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

合集下载

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

谢谢观看
有毒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体
有毒并对身体有害的气体
目录
01 有毒气体
02 分类
基本信息
有毒有害气体,是指有毒并对身体有害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汞蒸气等。
有毒气体
有毒气体
如:一氧化碳:CO、 汞蒸气Hg、 沙林:(CH3)2CHOOPF(CH3)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 VX:S-(2-二异丙基氨乙基)-甲基硫代膦酸乙酯、 氡气:Rn
分类
分类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 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 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 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 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 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 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 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 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 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典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特性

典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特性

典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特性气体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形态,但是某些气体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尤其是那些有毒有害气体。

这些气体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对环境和设备设施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典型的有毒有害气体及其危险特性。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它无色、无味而且非常难以发现。

它的危险性在于它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抢占氧气的位置,导致供氧不足,出现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的半数致死浓度为200ppm,而短时间内暴露于1000ppm的浓度下就可以引起死亡。

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不完全燃烧,如燃气热水器、烤炉、暖气、车辆排放等。

使用这些设施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和定期检查设施是否安全,避免中毒情况的发生。

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的黄绿色气体,其有毒性、腐蚀性和氧化性都极高。

在空气中的半衰期很短,能很快地分散到周围环境中,形成极高的毒性浓度。

氯气的主要危害在于其能够对呼吸道和眼睛等特定部位进行刺激,引起呛咳、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

暴露在高浓度的氯气下还会引起肺水肿、肺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并且,氯气还是肺癌和泌尿系统肿瘤的诱因之一。

氯气主要用于制造化学原料、塑料等,同时也被用作水处理剂,消毒剂等。

在使用氯气相关的设备时,一定要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且注意通风。

氨气氨气是有毒气体中的一种,是一种无色、无味而且易挥发的类碱性物质,能够引起眼、鼻、呼吸系统刺激、会导致气道痉挛、气喘和肺水肿等症状。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氨气中,还会引起鼻咽癌和肺癌等。

氨气主要用于制造肥料、合成纤维和制冷剂等,而在使用这些产品时,也会造成氨气的释放。

为了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使用氨气时应该控制其浓度,在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并且要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通常情况下没有毒性。

但是在高浓度的情况下,会引起眼、鼻、喉、呼吸道等多个部位的刺激,并且可以导致肺水肿、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等。

二氧化硫还可以造成酸雨现象,影响大气环境和水体生态循环。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

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

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

“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

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

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

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

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有毒有害气体是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气体,其检测工作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标准内容,以便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有毒有害气体的分类。

有毒有害气体主要包括可燃气体、毒性气体、腐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等。

这些气体在工业生产、化工、矿山、实验室等场所都有可能存在,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威胁。

因此,对这些气体的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标准。

1. 检测方法标准。

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感器检测、色谱分析、红外吸收等多种技术手段。

各国相关标准对于不同的检测方法都有详细的规定,包括检测仪器的精度、灵敏度、响应时间等指标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测设备标准。

针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设备,各国都有相应的标准规定,包括设备的设计、制造、校准、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保证检测设备的性能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3. 检测结果标准。

针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结果,各国也都有相应的标准规定,包括浓度限值、报警数值、报警信号等内容。

这些标准旨在保证在危险气体浓度超标时,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三、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应用。

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工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矿山、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

通过对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气体泄漏、浓度超标等情况,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四、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型的检测仪器不断涌现,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为各行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结语。

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各国都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防范应急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防范应急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防范应急措施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有毒有害气体越来越多地被释放到空气中,给生物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如何安全防范有毒有害气体,并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有毒有害气体的类型、来源、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有毒有害气体的类型和来源有毒有害气体根据其来源和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许多类型。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有以下几种: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它通常是由于燃烧不完全释放出来的,比如燃气热水器、汽车尾气等。

尽管一氧化碳没有任何明显的臭味,但是误入人体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中氧气的传递,严重时会导致窒息和死亡。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色、有毒气体。

它通常由于化学反应、细菌、污水处理等处放出。

硫化氢可以刺激眼睛、喉咙、皮肤和呼吸系统,严重时引起呼吸困难、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氟化氢(HF)氟化氢是有毒、刺激性气体,无色、有酸味。

