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道高考题看晚清与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集权的衰落
2020-2022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2020-2022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一、单选题1.(2022·山东·高考真题)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A.求富救国B.实业救国C.以商救国D.富民救国2.(2022·全国·高考真题)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
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
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3.(2022·全国·高考真题)“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
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4.(2022·浙江·高考真题)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
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
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A.睁眼看世界B.宣传民主共和C.思想启蒙D.托古改制5.(2022·浙江·高考真题)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6.(2022·全国·高考真题)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晚清时期的经济、外交、政治和西学东渐(解析版)
专题06晚清时期的经济、外交、政治和西学东渐1【母题来源】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母题题文】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
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
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答案】D【试题解析】由材料可知1846—1848年上海的进口货值一直呈现下降趋势,1854年还没有1845年多,结合所学可知后来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D选项正确;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A选项错误;所谓西方商品倾销重心的转移,所指应B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工业制成品涌入中国市场,对中国传统手工业是冲击(或者说客观上推动了转型)而不是恢复,C选项错误。
【命题意图】通过一组1846年到1854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再下降的数值变化反映的问题考查学生精准分析问题的推理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
【命题方向】晚清对外贸易(列强经济侵略特征)【得分要点】晚清时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特征晚清时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进行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列强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大门,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开放通商口岸,向中国倾销商品,但由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外国的商品并不是很占优势。
也在通商口岸设立船坞和工厂,进行资本输出。
2.甲午中日战争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改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以商品输出为辅。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向帝国时代发展,经济侵略的方式也发生变化。
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强迫清政府向列强借款、争夺中国的开采矿山权和修筑铁路权。
附有苛刻的政治、经济条件,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021年高考真题:海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卷 海南卷(含解析)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海南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一、单选题1.《论语·子罕》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反映了孔子( )A.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B.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C.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D.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2.《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
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
”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 )A.德政教化的成效B.断狱决疑的能力C.博闻辩智的才情D.慎独律己的修养3.《旧唐书》载,贞观年修五代史,移史馆于禁中。
史官无常员,如有修撰大事,则用他官兼之,事毕日停。
贞观已后,多以宰相监修国史,遂成故事也。
天宝已后,他官兼领史职者,谓之史馆修撰,初入为直馆也。
这些措施旨在( )A.无为而治,道法自然B.鉴往知来,文以化成C.礼法并施,三教合一D.体恤百姓,休养生息4.《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到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
描述此“戏”的是( )A.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B.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C.箫鼓声声且莫催,彩球高下意难裁D.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5.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
高考历史冲刺习题之旧民主主义革命含答案
高考历史冲刺之旧民主主义革命1.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补充:武昌起义一湖北独立一湖北军政府成立一各省纷纷独立(湖南、陕西、云南、安徽、上海、江苏等备方为主)一南北和谈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一清帝退位一孙中山辞职一袁世凯就职3.1912年初,孙中山、黄兴等为筹措南京临时政府运转经费,积极尝试与日本合办汉冶萍公司和轮船招商局以获得资金,这一举措遭到立宪派张謇、同盟会元老章太炎等人的坚决反对,其理由除国权受损外,更强调此事未交参议院议决,显悖《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这充分说明()。
A.张謇、章太炎比孙中山更具民主意识B.临时政府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妥协的产物C.临时政府在政治上具有不成熟的一面D.临时政府由于内部分歧,最终被迫解散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这是因为《临时约法》的颁布()。
