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照片那个时代的记忆
民国上色老照片1917—1919年期间的四川乡村生活(组图)
民国上色老照片:1917—1919年期间的四川乡村生活
本组老照片的摄影师是美国社会经济学家西德尼·戴维·甘博。
甘博先生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他第一次到中国是十八岁,刚刚高中毕业的甘博是随家人来华,这次旅行使他和中国结下了毕生的不解之缘。
他深受伟大的东方文化吸引,为她的贫穷而震惊,对她勤劳好客的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读完大学并获得社会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甘博多次来到中国。
从1917-1919年、1924年-1927年以及1931年-1932年,甘博作为一名志愿者,先后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社会调查干事,并就职燕京大学基金会。
在中国期间他一共完成了五部社会调查作品;他还在中国西部地区游历,拍下了大量的珍贵照片。
在返回美国之后,他继续在基督教青年会服务,直至去世。
他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问、拍摄照片及影片,对现代人类学来说,当时所采的研究方式已非常先进。
甘博共出版了五本有关北京及中国其它地区社会面貌的着述,但至今只有《北京的社会调查》一书被译为中文。
甘博拍摄的照片是以同情的角度来研究及了解当时的中国,他认为许多贫穷的中国人在困苦的生活环境中,却用过于平和的心态去忍耐,但甘博认为这种贫困的程度是很不合理的,希望通过社会调查及评究,从而探求帮助的手法。
甘博的大部分相片一直未被发现,直至一九八四年他的女儿凯瑟琳在一个鞋盒内发现了,这些照片被交给杜克大学图书馆完成数字化并公开展示。
一九八九年,这批相片首次在北美十九个城市及中国内地十三个城市巡回展出。
1968年,甘博在纽约去世。
老照片:90年代那些珍贵的记忆
⽼照⽚:90年代那些珍贵的记忆图为1994年,温州,打⼿机的乡妹⼦。
图为1992年,陕西⽶脂县的⼀对新娘新郎。
图为1992年,温州周岙农村,骑摩托的⼥青年。
图为1990年,海南三亚,⼀个卖太阳眼镜的⼩贩。
图为1993年6⽉,⼴州,打公⽤电话。
1993年,陕西潼关县,梦。
图为1990年9⽉22⽇,北京。
第⼗⼀届亚运会开幕式,许海峰(中)、⾼敏(左)护送⽕炬进场。
图为1993年,河南辉县,⽼⼈。
泥⽔⾥上课。
图为1992年,沈阳。
⼀位市民推着⼉童车去公园途中。
图为1990年河北滦县,⽼城北门外开了第⼀家卡拉OK冷饮厅,当时热闹⾮凡,⼩孩⼦都趴在窗⼝偷看。
图为1993年,成都太升路,⾃发形成的通讯⼀条街。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通讯⽅式发展迅猛,BB机、⼤哥⼤成了当时有钱⼈的象征。
图为1993年,青岛,⾸届农民选美⼤赛在崂⼭举⾏。
图为1993年夏,成都春熙路,⼥⼦⼀⾝单薄纱⾐,留下⼀个袅袅的背影。
图为1992年7⽉济南,开始拆除德式建筑济南⽼⽕车站的⾏李房。
图为1990年的西安。
那时候猫还能抓⽼⿏,也不叫喵星⼈。
图为1993年,河南,抱孙⼦,抱⼉⼦。
图为1992年2⽉陕西陇县,⼀位农民和他的三个孩⼦,怀中抱着的是刚出⽣的第三个男孩。
图为1993年,上海,母⼦。
图为1993年,昆明官渡,⼩板桥街⼦天的⽛医。
图为1991年9⽉的⼤连天津街,⼀个短裙美⼥,回头微笑。
图为1992年,深圳车公庙⾷街,逛街⼥孩。
图为1992年,温州街头,⼀位穿西装的'绅⼠'。
图为1993年,上海,美容院内。
图为1992年3⽉,⼭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南岩头村,'磨盘⼩学'的全校师⽣。
图为1991年,温州⼀家⼈。
图为1991年,深圳⽼街的公⽤电话摊。
图为1991年⼴州多宝路,红卫装换时装。
西关这家服装店从⾹港引⼊各款时装,为顾客私⼈定制。
图为1993年,上海,洗浴中⼼休息的顾客。
图为1990年,中国⼤陆第⼀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的景象。
【图】东北农村30年前,那些珍贵的照片
【图】东北农村30年前,那些珍贵的照片东北农村30年前,那些珍贵的照片在坛里游荡很长时间了,为了能够发个好贴子。
把吉林老家表哥发给我的了一些老照片,在坛里晒一晒,让70后生在东北农村的我们,来共同回忆的一下,哪年、那事!为了让大家多了解一下我们哪的农村的习俗,文图并茂。
不多讲了----------------上图东北的鸡窝(用稻草编制的鸡窝,鸡下蛋时,特舒服。
好窝下好蛋鸡的美食苞米)老碾盘(用于碾磨粮食的工具,也是驴的VIP专享)鞭子(用于驱赶牛、马拉车的工具,在本山大叔的小品《三鞭子》的大家见过。
皮梧露鞋(因为四五十年代的交通运输主要靠马车,冬天的车老板必须要有双耐寒耐磨的鞋,在鞋内垫上东北的梧露草,非常暖和舒服。
)土办法杀年猪(在年关底将近,把家养了足年猪杀了过春节,一般的猪都在300多斤。
现在没有养这么大的猪了,也不怎么杀了。
)做棉袄(东北的大棉裤、二棉袄,现在只有老人还穿,年轻人再也不穿了)哪个年代,那家不三四个孩子啊!孩子和鸭子比数量呢!还是计划生育好!现在生那么多也养不去啊?小时候,玩的老鹰抓小鸡。
儿时的快乐!乡情---看望生病的多年老姊妹(农村没有什么好东西,自家鸡下的蛋,和黑牛豆奶。
风风雨雨几十年的相处,感情深厚!闲时一旦烟,晒过活神仙!(眼袋杆够长吧!旱烟非常够劲!狗皮帽现在很少见了。
)农闲时,看几把小牌,娱乐一下!(东北特有的纸牌,现在没有人玩了,改成麻将了。
)跳皮筋(东北丫蛋们的最爱,现在没有人跳了,都上网玩游戏了。
)最纯朴的秧歌(没有像样服饰,开心就好!)煮黄豆(农村制作大酱的原料。
想起小葱蘸大酱、黄瓜,那个美呀!)大酱块制作(将煮熟的黄豆,倒碎,摔打成块,用纸包好存放,进行下酱)打场(东北把成熟的粮食作物,收获到家,在场院加工晾晒)大冬天的,坐在火炕上,烤着火盆,抽着眼袋,老姊妹唠唠嗑。
(东北的老姑娘叼着大眼袋,现在可没有那个姑娘吸烟了,火盆、炕席再也看不见了。
)12寸的黑白电视机、单卡录音机那时候的家庭可以了!还有自己设计的什么机器,有头脑的人才!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屋内报纸糊的墙,外地原色泥墙。
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回忆
32018.9 中国农垦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杜国明(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上世纪70年代初,我对家乡叶县农村的回忆就一个字:饿!那时我没有太大梦想,只盼着有一天顿顿白面馒头随意吃该多好呀!听妈妈讲,当时我爸的愿望是从田里干完活回家,杂面馍能吃饱就行。
梦想很丰满,现实红薯干。
