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知识点
高一历史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归纳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2)过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2.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概况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2.组成: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领袖为首相3.职能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4.特点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5.意义: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三、议会改革1.概念: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2.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3.过程: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4.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高一历史必: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背景1.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2.独立之初,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制,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3.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二、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1.主要内容(1)联邦制①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②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三权分立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③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的出现)2.特点:分权与制衡;联邦制;民主制3.意义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A. 议会制 B. 总统制 C. 代议制 (2)材料体现了中、英两国在政体运行中的哪些特点? (6分)
【观点1】认为“英国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 袖和多数党领袖数职,因此,英国的议会必须对首相 负责”
由于英国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 数党领袖数职,手中握有行政和立法大权,事实上成 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英国首相 的权力虽然很大,但仍然要受到种种制约。首相是议 会多数党领袖,如果内阁和议会党团中的多数人认为 首相已经不能胜任,他就必须下台;议会有权监督内 阁和首相;国王对首相有磋商权和警告权。
④作用:
⑤现状:面临危机与挑战
能否存在取决于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议会: ①地位:最高立法机关、国家权力中心、立法者 监督者 ②构成:上院和下院 ③职权:下院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权 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 的最高来源。 上院在议会体系中起辅助性作用即监督下院工作、 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 议案等方面。 ④现状:实际权力不断萎缩,内阁在决策、立法 和财政等方面作用越来越大。
【观点2】认为“法国总统与总理权力均衡,所以左右 共治”
左右共治出现的原因是总统和总理的权力来源不 同。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议会无法干涉选民。 总理虽然由总统任命,但总理要对议会负责。因此总 统任命总理时,必须接受议会多数党推荐的总理候选 人,否则总理领导的政府就无法正常开展工作。议会 多数党不一定和总统是同一个党派。法国议会中的党 派分为左翼和右翼,因此,形成了左右共治。
高中历史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代议制呈现不同的特征,也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一、从创新角度认识近代英国的变革(1)“革命"创新: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
(2)“政治”创新: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议会制度,率先完成了政治的近代化。
(3)“技术”创新:最早爆发了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火车等,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科学"创新: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和达尔文进化论推动了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渐进的民主改革1.17世纪——法律基础(《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2.18世纪--基本形成(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转移)3.19世纪——不断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三、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1)从确立方式看,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
如1688年的“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等。
(2)从代议制的内容看,其特点是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责任制内阁逐步完善,选举权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内阁权力日益增强. (3)从发展过程看,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特点是渐进的温和变革,民众的斗争和政府的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循惯例等,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如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
2.趋势(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2)政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一般公民。
四、英国责任制内阁的涵义、基本原则及特点1.涵义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

寻求民主——光荣革命 确立民主——议会权力的确立 完善民主——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情境材料
1688年,有一群英国社会贵族 精英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 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 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探究思考 :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换掉了桌前 的人们?这一事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光荣革命
背景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英国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
3、改革的影响:
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 进一步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三、完善民主——责任制内阁制的形成
⑴内阁的起源:
⑵内阁的形成:
英国第一任 首相
沃尔波尔 卡梅伦
⑶内阁的运作:
英国现任 首相(53任)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 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主要特点是:
议会权力至上 君主统而不治
你知道吗?
当今世界上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 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非洲:毛里求斯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 英国女王伊 丹麦女王玛 荷兰女王贝 挪威国王哈 西班牙国 伯利兹、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圣卢西亚、 丽莎白二世 格丽特二世 娅特丽克丝 拉尔五世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 王卡洛斯 一世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 所罗门群岛
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师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7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荷兰女王
丹麦女王
西班牙国王夫妇
摩纳哥国王
柬埔寨国王
泰国国王夫妇
是谁在统治德国?
德国宰相俾斯麦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一战”的发起者)
德国议会大厦
二、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1、确立的前提:德意志的统一:
2、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确立:
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 对丹麦
1864年
3
对法国
2 对奥地利 1866年
1870年
统一后普鲁士“铁血宰相” 俾斯麦当上了帝国宰相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 世当上了帝国皇帝
宰相
行政权
皇皇帝帝
“德意志帝国是 由一只大猛兽、 半打狐狸和十几 只耗子组成的 ”
负责
议会 (立法权)
联邦议会
共同组成
帝国议会
下列不能恰当表现德国皇帝和议会的关系的是
“太不象话了,家务活你 连手指也不动一下!”
