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早期阅读活动:花格子大象艾玛

合集下载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教案主题: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内容和主题。

2. 开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2. 阅读理解(15分钟)- 学生阅读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

- 老师提出一些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 讨论和合作(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他们对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印象和理解。

-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

4. 创意表达(20分钟)- 学生可以根据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情节,设计属于自己的花格子大象角色。

- 学生可以使用画画、手工制作或任何其他创意表达方式,展示他们设计的花格子大象。

5. 展示和评价(10分钟)- 每个学生或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花格子大象设计作品。

- 学生可以相互评价,提出建议和赞美。

6. 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回顾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

- 学生分享他们通过这个教案所学到的内容和体验。

教学资源:- 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书籍或电子版。

- 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 绘画、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评估:- 学生对花格子大象艾玛故事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 学生创造花格子大象角色的能力。

- 学生对其他同学作品的评价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通过绘制更多的花格子动物创作,如花格子狮子、花格子长颈鹿等。

-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编写一个新的花格子动物故事。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幼儿园3-4岁的儿童设计的。

通过阅读《花格子大象艾玛》这本图书,帮助孩子们了解大象艾玛的故事,并提高其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内容,培养对图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孩子们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游戏和活动,促进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花格子大象艾玛》这本图书。

2.幻灯片或大幅电子白板。

3.幼儿绘本学习活动卡片。

4.鲜花、水彩笔等美术材料。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约10分钟)1.老师出示图书《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封面,并问孩子们是否见过这本书,如果有人看过,可以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

2.老师简要介绍图书背景,引起孩子们对图书内容的好奇心。

第二步:阅读《花格子大象艾玛》(约15分钟)1.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图书,并鼓励他们表达对故事的期待和想象。

2.老师语调生动,情绪饱满,读一读整个故事。

3.读完故事后,老师可以回顾一下故事的主要事件和角色。

第三步:回答问题(约15分钟)1.老师提问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鼓励孩子们思考和回答。

2.老师引导孩子们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含义。

3.老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或大幅电子白板来呈现问题和答案,以便更好地与孩子们互动。

第四步:创作活动(约30分钟)1.老师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活动卡片。

2.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用鲜花、水彩笔等美术材料绘制一幅与故事相符合的图画。

3.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叙述并解释自己创作的图画。

第五步:小组活动(约20分钟)1.根据班级的情况,把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3-4人。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情节,自由发挥,并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一遍故事。

3.每个小组的孩子都应该有机会表演和参与讨论。

4.老师帮助指导和引导孩子们在小组内合作和沟通。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通过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并欣赏故事中的主题——接纳和尊重个体差异。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进行创新性思考。

3. 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技能,如友谊、互助和包容,让他们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应该被尊重和接纳。

教学内容:《花格子大象艾玛》是一本关于一只独特的大象艾玛的故事。

艾玛的皮肤是彩色的格子,与所有其他大象都不同。

尽管他有时会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但他始终坚持自我,并通过他的智慧和善良赢得了朋友们的尊重和喜爱。

教学准备:1. 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2. 大象艾玛的图片或玩偶3. 彩色纸和画笔,用于制作“花格子”活动4. 角色扮演的道具(可选)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大象艾玛的图片或玩偶,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教师朗读绘本,同时用生动的表情和动作来描绘故事的情节和角色。

3. 讨论:在阅读过程中和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如艾玛的独特之处、他如何处理与其他大象的差异、他如何赢得朋友们的喜爱等。

4. 创作:组织幼儿进行“制作花格子”的活动,让他们用彩色纸和画笔创造出自己的“花格子”图案,以此体验和表达个体的独特性。

5. 角色扮演: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一步理解和感受故事的主题。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观察和欣赏周围人的独特之处,培养他们的接纳和尊重意识。

2. 可以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花格子大象”故事,或者绘制自己的“花格子”图案,展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艺术才能。

教学总结:通过这次绘本阅读活动,我们不仅享受了一次有趣的阅读旅程,也学习到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接纳和尊重个体差异。

希望小朋友们能像艾玛一样,勇敢做自己,同时也学会欣赏和接纳别人的不同。

小班美术活动《花格子大象艾玛》反思

小班美术活动《花格子大象艾玛》反思

小班美术活动《花格子大象艾玛》反思近年来,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课外活动方面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美术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术活动具有培养孩子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观察力等多种能力的功效。

故本文将从小班美术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入手,以《花格子大象艾玛》为例,对制作小班美术活动的反思与展开进行详细描述。

