红色浓醇朱红五、思考题1、审评茶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评审茶汤时要看汤色,嗅香气,尝滋味和评叶底。
叶底移人叶底盘中时,也应将杯中的叶底全部移人叶底盘中,杯中不得留有叶底,否则将会影响叶底的审评结果。
(1)看汤色指看茶汤的色泽。
汤色审评主要从色度、亮度、浑浊度三个方面去评比。
一般,茶汤色以黄绿明亮为好;若汤色浅薄、暗浊、沉淀物多,则表明茶质较差。
(2)尝滋味滋味是评茶人的口感反应。
评茶时首先要区别滋味是否纯正一般纯正的滋味可以分为浓淡、强弱、鲜爽、醇和几种。
不纯正滋味有苦涩、粗青、异味。
好的茶叶浓而鲜爽。
尝滋味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3)评叶底看用沸水冲泡过后的茶叶。
一样寻常叶底以细嫩多芽,芽叶完备、柔嫩、肥厚、匀齐者为好;以粗老、多筋梗、瘦茶、混同、断碎茶多者为差。
叶底是冲泡后剩下的茶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商品学》课程设计报告题目__ 21世纪时尚新体验——诺基亚产品质量系别______经济与管理工程系班级营销05-2班学生姓名林海燕(47)沈志华(49)应灵脂(62)郑刚(58)沈杰(56)慎乾豪(57)指导教师张翠英覃琼霞日期 2005年1月6日目录一、摘要二、引言三、正文1、诺基亚的款式与功能2、诺基亚手机的质量3、诺基亚手机的销售情况4、诺基亚手机的养护5、诺基亚产品编码体系6、对该产品的评价四、结束语五、个人总结六、参考资料附件:1. 课程设计计划书2.课程设计进程记录表一.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诺基亚企业发展史、诺基亚产品质量、诺基亚手机的获奖状况、诺基亚手机的养护、诺基亚产品编码体系及消费者对诺基亚品牌的评价。
重点介绍诺基亚的产品质量及养护。
诺基亚产品更新换代,每阶段的产品不管在功能还是质量上都不断地完善,本小组将重点介绍近期诺基亚手机的款式、功能、质量、型号----关键词:诺基亚、质量、养护、销售、评价二引言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国民经济的发展,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手机品牌五花八门,而诺基亚在这些品牌中脱颖而出,凭借经验丰富、创新、用户友好以及安全的解决方案,诺基亚已成为移动电话的领先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固定宽带和IP网络的领先供应商之一。
诺基亚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移动电话的品牌,它更折射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历程和轨迹。
诺基亚在世界电信业崛起的过程也是芬兰从北欧偏僻的角落最终融入大欧洲和世界的写照。
的确,今天诺基亚的产品已经销往130多个国家,在10个国家建厂,在45个国家设立了销售代理处。
在1998年的时候,芬兰全部出口额的18%也是由诺基亚创造的。
而在世界手机市场,诺基亚也和爱立信、摩托罗拉比肩成为世界前三强。
诺基亚股票在全球六个主要证券市场上市,股东遍布世界各地。
中国是诺基亚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之一。
诺基亚是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最大的出口企业。
在中国,诺基亚建有50多家办公机构、2个全球性研发中心,员工逾4700人。
它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这不仅因为它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老少兼宜,而且质量好,经摔,价格实惠,有广大的消费群体。
选择诺基亚手机,不仅有丰富的资料来源,而且无论在质量、性能、使用方法、价格等方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诺基亚的2005年是辉煌的,捧回了许多的奖项:1、诺基亚荣获《21世纪经济报道》及《21世纪商业评论》联合评定的“中国最佳企业公民”。
2、诺基亚连续3年荣获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及《经济观察报》颁布“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3、诺基亚在《财富》杂志中国版“中国50个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名榜中位列第九,在同行业中位居第一。