A.导致清帝退位,帝制结束B.制约了袁世凯的独裁C.为民主共和提供宪法支持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补充:起到宪法支持的还有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国1954年宪法5.“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 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补充:太平天国反封建分侵略不反帝义和团反帝不反封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旧三民主义反封建,不明确反帝新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北伐反帝反封建共产党始终反帝反封建6.清末民初国人学习西方建立国会政制,然当国会政制实践已逾十年之际,废除国会成为各界近乎一致的诉求;到20世纪中期,召开国民会议又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高考历史题每题知识点
高考历史题每题知识点高考历史题是许多考生备战高考时最关注的一个科目之一。
历史是一门需要背诵大量知识点的科目,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考生觉得历史备考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题,下面将分析常见的高考历史题,列举出每个题目常考的知识点。
一、选择题1. “北洋政府在粉碎护法运动中的成效比不上清政府解决太平天国的成效”,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________。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清政权的关系。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于北洋政府与清政权关系的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了解北洋政府是清政权推翻后建立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以下哪个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座开埠的通商口岸?知识点:中国对外通商的发展。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对外通商的发展历程的了解程度。
考生需要知道自1839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开放通商口岸,并与外国进行贸易。
3. “民族复兴是我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使命”,这个观点是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一种________。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觉醒。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整体把握程度。
考生需要明确中国近代民族觉醒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二、判断题1. 对于清朝时期洋务运动的评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知识点:近代中国对外通商与洋务运动。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程度。
考生需要明确洋务运动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对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是同盟国之一。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日战争。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了解程度。
考生需要明确中国作为同盟国之一对国际形势与战争进程的影响。
三、解答题1. 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和意义的详细了解程度。
考生需要具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明确中国革命形势、国内外因素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六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板块六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时空定位][阶段特征]1.阶段:鸦片战争到清帝退位(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政治上:(1)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统治于1912年结束。
3.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
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4.思想上: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第13讲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关联新课标试题角度备考分析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2019·全国Ⅱ卷,41(1):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2)2018·全国Ⅰ卷,28:从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对舆论宣传的态度考查清政府近代外交意识的淡薄(3)2018·全国Ⅰ卷,41(2):考查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1.高频考点:列强的侵略;晚清中国社会转型尤其是外交的近代化成为近几年高考关注的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024年高考真题)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解析版)
A.《宋史》B.《三朝北盟会编》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D.《宋史纪事本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南宋初年与金朝的关系经历了战和交织的复杂过程,《三朝北盟会编》是宋代徐梦莘创作的史学著作,“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作者通过大量事实和细致的叙述,以揭示自“海上之盟”到“靖康之祸”的原委终始,《三朝北盟会编》征引的文献材料达二百多种,且成书时间相对较早,更接近南宋初年的历史事件,B项正确;《宋史》篇幅浩繁,且元朝后期成书,成书时间距离南宋初年较远,可能受到元朝政治立场的影响,因此不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史料,排除A项;《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宋代李心传撰写的记述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是南宋后期的作品,虽然也是根据南宋高宗朝的国史和文集编成的,但是成书时间比《三朝北盟会编》晚,可能受到后来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排除C项;《宋史纪事本末》是明朝陈邦瞻创作的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宋史纪事本末》作为《宋史》的缩写本,在写作过程中,虽然也参考了许多其他《宋史》中所没有的资料,但基本上还是以《宋史》为蓝本,许多观点明显还是沿袭《宋史》而来,且《宋史纪事本末》是明朝后期的作品,成书时间最晚,排除D项。故选B项。
C.引发了军阀混战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新军中的军官来源广泛,国内学生和士人占据大多数,这些人受过一定的教育,思想相对更为解放,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包括民主革命的思想,许多新军军官后来成为了革命党人或支持者,助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D项正确;新军的建立并没有起到抵制了列强入侵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新军军官来源构成,军阀势力扩大与新军的来源无关,排除B项;近代军阀混战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去世后军阀混战才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习题答案)