一、活动设计与组织活动主题:《花格子大象艾玛》活动对象:3至5岁幼儿活动时间:60分钟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大象形象的认知及兴趣。

2.锻炼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提升幼儿美术表现力。

3.促进幼儿间的合作精神,加强幼儿的集体意识。

活动准备:1.准备相关的工具与材料:色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干毛巾等。

2.制作好示范作品,给予幼儿具体的指导。

3.清理好活动场地,保证活动安全。

活动流程:1.启发幼儿对大象的认知:通过讲解、图片展示、视频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大象的形象特征,如长鼻子、大耳朵、厚腿等。

2.发散幼儿思维:创设“如果大象是可以变化的,你会让它变成什么样子?”,让幼儿自由发挥出异想天开的构想。

3.手工制作:按照示范作品,教授幼儿如何剪、贴、涂色,制作花格子大象艾玛。

4.合作完成:鼓励幼儿们相互协作,制作出一只最完美的花格子大象。

5.展示作品:让幼儿们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创意价值。

6.总结活动:如何制作出一只成功的花格子大象?留下深化思考的问题,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和反思。

二、反思制作小班美术活动虽然看似简单,却需要仔细思考和准备。

通过本次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有以下几点反思:1.活动目标的明确性:活动目标是设计小班美术活动的重要部分。

一个明确的活动目标,能够为整个活动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方向。

通过明确的活动目标,我能够更好地组织幼儿们的思维和行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不同的教育方法,能够对幼儿造成不同的影响,促进或抑制幼儿的发展。

在小班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注重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以满足幼儿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幼儿园花格子大象艾玛x课件

幼儿园花格子大象艾玛x课件

06 总结与延伸
回顾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
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情节和角色介绍 故事中传达的友谊、自我认同和勇敢面对困难的主题
通过绘画、手工和游戏等多种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社交技能
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以及如何运用在课件中学到的知 识和技能来应对。
花格子大象的特点
花格子大象的皮肤上布满了五颜 六色的格子,这使得他们在森林
中非常显眼。
他们性格温和,喜欢与其他动物 交朋友,是森林里的和平使者。
花格子大象拥有敏锐的听觉和嗅 觉,能够迅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
化。
艾玛与花格子大象的关系
艾玛和花格子大象在冒险中相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共同应对了森林中的各种挑战。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友谊、自我认同和勇敢面对困难等主题, 例如:如何在与朋友相处时表现出友好和尊重,如何认识并接纳自己的独特之处 ,以及如何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勇敢和乐观。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资源
推荐与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相关的其 他图书,如《艾玛和蝴蝶》、《艾玛 打雪仗》等,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 了解艾玛的世界和故事。
介绍一些与课件主题相关的优质儿童 教育资源,如儿童绘本、动画片、教 育游戏等,帮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学 习材料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THANKS
感谢观看
04 课件中的知识点 讲解
动物知识:大象的生活习性
01
02
03
04
大象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陆生 动物,有着强壮的身躯和巨大
的耳朵。
它们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 热带地区,喜欢栖息在森林、
草原和沼泽地带。

中班语言活动《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一、活动目标1. 理解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幽默与温馨。

2. 学会观察和描述绘本中的角色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若干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看到。

2. 准备角色扮演卡纸,包括大象、兔子等动物形象。

3. 准备画笔、彩纸等绘画材料,供幼儿绘制自己心中的艾玛。

4. 音乐CD《艾玛之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激发幼儿兴趣。

2. 幼儿自主阅读绘本,观察艾玛及其他角色的形象特征。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

4. 小组讨论: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绘本角色,并说明原因。

5. 创意绘画:请幼儿用画笔和彩纸绘制自己心中的艾玛。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格子图案,拍照或绘画记录。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艾玛的画廊”,展示幼儿创作的艾玛作品。

3.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学习舞蹈《艾玛之歌》,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活动延伸部分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六、活动准备1. 准备一个艾玛的头饰,可以在活动开始时戴在头上,增加氛围。

2. 准备故事道具,如格子布、彩色纸等,用于表演和展示。

3. 准备一本《花格子大象艾玛》的绘本,用于教师讲述故事。

4. 准备彩纸、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供幼儿制作艾玛的手工作品。

5. 准备一首与艾玛相关的歌曲,用于活动结束时的总结。

七、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教师戴上艾玛头饰,引起幼儿兴趣,简要介绍活动内容。

2.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引导幼儿观察艾玛的特征,如格子图案、大耳朵等。

语言《花格子大象艾玛》活动反思

语言《花格子大象艾玛》活动反思

语言《花格子大象艾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真正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乐意说的语言氛围,充分考虑了幼儿的主体地位,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识事物的特点,紧紧抓住了“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整个活动幼儿表现的十分投入。