它通常由于金属加工、电力设施维护等处放出。

氟化氢能够刺激人体的眼睛、鼻子、喉咙和肺,同时会腐蚀皮肤、损害内脏器官。

氨气是一种刺激性的气体,有强烈的臭味,常用于制造化肥和清洁剂等,也可以由废水、污水放出。

当氨气进入人体后,会对上呼吸道和肺产生刺激作用,严重时会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甚至死亡。

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较为常见,有些是由于工业、交通、建筑等活动产生的,有些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如火山喷发、化学反应等。

不管来源如何,对于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我们都必须采取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影响有毒有害气体的进入人体后,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气体的影响: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其功能受损,造成血液中氧气的传递障碍,引起缺氧,轻者头痛、头晕、恶心、乏力,重则引起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状。

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

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

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

“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

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

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

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

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

加强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及定期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暴露部位有湿疹等疾患、眼及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结核(包括稳定期)以及心脏病患者,不应做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作。

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

"溴化乙锭是一种强有力的诱变剂,有毒。

有关特殊的操作和处理程序与当局安全机构联系。

避免吸入其粉末。

用含有溴化乙锭的溶液工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

"乙酸乙酯:咽下可致命,可因吸入或皮肤吸收而受害。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

切勿吸入其粉末。

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

"N-乙基-N'-(二甲氨丙基)-碳二亚胺(EDC)对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害。

操作要谨慎,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

"甲基磺酸乙酯(EMS)是易挥发的有机试剂,是诱变剂和致癌剂。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将含有EMS的上清液和洗液要放在含有50%硫代硫酸钠的烧杯内。

清除所有接触有EMS的材料都要用大体积的10%(m/v)硫代硫酸钠处理,在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当使用未稀释的EMS时,要戴防护手套并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储存于冷处。

严禁用嘴吸取EMS,用于吸取未稀释EMS的移液管不能太热;为使EMS的挥发降至最小程度,在使用前要放到冰箱中预冷。

所有EMS接触过的玻璃制品都应浸在盛有1mol/L NaOH的大烧杯中。

"氯化铁(FeCl3)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甲醛(HCOH)有很大的毒性并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

很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汽雾。

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甲酰胺是一种致畸剂。

其挥发的汽雾对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当用浓的甲酰胺工作时,要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

工作液尽可能地遮盖。

"甲酸(HCOOH)毒性强,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非常有害。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

2、氨气
氨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各类冷库。

氨气大量用于制尿素、纯碱、铵态氮肥以及硝酸,如制化肥、硝酸、铵盐、纯碱以及在有机合成工业中制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

3、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源为矿物燃料(煤和来自石油的汽油、柴油等燃料油)的燃烧,某些有色金属硫化矿的治炼和硫酸厂的尾气等。

4、氯气
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盐酸、漂白粉,用于制造杀虫剂、自来水消毒、制塑料、合成橡胶的原料。

5、硫化氢
接触硫化氢较多的行业有污水处理、造纸、石油加工、化肥制造、化学纤维制造以及某些化工原料制造等。

6、苯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用做化工原料。

苯可以合成一系列苯的衍生物:苯经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可以作为制取塑料、橡胶、纤维、染料、去污剂、杀虫剂
等的原材料。

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

氮气
• 化学性质 • 氮气分子的分子轨道式为 ,对成键有贡献的是 三
对电子,即形成两个π键和一个σ键。 对成键没有 贡献,成键与反键能量近似抵消,它们相当于孤 电子对。由于N2分子中存在叁键N≡N,所以N2分 子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将它分解为原子需要吸收 941.69kJ/mol的能量。N2分子是已知的双原子分 子中最稳定的,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
一氧化碳
• 紧急处理 • 氧化碳中毒后的紧急处理五步骤: • 1.将门窗打开,勿碰触室内电气,以防爆炸。 • 2.将患者移到通风地,并松开衣服,保持仰
卧姿势。
• 3.将患者头部后仰,使气道畅通。 • 4.患者如有呼吸,要以毛毯保温,迅速就医。 • 5.患者如无呼吸,要一面施行人工呼吸,一
面呼叫救护车。
氮气
• 氮的用途 • 氮主要用于合成氨,由此制造化肥、硝酸和炸药
等,氨还是合成纤维(锦纶、腈纶),合成树脂, 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由于氮的化学惰性,常 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 氧所氧化,用氮气填充粮仓,可使粮食不霉烂、 不发芽,长期保存。液氨还可用作深度冷冻剂。 作为冷冻剂在医院做除斑,包,豆等的手术时常常也 使用, 即将斑,包,豆等冻掉,但是容易出现疤痕,并 不建议使用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
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如:将黑色的氧
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将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
一氧化碳
• 一氧化碳中毒 • 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进而排血红蛋白不与氧气的结合,从而出现缺氧, 导致人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 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 致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因为这就是一氧 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 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 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有毒有害气体是指在工业生产、化工、医药、实验室等领域中可能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环境有害的气体。

