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 3.4细胞呼吸16每课一练 浙科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 3.4细胞呼吸16每课一练浙科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则细胞吸收的物质会明显减少的是()A.氧气、甘油 B.乙醇、水 C.水、二氧化碳 D.K+、氨基酸
2.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3.(多选)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具体部位是
A.外膜 B.内膜 C.嵴 D.基质
4.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当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氧气消耗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作对照
6.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高
内容
试管
号
①葡萄糖+匀浆后的细
胞
7.如右表所示,6支试管含有不同的物质成分和动物组织制备物,在保温一定时间后,哪三支试管 内会产生CO 2 (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8.让一只白鼠吸入放射性的18O 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
O 的化合物是
A .二氧化碳
B .水
C .乳酸
D .丙酮酸 9.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内的氧…………………( )
A. 将丙酮酸氧化成二氧化碳
B. 参与ATP 的形成
C. 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 接收反应中脱下的氢生成水
10.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自行合成ATP ,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动物细胞呼吸停止便不能合成ATP ,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1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 )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由于通风不良,粮食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自热”现象,其原因是 ( )
A .气温过高
B .种子细胞呼吸
C .种子细胞呼吸受到抑制
D .空气温度过低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检测温度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他们在四个培养皿中放
置湿滤纸,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了10粒小麦种子。
将四个培养皿标号并放置于不同温度的黑暗环境中。
培养皿1:10℃;培养皿2:15℃;培养皿3:20℃;培养皿4:25℃。
每天记录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总数,持续进行2周。
如果你是该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个表格最适合记录实验结果 ( )
14.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 2的释放量与O 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其
原因是( )
② 葡萄糖+线粒体
③ 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④ 丙酮酸+匀浆后的细胞 ⑤ 丙酮酸+线粒体 ⑥ 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
C.只进行无氧呼吸
D.出现了无氧呼吸
15.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
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
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 (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2/5
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气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
二、填空题
16.参看如图所示各种呼吸过程示
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可供选项:
A.a→b→c
B.a→b→d
C.a→b→e
(1)水稻进行的是上面A至C中哪
几种呼吸方式…………………………()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是上面四种呼吸方式……………………… ( )
(3)蛔虫是上面四种呼吸方式中的……………………………………………()
(4)写出可供选项中A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可以这项中B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可供选项中C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17.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C o
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
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呼吸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 2.D
3.BCD 4.C
5.答案:C
解析:测量呼吸底物,要测出并比较O 2的消耗和CO 2的释放值。
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要排除光合作用干扰,A 错;该装置盛放清水,测出的气体值只能是气体的变化量。
若对照组存在O 2消耗,且气体变化量为零,则呼吸底物只是糖类;若大于零,则不只是糖类;(若小于零,则存在无氧呼吸),故B 、D 错C 对。
6.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发生的;高等植物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并且其产物是酒精时伴有二氧化碳后产生;晚上湿度较低,有氧呼吸强度也较白天低。
答案:A 7.B 8.B 9.D 10.C
11.答案:A
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化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脱下的[H],这一步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12.答案:B
解析:由于种子细胞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能量大部分变成热能,通风不良,无法散热,而发生“自热”现象。
13.答案:C
解析:表C 把实验变量、反应变量、时间之间的关系科学地表示出来。
14.单位时间内CO 2的释放量大于O 2的吸收量,说明同时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不
能判断哪种呼吸强度更大。
答案:D
15.由图数据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可计算出:
1C 6H 12O 6+6H 2O +6O 2―→6CO 2+12H 2O 1 6 6
x y 15-6
得x =3
2
y =9
1C 6H 12O 6―→2CO 2+2C 2H 5OH 1 2 2 3 6 6
酵母菌既进行无氧呼吸也进行有氧呼吸;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比例为2/3;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为9 mol。
答案:C
二、填空题
16.(1)AC (2)C (3)B (4)—(6)略
17.(10分)
(1)蛋白质(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
(3)见右图
(4)不变在pH2时酶已经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