活动中,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开心果吗?”观察图片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作开心果的?(许多象把艾玛用长鼻子举上天空,逗艾玛开心)
艾玛是朋友们的开心果,他可以给朋友们带来快乐。

我在这个环节中请幼儿来表演----几只象在低头沉闷,艾玛也在其中,一会艾玛会突然引起朋友们的大笑,都大家开心。

这个环节孩子们都用自己大笑的方法,(故事中的意思),但是表演的大象根本无动于衷,于是,我介入游戏,用用手逗逗嘎子窝的方式,引起了大象的大笑。

孩子们觉得特别有意思。

孩子们在模仿故事中的艾玛的同时,也体验到了艾玛带给朋友们的那份快乐。

教师在后面的环节中,提出本活动的关键“你喜欢艾玛吗?为什么?”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艾玛把快乐带给了好朋友,自己也很快乐,让幼儿懂得得到别人快乐,也要回馈快乐给别人,才会更加快乐。

最后,教师用难过的口吻对幼儿说:“老师今天也很不高兴,你们都是
我的好朋友,你来想个办法让我高兴高兴。

”让幼儿在会说的基础上学会去做,让老师高兴起来的方法很多。

从而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让自己的身边的好朋友高兴起来,谁的方法最多。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这次活动提醒我,教师必须注重细节,一个小小的提问,可能就是一节活动的精髓所在。

幼儿园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

幼儿园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

幼儿园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第一章:认识艾玛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主人公艾玛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向幼儿展示艾玛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艾玛的外貌特征。

2. 教师讲述艾玛的故事,让幼儿了解艾玛的性格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艾玛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 教师讲述艾玛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艾玛的性格特点。

第二章:艾玛的烦恼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艾玛因为花格子外表而感到烦恼的心情。

2.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教学内容:1. 教师讲述艾玛因为花格子外表而感到烦恼的情节。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是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处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艾玛的烦恼情节,引导幼儿感受艾玛的心情。

2. 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第三章:艾玛的解决方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艾玛如何解决自己的烦恼。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讲述艾玛如何想出一个解决方案来解决自己的烦恼。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是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会有什么解决方案。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艾玛的解决方案,引导幼儿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艾玛的改变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艾玛的改变过程和他人的反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讲述艾玛的改变过程和他人的反应。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艾玛的改变。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艾玛改变前后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艾玛改变的看法。

第五章:艾玛的成长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艾玛在经历烦恼和改变后的成长。

2.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成长意识。

教学内容:1. 教师讲述艾玛在经历烦恼和改变后的成长过程。

2.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艾玛的成长过程,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通用15篇)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通用15篇)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通用15篇)《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认真观看图画并理解、把握故事内容。

2、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学会敬重、观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乐于参与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预备:教学ppt,教学资源活动流程:一、出示花格局部图“这是什么”让幼儿自由表达意见。

二、出事封面:原来是一只大象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大家没有猜出来呢?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象?三、分段叙述故事1、出示图片一。

二师问:想象艾玛与众不同,其他大象会怎么看待和对待他呢?2、出示图三师讲故事并提问:快乐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小伴侣能通过这幅画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作快乐果的?那谁是小伴侣心中的快乐果?3、图片四观看提问:问:大家真的在笑话艾玛吗?艾玛为什这样认为呢?艾玛溜走了,他有什么准备?4、出示图片五此时艾玛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尽管内心是自卑的,可仍旧笑着回答大家早安,面一副微笑的面孔,艾玛是多么优秀的品质)5、出示图六他找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找这棵树呢?他会怎么做?小伴侣学一学他的动作吧6、图片七。

八这个方法真的是太好了艾玛变成了跟其他大象一样的颜色,那艾玛会怎么做呢?7、出事图片九十。

师问:此时艾玛回家了,大家留意艾玛离家出走和回家时还是同一个地方,看这两幅图颜色有什么不同?(由于出去时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回来时心情非常好考到的景色也就更美了。

)8、出示各种各样的大象,让幼儿对比。

你留意到哪个是艾玛了吗?怎么认出它的.?9、图11: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呢?为什么觉得总是不对头?(以前的森林非常炎热闹,非常愉快。