因此,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至关重要。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依据,下面将介绍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应包括对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

针对不同的有毒有害气体,应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对于一氧化碳的检测,可以采用红外吸收法或电化学法进行检测,而对于氨气的检测,则可以采用化学吸收法或电化学法进行检测。

其次,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还应包括对检测设备的要求和标准。

检测设备是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重要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应包括对检测设备的精度、灵敏度、响应时间、使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检测设备能够满足实际检测需求。

另外,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还应包括对检测人员的要求和标准。

检测人员是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关键环节,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应包括对检测人员的培训、资质要求、操作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检测人员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最后,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还应包括对检测结果的评定和处理标准。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着生产环境和人员的健康安全。

因此,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应包括对检测结果的评定标准和处理标准,以确保在检测结果异常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生产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是确保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应包括对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对检测设备的要求和标准、对检测人员的要求和标准、对检测结果的评定和处理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常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

常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

常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可能会对人体、环境以及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和损失。

了解这些气体的性质和特点对于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危险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

氨气氨气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它通常用于生产工业品和化学品,也可以作为一种消毒剂和温度传感器。

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但在高浓度下无法感知,使人难以感知其危险。

接触高浓度氨气可能会导致呼吸急促、咳嗽、喉咙疼痛、头痛和眩晕等症状。

长时间接触高浓度氨气可能会引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

氧气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使生命得以延续,但同时也具有高度的危险性。

在高浓度下,氧气可能会加速燃烧反应,引起爆炸的危险。

此外,氧气还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在使用时注意安全。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常用于制造化肥、药品和橡胶产品。

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在高浓度下会导致头痛、噁心、呕吐、呼吸急促,甚至引起窒息而死亡。

长时间接触硫化氢的人可能会患上慢性肺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氰化氢氰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通常用于制药、光学和金属制造等行业。

氰化氢有刺激性气味和刺激性味道,但其危险性相当高。

高浓度的氰化氢可以影响身体的呼吸和消化系统,导致头昏眼花、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和脱力感等症状,甚至可能致死。

爆炸性气体爆炸性气体是一类极具危险性的气体,比如氢气、乙炔和甲烷等。

这些气体有可能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发生剧烈的反应,甚至引起爆炸。

除了易燃易爆性之外,这些气体还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总结了解这些常见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对我们生活中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使用这些气体时,我们需要严格的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提高自身安全知识和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知识培训

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知识培训

缺氧时间
后果
3S
明显头晕
10—20S 抽搐、昏厥
60S
瞳孔散大
4—6min
大脑受到不可 逆损害
三、急性中毒的处置原则
(一)尽快使中毒者脱离毒 物的危害。
在事故情况下,抢救人员 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慌张, 迅速组织气防救护人员在做好 自身防护的同时根据现场情况 对遇难者进行抢救,尽快将中 毒者抢救出来,使其脱离毒物 的危害,转送医院进行抢救。
v 第三阶段:及 时正确使用 特效解毒药 物。
v 第四阶段:对 症和支持疗 法(医院内 科治疗)。
五、急性职业中毒急救的分类
急性职业中毒现场的抢救可分为自救和互救两类。 (一)自救 自救的前提是尚未丧失意识时,如果已经中毒倒下了就无从 谈起。要想自救,首先得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有何危险因素、 当时的风向等情况。
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知识培训
目录
一、有毒有害气体基本知识 二、现场急救的重要性 三、急性中毒的处置原则 四、对急性中毒人员的救治原则 五、急性职业中毒急救的分类 六、急性中毒现场的急救方法 七、典型案例
2
一、有毒有害气体基本知识
有毒有害气体是指气体通过呼吸道吸入或与皮肤、眼睛等 接触,且作用于人体,并能引起人体机能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 变的一切有毒有害气体。
19%,最低允许值; 15-19%,体力下降,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动作协调性降低 ,容易引发冠心病、肺病及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早期症状。
12-14%,呼吸加深,频率加快,脉搏加快,动作协调性进一 步降低,判断能力下降;
10-12%,呼吸加深加快,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变紫; 6-8%,8分钟后100%致命;6分钟后50%致命;4-5分钟后,通 过治疗可以恢复; 4-6%,40秒后昏迷,痉挛,呼吸减缓,死亡。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使用防护用品时,应注意正确佩戴,确保防护效果,同时要检查防护用品是否完 好无损,确保使用安全。
04
预防管理措施
加强员工培训
确保员工接受气体检测培训,了解气体检测的目的、方法、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员工应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 何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定期演练
定期组织气体检测演练,提高员工对 气体检测的熟悉程度和应急反应能力 。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 预防措施 • 应急处理措施 • 预防管理措施 •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01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对人源自的危害急性中毒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引起人体急性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慢性危害
长期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导致慢性疾病,如肺癌、哮喘、心血管 疾病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
设备维护
定期对生产设备、管道、阀门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有毒 有害气体的泄漏。
安全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03
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报警
01
发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立 即拨打紧急电话报警,告知相关 部门泄漏地点、泄漏量等信息。
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
孕妇和婴幼儿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智 力低下、发育迟缓等。
对环境的危害
01
02
03
生态破坏
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 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 坏,影响植物生长、动物 繁衍等。
水质污染
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溶于水 ,对水源造成污染,影响 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