4、诺基亚荣获由商务部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颁布的“中国国民品牌”。
5、在中国质量协会的2005中国手机质量跟踪结果中,诺基亚总体“用户满意度水平”第一位,“手机厂商知名度”第一位,“手机品牌知名度”第一位,并在“手机产品质量总体满意度”、“手机通话性能”和“手机输入方式”三个单项上成为唯一的优胜者。
6、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手机用户服务满意奖评选中,诺基亚名列五大“用户最满意手机品牌”之一,并赢得“服务创新奖”。
7、诺基亚8800荣获香港设计中心颁布的2005年度“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
所以我们选择该品牌作我们课程设计的主体。
诺基亚的款式与功能介绍1.精钢精雕细刻的机身,坚固耐用机身的背面黑色和顶部与精钢有效的紧密结合在一起,两种色调相差较大的颜色现出了8200的特别尊贵。
机身背面的金属后盖上NOKIA的英文标识并没有采用简单的压铸式够造,而是采用了在蚀刻的工艺制造,触感十分不错。
2.与众不同的上滑盖设计8200采用了滑盖的手机设计,与众不同的是其并没有采用下拉式的设计,而是采用了屏幕上推式的滑盖设计。
整机在未推开滑盖的事后俨然一台直板手机展示在大家的面前,推开滑盖后隐藏的键盘以及薄片式的屏幕设计均为用户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感觉。
3.50万像素的摄像头4.精细的玻璃屏幕可减低刮伤小结:精雕细啄的工艺、独特的滑盖方式,再加上独特的设计与构造还有在材料上的精心选配,8200是一款不折不扣的贵族产品。
8800采用了现代钟表和珠宝的顶级制造工艺,凸显手机的尊贵和质量,让搭配轻巧滑盖的超薄不锈钢机身展现出独特的设计。
同时拥有现代感的造型以及在功能上的平衡,让使用手机成为一种享受。
8800作为诺基亚在2005年度首款即将推出的奢侈手机消费品,仅从其外观的设计上便能够充分的感受到8800所带来的独一无二的高贵气质,精钢打造的机身在赋予其坚硬外壳的同时也令其散发出凌驾于人的王者风范。
没有华丽夸张的设计,只是巧妙的利用线条的简单曲线变化便勾勒出了8800的尊容。
7270的体积为88 x 46 x 22mm,重量121克,外屏采用分辨率96 x 65 的4096色材质,可视面积达到25.9*19mm。
在主屏方面,7270终于使用了65K色128*160分辨率的TFT屏幕,可视面积为31.7 x 38.9mm ,这对诺记一贯很小的屏幕来说算是个突破了。
7270标配BL-4C 760毫安时电池,通话时间为4小时,待机时间则达到270小时。
7270的网络制式为GSM 三频(900/1800/1900MHz)/GPRS 10。
支持SMTP、IMAP4、POP3多种电子邮件形式。
支持红外接口,PTT功能以及内置FM调频收音机。
7270同样标配了30万像素的摄像头,具备四倍数码变焦能力,支持3GGP格式的动态视频拍摄,外屏也可作为取景器使用。
在注重款式及功能的同时,质量才是关键。
`例:诺基亚6220的质量问题6220机身重90克,体积105×44×19mm,机体设计依然给人感觉很修长,不过相比7250来说6220的长度略微缩小了一些。
我们得到的这款6220是黑灰色款式,预计上市的时候会有三种颜色款式供大家选择。
虽然6220的外观给人感觉金属质地非常强烈,不过非常遗憾的是6220依然采用的是塑料外壳,不过漆面做工相当考究。
可惜的是得到这款样品,似乎经历太多人的“爱抚” ,方向键上的凸起已经出现了掉漆的现象。
相比键位设计令人眼前一亮的7250来说,以7250替代者身份出现的6220的键盘以两个不同深度的凹陷出现在人们面前,少了奇特的感觉6220键盘似乎更倾向于实用方便。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两个明显的凹陷区域,使得上下两个键位区即使不用看也能非常准确的知道拇指所在区域,看来人体工学设计正在逐渐应用到了手机上。
从上图可看见机身右侧是独立于扬声孔,实际播放效果还是非常令人满意,左侧是音量调节按钮,手感清晰。
输入输出接口方面,耳机和充电接口位于手机的底端,而红外接口则设置在手机的顶部,同时独立的开关机键也设置在手机的顶部。
手机背面相当简洁,10万像素的COMS摄像头位置相当明显。
不过比较奇怪的是摄像头没有镜头保护盖一类的东西,而我们拿到的这款测试样品镜头边缘已经有些划痕.6220配置了4.8M动态内存空间,也就是说6220没有固定的电话本存储空间。
6220的一切铃声、图片和短片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查找,并且具有粘贴复制功能。
相对于前几代产品6220的拍摄功能有了质的改变,不但继承了7250的352 x 288像素CMOS镜头,以及夜摄模式、相片的亮度及质量调整,还有照片放大缩小、相片框及小图饰等等,还具备20秒钟的带声音短片拍摄功能。
拍摄效果对于10万像素的摄像头而言是可以接受的,拍好后视频文件以3GP的格式进行存储到多媒体资料中。