威廉三世和玛丽 二世
§四、民主制度的作用§
➢1、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促进政治民主化。 ➢2、对社会的稳定作用不可低估。 ➢3、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
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政治民主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一种模式
日本天皇夫妇
英国议会大厦
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原因、进程)
英过 国程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曲 线 图
两 次 内 战
处 死 国 王
建 立 共 和 国
苏
威廉三16世49年和玛丽
格 兰
二世
人
1640年
民
起
义
第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 此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国体: 国家社会性质
分类: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政体: 政权的组织形式 分类:
君主专制 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古代中国
英国 法国 美国
议会制共和制 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国家元首(君主)通常是 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 但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 使。 (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小试身手
项目
国家元首是谁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的首脑是谁 政府首脑如何产生 政府如何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王
世袭 无 无 首相 议会选举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组阁 议会
学以致用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责任内阁制:
君主
形式上任命
政府
首相 议会 (组建内阁) 多数党领袖 下院
上院 选举多数党
负责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国王 国家元首(世袭),仪式性角色,统而不治 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掌立法权 内阁 掌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首相 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掌行政权和立法创 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 者和领导者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1

(1)历史传统: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 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 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议会制度的确立: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 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 握在议会手中。
微拓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最基 础的条件。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导 阶级,他们的形成和壮大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要条件。 3.思想基础:宗教改革后,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清教运动(16—17世纪在英国发生的反对代表封建专制王权的国教的社会 政治运动)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选择,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的旗帜。
典例分析
例 (2020·辽宁沈阳中考)“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 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 非法。”上述条款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 B )
C.成为工业化国家
D.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解析:“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说明国
解析:根据“国王(查理一世)”“1642年8月”“一场长期和顽强的 内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 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挑起了内战。1649年,查理一 世被推上断头台。因此题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三、《权利法案》
(1)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 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2)查理二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是天主教徒,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 ,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2.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 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典型)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分类 民主共和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典型) 实现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途径 • 代议制的作用: ①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从法律上保障了资产阶 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进 一步发展。③推பைடு நூலகம்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美国国会
英国议会大厦
德国议会大厦
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 力的一种政治制度。 国家一切都由法律规定,君主没 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一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
思考:代议制含义?
伊丽莎白二世
布朗
是谁在统治英国?
★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
• 代议制的概念: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 (议会)来行使国家主权的政治制度。(间接参政,有立法权)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 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中国: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 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1、布朗取代布莱尔上台组阁,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在诸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⒈工党必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多数党;⒉本人必须是工党 领袖;⒊由国王任命。关键是赢得民众广泛支持,获得选 举胜利 2、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 兵?为什么? 答: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C、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 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习提纲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光荣革命:--------- 为君主立宪制建立奠定了基础1、条件: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历史条件:议会传统思想条件:洛克等的思想阶级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两新和封建王朝)2、原因:①具体原因:新兴势力(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 与旧有势力(国王为首的旧贵族) 矛盾冲突(停开议会)②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导火线及开始: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不得不召开休会多年的议会3、斗争过程爆发:1640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被押上断头台,成立共和国发展:1660斯图亚特封建王朝复辟,反攻倒算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解决了议会和国王斗争的矛盾。
4、结果:议会战胜国王,确立君主立宪制5、“光荣革命”的意义:“光荣革命”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以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二、《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1、《权利法案》的颁布①确立的标志:1689《权利法案》颁布②目的:限制国王权利③内容:以明确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利,保证议会立法、财政等权力④意义(作用):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受到法律约束,议会权力逐渐超过王权, 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
