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秀范文:气象灾难预报监测方案 方案 总结 计划 措施 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灾难预报监测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水平,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组织机构
组长:(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潘家利(市气象局局长)
成员:4个区政府,市发改、财政、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民政、农业、林业、水务、海洋和渔业、统计、三防办等部门。
三、实施步骤
(一)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2012年完成)
市政府成立以分管气象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
长、市气象局局长为副组长,公安、民政、环保、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教育、水务、农业、卫生、安监、林业、海洋渔业、民防、三防、海事、通信、供电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气象局配合。
时间节点:2012年12月前完成。
(二)加强气象监测网络建设(2013年完成)
1.加快推进交通、旅游景点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在本市23个镇自动气象站的基础上,在假日海滩、观澜湖高尔夫球场、海文高速路、万绿园、南港码头、龙桥高速、永庄、火山口公园等地新建8个能见度、降水、气温、风向、风速、湿度等六要素监测站。
2.加强农村、旅游景区、重点项目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在东山、长流、三江、大坡四镇,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假日海滩、火山口公园、五公祠、万绿园等旅游景区,美兰机场、大学、桂林洋高校区等重点项目及雷电多发区域布设雷电监测仪,开展雷电监测业务,为临近预警预报业务提供资料保证。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承办,市发改委、财政局配合。
时间节点:由市政府协调安装场地,相关单位和部门给予配合,2013年3-4月完成选点;5-6月,由市财政局组织设备采购招标工作,市气象局协助;7-9月完成安装场地建设(包括场地清理、铺设地下管网、防雷网、预埋件等);10-11月,市气象
局安装调试仪器,信息资料实现各部门共享;12月,组织验收。
资金预算:195万元
六要素监测站:5套×18万元/套+3套×9万元/套=117万元雷电监测预警仪:6.5万元/套×12套=78万元
(三)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
1.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3年完成)
由市气象局牵头,水务、民政、统计局、三防、4个区、23个镇、249个村委会等配合,以村委会为单元提供台风、暴雨、雷电、低温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发生时的详细灾情数据和人口、耕地面积,种养殖业和中小河流等详细情况,为市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提供原始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展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市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重点,制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未来十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责任单位:市政府协调市发改、财政、水务、民政、统计、三防等部门以及4个区,23个镇、249个村委会配合,市气象局承办。
时间节点:
(1)2013年1月,编制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分工。
(2)2—5月,开展市气象灾害普查,收集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所需的基础性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完善。
(3)6—7月,分析资料,进行市气象灾害分布、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和区划研究,编制相应的图表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报告。
(4)8—10月,应用前期分析研究成果,组织编写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形成《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送审稿。
(5)11—12月,邀请专家对《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进行评估,送市政府审定印发。
资金预算:81.2万元
2.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2013—2015年)
在城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严格按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责任单位:市政府协调市发改、住建、规划、法制、政府服务中心等部门,市气象局承办。
时间节点:
(1)2013年2月底前,将气象可行性论证审批工作纳入我市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在城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严格按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
(2)加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2015年前,争取市人大通过《市气候资源管理条例》立法。
(四)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2014年完成)
重点针对旅游、农业、海洋和交通行业等气象灾害高影响行
业,由市气象局牵头,与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合作,旅游、农业、海洋和渔业及交通港航等单位密切配合,开展气象服务。
主要内容:开发气象灾害预警短信发布平台软件和收集相关人员信息。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牵头,市发改、财政、交通港航、旅游、农业、海洋渔业及移动、联通、电信等部门配合。
时间节点:2014年完成。
资金预算:开发短信发布平台20万;相关人员共约2万多人信息,20000人×365天×0.1元/天·人=73万/年。
(五)加强基层预警信息接收传递(2014年完成)
1.建立气象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协理员和气象信息员制度,建立乡镇到村的气象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形成市-区-镇-村-户直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
2.加强基层预警信息接收。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行政村、自然村、全市各中小学校及企事业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市气象局要对以上人员进行登记造册,确保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传递给基层预警信息接收员。
资金预算:4000人×365天×0.1元/天·人=14.6万元/年。
3.明确工作职责。给气象信息员配备必要的装备,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将气象信息员维持经费纳入市财政常规预算,日常工作质量纳入镇政府绩效考核。
责任单位:市政府协调市发改、财政部门,市气象局、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