这些优点是值得肯定的。
由由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质量是相当重要的。
外型与功能给你的使用带来便利,然而,质量直接关系到你手机的使用寿命。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点”,并不影响诺基亚品牌的质量。
该企业注重质量,并且有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质量检测。
请看下图诺基亚企业在质量方面的说明。
诺基亚:从“质量之道”走向“成功之路”质量:一个永恒的主题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移动通信的主要供应商,其生产的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
诺基亚首信所属的北京和东莞手机生产企业是诺基亚全球重要的手机生产基地,这两家企业都是从小到大,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数千人,销售额和出口额连年攀升,已成为当地主要的支柱企业。
回顾这两家企业的成长史,实际上是一条坚持质量第一的发展之路。
那么什么是诺基亚的质量观呢?诺基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曾这样说:“当你挑选了一款诺基亚手机并感觉不错,这就是质量;当你觉得这部手机易于使用,这就是质量;当客户服务迅速地回应你的要求,这就是质量;当我们的产品和系统超越用户的期望,这当然更是质量。
”诺基亚首信东莞分公司运营总监兼总经理蔡志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第一要素,也是企业赢取国内、国外市场的首要要素。
诺基亚首信东莞分公司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贴片机和电子测试系统,并由电脑系统对流程参数和产品特性波动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确定潜在的技术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控制和预防。
即使对于外观标准,诺基亚也设有全球性的功能部门,负责制定全球通用的质量标准,并在新产品试产期间对各家工厂及相关的物料供应商巡回培训,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全球一致性。
在产品生产周期,各工厂还定期评估各项制造业绩指标,并进行横向比较,由此发起相应的改善行动,以达到改进质量、降低报废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东莞分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多年前获得了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挪威船级社的ISO9002认证,又于今年初获得了新版ISO9001:2000的认证,诺基亚首信东莞分公司现正进行系统提升,将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到TL9000国际标准。
从供应商源头消灭质量隐患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移动电话这样的高科技产品来说更是如此。
据介绍,一部手机有300多个零配件,零配件供应商分布世界各地,一旦某一个供应商提供的零配件有问题,生产企业质量体系再完善也无济于事。
因此,大量供应商提供的零配件的质量对诺基亚手机来说同样重要。
对此,诺基亚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把供应商作为诺基亚制造工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质量监测和管理延伸到供应商,使供应商提供的零配件、原材料等合乎诺基亚的质量要求。
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也是一个共同体,共赢的纽带通过质量把大家联在一起。
以诺基亚首信东莞分公司为例,生产用的关键物料实行全球采购,统一配送。
除部分标准器件外,其他物料均由诺基亚研发中心自行开发设计,并由诺基亚认可的合格供应商制造和供应。
供应厂商的选择均按照全球通用的程序和标准严格操作,其评估和认可范围包括品质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产品责任、厂房设施、环境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