低限警报值 高限警报值 TWA值
NO
25ppm 25ppm 25ppm
NO2 2ppm 5ppm
2ppm
STEL值 25ppm 5ppm
▪ 甲醛 CH2O
甲醛 CH2O
▪ 甲醛(蚁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 ▪ 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 ▪ 甲醛分子式:CH2O,12 + 1 × 2 + 16 = 30,与
甲醛的中毒症状
▪ 1. 刺激作用: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 膜的刺激作用,甲醛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 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2. 致敏作用: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 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 哮喘。
甲醛的中毒症状
▪ 3. 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 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 起鼻咽肿瘤。
尸体皮肤苍白、胸廓扩大、肋间隙 消失、口鼻有粉红色泡沫状分泌物 排出,挤压胸腔时流出更多。肺部 呈 “大理石”状。
光气的国家标准
▪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 = 0.1 PPM 高限警报值 = 0.2 PPM TWA值 = 0.1 PPM STEL值 = 0.2 PPM
▪ 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硫 SO2
▪ 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 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而致迅速窒息死亡。
▪ 并发症: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 肿等。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 眼损害: 氯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气或液氯 可引起眼灼伤。
▪ 皮肤损害: 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可引起皮肤暴露部位 急性皮炎或灼伤。
氯气的致死量
▪ 一氧化氮是无色的气体 ▪ 一氧化氮:化学式 NO,14 + 16 = 30, ▪ 重量与空气相当 ▪ 二氧化氮在21.1℃温度以上为棕红色气体;刺鼻 ▪ 二氧化氮:化学式 NO2,14 + 16 × 2 = 46,

有毒有害气体标准

有毒有害气体标准

有毒有害气体标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有毒气体二、1、一氧化碳:这种气体主要产生在矿井发生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过程中。

它无色、无味、无臭,比一般空气轻,多存在于巷道中上部,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气体。

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时,短时间内会使人丧失知觉,很快死亡。

三、人中毒昏死后,脸、嘴唇粉红色,大腿、腋下有皮下小红点。

四、《规程》第101条规定:井下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24ppm)。

五、2、二氧化氮:这种气体主要来源于井下放炮工作。

纯的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井下的二氧化氮已经被风流冲淡了,所以一般为灰白色,它有强烈的刺激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它是一种剧毒气体,对人的眼睛、呼吸道及肺部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能引起肺水肿、肺心病等。

当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到%时,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死亡。

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气体中毒往往有拖后性,常在升井4—6小时后发作,必须引起重视。

六、《规程》规定:井下二氧化氮不得超过%。

七、3、二氧化硫:它主要由含有硫磺的煤炭氧化和煤炭自燃产生,以及在含硫煤层中进行爆破时产生。

这种气体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当它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时,会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严重的短时间内能造成人的死亡。

八、《规程》规定:井下的二氧化硫不得超过%。

九、4、硫化氢:硫化氢气体经常存在于煤层中,在落煤过程中自然放出,井下有些物质腐烂和含有硫的矿物遇到水时也可以分解出硫化氢。

这种气体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它是一种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

