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读书笔记3篇
《梦的解析》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af65ffbf18583d0486459ae.png)
书籍信息全书名:《梦的解析》英文名:《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作者名:[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译者名:殷世钞前言睡觉是人身体最基本的一种生理活动,我们每个人都要睡觉。
在睡觉过程中我们还会做梦,这些梦千奇百怪,丰富多彩。
有的梦很美好,有的梦很可怕,还有一些梦看起来似乎跟我们的现实生活一点关系也没有。
在我们的印象里,梦是神秘的。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真的是这样吗?你一定也对自己做的梦产生过好奇,想要弄清楚这些梦是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它是不是跟我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一定的联系?《梦的解析》这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梦的来源,它和我们之间的隐秘联系,还告诉了我们梦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我们经常做的一些梦都代表了什么。
你是不是做过这样的梦?梦到自己站在可怕的悬崖边上,或者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来?梦到自己一直在逃跑,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口?或者梦到很恐怖的死亡,甚至有时候会被梦里的可怕经历吓醒……想要了解这些梦的含义,我们需要明白梦和我们内心之间的联系,我们的潜意识怎么支配这些梦,以及我们的身体想通过梦来表达什么。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梦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的来源。
一、梦的构成和来源1.1 梦与清醒状态我们如果回想曾经做过的梦,会发现有些梦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好像一点关系也没有。
梦里出现的东西全部都是陌生的,甚至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那是不是就说明,我们做梦的时候和清醒的时候,是完全脱离的两个世界呢。
叶森在他的《论生理学》一书中曾这样说,“梦的内容或多或少是由人的性格、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生活习惯还有他以前的生活经历决定的。
”也就是说,梦的内容其实依赖于现实生活。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个在生活中充满野心的人,会做得奖或者取得胜利的梦;一个正在恋爱的人,会做甜蜜开心的梦。
也许这些梦里,没有他们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东西,但是这些梦却跟他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梦的解析心得体会
![梦的解析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04d183b84254b35effd3428.png)
《梦的解析》心得体会(共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梦的解析》心得体会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梦的解析》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精选4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梦的解析》心得体会1《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一部十分重要的着作,其中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
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
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这本书中采用大量的材料来论证其观点,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材料都是他自己的梦。
在科学研究中,占据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得出正确的结论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并且,在获取材料的过程中,又是一个艰苦曲折的经历,需要的是耐心和恒心。
而对于所获得的没有逻辑繁琐的材料,又要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直至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但是有的时候,结论是很难得出来的。
在其着作中,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表达,也就是说,梦是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渴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没有被满足的渴求。
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因由的,是由先存在的现象引发的,“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
”而一些科学的解释认为,梦是人在睡眠时部分的大脑皮层尚未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表象。
梦到底是什么,谁又有一个确定的回答呢。
对于这本理论着作,读一两遍是不足以参透其中的奥妙的,所以我只有“窥探”这座冰山,力求溶解其中的一小块。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梦的解析》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采用的材料很多,也很翔实,是弗洛伊德多年研究精神病症的成果。
当然这些材料大多是他自己的梦,只是梦中解析的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
梦的解析实例3篇
![梦的解析实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a11bbc9ec3d5bbfc0a741a.png)
自己醒来,在一个全白色的房间里,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在搞解剖。
我从台上爬起来,边往外走边参观。
一个美女双手鲜血淋淋的在研究。
往外走,是一条全白的走廊,一个木房门挨着一个木房门,门也是白色的。
偶尔有变幻成橘色的。
我推开一扇进去,又是另外一个同样的窄窄的低低的走廊,两边都是木门。
我一扇一扇门推开来,门的另一头都是类似的布满门的走廊。
就这样迷宫一般,我穿梭来穿梭去。
空间很狭窄,色调都是白色的。
开始觉得压抑,有点害怕。
好一会之后,我推开一扇门,有风吹到我脸上。
发现自己站在一条长长的阳台上,外面是变幻的黑灰大海。
这时我看见,这是一幢建在海边悬崖上的房子。
这幢房子古老,端正,五六层,无数重复整齐的窗户。
我在阳台上看过去,房子沿着海岸线蜿延到一两公里之外,气势庞大,缭绕诡异。
阳台下就是峭壁和海浪,离海面还很远。
悬崖很高。
我沿着阳台走。
发现一层都是教室,门牌上挂着很多名称,我意识到这是医学院。
陆续碰见一些年轻人,交谈起来。
我似乎变成了这里的老生,和他们说着趣事。
走着走着,看见从阳台下有一片礁石漫延到海里,在那伫立着一幢城堡和一个灯塔。
我用阴森的语调告诉他们那是解剖楼,只有极少数优秀学生才能去的,殿堂。
我自己都听到了自己语调里的恐惧和向往,为什么如此矛盾?那个时候,光色陆离,紫色蓝灰色黑色银色各种玄幻的光在解剖楼表面变幻着。
加上海浪不停击打着楼下的礁石,黑色的海,蠢蠢涌动着。
解析:梦的场景较黑暗,压抑。
我不认为自己是病人,渴望了解探究自己问题的能力,渴望深刻的了解自己。
探究自己问题的时候,渴望走出困境,你知道困难不大,木门而已可以破门而出的。
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随着认识的深入会发现新的问题,新问题更广阔,使得我更茫然,这种茫然给我压抑。
悬崖上的医学院,久病成医。
对自己的情况有比较深的认识。
同时对自己探究自己的情况或者找别人探究自己的情况,有些担心。
海上灯塔,应该是我渴望在别人的帮助下探究自己,破除茫然,畅游大海。