艾玛能带来欢乐,现在别的大象都认不出艾玛了,感觉森林死气沉沉的。

)全部动物都没有认出来它,艾玛觉得有点不对头了……10、办艾玛化妆节,展现大象化妆之后的样子。

你喜爱哪只大象?为什么?通过这段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对艾玛有什么样的熟悉呢?11、回顾故事内容,艾玛转变颜色的缘由是什么?你喜爱什么样的艾玛?12、师问:小伴侣们觉得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吗?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不分好坏,只要大家和谐相处,就能成为好伴侣,开快乐心过每一天,做欢乐的自己。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活动目标:1.能仔细观察图画,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能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会尊重、欣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准备:PPT课件,大象底稿,蜡笔或水彩笔,各色皱纹纸,胶棒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花格子图片,请幼儿观看后提问:“图片中有什么?你觉得这会是什么?”(围巾、裙子、毛巾、袜子等)共同点:都是格子的在今天的阅读课上,让我们一起也来共同读一本书,但是老师也想让你们用心去品读,大胆地去想象,认真去感受,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读出-----(板书:不一样的感受)好吗?二、出示书名1.你见过大象吗?说说你见到过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2.这只大象可跟你们见过的大象不一样哦!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象呢?3.这只大象的样子很特别,他的名字更是特别,出示书名。

(花格子大象艾玛)4.你能猜猜这本书里说了什么故事吗?(指名学生说)要想迅速知道这本书里讲了什么故事,有一个好方法老师要介绍给大家,翻开书的第一页,看第一页的反面,有一个叫-----(内容简介)的部分。

(指名学生读)读了内容简介,你又知道了艾玛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象呢?(板书:喜欢开玩笑)哦,现在小朋友们知道了,读了书名以后,我们还要---(看看简介)这会让你对这本主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你就会更有兴趣来读这本书哦!想知道艾玛是怎么和大家开玩笑?又是怎么把自己的花格子变没的吗?打开这本书,读出你(生读:不一样的感受)看看今天谁的想法最特别,谁的想法也和艾玛一样与众不同,好吗?三、看图想象,阅读文字1.有很多大象,他们站到了一起,哎呀!你看到了一群什么样的大象呢?(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来说就可以把这些大象的摸样全概括进去了。

)大象们在丛林里怎么生活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的…有的…还有的…)老师读文:是呀,有一群象,他们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高,有的胖,有的瘦,这些象各不相同,他们全是一种颜色,只有艾玛例外。

师:这段文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解释:各不相同例外)2.过渡:是呀!虽然大家的颜色都一样,但是大象们生活的却很快乐!可是,大家的快乐还主要来源于一只象,他就是----(艾玛)艾玛出场了,你看到了艾玛身上的颜色有?-----(五颜六色)仔细看图,还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吗?(随便学生说)谁来读读文字?(指名学生读)“艾玛身上不是象的颜色!”这句话让你读出了什么呢?(艾玛根本就不像一只象,那他像什么呢?)你喜欢这样的大象吗?说说你的理由。

幼儿园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

幼儿园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

《花格子大象---艾玛》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尝试学会合作,能用运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大象。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花格子大象艾玛》绘本部分图片,教师重编故事梗概。

(2)彩笔油画棒、切开的大象、每人一块。

(3)展板,大草地背景图(形态不一的大象)。

三、活动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它和别的大象什么地方不一样?小结:原来这是一头很特别的大象,它的身上有花花的格子,它的名字叫艾玛。

这么特别的大象,他的身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2.绘本共读,了解故事梗概。

师:有一群象,他们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高,有的胖,有的瘦。

他们全是一种颜色,只有艾玛例外。

师:艾玛颜色不同,艾玛是花格子的。

艾玛身上有黄色,有橙色,有红色,有粉红色,有紫色,有蓝色,有绿色,有黑色,有白色。

艾玛身上不是象的颜色。

师: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

他总能把朋友们逗得哈哈大笑。

可是,艾玛却觉得这不是件好事情。

他想:“谁听说过有花格子大象呢。

我不想跟其他的大象不一样,我想和大家变得一样。

”师:有一天,艾玛找到一棵长满灰色果子的大树。

艾玛把树上的果子摇得满地都。

艾玛就在果子上打滚,滚过来滚过去,滚过去滚过来,直到身上都是灰色的果汁,再也看不到他身上原来的花格子。

师:艾玛高兴地又重新回到了象群中间,谁也认不出,这就是艾玛。

少了艾玛的大象们,再也没有了笑声。

就连艾玛也觉得难过了起来。

师:就在这个时候,天上下起了雨。

雨落到艾玛身上,他的花格子又露出来了,所有的象都笑个不停。

原来艾玛是藏起来了呢。

师:一只老象高兴地说,“这可真是个最最好笑的玩笑”一只小象说:“我们应该每年庆祝这个日子,就叫做艾玛化装节,每年到了这一天,我们都来给自己来化化妆吧。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师:艾玛喜欢身上的花格子吗?为什么?师:艾玛是怎么做的?师:大象们觉得艾玛给自己化妆的事情好玩,所以,他们给这一天订了一个节日叫什么节?——艾玛化妆节。