那个年代,我家每天早上喝能照出影子的红薯干稀饭,中午和晚上大都是野菜粥,偶而吃一顿用野菜和泡黄豆做的懒豆腐就很奢侈了。
全家七口人一年的口粮是小麦300斤左右,其它全是粗杂粮。
因为红薯高产,当时主食基本上就是红薯配野菜。
少有的杂面馍是小孩子的专供,就算干体力活的大人也舍不得吃。
偶而炒一次菜,也是从喂猪草里拣出的野菜。
那时总觉得肚里空空的,好像总没吃饱。
80年代初家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承包了九亩地。
第一年交完公粮,余粮虽说还不宽裕,可杂面馍吃的次数比原来多了。
第二年,我家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爸爸的愿望实现了。
第三年,我家仅小麦就收了5000多斤,我的梦想成真了。
家里专门留了一分多地的菜园,季节性蔬菜也经常吃了,红薯和玉米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用当时一句很时髦的话形容就是“家里白面不倒”。
1984年末,爸爸“右派”平反,我们家搬到黄泛区农场,吃上了商品粮。
当时农场实行的是按人口供应食品,逢年过节有猪肉、酱牛肉、鱼等,芝麻酱我得端着和面盆去取。
时光飞逝,变化仿佛都在不经意间。
如今,人们从盼望“吃得饱”变成了讲究“吃得好”。
我家的饮食讲究荤素搭配了,大鱼大肉不吃那么多了,做饭用油也不任性成勺子舀了。
过去吃厌的红薯和玉米,如今成了养生食品。
妻子嫌自己胖,常嚷嚷着要节食。
上小学的女儿吃饭挑挑拣拣还振振有词:“我不吃了,我不想变成妈妈那样的大胖子!”想想过去的苦日子,再看看今天的美好生活,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回忆李伟(黑龙江农垦胜利农场)家中有一张已经泛黄的照片,照片中爸爸妈妈分别抱着姐姐和我,面对镜头微笑。
爸爸背书的“摄于1989年老邓家照相馆”字样依然清晰可辨。
家乡的变迁:从老照片看时代发展-初中作文800字
家乡的变迁:从老照片看时代发展-初中作文800字标题:家乡的变迁:从老照片看时代发展我坐在家里,看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怀旧情绪。
这些照片记录了我家乡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家的老房子。
那是一间简陋的平房,砖瓦已经斑驳,墙面也被风雨侵蚀得坑坑洼洼。
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我家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没有电视,没有电冰箱,甚至没有自来水。
然而,这却是我们一家人的温馨小窝,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爱的温度。
再看看另一张照片,那是我在90年代初的照片,背景是刚刚建成的新居。
那时,我家搬进了新建的楼房,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家里的电器设备也逐渐齐全,电视、冰箱、洗衣机等都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那个时候,我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
接着,我看到了最近几年的照片,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公园绿地随处可见,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如今,我家住进了现代化的小区,家中各种家电一应俱全,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这些照片见证了我的家乡从小村庄到现代化城市的转变,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奋斗的结果。
回首过去,我对那些艰难岁月心存感激,因为它们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展望未来,我对家乡的发展充满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也为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到幸运。
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总结来说,从老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家乡的变迁,也可以看到时代的脉搏。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讲述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更有信心去迎接未来。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
那时,中国还处于农业社会阶段,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农村。
农村生活简朴而充实,人们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在五六十年代的农村,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务农为主。
清晨,农民们就会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
他们会去田里耕种、播种、收割,一天下来,汗水浸透了衣衫,但他们却乐此不疲。
在农忙的季节里,整个村庄都充满了劳动的忙碌声和欢乐的笑声。
除了务农,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事情。
村里的人们会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或者举行一些传统的庆典活动,比如赛龙舟、放孔明灯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们的生活,也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乐趣和温馨。
人们在劳动中感受着自然的恩赐,在交流中增进着友谊,这种生活方式让人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
如今,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已经成为了历史,但那段时光留下的美好回忆却永远珍藏在人们的心中。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是一段充满情感和回忆的时光,也是我们对过去的怀念和珍惜。
七十年代的生活老照片,最后一张也忒真大胆了!