梦2:某天早上做了一个梦,我一个人在池塘或者是河边在洗衣服,可是突然好多鱼,大鱼、小鱼,各种各样的鱼从周围游过来,他们开始各种扯我的衣服,把它们拉到水中央去,我就不停的把那些衣服给收回来,有的甚至需要很用力才收得回来,或者刚抢回来,又被鱼给夺走,如此反复好多次,我终于把所有的衣服都抢回来了,我拿好衣服走了。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979b95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6.png)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梦的解析》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探索梦境奥秘的大门。
弗洛伊德通过对大量梦境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观点和理论,对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书中,弗洛伊德强调梦是潜意识的表达。
潜意识,这个隐藏在我们意识之下的神秘领域,一直被忽视,但它却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而梦,就像是潜意识的信使,通过各种象征、隐喻和变形,向我们传递着那些被压抑的欲望、恐惧和冲突。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形成有多种机制。
其中,压缩和移置是两个重要的过程。
压缩使得梦境中的元素高度浓缩,多个复杂的想法和情感可能被压缩到一个简单的形象或情节中。
移置则是将重要的元素用看似无关紧要的元素替代,从而达到伪装和隐藏的目的。
这种伪装和隐藏,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因为潜意识中的内容往往是我们不愿意面对或无法接受的。
比如,一个人在梦中可能会把对上司的不满转化为对一只凶猛野兽的恐惧。
这里,上司这个真实的对象被移置为野兽,不满的情绪被压缩在恐惧之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梦既满足了潜意识中表达的欲望,又避免了直接面对可能带来的焦虑和痛苦。
弗洛伊德还指出,梦的材料来源广泛。
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童年的经历、未实现的愿望等都可能成为梦境的素材。
有时候,一个不经意间看到的画面、听到的一句话,都可能在梦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看似毫无关联的梦境,其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弗洛伊德认为性在梦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将性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扩展,不仅仅局限于生理上的性行为,还包括各种形式的情感、欲望和能量。
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也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的本能和欲望。
然而,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存在一些质疑和批评。
有人认为他的观点过于强调性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因素。
而且,他对梦境的解析有时显得过于主观和牵强,缺乏科学的可验证性。
读书报告 读书笔记 读后感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读书报告 读书笔记 读后感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acd154a1c7aa00b42acb6a.png)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人,是本能的产物和牺牲品。
《梦的解析》,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直经久不衰。
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
原始人类深信梦与超自然的存在有密切关系,认为它不是一种人自身的精神活动,而是一种神谕。
这种关于梦的观念从各个方面深深影响了早期及当代有关梦的理论,使人们无法认识梦的本质和释梦的根本方法。
精神分析学认为,梦是完全有意义的精神现象,而不是神谕或毫无意义的生理现象。
梦是愿望的达成。
对于孩童而言,这种达成是十分简单、直接的。
每个人在其心灵内部,均有两种心理步骤(或倾向、系统),。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ebd91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c.png)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总觉得梦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场景和情节,没啥特别的。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梦里面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和门道。
弗洛伊德在书中说,梦是潜意识的表达。
潜意识里那些被我们压抑的欲望、想法和情感,都会在梦里找到出口。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个梦,那可真是印象深刻。
有一次,我梦到自己在一个巨大的游乐场里。
这个游乐场可不是一般的游乐场,它大得离谱,好像没有边界一样。
我一进去,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摩天轮,它慢悠悠地转着,每个座舱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小房间。
我兴奋地跑过去,想要坐上去。
可当我走到摩天轮下面,却发现排队的人多得吓人。
那队伍弯弯曲曲的,根本看不到头。
我心里那个着急啊,生怕自己轮不上。
就在我焦急等待的时候,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欢快的音乐声。
我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旋转木马。
那旋转木马漂亮极了,上面的马儿栩栩如生,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低头沉思。
木马身上的颜色也是五彩斑斓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我忍不住离开摩天轮的队伍,冲向了旋转木马。
好不容易挤上了一匹白色的木马,我刚坐好,旋转木马就飞快地转了起来。
风吹在脸上,凉凉的,特别舒服。
我开心地笑着,感觉自己像是在飞翔。
可就在这时,旋转木马突然停了下来。
我正纳闷呢,就看到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时间到了,下来吧!”我心里特别不情愿,还想再玩一会儿。
从旋转木马上下来后,我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过山车。
那过山车的轨道弯弯曲曲,高耸入云,看起来特别刺激。
我心想,既然摩天轮没坐上,旋转木马也结束了,那一定要试试这个过山车。
于是,我又跑去排队坐过山车。
这队排得也不轻松,等了好久才轮到我。
我系好安全带,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过山车缓缓启动,然后越来越快,风在耳边呼啸,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就在过山车冲到最高处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的轨道断了!我吓得大声尖叫,心想这下完了。
就在我觉得自己要掉下去的一瞬间,我猛地醒了过来。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320c2a76c66137ee0619e2.png)
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保持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梦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说明梦进行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完全破除伪装后,梦的真实意义便浮出水面,即可达到解梦的意图。在精神分析治疗时,通过解梦亦可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病患,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
1.梦和清醒生活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虽然梦并不是源于另一
个世界,但确实把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布达赫、斯图吕贝尔等);
2.