幼儿园中班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花格子大象艾玛》适用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大象艾玛的特点和性格,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要学会接受和尊重别人的不同,培养幼儿的包容心。

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大象艾玛的花格子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大象艾玛的内心世界。

2. 教育幼儿如何对待不同的人和事。

二、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讨论法:引导幼儿观察故事情节,讨论大象艾玛的特点和性格。

3. 情景扮演法: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让幼儿讨论如何对待不同的人和事。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图片或视频。

2. 角色头饰:准备大象艾玛和其他动物的角色头饰。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引发幼儿兴趣。

2. 观察讨论:引导幼儿观察故事情节,讨论大象艾玛的特点和性格。

3. 情景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4. 小组合作:分组让幼儿讨论如何对待不同的人和事。

5. 总结反思: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幼儿的反思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

2. 请幼儿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

3.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实践故事中的道理,学会接受和尊重别人的不同。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参与程度,适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在小组合作环节,关注幼儿的讨论情况,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作业布置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在课后反思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目标1. 加深幼儿对《花格子大象艾玛》故事的理解,强化对艾玛形象的记忆。

幼儿园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

幼儿园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

幼儿园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寓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的阅读与理解。

2. 艾玛的特点和花格子的特点的讨论。

3. 艾玛和朋友的互动情景的再现。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花格子大象艾玛》。

2.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艾玛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艾玛的特点。

2. 故事阅读:教师讲述或播放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讨论:提问幼儿关于艾玛和朋友们的互动情景,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手工活动:引导幼儿用彩纸剪出花格子图案,并贴在纸上,制作属于自己的艾玛。

5. 绘画活动:引导幼儿画出艾玛和朋友们的欢乐场景。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花格子物品,并拍照留念。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艾玛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乐趣。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在手工和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安全,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

3. 在作业和延伸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阅读、讨论、手工和绘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角色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幼儿在作业和延伸活动中的作品,评估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讨论环节,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

2. 反思手工和绘画活动的设计,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需求。

3. 反思作业和延伸活动的实施,是否能够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八、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或图书《花格子大象艾玛》。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基本情节,感知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幼儿对色彩和图案的审美能力。

3. 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的阅读与讨论。

2. 色彩和图案的审美教育。

3. 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若干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看到。

2. 准备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3.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观看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封面,引导他们观察大象艾玛的特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 绘本阅读:老师讲述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感受故事情节,关注角色情感变化。

3. 讨论:故事结束后,邀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引导他们关注色彩和图案在故事中的作用。

4. 绘画活动:孩子们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花格子大象,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5. 分享与展示: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培养孩子们分享和评价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关注孩子们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审美能力。

3. 观察孩子们在分享和评价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4. 综合评价孩子们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阅读,共同阅读《花格子大象艾玛》绘本,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2. 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体验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提高表演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绘本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 搜集有关大象的科普资料,帮助孩子们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

八、教学建议:1.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语气、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2. 对于绘画活动,老师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创新。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该故事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有趣的动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故事主人公艾玛,理解艾玛因为身上的花格子而感到与众不同,探讨艾玛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以及从中学到的友谊、自信和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故事中的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学会欣赏他人的独特之处,增强自信和包容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艾玛的成长过程,以及从故事中提炼出的友谊、自信和包容的价值观。

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正确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事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艾玛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播放多媒体课件,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生字词。

3. 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艾玛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以及从故事中学习到的友谊、自信和包容。

4. 例题讲解:讲解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2. 生字词:与众不同、自信、包容、友谊等。

3. 故事脉络:艾玛的成长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复述《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并谈谈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

2. 答案示例:艾玛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大象,因为它身上的花格子让它感到自卑。

但在朋友的帮助下,艾玛逐渐学会了自信和包容,最终成为了一只快乐的大象。

从故事中我们学到了要尊重个体差异,学会欣赏他人的独特之处,增强自信和包容心。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花格子大象艾玛这个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勇于尝试、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

2.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孩子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故事图片和相关问题。