七十年代的生活老照片,最后一张也忒真大胆了!
每一张黑白照片,都记载了一代人的回忆。
70年代的老照片,是现在很多父母辈的人回忆,或许是痛楚或许是喜悦,但是永远回不去了。
那个时候的饭菜都是柴火烧出来的
那时候的农村女孩子也特别美,一点都不输给城里人,天然的气质,很吸引人。
人与人之间总是充满了人情味。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大,大家都没有钱,穿的衣服款式也很少,破了就补补,穿起来一样很舒服。
那时候生活不富裕,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一年才能杀一次鸡,但那时候的鸡肉特别香,味道特别浓。
奶奶的灶台总是有很多的菜,记忆中,回奶奶家都是吃的撑才离
开。
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机动车,都是步行或者自行车
所以路上也没有红绿灯
那时候上个庙烧个香是不需要门票的,图为寒山寺
哪怕大家挤一张小板凳上,捧上一本小人书就能安静一下午
那个时候在公园搂搂抱抱的情侣都算是胆儿大的,现在感觉很平常了,真怀念心动的感觉。
东北60—70年代农村真实写照,过大年,杀年猪,小山村的幸福时光
东北60—70年代农村真实写照,过大年,杀年猪,小山村的幸福时光最幸福的年代,真想回到那个时候呀!童年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了一帧帧美好的画面留在心底,百般回味、百般滋味。
又一次把我拉回从前,感觉那个年代所有的经历都值得回忆!值得记忆!熟悉的场景,一下子回到童年了,简单的快乐。
想到再也回不去的儿时,忧伤一下子涌上心头。
看到这些老照片,不由得热泪盈眶,特别怀念那段民风质朴的年代,虽然穷但是活的很踏实住的是土坯草房,窗户是小方格,分上下两扇,糊上纸再刷上豆油即防水又透光,条件好的下面装块玻璃就不错了。
我们这一代还能有亲切感!下一代真的没看过箱子下面放白菜,狗皮帽子,旱烟袋!棉鞋!五六十年代这种情况在东北有些农村地区存在过。
一间屋子南北炕各住一家,白天各吃各的,晚上炕沿上方的幔帐一拉,各睡各的。
一般都是南炕的房东把北炕租给另一家了。
真的好怀念小时候,冬天炕上放一个炭火盆,姥姥拿个大烟袋边抽边烤火,冬天雪厚的没过大腿根。
看完射雕英雄传,模仿洪七公的叫花鸡,刨地烤土豆!童年的乐趣不由地想起来我小时候家里杀猪的情景,杀猪真是一大喜事。
小时候的猪肉太好吃了,血肠和杀猪菜也太好吃了,现在怎么也吃不出那个味。
我想主要是我们现在生活好了,吃腻了,几天不吃肉也不会想。
那时,一年都很少能吃到肉。
年底杀头猪,可以猛造一顿肉了,那怎么能不高兴。
没有了吃前的苛刻,当然也就吃不出来那个难忘的味道!小时候冻猪肉,去屯后面的小河里刨筐冰来,院里挖个长方型的坑,坑底和四壁先摆些冰块,然后码层肉再码层冰,并淋些井水。
那年大概10岁多点吧,父亲把这“简单”的活交给我了。
谁知我咋想的,最后竟然往里灌了好几桶水,等到想取肉的时候,动用了铁钎子,还是把整块的肉弄的支离破碎。
那时候每天两毛钱零用钱!每天都纠结是买两次一毛钱的冰棍!还是买一次两毛钱的雪糕!又或者是买两个红粘糖!又或者是买瓶两毛钱的汽水!又或者是买两袋豆腐皮!又或者是买一袋牛板筋!那时候就想快点长大!长大有钱了想买什么吃就买什么吃!现在终于是实现了!每次吃饭时想吃康师傅的面时就吃康师傅的!想吃统一的面时就吃统一的!那个时候老淘了,经常挨骂打,把邻居家的辣椒花都给摘了,老太太去俺家夸我,这个死孩子,真他败家。
80年代照片张张让人心碎的记忆
80年代照片,张张让人心碎的记忆1980年代,东北农村,过年贴对联。
毋庸置疑80年代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具有特殊意义年代,它开启了中国新的时代征程,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从此中国走上了富民强国的道路。
本期老照片精选了中外摄影师拍摄的关于八十年代中国的最为优秀作品。
翻开这一张张二三十年前的照片,你有何感想?欢迎大家给本平台留言。
德兰/文1980年,在北京的一个公园里,一群时尚女性的飘逸发型。
1980年,上海,身穿西式服装的新人在拍摄新婚照。
1980年代,东北农村,在摇篮里慢慢长大。
1980年,成都,做面条。
布鲁诺·巴贝/摄。
1981年8月4日,北京,在沙河朝宗桥下首次使用酒精检测仪。
刘英毅/摄。
1982年,北京,邓小平准备接待到访的法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乔治·马歇。
马克·吕布/摄。
1980年代,东北农村,农村妇女做布鞋。
1982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看护孩子。
一位老人用小竹车推着自己的孙子来到天安门广场,老人自带小板凳坐在孙中山像前,看着小孙子玩耍,一脸的幸福和安详。
1983年,重庆,时髦青年。
久保田博二/摄。
1984,北京某街头出现的个体经营户,一台缝纫机就可以做小生意。
1984年,温州市区的木勺巷,这里是温州地区最早开放的自由市场。
萧云集/摄。
1984年,沈阳,一位母亲和儿子经过毛主席雕塑前。
久保田博二/摄。
1984年,河南省鄢陵县,制瓦厂工人杨五辰获1台凯歌牌黑白电视机奖励。
1985年夏天,温州市苍南县,农村青年掀起了一股学习吉他的热潮。
萧云集/摄。
1985年,西安,古城墙边的鸡鸭市场。
久保田博二/摄。
1985年5月,福建省玩具评比展销会上,这位小朋友操纵电子游戏机操纵杆在电视机上打游戏。
1986年,一群红领巾在跑步。
1980年代,城里人的家具摆设。
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及缝纫机、液压暖瓶、台灯等。
1986年,北京颐和园里的一对情侣。
阎雷(法国)/摄。
童年记忆
日志返回日志列表[转]85-94年陕西农村娃们的童年记忆《不是陕西的不要胡转载啊》2012-12-18 20:24阅读(23)转载自刘林•赞(999)•转载•分享•评论•举报•编辑上一篇 |下一篇:三个故事说穿了许...80后陕西农村娃们的童年记忆闲来无事,网上偶遇一组老照片,立马勾起了对儿时农村生活的记忆,不胜唏嘘。