1、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的“中国”1.1王者无外,天下一家1【单选题】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A、道德体B、共同体C、价值体D、有机体2【单选题】(C)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孙奇逢3【单选题】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BA、二B、三C、四D、五4【判断题】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5【判断题】古代的天下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
×1.2以夏变夷,化夷为夏1【单选题】夷夏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C)。
A、血缘B、种族C、文明D、地域2【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时期不属于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四次大融合?BA、春秋时期B、汉朝C、魏晋南北朝时期D、清朝3【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是来自于胡人的文化与风俗?DA、胡床B、胡椅C、佛教D、道教4【判断题】何为华夏、何为夷狄?在古代中国并非一文明性分野,乃是一种族性概念。
× 5 【判断题】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1.3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1【单选题】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共同体。
A、政治-文明B、道德-文化C、道德-经济D、政治-道德2【单选题】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A)A、北魏孝文帝B、蜀汉刘禅C、东晋司马睿D、南梁萧衍3【多选题】在宋代,并存的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ABCA、辽B、西夏C、金D、匈奴4【判断题】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
√5【判断题】古代的中国是以华夏文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
×2、中原与边疆2.1两种大一统王朝1【单选题】(D)的大一统抽去了儒家礼治的价值内涵,只剩下一统天下、富国强兵、提升国力、开拓疆土的政治内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第15讲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含解析)
板块二中国近代史专题五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展示2017-2019全国卷考查视角1840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018·全国卷Ⅰ(选择)甲午战争(近代外交观念淡薄)2018·全国卷Ⅱ(选择)清政府外交观念进步辛亥革命2018·全国卷Ⅰ(非选择)清末地方自治的背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019·全国卷Ⅱ(选择)五四运动的影响(民族意识)2018·全国卷Ⅰ(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2019·全国卷Ⅱ(选择)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建国准备2018·全国卷Ⅰ(选择)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2017·全国卷Ⅱ(选择)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018·全国卷Ⅰ(选择)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权2018·全国卷Ⅱ(选择)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建设与农民抗日热情的提高2017·全国卷Ⅱ(选择)抗日战争的影响(国共力量对比变化)命题分析1.侧重列强侵略与晚清政府变局的关联、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以及抗日战争的理解。
2.着重考查家国情怀和历史解释这两大核心素养。
备考建议1.全面把握高频考点。
2.适当补充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的相关知识点以弥补教材不足。
3.弱化民国时期的国共对峙。
4.从国共抗战和世界视野角度复习抗日战争。
第15讲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鸦片战争1.时代背景。
项目中国世界(英国为代表) (1)政治状况君主专制强化代议制民主的发展(2)经济状况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工业革命进行,工业资本主义发展(3)文化状况愚昧封闭,华夷观念盛行自由主义逐步盛行(4)对外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积极对外殖民扩张鸦片战争,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同意。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只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偶然因素)。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中国近现代史(选择)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中国近现代史(选择)一、单选题1.(2024全国高考真题)下表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
这可用于说明新军()C.引发了军阀混战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2.(2024全国高考真题)19世纪50年代之前,江苏镇江府土地多集中于地主手中。
而到了六七十年代,镇江府“大地主不复存在”,十之八九的土地为耕者所有,1888年后基本集中在小农户手上。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西方列强入侵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太平天国运动D.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3.(2024全国高考真题)下图表(表)为1943年陕甘宁边区佳县城关区各阶层公粮负担情况。
A.社会阶级间的差距的扩大B.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满足C.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扩大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4.(2023全国高考真题)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5.(2023全国高考真题)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
这一决定的实施()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6.(2023全国高考真题)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
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
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7.(2023全国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
解读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