2.教具:可以是一些花格子拼图或者乐高积木。

3.活动准备:孩子们可以带来几件喜欢的玩具或者花格子物品。

五、教学过程1.启发活动:教师可以展示一幅花格子图案,让孩子们猜测是什么。

引导孩子们观察图案的形状和颜色,并与平时见到的花格子物品进行比较。

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孩子们对花格子的兴趣,并为之后的故事导入做好铺垫。

2.教授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者故事书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

故事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辨认图案,完成一项任务。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教师可以边讲边指导孩子们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3.游戏活动:根据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花格子有关的游戏活动,如花格子拼图、花格子迷宫等,让孩子们动手去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些活动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综合活动:通过分组或者个人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制作一幅自己的花格子画或者花格子模型。

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进行创作。

鼓励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勇于尝试、坚持不懈。

最后,让孩子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六、教学总结通过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孩子们能够了解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和制作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孩子们既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又能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幼儿园教与学

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幼儿园教与学

学与教活动活动时间:教师名字:活动班级:小二班活动名称:语言领域活动活动名称: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活动目标:1.能仔细观察图片并理解故事。

2.感受艾玛的心情变化,懂得喜欢自己才会快乐。

活动分析: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班中最近有些小朋友开始不喜欢和一些小朋友坐在一起,个别幼儿总是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因此通过系列活动有重点的引导幼儿,并帮助幼儿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别人。

因此这次选择了这本语言生动、画面形象、故事情节有趣的绘本。

活动重点:能仔细观察图片并理解故事。

活动难点:感受艾玛的心情变化,懂得喜欢自己才会快乐。

活动准备:PPT课件、大象图片,油画棒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比较观察图片,引发兴趣。

1.观察第1张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大象。

提问:(1)这是什么动物?(2)它们长得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3)哪里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等)2.教师小结:它们是一群大象,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这些大象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全是一种颜色的。

二、基本部分1、引出主人公艾玛。

(1)艾玛也是一只大象,可是它和其它的大象不一样。

你们猜猜艾玛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他跟其它大象有什么不同呢?(2)引导幼儿观察第2张PPT。

师:你们看,艾玛是一只怎样的大象啊?(彩色的大象)艾玛身上有哪些颜色?(带领幼儿一起找一找,说一说各种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艾玛身上的颜色,叫——五颜六色。

教师小结:艾玛是一只有着五颜六色的花格子的大象,它和其它大象的颜色不同。

2、观察PPT,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观察第3张PPT。

师:这是谁?它们在干什么?(这是艾玛,它们在玩游戏。

)它们把艾玛抛起来了。

艾玛就好像它们的开心果。

“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做开心果的吗?艾玛特别的与众不同,其它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呢?(2)观察第4张PPT。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玛》教案。

花格子大象艾X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感受艾X的心情变化,懂得喜欢自己才会快乐。

活动准备:绘本花格子大象艾XPPTW件、蜡笔、纸活动过程:一、比较观察图片,引发兴趣1、教师出示第一张图片(图片上有各种各样的大象),让幼儿仔细观察。

提问:1)这是什么动物?2)他们长得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有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3)哪里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等)2、教师小结:他们是一群大象,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这些大象他们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全是一种颜色的。

二、引出主人公艾X1、艾X也是一只大象,可是他和其他的大象不一样。

你们猜艾X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他跟其他大象有什么不同呢?2、出示第二张图片提问:1)你们看,艾X是一只怎样的大象啊?(彩色的大象)2)艾X身上有哪些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艾X身上的颜色,叫五颜六色)3、教师小结:艾X是一只有五颜六色花格子的大象,他和其他大象的颜色不同。

三、观察图片,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1、观察第3张图片:1)这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幼:这是艾X,它们在玩游戏。

幼:它们把艾X抛起来了)2)“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通过这幅图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X当作开心果的吗?3)想象艾X与众不同,其他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2、观察第4张图片1)灰象们都睡了,艾X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幼:艾X没睡觉幼:艾X偷偷的想走掉。

)2)艾X是怎么走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它走路的样子好吗?(幼:艾X轻轻的走,怕走得太吵了,吵到别的大象几位小朋友站起来学艾X轻轻走路的样子)3)艾X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你们想想艾X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啊?他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3、观察第46张图片:1)你觉得艾X会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和别的大象变得一样?2)艾X在森林里遇见了谁?他此刻的心情怎么样?(尽管内心是自卑、苦恼的,可是仍然笑着回答大家早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早期阅读活动:花格子大象艾玛
一、活动的产生背景:
纯属偶然的一天,我们班王昕耀小朋友带来了一本《花格子大象艾玛》的书,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我立即被封面吸引住了:色彩鲜艳、亮丽,五颜六色的花格子;仔细一看,会心一笑:呵呵,原来是一头与众不同的大象呀。