3.
4.
5.
6.
7.
8.二是梦是清醒生活的持续,梦和我们不久前在于意识中存在的想法有关,梦的内容同他全部生活中的事件和经历有关(哈夫纳、莫里、詹森等);三是梦立足于显示,梦中情景往往是有规律地包含了梦者在清醒时所思考的事情(马斯、温特斯坦、拉德斯托克、卢克莱修等)。梦的材料:梦中记忆梦中记忆功能呈现了一些特点:一是梦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拥有那些白天根本不进入记忆内容的事情;二是与记忆加强有关的梦,它常常在梦中有梦,而接下去做的梦会对最初出现的、含混的记忆做出彻底的鉴别;三是另一种梦经常采取的资料并在梦里不断出现的源泉是同年的经历;四是梦里记忆最显著和最费解的特征,体现在梦中复现的材料上。梦的刺激和来源这部分是相当详细的,由梦的来源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外部(客观的)感觉刺激、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内部(器官的)躯体刺激、纯心理刺激源。然后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学者进行证实和阐述,详细地介绍了梦具体来源于什么,并用相关的理论和事实支撑。为什么醒后会忘记梦这部分主要呈现了斯图吕贝尔和鲍纳特利的研究成果:白天清醒,会忘记大部分感觉和知觉(太微弱);大部分梦的意象只发生过一次,很难被记住;构成梦的内容的东西缺少实际内容;大部分人对梦没有什么兴趣(前四个由斯图吕贝尔提出);清醒状态和睡眠的存在,感觉的变化无益于两者间的互惠性复制;梦里有意念的材料的非凡安排使得它们难以转换到清醒的意识中(后三个由鲍纳特利提出)。梦的显著心理学特征简单介绍了梦的一些心理学的特征,然后对比了梦与白天对应思想的区别,主要是将观念转化为幻觉。然后提到不能把因果律应用在梦的内容上,因为梦本身就是具有跳跃感的,有很强的扭转能力。且不连贯性是梦的主要特征之一。梦中的道德感首先,对于梦中的道德,有两个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道德在梦中不占支配地位(詹森);二是认为在梦中人的道德特点也和白天一样存在与梦生活中(叔本华、费舍尔、萧尔茨、希尔德布兰特)。由此,也引起了对于梦的责任性和非责任性的争论。做梦及其功能的理论在这章节中对梦的理论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白天的精神活动完全延续到梦中,心灵不入睡,它的机能依然是完整的,但由于处于睡眠状态中,有异于清醒,在睡时它的正常功能必然产生迥异的结果;二是与第一种相反的理论,认为梦是精神活动的贬低,是联系的放松,是材料进入的降低;三是凡是白天清醒时,心灵无法或根本无精神活动的能力和倾向。可以说第一种理论是根据偏执狂的模式来构建梦的,而第二种则将梦类似于心里缺欠和精神错乱。梦和精神疾病的关系
《梦的解析》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
![《梦的解析》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e515b0770bf78a64295409.png)
《梦的解析》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该书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关于《梦的解析》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梦的解析》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在我的认知里梦是人心里状态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心里状态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于潜意识的,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想必那些都是人人都明白的,但从来没有人把它与心理学进行挂勾,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一个梦而已,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对于科学领域而言《梦的解析》乃是一个具有重要性好处的发现!而我也对书中有关于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也颇为感兴趣,不只是由于对于未知领域我充满了好奇,还是费洛伊以他那独特的手法向我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神秘的世界,简言之费洛伊特就是那么的神秘。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渐渐清晰与明确起来。
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
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不断的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使精神分析的资料极其丰富的根源。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
有关释梦的技巧,他在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有了明晰的运用,所以,他说“梦的资料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按费洛伊德的意思来说梦在必须程度上满足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既满足了自我,缓和了冲动;又不至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
从这个好处上来讲,梦就是愿望的达成。
因此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的表现,简单的来说这也属于自我潜意识的一种表现。
说到对于此我也是相当赞同的,那梦里的一幕幕似乎都还是前一秒才发生过。
我是一个比较爱怀旧,同时也比较感性,在小学刚毕业的那段时间里不知是太过于怀念过去小学与死党在一齐的时光,还是对一初中生活的一种乏味,每晚梦到的总是过去与同学在一齐上课的场景。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读后感2000字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读后感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11a4d3876a20029bc642d80.png)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2000字:《梦的解析》主要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视角解读梦的形成机制、梦的来源以及梦的功能。
弗洛伊德在第一章列举各家对于梦的解析时就指出,这些人的观点要么是完全错误的,要么是只有部分值得借鉴,没有触及梦形成机制的本质。
在许多学者的观点中,梦确实是一种精神活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种精神活动的级别是极为低下的,无法与清醒时的思维活动相提并论。
梦的来源材料,大多数人也是认为来源于睡觉时期躯体的刺激,比如很多惊醒的梦,往往在醒来时会意识到睡觉时躯体受到外来的刺激。