解读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2021年高考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题目为“晚清维新时期的政治变革”,此次考题涉及清朝晚期和民国初期的政治变革,强调了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重要性和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题进行解读。
题目分析2021年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的题目为:“晚清维新时期的政治变革”这道题目从时间和主题两个方面出发,要求考生对晚清维新时期的政治变革进行分析和评价。
晚清维新时期的政治变革晚清维新时期是近代中国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而这道题目要求考生对晚清维新时期的政治变革进行分析与评价,这个时间段内最重要的变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有重要影响的维新运动。
它的主要目标是推进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其中包括改革科举制度,加强民主宪政,推进产权制度、财政和教育的改革。
然而,由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以及统治者阶层的抵制,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所揭示的思想与理念却影响了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方向。
2.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晚清维新时期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
它的发生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终结。
在鸦片战争后,康雍乾时期建立的封建政权面临较大的危机,腐败和无能成为改革的初衷。
随着外国列强的逐渐深入,中国的传统社会制度逐渐崩塌,这也为晚清维新提供了契机。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的胜利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实现离不开晚清维新以及其思想和理念的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
虽然随后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北洋政府的封建行径和政治腐败,但是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意义不可忽视。
思路拓展对于本题,从晚清维新时期的三个重要事件入手,阐述其中的逐渐深入的思想变革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下面两个方向供考生思考:1.外国列强的入侵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崩溃1.外国列强的逐渐深入以及对中国传统制度的冲击。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2 第49讲 近现代历史上的改革通关能力提升(含新题,含解析)
通关能力提升高考真题考查内容考情解读2018·全国卷Ⅱ·T45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对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考查主要集中在晚清时期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侧重于从近代化、改革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入手,考查陌生的改革。
备考时注意从政治文明的角度,重视一些重要改革利弊得失的概括和总结。
注意适当扩大视野,与近代现代改革的历史变迁相联系,考查全局性的政治制度变迁观,要求关注时政热点,从文科综合的角度认识相关历史问题2018·全国卷Ⅲ·T45清代警察制度改革2017·全国卷Ⅰ·T45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2017·全国卷Ⅱ·T45清末街道管理2016·全国卷Ⅱ·T45晚清军事改革2013·全国卷Ⅰ·T45晚清,戊戌变法、清末新政1.(2019·江淮十校联考)材料在近代西方列强东侵的强烈撞击下,晚清的军事变革作为一种自然的回应,在逐渐兴起,其本质就是实现军事近代化,缩小乃至消除中国与西方军事上的差距,从而有效抗御列强的侵略,保障国家安全。
以甲午战争失败为标志,晚清军事变革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甲午战前为第一阶段变革,随兴办洋务而起,因甲午战败而衰。
主要内容包括推进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加强海防;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30余年惨淡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也标志着晚清军事变革步入了第二阶段。
由于《马关条约》及其后《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背上了极其沉重的赔款负担,国家进一步衰败,已无力再投巨资建设海军,因此,这个阶段军事变革的重点集中在陆军,最主要的内容是编练新式陆军和发展陆军教育。
第二阶段的军事变革,因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各省各自为政,非但未能有效增强国家的整体军力,反而为清朝的覆亡挖掘了坟墓。
——钟少异、高炜《晚清军事变革及军事近代化为什么失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两次军事变革的共同特点。
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A.早期国家认同已广泛形成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
C.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蛋壳陶杯”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但是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了“蛋壳陶杯”,说明两个地区有了一定的联系,C项正确;新石器时期,国家尚未出现,排除A项;受生产力水平影响,新石器时代南北地区不可能贸易往来较为频繁,排除B项;据材料主要可以推知湖北襄阳凤凰咀和龙山文化之间存在交流,无法得出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排除D项。故选C项。
7.下表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的岁入、岁出总额及军费数据(单位:银元)。
省份
名目
奉天
直隶
山西
江苏
广西
云南
岁入总额
12393554
9342163
7335692
16777315
4104141
2218068
岁出总额
10131248
10961692
8021263
14892393
7469452
4260138
C.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D.人口流动推进政策调整
【答案】D
Hale Waihona Puke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计划实施身份证制度,但当时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户口人员流动较少,最终没有实施,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人口流动量加大,因此居民身份证条例得以实施,这说明人口的流动推动了国家人口管理政策调整,D项正确;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排除A项;材料中人口管理政策调整的确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但人口管理政策调整不属于基层自治,排除B项;人口管理的政策是针对全国性的,不能缩小城乡差距,排除C项。故选D项。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5 近代中国经济(测)(含解析)
专题06 近代中国经济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15*4=60分)1.1914年12月5日,北洋政府农商部强调“欧战”期间“通商惠工,在此一举”“机不可失,稍纵即逝”。