只见大象身上一块红、一块蓝、一块黄、一块紫……就是没有大象原有的灰色。

我觉得非常有趣,孩子会是什么反应呢?书放在图书角显眼的地方,立即有不少孩子围拢过来:“这是什么书?”“啊,看出来啦,是大象。

”“是花格子大象。

”……于是游戏时间我带部分孩子翻看了这本书,孩子们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老师,我们再看一遍……”孩子兴趣盎然,“花格子大象”受到孩子的欢迎。

经过反复读书,我对这“艾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难怪它成为风靡全球的幼儿新经典,我想原因有三:
1、画面色彩鲜艳、丰富、细致,艾玛和群像的神态极具风趣,变化多端,象的眼睛尤为传神:那一点点调皮、快乐和小心眼全藏在小眼珠的变化里,在视觉形象上吸引了幼儿。

2、内容简单,常常就是一个玩笑或做一段游戏而已,故事的发生能和孩子产生共鸣。

大象艾玛爱开玩笑,引出许多快活的画面,是孩子生活中所熟悉的,甚至就类似于他们其中的一个孩子,孩子喜欢并容易接受。

3、主人公艾玛的与众不同。

包括外在形象的与众不同,性格也与众不同:活泼、调皮、爱开玩笑,还时不时来点恶作剧,它是大家的开心果。

孩子喜欢这样性格分明的艾玛,它就象孩子中的同伴。

可能孩子还无法用语言来传达这些信息,但孩子最简单的直白是:“我就是喜欢艾玛”。

被称为“现代寓言大师”的大卫﹒麦基果真名不虚传,他十分了解孩子的心理,“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编绘得妙趣横生。

他通过森林和象群的故事,给读者呈现一个充满宽容、理解和永恒的爱与信任的世界。

这样的书会让孩子百读不厌,使他们在翻阅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这样的书更适合孩子在阅读中自己细细品味,从而尝到读书的乐趣。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读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撒下幸福的种子”。

当“花格子大象”这本好书出现时,孩子很喜欢;当我和个别孩子共读时,从孩子的反应和我对这本书深层次认识来看,这是本值得有目的、有计划的连续的群体式阅读的书。

于是,从孩子兴趣出发,从文本出发,设计了阅读活动。

二、阅读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观察艾玛和群象的神态,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了解艾玛的“特殊”,体会艾玛的调皮、紧张的心理,感受幽默快乐的情绪。

2、能专注的阅读图书,产生阅读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拼花格子大象,引发兴趣。

集体拼图游戏
师:“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一张卡片拼在背景图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师:“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

此环节安排用心良苦,有两点巧妙之处:利用操作游戏很自然的导入关于“大象”的阅读活动,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拼出的大象”与图书相吻合,将大象的特别之处前置,一目了然。

(二)师生第一次阅读,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内容。

1、认识封面、书名、作者
师:封面上有什么?数一数身上有哪些颜色?
幼1:花格子大象;幼2:有红色、黄色、绿色……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花格子大象艾玛》,是大卫.麦基著、任溶溶翻译的。

2、逐幅观察图1——图8,了解内容,感受色彩鲜艳的画面。

师:(图1)这些大象长得什么样?
幼儿观察后很快发现:有的大象年纪大了,都有皱纹了;有的大象高大;有的大象胖胖的……师:(图2、3)这是谁?它们在干什么?
幼:这是艾玛,它们在玩游戏。

幼:它们把艾玛抛起来了,玩得很高兴……(师朗读文本文字)
师:(图4、5)灰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
幼:艾玛睡不着,想出去玩。

幼:艾玛的眼睛偷偷看看大象,在想怎么逗它们玩的主意……
师:图6、7、8:艾玛在干什么?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儿一页一页专注的翻看,手指图边看边说。

特别是学一学艾玛用鼻子卷树干摇果子,幼儿模仿角色动作,有的皱着眉头用劲的样子,有的摇头晃脑的样子……个个都很投入到角色中。

3、重点观察图9、11、12、14,观察艾玛和群像的神态细节,感受艾玛的调皮、幽默和快乐。

图9:艾玛涂上果汁变成灰色回到象群中,找一找哪个是艾玛?为什么?
幼儿立即手指中间的一只大象叫起来:在那儿。

师:在哪儿?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1:其他大象都闭着眼睛,艾玛睁着眼睛四处看。