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梦与精神疾病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二者都表现为自我意识被取消或迟滞、感官的感知能力发生改变、观念之间的联系只能依据联想规则和复制规则以及会导致人格变化。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错乱可以被视为对正常周期性梦境的一种强化状态,因而弗洛伊德结合其对癔症的精神分析法,用正常人的梦境和自我分析,用他的一套理论解释梦。
弗洛伊德倒过来解释梦,先分析梦的功能,再分析梦的材料来源最后才是形成机制,这导致在阅读当中的困难,因为在阅读时不断要用后面提出的概念来解释之前出现的,而不是反过来。
壹——梦的功能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功能是愿望的达成,无论梦的显意如何,是无意义的、焦虑的甚至是反道德的,其本质都是满足人的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显意和隐义的,显意是梦直接呈现给人的内容,往往是一些看似是观点的话语、一些图像的一般含义等等,而隐义则是梦真正想要满足的人的愿望。
显意和隐义有时会存在差别,差别主要是梦的伪装作用造成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大脑有一个审查机关,任何不符合理性的、道德的愿望都会被排斥不被表达,人真正的愿望需要经过伪装来表达。
比如人会梦见寻找厕所,一般来说会解读为人想要方便才会做这样的梦,愿望是消除尿意。
可这样的梦往往是找不到厕所的,只有儿童才会找到厕所然后尿床,大人则是一直在找。
这种持续的尿意可不是消除掉了,因此消除尿意并不是愿望。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3928f7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d.png)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梦的解析》读书心得1这部书的结构是先用实例浅显易懂的解释梦,然后一步一步将梦的机制加以剖析,最后上升到理论层面,用心理学的语言解释更广泛的精神机制的产生。
我的读书笔记将从最后一步开始,先给出最宏观的精神构架,再慢慢detaild到梦的解析。
现在解析各个部分:感觉端/运动端:我们所有的精神活动都是始于刺激终于神经的传导。
精神程度或步骤通常由感觉端到运动端记忆:属于感觉端的分化,感觉刺激后,精神装置会留下痕迹,即记忆。
一种感觉元素会留下很多种记忆痕迹。
潜意识:像一个Pool,里面的东西是永远活动的,没有任何东西具有终点,没有过时或是遗忘了的东西(小时候的愿望也是愿望)如三十年前受到的侮辱,只要有足够的激动堆积起来,那三十年来的感受就和新近发生的没什么区别。
潜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性基础,每一个意识都有一个潜意识的原始阶段。
潜意识经由意识和我们交往,而前意识如一道筛子立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控制随意运动的力量。
审核机构:这是被梦迫使假设的一个东西,把它归结到运动端。
就是后面会提到的梦中的censorship,它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卫士。
审核潜意识里面的冲动,不让其随便进入意识层。
前意识:前意识里面的激动将不再受到阻碍而直接到达意识层,前提是它要有足够的强度。
该精神装置经过了漫长的演化。
按我的理解,最初的机制可以让接受的感觉刺激可以很快的经过运动途径而产生反应。
但是,这精神装置的力量要使自己尽量的避免遭受刺激而保持平静状态,因此它设计了种种关卡,在潜意识和前意识之间,在前意识和运动之间,为了避免过多的刺激消耗精神能量。
以上便是精神活动机制的简单介绍。
弗洛伊德对梦,乃至整个精神活动的分析都是以这个机制为基础。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2暑假的时候决定读一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在这之前自己也在想:人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有些梦第二天会忘掉?为什么会有噩梦,又为什么会有美梦?……带着这些疑问,我来到了它的世界……《梦的解析》又名《释梦》,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
《梦的解析》读书报告(共5篇)
![《梦的解析》读书报告(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93fca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7.png)
《梦的解析》读书报告(共5篇)第一篇:《梦的解析》读书报告梦是愿望的达成-----《梦的解析》读书笔记初读《梦的解析》时就发现解梦的确是一门很深奥很复杂的学问,由于梦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不仅是近期的,还包括孩提时期的经验,甚至是某些已经被遗忘的经历,以及梦的肉体来源。
这些本身就已经决定了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然而这还不包括梦的凝聚作用和转移作用。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梦的寓意更显得神秘莫测。
然而,在通读全书后我发现,无论是浅显的梦还是深奥难懂的梦,无论是梦的显意还是隐意,大多数都是愿望的达成。
书的作者弗洛伊德在第三章中也提到“梦无论是如何地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 而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
一,梦的运作压制了痛苦感情,从而达成了愿望。
在书的第三章中作者提到了一种实验方法“如果我当天晚上吃了咸菜或其他很咸的食物,那么晚上我会渴得醒过来。
但在这“醒过来”之前,往往先有一个同样内容的梦——我在喝水,我正喝着大碗的水,那滋味就有如干裂了的喉头,饮入了清凉彻骨的冰水一般地可口。
然后我惊醒了,而发觉我确实想喝水。
这个梦的原因就是我醒来后所感到的渴。
由这种感觉引起喝水的愿望,而梦告诉了我它已使这愿望达成,因此它确有其功能。
”相反的,在孩提时代我们也经常在睡前喝了过多的水后梦见自己上厕所,结果醒来后发现自己尿床了,而成人后我们同样会做类似的梦,只不过我们通常会醒来去上厕所。
这这些都是由于梦的运作成功地相反观念取代了所有的痛苦概念,因此压制了归属它们的痛苦感情,结果造就了一个简单而令人满意的梦——一个看来是愿望达成的梦。
二,梦能够满足现实中未能达成的愿望梦是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我们在学生时代常有这种情况:当我们有题目做不出来时,睡梦中我们会反复梦见做题目的场景,许多时候我们可以在睡梦中成功解答题目。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在梦中解绝了科学难题。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范文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3dbaf0da38376baf1fae9f.png)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范文【梦的解析读后感(一):】《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名著,发表于1900 年。