特转载一些图片,与同龄人分享,共同追忆童年旧时光~~~~1P:这样的麦草垛你爬过木有?耍完回家后身上的各种痒你有过木有?2P:摔瓦屋,胶泥的选材最棒……3P:这种东东你们老家叫什么?大蚂蚱可以用来烤着吃~~~4P:裸奔,裸泳,夏天里的最清爽的记忆(现在渭河应该可以游泳了)5P:马泡的味道还记得吗?(确实没见过)6P:椿牛牛7P:吃过的菱角壳,在上面挖个洞,可以当哨子吹8P:甜甜根,嚼在嘴里甜丝丝的感觉9P:这个不多解释10P:榆钱,蒸麦饭,真是美味啊11p:tan dan ,小时候攒了半瓶子12p:老牛,曾经用来吓唬女同学的独门暗器,总能引起一阵尖叫……13P:洋姜,腌起来很好吃14P:打麦场里的lou chi 你玩过没有15P:厨房门后的马勺子和大水缸,夏天耍完回家奔将过来,咕咚咕咚半勺子凉水下去了,酣畅淋漓~~15:糖精,一毛钱就买这么多16P:这样的马蜂窝捅过没有?17p:想不起名字的玩具18P:五颜六色的呀呀葫芦饮料,集市上最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19p:熟透的桑葚子,吃到满嘴血红20P:暑假开学后的义务劳动21P:这样的字典你还有吗22p:苟蛋蛋,掉在地上很招引蚂蚁23P:槐花,最喜欢槐花汤的味道24p:红红的外衣里面包裹的是什么还记得吗25P:这个是什么窝?老哇还是野巧。
26p:刚偷来的红芋,烤着吃最爽27P:鉴别一下,是不是地牦牛的窝28p:黑豆豆,我的最爱,常常是揪一大把然后一口捂进嘴里29P:无花果30P:枸杞子31P:麻疙瘩。
32P:翻墙头也是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33P:小学教室里当年五颜六色的弹球34P:打玉米花,捂上耳朵,准备抢……35P:白天课堂上藏在桌洞里玩,晚上满脑子都是各种方块36P:这样的电壶用过吧37p:挤窝窝,无师自通,代代相传,仍然是孩子们的最爱(挤挤挤窝窝,越挤越暖和。
老照片:60年代的河南农村
老照片:60年代的河南农村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快乐的饲养员和拾柴的老翁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从父辈的身上和留存的记忆的讲解中,从这些图片的反馈中,我们看到那个年代特有的精神和许多现今仍值得我们继承和保存的东西。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淳朴、向上、凝聚、奉献、激情、热爱、互助,种种无法用语言描述准确的,为理想而献身的执著而自然无杂质的情怀,让那段岁月永存!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农村老照片那个时代的记忆
农村老照片——那个时代的记忆文字:李月贵图片:手机拍摄/网络图片编辑:李月贵一、农村改革开放前(生产队时期)的老照片生产队,一个50、60后的朋友们熟悉而又平常的词汇,一种在我国农村延续了多年的最基层的社会形式,我不想评判它的是非功过,只想记录我在那个年代,作为孩子的印记。
从我记事起,就有了生产队(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
根据各地方不同的情况,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也可以是三级,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我家属于内蒙古凉城县厢黄地人民公社西厢大队的第六生产队,全队四十多户人家,二百多口人。
那时的村民叫社员。
几千年单干独斗的农民,经过合作化组织起来,成为一名集体生产队的社员,所有的生活来源就是以参加劳动而得到工分,再由工分折算成粮食与柴草,成为一个家庭的最基础的生活来源。
他们勤劳俭朴,心地善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过着最简单的生活。
下面是农村改革开放前的一些生产、生活场景图片:▽社员们一边唠着家长里短,一边吃饭、做活▽六、七十年代,好多农民穿的都是打补丁衣服生产队时期的社员家里都比较贫穷,农民花钱买一身衣服,一穿就是好几年。
四、五年不买新衣服是常见的事,孩子们的衣服都是老大穿过老二穿,老二穿过老三穿,以此类推,好多人的衣服上都是打补丁。
不仅仅社员贫穷,就是生产队也很穷。
农民不能有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能自己养猪,养鸡以及其他家畜,如果那个农民自己养家畜,就要被批斗,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60年代初大队组织社员学文化▽红卫兵长征大串联的激情岁月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
红卫兵运动最初是破除“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随后发展为抄家、打人、砸物。
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遭到批斗。
红卫兵运动对社会秩序和民主法制的破坏,引起各地党组织和许多干部群众的不满和抵制。
但是,这种不满和抵制当时却被认为是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你绝对没见过的80年代珍贵老照片,那时的农村人比城里人还时髦
你绝对没见过的80年代珍贵⽼照⽚,那时的农村⼈⽐城⾥⼈还时髦
这些珍贵的80年代⽼照⽚,满满的都是回忆,见过的⼈估计寥寥⽆⼏。
那时的百姓多么淳朴,
那时的农民朋友多么时髦,你绝对想象不到。
1、掉进钱窝的⼩本⽣意。
2、时髦的农村⼤爷打简易台球。
3、如饥似渴读报纸,好学的农村知识分⼦。
4、农村⽼太太过⽣⽇,扮演⽼太君,被⼈抬着⾛,好幸福。
5、集市上买领带,就教怎么打领带。
6、⼩时候⼀定都跳过,还能碰上这么纯洁的⼩伙伴吗?