当空气中浓度达到%时,短时间内会使人死亡。

十、《规程》规定:硫化氢不得超过%;另外,个别煤矿井下有氨气,《规程》规定井下氨气不得超过%。

常见十大有毒气体分析及预防对策

常见十大有毒气体分析及预防对策

常见十大有毒气体分析及预防对策有毒气体是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杀人于无形之中,甚至短期时间内就可能令人死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都会受到有毒气体的威胁,到底你工作和生活的场所有没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存在,本文将为您分析最常见的十大有毒气体,它们分布广泛,对人危害大,务必要重视对有毒气体的预防工作。

一、氢氰酸(剧毒类)来源环境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三废”,也有含氰的杀虫剂或药剂污染的;汽车尾气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氰化氢,某些塑料制品的燃烧也会产生氰化氢,氰化钠、氰化钾用于金属电镀、矿石浮选、染料,制药、金属着色、铂金精炼等工业。

危害急性氰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出气中有明显的苦杏仁味,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重度中毒主要表现呈深昏迷状态,呼吸浅快,阵发性抽搐,甚至强直性痉挛。

预防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普及防毒和急救知识,加强个人防护,发生氰化氢中毒事故应到现场及时抢救,佩戴防毒面具。

含氰废气、废水应经处理后方能排放,国内常用氯碱法净化。

针对氢氰酸这类有毒气,可采用驰诚电气这款QB2000N模块气体检测变送器来检测气体,这款工业气体检测变送器为自然扩散方式检测气体浓度,采用进口传感器,具有极好的灵敏度和出色的重复性;适宜工厂应用的LCD液晶或LED数码显示器实时显示泄漏气体的浓度值,超过预设报警点立即启动声光报警信号或驱动排风系统;国际标准4-20mA信号可直接接入工厂DCS系统,RS485数字信号与工厂上位机连接;仪器采用嵌入式微控制技术,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可靠性高,整机性能可靠。

二、氯气(剧毒类)氯气来源氯气分布行业广泛:可见于工艺美术品制造业;无机盐制造业;医药工业:合成药卤化、氧化、加成、扩开环、硫化;轻有色金属冶炼业:铝合金熔铸、镁电解、镁氯化、四氯化钛冶炼;稀有色金属冶炼业:铋制取、氧化锗制取;其他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金属钙制取、镍化合物制取、碘制取、溴制取氯化硫制取、亚硫酰氯制取、硫酰氯制取、漂粉精制备、液氯冷冻、液氯灌装;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氯丁二烯合成、甲烷氯化、甲醇加氢氯化、一氧化碳氯化、等其他有机原料合成。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概述
有毒有害气体是指可以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氰化物、甲醛、苯、有机污染物等。

这些气体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存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来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1. 加强管理
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并按照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企业和单位应该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包括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保标准和操作规程等。

个人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长时间作业。

2. 加强通风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可以通过通风来减少。

可以通过加设通风设施、通风口、开窗等方式增加通风量,并保持室内外空气流动,让有毒有害气体尽快排出室外。

3. 佩戴防护用品
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操作时,需要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以降低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4. 检测和监测
应建立相应的检测和监测机制,定期对有毒有害气体环境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可以设置气体检测仪器或者监测设备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 加强培训
企业和个人应该定期进行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增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认识和防护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有毒有害气体环境。

结论
有毒有害气体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通过加强管理、加强通风、佩戴防护用品、检测和监测、加强培训等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天然气英文名:Natural gas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无色、无臭气体主要用途: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作制造炭黑、合成氨、甲醇以及其他有机化合物,亦是优良的燃料。

沸点(℃)161.5 溶解性溶解于水相对密度(水=1):约0.45(液化) 相对密度(空气=1):0.77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最大爆炸压力(100kPa): 6.8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190爆炸下限(V%): 5.3 爆炸上限(V%):15自燃温度(℃):482~632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CO2。

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雾状水、泡沫、CO2。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2.1 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4 包装类别:Ⅱ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仓温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

若是储罐存放,储罐区域要有禁火标志和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时,可有头昏、头痛、呕吐、乏力甚至昏迷。

病程中尚可出现精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过程久者,醒后可有运动性失语及偏瘫。

长期接触天然气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

急救吸入:脱离有毒环境,至空气新鲜处,给氧,对症治疗。

注意防治脑水肿。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必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置切断火源。

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合理通风,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

切断气源,喷洒雾状水稀释,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CO2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二氧化碳英文名:Carbon dioxide 分子式:CO2分子量:44.0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无警示特性。