在这本书中,引用了超多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
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构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的解析》将梦分为显相和隐义。
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掩盖着欲望(隐义)。
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
梦的资料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务必加以分析或解释。
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
很早就想读这本书了,但一向有各种原因没有去实践,放假回家,有了充足的时间,能够好好读读这本名著。
《梦的解析》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
其实这本书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我存于心中的道德观。
读过这本书后,每当看到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都有种异样的感觉。
这本书分能够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
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
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资料是“愿望的达成”。
梦不仅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
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
其中一个是他的 5 岁的小儿子的梦。
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
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能够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
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
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
?我此刻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必须能够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通用20篇)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0e1ea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8.png)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通用20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 1 在我的认知里梦是人心里状态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心里状态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于潜意识的,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想必那些都是人人都明白的,但从来没有人把它与心理学进行挂勾,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一个梦而已,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对于科学领域而言《梦的解析》乃是一个具有重要性意义的发现!而我也对书中有关于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也颇为感兴趣,不只是由于对于未知领域我充满了好奇,还是费洛伊以他那独特的手法向我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神秘的世界,简言之费洛伊特就是那么的神秘。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渐渐清晰与明确起来。
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
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不断的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使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
有关释梦的技巧,他在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有了明晰的运用,所以,他说“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按费洛伊德的意思来说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既满足了自我,缓和了冲动;又不至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梦就是愿望的达成。
因此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的表现,简单的来说这也属于自我潜意识的一种表现。
说到对于此我也是相当赞同的,那梦里的一幕幕似乎都还是前一秒才发生过。
我是一个比较爱怀旧,同时也比较感性,在小学刚毕业的那段时间里不知是太过于怀念过去小学与死党在一起的时光,还是对一初中生活的一种乏味,每晚梦到的总是过去与同学在一起上课的场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梦满足了我那些日子对于思念的满足。
喜欢李宇春的我与由于不可能看到她的`真人,所以我有一段日子的梦想就是看到李宇春的真人,可能是真的想得太多的缘故,结果还真梦到了,那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心情一直是相当的好,所以状态一直都还是不错的。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b323f8e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3.png)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梦能给梦者他所拥有的知识和记忆的证据,而这在清醒状态时,梦者却是不知道的。
梦有时通过一种十分神奇的重现能力,忠诚地将遥远的,甚至我们自己已经忘记的事情带回脑海中。
根据我的经验,每个梦关涉的都是做梦者本人,从无例外。
梦绝对都是利己主义的。
梦的材料有一大部分是来自清醒时刻之已有经验的。
但并不全是(无法解释)可能是隐藏的记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知道)。
百度教育商务合作,合作方向:产品代理销售或内容合作等。
梦中记忆的琐碎材料梦中记忆明显偏爱清醒生活经历中的那些无关紧要和从不为人注意的元素。
梦是欲望的满足,人们有所希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故而寄托于梦境。