7、夏天公安带队,浩浩荡荡游街。
8、最初的⼤哥⼤,这位是⼤姐⼤。
9、换⼤⽶了,换⼤⽶来。
如果你也被这些⽼照⽚唤起记忆,请记得收藏并转发和⼤家分享,欢迎在评论区和⼤家分享那个年代的⼉时回忆。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是一幅充满朴实和温馨的画面。
那个时代,农村生活
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纯朴和淳朴,人们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在那个年代,农村生活的主要活动是种田、养殖和家务劳动。
清晨,农民们就
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
他们要去田里耕种、施肥、除草,一直忙到太阳西下。
妇女们忙着照顾家庭,烧饭、洗衣、缝补,一边还要照顾孩子们。
生活虽然艰辛,但人们依然过得很充实和幸福。
在五六十年代的农村,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很简单,没有手机、互联网,人们主
要依靠面对面的交流。
每逢节假日,邻里之间会举行一些集体活动,如赛龙舟、放风筝、唱大戏等,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农村生活中最让人怀念的是那份淳朴和纯真。
人们彼此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没有太多的利益纷争和攀比之心。
每逢丰收季节,村里的人们会举行丰收节,一起庆祝丰收的喜悦,共享丰收的果实。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那个时代的人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过着最真实的生活,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是一幅永远珍藏在人们心中的画面。
一组老照片,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生产
一组老照片,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生产1957年,河南省济源县王屋乡是古代传说“愚公移山”的地方,王屋乡人民正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变着山区的面貌。
在当时,经过两年的努力,梯田、水库、水窑已遍及全乡,自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摄影钱浩/人民画报(组图来源:人民画报中国专题图库)1957年,安徽怀远。
干部下乡帮助农民抢收小麦。
怀远县地处皖北、淮河中游,1956年,大河湾地区遭受了水灾,许多农业社受到很大损失。
摄影李曙/人民画报1957年,山西平顺。
全乡社员正在轰轰烈烈地把鹅卵石荒滩改造成耕地。
当年,全乡农民积极生产,大家的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很多住窑洞的农民陆续搬进了新房子,全乡农民的存款比1953年增加了40倍。
摄影王复遵、邓永庆/人民画报1957年,黑龙江密山。
农垦部长下田劳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南北600多个国营农、牧场已经开垦1200万亩荒地。
1957年4月,农垦部巡视团来到华南、华中和黑龙江视察了国营农、林、牧场,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建议。
摄影张韫磊/人民画报1960年,江苏昆山。
教师在麦田里讲授人工授粉。
花桥农业中学是为公社培养技术人材和管理人员的半工半读的学校。
学生们一天劳动,一天学习,并随时随地联系生产实际,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由于实行半工半读的制度,两年时间花桥农业中学已经发展到5个班、206名学生,田头地角都是教室。
摄影吴寅伯/人民画报1960年,河南延津。
农民土法制肥。
河南小店一带,建立人民公社以前只有几个铁匠,工业品都是依靠外地供应的。
后来小店人民公社已有机械修配、化肥、面粉、缝纫、造纸等52个小型工厂,促进了当地经济生产的发展。
在公社的肥料厂里工作的大多是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妇女。
摄影任诗吟/人民画报1964年,天津静海。
活跃在田野的下乡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到农村后,在农村的大熔炉里,逐渐锻炼成为劳动化的知识分子,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组农村老照片,带我们走进遗失的美好童年
一组农村老照片,带我们走进遗失的美好童年转眼又是一个麦收季节来临,重型收割农机轰鸣着奔驰向四乡...思绪不禁回到了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的打麦场...可惜,那时的我们只记得劳动的苦和太阳的毒,根本不懂什么是付出...这几天清晨,总是伴着布谷鸟的叫声醒来,一年的收获就从这里开始。
谨以此文献给现代父母们,教育下一代,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小时候踩垛不在行,刷的一下滑下来!那时我们还有收麦假,跟着大人一起下地,没有防晒霜,没有收割机,有的是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