2、代议制①概念:②作用: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3、1832议会改革①原因: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有更多的政治权利②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③意义: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得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内阁会议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1721财政大臣沃尔波尔经常召开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
【历史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建立标志

【历史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建立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接下来分享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君主名义上是世袭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
就法律地位而言,君主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拥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统帅军队、宣战和媾和等权力。
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君主制政体的权力重心在议会。
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表面上,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形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标志是颁布《权利法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立宪君主制优于专制君主制,但共和制又优于立宪君主制,比如历史学家刘宗绪、刘祚昌、唐德刚等都反对简单地把君主制与封建残余等同,认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君主立宪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可能更大。
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指的是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与议会共同执政的政治体制。
在英国,君主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而实际的政治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下面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知识点:
1.英国议会分为两个部分,包括上议院(贵族院)和下议院(普通选举产生)。
上议院的议员由君主任命,下议院的议员则通过选举产生。
2.英国政府由首相领导,首相由下议院中的议员选举产生。
首相是内阁的领袖,内阁由各部长组成。
3.英国君主在议会上发表国王/女王的演讲,其中讲述了政府的计划和议程。
演讲完毕后,议会将针对政府计划进行辩论和投票。
4.英国君主负责任命内阁成员、司法官员和其他重要职位的人选,但需要得到首相的建议和同意。
5.英国君主还有权签署法案以及在与国际关系有关的事务中代表英国发言。
但这些权力通常是象征性的,具体实行权力的是内阁和议会。
6.英国君主还有一些传统仪式和仪式性职责,例如皇家婚礼、升任仪式和军队检阅等。
总之,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独特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君主和议会的密切合作关系。
虽然英国君主在政治上具有象征意义,但在实际政治决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高考知识点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高考必考知识点一、争取民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原因(1)经济: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思想:洛克、霍布斯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4)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 过程(1)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2)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3)1649-1660,共和国时期(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5)1688年光荣革命3. 意义(1)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确立民主:《权利法案》1. 目的:以法律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2. 内容:(1)以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2)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等。
3. 意义:(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政体)(2)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3)资产阶级的权益之争,在议会得以和平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三、发展民主:责任制内阁形成1. 形成:1721年,沃波尔是第一位首相2. 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3. 内阁:(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首相共进退。
(2)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3)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 首相:①议会多数党领袖;②被国王任命为首相;③首相组建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④集体负责和对议会负责;⑤首相掌握行政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从而掌握国家大权;⑥遭议会不信任案,要么垮台要么解散议会。
【探究】中国内阁与英国内阁的比较中国内阁是非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而英国内阁则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中国内阁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的限制作用,而英国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
中国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而英国内阁则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
《君主立宪制英国》课件

《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律文件,旨在进一步限制王权,保障公民 权利。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正式确立。
《权利法案》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限制。
0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与运作
英国议会
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 和下议院组成。
政治文化冲突
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或女王作为国家 元首,与议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需要 妥善处理,避免出现政治文化冲突, 影响政治稳定。
社会经济变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国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压力,需要适应全球经 济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社会不平等问题
英国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问题,如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这些 问题对君主立宪制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一定挑战,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 决。
未来发展的展望
政治制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化的转型,英国君主立宪制需 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如加强议会的 作用、完善政府体制等。
司法体系
英国司法体系由法院和法官组成 ,负责审理案件和维护法律秩序
。
最高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负责 审理重大案件和解释法律。
法官负责审理案件,维护公正和 公平,确保法律得到正确实施。
04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意义与影响
对英国政治的影响
结束了君主专制的统治,为英国民主政 治奠定了基础。
确立了议会主权,使议会成为最高立法 推动了英国政治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
议会的主要职责是立法、监督政府和 辩论国事,对重大问题进行表决。
上议院由王室贵族、世袭贵族和终身 贵族组成,下议院由选举产生的议员 组成。
英国君主立宪制

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国王 首相
产生方 式
世袭
议会多数 党领袖
权力地位
国家元首,“统而不 治” 内阁首脑,掌行政大权
议会 选举
权力中心,掌立法大 权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三制合一(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
2.君王“统而不治”(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大宪章》的签订 议会制度的形成
院上 议
下 议 院
一、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
1、历史传统的影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 国
过 程
资
资
产
产
阶
阶 级 革 命
级 革 命 开 始
曲
处建
死 国
立 共
王和
国
1649年
线
1640年
图
就 任 护 国 主
克 伦 威 尔
光 荣 革 命
1688年
1653年
时间
查理二世复辟 1660年
卡梅伦当选首相需要哪些条件 他有哪些权力?对谁负责?
保守党成为议会下院多数党, 他是保守党领袖,由国王任命。
有行政权,通过议会掌握 立法权。名义对国王,实 际对议会负责。
2010年5月13日, 英国新内阁成员在位 于首都伦敦唐宁街10 号的首相府参加首次 内阁会议后合影。
卡梅伦内阁是如何组 成的?