梦,做大了,就成了幻想。
表面上它能成为拯救失梦者的机会,实则只是稍稍延缓被现实打垮的时间。
梦,是人们在恍惚、飘渺状态下放飞的一只风筝。
噩梦到头是好梦的开始,好梦到头是噩梦的开始,既是做了噩梦,不妨再睡一会儿。
在很多时候,梦中意念有着比清醒意念更具洞察力的一面。
梦不会受到物质世界中五花八门活动的影响,它只身退隐,领悟到许多隐藏在存在之谜背后的秘密。
也许在梦中,我们更接近现实的本质。
梦是虚无的,但梦里的痛楚却是真实的美梦是现实的噩梦,因为幸福往往需要对比。
越会出现在梦里的事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大概是因为内心深处,梦就把它做到极致。
有些梦可以实现,而有些梦,妄想能够睡到都是奢侈那是一个可以侵蚀他人的梦的梦。
梦,有美梦,有噩梦。
陷入美梦之中的人备感享受,舍不得清醒;陷入噩梦之中的人惊慌失措,拼命想逃离。
梦境确实是世上最无道理可言的东西了,你无法控制只能顺从,许多被遗忘被深藏的片段,只能收留在梦中,忽然出现,又忽然消失,来去都不由你自己说了算。
梦是这般迷人,坏的让你反思,好的让你沉醉,还好我们可以暗自庆幸,我们还有一份可以做梦的纯真!在梦中,我们有时看不到明显的因果关联。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对于暴力无动于衷,但会为一阵小雨而感到悲伤;我们会因为在尘封的书架上找到了一本老书而欢呼雀跃,但手握一整箱的钞票却无动于衷。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9994f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2.png)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梦的解析》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对人类的梦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我们打开了理解潜意识的大门。
弗洛伊德认为,梦并非毫无意义的随机想象,而是潜意识愿望的表达。
在我们清醒的时候,由于各种道德规范、社会压力和自我约束,许多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动被压抑在潜意识之中。
而在睡眠状态下,意识的审查作用减弱,这些被压抑的欲望便有机会以梦的形式呈现出来。
书中提到,梦的素材大多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可能是当天发生的事情,也可能是过去经历过但被遗忘的记忆。
这些素材在梦中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形和组合,使得梦的表面内容往往与潜意识中的真实愿望大相径庭。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解析的方法,去揭开梦的伪装,探寻其背后隐藏的意义。
弗洛伊德指出,梦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凝缩、移置、象征和润饰。
凝缩是指将多个元素融合为一个形象或情节;移置则是将重要的元素用不重要的元素替代,以逃避意识的审查;象征是用具体的形象来代表抽象的概念或情感;润饰则是对梦进行最后的加工,使其看起来更有条理和连贯性。
例如,一个人梦到自己在飞翔,这可能象征着他渴望自由,摆脱现实中的束缚。
而如果梦到牙齿掉落,可能与对衰老、失去魅力或失去力量的恐惧有关。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象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的含义会因梦者的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
在解析梦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强调要关注梦者的自由联想。
即让梦者在讲述梦的内容后,不受限制地说出脑海中浮现的任何想法和记忆。
通过这些自由联想,我们能够找到梦与潜意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梦的真正含义。
此外,弗洛伊德还认为,童年的经历对梦境和潜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童年时期被压抑的欲望和创伤,会在成年后的梦境中以各种形式出现。
通过解析这些与童年相关的梦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原因。
读完《梦的解析》,我对自己的梦境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我总是把梦当作是无意义的幻想,醒来后很快就会忘记。
梦的解析读后感
![梦的解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32155b6804d2b160b4ec0f6.png)
梦的解析读后感梦的解析读后感(通用11篇)梦的解析读后感篇1虽说本人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梦的解析》的读后感,但只是将该书的大致内容加以概括,并进行议论,并没有更深一步的思考。
所以我想借这篇读后感,单独的谈谈书中弗洛伊德所提到的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
《三字经》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
”而据我的理解,弗洛伊德的观点恰恰与其相反。
他认为人在幼年时期的思想、本性是邪恶的。
而我比较赞同后者的观点。
首先,需要了解弗洛伊德所认为的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从本我那儿得到满足,并且手段必须合理合法,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内化道德规范等形成的,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它追求完美,所以它是非现实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这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
人在刚出生时,超我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婴儿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所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自我也没多大用处。
所谓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本我便是如此占据了大部分位子。
婴儿在渴、饿、不舒服时会嚎啕大哭,这便是本我的表现。
那为什么说婴儿的本性是邪恶的呢?因为婴儿“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思想是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的,这种思想与强盗无异,只不过婴儿没有成人的行动能力罢了。
当人逐渐成长后,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这些无形的束缚在被超我吸收后,超我渐渐强大起来。
此时,自我便成了“和事佬”,为了满足本我的基本需求,又要遵守道德规范,自我就需要在两者间进行调节,所以人成年之后本性是否善良取决于超我是否强大。