收完麦子后,毛驴是家里必不可少的劳动力。
那时候我们要把麦子一车拉回家,现在姥爷家里还有当时带的草帽。
早上把割回来的麦子散落到场里,先让太阳暴晒,然后一遍一遍的翻,等到下午太阳把麦秆晒干了,再让拖拉机一遍一遍碾,直到麦粒与麦杆脱离。
那时候最怕的就是帮大人张口袋,一股土腥味,还是忍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往里灌。
那时候看着大人把麦秸一层层堆起来,觉得好厉害。
扬麦场景,那时候还可以用的是四轮拖拉机带着风扇,风老大了。
更多的时候只有等到起风的时候才能扬麦子。
现在老家已经看不见这样的土坯房了,对于城里人来说,这已经成为了艺术了。
趁天还没黑,大家争分夺秒的把晒干的麦子装进口袋,夏天的雨水说来就来。
农村的日子,就是从白天到黑夜不停劳作的生活。
年龄越大的人扬场水平越高,尘土和柴屑飞走了,麦粒堆积的很干净。
小孩子无忧无虑地坐在口袋上,或者躺在麦堆上,尽情地玩耍。
晒麦子,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大场了,好还念以前的大场,晚上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晚上装起来,白天又倒出来晒,一遍又一遍的暴晒,一直到全部晒干,每一粒小麦蕴含着农村人的汗水与辛劳。
炎热的盛夏,忙碌的季节,丰收的喜悦,乡亲们的追求。
炎热的夏季,大树底下凉快至极,但劳作的人们没有机会享受这一丝清凉。
只有年迈的老人借择韭菜的机会在大树底下做暂时休息。
扬麦的确是一个难以掌握的技术,一个真正的庄稼汉是必须掌握的。
麦粒和麦穗分离要经过很多次扬场分离。
一组老照片还原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北石家庄赵县人的真实生活
一组老照片还原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北石家庄赵县人的真实生活
1972年,河北赵县杨家郭村妇女推土。
1972年,河北赵县南解家疃村送公粮
1972年,河北石家庄赵县女民兵瞄准
1970年11月,河北赵县群众吃忆苦思甜饭
1970年11月,河北石家庄赵县群众吃忆苦思甜饭
1972年7月,河北赵县四级干部大会
1972年8月,河北赵县小吕村中学做广播体操
1970年4月26日,河北赵县庆祝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2年,河北赵县西大诰王秀贵忆苦思甜
1972年河北赵县苏村王夫芹介绍节柴节煤烧火技术
1974年11月1日,河北赵县杨家郭村青年集体婚礼
1971年,河北赵县南解家疃村荆编
1971年,河北赵县南解家疃村妇女摘棉花。
七十年代火红的年代农村旧照:生产大队、知青下乡、双抢开荒
七十年代火红的年代农村旧照:生产大队、知青下乡、双抢开荒每个人生产队记忆不一样,发展不均衡所以记忆就不同,每个时代都是这样,过去是,现在也是,以后还是。
只要站起来了,有了安定的环境,时代总是向前向着更好发展的,没有那段时间农村人的奉献精神,就不会有今天的丰富物质生活六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乡老照片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火红的年代,不知疲劳的农村。
那年代的人浑身使不完的劲,干劲十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参加修建水渠,不怕苦不怕累,自我牺牲的一代人,民族精神的践行者。
为农村农业生产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知青了不起啊,给农村带来新知识,新变化,做出了贡献。
知识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下乡知青参加农田基本建设。
激流勇进,磨练意志,虽然有点苦,但苦尽甘来,经历使人进步,艰辛使人脱变!知青们正顶着烈日翻晒小麦。
齐心协力起场那时的人,朴实无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好亲切啊!仿佛就在眼前,历历在目。
当时收获的场景,兴高采烈大搞农田建设,知青们正在农田灌溉生猪饲养,虽然说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很穷,但一点压意都没有人人的心情格外舒畅,我是特别的怀念,现在想起那个火红纯青的年代心情特别舒服。
我们那一代人的回忆,青春芳华,无怨无悔为国家作贡献!这些老照片中的屋子、人物,许多年纪大点的老人应该都认识,生产队记忆:关于五六七十年代农村粮食产量没有后四十年粮食产量高的问题一些人认为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还有一种就是分田到户提升农民的种田的积极性,农业产量大提升;你怎么看?到七十年代中后期,粮食产量上涨,用化肥是一个方面,但主要农业科技逐步推广应用,如粮食作物品种的精选供应,前期都是生产队打麦时在麦场抽大麦穗留种子,捡大棒子玉米留种子的。
后来县公社都有了试验站,从外靣调用和培育优良品种,产量才逐年提升。
粮食产量提高与分田单干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你积极性再高,地里一根草也没有你不使化肥产量也高不了。
建国初期农村真实生活场景,太珍贵了!
建国初期农村真实生活场景,太珍贵了!