低温时为压缩液化气体,或白色固体(干冰,薄片或立方体)主要用途: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制铅白等,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

UN1845(固体,干冰) UN2187(冷冻液化气体)熔点:56.6/527kPa 沸点:78.5(升华):相对密度(水=1): 1.56/79℃相对密度(空气=1): 1.53饱和蒸汽压(kPa) 1013.25/-39℃临界温度(℃):31 临界压力(MPa):7.39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建规火险分级:戊危险特性: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死亡。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与水接触生成碳酸。

多种金属粉末、如镁、锆、钛、铝、铬及锰悬浮在CO2气体中时,能被点燃,并能引发爆炸。

干冰与钠、钾、或钠钾合金能形成对震动敏感的混合物。

液体或固体CO2能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

稳定性:稳定禁忌物:丙烯醛、胺类、无水氨、氧化铯、锂、金属粉尘、钾、钠、碳化钠、钠钾合金、过氧化钠和钛。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气体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

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

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人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OSHA 5000ppm,9000mg/m3;ACGIH 5000ppm,9000mgm3美国STEL :ACGIH 30000ppm,54000mg/m3。

侵入途径:吸入毒性:IDLH:40000ppm(大气中CO2在12%以上可引起人昏迷或死亡) OSHA:表Z-1 空气污染物 NIOSH 标准文件:NIOSH76-194。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高浓度时则引起抑制作用,更高浓度时还有麻醉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CO2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及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在生产中是否存在,目前无定论。

固态(干冰)和液态CO2在常压下迅速汽化,造成局部低温,可引起皮肤和眼腈严重的低温灼伤。

急救皮肤接触: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沙布包扎。

就医。

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要在解冻后才可脱去。

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注意:可发生酸中毒。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如有条件给高压氧治疗。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NIOSH/OSHA40000ppm:供气式呼吸器。

应急或有计划进入浓度未知区域,或处于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状况: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

逃生: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

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氮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分子式N2 相对分子量28.01危险性类别第2类第2项不燃气体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理化性质熔点(℃)—209.8 沸点(℃)—195.6 相对密度(水=1)0.81(—196℃)相对密度(空气=1)0.97 饱和蒸气压(KPa)1026.42(—173℃)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147 临界压力(MPa) 3.4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燃烧(分解)产物氮气燃爆特性燃烧性不燃闪点(℃)无意义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侵入途径:吸入。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乏无力;继而又烦燥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志不清、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救援措施及注意事项本品不燃,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不燃性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Ⅲ包装方法:钢质气瓶硫化氢的性质及危害一、理化性质硫化氢,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蒸汽比重1.19,熔点-83.7摄氏度,沸点-60.7摄氏度,自燃点260摄氏度,爆炸极限(V%)4.3-46.0。

硫化氢是具有臭鸡蛋味的无色气体,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

溶于水后生成轻硫酸,化学性质不稳定。

燃烧分解物为氧化硫。

易聚集在低洼处。

人的嗅觉阈为0.012-0.03mg/m3,远低于引起危害的最低浓度。

起初臭味的增强与浓度的升高成正比,但是当浓度超过10mg/m3左右之后,浓度继续升高而臭味反而减弱。

在高浓度时因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能察觉硫化氢的存在,故不能依靠其臭味强烈与否来判断有无危险浓度出现。

侵入人体的途径:吸入、经皮肤吸收。

毒害分级:高危毒物(2级)。

二、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的危险。

三、职业接触限值最高允许浓度(MAC):10mg/m3。

四、毒性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低浓度时,对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明显,浓度越高,全身性作用越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高浓度时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迅速窒息而死亡。

而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引起神衰症候群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

慢性作用对眼的影响表现为结膜炎、角膜损害等。

硫化氢经呼吸道吸收很快,在血中一部分很快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经尿液排出,一部分游离的硫化氢经肺排出,体内无积蓄作用。

硫化氢的局部刺激作用,是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高浓度时引起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使呼吸停止,更高浓度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电击样”中毒。

五、中毒表现1、急性中毒1)轻度中毒较低浓度引起眼结膜炎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畏光、流泪、眼刺激、异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

检查可见结膜充血,数小时或数天后痊愈。

2)中毒中毒在接触浓度200-300 mg/m3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呕吐、共济失调,同时出现头部发痒、咳嗽、胸部有压迫感等。

眼刺激症状增强,引起看光源时周围有色环存在,视觉模糊,这是角膜水肿的征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