《梦的解析》读后感
![《梦的解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ba8873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9.png)
《梦的解析》读后感《梦的解析》是一本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所著的心理学著作,阐述了梦境中的隐含意义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梦境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更深入和透彻的探究。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翔实繁杂,需要耐心和细心去阅读和理解。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认为梦是我们内心自我解析和排解的一种疏导方式,揭示梦境中隐藏的思维和愿望,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深层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作者的观点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层次性,让我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对梦的理解和解析不同于其他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梦境的含义源于潜意识中的未被意识到的想法和心理阻碍。
他采取了“自由联想法”和“梦叙述法”,让个体说出任何他们的梦想,然后解释它们所给出的暴露。
这样有效地警告我们不要将梦想单纯地看作是随机事件,而是应该认为它是自由表达内心深处想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然而,虽然弗洛伊德对梦的理解和解析方法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其理论和结论也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质疑。
例如,他对梦境中的性欲理论过于狭隘和难以厘清。
另外,采用弗洛伊德理论对梦境的解析,受到了时间、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最后,我认为《梦的解析》一书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究梦境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梦想的解析方法和思路,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深层意识。
同时,也要批判性地探究和审视梦的理解和解析方式,摆脱弗洛伊德的单一理论,多角度琢磨和领会不同的梦境解释方式,让自己对梦境的见解和认识更加全面、丰富和独到。
在《梦的解析》这本书中,弗洛伊德将梦境视为发现潜意识和阻碍的有用工具。
他认为在梦境中所感受到的都是被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这可用来帮助解决疑难杂症,包括不满、焦虑和抑郁等等。
弗洛伊德强调了梦境对于我们理解自己的心理机制和潜意识的重要性。
梦境可以揭示出我们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真正的情感和难以启齿的恶梦。
比如,弗洛伊德认为,“忘记的名字”这个现象,实际上是一个由潜意识意愿引发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3篇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3篇梦的解析读书笔记(一)一、梦是可以解释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梦是一种由于“精力过剩”而带来的副产品。
所谓的“精力过剩”,正好说明梦不是超自然的显灵,而受制于人类的精神活动。
梦是按照做梦人本身睡眠深度所产生的不同的精神活动。
世俗世界一直在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释梦。
其一就是把整个梦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尝试用另一种内容来取代它。
这种方法从某些方面看来,是在利用“相似”的原则,有时似乎非常的高明。
这就是所谓的“象征性的释梦”。
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的人,在对梦做出解释时,主要使用的就是“象征性释梦法”,从梦的内容、形式上来对未来进行臆测。
另一种释梦法可以称为“解码法”。
视梦作为一种密码,其中每一个符号,都可以像密码册一样,用另一种已经具有意义的内容来对照着一一解释。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释梦法成功地解释了部分梦,但是它们的不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
都是是主观臆测的,没有科学根据的。
弗洛伊德用把梦本身当做一种症状,利用梦的解释来追溯梦的病源,并据此来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和治疗歇斯底里恐惧症、强迫意念等精神病症状类似。
二、梦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
梦所代表的愿望的达成通常是没有什么遮掩的,极为明显。
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测试,比如晚上口渴会梦到在喝水。
梦无论是如何的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而且甚至内容往往是毫不掩饰即可以看出的。
小孩子的心灵比较单纯,做的梦也往往会单纯一点,小孩子的梦,往往表现为愿望的达成。
各种梦的案例证明,梦的本质是愿望的达成。
三、梦的伪装
梦代表愿望的达成,但是如何来解释让人焦虑的梦,让人感到惊恐的梦?梦是需要解释的,并非梦表面所显示的意义那么简单,这就是梦的伪装特征。
通过种种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证明:一个看起来内容很痛苦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达成的。
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在解析时发现的,“碰巧”就是人们平时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一些事。
其实这些令人不快的感觉,和平时我们面对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产生的反感情绪一样的,是在解开梦之谜底的时候,必须克服的种种阻力。
当我将所有不愉快性质和梦的伪装一起来考虑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梦都是经过伪装的,梦中的愿望,在平时被严重压抑了,所以愿望的达成被伪装到初开起来似乎无法看出的程度。
所以,我们说,梦的伪装其实就是一种审查制度在工作。
针对所有梦中令人不快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得出下边这个公式: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