幼2:他翘着鼻子、抬着腿走路的样子,一下子看出来了……
师:艾玛的动作、眼神看出他心里正高兴呢,有点得意、有点调皮的样子,大家学一学。

图11:艾玛回来很长时间了,其他大象什么表情?大象们认出艾玛了吗?艾玛在哪里?它又是什么表情?
幼:大象还是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幼:它们没认出来,艾玛高兴的笑了。

幼:至于艾玛是翘着鼻子,眼睛斜看大象。

师阅读原文文字,问:艾玛眼睛瞪大,卷起长鼻子笑起来,大家学一学
图12:突然大象们怎么了?BOOO!什么意思?
幼:耳朵竖起来,吓了一跳。

幼一边说一边做着眼神:大象被吓了一跳,瞪大眼睛,眼珠子都朝上翻。

大家听了哈哈笑起来,很自然的也学起大象吓了一跳,吃惊的样子,唯妙唯肖。

图14:下雨了,艾玛的花格子图案又出现了,大象们看到了是什么反应呢?每只大象笑的样子不一样,大家学一学。

幼儿:有的坐着,鼻子翘上天大笑;有的捂着嘴笑;
有的背靠背笑;有的张大嘴笑……大家学动作把
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尽情地学起大象们的动作、表情。

4、师生第二次完整的阅读图书。

阅读后提问: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长的一样,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呢?大象们喜欢艾玛吗?(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不管是什么样子,大家一样的喜欢,长得好不好看并不重要。

)(三)迁移经验:艾玛捉迷藏
出示三种类型图片,颜色干扰图;迷宫图;点线轮廓图:艾玛来和我们小朋友捉迷藏啦,请
大家找一找它藏在哪里?
通过操作游戏,就像故事中艾玛与群像开玩笑一样,利用自己的与众不同,带给大家欢乐。

在寻找过程中,再次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在寻找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在寻找过程中,保持对艾玛的兴趣,培养阅读的兴趣。

三、阅读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之旅。

在这次阅读活动中,教师在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表达等都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对教师和幼儿来说,这次活动带来了一些新的收获。

收获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绘本、教师是前提
1、恰当的选择绘本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
“艾玛”故事的取材贴近了孩子生活,是孩子熟悉的事情,而且情节、画面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独特的心理状况、思维方法和语言特色,在视觉形象上强烈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

因而从一开始孩子就对此绘本产生了兴趣,阅读后更是对艾玛情有独钟。

2、教师的情绪渲染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
记得一位名师说过:对幼儿进行的阅读活动,教师首先要喜爱和感动,只有教师喜爱和感动了,才能把这份喜爱和感动传达给孩子。

教师在一个文本活动进行前,对文本的内容和文本的价值通过反复阅读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这份理解和把握传达给孩子,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也能进入阅读王国。

3、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
在此次阅读活动中,一开始就以集体拼一头“花格子大象”吸引孩子,激发兴趣,自然引领孩子进入文本的阅读。

接着在阅读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帮助孩子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感受色彩鲜艳的画面,保持兴趣。

在阅读图书时,学习模仿故事角色的动作,将孩子拉入故事的情节中,加深理解,激发情感。

最后的操作游戏“艾玛捉迷藏”在寻找过程中,再次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在寻找过程中,保持对艾玛的兴趣,培养阅读的兴趣。

收获二: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表达方式的多元化:提问、思考、模仿
1、观察画面,细致提问
在本次阅读活动中,教师注重引发幼儿关注画面,因为图画,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同时也提供了素养的成分;细致提问,因为提问不仅是促进孩子理解内容的有效手段,而且还能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感受。

此次阅读,教师注重引发幼儿在观察画面、理解内容的同时,也从细节入手关注大象的表情变化,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和幽默感给大家带来的愉悦。

让孩子通过阅读去细细品味绘本所传达的一切。

2、观察画面,引发思考
在阅读图书时,运用假设想象法,让孩子根据前页画面想象下一页故事进展,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为故事添上新的色彩。

例如图4:灰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让孩子自由讨论。

在看看、想想、说说中教师发现了孩子的想象与创造;更让教师和孩子都在不断的发现中学会了阅读!
3、观察画面,模仿动作
在本次阅读过程中,抓住典型画面细致观察,模仿神态和动作,将孩子拉入故事的情节中,感受画面夸张的表情、动作所带来的幽默快乐情绪。

孩子的表现带给我很多惊喜:动作模仿得形象生动,情绪处于积极状态,孩子们很投入。

通过实践,我认为,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例如指图、学学、做做等活动是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