那是集体的时代,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干活很积极,生产积极性很高。
种植养殖同时发展,一个村通常就是一个集体,有吃的大家一起吃。
土地是大家的,干活谁也不会偷懒!热情高涨
土地是大家的,干活谁也不会偷懒!热情高涨
同样村里有事还是要吹唢呐,敲锣打鼓的
那时候的村里面经常搭台子讲话,看露天电影等
那时候的农村孩子,五星红旗
农村很荒凉,也没有什么可供孩子玩的,还在放学就坐在磨台上面写作业
农村家里养的小猪
集体食堂,吃完饭后大家的碗就挂在门口。
街上排队买东西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老照片——那个时代的记忆文字:李月贵图片:手机拍摄/网络图片编辑:李月贵一、农村改革开放前(生产队时期)的老照片生产队,一个50、60后的朋友们熟悉而又平常的词汇,一种在我国农村延续了多年的最基层的社会形式,我不想评判它的是非功过,只想记录我在那个年代,作为孩子的印记。
从我记事起,就有了生产队(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
根据各地方不同的情况,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也可以是三级,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我家属于内蒙古凉城县厢黄地人民公社西厢大队的第六生产队,全队四十多户人家,二百多口人。
那时的村民叫社员。
几千年单干独斗的农民,经过合作化组织起来,成为一名集体生产队的社员,所有的生活来源就是以参加劳动而得到工分,再由工分折算成粮食与柴草,成为一个家庭的最基础的生活来源。
他们勤劳俭朴,心地善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过着最简单的生活。
下面是农村改革开放前的一些生产、生活场景图片:▽社员们一边唠着家长里短,一边吃饭、做活▽六、七十年代,好多农民穿的都是打补丁衣服生产队时期的社员家里都比较贫穷,农民花钱买一身衣服,一穿就是好几年。
四、五年不买新衣服是常见的事,孩子们的衣服都是老大穿过老二穿,老二穿过老三穿,以此类推,好多人的衣服上都是打补丁。
不仅仅社员贫穷,就是生产队也很穷。
农民不能有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能自己养猪,养鸡以及其他家畜,如果那个农民自己养家畜,就要被批斗,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60年代初大队组织社员学文化▽红卫兵长征大串联的激情岁月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
红卫兵运动最初是破除“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随后发展为抄家、打人、砸物。
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遭到批斗。
红卫兵运动对社会秩序和民主法制的破坏,引起各地党组织和许多干部群众的不满和抵制。
但是,这种不满和抵制当时却被认为是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六、七十年代农村社员家吃饭场景那时社员很贫穷,生活水平低,常年吃的都是土豆、谷黍和玉米等粗杂粮,小麦吃得很少,只是逢年过节才有白面吃,吃顿饺子就是最大的美食了。
因为我的老家没有水浇条件,完全靠天吃饭,小麦产量很低,再加上集体劳动,出工不出力,收成非常低。
如果不能风调雨顺,那一家人、一村人都会惶恐,因为父母那一辈人对一九六0年前后的大饥荒记忆深刻,他们用“艰年”来表达饥荒年代。
那时候生产队的小麦都要大量上缴,叫做“交公粮”,也是“支援国家建设”,上缴的比例我不太清楚,可能不低,所以分到社员们手中的更少了。
当然,如果生产队一年粮食产量比较低,上级会救济一下,名称叫“统销粮”,由“粮管所”以很低的价格卖给“社员”们,也主要是一些粗杂粮。
▽农业学大寨,搞农田基本建设,轰轰烈烈。
修渠打坝、平整土地,引水浇地。
▽农业学大寨开荒造田,抗旱担水浇地▽这位母亲用秸秆给孩子擦屁股▽他(她)们在生火做饭那时的社员家做饭主要烧麦秸、豆秸、玉米秸和树叶、土豆藤等柴草及牛粪、骡马粪。
因为种植玉米、豆类多,家家都有烧这些秸秆的大锅灶,秸秆就是生火做饭的烧柴,不够的时候冬天再到后山羊报沟、杏树贝割点柴草。
虽然这些秸秆燃烧的时间比较短,但那时农村也没有人买煤。
每年冬天,生产队派两辆马车去山西省左云县煤窑拉一个月左右的煤,买回来给每户社员分二、三百斤过大年。
▽谈恋爱在那个年代,这样偷偷摸摸、搂搂抱抱的谈恋爱都是胆大的。
▽五、六、七十年代结婚照▽下乡知青和贫下中农社员在一起▽1967年下乡知青做了赶马车的车老板▽1968年,战天斗地,不怕天寒地冻,下乡知青参加农田基本建设。
▽大队的知青赤脚女医生,每天步行走村串户给社员治病,挺辛苦的。
▽下乡知青积极分子选派到公社培训学习▽看那谷穗长的多么的大,那美女笑的多么的甜,绝对是个丰收年。
▽社员在麦田里除燕麦,作收割前的准备▽马车拉庄稼▽社员在用脱粒机脱小麦▽运输农产品▽70年代的小学生当时的学费并不贵,小学半学期是5毛钱,但是由于农民太贫困了,很多家长到小孩上完小学或初中就不让上了,回村劳动,挣工分,所以当时失学的人也是不少的。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农村,几乎村村都设有小学,一是为了孩子就近上学,同时也方便家长上工干活。
小学生都在自己村子里的学校上学,成群结队,无论年龄大小,从来没有家长接送。
学校的硬件设施很简陋,可那时也不觉得艰苦。
我的家离大队比较近,小学和初中都在大队学校念的。
1974年至1976年上初中的教室也非常简陋,桌子的面板是水泥板,水泥板用两个土坯砌起来的土墩子顶起来就是个书桌。
水泥板冬天特别的晾,很多孩子的手都冻了。
音乐课唱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爱北京天安门等。
▽小学生放学回家帮助父母劳动▽小学生放学后给家里放牛、拾粪我们上学还有农忙假,应该是收小麦的时候七月份。
学校老师很多都是农民,那时称民办教师,他们也有地,得回家收割。
于是全校放一个星期的假,老师让我们回家多帮爸妈的忙,多干点活。
▽社员在栽树▽农村的土房子我的村里,在农村改革开放前农民居住的房子基本上是土房,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看见过土房子,土房子就是农民没有钱买砖,把泥土用模具做成砖的形状晒干,建成房子,经过雨淋和潮湿,屋内屋外都看不到砖的模样,成为土墙,房顶不是瓦,是用麦秸秆和泥土抹上去的,这种房子阴暗潮湿,安全性极差,遇到下雪下雨极容易垮塌。