最后,我还需要提到和这些以痛苦为内容的梦相近的
“焦虑的梦”假如把这类梦也看作是愿望的达成,恐怕对那些没有接受过梦的解析训练的人来说,更加的不好理解。
焦虑的梦事实上并非梦的解析的另一对象,它只不过以梦本身来表示出一半焦虑的内容而已。
我们梦中所感受到的焦虑就是梦内容所明白地表示的那些念头而已。
如果我们想对这种梦再作解析,那就会发觉梦所表示的焦虑就如恐惧症所产生的焦虑一样,它只是由某种念头的存在而引起的焦虑。
举个例子,从窗口掉下去是有可能,因此一个人走进窗口时应当小心点。
但是我们就不懂为什么对这类恐惧症病人而言,靠近窗口竟会给他们那么大的焦虑,远超过事实上所需的小心,同样地对这类恐惧症的解释,也可适用于焦虑之梦。
这两者一样,焦虑均附着于另一来源的某种意念上。
佛洛依德认为,神经官能症焦虑都是起源于性生活的,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因为里比多从正常的对象转移,而无法发泄引起的。
焦虑的梦的内容很多和性有关,是因为这种内容中所带的“性欲”转成了“焦虑”。
四、梦的材料与来源
1、梦的内容通常为最近几天给人印象较深的事情。
2、梦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和清醒的状态下,是完全不一样的,专门会去找一些次要的容易被忽略的小事。
3、梦完全受儿时最初印象的影响,常把那些从的细节清醒时候想不起来的小事,重新翻出来。
梦的内容常常用那些无关紧要的经验,而相反的,经过梦的解析
后,我们会发现注意力所集中的实际上是最重要、最合理的核心经验。
为什么梦见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那些真正刺激很深、完全达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地步的东西,反而隐藏起来,看不见了?最好的解释方法就是用“梦的伪装”现象中提到的“心理步骤”中的“审查制度”来解释。
那些无足轻重的经验,如何在梦中取代了在精神上更具重要性德经验?我们了解到梦的形成是曾经产生了“置换”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就是具有较弱潜能的意念开始必须从那些有较强潜能的意念里,逐步地吸取能量,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呈现出来,上升到意识层面。
这种转移想象在日常的动作和行为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一个孤独的老处女会近乎疯狂地喜爱某种动物,一个单身男人会变得很狂热地收集物品,一个老兵呢,会为了一小块有颜色的布条——旗帜,而不惜牺牲生命。
我们看到梦之所以用这类芝麻小事作为内容,其实无非就是一种经过“转移作用”的“梦之伪装”。
而且,我们也应当可以想到,梦之所以被伪装是由两种前述的“心理步骤”之间的检查制度所造成的。
假如某天发生了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可以引发出我们梦的体验,梦会把着两件事合成一个整体。
它一直按照这种“强制法则”,进行着合成一个整体的工作。
梦的形式是按照一种强制法则在进行,所有能够引起梦刺激的来源,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梦的刺激来源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灵活动,借助当天的精神活动,将从前的刺激变成和最近发生一样。
梦的来源包括:
一、一种最近发生的,在精神上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并不直接呈现在梦中。
二、几个最近发生的具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合成一个整体。
三、一个或数个最近而具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关紧要印象来表现。
四、一个对做梦人本身有很大意义的经历,却经常在梦中以另一个最近经常发生,但没有多大关系的印象构成梦的内容。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二)这是一本令人内心纠结的书。
也许因为我没有太多心理学、病理学及精神病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此书读来颇多观点不甚赞同,当然,这丝毫不影响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
试想一本著于1899年的著作,其分析、研讨内容至今仍然很有说服性、仍然很有指导意义,足见本书的历史价值绝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不能苟同就能撼动的。
严格地说,如果你是一个医科的学生,而且对精神病及心理疾病方面想深入研究,或者很感兴趣,那么这本书你一定要看,其中一些梦的解析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我虽对这方面不甚详解,但循着本书的思路与解析,已然对这一领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如果你因为对梦的兴趣,或者是想试着做传统意义上的解梦,想通过阅读这本书达到这个目的,恐怕会失望,因为这本书几乎完全没有从这方面去解析梦。
特别是书中关于梦的解析几乎全部基于性、童年相关联,难免令其说服力降低,颇觉牵强,恐怕这也是本书之所以
略有争议的体现吧。
虽然这本书象教科书一样理论化,但其细致入微的记录下每个梦,又象考古一样对每个梦深入研究,其解梦是为了为病人治病,而非算命预测,令人很折服他的专业功底,但对业外人士借鉴意义似乎不大。
不过,书中对潜意识的探索与剖析还是很有见地的,梦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潜意识,窥析自己内心的真实意图。
书中精彩录:
1、疯子是醒着的梦者。
2、梦中的身体不能动等运动麻痹,是神经意识与肢体的矛盾体现。
3、梦中所展现的主要是人的本能,可以说人在梦中回到了自然状态。
他冲破清醒时被意志禁固的压抑。
4。
梦中忘记的往往是重要的,是稽查的抗拒。
5、最后渐渐明白:梦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潜意识,真实意图。
6、前意识与潜意识。
以前的概念中只知道潜意识,现在才知道还有前意识。
7、梦的形成至少经过一天以上的酝酿。
原来以为梦是自然瞬间形成的,经过大师的分析觉得真的是酝酿好久呢。
以后会留意下自己的梦,或许还会珍惜下自己的梦呢。
如果说有些书要通过重读来强化与加深,我不会再选这本书。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三)最近开始看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
梦是个奇妙的东西,又是虚无的,内容又奇妙,常常不可思议。
日有
所思,夜有所梦,我也经常在梦中发现之前现实的影子。
好奇,所以要读读。
佛洛依德却说,梦就是“思”,是种纯心理活动,睡眠后的心理活动。
比起神启论,我更同意佛洛依德的观点。
今天才看了十几页,了解到一个梦的现象。
人可以在梦中见到数年前景象和人,而平时主观里根本就没这样的回忆和记忆。
而你梦中的人或物没有凭空创造出来的,都是你见过的,也取只是听过一次或不经意瞟过一眼,梦会把它还原和放大。
就像你用眼睛记录下你所看到的所有东西,梦可以做细节的回放,醒来时你还能恍然大悟。
所以我觉得,在年轻的时候,我们要,多看,多听,把所有的影像和声音记录到大脑的硬盘里,当我们老了,还可以在梦中燃把记忆煮酒,搬砌记忆雕刻时光。
一觉醒来,仿佛又回到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