其实,当时举国上下尤其是身处商战第一线的工商业者,都充满了这种抓住机遇的紧迫意识。
这表明当时政府A.践行奖励实业法令B.督促良机大发战争财C.秉承实业救国理念D.号召与欧美列强商战【答案】C【解析】【详解】2.据记载,在开埠初期的一二十年间,像洋布、洋皂、玻璃制品等日用洋货,虽多制作精致,外观漂亮,有的也比土货更好用,但由于售价贵,普通人家还很少购用,人们只是把它们看作有钱人为好奇炫新才会买的奢侈品、高档品。
该材料说明在近代初期A.通商口岸的社会生活深受西方影响B.自然经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顽强抵制C.通商口岸附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西方工业经济的优势还未充分体现【答案】D【解析】【详解】3.上海发昌机器厂于1866年创办,是中国近代较早的民族工业,至19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这一时期促使发昌机器厂发展的因素包括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企业的诱导作用④清朝政府的政策支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上海发昌机器厂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①符合题意;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②符合题意;19世纪60年代后在洋务企业的诱导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缓慢发展,③符合题意;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清朝政府没有支持民族工业的政策,④错误;故选 D。
排除ABC项。
【点睛】“给予保息5厘或6厘”是本题的关键信息,由此可说明该条例的颁布保证了新设企业的收益。
7.洋务运动初期,军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调拨各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几道高考题看晚清与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集权的衰落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变化之一便是中央集权的逐渐衰落,这一点我们从近几年的几道高考题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其轨迹。
(2007·全国文综Ⅰ·15)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
”这种军队组织形式是
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
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
C.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
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抓住关键词:“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可知兵将之间的关系是隶属关系。
答案为C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创立湘军,他成为地方军阀的鼻祖。
同样李鸿章的淮军应运而生。
这两支军队成为镇压农民革命的主力。
清政府不得不逐渐赋予湘淮将帅以越来越大的权力。
比如,曾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
这样一来,自咸丰以后,“主威素重”,权集中央的状况被打破了,逐渐形成内轻外重,督抚专权的局面。
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
二、洋务运动——中央集权体制“无可奈何花落去”
(2007·宁夏文综·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有这样一问: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日本明治维新后,由古代的幕藩体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
与此同时,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央集权制则走向衰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所以说“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而这种局面是洋务运动的结果。
洋务运动把清朝体制由皇权集权变成地方官僚分权体制,皇权形同虚设。
当时形成了以李鸿章的北洋舰队为主的各路军阀,掌控了大清朝的主要经济和军事力量。
官僚集团分权体制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官僚军阀的小团体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当国家战争开启后,官僚军阀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小团体的实力,避免消耗过大而被其他官僚军阀替代。
这在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上,表现最
为突出。
经过中日黄海海军遭遇战后,李鸿章为了保全自己的海军实力,禁止北洋舰队出港作战,结果被日军围歼于军港,全军覆没! 同时国家由于没有强大的核心中央集权,不论是南洋水师还是国家其它的地方军,兵部都无法直接调遣。
因而有人感慨:“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
三、东南互保——地方大臣联手抗衡朝庭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清政府向各国宣战,但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互保条约,由此看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地方势力的冲击,中央集权面临危机,但并不能说明地方势力与清政府平起平坐,所以答案只能是B
东南互保指的是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
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
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督抚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
“东南各省出现了超然于交战双方之外的第三者,表示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距离”(杨鹏程得《二十世纪中国史》)。
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与东南互保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
四、民国军阀割据——中央集权制崩溃
(2015·全国新课标文综1·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抓住关键词:皖直交斗,就可以判断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袁世凯死后,中央权力出现真空、各地派系拥兵自重,军阀混战,中央政府名存实亡。
资产阶级发动的辛亥革命成了封建王朝崩溃和军阀割据出现的契机,民主共和成了军阀政治的遮羞。
在军阀时期的12年中,北京的全国性政府变动无常,7个人当总统和国家首脑,其中一人是两次,实际上等于8个国家首脑。
还有一次满族皇帝的复辟。
军阀割据使中国近代化如蜗牛一样只
是缓缓向前挪动,正如美国人罗兹曼先生在中日俄三国现代化比较研究中,谈到北洋政府时曾叹息:“就建立一个具有征集资源和协调地方活动能力的中央集权政体来看,中国比日本、俄国落后何止40年。
”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北洋军阀的割据,演绎了晚清中央集权的衰落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晚清时期中央集权的衰微、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造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坎坷与曲折。
国家要强大,要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必须保证中央政权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