第18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System
宪法的
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 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 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知识清单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清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那个时期,英国的政治权力分散在国王、贵族和教会之间。
1、《大宪章》的签署1215 年,英国国王约翰被迫签署了《大宪章》。
这一文件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的限制,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在法下”的原则。
虽然当时国王仍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大宪章》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2、议会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逐渐形成了议会。
议会最初由贵族组成,后来逐渐扩大到包括骑士和平民代表。
议会的出现为各方利益的表达和协商提供了平台。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 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问题等。
革命期间,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
2、“光荣革命”1688 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迎立了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
“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统而不治”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性的,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
国王的职责主要是礼仪性的,如出席重要活动、代表国家进行外交访问等。
2、议会权力至上议会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上议院主要由贵族组成,权力相对较小;下议院由选民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掌握着实际的立法权和财政权。
3、责任内阁制内阁由首相领导,首相通常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
内阁成员对议会负责,如果内阁失去议会的信任,就必须辞职。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行机制1、立法程序议会负责制定法律。
一项法案通常要经过下议院的提出、辩论、表决,然后再经过上议院的审议和表决,最后由国王签署才能成为法律。
2、行政权力首相和内阁行使行政权力。
首相负责领导内阁,制定政策和决策。
内阁成员分别负责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
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一、背景介绍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指国家政权的最高机构是君主,但实行的是民主的立宪制度。
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17课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二、国王权力的限制在17课君主立宪制中,国王的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国王无权单方面制定和修改法律,必须经过议会的批准。
此外,国王还需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不能滥用权力。
三、议会的地位和职责议会是君主立宪制中的核心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上议院由贵族和主教组成,下议院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议会的职责包括审议和通过法律、监督政府、保障民众的权益等。
四、权力的分立和制衡君主立宪制中实行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以保证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国王、议会和司法机构各自拥有独立的权力,相互制约,避免权力集中和滥用。
五、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在君主立宪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规定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作方式,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宪法的修改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和程序,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合法性。
六、民主选举和政党制度君主立宪制下,实行民主选举和多党制度。
通过选举产生的议会代表和政府官员代表民众的利益,实现人民的意志。
政党在议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代表不同的政治观点和利益。
七、言论和媒体自由君主立宪制保障了言论和媒体的自由。
人们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媒体也可以独立报道和评论事实。
这一权利的保障有效地促进了言论和媒体的多样性,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
八、权利的保障和司法独立君主立宪制下,公民的权利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保证了公正的审判和司法制度的正常运行。
公民可以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九、历史意义和影响17课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后来的君主立宪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英国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十、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和变革君主立宪制在经过多次的发展和变革后形成了现代的样貌。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归纳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1、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
2、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防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二、《权利法案》1、背景: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并统治英国。
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历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议会取得胜利。
2、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3、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4、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第期稳定发展时期。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行政班子。
2、首相制度的形成。
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3、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4、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
5、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6、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四、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中考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中考知识点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1、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
2、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二、《权利法案》1、背景: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并统治英国。
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议会取得胜利。
2、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3.意义:议会的主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第期稳定发展时期。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指国王召集亲信商议的秘密小房间,后指决定国家事务的最高行政班子。
2、首相制度的形成。
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3、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4、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
5.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被允许组阁,该政党的领袖理所当然是首相。
6.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四、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高一历史重要知识点整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高一历史重要知识点整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在现代英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权力象征。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有相当的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并限制国王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
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权利法案》。
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君主立宪制”。
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
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等。
但实际上,立宪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国王手中夺取了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最高权力,议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从表面上看,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但这只是一种形式。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特点(掌握、理解、运用) 特点(掌握、理解、运用) 1、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代议制为基础 为基础, 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为核心。 2、国王是国家元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 国王是国家元首 是国家元首, 国家统一的象征,无实权,世袭。 国家统一的象征,无实权,世袭。 3、首相是最高行政长官, 有实权,掌握行政权 首相是最高行政长官 有实权, 是最高行政长官, 和立法创议权, 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 决策者和领导者; 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由议会获胜的多数党 的领袖担任。 的领袖担任。 4、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5、内阁与议会的关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 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由议会产生, 负责。 负责。
四、作用(掌握、理解、运用) 作用(掌握、理解、运用) 1、国内: 国内: 政治:统治方式有人治到法治, 政治:统治方式有人治到法治,结束封建专制 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经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经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2、国际: 国际: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开创 新的政治体制,对世界其他国家民主政治影响深远。 新的政治体制,对世界其他国家民主政治影响深远。
英国君主立宪制 背景 过程 特点 作用
一、背景(了解): 背景(了解):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 光荣革命”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 历史传统: 大宪章》限制王权, 历史传统:《大宪章》限制王权,召开议会 决定重大事宜。 决定重大事宜。
二、发展历程(掌握、理解、运用) 发展历程(掌握、理解、运用) 1、确立标志:《权利法案》 确立标志: 权利法案》 时间、内容、意义) (时间、内容、意义) 2、发展(核心内容):责任内阁制 发展(核心内容): ):责任内阁制 时间、特点) (时间、特点) 3、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背景、内容、意义) (背景、内容、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