屋里面的地面不是砖,更不是水泥地面,就是和外面一样的土面,很多农民的窗户没有玻璃,就是用塑料布或破布遮挡。
由于长年失修,房子四面透风,到了冬天,屋里也非常的冷。
▽70年代人民公社的夫妻放映员▽社员们一年可看到2-3场免费电影▽社员们在担粪、拾粪、掏粪、拉粪▽农村的铁匠铺80年之前出生的人应该对铁匠铺的记忆都会很深。
那时,铁匠是老百姓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
翻新锄头、铁锹、镢头等农活工具,或者买这些农具都会到开铁匠铺的家里去,小孩子像大人尾巴一样跟着去围观。
打铁匠们挣的可是辛苦钱。
十几岁的时候,我就帮舅舅的铁匠铺拉过风箱,扛过大铁锤,那可不是坐在办公室敲打电脑的白领们所能体会的。
▽担土打坝,修渠引水浇地▽民兵在训练下面是农村的一些老式农具、老物件图片:▽粮票粮票是我国从1955年到1992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
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
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我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
1992年,粮票被取消了,当时国家同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开始放开粮价、取消粮票。
1955年出现的粮票,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社员劳动手册和劳动记工本劳动工分那时可真是社员的命根儿!年终除了按人口还要根据每家的工分分配口粮和余额款。
那时一个工到年底大约折合两毛钱。
一般一个中等男劳力,凡能拿得起田里农活犁耙的十八帮武艺,一般出工一天定为10分,有差距者定为9分、8分,能完成土里的全部农活的中等女劳力,一般定为8分,能力有差距的定为7分、6分。
那时的学生,受到的爱国爱社教育多,年纪虽小,劳动观念可强,很小就参加集体劳动,对于他们的底分,队里则根据年龄、个子来确定,一般为3、4、5、6分不等,但每个人“底分”的获得,必须通过正常会议程序最后确定。
社员们晚饭后是记工分的时候,也是最热闹的时候,家长里短、社会新闻等互相传播,其乐融融。
▽链子水车说起水车,很多年轻人是很陌生的。
此水车并非现今城市大街上的洒水车,而是过去乡下农民从井里提水的机具。
链子水车,是农田灌溉技术革新的产物,是农业水利化的时代缩影。
在那靠天吃饭的岁月,故乡的链子水车啊,维系着乡亲们对粮食丰收的期盼,寄托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光阴似箭,人生蹉跎,回首往事,故乡的“链子水车”,依然是铭刻在心挥之不去的印记!六七十年代,我们生产队有两台链子水车,算是比较少的。
队里安排了两名社员种了个几亩大的菜园子,园子里种植的蔬菜全靠这两台水车浇灌,收获的蔬菜给社员们分的吃。
▽压水井和辘辘井压水井是一种将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一种工具,它是铸铁造,底部是一个水泥式的垒块,井头是出水口,后粗前细,尾部是和井心连在一起的压手柄,约有二三十公分长,经常使用,使其变得较为明亮,井心中是块引水皮,靠的就是这块引水皮和井心的作用力将地下水压引上来。
过去农村老百姓就用这个辘辘挂上一盘绳索,拴上木或铁水桶把地下浅井的水取上来,供人们生活饮用。
随着城市化以及自来水供水系统的大量普及,用辘辘井取水的方式已经淘汰。
现在,许多地方的辘辘井的实用功能并不大,更多的是满足了人们的怀旧情结。
▽相框现在很多老人还保留着这样的相框,厚重的玻璃,沉甸甸的像是时光的积淀,黑白的、彩色的照片,是几辈人的回忆。
▽算盘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
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
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
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珠算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式铁皮暖壶和竹皮暖壶▽柳条簸箕和竹篮▽马灯和洋灯马灯是生产队饲养员黑夜喂马用的照明灯。
洋灯是一种家用照明油灯,我们当地称洋灯。
这两种灯结构造型不同,其原理相同,都可以使用煤油或柴油。
▽犁犁的原始耕作持续了中华农业历史上下五千年,是中华农业文明的一个典型载体。
木犁用于农田或旱地的耕作,古代用畜力牵引。
2000多年以前西汉的农具图谱便有木犁的记载。
那时中国农民制造的木犁,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平。
木犁由一张犁铧,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
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以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犁地主要是用牛拉犁,骡马驴也可以。
▽社员在犁地正是“天亮脚踏露水行,犁田翻地望收成”▽耧车耧车也叫“耧犁”、“耙耧”,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
西汉赵过发明三脚耧,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就是三脚耧。
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砘子砘子是播种覆土后用来镇压以利出苗的石制农具,拉砘子就是播种后用砘子把松土压实。
砘子是石头做的,有两种:一种重20斤左右,和现在的举重杠铃比较相似,作用是小麦种播下后,用它来压实,起保墒的作用;另一种重30斤左右,形状是中间圆粗,两头圆细,它主要是给用犁串的沟或其他工具挑的沟里的盖上一层土的小麦种子通过滚动压实,起保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